西班牙為什麼不能兼並葡萄牙
① 西班牙為什麼不把葡萄牙滅了——這樣就可以把它的殖民地侵佔啦 方便又快捷
腓力二世1580年兼任葡萄牙國王,完成名義上的吞並後,只繼承了葡萄牙所有殖民地的部分利益。
,也通過葡萄牙的印度跳板成功殖民菲律賓。但是當時的西班牙作為天主教守護國為了教皇認
可這次吞並是「繼承行為」而向教皇保證遵守《阿爾卡索瓦斯條約》依舊有效,葡萄牙殖民地實
際控制權沒有易主。此外西班牙還放棄了阿拉貢王國對那不勒斯地區的繼承權,和對西法爭議
地區納瓦拉的繼承權。此外腓力二世要求葡萄牙廢除同英國的百年同盟,但是遭拒,導致了1588
大海戰。回過頭來看,西班牙吞並葡萄牙百弊僅有一利。
② 葡萄牙為什麼和西班牙隔的那麼近都不能合並為一個國家
你有必要了解一下伊比利亞半島的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兩國的光復運動與國家統一
1、光復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
公元8世紀初,從北非過來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約4年的時間征服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現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此後的數個世紀里,阿拉伯人以他們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帶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2個世紀之內都是西歐的文化中心。
阿拉伯人佔領西班牙後,不願接受這些伊斯蘭教統治的西班牙人退縮到北部山區,那裡出現了一些抵抗中心,由此開始了持續7個多世紀的光復運動,但斗爭最激烈的時期是11~13世紀。這場斗爭,在西班牙人看來,是基督教反擊伊斯蘭教侵犯的一部分,所以,反抗阿拉伯人同志的武裝也被看成是羅馬教皇號召組織的十字軍的一部分。
10世紀和11世紀時,在伊比利亞西北部出現了雷翁和卡斯提兩個抵抗中心。鑒於西班牙人的復國戰爭如火如荼地展開,約兩萬北非的柏柏爾人在伊本.優素福率領下於1086年來到西班牙,支援這里的阿拉伯人。在一次決定性的戰役重,卡斯提國王阿方索六世率領的軍隊大敗,據說他只帶了300人死裡逃生,而這些柏柏爾人的軍隊則把4萬多個首級作為戰利品帶回了北非。但卡斯提人沒有灰心。1212年,卡斯提國王阿方索八世在各抵抗中心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十字軍的支持下,統率聯軍於柏柏爾人在托羅薩地方進行決戰,大獲全勝,柏柏爾人被殺至少16萬。1230年,卡斯提和雷翁王國合並,統稱為卡斯提王國,是反抗阿拉伯人統治的中心,擁有最強大的一支反抗武裝。1236年,他們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爾多瓦,光復運動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在伊比利亞的東北部則形成了反抗阿拉伯人的另一個中心――阿拉貢王國,該王國的正式形成是在1137年,由當地幾個抵抗中心合並而成。在半島的西南部,則形成了葡萄牙王國,它先是依附於卡斯提,1143年後成為獨立王國。
在整個光復戰爭中,西班牙出現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族英雄羅德里戈.迪亞士(約1043~1099),他成為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被稱為「熙德」(鬥士的首領)。他的主要功勞式1094年攻佔巴倫西亞,並堅守住這座城市。後來他的事跡被人編為長詩《熙德之歌》,是中世紀西歐最重要的幾部長篇史詩之一。近代以來,這部長詩也成了衍生其他文學作品的素材,如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作家高乃依就創作了悲劇《熙德》,歌頌理智對情慾、義務對感情的勝利。
經過11~13世紀的激戰後,西班牙人的勝局已定,但離光復全部領土仍需時日。科爾多瓦失守後,阿拉伯人逃到半島東南部的格拉那大,又在那裡堅守了250多年。他們在這群山環抱、江河貫流、田園如茵的彈丸之地,在這勢單力薄的偏安環境中,再次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2、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形成
勝利在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還武俠顧及這一類文化的創造,他們在復國的同時處於建立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的過程中。不經歷這個過程,日後他們就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探險和殖民活動,也就不能建立起龐大的帝國,而民族國家的形成,不光是一個驅逐外敵的過程,也是一個解決民族內部沖突、使內部各種政治勢力達到相對集中和統一的過程。要實現這一點,往往要經過激烈的思想沖突和流血斗爭。
近代西歐各國民族國家愛形成時期,主要表現為國王和大貴族的沖突。葡萄牙獨立後不久,即在13世紀初就發生了內戰,主要使國王想加強中央政府權力而引起於大貴族和高級教士的沖突。此後,葡萄牙不僅多次發生與卡斯提的戰爭和新的內戰,還爆發國兩次「革命」,即所謂的1245~1247年的革命、1383~1385年的革命。葡萄牙史學家認為,這些革命都帶有國王與「人民」(城市市民和農民)合作打擊鬧分裂的權貴的性質,結果使中下層階級獲得了更多的活動空間,這對商人特別有利。1383~1385年的革命是與卡斯提的戰爭一起進行的。在這場戰爭加革命中,世襲大貴族站在卡斯提一方,市民和一些精通羅馬法的知識分子站在政府一邊,卡斯提的干涉軍失敗了。於是,有錢的「資產階級」(這里所說的「資產階級」,是習慣上一種比較簡單方便的稱呼,一般是知當時的大商人。一般說來,這是還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最多也是一些傾向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商人。)和法學家在新建立的王朝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資產階級」關心和平和擴大貿易,法學家則關心加強國王權威。一個集權的中央政府至此終於建立起來了,沒有這樣一個政府,沒有這些商人和法學家的努力,小小的葡萄牙此後要發展成一個帝國是不可能的。當然,只靠這些商人和法學家也是不行的,未來的擴張和加你帝國,還是要靠那些權利受到一定抑制的貴族的支持和領導。但這里我們必須看到,西歐中世紀後期與中國封建社會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商人及其相關的知識分子這是取得了可以與傳統的統治階級相抗衡的權利。
光復運動的另兩個主要中心阿拉貢王國和卡斯提王國也不平靜,它們同樣面臨加強中央權力的問題,同樣面臨大貴族鬧獨立,同時還有農民反抗封建捐稅的起義。為了強化中央權力和集中同志,兩個王國走上了聯合的道路,這是通過聯姻來實現的。1469年阿拉貢的王子斐迪南與卡斯提女繼承人伊莎貝拉結婚。10年後,他們先後繼承了各自王國的王位,這樣1469年兩個國家正式合並,實現了西班牙的統一。不久,統一後的西班牙開始向偏安一偶的阿拉伯人發起總攻。1492年1月,格拉那大的摩爾人獻出城池投降,光復運動至此結束。
伊莎貝拉是位頗會玩弄權術的女王。據說她金發碧眼,是個典型的美人,但不是那種風情柔和之輩,而是愛好體育、健壯有力之人。理論上她是協組丈夫治理國家,但無比傲慢,固執己見,又善於掩飾,常常裝出天真浪漫的樣子裁斷大小事務。特別是她的宗教狂熱,使西班牙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就是她大肆利用宗教裁判所來鎮壓「異端」,製造了大量冤案。僅1498年前的17年中,被處以火刑的就有8800人,被判有罪的達10萬人以上。這里所說的「異端」,指的是那些信仰其他宗教的居民,如猶太教、留在西班牙而被迫改宗天主教的摩爾人(被稱為「摩里斯科人」),也就是那些對基督教信仰解釋與羅馬天主教的官方規定有出入的人。不過後者是少數,當時的異端主要還有那些在宗教實踐上與教堂規定的一套不一致的人,大部分是走火入魔的鄉村婦女,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異端」是被誣告造成的。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鎮壓政策雖暫時有助於政權的鞏固,但其消極面及其明顯。比如,政府命令猶太人在3個月內離開西班牙,許多醫生、科學家、哲學家、商人、高級手工藝人在猶太教士的帶領下離開了這個國家。這些離開西班牙的猶太人的後裔現在已有200萬,分布在全球多個國家。
當然,對這時期西班牙的君主來說,這些消極現象並不像後來看來那麼嚴重。在他們眼裡,最有意義的士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這是向外擴張、建立帝國的先決條件。伊比利亞半島上這兩個國家在近代西歐的擴張中走在前面,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反侵略斗爭中較早建立起了一個相對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
③ 葡萄牙國土狹長面積不大,為何沒有被西班牙吞並
文/寂寞的紅酒
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和西班牙是一對鄰居。葡萄牙國土狹長,面積狹小,三面被西班牙包圍,葡萄牙就像西班牙嘴邊的一塊肥肉。不過可憐的西班牙白長了那麼大的個,卻硬是讓葡萄牙在自己家門口堵了幾百年,霸佔了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的大部分海岸線。葡萄牙那麼點,西班牙那麼大,為何西班牙沒有吞並葡萄牙?
第一,西班牙和葡萄牙淵源很深。葡萄牙和西班牙原本是一家,中世紀的時候葡萄牙曾是西班牙的一個伯爵國,是卡斯提爾王國(西班牙前身)國王阿方索六世女婿亨利的封地。公元861年,葡萄牙事實上脫離了卡斯提爾王國。那時候的歐洲是王國系統,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主權,合並和分離是常有的事。現代的西班牙其實也是半島各公侯國戰爭和聯姻形成的。葡萄牙不願意入伙,也不好強求。
第二,葡萄牙得到了教皇和英國的支持。葡萄牙敢獨立,很大程度上是抱上了教皇的大腿,教皇和很多教會騎士團給了葡萄牙很大幫助,有教皇和騎士團撐腰,西班牙一點辦法沒有,看著葡萄牙就是吞不下。後來,好容易教皇罩不住葡萄牙人了,但英國人參與進來,大力扶持葡萄牙對抗西班牙。一個葡萄牙都擺不平,加上一個總是欺負自己的英國,西班牙只能乖乖認慫,放棄了吞並葡萄牙的打算。到現在英國佔領西班牙的直布羅陀都沒有還。當然,英國估計也不打算還了。
第三,葡萄牙雖然面積不大,但實力不弱。葡萄牙早在還是卡斯提爾王國封地的時候就在不斷向外擴張,佔領里斯本後實力暴增,雖然地盤不大但人口不少勢力不小,已經可以和卡斯提爾王國分庭抗禮。當時卡斯提爾王國雖然實力比較強,但只是半島強國之一,周邊強鄰環伺。卡斯提爾王國不僅要對付阿拉貢等本土國家,還要應付來自北部的法國以及南部的義大利等強敵,西班牙根本顧不上葡萄牙,即使顧及上也解決不了。葡萄牙獨立後,西班牙一直不承認,雙方打了三百多年,但西班牙始終擺不平葡萄牙。作為歐洲第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葡萄牙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體系,自然不是那麼容易征服的。1580年,西班牙曾吞並葡萄牙60年,但最終無法控制,被迫承認葡萄牙的獨立,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現在。
④ 葡萄牙國土狹長面積不大,為何沒有被西班牙吞並
對於卡斯提爾為何沒能吞並領土面積不如自己一半的葡萄牙,有以下幾點思考給大家參考:
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葡萄牙自身具有一定的實力基礎
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葡萄牙雖然在土地面積上小於西班牙,但是在人口數量、經濟實力上已經可以和西班牙相抗衡,最主要的是葡萄牙人在國內反對使用西班牙語,各類學校積極推廣使用葡萄牙語,一步一步的建立起自身的民族文化體系,對外來勢力具有全民排斥性,當遭受外來威脅時,勢必舉國上下,同仇敵愾,西班牙想征服葡萄牙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憑借搶佔地理大發現的先機,最強大時期的葡萄牙甚至可以與西班牙兩分世界,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強國。公元1580年,雖然西班牙重新兼並了葡萄牙,不過由於葡萄牙人的頑強反抗,最終於1640年也不得不承認葡萄牙的獨立。
⑤ 弗朗哥二戰時期為什麼不兼並葡萄牙
因為西班牙不行了啊,本身就占不了葡萄牙,更何況人家背後還有英軍撐腰,已經過了西班牙的強盛時期了,被英國人打敗了,加上全球擴展的攤子太大了,就跟後來的英國一樣,一旦破滅,就是連鎖的,掠奪慣了,自家就生產不行了,但是一旦掠奪不行了,就完蛋了。
⑥ 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1、葡萄牙的崛起
葡萄牙的成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始終不停地為了反抗外來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征服而不斷的抗爭、反征服。終於經過兩千多年的奮斗,在公元1143年,成立一個面積十萬平方米的獨立的君主制的國家。
2、西班牙的崛起
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帶領他的軍隊攻下了穆斯林信徒統治之下的格拉納達,收復失地,從此西班牙走完了光復之路,實現了統一。統一的西班牙開始了他們早就准備進行的如葡萄牙般的航海事業。
3、葡萄牙的衰落
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用來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產那些工藝品。香料貿易的終點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衛普。
香料貿易的經營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為了東方的戰爭需要花錢,為了維持與當地部落的聯盟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滿風險,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4、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
(6)西班牙為什麼不能兼並葡萄牙擴展閱讀
1、這兩個國家是二戰時期歐洲重要的中立國,都大發戰爭財,都沒有受到二戰戰火的破壞。通過二戰,葡萄牙從一個負債國,迅速變成債權國。
2、二戰結束以後,這兩個國家,大概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此時德國已經變成廢墟,英國也嚴重受損,法國也受到破壞。而這兩個國家是完整無缺,並且經濟還得到了大發展。
⑦ 葡萄牙為什麼和西班牙隔的那麼近都不能合並為一個國家
一群白痴,他們兩國不能結合是因為很久以前就發生了殖民地的矛盾。後來教皇出面解決了這矛盾,就是以一條經線來劃分殖民區域。從此兩國便各自發展,所以就不結合成一個國家。「相隔得很近」並不能成為兩過合並的理由,特別是民族之間的矛盾和國家間的利益沖突。只有在以上兩個條件都通過時,兩國或多國才有合並的機會
⑧ 為什麼葡萄牙被西班牙包圍~西班牙卻沒有並吞葡萄牙呢
西班牙人並非沒試過吞並葡萄牙,最近的一次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一度透過王位繼承,君合了葡萄牙,但後來因葡萄牙爆發,於是被葡萄牙人給擊敗了(背後有來自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軍事援助)。此外,葡萄牙自13世紀起就與英格蘭王國(後來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結成同盟,因此葡萄牙自中世紀以來就接受來自英格蘭的軍事援助。因此在中世紀時,葡萄牙王國借著英格蘭王國的力量,阻止了磕愎提爾王國的入侵。也正因為葡萄牙王國背後有與英國(英格蘭王國及其後繼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軍事同盟,因此西班牙王國並無紡懍無忌憚地吞並葡萄牙。同時,葡萄牙在過去也擁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吞並葡萄牙,也連帶地會將其殖民地並入,這將大大地改變歐洲的均勢,這也容易引起歐洲其他強權的介入,因此西班牙就算想打葡萄牙的主意,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⑨ 為何歷史上,葡萄牙一直不加入西班牙
這是因為葡萄牙的實力並不弱,西班牙其實只是看起來強大,但是無法強行佔領葡萄牙,並且葡萄牙雖然不強但是還有雲雲盟友。
強行統一的並不牢靠,這遭到了葡萄牙的反抗斗爭。最後在西盟國家的支持下,葡萄牙又重新的獨立了出來。
⑩ 同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為什麼一直不能吞並葡萄牙
一個是因為西班牙是法國的跟班一個是英國的跟班,所以兩國就相當於英法的縮影,而歐洲也不希望西班牙吞並葡萄牙而威脅他們。
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這兩場戰爭的失利,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元氣大傷,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迎來了日落的時刻,而將要取而代之的,正是數次擊敗西班牙的英格蘭人。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到了19世紀美洲獨立浪潮後,葡萄牙和西班牙逐漸丟失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又在工業革命中落後於英、法、德、美等國,逐漸離開了人類歷史的中心舞台。
葡萄牙雖小,但實力不容小覷。葡萄牙與西班牙一樣,都歷經幾百年的戰火洗禮,軍隊早已錘煉成精銳之師,且當初為了抵禦阿拉伯人,葡萄牙與西班牙在各地修築了一座座牢不可破的城堡,使得葡萄牙並不易被攻取。西班牙王國收復全部失地不久就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相比葡萄牙來說,海外利益更為巨大,也更易被攫取。
葡萄牙趁機於1640年再度獨立,而其他歐洲強國也更不願意看到西班牙的強大,也都支持葡萄牙的獨立。自此以後,英、法、荷、德等歐洲強國次第崛起,而西班牙卻漸漸淪為歐洲二流強國,歐洲其他強國就更不能容許西班牙並吞掉葡萄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