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有哪些
A. 西班牙風格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
一、西班牙民風奔放熱情,喜愛鬥牛、足球,並且熱衷跳弗拉明戈舞。在建築風格上,西班牙的建築與其多元的文化有著很明顯的關聯性,基督文化和回教文化的碰撞更給西班牙藝術帶上了奇異的色彩,而且西班牙民族天生就有一種熱情奔放和狂野的個性,在建築上就反映出詩意的,幻想的,神話的風格,往往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和浪漫情懷。
西班牙風格是殖民風格,傳教風格、折衷主義風格和蒙特利風格等的總稱,也包括在南美洲曾盛行的西班牙風格。西班牙風格的基本特徵主要有:外表有亮麗的色彩;採用低坡屋頂,屋頂多為紅瓷瓦鋪設;門廊和窗多顯拱形,給建築物外部增添了立體感和個性感;屋沿朝兩側外伸,戶內有庭院。西班牙風格別墅是一種融阿拉伯風格與歐洲古典主義風格於一體的建築形態。西班牙建築輕盈、絢麗,線條簡潔、利落,以完美而協調的手法呈現浪漫和高貴的氣質。與傳統的歐式、美式風格的寬敞、大氣不同,西班牙建築,更注重細節的雕琢。
二、西班牙建築風格特點
7.家庭庭院:典型的西班牙建築一般每戶都有兩個庭院--入戶庭院和家庭庭院,入戶庭院突出了會客的氣氛,院門為仿舊鐵藝門;家庭庭院則體現了家人交流空間的特點,同時有一定的私密性。
8.強調家庭廳:家庭廳在房屋的最好位置,採光效果也最好,是家人聚集的地方,體現了以居住為本的功能性。另外淘汰了大客廳,滿足了主人飲食起居、交流禮儀等各方面的家庭生活需要。
B. 求西班牙的人文習俗民族風情
1)西班牙民族概況
西班牙民族比較單一,是由一個主體民族和若干少數民族構成的國家。西班牙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卡塔盧尼亞人、加利西亞和巴斯克人,分布在東北部、
西北部和北部地區。其中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講西班牙語,約占人口的73%。少數民族主要有加泰羅尼亞人,約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羅那及周圍地區;加利西亞人約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約佔5%,生活在北邊靠近法國的邊境地區。
此外,也有稱為巴倫西亞人和安達盧西亞人的,因早與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單獨民族。即使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在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上與卡斯蒂利亞人也無大的區別,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內,還生活著約1萬名吉卜賽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願承認他們為境內合法的少數民族。近十幾年,政府與周圍鄰國一樣,也專門撥出巨款為他們建造房屋,使其安居樂業。
2)西班牙民族風俗:
姓名:西班牙人的姓名由「教名-父姓-母姓」三節組成,日常生活中互相稱呼時,通常只使用名中的第一個名字。
起居:由於氣候溫和、每天日照時間長,西班牙人的生活習慣非常特殊。居民早晨不習慣早起,下午休息時間長,晚上很晚就寢。絕大多數機關企業、商店每天分兩段辦公、營業:上午9點或9點半至下午1點或1點半;再由下午4點半或5點開始至晚上8點或8點半。不少人有午睡習慣西班牙人很少在午夜以前就寢。西班牙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飲食:西班牙人十分熱衷於夜生活,喜好與朋友深夜外出聚會、進餐,通常是輪流做東去酒吧。酒吧和餐館一般營業至凌晨1點,夏季則延長到凌晨三四點鍾。青年人亦常喜結伴於夜間去迪斯科舞廳跳舞。西班牙人樂於豪飲,僅次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常喝的飲料是扎啤,然後是葡萄酒類(葡萄酒、雪利酒、白蘭地和香按酒等)。
禮儀:西班牙人注重個人隱私權。一般不能詢問別人年齡、收入、婚否、宗教信仰、政治派別。不能詢問對方的東西是花多少錢買的,也不許詢問主人請客的花費。路上與朋友相遇,不應打聽人家到何處去、去干什麼。然而,西班牙習俗容許男士當面贊美女上容貌美麗或衣著優雅。
禁忌:現代西班牙屬基督教文化圈,許多禁忌與歐美基督教國家相同,如規13為不吉數字,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之地忌用黃色(象徵疾病、嫉妒等)、紫色(系教會專用的「神聖顏色」)、黑色(象徵死亡),忌用菊花(為喪禮用花)等等。
3)西班牙傳統習俗
西班牙人相互問候,男士以握手擁抱來表示,女士則相互施吻面禮,吻面禮在親朋好友之間也通行。西班牙人很講究對女士的禮貌(尤其要注意的是,男士不能當著女士的面解開領帶,這在西班牙是被認為十分不禮貌的),對老人和客人也一樣。另一方面,排隊在西班牙不太實行,最好的辦法是把它當作一種習俗來接受。
西班牙人對他們的國家表現出明顯的矛盾態度。也許是西班牙人性格豪放的表現,他們一方面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並為之驕傲,另一方面又經常很激烈地對其進行批評甚至評擊。他們很喜歡在非正式討論中就他們的國家發表看法,外來者加入時,切忌深入探討。
西班牙人的服飾非常講究,即使便裝也很時髦。正式的服裝在公司企業中已不大要求,多數人只在去卡洗諾賭場和高級飯店是穿。
西班牙人做客一般是預先打招呼,而且一般攜要帶一些小禮物,一瓶酒或一盒糖果、或者給女主人帶一束鮮花即可。西班牙人喜歡石榴花,這是他們的國花,忌諱黃色菊花和大麗花。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西班牙人也忌諱13這個數字。
西班牙人對寵物珍愛有加,當局甚至為貓、狗制訂了有關法律,無辜打死別人的寵物,要負責賠償,甚至可能被拘留。
C. 西班牙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西班牙文化是歐洲文化的組成部分,並且帶有一些東方(阿拉伯伊斯蘭)色彩,被稱為「混合的藝術」。 繪畫
8世紀以後,伊斯蘭文化浸入西班牙。清真寺內,到處可見阿拉伯式的壁畫,幾何圖形的花紋是伊斯蘭的特徵。西班牙統一後,藝術活動更加彭勃發展,菲利普二世時,曾派遣藝術家到義大利深造,西班牙畫風鼎盛。17世紀為西班牙藝術的黃金時代,著名的宮廷畫家委拉斯開茲和宗教畫家牟利羅等。18世紀的代表畫家是戈雅,他以肖像畫著稱。現代畫家畢加索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米羅以純真明朗的抽象畫獨樹一幟。達利則被稱為「狂人天才」。他們三人堪稱西班牙現代美術的三傑,作品在國際上有很大影響。
建築
西班牙的建築風格具有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色彩。有羅曼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西方建築藝術,還有阿拉伯式的建築藝術。西班牙光復後,留下不少阿拉伯工匠,他們把天主教的羅曼式、哥特式風格與伊斯蘭教的裝飾藝術結合在一起,廣泛使用彩釉瓷磚,木塊拼花和石膏等材料。這種綜合的藝術風格名為穆德哈爾式。19世紀以後,天才建築家高迪以優美的曲線來作為建築物的結構,作品以巴塞羅那未完成的神聖家族教堂為代表。此外,高迪還設計了許多住宅和公園等建築,范圍很廣。他在巴塞羅那的一些成果已被列為世界遺產。
文學
西班牙的文學,以12世紀中期問世的《熙德之歌》為開端。這是古老的長篇敘事詩,陳述中世紀的騎士精神。與西班牙的歷史一樣,16世紀-17世紀是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期。社會諷刺小說在這時出現,多以強盛國勢中的市井小民為主題,描繪社會百態,頗為傳奇。《堂吉訶德》為代表作,其作者是大文學家塞萬提斯。19世紀末,西班牙誕生了一位大詩人洛爾卡。他的成名作《吉普賽民謠》,是一部扣人心弦、膾炙人口的作品。20世紀以來,西班牙已有五位作家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小編以後會細講西班牙的文化,請關注本公眾號
體育
西班牙人喜歡把業余時間用於體育鍛煉,群眾性活動蔚然成風。1992年在巴塞羅那舉辦了奧運會,西班牙獲得13金、7銀、2銅,位居第六位。在體育活動中,西班牙人喜愛足球、網球和摩托車賽。足球是最受歡迎和吸引觀眾最多的運動。全國有很多職業球隊,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和巴塞羅那俱樂部曾多次獲得歐冠冠軍。
民俗
西班牙是世界上的鬥牛王國。這是一項富有民族特色的競技表演,被人們與為西班牙的「國術」。每次鬥牛活動都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和外國遊客。熱愛足球和跳舞(
西班牙人對飲食極為愛好和講究,因此,在西班牙境內,一流的餐館為數不少。這里的餐館以「叉子」的數量多少分為高低五等。餐館通常每周休息一天,多為星期天或星期一。每天啟市和收市的時間較歐洲其他國家為遲,只有在遊客區內才會較早啟市,或有些晝夜營業。
西班牙具有特殊風味的烹調術,是旅遊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塞戈維亞的烤乳豬,米蘭達埃布羅的烤羊肉,巴倫西亞的以紅色作配料的「巴戈亞飯」,曼卡的乳酪,比斯開灣的海味等,皆是臉炙人口的美食。西班牙全國有2萬多間飯館和餐廳,擁有120多萬個座位,各式建築保留著古老的民族風格,屋內裝飾按傳統風格布置,點油燈和蠟燭,使人彷彿回到了17~18世紀。在每家餐館、店鋪門前,多會擺放著其餐單,標出其明碼實價,客人亦可先查問餐單後才決定是否光顧。總而言之,在西班牙享受一頓美食,絕對毋須很大的花費。在西班牙,顧客到了早餐店裡,只要對服務員。說一聲「啾羅」,很快就會端出一份象中國油條一樣的食品。「啾羅」意為「油棒子」,出鍋時有2丈多長,象一大堆捲起來的腸子,據說這技術是由中國水手傳到西班牙的。
按照西班牙商人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建議你隨時穿著保守式樣西裝,內穿白襯衫,打保守式樣的領帶。在西班牙,通常在晚間赴宴或參觀劇院也不是盛裝出現。
在西班牙,商人和實物不可分離,只要有可能,客人應將產品的樣品或者服務項目遞送給或者介紹給主人。到西班牙作客的商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不要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綠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
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純朴,南北方有區別,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系,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中世紀貴族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
拜會公司單位,必須要預先約會。最好持用有西班牙文、中文對照的名片,這樣,會給會面和談判供方便。在首都馬德里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Barcelon)的西班牙商人作風頗為貴族化及保守。別忘了,這兒是個歷史悠久、顯赫一時的王國。你的作風、舉止最好也顯得保守、正式講究一些禮節。在西班牙,好朋友相見時,通常情況下要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雙頰。商務活動見面和道別時,務必頜首、握手為禮。
西班牙人只有在看鬥牛時才准時到達。許多西班牙商人不知「守時」為何物,上午11時到辦公室,中午午餐即不見人,直到下午4~5時方回辦公室,往往又工作到8~-9點才離去。午餐一定在下午1點半以後,晚餐吃得很晚,得到10點左右才開始。初抵西班牙,赴約前還是先吃點東西為妙.飯館一般晚上9點才開門營業,到晚上11點才有大批吃飯的人光顧。
由於西班牙的氣候溫和,每日都有長時間的陽光,所以居民都不習慣早起,較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起得更遲。
西班牙的國花是石榴花,在西班牙的國微上,就繪有一個紅色的石榴。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貴、吉祥的象徵。送花不要送大麗花和菊花,這兩種花和死亡有關。紅玫魂用來送給演員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給其他女性。如彼邀請去西班牙人家裡吃飯,可帶上一束鮮花,點心、蛋糕或巧克力。
西班牙人喜歡談論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國政治進行比較,喜歡談體育和旅行,避免談論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說有關鬥牛的壞話。
西班牙的城市村莊,掘官方統計,每年舉行的傳統慶祝會,約達200個之多。這些慶典源遠流長,充分表現出西班牙傳統文化氣息和各地風土特色。2月全國皆舉行盛大的嘉年華會,3月19日巴倫西亞舉行的Las Fallas節,復活節是一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節日,約於每年的春天期內舉行。4月的西維爾節,非常熱鬧。5月為安達盧西亞區傳統的EL Rocio節。7月6日至14日潘普路納舉行一年一度的鬥牛節。
傳統的西班牙婦女善於使用扇子表達感情,據說,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半部遮起來,這意味著她在問人:「你喜歡我嗎?」或者她在說:「愛你」。如果婦女一個勁快速地煽扇子,那意思是說:離開我。如果把扇子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西班牙的女人上街必須要戴耳環,如果沒戴耳環,簡直就家一個正常的人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被人笑話的。現在的年輕女孩已經完全不一樣啦!
西班牙人名由父名和母名組成,交談時只用父名即可。如果你不熟悉對方,最好先問一句:「我該怎麼稱呼你?」為表示禮貌,最好在名片上加上職稱或頭銜。
D. 誰能給一些關於西班牙的風土人情的資料
弗 拉 門 戈 舞(Flamenco)
指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吉普賽人(又稱弗拉門戈人)的音樂和舞蹈。它來源於吉普賽、安達盧西亞、阿拉伯以及西班牙猶太人的民間歌曲。根據一些學者的考證,它還來源於拜占廷和印度的宗教聖歌。弗拉門戈的精華是其歌,常常用吉他音樂伴奏,同時表演即興舞蹈。這種音樂和舞蹈分為三類:深沉的或嚴肅的,格調十分憂郁,描寫死亡、痛苦、絕望或宗教信仰的題材;介乎中間的,不很深沉但同樣令人感動,配合的音樂往往帶有東方的色彩;以及輕松的,描寫愛情、鄉村生活和歡樂的題材。
從十九世紀起,吉普賽人開始在咖啡館里跳舞,並以此為業。於是,弗拉門戈一詞首先用來稱呼他們當時的音樂和舞蹈。隨著公開演出的增加以及商業性舞台的壓力,經過排練的節目取代了弗拉門戈原先自娛性的表演。
斗 牛
西班牙鬥牛歷史由來以久。在阿爾達米拉岩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岩壁畫中,就有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據說,曾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就曾騎馬鬥牛。在這之後的約六百年時間里,鬥牛一直是西班牙貴族顯示勇猛驃悍的專利項目。十八世紀,波旁王朝統治西班牙,第一位國王費利佩五世認為鬥牛過於危險,會傷害王室成員的性命,禁止貴族玩鬥牛,至此這一傳統的貴族體育才從宮庭來到了民間。西班牙鬥牛選用的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由特殊的訓養場負責牛種的純正。一般訓養四、五年後即可使用。鬥牛表演通常在下午進行,每場由三個鬥牛士分別斗六頭牛。鬥牛表演是西班牙為數不多的准時開始的活動。如晚到,須等一頭牛斗完後方可入場。
馬豪里卡珍珠(MAJORICA)
馬豪里卡股份有限公司於一八九O年生產出了第一顆珍珠,比日本發現並推廣人工珍珠栽培技術還早5年。此後馬豪里卡公司經過長期悉心研究,終於於一九五一年生產出了以馬豪里卡命名的新質量的珍珠,使珍珠身價倍增。
馬豪里卡珍珠生產技術受到極為嚴格的保密,生產過程大致是:首先由技術熟練的專業女工製作出內核,然後在這內核上裹上多層從魚鱗中提練出的精華,再在嚴格的技術監督下手工磨光而成,最後還需經過一道固合工序。馬豪里卡珍珠的製作和天然珍珠的形成過程基本相同,因此具有天然珍珠的特點,但具有更大的硬度,也比天然珍珠更加完美無瑕。加工廠每年需要一億多條魚的魚鱗作為生產原料。馬豪里卡珍珠因其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獲得更加堅固、美觀效果而倍受人們的喜愛。
馬豪里卡公司總部設在巴塞羅那,其首飾生產加工車間設在馬略卡島馬那科爾市。這里可以生產珍珠、銀制及14、18K鍍金銀首飾,款式在1000種以上,每年更新兩次,每次增加100多個新品種。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馬豪里卡已成為世界首飾商品的著名商標之一。
居民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和愛好
西班牙是個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人熱情、浪漫、奔放、好客、富有幽默感。他們注重生活質量,喜愛聚會、聊天、對夜生活尤為著迷,經常光顧酒吧、咖啡館和飯館。
西班牙人的作息時間較為獨特:午餐一般在14:-16:,晚餐一般在21:-23:。西班牙人愛好十分廣泛,喜歡旅遊、酷愛戶外活動,對足球、登山、及自行車等運動情有獨鍾。西班牙的鬥牛、弗拉門戈舞聞名於世。
西班牙人在聖誕節前有相互送禮的習慣。贈送禮品很注重包裝並有當面拆包贊賞的習慣。西班牙人赴約一般喜歡遲到一會兒,尤其是應邀赴宴。餐桌上一般不勸酒,也無相互敬煙的習慣。
西班牙的節日豐富多彩,每年約200多個。除了國慶節、元旦、聖誕節、復活節、聖周等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外,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節目。節假日及周末,喜歡家人團聚,不願接待客人。
石榴花為國花。
E. 西班牙的民族風情
西班牙什麼人都有 。有一點很明顯的是西班牙人,不怎麼禮貌。
F. 關於西班牙的風景,文化,特產,習俗,服飾
西班牙的風景,文化,特產,習俗,服飾
社交禮儀
儀態禮儀 當地婦女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婦女,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 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報刊155種,全國性雜志170種,銷售量共420萬。主要報紙平均日發行量:《國家報》,發行量46萬份;《世界報》,31萬份;《阿貝塞報》,28萬份;《先鋒報》,20萬份;《加泰羅尼亞報》,17萬份;《道理報》15萬份。 主要通訊社:埃菲社,官方通訊社,1939年1月創辦。另外還有私營的歐洲通訊社、羅戈斯通訊社。 廣播電視總局統管電台、電視台。全國共有200多家電台,主要有西班牙國家廣播電台和私營的西班牙廣播公司、洲際電台、西班牙人民廣播電台。 電視台:西班牙電視台為國營、全國性電視台,有兩個頻道。此外還有安達盧西亞、加泰羅尼亞、加里西亞、巴斯克和馬德里等地方電視台。1989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多頻道、天線-3和電視5台3家私營電視台。1997年兩家數碼電視台開始運營。
飲食種類
因地而異,但是大多菜都要加橄欖油。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氣候:中部梅塞塔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南部和東南部屬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西北部較濕潤,內陸和東南部較乾燥。月平均氣溫從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達1,500毫米。中部的馬德里地區屬於高原氣候,夏季乾熱,冬季乾冷。東北部的巴塞羅那地區則為最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常年氣候溫和濕潤,夏季較炎熱乾燥,降水以冬季為主,一年能保證有250天以上的陽光。 礦藏:汞儲量佔世界首位,並有煤、鐵、鋁土、鉬、黃鐵礦、石油等。森林面積廣闊,有歐洲栓皮櫟、橡、栗、杉等。盛產沙丁魚和龍蝦等。 位置: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東和東南臨地中海。西班牙海岸線總長為7921公里,西班牙太陽海岸是著名的代表,其中地中海海岸線長2058公里,大西洋海岸線長1728公里,北部坎塔布里亞海海岸線長1086公里,地中海巴利阿里群島各島嶼海岸線長1428公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各島嶼海岸線長1583公里,北非兩個飛地----休達和梅利亞的海岸線分別為20公里和9公里,北非一些小島的海岸線長9公里。境內多山,是歐洲高山國家之一。境內高原和山地相間,全國平均海拔660米,全國35%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僅佔11%,是歐洲地勢最高國家之一。主要山脈北有坎塔布連、比利牛斯,南有莫雷納山脈和安達盧西亞山脈。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為全國最高峰。 國界線:西班牙陸路邊境線為2013公里,其中與法國、安道爾邊境線為720公里,與葡萄牙邊境線為1292公里,與直布羅陀邊境線為1公里。 西班牙地處歐洲西南部,與葡萄牙共同分享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位於北緯36度到44度、西經9度18分和東經3度19分之間,南北跨840公里,東西 1000公里。國土面積為504750平方公里,西班牙人說他們的國家形狀像一塊熟牛皮。西班牙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和法國,居第四位,相當於歐洲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半島之外,西班牙的領土包括還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和大西洋的大小加那利群島。 西班牙北部沿海是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和安道爾接壤,高聳的比利牛斯山把這幾個國家分隔兩邊;東面和東南面向地中海,向南越過只有14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便能達到非洲的摩洛哥;長方形的葡萄牙是西班牙西邊的鄰居。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要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西班牙與英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奪此地的主權。 不包括巴利阿里群島和加那利群島,三面環海的西班牙的海岸線長約3904公里,但是海岸比較平直,真正的天然良港都集中在北部,如費羅爾、蓬特維德拉和維哥等。卡塔赫納是唯一地處地中海的天然港灣。東南部的海岸線不是以港口,而是以風景旖旎的海灘勝地聞名。西班牙著名的海灣有加的斯灣和瓦倫西亞灣。 西班牙不僅有著名的西班牙太陽海岸,還有巍峨的高山。在歐洲,她是除了瑞士之外最高的國家。西班牙全境大部分是古老的高原。著名的中央高原聳立西班牙正中,約佔全國面積的60%,海拔600-700米。中央高原三面被高山阻絕:北部是坎塔布連山脈,南部佇立著莫雷納山,東部的伊比利亞山脈隔開中部高原與阿拉貢平原。高原西邊那一面緩緩延伸,地勢漸趨平坦,最後消失在大西洋沿岸。如果你駕車游覽西班牙全境,不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白雪皚皚的山峰,一片片起伏不平的丘陵。 西班牙全境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地理區: 北部山區:這里有歐洲著名的比利牛斯山脈,整個山脈綿延千里,景色如畫。一年四季,無論山上山下,還是平原陸地,到處是一片翠綠。尤其是阿斯圖里亞斯地區,山脈連綿,松濤茫茫,林海鬱郁。 緊靠比利牛斯山脈的坎塔布連山脈,海拔達2000米以上,北臨茫茫無邊的比斯開灣,陸地上林木茂盛,景色十分迷人。許多寬廣的河谷置於其間,湖水清澈如鏡。更值得一提的是,那裡還有數不勝數的飛瀑,從高處傾瀉而下,整日水霧彌漫,蔚為壯觀。這里既是重要的軟木產區,又是牛羊遍地的牧區和工業區。 中央高原:位於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將梅塞塔高原分為北部舊卡斯蒂利亞高原和南部新卡斯蒂利亞高原。在這塊廣袤無垠、山嶺起伏的土地上,有著大片著名的橄欖樹林和動物保護區。中央高原的西北部和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區是崇山峻嶺。一條條山間公路首尾相接,汽車有時在山間行駛大半天,好像還在原來的位置。 阿拉貢平原:阿拉貢平原位於比利牛斯山脈東南面的埃布羅河流域,是個大致呈三角形的波狀平原。在古地質時期,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內陸湖泊,後來湖水流入地中海,慢慢變成了乾涸的陸地。阿拉貢平原常年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土質肥沃,被稱為富饒的「豐水寶地」,既是西班牙的天然糧倉,又是重要的葡萄、柑桔等水果產地。 地中海沿岸山地:沿岸山地從東南部安達盧西亞到東北部加泰羅尼亞,長達1500公里。走在細軟的沙灘上,海天一色,遊人如潮。南端安達盧西亞山脈中的穆拉薩山峻峭高聳,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亞半島的最高點,號稱西班牙「民族的脊樑」。這座山終年雲煙裊裊,清風悠揚,是個避暑消夏的好去處。 安達盧西亞平原:位於莫萊納山脈和安達盧西亞山脈之間。這里一馬平川,坦坦盪盪;瓜達爾基維爾河由西往東橫貫整個平原,灌溉著千萬畝良田。由於高聳的安達盧西亞山脈擋住了來自海洋的濕潤空氣,所以這里氣候乾燥,盛夏驕陽似火。
[編輯本段]國家歷史
簡史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1516年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瓦格納等國的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的國家。 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1837年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並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a」(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歷經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國,1936年成立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奪取政權,1947年宣布為君主國。 1492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失去在美洲和亞太的最後幾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的聯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發動叛亂,經三年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3年2月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參加侵蘇戰爭。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史前歷史 在西班牙發現最早的人類考古學遺跡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萬到五萬年,穴居人類的史前岩畫為我們提供了伊比利亞半島史前文明的生活場景。在西班牙發現的最重要的遺跡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當然還有著名的阿爾塔米拉岩洞。 凱爾特西班牙 最新的理論研究認為伊比利亞人是從北非來到半島的,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區,在那裡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對於考古學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古希臘的歷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希臘人稱他們為「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 公元前1200年,來自中北歐的凱爾特人從北部進入半島。金發凱爾特人和深色皮膚的伊比利亞人通婚,並且擴展到整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歷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來勢力侵入的地區恐怕就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區。歷史和社會學家至今沒有弄清巴斯克人的起源,她和任何鄰近民族之間找不到親緣關系,卻有人在巴斯克語和日語之間找到了共同點,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巴斯克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 腓尼基,希臘和迦太基人 公元前1100年,強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島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加迪爾,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時,希臘人則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趁機佔領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們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納,這個詞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羅馬人和哥特人 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打敗了迦太基人之後,也把殖民地擴展到了西班牙,並且很快佔領整個半島,著名的努曼西亞英雄故事就誕生在伊比利亞人抵抗羅馬人入侵的過程中。從此,半島便作為威震海內的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國內地位十分重要,兩位羅馬皇帝特拉加諾和阿德里安以及斯多噶學派偉大的哲學家塞內卡都是在這里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羅馬文化,包括希臘拉丁人和猶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習俗,羅馬的語言也在半島上開始使用。梅里達是今天保存古羅馬遺跡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維亞,還可以看到古羅馬的水渠從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島上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強悍的哥特蠻族侵入日漸衰頹的羅馬帝國,並於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定都托萊多。但是哥特人沒有對西班牙文明的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 穆斯林西班牙和光復戰爭 西哥特人的統治持續到了公元711年。當時五萬穆斯林戰士橫跨直布羅陀海峽,用手中的彎刀戰勝了曾令羅馬人聞風喪膽的哥特武士,贏得了瓜達萊特戰役大捷。四年之後,阿拉伯人席捲整個半島,把她變成了一個埃米爾國,也是龐大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叫做「安達盧斯國」。我國古代稱之為「綠衣大食」。盡管半島北部地區的抵抗運動從未停止過,公元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穆斯林帝國的勢力仍舊令人驚嘆地不斷鞏固。西班牙在這個時期吸收了燦爛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漸脫離了大馬士革的中央統治。 阿卜杜拉三世最終把西班牙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哈里發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西班牙迎來了文化上的空前繁榮。城市建設和商品經濟的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甚至推動了整個歐洲的發展。阿拉伯人帶來了醫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最先進的知識,並且在西班牙的音樂、美術、文學、建築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阿爾罕布拉宮便是阿拉伯藝術登峰造極之作。同時,阿拉伯語也在西班牙語里留下了許多詞彙。當時最重要的城市有瓦倫西亞、薩拉戈薩、塞維利亞和科爾多瓦。擁有五十萬居民和一座巨型圖書館的科爾多瓦是十世紀西歐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紀,王族間(39個王子)的不斷內訌使穆斯林帝國分裂敗落,光復運動愈演愈烈。北方的國王們一個接一個地取得勝利。到了十四世紀,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只剩下了格拉納達最後一個據點,他們又堅持了近一百年,直到「天主教國王」將她也並入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版圖。
[編輯本段]文化遺產
2008年,西班牙的世界遺產已達37處,在所有國家中名列第一。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和赫內拉利花園 布爾戈斯大教堂 布爾戈斯大教堂埃斯庫里亞爾修道院 巴塞羅那的圭爾公園 圭爾宮和米拉大樓 阿爾塔米拉洞窟 塞哥維亞古鎮及高架引水渠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時期教區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古鎮 阿維拉古鎮及城外教堂 特魯埃爾的穆德哈爾式建築 歷史名城托萊多 加拉霍奈國家公園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卡塞雷斯古鎮 塞維利亞大教堂 阿爾卡薩爾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 古城薩拉曼卡 波布萊特修道院 梅里達考古遺跡 瓜達盧佩的聖 瑪利亞皇家修道院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 多尼納國家公園 有城牆的昆卡城 巴倫西亞的絲綢交易市場 拉斯馬德拉斯 巴塞羅那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廳和聖帕烏醫院 聖米蘭的尤索和蘇索修道院 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盆地岩畫藝術 阿爾卡拉的埃納雷斯堡大學和歷史區 伊維薩島景觀 拉拉瓜納的聖克利斯托瓦爾 阿塔皮爾卡考古遺址 加泰羅尼的維爾德布伊羅馬式教堂 塔拉科考古遺址 埃爾切的帕默拉爾 盧戈的羅馬城牆 阿蘭胡埃斯文化景觀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群úbeda和baeza
G. 西班牙的人文特色是怎樣的
西班牙有四種主要的語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語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科卡」表演這種風俗源自西班牙當地中世紀的一個傳說,根據西班牙當地傳說,中世紀時兩個當地的女子就是依靠這種舞姿擺脫了惡龍的糾纏,得以生還,「科卡」便由此而來。
在「科卡」表演上,小姑娘穿上美麗的傳統服飾,再讓媽媽把她們放在肩膀上,母女共舞。
H. 西班牙人什麼特點
西班牙人的性格是典型的南歐人的性格,熱情奔放,樂觀向上,無拘無束,講求實際,與英國人的矜持,德國人的古板,美國人的好動,日本人的認真有較大差別。
西班牙人性格的最大一個特點是樂觀向上。他們認為人活著不應成為生活的奴隸,而要成為生活的主人,要善於駕馭生活,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這才能其樂無窮。
西班牙人性格的第二個特點是熱情大方。凡同西班牙人接觸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們開朗坦誠,容易接近和交朋友。即使你初次結交一位西班牙人,他也會像老朋友那樣無拘無束地同你侃侃而談。
西班牙人的性格第三個特點是自強自立。他們做什麼事總喜歡自己親自去做,不大願意求人、依賴人。即使做不好,或力不從心,也決意要去嘗試,哪怕失敗了也不懊喪。他們認為投入了,努力了就是收獲。尤其是對那些富於挑戰和刺激的事,他們更有一種冒險和勇往直前的勇氣。無論是家教,還是社教,都鼓勵這種壓倒一切困難、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西班牙人的性格還有一個特點,便是按章辦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他們有名言說的話:「照規定辦吧」。他們認為規定是大家定的,因而是不能破壞的,很願意用規定來約束自己,管住自己。
I. 西班牙有什麼風土人情,文化藝術
西班牙有波西米亞風格的服裝
有鬥牛士
有傳統的征服精神,比如西班牙大帆船被喻為
海上馬車夫
西班牙是豪放的民族.從舞蹈上可見一班
在繪畫上,有惟拉滋凱滋 等畫家
J. 地理與風土人情西班牙的什麼
西班牙風土人情
西班牙是一個集浪漫與激情於一身的國度,它的歷史,它的藝術,還有它的氣質不斷地吸引著好奇的人們。西班牙又是一個熱情開朗的民族,這個國家以熱情的民族性著稱於世。他們非常健談,喜歡聊天,話題涉及范圍廣泛,既可議論政治,又可大談鬥牛,既可議論生活瑣事,又可高談藝術文學。西班牙的社交活動大多習慣於安排在晚上9點以後,用餐也在很晚才進行。鬥牛活動是西班牙的國粹,優秀的鬥牛士是整個國家尊崇的英雄。西班牙還有許多古老的、獨特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娛樂活動,其中包括聞名於世的西班牙鬥牛、熱情奔放的西班牙舞蹈,以及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民族節日都能使來自異國他鄉的客人們感受到西班牙那特有的情趣。
西班牙東臨地中海,北瀕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安道爾接壤,西部和葡萄牙緊密相連,兩國一起位於歐洲西南端伊比利亞半島上,號稱「永不沉沒的航船」。
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的咽喉要道,與非洲大陸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是歐洲一顆璀燦的明珠。一年四季分明,受地中海氣候影響,陽光充足,是歐洲最具吸引力的國家之一。東海岸和東南海岸濱臨地中海,北部濱臨比斯開灣,西海岸和西南海岸則濱臨大西洋,長4000公里的海岸沿線處處景色迷人。
西班牙人最喜歡石榴花,認為石榴花是富貴和吉樣的象徵,並尊其為國花。西班牙人喜歡紅色,視其為吉祥、熱烈的象徵;喜歡黃色,視其為高貴和明朗;喜歡黑色,以黑色象徵庄嚴。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亞地區,男女地位-反常態,在參與社會活動、決定事情、發表演說等方面,女人有絕對權威,遺產的繼承權亦歸屬女人。
一、 西班牙服飾禮儀及儀態禮儀
服飾禮儀及儀態禮儀是西班牙風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從側面反映出本民族的風俗文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積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飾禮儀。
1服飾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
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婦女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2儀態
日常儀態禮儀從側面反映了西班牙人的禮貌。
在西班牙人家裡做客,最好不要端坐著默不做聲,應盡量向主人暢敘你的感受。不管是給你擺出家庭相冊,還是帶你參觀居室,你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倘若西班牙朋友邀請你上他家吃飯,則需給東道主捎去一件禮物:一瓶酒或一些甜點都行,主人總會說上幾句,諸如「給你添麻煩了」等客氣套語。
扇子是西班牙婦女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的媒介物,她們用扇子做出各種動作來表達自己不便說出口的話:當女士們打開扇子,遮起下半部臉時,這表明她在問你:「你喜歡我嗎?」,或者說:「我愛你」。如果女士們不停地扇扇子,那意思是:「請離開我」。扇子在女士手裡一會打開,-會合上,那是說:「我非常想念你」。如果她把扇子在手中翻來翻去,那是在告訴你:「你太討厭了」。如果她把扇子收起來,那意思是:「你這個人不值得一愛」。如果她把扇子扔在桌子上,那表明:「我不喜歡你,我愛的是別人。」女士在男友面的打開扇子支著下巴,意思是「我希望下次同你早點見面」。
二、相見及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十分友好,且通常喜歡把這份熱情在相互見面時表露出來。
1相見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
親屬間的問候,經常是擁抱和親吻,遇上長輩,還會給你幾個熱吻。對第一次碰面的陌生人,常以握手相識,男士間,有時還會在對方手臂或肩背拍上幾下,女士間則要輕輕摟一摟並給予對方左右臉頰兩個親吻。
2商務禮儀
按照西班牙商人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建議你隨時穿著保守式樣西裝,內穿白襯衫,打保守式樣的領帶。
在西班牙,通常在晚間赴宴或參觀劇院也不是盛裝出現。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
在西班牙,商人和實物不可分離,只要有可能,客人應將產品的樣品或者服務項目遞送給或者介紹給主人。到西班牙作客的商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不要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綠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日落之後,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純朴,南北方有區別,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系,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階級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因此,較低一級的公司,他們的領導人員就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中等階級的人了。但是,他們多數是從實際工作中訓練出來的。因此,在經營方面,態度非常積極。談判時,出面磋商的人也具備絕對的決定權,所以,商務談判我方也必須派遣相當的人員前往洽談,否則,他們是會不予理睬的。拜會公司單位,必須要預先約會。最好持用有西班牙文、中文對照的名片,這樣,會給會面和談判供方便。在首都馬德里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的西班牙商人作風頗為貴族化及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