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都去中國哪裡
A. 中國哪西班牙人多
除了扶貧和避難,沒多少外國人願意扎堆我國吧。
西班牙暫時兩項都挨不上。
B. 西班牙人何時開始侵略中國
明隆慶五年(1571),西班牙人東來侵佔呂宋(今菲律賓),並以此為基地,向中國擴展侵略勢力,明朝人因對葡萄牙和西班牙區別不開,也把在呂宋的西班牙人稱為佛郎機。
C. 西班牙是否佔領過我國,如有,是在幾幾年
沒有。
西班牙也算歐洲一個比較有實力的國家,在歷史上似乎沒有直接侵略過中國(好象曾經佔領過台灣),一直在對華問題上顯得比較低調,這也使得它成了近代史上唯一一個與中國關系較好的歐洲強國.
至今兩國沒有出現過較大的摩擦,這個國家基本沒有比較突出的反華行為.
但西班牙可不是不想染指中國,當菲律賓在它手中的時侯,它就開始想著組織侵略軍對中華搞侵略,但是後來因為在與英國的1588年海戰中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以及荷蘭對西班牙在遠東勢力的挑戰,從而使得侵略中國的計劃流產。
1580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國王曼諾爾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國王,組建「無敵艦隊」,使西班牙成為歐洲第一海上強國。在亞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據點,佔領了馬六甲,並征服了菲律賓群島。這時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賓為基地來征服中國。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爾上書國王說:「如果陛下樂意調度,只要不到60名優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夠征服和鎮壓他們(指中國人)。」1576年6月2日,西班牙駐菲總督桑德在給國王的信中說:「這項事業(指征服中國)容易實行,費用也少。」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是西班牙要侵略中國最重要的原因。16世紀末,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賓之後,即開始積極考察、分析中國國情、民情,並對福建沿海進行偵察,熟悉航道並繪制地圖。1576年,桑德在給腓力二世的一份報告中詳細闡述了他的侵華計劃:「這項遠征需要4000到6000人,配備矛、槍、船、炮和所需要的彈葯」;「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佔領所要佔領的省份,用那裡的港口和艦隊,組成海上最大的強國,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全國。」
計劃書內容詳盡,面面俱到
1586年4月,西班牙駐馬尼拉殖民政府首領、教會顯要、高級軍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開馬尼拉大會,專門討論征服中國的問題。與會者草擬了一份包含有十一款九十七條內容的備忘錄,由菲律賓總督和主教領銜,糾集51個顯貴聯名簽署上報西班牙國王。
計劃書首先強調作好戰爭動員。由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國王詳細介紹中國的情況,力促腓力二世對侵略中國一事作出決定。
對國王游說成功後就准備好充足的兵力。侵華遠征軍計劃由1萬到1.2萬名西班牙士兵組成,另加5000名日本人。遠征軍總司令由菲律賓群島的總督擔任。軍隊由槍手、甲胄兵和毛瑟槍手等組成。派遣4艘大帆船的船員,以及三四名鑄炮者,還有12名武器和拋火器的工匠、一些能制瀝青的手工藝匠以及能造高舷側大帆船的船匠。此外,腓力二世命令印度總督送來500名奴隸,並派1名軍官到日本,通過日本的神甫招募軍隊。遠征中國最好有葡萄牙人參加,因為葡萄牙人在這一地區有經驗。對葡萄牙軍官委以重任,雙方協同作戰,互相配合。
進攻中國以菲律賓群島為軍事基地,西班牙遠征軍尋找了四條進攻中國的路線,並認為最佳航線應取道麥哲倫海峽。
計劃書還提到戰爭中應注意的問題。西、葡兩軍的數量不能太少,否則會被包圍。同時謹慎地選擇遠征的人選,改變以往的侵略方式———不能使中國人口減少,人口消失意味著財富的消失。侵佔中國後,保留中國政府,以保持它的繁榮和富裕。讓參加遠征的人知道這次遠征並不是去對付敵人,而是為了能在中國自由傳教。侵入中國應採取謹慎和溫和的方式,不能對中國人民犯下太多罪行。
計劃書強調侵略成功後,西班牙可利用在中國獲得的物資打擊自己的敵人。中國還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員,西班牙可獲得金、生絲、綢緞、精美的手工藝品。西班牙國王可以從中國獲得大量租稅和利潤。征服中國後,西班牙官兵可得到升遷,許多西班牙人可定居中國並得到封爵。
計劃書最核心的部分是戰後西班牙如何統治中國。計劃書首先強調建立大量學校,對中國人灌輸西班牙文化;建立大量教堂和寺院,傳播天主教,並引入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要安撫農民,使他們皈依基督教,阻止回教在中國的傳播。在中國建立58個大主教、主教和一個總主教;建立一個新的有關稅賦的軍事制度;建立一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國委任4到6名總督,如同十五省的巡撫,擁有與其他殖民地總督一樣的權力;與北方蒙古族和解,打擊土耳其。在陸上建立自中國到西班牙的郵傳路線。腓力二世成為中國的主人後,他將成為柬埔寨、暹羅等中國屬國的君主。征服中國後,可保障印度從來自中國的商品獲得利潤,這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很重要。在中國的附屬國中建立統治權,以建立聯盟和通商,傳播基督教。中國人屆時可航行至秘魯及西班牙等殖民地,中國人和西班牙人的關系將進一步鞏固。西班牙可利用中國人作為他們的殖民勞力進入菲律賓,開發菲島。佔領中國還可防止法國、英國及不同宗教和北方國家前來中國。
計劃書還建議西班牙公民與中國婦女結婚,培養混血後代,執掌中國的統治權。西班牙人和中國婦女結合,便會有適宜作神甫和傳教士的人以及擔任政府官員和擔任軍事職位的人。這些人組成的親屬集團和利益集團將會鞏固西班牙在中國的統治。
侵華計劃流產
1587年,殖民主義者讓桑切斯到西班牙向國王面呈計劃書。腓力二世對該計劃大加贊賞,並積極准備採取行動。
16世紀中葉,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血腥立法和海外掠奪,獲得迅速發展,同時強烈希望向外擴張。這種擴張與西班牙的利益發生激烈沖突,導致雙方兵戎相見。
1588年5月末,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揚帆出航,遠征英國。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8月8日,兩軍在法國加萊東北海上進行了激戰。由於西軍組織不力,「無敵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到10月,「無敵艦隊」僅剩43艘殘破船隻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軍覆沒的結局慘敗。
「無敵艦隊」的慘敗是西班牙國力衰敗的轉折點。更為嚴重的是,荷蘭從西班牙統治下獲得獨立後,國力不斷上升,與西班牙在各領域進行較量。它來到亞洲後,成為西班牙的第二大競爭對手,從而牽制了西班牙的力量。荷蘭殖民者斯佩伊貝格在描繪荷蘭在亞洲的戰略輪廓時談到:「依我的看法,建立我們在東印度的事業和成為摩鹿加群島(今印尼)主人的最好和惟一方法,就是派遣一支艦隊和武裝力量,直接到菲律賓,進攻在那裡的西班牙人。」與英荷的戰爭使西班牙自顧不暇,腓力二世不願意再在亞洲陷入與中國的長期戰爭中。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侵華計劃只得一擱再擱,直至最後流產。
參考資料:http://club.xhistory.net/read.php?tid=15367
D. 有西班牙人在橫店嗎
有。中國橫店文化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全球各地的人民都有前往了解的,因此是有西班牙人的。橫店鎮,為東陽市轄鎮,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中南部。
E. 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喜歡中國的哪些景點
長城、故宮天安門,秦始皇墓,少林寺等等
其實外國人到中國來和中國人到外國去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自己的風俗,就是接待人員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他們喜歡吃什麼怎麼吃,以及休息環境之類的。旅遊目的就是看中國這些具有文化氣息的建築,看看古代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以及領略我們的文化風俗,見識見識。
選擇目的地時考慮的肯定是此行是想放鬆還是想細致的感受中國文化了,想很輕松的遊玩可以考慮去少林寺這樣的地方,如果是想安靜感受中國文化,那就去秦始皇陵這樣的地方。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lz滿意。
F. 西班牙人去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需要簽證嗎
西班牙護照持有人入境中國大陸需要簽證,去香港免簽證。
建議申請兩次入境有效的中國簽證,這樣,到香港玩完後可以回到大陸。
G. 西班牙人來中國寧波怎麼隔離
西班牙人來中國寧波的話,那麼首先的話,他也是需要直接隔離14天的在即隔離區域
H. 請問西班牙人在中國就業,什麼工作好
在中國就業,那麼前景一般:日本的企業和歐美企業相比,工資普遍不高,除非你做到高管(機會渺茫啊!).你看看招聘網站和報紙上的日企職位就知道了:營業擔當啊,銷售啊,客戶服務啊,很普通,少有像歐美企業那樣招聘那麼多經理、主管的。因為日本在亞洲的先進地位,和明治維新以來深入人心的國策「脫亞入歐」,他們很少放高級職位到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來。而且,日企普遍加班,這一點你應該有所耳聞吧。所以說,由於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巨大,在中國找一份日企的工作不難,但是如果你想在日企之謀求高薪、高職,則不是長久之計。
I. 西班牙和比利時曾歷史上曾傷害或侵略過我們中國嗎
義和團運動時,義軍攻擊使館區,比利時,西班牙使館遭損失.故兩國以此為借口參與了對庚子賠款的瓜分.
隨著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深,基本上所有的西方國家都試圖在中國分一杯羹.大國吃肉,小國也跟著喝湯.所以說西、比兩國應該也算傷害過我們中國,不過不算主要的。
J. 明朝時西班牙曾想用2萬人征服中國,為何還沒到中國,便全軍覆沒
因為西班牙在來征服中國之前,他們先去征討了英國,但是卻被英國打得很慘,由原本的「無敵艦隊」變成了43艘破船,慘敗的西班牙回到國內後實力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並且在戰敗後他們也調不出多餘的兵力,沒有多餘兵力他們就來不了中國,所以征服中國只能是一次空想了。
他們的准備已經差不多了,但是在來侵略中國前,西班牙先去征討了英國,可是沒有想到,由於他們的輕敵被英國打得非常慘,由原來2.1萬組成的「無敵艦隊」變成43艘破船而歸,這次的戰爭對他們的打擊非常大,並且在他們被英國大敗後,他們統治的一些殖民地也開始慢慢的崛起,他們的大部分兵力都被這些殖民地牽制著,所以當時西班牙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來侵略中國了,最後計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