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教堂有哪些元素
❶ 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建築風格
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建築時期經歷了穆德哈爾、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等各個時期,以及最後試圖結束上述所有風格的簡單純凈建築期。整個建築屬於西班牙哥特藝術鼎盛時期的風格,同時也夾雜著阿拉伯建築藝術的風格,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建築藝術精品。
教堂中的阿拉伯清真寺的遺跡完美地保留了阿拉伯建築藝術的風格,比如塔樓立面上醒目的網狀裝飾和多拱的馬蹄形窗戶保留了鮮明的阿拉伯風格 。而塔樓上用青銅製造的希拉爾達女神像則具有文藝復興式的藝術風格。祭壇的裝飾屏畫歷經許多建築期,參與繪畫的有豪爾赫·費而南德斯·阿萊曼兄弟、阿雷赫·費而南德斯、洛克·巴爾杜克、佩德羅·米蘭、胡安·鮑蒂斯塔·貝拉斯克斯等。
因此,這座教堂是融合了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雙重風格的宗教藝術的產物。
❷ 還未竣工的世界遺產 西班牙神聖家族大教堂
教堂是 基督 各流派舉行禮拜、彌撒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它不僅是基督信眾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更因它本身所體現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藝術而成為所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熱門景點,甚至地標性建築等。那麼就讓 城市文化 為你介紹世界遺產、宗座聖殿——西班牙巴塞羅那神聖家族大教堂。
神聖家族大教堂,即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的一座羅馬天主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設計。盡管教堂至今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2010年11月,教皇本篤十六世將教堂封為宗座聖殿。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後高迪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自己的建築設計風格、哥特式和新藝術運動的風格進行了建設。高迪將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設,直至73歲(1926年)去世時,教堂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
此後聖家堂的建設進展依然緩慢,資金僅靠個人捐贈和門票收入維系,中間又受西班牙內戰干擾,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間的建造時斷時續。2010年,建設的進程過半,然而整個建築過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戰依舊未被解決。目前聖家堂預計於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紀念之時完工。
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長年來飽受爭議:有人質疑高迪本身的設計;質疑高迪去世後的建設可能違背了高迪的設計意圖;以及西班牙與法國間高速鐵路地下隧道的建設可能會影響教堂的穩定性等等,但這些都不妨礙聖家堂以其獨特的形象成為巴塞羅那的地標性建築。
聖家堂共有三個立面:面向東方的「誕生立面」、面向西方的「受難立面」和面向南方還未完工的「榮耀立面」。誕生立面早在1935年教堂施工中斷前就已完工,受高迪風格的感染最為直接。
受難立面則是按照高迪1917年的設計構想建造的,於1954年在簡要的規劃基礎上動工,後於1976年完工。受難立面的整體特徵簡朴而飽經風霜,塔頂的十字架上的受難像形象憔悴。
榮耀立面的建造始於2002年,將會是三個立面里最大、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個,主要象徵的是升天。立面同樣也會描繪諸如地獄等場景,還會包括七宗罪和七美德等元素。
聖家堂的設計為拉丁十字架式,內有五條走廊。十字型翼部有三條走廊。半圓形後殿的立柱,由於基於比利亞爾的設計間隔稍有不同,部分立柱的設計在迴廊中進行了過渡調整,使得平面圖上立柱的分布呈馬蹄鐵形。
十字架構的匯聚處是四根斑岩立柱,支撐起了巨大的雙曲面結構,周圍則還有十二個圍成環形的雙曲面(仍在建設)。高迪的設計意圖是讓站在主入口的參觀者能夠直接看到中殿、十字和後殿的拱頂;所以拱頂的高度依次升高。
內部的立柱是高迪獨特的設計作品。除了分叉以進一步支撐重量,它們千變萬化的表面紋理是多種幾何圖形拼合的結果。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基底方形的立柱隨著高度的升高變成了八邊形,接著又成了六邊形,最後變化成了圓形,這是螺旋狀立柱三維拼合的產物。
教堂內部各種構造的面都不是平面,內部裝飾全面而豐富,多數的抽象形狀由平滑的曲線和鋸齒狀的節點組合而成。同時,像所有的教堂一樣,聖家堂也採用了帶有裝飾性的彩色玻璃。高迪巧妙地利用了光效增強了聖家堂的感染力與庄嚴感。
聖家族大教堂的造型奇特,最與眾不同的是教堂大門所對應的三個立面,建築風格截然相反,而每種風格又與傳統教堂的大門完全不同。這種完全不同甚至怪異的建築風格統一地表現在歷來嚴肅和教條的教堂建築上,並且在漫長的歷史中保留下來未見有教徒們的異議,這本身就令人不可思議。
從其整體設計和裝飾手法而言,聖家族大教堂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宗教建築設計規范。強烈的藝術慾望通過宗教建築顯示出來,結果產生了一種不倫不類的怪異形式。聖家堂成了一個起先河作用的傑作,並以獨具一格的姿態聞名於世。
聖家族大教堂的一部分與高迪在巴塞羅那的其它六個建築作品一起,於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評價稱「見證了高迪對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建築技術的傑出創意與貢獻」,「呈現了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和「對花園、雕塑以及所有裝飾藝術和建築的設計產生了極大影響」。
❸ 托雷多大教堂旅遊景點介紹
托雷多大教堂的特色是:西班牙哥特式建築典範,主教堂內的木刻祭壇畫和唱詩室驚艷絕倫!
簡介:
托萊多大教堂是一座至今仍保留著中世紀風貌的古城,是當時西班牙基督教教會總教區的第一大教堂,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1247年動工它採用了當時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國哥特式建築形式。1493年完成。西班牙式哥特藝術風格在教堂建築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景點地址Calle Cardenal Cisneros, 1, 45002 Toledo
開放時間:周一-周六10:00-18:30(18:00後停止進入),周日節假日14:00-18:30(18:00後停止進入)。1月1日、12月25日及舉行慶祝活動時會關閉。
❹ 塞維利亞大教堂介紹
塞維利亞大教堂位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區省會城市塞維利亞市內回教區,是西班牙南部塞維利亞市內比較著名的宗教名勝。
塞維利亞大教堂和聖彼得堡以及聖保羅大教堂並稱為世界三大基督教堂,歷史上是基督教世界裡面最大的宗教建築,教堂融合文藝復興、巴洛克、哥特風格,是建築典範。
教堂建於1402-1506年,所在地原為塞維利亞大清真寺,之後清真寺被摧毀,就在原址上建立了大教堂,大教堂的主禮拜堂裡面供奉著塞維利亞守護神國王聖母,在祭壇裡面有基督生平的三十六個場景,內部的裝飾十分華麗。
教堂裡面安葬了費爾南多三世和阿方索十世父子,裡面還有很多的宗教畫,有《聖安東尼奧的禮拜》、《聖告圖》等。
哥特式教堂的風格主要就是教堂的尖尖林立,越向塔上面就越細,幾乎所有的尖頂都是鋒利的,使建築看起來更加的高聳。
塞維利亞大教堂引人注目的一點還有就是各種各樣的雕刻建築,教堂位居世界第三,在1898年的時候哥倫布的靈柩運回西班牙後就埋葬在教堂裡面。
❺ 如何看西班牙神聖家族大教堂的建築
這座造型奇特的建築物看上去像是用松軟的粘土手捏製造的。但實際上是它是用真正的紅色石頭建造而成的。聖家族大教堂的牆上伸出各種怪獸滴水嘴、蜥蜴、蛇和蠑螈,還有其他許多雕塑。教堂的4個空心塔高聳入雲,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數百個孔眼的巨大蟻丘。塔頂形狀錯綜復雜,並且各色花磚來加以裝飾。每個塔尖上都有一上圍著球形花冠的十字架。這些塔幾乎都有章魚足狀的外觀。整個建築沒有採用直線條,看上去栩栩如生。在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品前,你只要駐足冥思、超然物外,便會出見一個空曠悠盪、或隱或現的對話聲。那些未能熬到其竣期的人們,便也想到了它完璧的堂皇,經歷了它喜劇的結局。
❻ 塞維爾大教堂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塞維爾大教堂由金碧輝煌的主祭壇、唱詩席、珍寶薈萃的聖器收藏室和五座中殿構成。與羅馬的聖彼得堡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並列為歐洲規模最宏偉的三大教堂,也是規模最大的哥特式宗教建築。
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憲法大道後側,最早由阿拉伯統治者建造,而教堂部分哥特式的建築則是西班牙人自己在15世紀初興建,於1519年完成。塞維爾大教堂的舊址曾是伊斯蘭教徒佔領時代所建的清真寺。1248年,基督徒重新收復塞維爾後,清真寺被改建為臨時教堂,隨著基督徒在安達魯西亞逐步取得勝利,教會人員決定在塞維爾建造一座「讓後世嘆為觀止」的大教堂,於是開始醞釀興建教堂。
塞維爾大教堂於1401年動工,1507年全部建成,總寬度為160米,長度達140米,除了龐大的建築規模外,最大的特點便是與伊斯蘭教建築做了完美的結合。大教堂佔地24000千方米,光是支撐的柱石就有157根,是世界第三大哥特式教堂(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倫敦的聖保羅教堂)。教士聚會廳的圓頂穹隆、王室小教堂、加里西聖器室、大聖器室均屬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的靈柩就存放在大教堂內,崇拜他的人們到西班牙後定會到這兒來告慰航海家的靈魂。如此壯觀的陵墓,足見西班牙人民對這位異國人的重視。據說,教堂中的十字架就是用當年哥倫布從美洲帶回來的第一批金子鑄成的。四個盛裝的航海者雕塑顯得極為精緻,他們肩負著異域的文明,守立在安息於西班牙的勇者身邊。西班牙許多著名的畫家都有作品珍藏在大教堂內。每年的聖母懷胎節和狂歡節的最後幾天,人們都有機會看到大教堂中的一種六人舞,優美的舞蹈所表達的親切與柔和使觀者的心靈備受撫慰,而舞蹈本身的平實也是西班牙民族生活態度的一種體現。
❼ 西班牙值得去的十大教堂
導語:除去其基本的宗教意義,西班牙境內的各個大教堂其實是藝術,精神和建築學完美結合的建築形式,成為了西班牙所有建築遺跡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參觀人數最多的文化遺產。倍感榮幸的是西班牙境內的大教堂涵蓋了所有的建築風格(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式,等等 ),各種形式和規模,其中的一些已經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另一些正在申報當中。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西班牙值得去的十大教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班牙值得去的十大教堂
巴塞羅那聖家族大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最負盛名的觀光勝地和地標,始建於1882年,由建築師高迪設計,至今仍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物,標志性的三大立面聖家族大教堂共設有三座宏偉的立面:誕生、受難和榮耀。每一面都有四座支撐塔樓,遠遠望去像百孔千瘡的巨大蟻穴,走近了你會看到塔樓上精美的水果雕像,教堂內部各種構造的面都不是平面,內部裝飾全面而豐富,光效提升了大教堂的感染力與庄嚴感。色彩是生命的動人之處,這也正是聖家堂表現出的獨有特質!
托雷多大教堂:
這是西班牙境內排名第二大的哥特式大教堂,僅次於塞維利亞大教堂,同樣也是最美麗的。再其內部你可以領略大量的藝術瑰寶和美輪美奐的裝飾藝術,其內部庄嚴肅穆!還可以攀登狹長的樓梯到鍾樓上俯視古城。
布爾戈斯大教堂:
通常都說這座教堂是西班牙境內哥特式建築的典範,世界文化遺產,其真正的藝術展現就算在西班牙境內也是少見的。是西班牙境內最重要的哥特式廟宇,也稱得上朝聖之路途中重要的哥特建築。其外牆純粹的法式哥特風格,讓你不禁聯想到法國巴黎和蘭斯的大教堂。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早在中世紀時期,這里就是歐洲朝聖途中最重要的地方,直至今日每天仍然有數以百萬計的.人踏上聖地亞哥朝聖之路!羅馬式的風格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外牆和門廊。
薩拉曼卡大教堂
事實上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薩拉曼卡雙大教堂」,因為其實是兩個相連的建築完美的融合。其中的一個羅馬式「老」教堂,另一個是哥特式「新」教堂,兩者相映益彰鑄就了西班牙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塞戈維亞大教堂
其被譽為大教堂中的貴婦人,塞戈維亞大教堂是該塞戈維亞最具代表性的遺跡之一,同樣也是西班牙境內最美的哥特式教堂。
萊昂大教堂
通常都說這是西班牙最具法式的哥特教堂,很像是法國亞眠,博韋,蘭斯這三處的大教堂,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玻璃牆」巨大的玻璃構造,透露出五彩繽紛的色光,是整個教堂內充滿了奇幻般的美麗。
塞維利亞大教堂
稱得上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其建造在原古老的清真寺的地基上。其保留了庭院內的橘樹和高聳的塔尖。塞維利亞大教堂,塞維利亞王宮,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同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
馬略卡島帕爾馬大教堂
建立在地中海,馬略卡島海岸邊的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它俯瞰著保護這個城市的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城牆。始建於1229年,不同於別的歌特式教堂 它還具有地中海式特點,有三個廳。值得一提的其內部裝飾修復由大建築師高迪主持完成的!
哈恩大教堂
哈恩聖母升天大教堂是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當時的建造初衷是為了改造修建於15世紀的哥特式 教堂。教堂最突出的設計是禱告廳和聖器室,還有其獨具特色的外牆。這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著名建築師Andrés de Vandelvira最頂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兩座高塔完全高聳於整個城市之上。
西班牙最值得去的景點
西班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西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它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在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境內多山,歐洲高山國家之一。歐盟成員。
一、巴塞羅那
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古跡遍布,素有「伊比利亞半島的明珠」之稱,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遊勝地。
建議遊玩時間: 3天
位置: 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瀕臨地中海
最佳旅遊時節:
9月-10月最佳,秋季是當地海水溫度最佳時期,海水的平均溫度是20℃,最適宜游泳、下海娛樂。
二、馬德里
不管是象徵著足球或是舞娘優雅的舞步,這里溫柔的微風,明媚的陽光,都足以愉悅你一整個下午發呆的時光。這里不需要沉重,這里不需要焦急,需要的,只是珍惜眼前的風景。
建議遊玩時間: 2天
位置: 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梅塞塔高原中部
最佳旅遊時節:
春秋兩季最佳,馬德里的春秋兩季候宜人,特別是秋天溫暖舒適而且白晝漫長,最適宜觀光游覽。
三、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西班牙語:Sevilla),是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和塞維利亞省的首府,都市人口約一百三十萬,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內河港口的城市。全市人口65萬。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瓜達爾基維爾河(río Guadalquivir)下游谷地,南距加的斯灣約120公里。瓜達爾基維爾河從市中穿流而過,古市區的建築仍然保留著幾個世紀前摩爾人統治過的痕跡。塞維利亞(Sevilla)是阿拉伯人留下來的一份豐富遺產,是同美洲展開貿易的一處重要且繁榮的貿易港口。
加泰羅尼亞
最佳旅遊時節:
每年9月底到10月份。
四、瓦倫西亞
位於西班牙東南部,東瀕大海,背靠廣闊的平原,四季常青,氣候宜人,被譽為地中海西岸的一顆明珠。現人口約80萬,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海港。它富饒、繁華充滿活力。
五、托雷多
托雷多位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西南70公里處的一個山丘上。這是一座山城,塔霍河逶迤流經古城的東、南、西三面,河水湍急,形成天然屏障。城北建有兩道城牆,地理位置險要,能攻易守,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這里有20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特別是近400年來保存完好的哥特式、摩爾式、巴羅克式和新古典式各類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宮、城牆、博物館等大型古建築有70多處,外形各異,崢嶸生輝。城區道窄坡斜,街道縱橫交織,密如蛛網。沿街出售旅遊紀念品的商店、旅店、酒家、咖啡館鱗次櫛比。
❽ 西班牙旅遊記(11)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Zaragoza)是西班牙第五大城市,阿拉貢自治區和薩拉戈薩省的首府,位於東北部、埃布羅河南岸。薩拉戈薩現保存有古羅馬時期的城牆遺址、橋梁遺跡,不同時代的教堂、鍾樓、宮殿等。
薩拉戈薩是巴塞羅那和馬德里的中間點,我們從巴塞羅那過來在這里住一晚,第二天到馬德里。
在到達薩拉戈薩的傍晚,我們參觀了皮拉爾聖母大教堂。晚間,我們住在薩拉戈薩火車站的樓上,趁著夕陽,游覽了這座別具一格的車站。
1、皮拉爾聖母基督大教堂
皮拉爾聖母基督大教堂(El Templo de La Santa Madre Del Templo de Pilar),也稱聖母聖殿主教座堂。教堂坐落於薩拉戈薩的皮拉爾廣場上,是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供奉著皮拉爾聖母,若望保祿二世稱之為「西班牙人民的母親」,被譽為歷史上第一座聖母堂。
皮拉爾聖母意為「柱子聖母」,相傳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聖雅各傳教至薩拉戈薩,在公元40年1月2日見到聖母瑪利亞在一根柱子上顯靈,要他將基督教帶給這個國家,據稱這是她升天之前唯一的一次顯靈。
教堂興建於1681年到1872年,為巴洛克建築風格,呈矩形,長130米,寬67米,11 個圓頂、4座高高矗立的尖塔,是薩拉戈薩的標志性建築,讓人在遠處都可看見其壯麗身姿。教堂由一個中殿、兩個走廊和兩個用磚建成的小禮拜堂組成,非常的壯觀。大教堂被認定為西班牙國家級歷史建築,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
在西班牙內戰時,三枚炸彈投在了教堂屋頂,卻一枚都沒有爆炸,目前兩枚炸彈就懸掛在大教堂的牆壁上,向世人述說著聖母顯靈護佑大教堂的神奇故事。
埃布羅河在靜靜地流淌,薩拉戈薩的標志性建築皮拉爾大教堂的尖塔直沖雲天。我們穿過石橋來到教堂前
夕陽下,教堂及其尖塔泛出金光
教堂可免費參觀,這是在西班牙唯一遇到的
入教堂後,我拍了幾張圖片,工作人員提示不能拍攝,我遵從了。僅以幾張圖片表明教堂內部關鍵的元素。
教堂建築高大宏偉,地面全用大理石鋪就並形成圖案,穹頂均為半圓弧形,上有精美的雕塑;內部裝飾華麗,凸顯巴洛克的設計風格,殿內陳列著精美的裝飾件和藝術品,天花板和牆壁上的壁畫是著名畫家戈雅的作品。
大廳的正中有一座禱告廳,全部用大理石建成,正面是黃金裝飾的聖母像,非常精緻
下面第二幅圖,牆上旗幟下方懸掛有兩枚炸彈,這是教堂出名的緣由之一
據說西班牙內戰時期,兩枚炸彈投在皮拉爾大教堂屋頂,居然一枚都沒有爆炸,因此被大家認為是聖母顯靈保護了教堂。
教堂裡面分為三段,大教堂裡面套小教堂的也有幾個。懺悔室有幾個是開門的,可以接受四種語言。大廳的牆邊有許多小木屋,牧師坐在裡面。虔誠的信徒雙腿跪在外面、低著頭,把手交給牧師,接受牧師的教誨。
教堂外是皮拉爾廣場
皮拉爾廣場(Plaza del Pilar)是薩拉戈薩的中心廣場,因廣場上的皮拉爾聖母聖殿主教座堂而得名。綽號「城市客廳」。它也常被稱為主教座堂廣場(Plaza de las Catedrales)。
廣場上的建築除了皮拉爾聖母聖殿,還有拉隆哈交易所、市政廳、西班牙噴泉、薩拉戈薩耶穌救主主教座堂、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衣冠冢。
廣場的一側是林立的商鋪和川流不息的人群。廣場上經常會舉辦一些活動,平時這里是大家休閑的好地方。
廣場旁的餐館和咖啡屋
休閑的人們
嘻戲打鬧的孩子
廣場另一側有一個大石球,上面雕刻有類似地圖的圖形
地面有幾何形狀的水池
過了水池,有一組現代藝術作品——人工瀑布。這座瀑布與地下的水池都由不規則的幾何圖形砌成。水從不規則的斜面上方緩緩流下,在夕陽的逆光下泛起一片銀光,顯出幾分神秘和詭異。
這是人工瀑布背面的一堵藝術牆,和另一面的瀑布牆形成鮮明的對比
根據資料:薩拉戈薩原為伊比利亞人城鎮,後屢遭外族入侵。拿破崙軍隊曾在1809年進攻薩拉戈薩,遭到頑強抵抗。兩萬名薩拉戈薩守軍和三萬多名居民為國捐軀。當法軍統帥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城時,竟被街巷堆積著的屍體驚呆了。他對身邊的人慨嘆:「這是怎樣的一場戰爭啊!這場勝利也只能使人感到憂傷!」戰爭給這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埃布羅河畔的皮拉爾大教堂和鄰近的幾座古老建築幾經重修才倖存了下來。
或許,瀑布、不規則的幾何圖形、地球雕塑是薩拉戈薩人對這座城市某種意義的表達。
資料說皮拉爾大教堂頂上有11個圓頂、4個尖塔,而從我們拍攝的地點、角度,怎麼也拍不全。
這是我們住處牆上顯示大教堂尖頂的圖片
2、 薩拉戈薩Adif火車站
我們當晚的住處下面是薩拉戈薩Adif火車站(Zaragoza Delicias )。火車站頂上住宿大樓綿延數百米,從住處走廊的窗戶可以看見下面的站台盛況。前些日子,見慣了古典的建築,一下子見到這些現代建築,真的感到跨越很大,於是決定下樓去看看火車站。
車站大樓兩側,都是交通要道
這時已是當地時間晚21時,接站的計程車、公交車依然不斷
進到車站裡面,我們被它的建築設計所吸引。車站大廳是開放式的,頂部是若干線性鋼材和吊頂材料構成的幾何圖案
頂棚與站台、與工作室、與鋼軌、與梯步之間形成美妙而簡潔的圖案
一列列車進站,為寧靜的線條增添了動感
這里是若乾颱自動扶梯,方便旅客上下列車站台
出了車站,外面即是過街觀賞性的人行天橋
左邊即是火車站大樓
站前車道
回到住處,拍下窗外的燈火闌珊
第二天,我們便回到馬德里,再從馬德里登機回國......
西班牙之旅雖已結束,但留給我們的記憶深刻、回味悠長。 感謝旅行社工作人員為我們做的細致周到服務,感謝朋友們的關注和鼓勵!
(攝影:普利文、原 點)
2018年8月
·全集完畢·
❾ 聖家族教堂是有機建築嗎
是,有趣的是聖家堂自從1882年建設至今,一直是未完工建築,而它在過去的136年裡,它同時又是一所違章建築,因為它從來沒有取得市政府頒發的建築許可證。
聖家堂恐怕也是唯一沒有完工就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並且還有136年的違章建築歷史的建築物。可喜是在2018年10月,聖家堂終於取得了市政府頒發的建築許可證,同時它必須支付3600萬歐元的罰金,罰金可以分10年付清。當然,這罰金其實也是用於聖家堂建設的,畢竟這是巴塞羅那乃至西班牙最值得驕傲的偉大建築。
高迪是1883年正式接手這個項目的。高迪設計了一個巨大的教堂,教堂中有5個中殿、一個十字型耳堂、一個半圓型後殿、一條迴廊式外部通道、三個宏偉的外立面和18座尖塔。
這座教堂被稱為高迪建築設計生涯里的巔峰之作,它引入了基督教所有的象徵性元素,同時不斷超越哥特式建築的局限性。
高迪推崇的植物、動物圖案,被有機地融入建築設計中,教堂里的立柱,大多採用大樹的造型,而牆壁和穹頂,植物的圖形無所不在,進入聖殿猶如進入一個巨大的森林。
來自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雕塑家,負責把高迪的設計思想付諸實現。教堂的外牆上,被精美的宗教雕塑藝術包裹。
來自日本雕塑家的作品,其人物顯現著東方人的特點。
也有很多與古典雕塑風格迥異的、充滿現代主義氣息的雕塑作品。
教堂大門上的雕塑,講述了從聖母受孕、耶穌降生、耶穌的青少年等各個時期的故事,雕塑的風格充滿了生活情趣和喜劇特徵。
❿ 西班牙教堂建築的介紹
西班牙教堂建築,中古時代的建築象徵,宏偉的外觀,精美的內里,以及其教化的功能,常常給人帶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