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達利有多少億
Ⅰ 橫盤3年,達利食品遇到麻煩了
達利集團,這個曾經頻頻推出十億級爆品,利潤碾壓同行的食品界龍頭,如今卻陷入了舊品牌迅速老化,新品牌做不起來,股票連續橫盤三年的尷尬境地。
「山寨」起家,在中國市場無往不利的達利,為什麼沒人買了?
【走別人的路】
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騰飛,讓中國人在「吃飽」以外,尋找著新的消費選擇。就在這段時間,旺旺、頂新集團、好麗友、億滋等港台和海外品牌相繼來到大陸,填補了供給端的短缺,開啟了中國休閑食品的一大波狂歡。
在繁榮生長的行業,「山寨模仿」也往往能夠分到一杯羹。福建人許世輝就是在這條由別人開拓的休閑食品創富路上,「山寨」別人,再復制自己,讓達利吃飽又吃好。
1989年9月,許世輝在惠安創建了一家小型食品廠,也就是達利的前身,主要生產硬質糖果和傳統餅干,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1998年,韓國品牌好麗友在中國市場推出好麗友巧克力派。松軟的口感和香濃的巧克力味道,讓好麗友一度獨霸市場。此後,好麗友又推出蛋黃派,同樣受到市場熱捧,此時許世輝嗅到了商機,決定要讓工廠轉型。
當時,盡管好麗友的產品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但它的價格對於許多二三線城市的中國消費者來說有些偏高。因此,當口味模仿出好麗友七八分,價格只要其2/3的達利園派系列出現時,人們非常願意為這個「平替」買單。
許世輝所抓住的這巨大「商機」,讓達利園派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反超好麗友,成為中國市場派品類的第一名。
嘗到甜頭的許世輝如法炮製,四處出擊。於是,中國的零食消費市場上便出現了模仿品客和樂事的可比克薯片,效仿紅牛的樂虎,觀戰王老吉大戰加多寶的和其正涼茶……
在原材料上省錢,給消費者一個更便宜的選擇,這樣的戰略讓達利每隔幾年就能「山寨」出一個十億級的新品牌,並躋身到各個品類的前三名。
除了擅長模仿和主動放低身段做大品牌的替代品,達利自己還有幾個看家本領。
一是會打廣告。
介紹產品的工作就交給那些先行的大品牌,套用了產品名字達利只需要好好介紹自己。
於是無論在哪個產品線,達利請的代言人都是一水的一線明星:許晴、周傑倫、陳道明、趙薇、孫儷…… 產品口味由別人介紹,品牌檔次由大明星背書。 這樣有所側重的打法,讓消費者接收到一個明確的信號:達利的產品雖然便宜,但有明星代言,吃起來不丟人,而且味道也不錯。
二是會鋪渠道。
三是會做品牌。
每進軍一個新品類,達利都會新造一個子品牌,既不打別人家的擦邊球,彼此之間也絕對獨立。這樣達利在踏入每一個新領域的時候都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切入角度,也不用擔心某個品牌的失敗給全局帶來的牽連。在細分市場的節節勝利,讓達利自己也逐漸成為了深受信任的民營大品牌。
2015年達利在香港上市,2018年1月市值破千億,許世輝也當上了福建首富,可實際上,這個時候起,達利已經知道自己的招數不靈光了。
【新變化和老方法】
2012年,達利營收突破百億,凈利潤6.93億。2015上市,達利該年營收為169.09億,凈利潤達29.12億。從2012-2015這三年,達利營收和凈利潤年復合增速分別高達16%和61.37%。
可是上市之後,達利的業績增長開始放緩,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下降至10%左右,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營收甚至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
在達利最風光的幾年,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第一個是食品消費的新升級。
公眾對 健康 飲食的需求日益迫切,讓達利忽然無所適從。曾經最賣座的產品——以高糖、高油、高熱量提供味覺刺激,經過復雜加工、並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的所謂休閑食品,開始被逐漸拋棄。
即飲飲料方面,達利主打的涼茶同樣迷失在消費升級的趨勢里。數據顯示,2009-2012年,涼茶行業整體增長率在16%-18%左右,之後增長率在10%左右,並在2017年迎來行業的頂峰。
此後,飲料市場上開始流行「0糖0脂肪」的概念把涼茶業幾乎一波帶走,從2018年開始每年的萎縮速度接近20%。本就在加多寶、王老吉的夾擊下地位略顯尷尬的和其正,面對行業退潮更顯得無能為力。
第二個是互聯網時代外賣對即食食品的替代。
隨著智能手機和外賣的高速發展,休閑食品的充飢功能,開始被選擇更多樣,口味更出色的外賣所替代。這樣外部的變化,徹底地改變了食品消費領域的格局。原本以犧牲口味來壓低成本的達利系列,在外賣軟體瘋狂補貼的頭幾年,根本無力招架。
比起行業的變化,令達利感到更無助的是, 「山寨模仿」的老辦法也行不通了。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許多中小食品企業開始用達利的手法山寨達利:鄉鎮的小賣部可以買到比「好吃點」更便宜的「吃好點」,比「達利園」容量更大的「達禾川」。
據相關報道,達利在2018年一口氣推出了33款新產品,跟過去瞄準一個細分市場窮追猛打相比,更像是在刮彩票。達利把新產品捆綁銷售給經銷商,但是哪怕是新品,賣不掉就是賣不掉,經銷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品零食臨期處理。達利憑借暢銷產品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渠道關系,也在這樣的強制捆綁之下,收到了不少負面評價。
此外,達利甚至一度陷入到虛假宣傳的麻煩之中。
2018年8月,一名消費者投訴達利集團旗下的可比克薯片抽獎活動,相關部門調查中發現,薯片筒包裝上印刷的兩個合作組織不存在,達利集團產品投放量與允諾也相差甚遠。
2019年6月17日,漣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達利食品集團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達利食品集團處罰款3673.04萬元,被稱作史上最高虛假廣告罰單。
跟不上新變化,也沒法走老路的達利還能怎麼辦?
【誰來挑大樑?】
達利掙扎出了兩個新辦法。
一是推出新產品,目標搶占 健康 +正餐的陣地。
達利推出了「達利園水檸c」、「達利園檸檬茶」、「達利園檸檬烏龍茶」系列,又重新包裝樂虎,進軍「 健康 」飲料市場。
此外,達利更為兩個重點推廣新產品量身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家庭消費市場。
推出面向高端,「0乳糖、0膽固醇、0反式脂肪」的「豆本豆」豆奶,又上線了短保質期麵包的「美焙辰」,2020年報中顯示, 兩個品牌在集團整體銷售佔比已經達到14.1%。
二是拓展新渠道,將注意力從地面網點轉移到線上網站。
互聯網零食品牌正在忙著搞線下,達利正忙著上網做微商。
2018年,達利集團先是搞了個社交電商項目「fuluota芙羅塔」平台,當時甚至給各地經銷商下達了微商指標。可這趕鴨子上架的系統習慣性崩潰,以至於技術團隊不得不在官網發公開信道歉,自營平台的微商計劃最後不了了之。
出師不利達利只得回歸主流電商,好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達利電商銷售額增長45.2%,總算在線上銷售上有了點起色。
那麼,看起來對症下葯的兩個新辦法,真的奏效了嗎?
好像也沒有。
由於市場高度競爭,「豆本豆」和「美焙辰」在物流、倉儲、人工環節的成本持續上漲,經銷商拿貨不再具有毛利優勢。而達利的捆綁壓貨戰術,使得兩款產品的滯銷率居高不下,經銷渠道叫苦不迭。
賣得不好,但是推廣費用一點也沒省。「豆本豆」三年裡狂燒25億廣告費,而2020年「豆本豆」和「美焙辰」加起來,營收也不過29.63億元。
再看達利的電商表現。前文提到,2020年達利的電商銷售額增長45.2%,這成績看似不錯,但是如果考慮到如此幅度的增長後,電商平台也不過僅占總銷售額的6.8%,甚至還比不過全行業在2019年的12.8%的平均水平,更與三隻松鼠、百草味動輒90%的銷售比例無法相提並論。
達利花了很多力氣,並沒從互聯網渠道上撈到什麼好處。
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在650億港元市值附近已經橫盤3年的達利,如何找到突破口?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Ⅱ 畫家達利是哪個國家的人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 全名為薩爾瓦多·達利,1904年5月11日出生於西班牙東北部赫羅納市附近的菲格拉斯鎮。達利的姐姐安娜·瑪麗曾回憶說,達利自幼機敏活潑,多愁善感,且很有主見,他出生才幾個小時,就睜開兩只大眼睛注視周圍的景物」。達利自幼酷愛繪畫,對山川、田園和都市風光有著濃厚興趣,6歲時就在一個紙板上畫出了名為《家鄉風景》的第一件作品。 1914年,年僅10歲的達利進入菲格拉斯中學時,即表現出超凡的繪畫才能。在校期間,他的繪畫作品大部是以卡達蓋斯的自然風光、當地農民和漁民的日常生活為主題的油畫。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也受到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拉蒙·皮霍特的影響。達利17歲時進入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美術學校求學,專修繪畫和雕刻。1922年他來到巴黎,加入了超現實主義畫家和作家行列。這期間他已在自己創作的《性感的幽靈》、《悲傷的戲耍》和《持久回憶》等作品中,表現出超現實主義風格。 1929年,達利在法國結識了一位俄羅斯女青年,從此,兩人形影不離,最後成了終身伴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利在美國住過幾年,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以現實主義題材居多。他除了繪畫,還從事小說、電影、戲劇和芭蕾舞劇創作,其代表作《薩爾瓦多·達利的神秘生活》、《溫柔的自畫像》、《麵包籃子》和《波爾托·伊卡爾聖母像》等備受贊譽,達利成了當時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1948年,達利回到歐洲,長期住在菲格拉斯。他在自己的「皮爾托·伊卡爾」工作室里進行創作。50至60年代,達利的很多作品以宗教、歷史和科學為題材,均系大型畫作。到了70年代,達利在他的家鄉菲格拉斯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達利劇院—博物館」。這里陳列了達利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1983年,西班牙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400幅達利繪畫原作精品展」,國王和王後出席了揭幕儀式。此外,達利還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舉辦過類似的大型畫展。 1982年6月10日,相伴50多年的妻子加拉病逝。這對達利是個極大的打擊。他遷出了同加拉共同生活多年的「波爾托·伊卡爾」寓所,住進了位於菲格拉斯劇院—博物館附近的普博爾古堡,並在此度過了晚年的時光。1984年3月27日,以加拉—達利命名的基金會正式成立,同時達利被授予「卡洛斯三世大十字勛章」,這是西班牙最高榮譽勛章,褒獎其一生對藝術的傑出貢獻。 加拉—達利基金會的宗旨是保護文化遺產,並促進文化的不斷發展。據估計,薩爾瓦多·達利的全部資產(包括繪畫作品)超過萬億比塞塔,(約合360億美元)。1989年1月23日,達利因心臟病死於菲格拉斯的一家診所,享年84歲。他的屍體塗以香料防腐,安葬於達利劇院—博物館地下。該博物館堪稱全西班牙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僅在1998年就接待觀眾75萬人次。觀眾可以在這座藝術殿堂里,身臨其境地體驗這位藝術天才的創作、思想和生活歷程。
Ⅲ 達利簡介
達利,不僅被世人認為是超現實畫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生的藝術創作更是與二十世紀的社會變動緊緊相扣。他獨特的行事風格一直是世人注目的焦點,雖然多引起爭議,在今日卻逐漸證明其超越時代的觀點。本次"摩幻·達利"特展精選(西班牙)達利基金會的典藏,從共計有油畫38幅、水彩素描47幅以及裝置藝術1件。水彩素描作品多為達利年輕時代的創作,而油畫作品則涵蓋達利一生長達六十年以上的創作,籍由不同時期的作品比較,達利獨特創作風格的成形、轉變,清晰可見。
台灣中國時報系已經在過去數年間向國人介紹了米羅、畢加索,這兩位大師與達利並稱二十世紀西班牙最傑出的三位藝術家,達利的這次展覽,為西班牙現代藝術文明的傳介,繪上美麗的句點。中國時報系近年來已陸續舉辦十數次國際,每一次都引起國人高度參與及重視。而在每一次的展覽籌備之時,我們除了嚴格要求展出內容的品質之外,對於展場氛圍的布置,更是精心設計,希望能營造最佳的展覽品質,讓參觀民眾可以從中獲得豐富的收獲。本次"摩幻·達利"特展特別注重展場燈光及整體布置,以符達利這一位魔幻大師的氣質,並期望再一次為國內展場設計創造新氣象。
本次的展覽,特別感謝上海美術館的全力支持,除了提供極佳的展覽場地,同時也在藝術上給予協助與支援,而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與台灣長榮航空的共襄盛舉,更是本次展覽得以順利推動的重要夥伴。在新的世紀,中國時報系將本著一貫的精神,將持續與國際之間藝術交流,籌辦各項高品質的展覽活動,與中國社會一起成長,共同走過二十一世紀。
Ⅳ 世界上最奇葩的畫
世界上最奇葩的畫
世界上最奇葩的畫,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繪畫在世界各地的畫廊或者博物館展示,但是只有少量的畫作才在人們的心中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印象。下面分享世界上最奇葩的畫。
世界上最奇葩的畫1
1、無題油畫
詳細介紹:這幅無題油畫出自藝術家羅伯特·雷曼之手,它的出現讓許多藝術界人士為之震驚,幾乎空白的畫質上只有一些雜亂的線條。
2、橙,紅,黃
詳細介紹:這幅作品出自馬克·羅斯科之手,是一副抽象畫作,這個作品的價值也是達到了5.47億人民幣,讓很多人特別疑惑,不知道其意義在哪裡。
3、血紅色的鏡子
詳細介紹:這是由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所創作的作品,據稱屬於寫實主義,但是普通人看著會覺得非常奇葩,完全不懂裡面的含義。
4、1948年第五號
詳細介紹:這是著名藝術家波洛克的代表作品,和傳統的畫作不一樣,是用「滴灑法」畫在畫布至上,手法非常的特殊,線條雖然雜亂但是其實是很有章法,給人一種獨特的邏輯線條美。
5、黑板
詳細介紹:《黑板》是抽象藝術大師塞·湯伯利的代表作品,藝術價值達到了4.5億人民幣,這個作品看起來像小孩子畫得塗鴉,但是藝術家認為這是一種獨特的「玩性」表達方式。
6、裸體、綠葉和半身像
詳細介紹:這幅作品出自著名抽象畫家畢加索之手,裡面的人物為畢加索的情婦華特,作品主要是描述了畢加索本人對華特那種隱晦卻又深沉的愛意。
7、無題
詳細介紹:這個作品是由著名抽象畫家Franz Kline所創作,看到你可能會很震驚,不知道畫得是什麼內容,據稱是描述了一個瞬間發生的動作。
8、睡蓮
詳細介紹:《睡蓮》是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作品,它關於《睡蓮》的畫作有近93副,這幅作品也成分展現出了睡蓮和睡眠的和諧美感,在20世紀初期的佳士得拍賣會上更是創下了5.57億人民幣的價格。
9、多拉·馬爾和貓
詳細介紹:這幅作品是畢加索在1941年所創作的,據稱作品中的主人公是畢加索的情人,在創作時兩人正處於熱戀中,在2006年的蘇富比拍賣行上創下了6.6億人民幣驚人的價格。
10、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
詳細介紹:這幅作品為一個三聯畫,是培根為自己的對手弗洛伊德而創作,展現出了兩個藝術家之間的情感和藝術對話,因此被稱作是「一幅偉大的作品」。
世界上最奇葩的畫2
米開朗基羅大型壁畫《末日審判》
1、米開朗基羅(義大利語: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 Buonarroti Simoni。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得肌肉健壯。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芬奇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米開朗基羅傳》出自羅曼羅蘭《名人傳》。
達芬奇《蒙娜麗莎》
2、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年(壬申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語發音:[leo?nardo da ?vint?i] ?pronunciation(幫助·信息)),又譯達文西,全名列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為「芬奇城梅瑟·皮耶羅之子──列奧納多」),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他的天賦或許比同時期的其他人物都高,這使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以表示人們對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尊敬和懷念。
魯本斯《上十字架》
3、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的油畫《復活》、《愛之園》、《末日審判》等,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特點是將文藝復興美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贊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的代表人物。
倫勃朗《夜巡》
4、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台灣簡稱為林布蘭特。倫勃朗早年從師 P.拉斯特曼,1625 年在家鄉開設畫室。畫作體裁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
安格爾《大宮女》
5、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法國畫家。自小父親就培養他對藝術的興趣,那時,他非常熱衷追求原始主義。由於他用功、認真,17歲的安格爾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畫家了。當時,大衛正擔任拿破崙的首席畫師。1834—1841年,他再度赴羅馬,深刻地研究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古典大師們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爾·桑西。經過達維特和義大利古典傳統的教育,安格爾對古典法則的理解更為深刻,當達維特流亡比利時之後,他便成為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旗手,與浪漫主義相抗衡。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灣》
6、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國著名畫家,是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他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塞尚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其「客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大大區別於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畫家。
莫奈《日出印象》
7、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梵高《向日癸》
8、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時年他才37歲。
畢加索《亞維農的少女》
9、畢加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至還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設計、文學、音樂等其他領域。《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加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
達利《記憶的永恆》
10、薩爾瓦多·達利,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和版畫家,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以探索潛意識的意象著稱。1982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為普波爾侯爵。與畢加索、馬蒂斯一起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
世界上最奇葩的畫3
1、——列奧納多·達·芬奇。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在巴黎每年被六百萬人參觀。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蒙娜麗莎》描繪了一位端莊秀美的西方婦女肖像,她面龐秀麗,形象逼真,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態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帶有神秘的微笑,呈現出一種高貴而不可侵犯的尊嚴,看的人彷彿也隨之自尊、自重起來,這是對人的一種贊頌。《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此前是中世紀宗教統治的時代,是對人類壓抑的時代,其作品都是以神為題材的。《蒙娜麗莎》一反傳統,畫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為表現內容,此可以領悟到其思想意義的內涵,這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打碎教會精神枷鎖的革命。
2、《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這個世界著名的畫是沒有顯示在博物館,現藏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該畫是由最著名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晚了15世紀。這幅畫描繪了耶穌和他的門徒的最後的晚餐的場景。
3、《創造亞當》—— 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Creation of Adam)是整個西斯廷禮拜堂大廳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這一戲劇性的瞬間,將人與上帝奇妙地並列起來,觸發我們的無限敬畏感,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4、(又名星月夜、星夜)——文森特·威廉·梵高
這幅梵高最為著名的風景油畫,原名《星月夜》,或《星夜》、《星光燦爛的夜空》,但在中國的美術愛好者習慣稱之為《星空》,本作品創作於1889年6月的聖雷米一家精神病院里。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歪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種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火焰則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成視覺上的平衡。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5、《尖叫》——愛德華·蒙克
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體物象暗示出引發這一尖叫的恐怖。畫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將要轉向那伸向遠處的欄桿。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則,那緊緊纏繞他的整個孤獨,或許能稍稍地得以削減。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似已被他自己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這一形象被高度地誇張了,那變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畫式的。那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系的骷髏。這簡直就是一個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瘋子畫的」,蒙克在該畫的草圖上曾這樣寫道。
6、《記憶的永恆》——薩爾瓦多·達利
《記憶的永恆》是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因為這個畫面在我們頭腦中很難被抹去。在這個凄涼而漫無邊際的夢境中,堅實的物體莫名其妙地變軟,金屬變得像腐敗的肉,甚至招來了螞蟻。達利嫻熟地控制著他稱之為「愚弄眼睛的技巧」,用一種他所謂的「最不容辯駁的精確性」去描畫,為的就是「對混亂進行秩序化,從而使現實世界徹底失去其可信性」,這是標準的超現實主義的追求目標。然而畫面中也包括一些指認得出來的現實:遠處金色的峭壁是卡塔羅尼亞的海濱,達利的家鄉。
7、《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梅爾
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塵,她心無旁鶩地凝視著畫家,也凝視著我們。欣賞這幅畫時,觀者會很輕易地融化在這脈脈的凝望中,物我兩忘。荷蘭藝術評論家戈施耶德認為這是維梅爾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的微笑》的魅力就在於她的神秘,無人知曉這個女子到底為何能散發出如此恬靜的微笑,而畫家又是在怎樣的心情下畫下了這樣的作品。
8、《夜巡》——倫勃朗
倫勃朗作於1642年的油畫《夜巡》是他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受爭議的作品。當時,他接受了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隊成員畫一幅群像的訂件。倫勃朗在構圖上一反陳規,畫面採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既讓每個人的形像都出現在畫面上,又安排得錯落有致,塑造了一個庄嚴有序的戰士出征場面。巧妙的光線運用為畫面增添了某種神秘感,兩個主要人物處於照明中心,神情逼真生動,強化了畫面宏偉的巴洛克風格,作品因此帶有風俗畫和歷史畫的性質。但是,此畫的顧主們卻對作品很不滿意,因為每位射手都付了相同的錢,但畫面並沒有為他們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程度。因此他們要求修改此畫,但遭到倫勃朗的拒絕。為了索回畫金,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將倫勃朗告上法庭,並對他進行大肆攻擊,引起軒然大波。
8、《沒有鬍子的自畫像 》
這幅《沒鬍子的自畫像》是梵谷的最後一幅自畫像,畫於1889年,這一年他的母親70歲。雖然早年因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關系緊張,平時不常聯系,但在母親生日那天,為了讓母親對自己的健康放心,梵谷決定送一張自畫像給她。梵谷把自己畫得比現實中要顯得健康、年輕、整潔許多,然而這些都無法掩飾他眼底的絕望和孤獨。最後梵谷給了母親一張畫著阿爾卧室的畫,而把這張掛在了自己的牆上。
10、格爾尼卡——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 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Ⅳ 達利是哪幾國股權
達利集團的股權是中國的。
達利集團誕生於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泉州。自1989年創辦至今,歷經二十餘載飛速發展,達利集團已成長為收益過百億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綜合性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
2015年11月20日,集團於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份代號:3799.HK)。
Ⅵ 西班牙的藝術家——達利
西班牙有三大國寶極人物,高迪、畢加索、達利。
看這畫,單從外觀上看,碩大的雞蛋趾高氣昂地樹立建築的屋頂。
金色巨蛋也是達利藝術思想的重要標志物——他認為雞蛋預示著生命和變化。
粉紅色的圍牆奪目眩眼,達利作品中最珍愛的麵包散落牆體,類似奧斯卡金像獎的小金人雕像,毫無邏輯地混搭存在著。
達利有太多的身份,珠寶設計師、雕塑家、攝影師、演員、建築師、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
一輩子多才多藝,拍過電影,寫得了書,也設計珠寶。可謂性格怪癖又天才。
這個多層美術館充分展現了達利的豐富想像力和藝術創造力。
構思獨特巧妙又不失美感,最重要的看著它不會抓狂,可以靜靜地欣賞。
能吸引人去看的就是藝術,因為不管是賞心悅目也好,霧里看花也好,都是一種享受,要是再被雷倒、宛如到了另一個世界。
達利的畫法相當超前,他用哲學思維,通過形而上的方式,向人們解釋關於夢境的所有東西。
在達利筆下,夢是絢麗多彩的,又是瘋狂和絕望的,又是一種凝固了的生命體驗。
Ⅶ 有誰像畢加索這樣的人
你是說實力,還是畫風,還是歷史痕跡?
這樣吧,我給你例幾個著名的畫家
愛德華·蒙克,著名的畫作《吶喊》應該較為人熟悉,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繪畫著名的作品。
影響-畢加索VS達利
畢加索與達利燦爛多彩的一生。他們同是西班牙人,與超現實主義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達利把畢加索尊為「父親」,可同時對畢加索的畫風不屑一顧,其中充滿矛盾。
畢加索和達利是現代藝術界絕無僅有的,在有生之年就擁有巨額財富和榮耀的藝術家。達利在他死後將其價值360億美元的遺產全部捐獻給西班牙政府,而畢加索卻因其無法估價的龐大遺產,給其家人帶來諸多災難。兩人均我才多藝,生前作品數在萬計,均對後世產生著深遠影響。達利一生只愛一個女,而畢加索一生中愛過無數的女人,每當一個新的女人進入他的生活,他的創作風格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可以說女人對於達利而言帶來的是創作的靈魂,對於比加索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靈感和藝術風格的轉折點。
總而言之,他們的一生充滿了謎一般的傳奇色彩。
還有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三巨匠,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其實像畢加索,我個人看過他很多副畫,他是很主觀的。特別他有一幅畫叫《哭泣的女人》,是他的前女友,後因感情不和分手,他畫的帶有很強的厭惡感,令觀者怎麼看都怎麼不喜歡。另外,女人臉部扭曲和斷裂的方式是立體派手法的一個發展。這種主觀的畫面表達方式,個人覺得跟蒙克的有點像。
可以點擊以下看下這幅畫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1%CF%BC%D3%CB%F7%BF%DE%C6%FC%B5%C4%C5%AE%C8%CB&z=0&fm=rs1
另外,其實很多可以跟畢加索媲美的畫家,關鍵是我不知道你問題的范圍是什麼,就拿了一些比較典型的或跟畢加索有關聯的人來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