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葡萄牙什麼時候崛起

西班牙葡萄牙什麼時候崛起

發布時間: 2022-12-25 12:59:38

1. 《大國崛起》里9個大國崛起的時間

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俄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

15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原先割裂的世界開始真正意義上地連成了一個整體,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國開始相互認識和了解,也展開了相互的競爭。在近現代以來的世界舞台上,有九個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後登場,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 。該片解讀了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探究其興盛背後的原因,分別詮釋了各大國500年的興起史,為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一步尋找鏡鑒,意在「讓歷史照亮行程」。

《大國崛起》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5GJlBbsGYyE-b9PAF5BoEQ

?pwd=ks1p 提取碼:ks1p

2. 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是如何興起的

卡洛斯·馬拉穆德

西班牙皇家國際戰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14世紀歐洲開始擴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地中海存在土耳其的勢力。對於歐洲人來說當時的地中海是一個可怕的海,一個封閉的海。因為土耳其人而中斷的貿易路線,主要有兩

條,一條從北非進口黃金、白銀、奴隸和象牙,另一條是馬可·波羅所描述的絲綢之路。因此歐洲人尋找新航路的願望格外強烈,他們希望能夠越過非洲到達亞洲,主要的方向是沿非洲向南通過好望角繼續向亞洲探測。

當時進行航海探索的大國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們進行探索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掠取非洲的奴隸和黃金、象牙,另一方面是尋找亞洲的香料。因為在14世紀、15世紀,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賴香料,歐洲人對於香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香料在歐洲市場的價格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歐洲人做夢都想開辟前往傳說中的香料群島的航路,進一步鞏固和探索到非洲的航路,以及到美洲的航路,使許多以前沒有的貿易興盛起來。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歐洲許多財團,比如義大利的財團願意出資贊助哥倫布航行的原因,他們期望能夠迅速得到利益,收回成本。

卡洛斯·馬丁內斯·蕭

西班牙國家遠程教育大學主講教授

哥倫布的航行主要有兩個基礎,其一是他竭盡全力說服了當時所有的人,包括國王,讓他們相信他所選擇的航路是到達亞洲最好的航路,遠比葡萄牙人當時繞過非洲的那條航路快捷得多。雙王針對哥倫布的計劃召集了很多專家進行探討,但是結果都對哥倫布不利。專家們並不相信哥倫布所做的計算,來自撒拉曼卡大學的專家則堅決反對他的計劃。但是1492年攻陷格拉納達之後,天主教雙王認為他們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來資助這次遠航,開始對海外進行探索。這是哥倫布得以遠航的第二個基礎,對哥倫布的成功遠航起了決定性作用。他們提供給了哥倫布政治、經濟方面的許多幫助,包括許給他總督的封號,授予他代錶王室進行探索的權利。天主教雙王與哥倫布之間通過簽署合同來對彼此的義務進行規范。這是因為在西班牙的傳統里有著依靠合同並依據法律來規范簽署合同雙方行為的做法。因此,對殖民地的佔領雖然是由探險者完成,但是基礎在於同王室簽訂的合同、條約,得到的殖民地由探險者進行殖民,但主權屬於王室。王室始終牢牢把握著海外征服活動的主動權。

在經濟上,雙王還授意當時的一些財團給哥倫布以資金上的幫助,讓他有實力組建艦隊。此外還給他提供當時最先進的船隻和一批航海經驗豐富的水手。帶著這些航海老手,哥倫布的艦隊開始向大西洋深處航行。在航行的最初階段,艦隊里的氣氛是十分緊張的,每一個船員都憂心忡忡,因為他們在駛向一片未知的海洋。但是哥倫布戰勝了這種悲觀情緒,並且否決了船員們返回到加那利群島的建議。他這么做無疑是十分明智的,在平息一次叛亂的3天之後,曾經反對他的水手就在桅桿上高喊:「陸地!」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哥倫布的航行以及後來葡萄牙人進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動,帶來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們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開始了所謂的世界歷史。 因此,哥倫布的航行便有了深遠的意義。這次航行,使得世界上各大洲之間開始逐漸相互認識,各個國家開始有了更多的交往貿易和文化交流。因此在今天這個全球交流達到新高度的時代,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促成這一交流的哥倫布遠航的意義。

若爾金·麥哲倫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教授

原葡萄牙航海紀念委員會主席

3. 葡萄牙崛起的原因都有哪些

葡萄牙(Portugal),全稱為葡萄牙共和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葡萄牙崛起是有很多原因的,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葡萄牙崛起的原因

葡萄牙貿易所到處

不難看出,作為一個瀕海國家,葡萄牙帝國的崛起和它的海洋貿易及海外擴張的興盛密切相關。

正如“海權論”的創立者--馬漢所說,“作為決定一個國家與民族繁榮強盛的重要因素,開發與利用海洋必將是各個瀕海國家與民族自覺地政策走向。”“海洋和海上貿易是瀕海各國的國家財富的主要來源,控制海洋就能控制世界貿易乃至世界財富,進而決定一國興衰和影響世界歷史。”由此可見,葡萄牙帝國的崛起歷程其實就是它輝煌的海外擴張進程和龐大的殖民帝國史。

葡萄牙是最早建立民族國家的歐洲國家之一,也是歐洲第一個成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13世紀末,當歐洲大陸上的其他地方還處於混戰中時,伊比利亞半島西南的葡萄牙已經成為一個鞏固、統一的王國,遠遠走在了歐洲其他封建王朝的前面。而在謀求國家的發展與民族的強盛的過程中,“葡萄牙的地理位置、人口不斷增長而國內資源相對貧乏的狀況、先進的航海 經驗 和航海技術、資產階級的發展以及對香料、奢侈品、糧食、黃金、奴隸的需求,防禦地中海南部穆斯林力量的需要,等等,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促成了葡萄牙的海外擴張。”

正如前面所述,葡萄牙帝國的崛起與它海上力量的發展密不可分,生產,是交換產品所必需的。對於葡萄牙來說,它是歐洲最早成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其他歐洲國家還在為戰爭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它已開始在相對穩定的政治局勢下發展本國的生產,而它遠離歐洲中心的位置,使葡萄牙很早就開始從事貿易,尤其是海上貿易。

用來進行不斷交換的海運,便是建立和發展海上力量的第二個環節。海運是一國發展海權的關鍵和中心環節,它的存在,已使一個國家擁有所有海上力量或者說海洋方面綜合實力的大部分,它是一國發展海權的雄厚基礎。

從北部一直到地中海,葡萄牙人的海上航行遠早於歐洲大陸上的其他民族。來自葡萄牙各港口的商人習慣於航海生活,很早就掌握了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建立和發展海權的第三個環節即是佔有廣大的殖民地。殖民地可以促進和擴大海運活動,並通過增加安全據點來保護海運。在曼努埃爾統治時期,葡萄牙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廣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它從一個僅有少數島嶼屬地的歐洲小國發展成為第一個世界性的大帝國。

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的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土地並不十分肥沃)、貿易和航海的民族傳統、冒險精神和宗教熱情、國內政治局勢的需求以及大力發展海外擴張的政府支持等,這些錯綜復雜的因素促成了葡萄牙決心通過海外擴張和貿易來使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強盛,而葡萄牙帝國的崛起也確實是源於走了這條正確地道路。

海上擴張路線及時間

因而,某種程度上來說,促使葡萄牙大刀闊斧開展海上事業的原因也就是葡萄牙帝國崛起的原因。

葡萄牙政治體制

概況

葡萄牙是一個議院制的共和國,議院有230議員。全國分18個區和2個自治區。系歐盟,北約組織和世貿組織成員。葡萄牙實行半總統制,權力機關設有議會,總統,內閣政府等,總統依照議會決定任免政府首腦。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76年制定,後經歷了六次修改。一次修訂於2004年完成。憲法規定,總統、議會、政府和法院是國家權力機構;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根據政府提名任免總參謀長和三軍將領。總統在聽取各黨派、國務委員會的意見後才能解散議會,“在必要時”可以解散政府和罷免總理。

議會

葡萄牙國會大廈

一院制,議員230人,任期四年。本屆議會於2011年6月5日選舉產生。社民黨人阿松桑·埃斯特維斯(Assunção Esteves)任議長。四位副議長分別為:吉列爾梅·席爾瓦(Guilherme Henrique Valente Rodrigues da Silva,社民黨)、費羅·羅德里格斯( Eardo Luís Barreto Ferro Rodrigues,社會黨)、特雷莎·瓦斯康塞洛斯·卡埃羅(Teresa Margarida Figueiredo de Vasconcelos Caeiro,女,人民黨)、安東尼奧·費利佩(António Filipe Gaião Rodrigues,共產黨)。各黨派議席分配如下:社民黨108席,社會黨74席,人民黨24席,共產黨14席,左翼聯盟8席,綠黨2席。

葡萄牙的歷史

早期

最初遷入今日的葡萄牙一帶的是尼安德特人,後來被智人所替代。葡萄牙早在公元前1千年,已有凱爾特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定居下來。

羅馬人於公元前219年初次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前140年前後,羅馬人征服了葡萄牙,將其劃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稱為琉息太尼亞省,並一直統治到公元5世紀。

公元5世紀日耳曼部落(包括斯維比人、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後來這些部落都被西哥特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之外。

711年北非穆斯林摩爾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王朝滅亡了,僅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圖里亞斯高地還在信奉天主教的哥特貴族的手裡。哥特人在阿斯圖里亞斯便開始發起“收復失地運動”,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權作戰,重新統治伊比利亞半島。

1179年該地區成為葡萄牙王國,隨著重新取得穆斯林所佔據的部分而擴張起來。現代歐陸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國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

帝國稱霸

15、16世紀乃葡萄牙的全盛時代,在非、亞、美擁有大量殖民地,為海上強國。這時代期間,不論在經濟、政治、 文化 上,葡萄牙都已遠遠超越歐洲其他國家。

葡萄牙的殖民帝國成立於1415年8月21日,當航海家亨利率領葡萄牙艦隊征服北非的伊斯蘭貿易中心休達。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與探險家陸續發現了亞速爾群島、維德角、比奧科島、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安諾本島等無人居住的島嶼。

1471年,長期與西班牙爭奪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幾亞終於被葡萄牙人占據。

1488年春天,葡萄牙航海家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為後來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498年5月20日達·伽馬終於到達離印度城鎮科澤科德不遠的海灘。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

1501年,卡布拉爾發現了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1507年也到了模里西斯。

1510年,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區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1511年)。

1514年以後,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遠東的中國和日本。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員費爾南·佩雷茲·德·安德拉德到了廣州,而其與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稱為近代中國與歐洲接觸的開端。葡萄牙人於1542年意外發現了日本,後來很多歐洲商人和傳教士被吸引到日本(參見南蠻貿易)。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門,並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

1522年,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所率領的西班牙船隊首次環航地球。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租借澳門,這也成為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領地(以1553年算起)。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帝國沒落

但隨著其他歐洲國家繼取得海上霸權後,葡萄牙實力有所下降。1580年因皇室姻親繼承關系,曾被西班牙侵佔,直到1640年才擺脫西班牙統治。葡萄牙的殖民地同時被荷蘭人和英國人攻擊。

17世紀間,大量葡萄牙人移民到巴西,直至1709年為了防止人口流失約翰五世下令禁止葡萄牙人移民。

1755年11月1日早晨,里斯本發生9級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嘯和火災將整個里斯本夷為平地。這場災難是當時葡萄牙經濟無法承受的沖擊。

但此時的葡萄牙帝國仍然強大,隨著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的崛起,葡萄牙帝國逐漸沒落,到1999年葡萄牙將澳門交給中國後,葡萄牙帝國500多年的歷史結束。

夕陽西下

1807年拿破崙進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佔領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國相助才擺脫法國的統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與大部份里斯本貴族逃亡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從1808年到1821年這個城市當了葡萄牙的首都,是當時歐洲僅有的不在歐洲本土的首都。

1820年8月,葡萄牙發生了自由黨人的革命,新政府的頭項 措施 是請流亡到巴西的國王若昂六世回國。若昂六世最終決定帶著幾乎所有的王室成員和大臣們回國,1821年7月在里斯本登陸。

若昂六世回國後,葡萄牙的第一屆立憲議會企圖取消若昂六世受給巴西的各種特權,使巴西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巴西人民早已習慣有一個自己的國王和政府,這種做法進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要有自己的國王和政府的情緒。巴西不能接受對其特權的取消和再次淪為殖民地。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決定留下來反對葡政府的這項決議,若昂六世也默許了兒子的做法。

1821年12月,葡議會以完成政治 教育 為由,敦促佩德羅回國,並規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轄。在巴西獨立派的推動下,佩德羅拒絕了葡議會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為首的新政府,並與1822年5月自立為“巴西永久的保護者”。葡議會因此廢黜了其巴西攝政王的職務。1822年9月7日,剛到達聖保羅的佩德羅獲悉了此決議,於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劍宣誓“不獨立,毋寧死!”(葡萄牙語: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獨立。

1822年10月12日佩德羅稱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並於1822年12月1日舉行了加冕儀式。

第一共和國

1910年10月的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成立第一共和國。

獨裁時期

1926年5月發生軍事政變,卡爾莫納元帥上台,建立軍事獨裁政府。

財政部長安東尼奧·薩拉查於1931年組織“國民同盟”,1932年升任以因應財政危機,次年制定新憲法,建立其帶法西斯性質的新國家體制(Estado Novo,葡萄牙歷史上的“第二共和國”),成為獨裁者。薩拉查對內推行法西斯專政,對外於1936年追隨德、意法西斯,幫助佛朗哥叛軍進攻西班牙共和國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名義上保持中立,實際上親近軸心國集團。戰後於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6月接受馬歇爾計劃。1951年與美國簽訂“軍事援助協定”,其後又簽訂各種協定,允許美國在葡萄牙及其屬地建立軍事基地。

1974年4月25日發生所謂康乃馨革命,一批中下級軍官組成的“武裝部隊運動”推翻了持續42年的極右政權,開始民主化進程。

第三共和國

4. 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1、葡萄牙的崛起

葡萄牙的成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始終不停地為了反抗外來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征服而不斷的抗爭、反征服。終於經過兩千多年的奮斗,在公元1143年,成立一個面積十萬平方米的獨立的君主制的國家。

2、西班牙的崛起

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帶領他的軍隊攻下了穆斯林信徒統治之下的格拉納達,收復失地,從此西班牙走完了光復之路,實現了統一。統一的西班牙開始了他們早就准備進行的如葡萄牙般的航海事業。

3、葡萄牙的衰落

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用來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產那些工藝品。香料貿易的終點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衛普。

香料貿易的經營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為了東方的戰爭需要花錢,為了維持與當地部落的聯盟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滿風險,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4、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

(4)西班牙葡萄牙什麼時候崛起擴展閱讀

1、這兩個國家是二戰時期歐洲重要的中立國,都大發戰爭財,都沒有受到二戰戰火的破壞。通過二戰,葡萄牙從一個負債國,迅速變成債權國。

2、二戰結束以後,這兩個國家,大概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此時德國已經變成廢墟,英國也嚴重受損,法國也受到破壞。而這兩個國家是完整無缺,並且經濟還得到了大發展。

5. 為什麼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開始殖民掠奪

15世紀晚期,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完成了政治統一和中央集權化的過程,國家有力量支持和供應遠航所必需的裝備。兩國都處於大西洋沿岸,便於進行海上探險。兩國都曾是義大利和尼德蘭之間的商業貿易轉運站,不僅掌握了豐富的航海知識,而且集中了許多富有航海經驗的水手。兩國王室都熱衷於新航路開辟的海上探險活動。

在1415年,葡萄牙士兵佔領了北非港口城市休達,並在1418年擊敗了企圖奪回休達的摩爾人。而一年後,葡萄牙國王航海家亨利的兩名船長在風暴下駛進馬德拉,而其他葡萄牙航海家更在1427年發現了亞速爾群島。葡萄牙殖民帝國就因而開始發跡。

6. 在你看來葡萄牙帝國為什麼能夠崛起並迅速發展呢

在我看來葡萄牙的崛起並非偶然。這個只有100多萬人口的國家有許多因素可以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葡萄牙在歷史上長期由不同的民族統治,具有高度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葡萄牙貴族很少團結外國勢力對抗國王,這為葡萄牙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歷史上的葡萄牙是不幸的。它的國力很弱,被強大的敵人統治,遭受奴役。然而,幸運的是在它不斷發展崛起時,附近的強敵卻都忙著自己的事情。奧斯曼土耳其與奧地利爭奪陸地霸權,與西班牙爭奪海上霸權,莫卧爾帝國陷入分裂,西班牙無暇他顧。

公元1519年,麥哲倫的環球帆船隊在西班牙王室的全力支持下展開了前所未有的遠洋航行,並最終取得了成功。然而,16世紀初,葡萄牙得以充分利用其通往亞洲的海上貿易航線的巨大優勢,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利潤,這也是促使西班牙再次開展遠洋航行和勘探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16世紀初,葡萄牙在頻繁的東西海上貿易中建立了大量殖民地,成為東方殖民大國。

7. 請問葡萄牙,西班牙 荷蘭 英國成為 海上霸主德 時間順序.越具體越好

16世紀是西班牙、葡萄牙稱雄的時代
17世紀是荷蘭的黃金時代
18世紀英國先後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海上霸主

8.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怎麼解釋

1、葡萄牙的崛起x0dx0ax0dx0a葡萄牙的成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始終不停地為了反抗外來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征服而不斷的抗爭、反征服。終於經過兩千多年的奮斗,在公元1143年,成立一個面積十萬平方米的獨立的君主制的國家。x0dx0ax0dx0a葡萄牙人的基因中有一種如奮不顧身的鬥牛士般的追求刺激、喜歡冒險的豪情。這個國家是人民共同奮斗爭取獨立的國家,所以國王受人民擁戴,人們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由於空間的狹小,資源的潰乏,為了生存,這個靠近海邊的國家的人們,將眼光投向了大海——大西洋。當時人們將它稱為「死亡綠海」,無人可以穿越。x0dx0ax0dx0a1394年,國王的第三個兒子恩里克出生了,在他12歲時開始接觸到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學指南》,於是他從此開始思考並立志於航海事業,希望通過航海使國家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去打通一條新的獲取保存食物的香料——胡椒粒的貿易之路。x0dx0ax0dx0a恩里克成立了有關航海的國家航海學校,為航海建立天文台和圖書館,建立海上引航的燈塔。在他的帶領下,征服大海的行程開始啟動了。他們改進中國指南針,為遠航製造60到80噸重的多桅快速三角帆船,成立數學家組成的委員會,將數學和天文學應用於航海——使航海成為科學。x0dx0ax0dx0a航海者們從羅卡角出發,不斷的進行著征服活動,雖然不斷失敗,但經驗不斷在積累,經過21年的奮斗,他們穿越了西部非洲的博哈多爾角,沖破了他們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極限,從此航海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x0dx0ax0dx0a他們也打開了一條新的貿易之路,他們所需要的物品不斷的湧入了葡萄牙,之後的公元1487年7月,航海者迪亞士和他的夥伴們在他們開辟的航路上航行時,無意之間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於是一個新的世界之門向他們敞開,從此亞洲出現在他們面前。由於航海開辟了的新的道路,葡萄牙走在了當時各國的前頭,成為一個面積雖小但掌握先進技術的財力雄厚的大國——海上強國。x0dx0ax0dx0a2、西班牙的崛起x0dx0ax0dx0a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帶領他的軍隊攻下了穆斯林信徒統治之下的格拉納達,收復失地,從此西班牙走完了光復之路,實現了統一。統一的西班牙開始了他們早就准備進行的如葡萄牙般的航海事業。x0dx0ax0dx0a在剛剛統一後,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就第三次召見了熱那亞人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她相信哥倫布,並資助哥倫布開始了他的冒險活動,同時與哥倫布探討利益分成問題,商定只要哥倫布發現殖民地,可以取得發現地的一切財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並免稅。x0dx0ax0dx0a哥倫布出發了,歷經了兩個多月的航行,向西向西再向西,人們發現了陸地——北美洲巴哈馬群島,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從那一天起,世界的幾大塊陸地從此連接在了一起。10月12日也被定為西班牙的國慶日。x0dx0ax0dx0a西班牙開始了在美洲大陸上的掠奪,其財富也直線上升。從此,葡萄牙在東,西班牙在西,勢力范圍達到了全世界,西班牙人成為海上第二強國。

9. 葡、西兩國為什麼能興起

15世紀,歐洲最早的兩個民族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國家力量支持下進行航海冒險: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揮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們開辟了從大西洋往南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在伊莎貝爾女王的資助下,1492年哥倫布代表西班牙抵達了美洲。
當麥哲倫完成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後,原先割裂的世界終於由地理大發現連接成一個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國也就此誕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競爭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線和殖民掠奪建立起勢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國,並在16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第一代世界大國。
但是,這兩個依靠掠奪迅速崛起而沒有發展工商業的帝國很快盛極而衰。
在大航海時代,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是開拓新的殖民地和市場、海上的航線。但是在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科學技術、商業模式創新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英國抓住了這一先機,取代了傳統葡、西、荷三個傳統海洋大國的地位。

15世紀的歐洲,各個國家都處於封建閉塞的混沌時期,不同的國家為了各自的獨立,合並,等不同的利益,使戰爭和和動盪成為了主宰這些國家的主旋律。西班牙也沒有逃脫這種歷史的宿命。唯有位於歐洲邊緣的葡萄牙處於和平穩定的階段。那時,葡萄牙,乃至整個歐洲都基本上依賴於香料的貿易,由於陸地上存在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各國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海洋。葡萄牙,航海史上偉大的國家,在堂.恩里克王子(葡萄牙航海者的精神教父)的帶領下,向未知的大西洋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與鄭和下西洋以炫耀大國的國威不同,葡萄牙航海的進步發展完全是迫於貿易的壓力。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探索和前行中,葡萄牙的航海家們相繼發現了非洲大陸,好望角,印度洋,亞洲大陸。不但取得了航海上的巨大成功,其所帶來的貿易財富使得葡萄牙這個面積僅僅十萬平方公里的小國迅速的崛起。引起了周邊歐洲國家的極端羨慕。
與葡萄牙相鄰的西班牙於1492年1月2日在伊莎貝爾一世女王的率領下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當年10月12日,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的帆船到達了美洲大陸,這一事件引起了整個歐洲的震動,世界史在這一天改寫。西班牙將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定為自己的國慶日。而無不懊惱的是葡萄牙國王諾昂二世。哥倫布曾向他極力推薦要向西航行,而經驗豐富的葡萄牙航海家預計向西航行到達亞洲大陸的時間要比哥倫布想像的要長的多。正是這一正確的判 斷使得葡萄牙錯過了這載入史冊的歷史機遇。隨後的1496年,達.伽馬發現了歐洲大陸,麥哲倫開辟了環球的航海旅程。
這一時期是航海的時期,葡、西兩個國家相繼的航海發現是世界航海史偉大的里程碑。這一時期,世界地圖每天都在更改。這一時期,葡、西兩國分別向東西進行擴張和掠奪,劃分各自的勢力范圍,為自己的國家積累了無盡的財富。這一時期,美洲,非洲以及亞洲大陸的殖民歷史翻開了篇章。這一時期,見證了興旺和衰敗!

兩國崛起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殖民統治,掠奪他國資源,發展自己。資本主義的早期階段是重商主義階段。重商主義是一種經濟理論,但更是一種實踐。重商主義和後來的經濟理論相比,尤其是和20世紀以後的經濟理論相比,只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思想。按照重商主義理論,財富唯一的表現形式是貴金屬,簡單地說就是金和銀。金銀是貨幣,它們不是財富本身,而是財富的衡量標准或保存手段。可是重商主義把金銀看作財富唯一的體現形式,這樣一來,任何人要想富有就要擁有更多的金銀。但重商主義是討論國家貧富的一種理論,所以所謂的財富多少,是針對國家而不是針對個人的。弄到最多的金銀,可以採用什麼方法呢?實際上無非兩個途徑,一是經商、貿易,二是暴力搶劫。我們發現在15、16世紀之交,西方有些國家走出國門開始進入海洋,做什麼?第一經商,第二掠奪。

最早的殖民主義國家飄洋過海到處覓寶,結果出現了「地理大發現」。沒有地理大發現,我們這個世界還不成為一個「世界」;地理大發現之後,不同的地方都聯系起來了,形成了「世界」,一個世界體系。地理大發現的目的就是追求財富,而且財富的概念非常明確,就是貴金屬,是金銀。這樣我們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尤其是西班牙對所謂新大陸的劫掠極其殘暴,充滿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滅了。為了填補人口空缺,就開始從非洲進口黑奴,這樣又造成一種新的類型的商業貿易,即奴隸貿易。這就是在資本主義早期發展階段的情況,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著重商主義的早期階段。

這兩個國家在歐洲最早從封建分裂狀態中走出來,形成了自己統一的國家,出現了強大的中央政府。當時,國家統一的形式表現為絕對主義王權(我們過去翻譯成「專制王權」),在歐洲所有國家中,這兩個國家最早出現這種國家形態。資本主義追求金銀財富,絕對主義王權則執行和推動重商主義,兩者結合,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近代以後世界上最早的「大國」。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義是早期重商主義,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種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搶劫、赤裸裸的爭奪。西班牙和葡萄牙當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紀的封建主義殘余,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到19世紀兩國殘存的封建主義因素仍然相當多,因此,它們沒有繼續發展。

葡、西兩國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王公貴族的封建思想使得這些財富非但沒有成為國家強盛的動力和資源,反而為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財富如水,流進流出。葡、西兩國將財富盡數的投入到殖民戰爭中,國內既不發展自己的工商業,更愚昧的是將本國經商的外國人悉數趕出了自己的國家,依靠聚集的財富向歐洲其它的國家大量購買奢侈品。使國內彌漫著奢侈腐敗的社會風氣。不求改變必然導致衰亡。葡、西兩國為此付出了國衰,民潦的悲慘下場。其霸主地位逐漸被其他的國家所代替。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基柯德正是這一時期兩國境況的真實寫照。
葡、西的興旺,衰敗雖有歷史和地理各種因素的影響,但實質的原因還是因為政治上層建築的腐敗,愚昧和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可見與時俱進與開拓創新對於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10.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倔起的時間,原因,經過,倔起的共同因素

世界殖民的歷史是從大航海開始的,大航海始於15世紀末,1488年發現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由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在反抗阿拉伯的過程中率先形成了中央集權,有能力資助那個時期的航海家前去探索,基本上葡萄牙是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洋進行殖民,西班牙向西到美洲進行殖民,這場殖民運動更多的是幫助歐洲各國完成原始積累,因為把美洲的黃金不斷地運到歐洲,歐洲大陸通過貿易又把黃金分散到各國,在這個過程中西班牙沒有形成自己的產業,因為相比於在國內發展來講,外出殖民來得更快。
1588年英荷軍隊聯合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並不能取代西班牙, 緊接著英國都鐸王朝絕嗣,斯圖亞特王朝從蘇格蘭過來,相對保守,不發展海軍,所以1600年之後崛起的是荷蘭,荷蘭與其說是建立殖民地,不如說是建立貿易據點,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人員不足,但是荷蘭資本充足,這時的荷蘭基本也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而獲得獨立,稱為荷蘭黃金時代,當年全球貿易2萬艘貨船,荷蘭擁有1萬6千艘,被稱為海上馬車夫,這一輪殖民更多的是把世界各地的資源串聯起來,同時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也了解透徹,為後來英國做了鋪墊。
因為英國在財政革命之後,荷蘭人威廉三世成為了英格蘭國王,這些知識都傳到了英國。英國是1640年開始光榮革命,之後進入克倫威爾時期大力發展海軍,但是並不能解決經費問題,因為資本掌握在荷蘭人手裡,所以經歷了三次英荷戰爭,結果也沒撈到太多好處,荷蘭人本著貿易至上的原則,基本也不願意跟英國死磕,後來去英國當國王了,暫時也就平和了,英國開始殖民過程,這一時期最主要的殖民地在北美(西班牙在中南美洲)。
同一時期,歐洲大陸最強的國家是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法國前期對大陸上地盤虎視眈眈,後期才發展海軍,主要就是北美和非洲(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英國很少來非洲)
1640年葡萄牙在英國的幫助下(或者說英國幫助西班牙境內的分裂分子獨立出來了葡萄牙)從西班牙獨立出來,英國順勢搶了直布羅陀,准備控制地中海,但這時還沒有開通蘇伊士運河,東地中海還是掌握在土耳其手裡。
以上這一輪的殖民已經不限於資本積累了,而是開始在美洲生產原材料,尤其是棉花,玉米,土豆等,有了這些東西,歐洲人口開始快速增長,這一點才是對後來工業革命最積極的影響。這一時期海上玩的比較多的還是英國和荷蘭。
隨著法國的加入,不斷與英國發生摩擦,於是爆發了七年戰爭(莫扎特出生的那一年1756-1763),七年戰爭後英國財政出現問題,所以開始在北美實行「茶稅法」引爆了美國獨立戰爭,獨立戰爭期間荷蘭和法國支持美國獨立,因此已經休戰100多年後的第四次英荷戰爭英國把荷蘭打敗,荷蘭從此開始失去貿易據點,不再擁有海上優勢,但是繼續擁有大量資本,開始玩金融,借別人的雞生蛋。英國開始建立日不落帝國。
綜上,可以看出他們崛起的共同因素是資本的需求和支持,有了資本才可以建立海軍,進而掠奪更多的資本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