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比索貶值了多少
㈠ 墨西哥幣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1墨西哥比索(MXN)=0.3067中國人民幣(CNY)
墨西哥比索兌中國人民幣今日匯率:100墨西哥比索(MXN)=30.6680中國人民幣(CNY)
墨西哥貨幣,為墨西哥合眾國(TheUnitedMexicanStates)通行貨幣。貨幣名稱為比索。
拓展資料:
墨西哥比索(貨幣編號MXN)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自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墨西哥經濟日益融入全球化經濟。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簡稱NAFTA)之後,與美國、加拿大的一體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國際商品市場和投資對墨西哥經濟日益重要,需要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來保障貿易的擴展、投資的穩定及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但是,墨西哥所面臨的現實難以滿足這一需要。墨西哥比索受1994~1995年金融危機沖擊之後仍然難以穩定。因此,穩定金融環境的話題聚集到了變革比索上。墨西哥工商界和學術界提出了改變目前墨西哥浮動匯率制的提案。
目前墨西哥比索流通紙鈔面額有500、200、100、50、20Peso,硬幣則有10、20、50分和1、2、5、10、20比索。1比索=100分。
拓展資料: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北部與美國接壤,東南與瓜地馬拉與貝里斯相鄰,西部是太平洋,東部有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阻隔。首都墨西哥城。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4。從左至右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繪有墨西哥國徽。綠色象徵獨立和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象徵國家的統一。國徽:為一隻展翅的雄鷹嘴裡叼著一條蛇,一隻爪抓著蛇身,另一隻爪踩在從湖中的岩石上生長出的仙人掌上。這組圖案描繪了墨西哥人的祖先阿茲特克人建國的歷史。相傳在很久以前,太陽神為了拯救四處流浪的墨西哥人祖先阿茲特克人,托夢給他們,只要見到鷹叼著蛇站在仙人掌上,就在那地方定居下來。居住在墨西哥北部地區的阿滋特克人在太陽神的啟示下,找到圖案中所描繪的地方定居下來,建立了墨西哥城。仙人掌是墨西哥的國花,象徵著墨西哥民族及其頑強的斗爭精神。圖案中下方為橡樹和月桂樹枝葉,象徵力量、忠誠與和平。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鄉,在仙人掌的2000多個品種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因此享有「仙人掌王國」的美譽。
㈡ 匯率從每墨西哥比索450歐元變為每墨西哥比索440歐元。相對於墨西哥比索,歐元已經貶值嗎
從每墨西哥比索450歐元變為每墨西哥比索440歐元,即單位墨西哥比索兌換的歐元數下降,墨西哥比索貶值,歐元升值了。
㈢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
墨西哥貨幣危機的成因
近年來墨西哥為了遏制通貨膨脹,實行了穩定匯率的政策,即利用外資的流入來支持本已非常虛弱的本國貨幣,使新比索與美元的匯率基本穩定,僅在一個很窄的范圍內波動。但由於外貿赤字的惡化,外國投資者信心動搖,在資本大量持續外流的壓力下,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宣布讓新比索貶值15.3%。然而這一措施在外國投資中間引起了恐慌,資本大量外流愈加兇猛。墨政府在兩天之內就失掉了40-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到12月22日,外匯儲備幾近枯竭,降到了少於一個月進口額的水平,最後墨政府不得不被迫宣布讓新比索自由浮動,政府不再干預外匯市場。幾天之內新比索下跌了40%。
墨西哥貨幣危機爆發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從1990年起,其經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首先是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資的湧入,每年流入量達250至300億美元;其次是實際匯率逐步持續上升,損害了其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造成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赤字增加到每年約23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7%);再次是國內儲蓄率急劇下降,上1990年的19%降到1994年的14%左右,同時,國內投資和生產率停滯,經濟成長率僅為2%。第二是墨政府推行控制通貨膨脹措施之一的穩定匯率政策時間過長,使外國投資者覺得這是一種隱含的「匯率保障」,為他們減少了風險,因而吸引了外資證券投資的湧入。然而大部分外資被用來增加消費,投資和外貿出口並未顯著增長,這就使整個經濟過份依賴外資。一旦外資流入減緩,外匯儲備就大量減少。外國投資者一旦察覺,便開始把投資於股票證券的資金回撤回本國,由此觸發了危機。
美國救援了墨西哥
1995年初墨西哥發生的「龍舌蘭酒效應」使金融監管當局談「酒」色變。分析家的分析表明,墨西哥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如果墨西哥的金融危機不能夠得到有效遏制,則美國將在墨西哥的銷售額1995年減少100個美元,使本來貿易赤字高企的美國外貿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穩定的墨西哥比索有利於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穩定。在最近的美國政府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柯林頓政府是這樣對北美自由貿易區進行評價的,報告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的經濟擴張起了積極作用。這項協定對美國的凈出口、收入、投資和出口所帶來的就業崗位都起了積極作用。正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區和墨西哥金融穩定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柯林頓政府於是決定從美國340億美元的外匯穩定基金中提出200億美元援助墨西哥政府,以挽救一瀉千里的比索。以美國為主的500億美元的國際資本成功地穩定了墨西哥金融危機。
㈣ 1元人民幣對各國匯率表
2021年6月2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
1美元對人民幣6.4744元,1歐元對人民幣7.7234元,
100日元對人民幣5.8381元,1港元對人民幣0.83411元,
1英鎊對人民幣9.0113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9095元,
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5724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8207元,
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7.0520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2548元,
人民幣1元對0.64233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11.1646俄羅斯盧布,
人民幣1元對2.1937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74.78韓元,
人民幣1元對0.56730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7922沙特里亞爾,
人民幣1元對45.5000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8513波蘭茲羅提,
人民幣1元對0.9629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3093瑞典克朗,
人民幣1元對1.3131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1.34426土耳其里拉,
人民幣1元對3.0653墨西哥比索,人民幣1元對4.9244泰銖。
拓展資料:
1、國際收支狀況。
當一國對外經常項目收支處於順差時,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現為外匯(幣)的供應大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反之,當一國國際支出大於收入時,該國即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在外匯市場上則表示為外匯(幣)的供應小於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
2、通貨膨脹率的差異。
當一國出現通貨膨脹時,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必然上漲,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削弱,引起出口減少,同時提高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改變經常賬戶收支。
此外,通貨膨脹率差異還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作用於資本與金融賬戶收支。反之,相對通貨膨脹率較低的國家其貨幣匯率則會趨於升值。
3、利率差異。
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時,表示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國際短期資本由此趨利而入,外匯市場上外匯供應相對增加。
4、財政、貨幣政策。
一般來說,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造成的巨額財政收支逆差和通貨膨脹,會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會減少財政支出,穩定通貨,而使本國貨幣對外升值。
5、匯率預期。對匯率的心理預期正日益成為影響短期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才會產生並起作用。
6、外匯投機力量。
投機者如果預期某種貨幣將升值,就會大量購進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上升;反之,投機者若預期某種貨幣將貶值,就會大量拋售該種貨幣,從而造成該種貨幣匯價的即刻下跌。投機因素是外匯市場匯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力量。
7、政府的市場干預
8、經濟增長率。
一般來講,高經濟增長率在短期內不利於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行市,但從長期看,卻有力支持著本幣的強勁勢頭。
9、宏觀經濟政策。
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各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的搭配上。
㈤ 1990年,平均1美元=45.35墨西哥比索,1996年平均1美元=82.60墨西哥比索今以1990年為基期,雙邊匯率指數為1
1996年墨西哥比索對美元雙邊匯率指數為0.55,表明從基期到報告期墨西哥比索對美元貶值45%
㈥ 墨西哥比索的比索危機
在20世紀大部分年份里,墨西哥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而它碰巧位於美國這樣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的南部。墨西哥的繁榮始於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墨西哥已經把它的經濟轉變成了一個引人矚目的新興市場的成功史話。
相繼上任的墨西哥總統——何塞·洛佩茲·波蒂略、米格德拉?馬德瑞德(Miguel de la Madrid)和卡洛斯?薩利納斯(Carlos Salinas),都是制度革命黨(PRI)人——在1976~1994年期間建立了「新」墨西哥形象。隨著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締結了於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墨西哥的前景更加樂觀。
在1994年12月,墨西哥比索突然遭受巨大的拋售壓力。在幾天時間里,比索對美元的比價降到了先前的一半以下。一次大規模宏觀經濟緊縮緊接著出現,破產像野火一樣蔓延,墨西哥人民開始經歷巨大的經濟痛苦。
墨西哥什麼出了問題?弗蘭西斯科?希爾?迪亞斯和奧格斯特?卡斯特斯這兩位墨西哥銀行的經濟學家研究了這場危機並說道:「我們發現明顯的證據,墨西哥經歷了一場由政治引起的投機性攻擊,而不是一場基於真實經濟混亂的危機。」
然而,基本的經濟學分析有著不同的看法。在下文的分析中,我們會看到比索的貶值實際上源於真實經濟影響。正確的事後分析必須從墨西哥的固定匯率制度開始。
墨西哥的「爬行釘住」匯率制的運行機制如下。從1991年11月11日開始,墨西哥銀行將比索對美元的價值固定在一個官方干預的區間內。比索對美元的上限是3?0520。下限每天按0.0002比索擴展,也就是說比索逐漸貶值在理論上是允許的。最低限價上的這種日常變化在1992年10月21日每天被增加到0.0004比索。
盡管實施了比索穩定化計劃(要求政府隨時按照釘住匯率購買比索),墨西哥利率和美國的利率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在1994年1月,Cetes年利率和可比的美元年利率之間的差額為6.22%。Cetes是由墨西哥政府發行的以比索標價的短期國庫券。到7月,Cetes利率與可比的美元利率之間的差額已經升到了9.94%。而在危機爆發前的12月初,這一差額約達7%。
然而,只要外國投資者認為墨西哥的固定匯率制度可以維持,他們就會有強大的動機持有比索。比索的最低限價被允許以每天僅0.0004比索的速度下降,即理論上的最大年均貶值率為該貨幣的4.8%。
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資本大規模湧入墨西哥。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在1990~1993年間,墨西哥吸收了910億美元的外資,僅1993年一年就達300億美元。考慮到墨西哥巨大的經濟繁榮,比索貶值的風險看起來是很遙遠的。但是,事實上,墨西哥正在為自己製造一個頭等「比索問題」。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危機之後外國投資者也沒有意識到,正蜂擁進入墨西哥的大批資本有一天可能會流出並使墨西哥陷入混亂。人們對於墨西哥的經常賬戶赤字已經從1988年的38億美元穩步上升到295億美元而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