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室成員住在哪裡
❶ 克里斯汀娜公主的經歷
1997年10月4日西班牙國王卡洛斯與王後索菲亞之女克里斯蒂娜公主與西班牙巴斯克族運動員烏爾丹加林在陽光明媚的巴塞羅那舉行盛大的婚禮。1500名貴賓出席了婚禮,其中有40位來自世界各國其他王室的成員,他們中有英國的愛德華王子、摩納哥的雷尼爾王子,還有約旦國王海珊的美國妻子努爾王後。婚禮現場飄盪著由西班牙交響樂團演奏的莫扎特和維瓦爾迪的音樂。西班牙的電視台對婚禮作了實況轉播,估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這一王室婚禮。
巴塞羅那夏末的清晨,陽光溫暖和煦,連空氣中也彌漫著亮麗的色彩與歡樂的氣息。20萬圍觀的人群站在通向舉行婚禮的教堂那4英里長的路兩旁,不斷向這對新人拋撒紅玫瑰和白康乃馨,祝福這對新人,祝願他們相愛永久、白頭偕老。新人乘著一輛黑色「勞斯萊斯」豪華敞篷轎車,行進在陽光下。公主夫婦的結合,不僅被看作是一對青年男女的結合,也被看作是西班牙兩個大種族——加泰隆族和巴斯克族之間締結秦晉之好。
西班牙有四個主要的民族,即卡斯地亞族、加泰隆族、巴斯克族和加利西亞族。加泰隆人居住在西班牙的東北部地中海沿岸,傍水而居。巴斯克人生活在西班牙與法國的交界處比利牛斯山一帶,依山而住。公主夫婦分居兩個不同的民族。這些年來,西班牙各民族間的摩擦時有發生,因而公主夫婦的結合亦被看作民族和睦與國家團結的象徵。 32歲的克里斯蒂娜五年前搬到巴塞羅那,為一個文化基金會工作,她因此也成了西班牙王室成員中第一個掙工資的人。她曾經是1988年奧運會西班牙賽艇隊的成員。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時,她結識了新郎烏爾丹加林,後者與其他隊員一起為西班牙贏得了手球銅牌。兩人旋即墮入愛河,於1997年春天宣布訂婚。新郎官今年29歲,是巴斯克族人,其父是著名的銀行家。如今,烏爾丹加林也遷居到巴塞羅那,供職於一家加泰隆人的「巴塞羅那FC」體育俱樂部,仍是職業手球運動員。
選擇巴塞羅那作為婚禮舉行地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巴塞羅那是加泰隆人聚居的加泰隆省的首都。在身著禮服、騎著高頭駿馬的皇家衛隊的護衛下,這對新人緩緩地來到具有700年歷史的天主教教堂時,由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聯合組成的唱詩班唱起了頌歌,兩個民族的人還跳起了各自的民間舞蹈。這種特地的安排,象徵著加泰隆族和巴斯克族——這兩個西班牙最難駕馭的民族之聯合。歌聲在這間奇特的教堂里久久回盪,而具有象徵意義的鍾聲更是響徹了整個西班牙。
大主教卡雷斯用西班牙和加泰隆語主持婚禮。這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祖先在中世紀那樣,成為地中海地區一支強大的力量。而巴斯克人則用巴斯克語進行祈禱,這也表明雖然經歷了西班牙獨裁者佛朗索40年的獨裁統治和壓制,他們仍是一個擁有鮮明特色的獨立的民族。佛朗索1975年下台時,克里斯蒂娜的父親,原來老國王的孫子卡洛斯成了國王,西班牙也因此恢復了王室。
當大主教帶領新婚夫婦宣誓時,身穿低胸圓領白色婚紗的公主看了看父親和母親,向父母微笑了一下,行了一個屈膝禮,然後才說:「我願意!」當大主教宣布公主與烏爾丹加林結為合法夫婦時,兩位新人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對方。父王卡洛斯與母後索菲亞則眼中噙滿了淚水。
❷ 西班牙的歷代國王
1、費爾南多五世(FernandoII;即費爾南多二世)1475年1月15日—1504年11月26日與妻子伊莎貝爾一世共治。
2、伊莎貝爾一世(IsabellaI)1474年12月11日—1504年11月26日與丈夫費爾南多五世共治。
3、胡安娜(Juana)1504年11月16日—1555年4月12日1504年到1506年與丈夫腓力一世共治。1516年到1555年與兒子卡洛斯一世共治。
4、腓力一世(PhilipI)1505年11月26日—1506年9月25日1504年到1506年與妻子胡安娜共治。
5、卡洛斯一世(CarlosI)1516年3月14日—1556年1月16日1516年到1555年與母親胡安娜共治。
6、腓力二世(FelipeII)1556年1月16日—1598年9月13日。
7、腓力三世(FelipeIII)1598年9月13日—1621年3月31日。
8、腓力四世(FelipeIV)1621年3月31日—1665年9月17日。
9、卡洛斯二世(CarlosII)1665年9月17日—1700年11月1日。
10、卡洛斯大公(ArchiqueCarlos;即查理六世)1703年9月12日—1715年7月2日(有爭議覬覦者)。
11、腓力五世(FelipeV)1700年11月16日—1724年1月14日。
12、路易一世(LuisI)1724年1月14日—1724年8月31日。
13、腓力五世(FelipeV)1724年9月6日—1746年7月9日。
14、費爾南多六世(FernandoVI)1746年7月9日—1759年8月10日。
15、卡洛斯三世(CarlosIII)1759年8月10日—1788年12月14日。
16、卡洛斯四世(CarlosIV)1788年12月14日—1808年3月19日。
17、費爾南多七世(FernandoVII)1808年3月19日—1808年5月6日。
18、約瑟夫·波拿巴(JoséI)1808年6月6日—1813年12月11日。
19、費爾南多七世(FernandoVII)1813年12月11日—1833年9月29日。
20、伊莎貝爾二世(IsabelII)1833年9月29日—1868年9月30日1846年到1868年與丈夫弗朗西斯科一世共治。
21、阿瑪迪奧一世(AmadeoI)1870年11月16日—1873年2月11日。
22、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XII)1874年12月29日—1885年11月25日。
23、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XIII)1886年5月17日—1931年4月13日。
24、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CarlosI)1975年11月22日—2014年6月19日。
25、費利佩六世(FelipeVI)2014年6月19日—今。
(2)西班牙王室成員住在哪裡擴展閱讀
西班牙王室的血統起源於5世紀的西哥特王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
西班牙王室只計算王室父系血統的情況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ofHesbaye(770-807),他的後代為「歐洲第一家族」法國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
現今國王費利佩六世一世即波旁家族成員,是RobertofHesbaye父系血統的直系後代,在只計算父系血統王室中,世界上現存最長父系王室中排在第二位在日本菊花王朝之後。
西班牙阿拉貢地區出生的「天主教國王」費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看中了哥倫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們也想藉助哥倫布,讓他為西班牙在海外尋找一個新世界。
於是,他們於1492年資助哥倫布探險。哥倫布不負重託發現了美洲,新世界幾乎無窮無盡的金銀使西班牙暴富起來。擁有了玻利維亞波托西銀礦等巨額財富,西班牙也幾乎擁有了整個世界。
❸ 誰能提供西班牙王儲和王妃的資料
記得青年參考曾有過一篇專題報道,上網一找,居然還找到了,嘿嘿
當今君主制國家掃描
從1910年葡萄牙宣布共和到1979年短命的中非帝國倒台,大部分君主國在時間的長河中成為歷史。迄今為止,國際社會中還保留著幾十個君主政體,榮耀與光環依然籠罩在皇室頭上,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而隨著皇宮神秘性的消退,各國皇室的難處也被披諸報端,有的王朝甚至很難找出王位繼承人,因此有人稱他們看上去更像是「政治恐龍」——那種正在消亡的典型。
本期專題對全球君主制國家進行了一次梳理。
——編者
男孫難誕 日本皇室真發愁
本報特約撰稿田夫
國際三八婦女節的前一天,1萬多名日本民眾在東京的日本武道館內舉行示威,在這場由議員和學者籌辦的集會上,主要組織者、前高等法院法官三善澈說:「那些建議修訂皇室典範的人無視日本傳統,企圖另外建立一個新的國度。」而接下來的一句「我心中默默期望,皇儲也能加把勁兒」,則讓在場群眾忍不住會心一笑,並鼓掌表示贊同。
這一切都緣於日本皇室的香火不繼。現任明仁天皇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德仁皇太子與太子妃雅子結婚8年才育有1個女兒愛子,小兒子文仁親王也生了兩個公主。雖然日本歷史上也曾出現過8位女天皇,最近的一位在1763年即位,但此後便一直由男性繼承王位,1947年制訂的憲法更是規定只准男性出任天皇。這樣在理論上說,公主若無男嗣,日本皇室將因沒有嫡嗣而滅亡。
制憲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皇室會出現「男荒」,一旦出現就有點兒束手無策。現在日本政府有意修改憲法,讓女性皇室成員繼承王位,這得到廣大日本民眾的支持,卻遭到執政黨保守派人士的抗議。他們擔心,萬一女性王位繼承人嫁給外國人,日本今後的皇室就不再是純正的日本人了。
兩妃展開「懷孕戰」
為避免可能發生的王位繼承危機,日本皇室一直沒有放棄「添丁」的念頭。2月底出版的日本《周刊新潮》爆出內幕 ——明仁天皇的二兒媳、39歲的紀子懷上了第3胎。日本宮內廳證實,紀子的預產期在今年9月,她若誕下男孩,其王位繼承權將排在太子德仁、二子文仁之後,這樣,日本正面對的皇室繼承、修改憲法問題也可迎刃而解。日天皇明仁和皇後美智子非常高興,日本全體國民熱切期待著皇室40年來首次添男丁。日本國會一個正與首相小泉純一郎開會的委員會成員獲悉紀子懷孕後,當即鼓掌歡呼。反對黨民主黨黨魁岡田克則稱:「我們希望與全體國民一起慶祝這個消息。」
令人驚訝的是,42歲的大兒媳雅子為了扳回皇室繼承的優勢,竟不顧高齡也准備再次懷孕。雅子不久前缺席了一場宮內廳活動,而是改去騎馬,進行懷孕所需的體力鍛煉,希望能夠一舉生男。
據說,2001年雅子生下愛子前,也曾勤練騎馬,鍛煉體力;最近雅子再度勤練騎馬,跡象和當年懷愛子前一模一樣。雅子最近也減少了服用抗抑鬱葯的劑量,目的也是為懷孕做准備。
日本政府做兩手准備
話雖如此,但面對日本皇室40年沒有男性子嗣的難題,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做好兩手准備。
早在去年1月,首相小泉就下令成立由10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討論是否修改現行《皇室典範》、承認女性的皇位繼承權。這樣德仁皇太子3歲的獨生女愛子公主將成為未來女天皇。
為避免可能發生的王位繼承危機,日本政府還考慮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喪失皇家銜頭的前皇室成員中挑選嫡男孫。
有熟悉皇室歷史的日本學者指出,紀子妃懷孕可以令日本國民冷靜下來,在無壓力的情況下討論皇室繼承的傳統。這話現在已經得到應驗。
參考資料
君主制——最後的「政治恐龍」
從1910年葡萄牙宣布共和到1979年短命的中非帝國倒台,大部分君主國都被兩次世界大戰的旋風所掃盪,另外一些則被不斷高漲的、今天仍在繼續的反殖民主義浪潮所淹沒。至今保留有君主政體的,亞洲有科威特、約旦、阿曼、卡達、巴林、沙烏地阿拉伯、柬埔寨、不丹、尼泊爾、日本、泰國、汶萊等;歐洲有英國、盧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麥、荷蘭、比利時、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非洲有摩洛哥、賴索托、史瓦濟蘭;大洋洲和美洲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十幾個英聯邦成員國也實行君主制。
在這些君主國中,有一些是社會和技術很進步的國家,如歐洲的一些君主國;另外一些是「石油皇帝」的君主國。下台的國王大部分住在英國、瑞士、西班牙和埃及。其中有些人很富有,有些人卻不怎麼走運;有些人在幹活,有些人卻忙於奔波。希臘的孔斯塔蒂諾·德格雷西亞是較富裕的流亡國王之一。由於希臘政府所付給的大筆賠償金,他有一套豪華的生活設施,在倫敦的鬧市區買下了一所價值70萬美元的住宅。
2006年剛過,英國皇室即宣布准備在4月慶祝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八十大壽。近日英王室網站還上載了一大批伊麗莎白二世由1952年登基至今所參與過的重大事件圖片。作 為世界碩果僅存最受注意的「立憲君主」之一,英女王到底何時會傳位,和她如何安排傳位,再一次掀起君主制存廢的討論。
英國王位傳承無憂
英國的王位最早建於9世紀,在後來的1000多年裡共出現過12個王朝。其中丹麥王朝和諾曼底王朝是由於異族入主英格蘭而造成的。王位在同族男性成員中相傳時,朝代的名稱沿襲不變;王位如果傳給女王的兒子,朝代的名稱就會改變。新的朝代通常是根據執政王的家族姓氏或封地來命名的。
英國的王位繼承法規定,王位是世襲的,由國王長子繼承。如果國王長子已死,則由其後嗣繼承;如果長子死亡而又無後代,就由次子或其後嗣繼承;國王無男性後裔,便由長女或其後嗣繼承;國王子女全無,則由其弟繼承。此外,除了執政王的子孫,王室的其他近親成員也享有王位繼承權。
這樣,當今英國王室成員中享有王位繼承權、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長子查爾斯王子、孫子威廉王子、次子安德魯王子、三子愛德華王子、女兒安妮公主、外孫彼得·菲利普斯、外孫女扎拉·菲利普斯、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林利子爵(瑪格麗特之子)和莎拉·阿姆斯特朗一瓊(瑪格麗特之女)。
不過,在這十名「候補國王」中,只有查爾斯王子和威廉小王子的名次是固定的,其他人的名次只是暫時的。名列前茅的繼承人如果死亡或宣布自己棄權,後面人的名次依次遞升;反之,前面的人如果家中添丁進口,後面人的位置就要統統往後挪。如果沒有非常事件發生,繼承王位對於第二名以後的人員,只不過是一場夢想而已。
英聯邦對查爾斯王子不滿
雖然英國不存在王位傳承問題,但新國王要想登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皆因為英國人對查爾斯王子——英女王法定繼任人的評價一直不佳。在2005年,查爾斯王子決定與卡米拉,一位自小認識的貴族之女再婚時,一項民意調查已顯示,英國人中有近23%認為女王駕崩後,英國應該徹底考慮是否廢止君主制。有近28%英國人更認為,一旦英女王離世,英國應馬上廢止君主制度。
對英國王室存亡有更大直接威脅的是,大部分「出身」於英國殖民地或屬地的英聯邦成員國,都威脅不再承認以英女王為象徵。加拿大早在1982年已實行西方版的、一如日本明治年間,將軍把所有權力移交天皇般的「大政奉還」——正式訂立加拿大憲法,英國國會與加拿大再沒有直接關系。
同樣地,有消息說紐西蘭正「積極考慮」採納類似加拿大的方針。在12個自英國獨立的加勒比海國家中,據說牙買加和巴貝多也有意通過修憲,廢止以英女王為國家元首的「准屬土」身份。
查爾斯的再婚,再一次使澳大利亞的共和運動組織揚言要放棄君主制。據今年1月的一項民調顯示,46%的人希望澳成為共和國,只有34%的人希望英國君主繼續作為澳國家元首。但是,如果查爾斯王儲繼承王位,支持共和制的比例就上升為52%,而希望維持澳英傳統關系的比例就下滑到29%。
近日,就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即將前往澳大利亞出席英聯邦運動會開幕式之際,新南威爾士州議會卻作出一項意味深長的決定:更改議員就職誓言,廢棄「效忠女王」的詞句。據英國《泰晤士報》9日報道,新南威爾士州議會通過決議,議員在就職時的誓詞由「效忠女王」改為「效忠澳大利亞和新南威爾士人民」。
曾推動澳大利亞停止奉英國女王為元首卻失敗的「澳大利亞共和運動」組織表示,查爾斯再婚的消息,會促使澳大利亞人重新思考尋求共和。該組織主席沃荷斯特說:「如果我們不在查爾斯王儲繼任英王之前成為共和國,那麼查爾斯和他的新任妻子卡米拉將變成澳大利亞人生活中的重要憲政人物,我們認為不應該發生這種情況。」
瑞典國王要交稅
誰是世界上權力最小的國王?據說是瑞典的卡爾·古斯塔夫。1975年憲法改革後,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國王已不再主持部長會議,不能組閣,也不再擔任武裝力量的首腦
。承擔的只是一系列官方使命:從接受大使的國書到頒發諾貝爾獎金。古斯塔夫是斯堪的納維亞平民國王中最平民的一個,因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需要交納稅捐的國王。
目前在歐洲,從荷蘭、瑞典、挪威到摩納哥,都保有著一個王室或一個貴族家族作為國家元首。這些國家的君主家族所作出的讓步,也許遠遠超出世人的想像。瑞典的王室早已放棄了傳統的儀仗和行列,王室成員所用的車子只比平民車輛貴一點而已;在荷蘭,王室早已放棄了大部分田產和土地,整個家族只是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單一的那座王宮中。
不過在歐洲最大王室所在地的英國,仍有部分人對這種「人民王室」的作風不夠滿意。1991年,下議院議員托尼 ·本恩曾公開提出英國聯邦法案,首度有系統地提出把英國轉為共和國的步驟。在君主立憲制已經鞏固的今天,保存一個王室就真這樣有傷大雅嗎?
尼泊爾國王有絕對權力
在歐洲,君主們擁有的權力更多是形式上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理論上有解散議會的權力,和按議會的多數決定任命首相,簽署法律;但如果沒有部長聯署,法律便不能生效。如果我們將歐洲王室和部分亞洲存在的王室相比,會發覺亞洲地區的王室仍傾向保留傳統的一套,有時甚至想扮演所謂「積極君主」角色。
在很多亞洲國家人民心目中,王室所代表的是國家尊嚴與傳統。如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裕仁天皇還是一個「活神」。當天皇離開皇宮時,沿途房屋的窗戶都要關閉,行人不得窺視。日本人第一次聽到天皇的聲音,還是1945年通過無線電向他的戰士戲劇性宣布投降的時候。這些,在歐洲國家是不可想像的。
在尼泊爾,王權仍然很大。尼泊爾現國王賈南德拉,是在2001年一場針對王室成員的屠殺發生後上台的。有不少傳言指控,是賈南德拉指揮發動了流血政變。但無論如何,賈南德拉的確是要大權獨攬。2月初,賈南德拉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實施宵禁,而反對黨也流亡印度,在新德里達成協議,組織了一個反對派聯盟,准備和賈南德拉直接對抗。
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雖然是君主國,但國王並不獨斷專行,王室秉承游牧部落的長老議事傳統,王室委員會相當於議會,委員會關於繼位等重大決策,還要徵求宗教領袖同意。這種不乏民主的君主制,雖然決策保守遲緩,卻也使政策平和中立。不過,由於王室擁有250億歐元財產而成為世界最富的家族之一,加上上千親屬生活奢侈,早就招致反對聲四起。
英女王必須遵守法律
人們今天抨擊君主制,客觀上也和王室式微有些關系。在英國,女王現在只是象徵。英國政府雖被稱為「女王政府」 ,技術上是由女王負責任命大臣,但事實上女王不能任命或罷免大臣、官員。而且英國政府也不向女王負責,它必須向下議院負責,即間接地向英國選民負責。
在英國法律中,女王也變成了一個自然人,必須像其他所有人一樣遵守法律,但是,女王是否能夠在觸犯法律時被控告卻是未定的。在17世紀的英國革命期間,議會曾經控告查理一世叛國,但在查理二世上台後整個過程被宣告非法。
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覺得王室已經成了供人觀賞的擺設,,更多的人抱怨王室陳腐保守、脫離現實、令現代人難以理解。有人還斷言,君主制在21世紀不可能倖存下來。2005年,北愛爾蘭新聞網SluggerO『Toole甚至如此評論:「查爾斯和卡米拉的結婚,可能會是未來一連串變化的開端。反王室和反對17世紀聯合王國法案的人串連起來,為英國王室體制帶來自1700年以來所未曾見過的急劇變化。」
泰國總理拜見國王要下跪
而在泰王國,幾經輪回後王室的風光也已不再。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相比,政府已經不再那麼器重普密蓬國王了,對他的宣傳鼓動也少很多,至少不再有雙方共生共榮的狀態,現在都各自為政。
從1946年上台至今,普密蓬已經在位60年,當之無愧地成為目前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可是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國王露面和活動的頻率越來越低,影響力自然不比從前,雖然普通民眾對他仍非常敬重。但不管現在國王的權力比以往有多大程度的削弱,在等級制盛行的泰國,國王以及王室成員的地位仍是至高無上的,因為連總理在拜見國王時都要跪著。
中東君主制國家沒有政變
那麼,君主制就真地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某些國家,無論君主政體有多少過錯,就其繼承性這一點來說,卻常常成為緩和權力斗爭的最穩定因素。
在泰國,王室很多時候仍可以做到 「一言九鼎」。已在位數十年的泰王普密蓬,不時仍在泰國社會發生政治動盪時起關鍵作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不服從文人政府而經常發動政變的軍人,惟一隻會服從泰王的命令。正是借著泰國王室的特殊地位,泰國才可以避免像印度尼西亞或菲律賓那樣,滑進經常政變的惡性循環中。
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德博爾馮是路易斯十四和維多利亞女王的後代。1975年11月22日,在佛朗哥去世兩天後,被宣布為國王。作為國家的舵手,他很快脫穎而出:清除了佛朗哥主義;使西班牙的勝利者和失敗者和好;在一個相當困難的轉變時期維護了團結、紀律和武裝力量的領導階層……1978年12月6日,經過公民投票,通過了西班牙憲法。這部憲法規定:「國家權力屬於西班牙人民,國家權力來自人民」,「西班牙國家的政體是議會君主制」。
阿拉伯君主們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才能適應被西方思想和技術所統治的當今世界,同時又不喪失本民族的文化精華,不向結束君主制的政治進程邁步。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東的君主國家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穩定。在20世紀,中東地區曾發生了60多次軍事政變,有幾個國家還陷入生靈塗炭的內戰。不過,二十幾個中東國家有17個發生過軍事政變。沒有發生政變的全是君主國家,連成規模的叛亂都沒有。
而英國君主製得以延續的部分原因也是,君主已經成了國家和民族的象徵,君主是中立的、超黨派的,因此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起到政治協調作用。從另一角度說,君主對國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因為君主在位時間較政黨執政時間要長得多,老百姓對女王的信任度要遠遠高於對其他政要。
近年來,歐洲王室熱熱鬧鬧地迎娶著一位又一位平民王妃,歐洲王室數百年精心捍衛的高貴血統一步步銷蝕殆盡。平民王妃的出現讓歐洲王室固有的傳統逐步走向消亡,她們
的存在甚至是在質疑王室存在的必要。挪威一位學者指出,王室畢竟和一般家庭不同
,他說:「你既要高高在上,又要成為普通人的一分子。」王室自此面對的將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西班牙王儲:愛上電視台女記者
36歲的西班牙王儲費利佩兩度愛上平民女子。第一個為他所鍾愛的女子是來自挪威的內衣模特愛娃·山納姆,雙方保持了長達4年的戀情。但愛娃過去為職業「獻身」的裸照經媒體曝光後,令許多國內保守派人士為之側目。
在結束這段戀情的後一年,費利佩又邂逅了另一位平民女子——32歲的西班牙電視台女記者兼主持人奧爾蒂斯·羅卡索拉諾,一名離過婚的女子——1998年,她曾與一名大學教師維系了一年的婚姻。2003年11月,西班牙王室宣布費利佩與奧爾蒂斯訂婚,兩人的婚姻於2004年5月22日舉行。
荷蘭王儲:牽手銀行女職員
34歲的王子威廉·亞歷山大與來自阿根廷的馬克西瑪,克服了來自王室的阻力訂了婚。亞歷山大王子與馬克西瑪是在一次博覽會上相識的。此後,他們便墜入愛河,確定了戀愛關系。為了和王儲在一起,馬克西瑪辭去了銀行的工作,搬到布魯塞爾,專心學習荷蘭語。
有關消息傳到荷蘭後,該國議會的一些議員立即對這樁婚事表示強烈反對。馬克西瑪的父親在阿根廷軍政府中曾任農業部長,由於阿根廷軍政府統治期間無端殺害了許多反獨裁人士,荷蘭國內對其譴責聲一直沒有平息。而當地的一些報紙則建議,王子如要娶馬克西瑪為妻,就應宣布放棄王位繼承權。直至2000年11月,荷蘭女王夫婦在王宮內宴請未來的親家,公開表明對這樁婚事的支持,威廉王儲的婚姻爭議才暫告一段落。
挪威王儲:迎娶餐廳女招待
2001年8月25日,挪威王儲哈康與梅特·馬里特霍爾比舉行了婚禮,人們將這次婚姻稱作是一個奇跡,因為除了婚禮盛況空前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新娘梅特的出身。
在結識王儲之前,她曾經是個餐館女招待,還是一名未婚媽媽,其4歲孩子的父親更是一名「癮君子」,並已因販毒而被判入獄。梅特的這些「污點」曾經令挪威人擔心她會玷污挪威王妃高貴典雅的形象,但梅特用自己的真誠和行動獲得了人們的諒解與尊重。
丹麥王儲:與廣告女經理結連理
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成就了一段歐洲王室的佳話:來自澳大利亞的廣告經理瑪麗·唐納德森在悉尼一家夜總會結識了丹麥王儲弗利德里克王子。隨後,兩個人在丹麥喜結連理,據稱好萊塢影片《王子和我》就是以他們的戀情為藍本拍攝而成。
弗利德里克3歲時,他的祖父去世,母親登基成為丹麥女王,他也因此成為這個歐洲最古老王朝的王儲。唐納德森出身澳大利亞中產階級家庭,她的行為舉止也被廣泛認為莊重得體,但是未來的丹麥國王與這位平民女性的結合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在獲得母親瑪格麗特女王的同意後,弗利德里克王子正式向唐納德森求婚,丹麥國會也最終同意唐納德森成為丹麥王妃。
參考資料:http://news.sina.com.cn/w/2006-03-17/16409375883.shtml
❹ 歐洲貴族皇室住的地方有哪些
英國 白金漢宮
西班牙 馬德里皇宮
比利時 布魯塞爾皇宮
挪威 挪威王宮
摩納哥 摩納哥大公官邸
荷蘭 阿姆斯特丹—王宮
瑞典 瑞典王宮
丹麥 阿美琳堡
列支敦斯登 瓦杜茲城堡
❺ 葡萄牙用英語怎麼說
葡萄牙全稱為葡萄牙共和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16世紀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中扮演活躍的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瓜分世界。在近代西方歷史上,葡萄牙是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16世紀到18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成為影響世界的最強大的全球性帝國。那麼你知道嗎?下面來學習一下吧。
葡萄牙英語說法1:
Portugal
葡萄牙英語說法2:
Portuguese
葡萄牙的相關短語:
葡萄牙語 Portuguese
葡萄牙文 Portuguese ; Abunuwasi ; br.viatech ;
葡萄牙空軍 Portuguese Air Force Force aérienne portugaise
葡萄牙語語法 Portuguese grammar ; Gramatica da lingua Portuguesa
葡萄牙航空 TAP Portugal ; TP ; TAP Air Portugal ; TAP
葡萄牙牧羊犬 Portuguese ; Portuguese Sheepdog ;
葡萄牙的英語例句:
1. Portugal and Spain had possessed vast empires that waxed and waned.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曾是經歷了興衰的大帝國。
2. Britain does not agree and neither do Denmark, Portugal and Ireland.
英國不同意,丹麥、葡萄牙和愛爾蘭也持反對意見。
3. Portugal will probably have a *** all current-account surplus for 1992.
葡萄牙1992年經常專案可能會出現小額順差。
4. Britain's refusal to sell Portugal arms in 1937 still rankled with him.
1937年英國拒絕向葡萄牙銷售武器的事情仍然令他憤慨。
5. Contemporary photographs are juxtaposed with a sixteenth century, copper Portuguese mirror.
幾幅當代照片和一面16世紀的葡萄牙銅鏡並排擺在一起。
6. The word "Pagoda" was introced to Europe by the 17th century Portuguese.
Pagoda這個詞由17世紀的葡萄牙人引入歐洲。
7. Spain and Portugal are joining the mon Market.
西班牙和葡萄牙將加入歐洲共同市場。
8. Some of the royal family of Spain are resident in Portugal.
西班牙王室的一些成員居住在葡萄牙.
9. He is virtually bilingual in Spanish and Portuguese.
他實際上講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兩種語言.
10. She was sorry to bid farewell to Portugal.
她捨不得告別葡萄牙.
11. They styled their house in the Portuguese manner.
他們仿照葡萄牙的風格設計自己的房子.
12. Her family is Portuguese in origin.
她的家族是葡萄牙血統.
13. Portuguese is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Brazil.
葡萄牙語是巴西的民族語言.
14. French, Italian, Spanish and Portuguese are Romance languages.
法語 、 義大利語 、 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是拉丁系語言.
15. Portuguese explorers had charted the west coast of Africa as far as Sierra Leone.
葡萄牙探險家已經繪制出了遠至塞拉里昂的非洲西海岸地圖。
❻ 法國波旁家族是如何入住西班牙的
波旁家族與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比較重要的聯系大概要從路易十四時期算起。首先,路易十四正當婚齡的時候,被迫放棄了自己的初戀,宮相馬扎然的侄女瑪麗·曼奇尼,而與西班牙的公主也是他的表妹瑪麗·泰雷茲結成政治聯姻。
這也成為了當時歐洲重要的歷史組成部分。而戰爭耗時如此之長,最終拖到參戰國不得不妥協,腓力五世的統治也被確認了下來,不過也規定了西班牙與法國永遠不能合並、基於這個基礎上,波旁王室得以在西班牙「倖存」下來,現在西班牙的王室仍然是波旁家族。
❼ 現在的西班牙王室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還是屬於波旁家族啊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因為沒有子嗣,便立下遺囑,確認法國王儲的次子安茹公爵為其繼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為西班牙國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後西班牙王室就是波旁家的了。
❽ 西班牙的國王——胡安·卡洛斯——是屬於哈布斯堡王室還是屬於波旁王室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
❾ 西班牙王室的介紹
西班牙王室的血統起源於5世紀的西哥特王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西班牙王室只計算王室父系血統的情況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 of Hesbaye (770-807),他的後代為「歐洲第一家族」法國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現今國王費利佩六世一世即波旁家族成員,是Robert of Hesbaye父系血統的直系後代,在只計算父系血統王室中,世界上現存最長父系王室中排在第二位在日本菊花王朝之後。西班牙阿拉貢地區出生的「天主教國王」 費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看中了哥倫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們也想藉助哥倫布,讓他為西班牙在海外尋找一個新世界。於是,他們於1492年資助哥倫布探險。哥倫布不負重託發現了美洲,新世界幾乎無窮無盡的金銀使西班牙暴富起來。擁有了玻利維亞波托西銀礦等巨額財富,西班牙也幾乎擁有了整個世界。
❿ 西班牙國王在哪住著
薩蘇埃拉宮
薩蘇埃拉宮是座規模不大的兩層樓,外牆用淺灰色花崗岩、白石、紅磚和深棕色石板建造,古雅莊重,樸素和諧。院內種植了雪松、橡樹、極樹、白臘樹、棟樹等樹木和各種花草。這座宮殿的四周是密密的橡樹林,林中有成群的鹿和抱。遠處是高高的瓜達拉馬山。環境十分優美,安靜。
1962年作為王位繼承人的胡安·卡洛斯與索菲婭結婚後,按照佛朗哥的安排住進這座王宮。胡安·卡洛斯登基後,人們曾建議他搬到豪華的帕爾多宮,被他拒絕。帕爾多宮,又譯豹宮,共有300多個房間,是歷代國王居住的行宮之一,佛朗哥生前也在這里居住。胡安·卡洛斯不願意這樣浪費和奢侈,迄今已在薩蘇埃拉宮居住了近40年。
薩蘇埃拉宮不僅與歐洲其他王宮相比,就是國內現存的上百座王宮相比也是很小的一座。宮內除了國王一家的住所和辦公室外,還有王宮工作人員的辦公室、接待大廳、小客廳和客房、餐廳及祈禱廳以及工作人員住房等。西班牙移民宮內收藏了大最壁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