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迪是西班牙什麼運動的代表人物
⑴ 新藝術運動的主要影響
新藝術運動的風格是多種多樣的,在各國都產生了影響。在歐洲的不同國家,擁有不同的風格特點,甚至於名稱也不盡相同。 「新藝術」一詞為法文詞,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等以此命名,而德國則稱之為「青年風格」(Jugendstil),奧地利的維也納稱它為「分離派」(Seccessionist),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則稱之為「工藝美術運動」。 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新藝術」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稱,由出版商薩穆爾·賓於·1895年12月創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設計事務所的基礎上開設的,取名「新藝術畫廊」。作為「新藝術」發源地的法國,在開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兩個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個是南錫。其中巴黎的設計范圍包括傢具、建築、室內、公共設施裝飾、海報及其他平面設計,而後者則集中在傢具設計上。
設計組織:新藝術之家,現代之家,六人集團;
代表人物:薩穆爾·賓,朱利斯·邁耶,格拉斐,愛米勒·加雷,路易·馬若雷爾,勒內·拉里克,歐仁·格拉塞,土魯斯·勞特累克,皮埃爾·波那爾,埃克多·基馬。 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僅次於法國,比利時的革新運動具有相當的民主色彩,比利時出現了相當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藝術家、建築設計師,他們在藝術創作上和設計上提倡民主主義、理想主義,提出藝術和設計為廣大民眾服務的目的,在比利時進入「新藝術」運動的時候,這些藝術家和設計家就提出了「人民的藝術」的口號。從意識形態上來說,他們是現代設計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比利時新藝術運動在比利時設計史上被稱為「先鋒派運動」。始於19世紀80年代。1881年,由奧克塔·毛斯創辦民主色彩濃厚的藝術刊物《現代藝術》,宣傳新藝術思想。1884年組成了二十人小組,通過舉辦藝術展覽使比利時人接觸現代藝術思想。1894年,這個小組改名為「自由美學社」。
設計組織:二十人小組,自由美學社
代表人物:維克多·霍塔, 享利·凡德·威爾德。 代表人物
安東尼·高迪(1852—1926),是西班牙新藝術運動的最重要代表。他作為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師和設計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手藝銅匠的兒子。他一生被肺炎折磨,從小就沉默寡言。17歲開始在巴塞羅納學建築,其設計靈感大量來自他廣泛閱讀的書籍。早期具有強烈的阿拉伯摩爾風格特徵,也就是其設計生涯的「阿拉伯摩爾風格」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他的設計不單純復古而是採用折衷處理,把各種材料混合利用。屬於這種風格的典型設計是建於1883——1888年間,位於巴塞羅那卡羅林區的文森公寓。這個設計的牆面大量採用釉面瓷磚作鑲嵌裝飾處理。高迪從中年開始,在他的設計中,糅合了哥特式風格的特徵,並將新藝術運動的有機形態、曲線風格發展到極致,同時又賦予其一種神秘的、傳奇的隱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經心的設計中表達出復雜的感情。高迪最富有創造性的設計是巴特羅公寓,該公寓房屋的外形象徵海洋的海生動物的細節。整個大樓一眼望去就讓人感到充滿了革新味。
米拉公寓
米拉公寓進一步發揮了巴特羅公寓的形態,建築物的正面被處理成一系列水平起伏的線條,這樣就使得多層建築的高垂感與表面水平起伏相映生輝。公寓不僅外部呈波浪形,內部也沒有直角,包括傢具在內,都盡量避免採用直線和平面。由於跨度不同,他使用的拋物線拱產生出不同高度的屋頂,形成無比驚人的屋頂景觀,整座建築好像一個融化時的冰淇淋。米拉公寓由於風格極端,引起了巴塞羅那市民的指責,報紙以各種諢名來攻擊這個設計:比如蠕蟲、大黃蜂的巢等。
教堂設計
在高迪所有的設計中,在今天看來,最重要的還是他為之投入43年之久,並且至死仍未能夠完成的聖家族大教堂。該教堂1881年委託高迪設計,1884年始建,主要由於財力不足,多次停工。教堂的設計主要模擬中世紀哥特式建築式樣,設計有18座高塔,截止至2012年9月已完工兩個門共8座高塔。尖塔雖然保留著哥特式的韻味,但結構己簡練得多,教堂內外布滿鍾乳石式的雕塑和裝飾件,上面貼以彩色玻璃和石塊,彷彿如神話中的世界一般,教堂渾身上下看不到一條直線,一點清楚的規則,彌漫著向世界的工業化風格挑戰的氣息。
西班牙「新藝術運動」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路易·多米尼科·蒙塔尼(1850-1930)其設計風格基本上與法國、比利時的風格同步,但更重視功能的作用,代表性的設計是卡塔拉蘭音樂廳。 奧地利美術協會
奧地利的新藝術運動是由維也納分離派發起的。這是一個由一群先鋒藝術家、建築師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體,成立於1897年,最初稱為「奧地利美術協會」。因為他們標榜與傳統和正統藝術分道揚鑣,故自稱「分離派」。其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為藝術的自由」。主要代表人物有:建築家奧托·瓦格納(1841—1918)、約瑟夫·霍夫曼(JosefHoffmann,1870—1956)、約瑟夫·奧爾布里希(1867—1908)、科羅曼·莫塞(1868—1918)和畫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等。
代表人物
瓦格納是奧地利新藝術的倡導者,他早期從事建築設計,並發展形成自己的學說。他早期推崇古典主義,後來受工業技術的影響下,逐漸形成自己的新觀點。其學說集中地反映在1895年出版的《現代建築》一書中。他指出新結構和新材料必然導致新的設計形式的出現,建築領域的復古主義樣式是極其荒謬的,設計是為現代人服務,而不是為古典復興而產生的。他對未來建築的預測是非常激進的,認為未來建築「像在古代流行的橫線條,平如桌面的屋頂,極為簡潔而有力的結構和材料」,這些觀點非常類似於後來以「包豪斯」為代表的現代主義建築觀點。他甚至還認為現代建築的核心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統的設計,因為建築是人類居住、工作和溝通的場所,而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環繞空間。建築應該具有這種交流、溝通、交通為中心設計考慮,以促進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為目的,裝飾也應該為此服務。他在1900——1902年設計建造的維也納新修道院40號公寓,就體現了他的「功能第一,裝飾第二」的設計原則,並拋棄了「新藝術運動」風格的毫無意義的自然主義曲線,採用了簡單的幾何形態,以少數曲線點綴達到裝飾效果。
建於1899年的馬若里卡公寓大樓雖堪稱瓦格納的代表作之一,整個大樓外表裝飾十分豪華,馬若里卡彩磚和簡潔的縱橫方格形成鮮明對比。但是只有到了他晚期的作品,才真正體現出維也納新藝術的獨特風貌,擯棄了一切多餘的裝飾。如建於1897——1898年的維也納分離派總部,充分採用簡單的幾何形體,特別是方形,加上少數表面的植物紋樣裝飾,使設計具有功能和裝飾高度吻合的特點,與外型奇特、功能不好的高蒂設計的建築形成鮮明對照。
約瑟夫·奧爾布里希和約瑟夫·霍夫曼是瓦格納的學生,他們繼承了瓦格納的建築新觀念。奧爾布里希為維也納分離派舉行年展設計的分離派之屋,以其幾何形的結構和極少數的裝飾概括了分離派的基本特徵。交替的立方體和球體構成了建築物的主旋律,如同紀念碑一般簡潔。
與奧爾布里希相比,霍夫曼在新藝術運動中取得的成就更大,甚至超過了他的老師瓦格納。他於1903年發起成立了維也納生產同盟,這是一個近似於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時期莫里斯設計事務所的手工藝工廠,在生產傢具、金屬製品和裝飾品的同時,還出版了雜志《神聖》,宣傳自己的設計和藝術思想。霍夫曼一生在建築設計、平面設計、傢具設計、室內設計、金屬器皿設計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的建築設計中,裝飾的簡潔性十分突出。由於他偏愛方形和立體形,所以在他的許多室內設計如牆壁、隔板、窗子、地毯和傢具中,傢具本身被處理成岩石般的立體。在他的平面設計中,圖形設計的形體如螺旋體和黑白方形的重復十分醒目,其裝飾手法的基本要素是並置的幾何形狀、直線條和黑白對比色調。這種黑白方格圖形的裝飾手法為霍夫曼所始創,被學術界戲稱為「方格霍夫曼」。
畫家出身的克里木特是「維也納分離派」中最重要的藝術家,在繪畫風格上同樣採用大量簡單的幾何圖形為基本構圖,採用非常絢麗的金屬色,如金色、銀色、古銅色,加上其他明快的顏色,創造出非常具有裝飾性的繪畫作品,在當時畫壇引起很大的震動。他為建築設計的壁畫,採用陶瓷鑲嵌技術,利用其嫻熟的繪畫技巧,為設計增添了許多魅力。
維也納分離派另一代表人物莫塞,雖以繪畫久長,但與分離派設計家們的合作十分密切。他們裝飾繪畫風格簡單明快,與克里木特的繪畫風格形成鮮明對照,趨向於用單色或黑白顏色進行設計。如1898年他為維也納分離派設計的展覽海報,就是新藝術運動的典型作品。
⑵ 天才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如何創造奇跡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聖家族教堂
聖家堂是高迪一生中最著名的創造,同時也應該是他的遺憾,這座耗費他後半生整整43年的心血之作,為了更方便隨時跟進工程,他甚至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而直到今日依然沒有完工,但未完工的聖家堂猶如上帝的傑作屹立在巴塞市中,引人膜拜。
170米的高塔、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宛如從牆上生長出來的栩栩如生的雕像……,龐大的建築顯得十分輕巧,有如孩子們在海灘上造起來的沙雕城堡。不過教堂顯得有些令人恐怖,難怪有的民眾稱之為「石頭構築的夢魘」。
但當羅馬教皇利奧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築這一教堂時,巴塞羅那人馬上便喜歡上這座教堂,也愛上它的建築師高迪了。
聖家大教堂的創作上吸收了哥特、伊斯蘭教、新藝術等各家建築的精華,糅合了自己的想像力將它們改造成為奇異無比的建築結構。外表陰暗扭曲,哥特氣質尤為明顯,宮廷宗教意味濃烈,繁復密集的線條感是造就它哥特氣質的首要功臣。
⑶ 安東尼奧.高迪到底屬於新藝術風格還是現代主義風格
在1880年代,新藝術運動只是被簡單地稱為現代風格,就象洛可可風格在它那個時代的稱呼一樣。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圍團體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當時矯飾的流行風格,形成20世紀現代主義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時髦的先鋒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國青年風格;維也納的維也納分離派運動,那裡的高瞻遠矚的藝術家和設計師脫離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舉行的)沙龍畫展,而把風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覽。在義大利,用倫敦商店的櫥窗為來源於工藝美術運動,又歸於好的現代設計,命名為自由風格。其包括新藝術運動的商業外觀,同時又保留了義大利重要特色標志。
這種風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滿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象是使傳統的裝飾充滿了活力,表現形式也象是從植物生長出來。
所以說,在安東尼奧.高迪的那個年代,正好經歷著這種概念混同的時期,嚴格的追究風格在那個具體的時期顯得並不重要。站在他的年代,你既可以說那是新藝術風格,也可以說那是現代主義風格,因為那個時代,人們是不嚴格區分開二者的
⑷ 高迪建築作品有哪些
高迪建築作品有古埃爾公園,米拉公寓和聖家族大教堂。神聖家族大教堂又名聖家堂,是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生前設計的最後一座建築作品。它於1882年動工。
安東尼奧高迪出生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新藝術運動時期的建築風格。
人物經歷
安東尼奧高迪1852年6月25日誕生於離巴塞羅那不遠的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父親是一名鍋爐工,母親在家操持家務。他們敦厚善良,是虔誠的教徒,過著簡朴、平靜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1877年,高迪為一所大學設計禮堂,這也是他的畢業設計。方案出來後,引起很大爭議,但最後還是被通過了。建築學校的校長感嘆地說真不知道我把畢業證書發給了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
⑸ 安東尼奧·高迪和西班牙「新藝術」運動
本期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 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
ID: Noble4913
每天學一點世界現代設計史,適於學習,考研,工作等多方用途,滿滿干貨!
· 歐洲各國的「新藝術」運動的相似之處:
(已經提了好多遍啦,一定要記住啦)
都是對於矯飾的維多利亞風格的反對
都是對於機械、大工業化風格的不安的體現
都採用了自然主義的形式
都反對採用直線
被評論家揶揄為 「面條風格」「蠕蟲風格」(噗)
但是
各個地方的具體表現方式卻不盡相同
其中 最為極端、最具有宗教氣氛的 「新藝術」運動:
地中海沿岸地區,特別是在西班牙的南部地區和巴塞羅那地區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能也是唯一重要的西班牙「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
建築家安東尼奧·高迪
· 他這一生:
高迪出身卑微,生於一個銅匠家庭,是一名普通手工藝人的兒子
先天身體不好,一生受到肺炎折磨( •̥́ ˍ •̀ू )
但是
高迪從小好鑽研,勤思索
17歲時,高迪到卡塔蘭的省城巴塞羅那學習建築
由於家庭貧困,他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在建築公司打工來支持學習與生活
他在學校不算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學生,但基本功相當扎實
在學院的最後一段時期中, 他已經開始離開常規的建築規范,進而追尋自己的發展方向
他被教授們認為或者是天才或者是瘋子,他一生都被人這樣看待
· 從心理上來講,高迪相當平民化:
他一向覺得自己是一介平民,一個普通人
當他被車撞成重傷,剛剛蘇醒過來
發覺人們已經認出他是建築大師,要把他從平民醫院移到高級醫院時
他說:
「我的地方是這里,是在窮人之中。」
這反映出高迪的矛盾心態:
精神上的貴族和感情上的平民
高迪的設計靈感大量來自他廣泛閱讀的書籍
(所以,你還不開始讀書嗎?)
高迪所熟讀的書籍當中,法國建築師維奧列特·勒·杜克的作品對他影響相當大
杜克的作品主要描述與介紹了:
11~13世紀的法國建築
成為當時青年建築師們的「聖經」
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的經濟中心
同時也是藝術、設計的中心
經濟實力雄厚的巴塞羅那頗具自由主義的思想氣氛
它的藝術和建築設計風格也非常獨立,高迪自然會受到影響
· 高迪的職業生涯:
起初:「摩爾風格階段」
這個時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強烈的阿拉伯摩爾風格的特點
典型設計:
文森公寓
這個設計的牆面大量採用釉面瓷磚做鑲嵌裝飾處理
是高迪的第一座摩爾風格建築
他的金主爸爸:
企業家居里家族
· 1883年,高迪為居里設計了第一個項目
那是在加拉夫的一幢狩獵的小屋
風格與文森公寓相似,受摩爾風格的影響
· 1884年, 他設計了居里在巴塞羅那的居所
摩爾風格仍然強烈
但是出現了些特殊的地方:
居所公園的大門就具有強烈的「有機風格」和表現主義特色
他把馬既改成了圖書館,雖然大量採用當時流行的「新藝術」運動風格
(這棟建築現在是巴塞羅那的技術建築學院),新哥特主義的痕跡仍處處可見
新哥特主義鳳格和新藝術風格的混合,在高迪為居里後來設計的多棟建築中都可以看到
· 1886年, 他開始為居里設計在巴塞羅那的主要住宅
一所巨大的宮殿式建築
大量採用金屬澆鑄工藝製作的金屬構件,具有強烈的「新藝術」運動特徵
· 高迪從中年開始,逐漸擺脫了單純哥特風格的影響,走出了自己的風格道路
他的新風格具有有機的特徵,同時又具有神秘的、傳奇的色彩
不少裝飾圖案都有很強烈的象徵性
· 1898年, 他為卡爾維家族設計了巴塞羅那的住宅
是他的風格轉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 居里公園 是高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項目,也是一個沒有完成的設計項目
公園的設想是居里提出來居里對於英國園林很有興趣
高迪利用這個機會企圖設計一個與周圍的鄉村環境和諧地渾然一體的公園
但是他只完成了整個宏大設計計劃中的兩個建築
他的地面鑲嵌具有巴塞羅那後來出現的藝術大師胡安.米羅的繪畫特色
他的繪畫是立體的,是通過建築表現出來的
裝飾構思充滿了兒童式的想像和天真
· 1904- 1906年,高迪在巴塞羅那設計了巴特羅公寓
這個項目進一步發展了他在居里公園上的想像力
房屋的外形象徵海洋和海生動物
該建築標志著他的個人風格的形成
· 他在同一時期設計的另一棟公寓:
米拉公寓
由於風格極端,引起當時巴塞羅那市民的憤怒
報紙上以「蠕蟲、大黃蜂巢」等各種諢名來攻擊這個設計
這棟公寓完全採用有機主義手法,是「新藝術」運動的極端作品
無論外表還是內部,包括傢具在內,都盡量避免採用直線和平面
整個建築好像一塊正在融化的冰激
· 這個項目表現了啥?
「新藝術」運動對於機械的強烈反感
對於工業化的強烈挑戰情緒
對於維多利亞風格過分裝飾的厭惡
以及巴塞羅那人對於形式的大膽探索
對於新風格的高度容忍
卡塔蘭人的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米拉公寓對於了解「新藝術」運動風格的思想實質和形式特徵非常有幫助
1984年,米拉公寓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向公眾開放
· 在高迪所有的設計當中,最重要的還是他投人43年之久,
並且至今尚未完成的
聖家族教堂
這座教堂的有機結構和外形,大膽地向當時彌漫世界的工業化風格挑戰
雖然這種挑戰是微弱的、孤立的,但是在巴塞羅那地區卻顯得非常雄壯有力
高迪去世迄今90多年了
但是他的影響卻依然存在
特別是在後現代主義風起雲涌的時期
他的風格一度被新一代的設計師作為一種可以與國際主義、現代主義抗衡的符號來借鑒
每當提及這樣的大師,心裡總會很感動
他們的一生
我們的一生
究竟何去何從
「臨行回頭望向不遠處,
荒蕪小鎮等風來
今朝一別又別再幾年
縱然茶涼酒也寒
待我功成名就再舉杯
飲下玉液慶功酒
回首看見爹娘的面容
早已蒼白的臉孔」
▲
sigh
本期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 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
ID: Noble4913
每天學一點世界現代設計史,適於學習,考研,工作等多方用途,滿滿干貨!
⑹ 巴塞羅那瘋狂建築藝術家-高迪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新藝術建築風格。高迪曾就學於巴塞羅那省立建築學校,畢業後初期作品近似華麗的維多利亞式,後採用歷史風格,屬哥特復興的主流。
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託項目是完成巴塞羅那的神聖家族教堂(也稱聖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設中),這是一座極有個性和感染力的建築物(高迪去世時僅完成一個耳堂和四個塔樓之一),米拉公寓,
巴特羅公寓(又稱巴特羅之家),
吉埃爾禮拜堂和古埃爾公園。
⑺ (世界現代設計史)為什麼說西班牙新藝術的代表人物是高迪,奧地利分離派也是高迪
歐洲各國的新藝術運動,雖然目的相似,都是對於矯飾的維多利亞風格的反對,都是對機械大工業化風格不安的體現,都採用了自然主義的形式,都反對採用直線,被一些評論家揶揄為「面條風格」、「蠕蟲風格」,但是,各個地方的具體表現方式卻不盡相同。其中最為極端、最具有宗教氣氛的新藝術運動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特別是在西班牙的南部地區和巴塞羅那地區,而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能也是唯一重要的西班牙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是建築家安東尼奧·高迪。對於他與他的設計探索的了解,有助於加深對新藝術運動的精神之認識。
⑻ 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和他的作品有哪些
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代表作《紅磨坊舞會》。
他生於法國阿爾比,自幼身有殘疾,因而發育不全。法國貴族家庭出身、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他十分喜愛浮世繪版畫。他的不少作品題材取自周圍的生活,描繪資產階級沙龍、咖啡店、夜總會、妓院的生活場面。他善於用精練的筆觸,用鮮明的大塊色彩對比組織畫面,刻畫人物性格。
彼得·貝倫斯,代表作電風扇的設計。德國著名建築師,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德國製造聯盟」的首席建築師。其中他設計的透平機車間成為當時德國最有影響的建築物,被譽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築」。
⑼ 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
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有:赫克托·吉馬德(巴黎地鐵站設計者)、艾米爾·蓋勒(蝴蝶床設計者)、霍爾塔(建築師)、威爾德(比利時大師)、安東尼奧·高迪(西班牙建築大師)、吉斯塔夫·克里姆特(維也納分離派)等。
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的運動,是一次內容廣泛的、設計上的形式主義運動。
新藝術運動涉及十多個國家,從建築、傢具、產品、首飾、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畫一直到雕塑和繪畫藝術都受到影響,延續長達10餘年。
新藝術運動實質上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在歐洲大陸的延續與傳播,主張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以此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