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地形為什麼那麼好
Ⅰ 墨西哥的氣候,地理高手進
墨西哥的氣候因緯度差異而有很大的不同。海岸低地屬熱帶雨林,中部高原氣候較涼爽,四季分別不大,但日夜溫差大。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地就比較寒冷。由南北吹向赤道的信風,使得墨西哥灣區和加勒比海沿岸的氣候舒適宜人。各區降雨量有很大不同,海岸低地比高原地帶多雨,不過仍有地區差異,終年有雨的地方包括東馬德雷高地地峽、以及南端的奇阿帕斯.其它地區就乾濕季明顯,5-10月為乾季,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中部高原最為乾燥。12月到隔年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北風讓內陸非常寒冷,氣溫常常低到攝氏個位數,北部有些地方還會下雪。墨西哥主要有兩個季節:乾季與雨季。5月到11月是雨季,乾季是11月到隔年5月。雨季降雨量最高可達每月150公釐,越往南降雨越多,8月到10月南部會有颶風。所以要造訪當地海灘的最佳時節是乾季(11月到隔年5月)。
Ⅱ 墨西哥簡介
墨西哥面積196萬多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國,為中美洲最大的國家。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經濟專屬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脈和南馬德雷山脈,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 ,沿海多狹長平原。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間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積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24℃,地勢較高地區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內地為750—1000毫米,墨西哥灣沿岸中部與太平洋沿岸南部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人口1.032億,在美洲居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90%,其餘為印第安人。居民大多數信奉天主教。墨西哥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墨西哥人將「雄鷹」視為祖國的象徵,墨西哥的國徽圖案為一隻叼著蛇的雄鷹站立在仙人掌上。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4。從左至右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繪有墨西哥國徽。綠色象徵獨立和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象徵國家的統一。
國鳥:雄鷹。國花:仙人掌、大麗菊。國石:黑曜石。獨立日:9月16日(1810年)。
墨西哥首都是墨西哥城 (Mexico City,Ciudad de Mexico) ,面積1525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含衛星城)(2005年),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氣溫12-26℃,1月平均氣溫6-19℃。 墨西哥行政區劃分為31個州和1個聯邦區(墨西哥城),州下設市(鎮)(2394個)、村。各州名稱如下:阿瓜斯卡連特斯、北下加利福尼亞、南下加利福尼亞、坎佩切、科阿韋拉、科利馬、恰帕斯、奇瓦瓦、杜蘭戈、瓜那華托、格雷羅、伊達爾戈、哈利斯科、墨西哥、米卻肯、莫雷洛斯、納亞里特、新萊昂、瓦哈卡、普埃布拉、克雷塔羅、金塔納羅奧、聖路易斯波托西、錫那羅亞、索諾拉、塔瓦斯科、塔毛利帕斯、特拉斯卡拉、韋拉克魯斯、尤卡坦、薩卡特卡斯。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聞名於世的瑪雅文化、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創造。公元前興建於墨西哥城北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這一燦爛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陽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奧蒂瓦坎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共同遺產。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
Ⅲ 墨西哥城市分布特點
1)墨西哥分布特點一是地形方面:【城市大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內陸高原地區】。
2)墨西哥分布特點二是海陸位置方面:【城市分布是沿海少,內陸多】。
3)形成該特點的原因是【沿海地區地勢低,氣溫高,內陸高原氣候涼爽】。
Ⅳ 墨西哥高原的地貌結構
科迪勒拉山系的地貌結構自成一體,它是由一系列縱向山脈、山間高原、盆地和谷地組成,但其南北兩段略有差異:墨西哥高原位於北段,北段(北美)大致可分為東、中、西三個縱列帶。
中部為山間高原盆地帶。自北而南有育空高原、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哥倫比亞高原、大盆地、科羅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分布范圍很廣,其構造地形差別也大。墨西哥高原具有斷塊山與盆地間錯分布的特徵,南部較高,南緣有一條東西向火山帶。
東部以落基山脈為主體,其北有布魯克斯山,其南為墨西哥高原東側的東馬德雷山。落基山脈南北延5000千米,一般高2000米,南部高峰可達4000米以上。落基山構造復雜,大多以褶皺和沖斷層為基礎,呈現為條狀山脈和間隔斷層谷地為主。著名的黃石公園就位於它的中段,以溫泉和噴泉著稱。
墨西哥的氣候深受地形的影響,墨西哥的居民、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氣候宜人的高原地區。
Ⅳ 墨西哥地理位置是什麼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南部,北部與美國接壤,南部與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兩國接壤。陸地鄰國數量不多,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部和東南部瀕臨大西洋的邊緣海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地跨兩大洋。墨西哥的總面積約為196萬平方千米,是北美洲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面積第十三大的國家。
氣候特徵
墨西哥北部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屬於終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仙人掌是墨西哥最多的植物。
墨西哥的主要地形類型為高原和山地地形,墨西哥西部地區主要為山地地形,屬於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主要的山脈包括西馬德雷山脈,南馬德雷山脈和東馬德雷山脈,中部地區為墨西哥高原,山脈和高原之間分布著很多山間盆地。
墨西哥的地勢總體上呈西高東低,墨西哥東南部地區地勢較為低平,包括尤卡坦半島地區,屬於平原地形。
Ⅵ 墨西哥為什麼被稱為「高原明珠」
墨西哥面積1964375平方千米,拉美第3大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瀕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脈和南馬德雷山脈,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沿海多狹長平原。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墨西哥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間盆地中。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24℃,地勢較高地區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因為該國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所以自然條件極其優越,有「高原明珠」之美稱。
Ⅶ 墨西哥的地形特徵
(1)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較高;(2)高原分布於中部,沿海有比較狹窄的平原,東南部平原面積相對較大。(3)整個墨西哥地形呈現中部高,東西兩側低的特點,地形起伏較大。
Ⅷ 墨西哥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墨西哥領土面積1972550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國,僅次於巴西與阿根廷,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