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古代兵種叫什麼
① 墨西哥的歷史
墨西哥的歷史源遠流長,大約在距今5萬年前,一些生活在亞洲北部地區的游獵民族,從冰河時代海水凍結的白令海峽進入美洲,然後呈扇狀繁衍至整個美洲。約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早期定居在墨西哥一帶的居民開始了初步的農業種植,墨西哥的歷史也因此而逐步產生。
墨西哥的歷史可以簡略的分為三個階段。印第安時期;殖民地時期;獨立至今。
印第安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古老的印第安民族在原基礎上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印第安文化。先後出現了奧爾美加(Olmec)、瑪雅(Maya)、托爾特克(Toltec)、阿茲特克(Aztec)等璀璨的古代文明。
奧爾美加文化是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的文明,其主要的建築物有金字塔、巨石雕刻、綠玉雕刻和陶俑等。瑪雅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無論在建築、數學、天文、文字、宗教各個方面均取得難以想像的成就,達到相當了高的水平。晚期的阿茲特克人農業和商業十分發達,在建築、文字、醫葯等方面也相當的成就,並興建了當時極為繁榮的特諾奇蒂特蘭城(Tenochtitlan),這就是如今墨西哥城的前身。隨著1492哥倫布(Columbus)發現這片美洲新大陸之後,西班牙殖民地開始佔領這里並中斷原有的印第安文化的發展。
殖民地時期:1521年,西班牙人赫爾南·科爾特斯(Hernan Cortes)率軍逐步征服了墨西哥,並把這里更名為新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將土地連同當地印第安人賜給征服者,實行委託監護制,強迫印第安人服勞役。在接下來的300年當中,作為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其主要目的就是生產貴重金屬並供應原料給西班牙製造成品,且提供西班牙工業產品的市場,以使母國富裕並確保自給自足。殖民統治後期,這里的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紡織、皮革、冶煉、釀酒、造船等工業。殖民時期,墨西哥人民曾多次反抗西班牙的統治,到19世紀初,各種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獨立的呼聲開始席捲墨西哥。
獨立至今:1810年墨西哥獨立戰爭領袖米格爾·伊達爾戈神父(Miguel Hidalgo)發動起義,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標志墨西哥的獨立戰爭從此開始。1821年墨西哥取得獨立,翻開歷史新的一頁。1917年墨西哥民主憲法的頒布標志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成功,國力開始蒸蒸日上。
② 墨西哥人的古代文明
墨西哥為文明古國之一,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化中的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即淵源於此,有許多古代印第安遺址,最著名的是聖胡安·特奧迪華坎金字塔和帕倫克太陽廟。古老印第安人文化同西班牙傳統相結合,產生了獨特的墨西哥文化。墨西哥人能歌善舞,民間樂隊頗多。娛樂以鬥牛最為馳名。
③ 墨西哥簡介
墨西哥面積196萬多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國,為中美洲最大的國家。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經濟專屬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脈和南馬德雷山脈,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 ,沿海多狹長平原。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間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積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24℃,地勢較高地區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內地為750—1000毫米,墨西哥灣沿岸中部與太平洋沿岸南部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人口1.032億,在美洲居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90%,其餘為印第安人。居民大多數信奉天主教。墨西哥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墨西哥人將「雄鷹」視為祖國的象徵,墨西哥的國徽圖案為一隻叼著蛇的雄鷹站立在仙人掌上。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4。從左至右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繪有墨西哥國徽。綠色象徵獨立和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象徵國家的統一。
國鳥:雄鷹。國花:仙人掌、大麗菊。國石:黑曜石。獨立日:9月16日(1810年)。
墨西哥首都是墨西哥城 (Mexico City,Ciudad de Mexico) ,面積1525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含衛星城)(2005年),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氣溫12-26℃,1月平均氣溫6-19℃。 墨西哥行政區劃分為31個州和1個聯邦區(墨西哥城),州下設市(鎮)(2394個)、村。各州名稱如下:阿瓜斯卡連特斯、北下加利福尼亞、南下加利福尼亞、坎佩切、科阿韋拉、科利馬、恰帕斯、奇瓦瓦、杜蘭戈、瓜那華托、格雷羅、伊達爾戈、哈利斯科、墨西哥、米卻肯、莫雷洛斯、納亞里特、新萊昂、瓦哈卡、普埃布拉、克雷塔羅、金塔納羅奧、聖路易斯波托西、錫那羅亞、索諾拉、塔瓦斯科、塔毛利帕斯、特拉斯卡拉、韋拉克魯斯、尤卡坦、薩卡特卡斯。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聞名於世的瑪雅文化、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創造。公元前興建於墨西哥城北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這一燦爛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陽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奧蒂瓦坎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共同遺產。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
④ 古代墨西哥叫什麼急
古代墨西哥就叫「墨西哥」(Mexi'ca),這是個古名,是當地土著對自己所生活地方的稱呼。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有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都是外來民族對它們的稱呼,他們的自稱是「玉米人」和「墨西卡人」)。
瑪雅是個城邦的集合體,後來的阿茲特克則初具國家的雛形,首都是特諾奇蒂特蘭城,即今天墨西哥城的前身。
西班牙人入侵墨西哥後,這片地區被改叫「新西班牙」。1821年獨立戰爭勝利後,恢復了「墨西哥」這個傳統的國名。
⑤ 墨西哥是什麼人種
墨西哥主要人種為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種,截止2017年墨西哥人口1.23億,其中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占總人口的90%以上。
印歐混血種人是主要白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印第安地理人種或稱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種,過去曾依外表特徵而歸於蒙古人種,如直黑發、鏟形門齒出現率高、體毛稀疏、男子禿頂者少等。但其膚色較蒙古人種更濃重,且具偏紅色調。
(5)墨西哥古代兵種叫什麼擴展閱讀:
拉美各國最主要的民族是拉美各國的新興民族,它們基本上都是國家的主體民族,其中以印歐混血種人為主要種族成分的新興民族共有14個,均分布拉美大陸各國。
以黑人為主的新興民族有10個,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島,以白色人種為主體的新興民族共有5個,主要分布在古巴、哥斯大黎加、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國。還有4個新興民族的民族構成比較復雜,它們是貝里斯人、蓋亞那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人和蘇利南人。
⑥ 世界各國古代都叫什麼
中國:中央之邦;
日本:古稱「倭」「大和」,分別為「山峽」與「多山之地」之意;最早使用「日本」一詞,為在孝德天皇大化元年前後。
朝鮮:古稱「高麗」,系山高水麗之意,14世紀末,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改國號為「朝鮮」,意為「早晨清新的國家」;
泰國:古稱「暹羅」,指稱皮膚較黑的部族;1939年改國名為「泰國」,意為「自由之國」;
緬甸:宋以緬甸山區遙遠,道路阻隔,應而稱之為「緬」(遙遠之意);
柬埔寨:漢稱「扶南」,為「山地之王」意,後稱真臘,明開始稱「柬埔寨」;
寮國:以國內主要民族「寮」族得稱;
越南:~~~
馬來西亞:在梵文中意為「黃金之國』;
新加坡:「獅子城」之意;
菲律賓:西班牙殖民者以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亞:以希臘文「水」和『島「組成,,表示其既為海國,,又為島國;
汶萊:馬來語中意為「水果」,專指芒果;
東帝汶:在帝汶東部。帝汶在印尼語中意為「東方」,因其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最東邊得名;
印度:因信得河而來,古時印度人以信度表示河流;
巴基斯坦:意為「清真之國」;
孟加拉國:因主要民族得稱;
尼泊爾:藏語中意為「木頭房子」;
不丹:出自梵文,意為「吐魯番的邊疆」;
錫金:尼泊爾語中意為「新地方」;
斯里蘭卡:僧加羅語意為「光明,燦爛,富裕的土地」;
馬爾地夫:梵文「島嶼」;
阿富汗:因國內主要民族「阿富汗族」得稱;
伊朗:從「雅利安人」衍生而來,波斯語中意為「貴人」;
伊拉克:阿拉伯語中意為「血管」,,指流經伊拉克的兩河;
黎巴嫩:在古腓尼基語中意為「白色的山嶺」,指山頂積雪;
約旦:因「約旦河」得名,在希伯來語中,「約旦」意為「咆哮」之意;
土耳其:突厥;
塞普勒斯:希臘文中「銅』之意;
沙烏地阿拉伯:從統治家族「沙特」得名,「沙特」意為「幸福」;
科威特:阿拉伯語中「小城堡」之意;
阿曼:「寧靜的土地」;
葉門:右邊之意,,即:站在麥加,面向東方,葉門即在其右;
巴林:巴林島;
阿聯酋:。。。。。
澳大利亞:拉丁文中意為「南方的大陸」,古時,托勒密推想,北方既有陸地,南方也必有一塊陸地;
紐西蘭:來源於荷蘭語,意為「新的海中陸地」;
巴布亞紐幾內亞:「巴布亞」一詞源於馬來文,意為「卷頭發」,「新幾內亞」為殖民者荷蘭人所起,因當時初登上島,見當地居民皮膚黝黑,很像西非幾內亞人;
索羅門群島:源於聖經故事所羅門王藏寶之地;
斐濟:得名於其主島「維提島」;
湯加:當地土著名稱,意為「聖地」;
吉里巴斯:原稱吉兒伯特,為發現本島之殖民探險家名字;
埃及:埃及人讀作:迷死兒,阿拉伯語意為「遼闊的土地」;
利比亞:歷史悠久,不可考,希臘時代泛指埃及以西所有非洲大陸;
突尼西亞:得名自其首都突尼西亞城,,乃阿拉伯人擴張時,為攻打柏柏爾人之加太基而建立的要塞「塔爾欣」之誤稱;
阿爾及利亞:阿拉伯語「群島」之意,指被沙漠包圍的綠洲;
茅利塔尼亞:「摩爾人之國家」;
塞內加爾:得名於塞內加爾河;
甘比亞:因河得名;
幾內亞:在土著蘇蘇人語中意為「魔鬼」,西方殖民者初登上陸,土著人以為是魔鬼,大叫「幾內亞」,西方人以為此即為當地地名,,顧命名為「幾內亞」;
獅子山:葡萄牙語中意為「獅子山」,;
賴比瑞亞:取義拉丁文「自由的土地」,為美國殖民協會安置釋放黑奴向當地酋長購買的土地;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
迦納:古代迦納王國;
多哥:瀉湖之濱,因其海岸多瀉湖;
奈及利亞:得名於尼日河,「尼日」在柏柏爾語中即為「河」之意;
尼日:~~~~
維德角:得名於非洲西角,維德角;
查德:得名於查德湖,當地語「一片汪洋」之意;
剛果:剛果河;
中非:~~~
喀麥隆:葡萄牙語「大龍蝦」之意,為當時葡萄牙殖民者在河口捕魚時捕到大量龍蝦得名;
加彭:當地河口形狀似當時葡萄牙殖民者衣服的名稱「卡膀」;
安哥拉:得名於班圖國家姆本杜王國的恩哥拉國王;
衣索比亞:「黝黑的面容」,古埃及人誤以為當地人的皮膚是由於太陽烤炙所致;
吉布地:當地語意為「我的鍋」,傳說西方人來到後問一位正在煮飯的老人此地如何稱呼,老人誤以為問他,這是什麼東西,,回答:我的鍋~~
索馬里:當地人以為是一位古代富人的名字;
肯亞:班圖語「鴕鳥」之意,因肯亞山被當地人比喻為鴕鳥;
坦尚尼亞:坦嶱尼碦與桑幾巴爾人的國家。「坦嶱尼碦」意為水的交匯處,指坦嶱尼碦湖,「桑幾巴爾」為波斯語「黑人土地」之意;
尚比亞:要求獨立的民族主義者政黨的名稱,以贊比西河得名;
辛巴威:「石頭城」之意,國內有古代遺址「大辛巴威遺址」;
莫三比克:原為一古代城堡的名稱;
馬達加斯加:葡萄牙殖民者誤以為此地為摩加迪沙王國,錯誤的拼音和錯誤的讀法所致;
葛摩:阿拉伯語「月亮」之意;
挪威:北方航道之意,指沿海岸線的航道;
芬蘭:得名於主要民族芬蘭人;
瑞典:由中世紀一古國名演化而來;
丹麥:丹人的國家;
冰島:當地居民不願再有移民過來,顧給此地取了個嚇人的名字「冰島」~~
英國:不列顛,古不列當人居住於此,初被稱為布列頓尼亞。
愛爾蘭:「綠色」之意;
荷蘭:「森林之國家」;
比利時:來源於古貝爾基人,意為「勇敢」之意;
盧森堡:古薩克森語「小城鎮」之意;
法國:源自「法蘭克人」,意為「自由人」;
羅馬尼亞:「羅馬人的國家」;
保加利亞:來與於突厥人保加爾族;
阿爾巴尼亞:積雪的山嶽;
義大利:~~~~~,小牛生長的地方??
聖馬利諾:聖徒馬力諾;
馬爾他:腓尼基語「庇護所」之意;
摩納哥:據稱為古希臘英雄海格力斯所建,意為「隱士」;
安道爾:·古代查理曼大帝建立的一個小緩沖國;
西班牙:來自於希臘語「兔子」因當時腓尼基人來到時,發現當地兔子很多;
葡萄牙:「溫暖的港灣」,波爾圖,,後來泛指全國;
匈牙利:匈人的國家;
奧地利:「東方地區」,查理曼時代此地為查理曼帝國的東部邊境;
瑞士:來自其一個州的名字,意為焚燒,原來,這里為森林,焚燒後適合人居;
德國:人民的國家??
俄羅斯:源於羅斯,指由斯堪的納維亞南下的瓦蘭幾亞人;
加拿大:易洛魁語「棚戶」之意,,初法國探險家來此,問當地居民此為何處,答曰:棚戶~;
美國:~~~~~~不講~
墨西哥:來源於阿茲特克人戰神名;
瓜地馬拉:當地印第安語「森林之國」;
貝里斯:一個海盜名;
宏都拉斯:西語「無底深淵」;
哥斯大黎加:富裕的海岸;
巴拿馬:當地印第安人稱呼,意為「魚鄉」;
巴哈馬:「淺灘」之意,得名於當地地勢;
古巴:一個土著部族名稱;
海地:當地印第安語「高山」之意;
格瑞那達:「石榴」,形似石榴;
巴貝多:「長鬍子」,當地一種無花果很像鬍子;
巴西:紅木;
厄瓜多:古人稱,「太陽之路」;
哥倫比亞:~~~~~不講;
委內瑞拉:小威尼斯,殖民者初到此地發現當地居民住在湖邊的吊樓里,,似威尼斯;
蘇利南:部族名;
秘魯:玉米之倉;
智利:世界邊緣;
玻利維亞:玻利瓦爾;
巴拉圭:一條彩色的河流;
烏拉圭:貝殼之河;
阿根廷:銀;
⑦ 墨西哥和墨西哥人的介紹(精簡點的)
墨西哥文化
墨西哥的文化和它的建築一樣,混合了不同歷史時期留下的痕跡。作為古代印第安文化的發源地,奧爾梅克、瑪雅、托爾特克和阿茲特克等古文明都發端於此;而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初的西班牙殖民統治,不可避免的將西班牙文化烙在了墨西哥的土地上。完美結合印第安音樂和西班牙音樂特點的瑪利雅奇音樂和薩巴特奧舞蹈,是墨西哥混血文化的形象表現。
在宗教方面,印第安信仰同樣融入墨西哥的天主教中,也許正因此,天主教才能成為墨西哥最主要的宗教。
玉米對墨西哥人來說,遠不止一種普通食物,而是成為墨西哥和墨西哥人的象徵。愛吃辣椒和酷愛鬥牛都展現了墨西哥文化熱情的一面。
墨西哥習俗
墨西哥人生性開朗,喜歡和異性搭訕,如果旅行時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不予回應和避免眼神接觸是明智的做法。與男伴同行或戴上婚戒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搔擾。
一般來說,墨西哥大多地區對女性旅遊者並不會有什麼歧視,只是北部尤其靠近邊界的地區,對女性旅遊者態度不大友好,因此旅遊時,尤其是參觀教堂等處,還是穿著保守一些較好。
墨西哥教堂活動較多,如果參觀時正好遇到正在舉行的活動,只需靜靜觀賞,不要上前打擾。
墨西哥簡介
【國名】墨西哥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面積】19萬多平方公里。
【人口】約8700萬。其印歐混血種人佔90%,印第安人約1000萬,外國僑民19萬。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首都】墨西哥城(CiudaddeMexico)。
【時差】比北京晚14-16個小時。
【貨幣】墨西哥比索(大置於美元的匯率相當)。
【氣候】墨西哥位於北美大陸南部。北鄰美國,東南與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毗鄰;南瀕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臨太平洋。土地面積的5/6是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約1800米。沿海有眾多的島嶼。終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
【經濟】墨西哥國民生產總值居拉美第二位(次於巴西),世界第十三位。2001年墨西哥吸收外資247億美元,占拉美吸收外資總額的三分之一,位居第一。墨西哥的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但發展不平衡,製造業占首要地位,主要有造紙、木材、化工、紡織、化肥、汽車製造、食品飲料等。石油和石油化工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80年代以來原油產量佔世界第四位,石化企業規模居世界前十五名,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
【旅遊】墨西哥是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聞名世界的古瑪雅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台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印第安人創造。這里氣候宜人,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甚多。前來旅遊的人每年已300~400萬人次之多,所創產值占國民總產值的56%,居世界前五位。到墨西哥旅遊,首先要去游舉世聞名的旅遊聖地墨西哥城,這里的主教座堂、阿茲特克大神廟遺址、加里波的廣場、查普爾特佩克森林公園、查普爾特佩克城堡、玫瑰區、奎庫爾科金字塔神廟均較著名。
【美食】在當今世界權威美食家的眼中,墨西哥菜餚是和法國、印度、中國和義大利菜齊名的世界五大菜系之一。
海鮮:墨西哥菜餚的特色就是口味濃厚、色彩絢麗。拿ceviche來說,它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墨西哥美味。當地人把剛捕撈的各種海鮮浸泡在胡荽汁和酸橙汁中,用純天然的方法腌制而成。還有一種口味獨特的pipianes,它的調味汁取自花生、南瓜子和辣椒。也許想像不到,一種叫莫力的調味香辣醬,完全繼承了十七世紀的一個復雜的異域菜譜,它需要混和100多種原料才能製成它那特有的口味和誘人的深棕色,因而製作美味的莫力醬成了廚師們一顯身手而又頗費氣力的工作。
辣椒:墨西哥是辣椒的發源地,全球約一半辣椒都生長於墨西哥境內,紅的、黃的、青的、綠的應有盡有。墨西哥不僅是天下第一辣國,而且它的辣椒是世界上第二辣的辣椒,過百種的辣椒,新鮮同曬乾的名稱各有不同,炮製方法亦多不勝數,如用於腌肉、煲湯、燒烤、沙律、糖果、飲品都有,真可謂是無所不辣。
玉米:玉米一直是墨西哥食品中的主角。而以玉米為原料製成的餅也是墨西哥最基本、最有特色的食品。這是一種用玉米煎制的薄餅,煎好後形成一種荷包狀,硬硬的,脆脆的,吃的時候顧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碳烤的雞肉條或是牛肉醬,然後再加入蕃茄、生菜絲、玉米餅起司等等配料,看上去顏色格外豐富,包好以後,放入嘴中一咬,外面脆生生的,而裡面卻有香、辣、酸、甜各味俱全,剛柔相濟、多味混雜,真叫人「愛不釋口」。此外,還有一種玉米餅,形狀要小些,吃的時候,沾著各式各樣的墨西哥醬吃。當然,這些醬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調制而成的,有的在裡面還加入了芒果,有一種天然的香味。
牛扒:通常在餐館里吃的牛扒,多數人是不加任何調料的,有時頂多加一點鹽。不過墨西哥的牛扒卻不一樣,它是先用辣椒、鹽等調料腌制好的,煎好後,即使不澆汁也非常夠味。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通常認為紐西蘭的牛肉是上品,其實墨西哥的牛肉與紐西蘭的牛肉也不相上下,滑嫩清香。
豆食:和玉米一樣,豆類食品也是墨西哥飲食中很重要的原料。墨西哥人很喜歡吃豆子,也發明了許多豆類食品的做法,比如辣豆燒牛肉、涼伴青豆等等。
龍舌蘭酒:龍舌蘭對於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龍舌蘭葉可以造紙,而龍舌蘭的花朵十分尖銳,據說可以當作武器。而如今,龍舌蘭最重要的作用是製造龍舌蘭酒(T equila)。用龍舌蘭葉釀製成的龍舌蘭酒是墨西哥一大特產。龍舌蘭酒的度數比較高,喝起來會有一些辣辣的而帶香甜的感覺繞於舌尖,纏綿於喉。
⑧ 墨西哥歷史的古文明
奧爾梅克文明(Olmec)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它約存在和於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位在於現在的墨西哥中南部的熱帶雨林中,以大型的頭部雕像聞名。
奧爾梅克文明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產生於中美洲聖洛倫索高地的熱帶叢林當中。聖洛倫索是早期奧爾梅克文明的中心,在繁盛了大約300年後,於公元前900年左右毀於暴力。其後奧爾梅克文明的中心遷移到靠近墨西哥灣的拉文塔。奧爾梅克文明最終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消失,為愛比奧爾梅克文化所取代。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尚不得知,但它影響了大量的中美洲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的許多特徵,如金字塔和宮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也是後來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大多數學者認為奧爾梅克文明是瑪雅、薩波特克、提奧提華坎等文明的母體。但也有人認為奧爾梅克文明和其他中美洲文明的關系是姐妹關系。
一些學者提出假說殷人東渡美洲論解釋奧爾梅克文明突然出現以及奧爾梅克藝術風格和中國殷商時代藝術相像的現象。 提奧提華坎文明起始於西元前200年左右,大約在現在墨西哥的中部,是個在奧爾梅克(Olmec)文明滅亡之後才誕生,約與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提奧提華坎人在西元元年到150年間,建造了一個人口約為5萬的城市,堪稱是整個美洲地區最早存在的城市等級之聚落,其建造許多金字塔。
特奧蒂瓦坎文明起始於前200年左右,是個在奧爾梅克文明滅亡之後才誕生,約與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然而,不似其它古印地安文明般在譜繫上的脈絡比較分明,關於特奧蒂瓦坎人的起源,迄今為止仍然是尚未釐清的謎題,也沒有任何人能證實該文明曾擁有文字並且留下資料記載。今日我們之所以知悉這文明的存在,除了是因為他們遺留下了巨大的遺跡可供分析證明外,一些與他們同時期的其他周邊文明在典籍或繪畫中提到關於特奧蒂瓦坎人的事情,也是另一個參考的關鍵。特奧蒂瓦坎人並不用這個名字稱呼他們自己,這名字是該文明滅亡後,接著存在於此地區的後繼文明托爾特克人以他們所使用的納瓦特語(Nahuatl,一種墨西哥中部的印地安原住民語言)用來稱呼前人,意指「眾神造人之地」。雖然在托爾特克人乃至於更後期的阿茲特克時代,該古文明早已消逝無影蹤,但他們仍然視特奧蒂瓦坎人曾居住過的古代城市作為聖地,也因此會有這樣的稱呼。
特奧蒂瓦坎人在前200年時出現在墨西哥中部高原,並且在1年到150年間,建造了一個人口約為5萬的城市,堪稱是整個美洲地區最早存在的城市等級之聚落。在這段期間,他們建立了一個以南北向的「亡者之路」(特奧蒂瓦坎遺跡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初級規模城市,建築物主要以金字塔和廟宇為主,之後城市逐漸成長各種平民使用的建築物也建築完成。整個城市與文明的發展在600年時達到高峰,當時特奧蒂瓦戛納的人口可能在10萬到20萬人之間。擁有巨大的建築、精緻的壁畫等文化成就,但卻在650年至750年之間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沒落,最後消失無蹤。
根據特奧蒂瓦坎人遺留下的藝術創作判斷,他們崇拜一名為特拉洛克的神明,是特奧蒂瓦坎的守護神。他有兩種不同的形象,其中男性版的特拉洛克是掌管降雨的神明,而女性版的則為掌管河湖的水神。在特奧蒂瓦坎人的繪畫中可以看到許多叼著滴血心臟的神獸,因此考古學家研判該文明與其他墨西哥古文明同樣,有拿活人祭獻的習俗,用這方法來祭祀安撫掌管大地的神明。
此外,考古學家在特奧蒂瓦坎的神廟地基下發現埋著雙手被反綁的骨骸,極有可能是以處死人以保持金字塔的神聖。
⑨ 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叫什麼
拉丁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是瑪雅文明、阿斯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1、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卻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瑪雅文明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瑪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
2、阿斯特克文明
阿茲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茲特克人所創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於14世紀初,1521年為西班牙人所毀滅。
阿茲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後一個角色,他們創造了輝煌的阿茲特克文明,開創了阿茲特克族最興盛的時期。
3、印加文明
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印加為其最高統治者的尊號,意為太陽之子。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的疆界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北抵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達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16世紀初由於內亂日趨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
拉丁美洲的歷史
拉丁美洲是美國以南所有美洲各國和地區的通稱,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
從15世紀開始,這個地區的絕大多數國家先後淪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批移民蜂擁而入。19世紀以後,這些國家才陸續獲得獨立。
由於殖民統治長達多年,這些國家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影響,而且當地的印第安語逐漸取代。現在該地區除巴西通用葡萄牙語,海地通用法語外,其餘國家幾乎均採用西班牙語作為國語。
而法語、葡萄牙語均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羅曼語是古羅馬帝國語言,說這種語言的古羅馬城郊一帶稱拉丁姆(latirm),所以羅曼語族又被稱為拉丁語族。因此,採用拉丁語作為國語的這大片陸地就被稱為「拉丁美洲」。
⑩ mexico是什麼國家
墨西哥。
墨西哥合眾國(西班牙語: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貝里斯、瓜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
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
氣候特徵
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由於多高原和山地,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墨氣候復雜多樣。高原地區終年溫和,平均氣溫10~26℃;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
大部分地區分旱(10~4月)、雨(5~9月)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每年最旱月份為2月,降水量僅5毫米,降水最多月份為7月,降水量約170毫米。
70%的地方氣候乾燥。西北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內地為750-1000毫米,墨西哥灣沿岸中部與太平洋沿岸南部為1000-2000毫米。
國土面積中濕熱地區佔4.8%,乾熱地區佔23%,溫帶地區佔23.1%,乾旱地區佔28.3%,極乾旱地區佔20.8%。因墨西哥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墨西哥城屬於高原地區,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氣溫12-26°C,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6-19°C。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