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節什麼時候
『壹』 西班牙鬥牛節的主要介紹
西班牙的鬥牛歷史悠久,13世紀時便有了鬥牛節。現在,西班牙共有大小鬥牛場400多個,最大的鬥牛場可容納2萬人。每年鬥牛次數達5000場以上。鬥牛所用之牛是專門喂養的,放養於農村,盡可能要它們少見人。放養時間是4—6年。
鬥牛要舉行入場式。首先奏樂樂曲雄壯奔放。樂曲聲中,鬥牛士入場。他們身穿綉花緊身衣,緊腿褲,頭戴三角帽。鬥牛士一般20來名,他們的隊伍由兩名騎士率領繞場一周,向觀眾致意。這之後由主持宣布鬥牛開始。
一場鬥牛表演要有6頭公牛出場,它們的體重在370-500公斤之間。每斗一頭牛大約耗時20分鍾。每頭牛的名字、年齡和體重都由主持向觀眾進行介紹。鬥牛士更少不了要介紹給觀眾。每當介紹到有名氣的鬥牛士時,全場會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一個鬥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術,而且要看他是否有一劍殺死公牛的本領。凡是能一劍結果公牛性命的,主持會當眾宣布褒獎鬥牛士牛耳一隻;如果他挑逗動作一直出色,還獎給他牛尾一條。
『貳』 西班牙鬥牛季節是什麼時候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起源於1761年。它之所以經久不衰,讓觀眾如痴如醉,不僅在於它需要高超的技藝,更在於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鬥牛季節從每年的三月十九日「巴侖西亞的火節」開始到十月十二日的「沙拉哥沙的比拉爾祭」時結束,一般在禮拜天與假日舉行,七八月份是欣賞鬥牛表演的黃金時期。
『叄』 西班牙鬥牛節他們干什麼
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鬥牛王國」。有人說:在西班牙沒有不鬥牛的節日,也沒有不愛看鬥牛的地區。近年來每年有 5000萬外國遊客進入西班牙,而他們之中的大多數是奔著看鬥牛而來的。
西班牙的鬥牛歷史悠久,13世紀時便有了鬥牛節。現在,西班牙共有大小鬥牛場400多個,最大的鬥牛場可容納2萬人。每年鬥牛次數達5000場以上。鬥牛所用之牛是專門喂養的,放養於農村,盡可能要它們少見人。放養時間是4—6年。
鬥牛要舉行入場式。首先奏樂樂曲雄壯奔放。樂曲聲中,鬥牛士入場。他們身穿綉花緊身衣,緊腿褲,頭戴三角帽。鬥牛士一般2O來名,他們的隊伍由兩名騎士率領繞場一周,向觀眾致意。這之後由主持宣布鬥牛開始。
一場鬥牛表演要有6頭公牛出場,它們的體重在370-500公斤之間。每斗一頭牛大約耗時20分鍾。每頭牛的名字、年齡和體重都由主持向觀眾進行介紹。鬥牛士更少不了要介紹給觀眾。每當介紹到有名氣的鬥牛士時,全場會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一個鬥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術,而且要看他是否有一劍殺死公牛的本領。凡是能一劍結果公牛性命的,主持會當眾宣布褒獎鬥牛士牛耳一隻;如果他挑逗動作一直出色,還獎給他牛尾一條。
『肆』 西班牙鬥牛節的介紹
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鬥牛王國」。有人說:在西班牙沒有不鬥牛的節日,也沒有不愛看鬥牛的地區。近年來每年有5000萬外國遊客進入西班牙,而他們之中的大多數是奔著看鬥牛而來的。
『伍』 西班牙鬥牛節是幾月幾號
3月底或者4月初復活節
『陸』 西班牙鬥牛節的來歷
西班牙鬥牛"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18世紀中葉)。現在西班牙300多鬥牛場(最大的是馬德里的文塔斯鬥牛場,可容納2.5萬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有些時候每天都斗,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使用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的非洲純種公牛)。
『柒』 西班牙奔牛節是那一天
西班牙奔牛節時間:每年的7月6日開始舉行,7月14日結束
簡介:
西班牙奔牛節又稱為聖費爾明節。
聖費爾明節(西班牙語:San Fermín)是屬於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首府潘普洛納市的一項傳統慶祝活動。該節日因為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著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過其中的奔牛活動而聞名於世。
誕生
聖費爾明節最初源於12世紀,該城的市民在10月10日紀念城市創建者和保護者聖費爾明,這時的聖費爾明節只是個純粹的宗教節日。西班牙奔牛節是西班牙的傳統節日,又稱「關牛節」(Encierro)始於1591年,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加。據記載,14世紀後商人們在夏天將牛從城外趕至城內舉行鬥牛活動。市民們決定在天氣更好的夏天慶祝聖費爾明節,兩項活動逐漸合在了一起。
節日過程
開始
聚集在廣場上等待開始的人群每年7月6日中午12點是聖費爾明節的開始。此刻數以千計的遊人等待在城市大廳(Ayuntamiento)前的廣場上,將手中拿著的鮮紅聖費爾明圍巾(pa?uelos)舉過頭頂。根據一項從1941年開始的傳統,市長在這一刻從大廳的陽台上點燃一隻沖天炮(Chupinazo),宣告聖費爾明節的開始,遊人們則迅速將手中的圍巾扎在脖子上。此後,廣場會升起數個巨大的氣球,全城市民與遊客都會開啟大量的香檳酒並互相噴灑。而在此之前的等待中,廣場上的人群就開始互相投擲雞蛋提前慶祝。
活動
奔牛
從每年的7月6日開始舉行,7月14日結束。地點在西班牙東北部潘普洛納城。在節日的9天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穿上白衣褲,纏上紅腰帶,表示參加的意願。將6條經過兩年專門馴養的公牛,突然從牛棚放出,跟在一大群小夥子後面,狂奔亂闖,穿城而過,猶如一群長跑健將,直奔鬥牛場。這些牛非常兇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經,一觸既痛,有的牛眼睛被抹上辣椒,以激怒它,引發它的野性。沿途觀者如潮,歡聲震耳欲聾。其中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盡量接近牛,挑逗它,結果有的被刺傷,有的甚至被踩死。
奔牛活動開始於7月7日之後的每天早上8點。人們會穿著白色衣衫,戴著紅色聖費爾明圍巾和紅腰帶,手裡拿著捲起的報紙以便在牛接近的時候驅趕它們。到8點整時,會有一名老者點燃一支爆竹作為活動的開始。在活動開始前,人們需要向聖費爾明祈禱,祈求其在奔牛中保護自己。接下來,最先放出牛棚的是6隻將會出現在下午的鬥牛活動中的蠻牛。人和牛將奔跑在820米長的通向鬥牛場的青石老街上。這些牛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4公里(每秒6.6米),所以奔跑大約在3到4分鍾內就會結束。然後會放出兩批不那麼強壯的牛,第一批11隻,第二批3隻則在2分鍾後放出。整個路程中街道兩旁都有隔板保護,奔牛者也可躲入隔板後尋求保護。當牛到達鬥牛場後,就會燃放沖天炮(el cohete)宣告奔牛活動結束。
在節日的幾天里,每天都有6頭兇悍的公牛追逐著數百名壯漢,沿著「奔牛之路」穿城而過,直奔鬥牛場,場面極其驚心動魄。位於潘普洛納市舊城區的「奔牛之路」其實是一條狹窄的石板街,全長848.6米。奔牛時,上萬名奔牛愛好者擠滿了街道,重約500公斤的公牛從牛棚沖出後,在4分鍾內以24公里的時速在雜亂的人群中狂奔,時常人仰牛翻,險象叢生,最後以公牛被引進鬥牛場而大功告成。奔牛節期間,每年都有人受傷,甚至也發生過死亡事件。據統計,從1924年到2002年,共有14人被牛頂死,200多人被牛頂傷。即使如此,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愛好者還是雲集潘普洛納這個小城,在為期9天的人與牛之間的危險游戲中盡情享受歡樂與刺激。節日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大量湧入,潘普洛納這座小城的人口短期內迅速從25萬人增加到150萬人。
『捌』 西班牙鬥牛節什麼時候
西班牙自史前時代以來就一直受外來影響,中世紀時有多個國家並立,至15世紀始建立單一國家,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發源地,在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於15世紀中期至16世紀末期時成為影響全球的日不落帝國,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語,為世界上總使用人數第3多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