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不打西班牙
A. 一直在想,為什麼德國二戰時不打西班牙
西班牙在二戰剛開始是德國納粹這一邊的,後來雖然看情況不對中立了,但是暗中還在對德國提供材料,武器,資源,這是原因之一,其二,當時英國才是德國的主攻位置,分兵打西班牙不現實,而且當時地中海在納粹的掌控下,西班牙打下來也沒啥作用,還不如就讓他擱那呢,二戰中如果不是資源很多,地理位置突出,一般都不會有人打中立國的。
B. 希特勒為什麼不進攻西班牙
邱吉兒在政期間做了見旱為人知卻對「二戰」有著巨大的事件。他將政府在瑞士銀行里的資金用於買通西班牙政界人士,這才使西班牙在「二戰」時保持了中立。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中,由於得意的大力幫助使西班牙法西斯專政推翻共和國。所以憑此關系,西班牙一定會加入的德國這一邊來的,這樣以後的戰局就很難預測了。所以我認為這邊算是一個「第三帝國」衰亡的外部原因。
西班牙在二戰中保持中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佛朗哥面臨著是否參戰的選擇,這也是對他的統治的嚴峻考驗。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例如,在一次馬德里盛大閱兵典禮上,由於佛朗哥故意把准備要出席的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國駐西班牙大使貝當的後面,使這位早已將自己的指揮棒、元帥服送到馬德里以施威擺闊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後,放棄到馬德里參加觀禮。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當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軸心國參戰時,佛朗哥謹慎地予以回絕,他委婉地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西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於德國橫掃西歐,連連獲勝,熱衷投機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場開始傾斜,他希望趁機收回被英國人控制兩個多世紀的直布羅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佔領丹吉爾。當時丹吉爾是由德、意、英、法四國共管的地區。佛朗哥在採取這一軍事行動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沒有通知英、法。隨後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羅陀的口號。
1941年6月,希特勒進攻蘇聯,佛朗哥被希特勒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並請求德國允許西班牙長槍黨志願軍參加對蘇戰爭,以報答1936~1939年間德國給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時,佛朗哥仍留有後退的餘地。對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國轉變為非交戰國,對德國,他強調「西班牙派志願軍並不等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實際上,佛朗哥組織了一個由長槍黨員組成的「藍色師團」,穿上德國軍隊的服裝,開赴蘇聯作戰。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復中立,並下令召回在蘇聯作戰的「藍色師團」。
C. 為什麼德國二戰時不打西班牙
二戰期間,西班牙的國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腦是佛朗哥,當時的執政黨也是西班牙的法西斯政黨長槍黨。在意識形態上,西班牙法西斯與德意法西斯較為接近,此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以及義大利都曾經出兵幫助佛朗哥的長槍黨以期贏得內戰,多一個戰略盟友,在未來的歐洲戰爭中多一籌勝算。所以可以說佛朗哥政權的建立就是得到了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大力支持。
而瑞士在當時是中立國,並且瑞士有自己的軍隊,憑借著地勢也可以據險而守,此外在二戰期間,瑞士也為德軍提供武器和軍火。同樣的中立國還有瑞典。
D. 為什麼德軍二戰不進攻西班牙和葡萄牙
葡萄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名義上保持中立,實際上親近軸心國集團。
1926年5月,發生軍事政變,卡爾莫納元帥上台,建立軍事獨裁政府。
財政部長安東尼奧·薩拉查於1931年組織「國民同盟」,1932年升任總理以因應財政危機,次年制定新憲法,建立其帶法西斯性質的新國家體制(Estado Novo,葡萄牙歷史上的「第二共和國」),成為獨裁者。薩拉查對內推行法西斯專政,對外於1936年追隨德、意法西斯,幫助佛朗哥叛軍進攻西班牙共和國政府。
E. 為什麼二戰德國不把西班牙拉下水
第一,西班牙佛朗哥政權是親德的,西班牙豐富的鐵礦石二戰中也一直在不斷的提供給德國,實際上和德國的盟友沒有分別。
第三,西班牙的國力是他不可能作為德國的對手,對德國的霸權不構成威脅。二戰的所有戰爭還是幾個霸權國家之間的戰爭。或者是為了同霸權國家作戰而做准備的戰爭。消滅法國後,西歐大陸已經沒有國家可以和德國爭奪霸權了,沒有必要侵略西班牙。
第二,西班牙作為中立國存在,縮短了德國的戰線,節約了德國的兵力。西班牙是中立國,英美是不能從西班牙登陸進攻歐洲的。如果西班牙被德國佔領了。盟國就可以從西班牙登陸了。那麼德國就要分兵防守西班牙的海岸線了,就像防守法國的海岸線那樣。戰線拉得越長,對美英的防守越是防不勝防,對德國不利。
F. 德國為什麼踢不過西班牙
德國的攻勢足球展現的淋漓盡致,但是德國中後衛轉身慢的弱點很有可能成為球隊的隱患。
德國隊在勒夫的調教下轉型成為技術流球隊,面對西班牙這樣同為技術型球隊時,就不佔優勢了,而且勒夫過於紳士,對西班牙球員不曾下過黑腳。
現在要想打敗西班牙靠的卻是德國曾經以此為榮的力量型打法,而德國隊現在卻將這種基因丟掉了。這也是為什麼勒夫帶隊後就無法戰勝西班牙,而事實上,德國與西班牙的交鋒史上德國隊占據優勢,靠的便是力量型打法。
比賽成績
德國現在戰勝西班牙並非不可能,如果德國隊能將以前球隊嚴謹、祖光的風格找回的話,戰勝西班牙只是時間問題。西班牙對德國的碾壓,德國全體隊員似乎心不在蔫,對於上半場就0-3落後的局面他們似乎不以為然,果然下半場再丟3球,而西班牙隊控球率則高達70%,傳球次數甚至超過了德國快一倍以上。
德國隊本場比賽遭遇了他們89年來最慘痛的失利,賽後的數據統計更讓他們無地自容,西班牙全場有高達23次射門,其中10次射正。而德國只有2次射門,射正數為0,這對於德國球迷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勒夫的國家隊創造了恥辱性的一場比賽。
G. 為什麼二戰中盟軍不進攻西班牙
二戰中,德國幾乎獨占歐洲大陸,但是仍然留下了幾個中立國。這些中立國是瑞士、瑞典、西班牙、愛爾蘭和葡萄牙。
瑞士是所謂「永久中立國」。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歐洲國家就已經達成協議,以後瑞士一直沒有捲入戰爭。瑞士一方面有永久中立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是武裝中立。就是有強大的武裝。德國應該知道瑞士捲入戰爭對它沒有好處。再一方面瑞士也勢必給軸心集團一定的好處。在人矮檐下怎能不低頭。各交戰國也可以利用瑞士的中立地位將瑞士變成戰時情報集散中心。
瑞典大致也是和瑞士一樣。瑞典戰時還允許德軍從它的領土過境和向德國提供戰略物資。
這些國家都是小國,處於法西斯國家包圍之中,所以這樣做應該是能夠得到理解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實際是法西斯同盟國,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正式參戰。主要是戰時德國沒有滿足它們的某些要求。所以戰後同盟國家也沒有把它們當做戰敗國處置。
還有愛爾蘭,雖然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並且依靠英國才能生存,但是也沒有參戰。因此禁止英國利用愛爾蘭港口襲擊德國。
H. 二戰德軍有沒有打敗西班牙
二戰中德國和西班牙關系很好。
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權就是在德國、義大利納粹支持下建立起來的。
西班牙是唯一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國家。佛朗哥曾經宣稱:在一個受盡苦難和蹂躪的歐洲中,西班牙是一塊快樂的綠洲。這是「國家主義運動」的成績。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佛朗哥立即表示支持德國的軍事行動,並很快組織了1.7萬人的長槍黨志願軍,稱為「藍色師團」,參加對蘇作戰。佛朗哥強調,「藍色師團」只表明西班牙抵制蘇俄的一貫立場,這並不等於參加軸心國一方作戰。
1975年,82歲的佛朗哥死了。他是法西斯獨裁者中唯一壽終正寢之人。
I. 歷史,二戰中希特勒為什麼不打西班牙
二戰中弗朗哥採取了兩邊討好的策略,一方面討好德國,另一方面不得罪英國,兩邊討好。說西班牙向著盟軍吧,德國有啥事他還給與支持,說他跟德國好吧,英國的條件有時他也接受。
J. 希特勒的德國在二戰時為什麼不打對他陽奉陰違的西班牙
因為此時西班牙沒有太大的實力來威脅德國,而且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沒法抽出太多兵力去攻擊西班牙這個中立國。如果侵略了,反而會在南方多一個敵人。 而就算在1941年(侵略蘇聯的年份)之前,希特勒就已經有進攻蘇聯的計劃,相比當時工業發達的蘇聯,侵略西班牙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綜上所述,德國在二戰侵略西班牙沒太大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