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王為什麼不修改繼承法
① 貴族可以廢立國王「王權受限」的查理一世,如何重塑國王權威呢
西班牙王國建立之初的政治機構,基本上已經被封建貴族、教士等社會階層占據了,他們作為地方勢力的重要代表,實際上是在代替地方權勢力量,不斷壓制王權的力量。
特別是這些貴族勢力掌握了對於王位廢立的大權,這其實對於國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威脅,一旦自己在施政方面損害了貴族勢力的利益,引發他們的不滿,自己隨時可能王位不保。
而查理一世作為西班牙帝國的締造者,自然也就在整個西歐世界的威望中不斷提高,這為查理一世進行對內加強君主專制統治奠定了基礎。
②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簡介
1701~1714年英、法、奧地利等國為爭奪西班牙王位及其殖民地和海上霸權的戰爭。
16世紀時,西班牙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和奧地利大公(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宗親,曾是歐洲的殖民強國,但1588年對英國的海戰失利,海上霸權逐漸削弱,但陸上還保持強大的軍事優勢。
1648年在三十年戰爭中對法國和荷蘭戰爭中遭到重創,經濟開始全面下滑,國力衰落,被英國、法國和荷蘭取代了商貿權和制海權。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1665~1700在位)死後無嗣。卡洛斯二世因為其祖上時常與同宗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通婚,遺傳下了一系列絕症。生前曾立遺囑,將王位傳給自己姐姐瑪利亞·特里薩和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孫安茹公爵腓力。腓力可以繼承西班牙本土、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等地)、義大利地區領土和海外殖民地(主要是美洲、非洲和亞洲的領土)。但規定法國和西班牙永遠不得合並為一個國家。
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波西米亞(今捷克)國王和匈牙利國王的利奧波德一世企圖讓其次子查理大公繼承西班牙的王位。他認為西班牙公主瑪利亞·特里薩在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時就承諾自己及自己的後代永遠放棄西班牙王位。
1701年路易十四宣布腓力為西班牙國王,稱腓力五世(1700~1746在位),同時侵犯西屬尼德蘭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荷蘭共和國)。英國不能容忍法國獨霸歐洲,因而與荷蘭結成反法聯盟支持奧地利的查理大公繼承西班牙王位。先後加盟的還有普魯士王國和大部分邦國,還有葡萄牙和義大利地區的薩伏依等。西班牙和巴伐利亞、科隆等邦國等則與法國結盟。同年 3月戰爭爆發,主要戰場在義大利地區、尼德蘭、德意志地區和西班牙。
1703年反法同盟在奧克斯塔特打敗了法、西軍隊。在1706年的都靈戰役和拉米伊戰役及1708年的奧德納爾德戰役中,法西聯軍大敗,法軍被迫退出戰場。
英國於1704年從西班牙佔領了直布羅陀。
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也爆發了擁護奧地利查理大公的起義,奧地利的力量伸延到西班牙的巴倫西亞、阿拉貢地區,高爾韋伯爵·馬絮也從葡萄牙進入薩拉曼卡,迫使腓力五世撤出馬德里,查理大公於1706年7月2日進駐馬德里。
1705年,利奧波德一世亡故,其長子約瑟夫一世繼位。
法軍於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爾曼薩打敗高爾韋的部隊,佔領了巴倫西亞、穆爾西亞、阿拉貢地區,腓力五世實際上統治了西班牙的廣大地區。
1710年查理大公再次進入馬德里,法國將軍旺多姆公爵和腓力五世的聯軍在比利亞維西奧薩挫敗查理大公的部隊。
1711年戰局又轉為有利於法國。同年奧地利的查理大公因其兄約瑟夫一世亡故而繼承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稱查理六世(1711~1740在位)。這使英國和荷蘭改變了態度,怕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勢力過大對己不利,不再支持他獲取西班牙王位的要求,遂於1713年 4月在荷蘭的烏得勒支與法國、西班牙簽訂烏得勒支條約,次年又簽訂《拉施塔特和約》。
腓力五世被承認為西班牙國王,繼承西班牙本土和海外殖民地。但原屬西班牙的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和義大利南部受奧地利管轄。從此,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損失大半,失去傳統的歐洲大國地位。
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英國加強了在海上和殖民地的勢力。次年,法王路易十四病死,法國不再稱霸歐洲,財政瀕臨絕境,開始衰落。
③ 近親結婚是傳統!歷史上的西班牙王室為何有這樣的傳統
近親結婚在歐洲王室是傳統,在我國古代,為了所謂的血統純正,也經常會有近親結婚,表哥娶表妹,西班牙王室的近親結婚各種亂倫留下來對後代顏值上的毛病,都有長長的下巴,甚至這種遲遲不改的習俗還讓西班牙差點絕種。
但是現在西班牙王室里的兩位小公主,堪稱最美的王室公主,主要還是源於當時的卡洛斯二世沒有子嗣,來自法國的波旁家族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這也算萬幸,讓近期繁殖,從這一代終止。
④ 請歷史老師回答: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中,法國與西班牙無法實現合並,是必然還是偶然為什麼
必然的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王位,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國家參與的大戰。1700年,英、法、荷、奧等國圍繞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深層的或最主要的則是諸列強借王位繼承問題進行了一場空前規模的殖民地大掠奪,並且主要斗爭矛頭指向的是法國。這次戰爭是以掠奪殖民地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規模的大沖突,其基本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廣、規模大;多數交戰在夏季進行;注重機動作戰,進攻行動的地位更加突出等。這些特點,特別是攻勢作戰、機動作戰對世界軍事產生了重大影響。
⑤ 1701年,為什麼會發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0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逝世,但沒有子嗣繼承王位。按照親屬關系,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繼承(因查理二世屬於哈布斯堡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內弟)。由於法國外交活動結果,查理二世的遺囑要把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一個孫子安茹的腓力普。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荷蘭、奧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內的普魯士群起反對,他們結成同盟,對法作戰。於是,從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了。
⑥ 75年,西班牙的佛朗哥為什麼讓皇室繼承西班牙的統治權
他作為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意識到了民主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國際社會的前提。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具有西班牙皇室正統並且必定會推行民主化的繼承人來繼承統治權。
1936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並於1939年取得勝利,建立獨裁政權。
(6)西班牙國王為什麼不修改繼承法擴展閱讀:
對佛朗哥的負面評價:
佛朗哥自認國家元首後,取消其他一切政黨,法西斯長槍黨成為唯一合法的政黨,逮捕、槍殺共產黨以及進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以及拉美各國。
佛朗哥是法西斯勢力喂養長大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為德、意法西斯做了許多事,最突出的,就是他曾派出「藍色師團」參與了希特勒的反蘇戰爭。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英等帝國主義的包庇下,他依然統治著西班牙。一切進步的力量繼續遭到殘酷的迫害,人民繼續遭到沉重的剝削和壓榨。
佛朗哥領導的右翼法西斯勢力在西班牙內戰中殺害大約20萬名支持共和政府和反法西斯人民陣線的民眾,這些遇難者被隨意埋在亂葬崗內。
當他死後,西班牙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阿爾維蒂說:「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劊子手死了,地獄的烈火燒他,也不足解恨」。
⑦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0年,英、法、荷、奧等國圍繞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然而這 只是表面現象,深層的或最主要的則是諸列強借王位繼承問題進行了一場空前規模的殖 民地大掠奪,並且主要斗爭矛頭指向的是法國。 18世紀初,殖民主義者爭奪殖民地已發展到了瘋狂的程度。法國在印度占據了本地 治里等地;在非洲佔領了馬達加斯加;在北美,除繼續加強在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外,又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這樣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國王 路易十四狂妄起來,在國內大興土木,包括修建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殿、開辟巨大的園 林,以窮奢極欲來顯示他的無限權威;不容法國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實現他夢寐 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國只能有「一個國王,一個法律,一個上帝」。對外方面,路易十 四野心勃勃,力圖擴張領土,其目標是:在法國的東北向外發展,以便取得易於攻守的 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個王公置於西班牙的王位,以擴大法國的力量並控制西班牙 海外的殖民地。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去世,沒有子嗣承繼王位。按照親屬關系, 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繼承(因查理二世屬於哈布斯堡 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內弟)。由於法國外交的積極活動,查理二世的遺囑要 把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一個孫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興高采烈。因為,當時的西班牙 除其本土外,還有義大利的大部分、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以及遍布美洲、亞洲、 非洲的遼闊土地。這就是說,法國得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權,也就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多的 殖民利益。正因為如此,英國、荷蘭、奧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內的普魯士群起反對,他們 結成同盟,決定對法作戰。於是,從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這次戰爭,一方是以封建君主專制的法國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和其他 幾個德意志國、薩伏依(很快就轉到敵對一方)、巴馬參加的同盟;另一方則是以奧地 利和英國為首,有荷蘭、葡萄牙、勃蘭登堡以及許多德意志小國和義大利小國參加的同 盟。 1701年,法奧未經正式宣戰即在義大利領土上開始軍事行動。1702年5月,英國和 荷蘭(1701年兩國在海牙締結所謂「大同盟」,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成同盟) 站到奧地利一方參戰。1702—1704年,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發生過戰斗。陸上的 戰斗行動僅局限於爭奪要塞、實施行軍機動和迂迴運動。野戰很少進行,僅在解除要塞 包圍時才使用。1704年,英軍從海上攻佔了直布羅陀。同年,奧英同盟軍集中主要精力 擊潰法國盟國巴伐利亞。1704年8月13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和馬爾波羅公爵統率的.奧 英聯軍(達6萬人)在豪什塔特附近擊潰法巴軍隊(約6萬人),斃俘達2.8萬人,使戰 爭的進程變得有利於自己。1706年9月17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統率的奧軍在義大利都 靈附近取得了巨大勝利。戰斗以後,法軍渡過波河,撤回本國。都靈之戰證明,在防禦 戰中以線式戰斗隊形抗擊集中突擊是毫無用處的。1706年,法軍在尼德蘭的拉米利一帶 遭到失敗。 法軍僅僅在西班牙取得了幾個局部性勝利,對整個戰爭進程沒有產生影響。1707年 7月,奧英聯軍開始入侵法國,在包圍土倫長期未克之後返回義大利。西班牙王位繼承 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於1709年7月11日發生在尼德蘭馬爾尊拉凱村附近。1709 年秋季,要塞爭奪戰持續不斷。1710—1714年,交戰雙方持續打消耗戰,都避免決戰。 英奧兩國軍隊在兵力上雖占明顯優勢(聯軍為16萬人,法軍為7.5萬人),但沒有對法 採取積極行動。戰略不果斷的原因在於:當時俄國在北方戰爭(1700—1721年)中獲勝。 英國為了竭力阻撓俄國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改變政治方針,不願將法國徹底擊敗,背 著自己的盟國開始與其和談,實際上停止了對法作戰。在英國的影響下,荷蘭、勃蘭登 堡、薩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棄了積極的戰斗行動。 1713年4月11日,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 萄牙為另一方,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1714年,奧法又簽訂《拉什塔特和約》。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根據和約,法國將早先 侵佔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將阿卡迪亞殖民地割讓給英國,英國將它改 名為新斯科舍。法國承認了英國對紐芬蘭和哈德孫灣周圍地區的權利的要求。法國還割 讓一些地方給奧地利和荷蘭,撤回駐洛林的軍隊。哈布斯堡王朝把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 (撒丁島、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托斯卡納的一部分)、整個比利時、西屬尼德蘭 和萊茵河地區部分領土(弗賴堡)並入自己的領地。西西里島歸屬薩伏依。英國在西班 牙除得到直布羅陀外,還有梅諾卡島的一部分。根據和約,法國的腓力普雖保有西班牙 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後代永不能繼承法國的王位為條件,並規定法西兩國不能合並。同 時由於在戰爭中法國屢遭失敗,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財政虧空,民不聊生,國力大 為削弱,盛極一時的法國開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於1715年繼承王位之後,國力進 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歲歲國債增加,專制統治最後不得不走向崩潰,巴黎人民越 來越覺醒,一場起義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這次戰爭是以掠奪殖民地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規模的大沖突,其基本特點是:時 間長、范圍廣、規模大;多數交戰在夏季進行;注重機動作戰,進攻行動的地位更加突 出等。 這些特點,特別是攻勢作戰、機動作戰對世界軍事產生了重大影響。⑧ 二戰結束後的西班牙,為何要倒行逆施復辟君主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所有戰爭中影響最大,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它改變了世界的局勢。所以很多國家的君主制也都在二戰之後廢除了,也可以說是在一戰和二戰中間,世界上許多國家改變了自己國家的制度。
是因為在二戰結束後不久,佛朗哥就把胡安·卡洛斯接回西班牙了,宣布卡洛斯會成為新的繼承人,那麼這個卡洛斯是什麼人呢?是前國王的孫子。這也就是說,在卡洛斯登基後會成為新的國王,而有了國王,這也就意味著西班牙會復辟君主制。所以事情就在公元1975年卡洛斯登基,正式成為了西班牙的國王,隨後君主制被復辟。令人震驚的是,復辟君主制居然得到了西班牙人民的支持,這在歐洲歷史上可以說是無法想像會發生的事情。
你們覺得西班牙在復辟君主制後還會廢除君主制嗎?
⑨ 西班牙國王為何放棄專制
西班牙現任國王是 胡安·卡洛斯,是西班牙1931年共和革命前波旁王朝的後代,西班牙波旁王朝是法國波旁王朝的遠房親戚。
西班牙內戰後,佛朗哥掌握政權,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執行親德意法西斯的政策,二戰中間又轉向支持英美,從而為佛朗哥長期獨裁統治奠定了外部基礎。
佛朗哥在世時,並沒有打算自己死後建立共和體制,而是直接指定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西班牙國王。所以,胡安·卡洛斯由於是被人扶上君主大位的,所以對權力沒什麼貪念。
佛朗哥死後,卡洛斯出任國王,這是國內要求民主呼聲高漲,他任命支持左翼的蘇亞雷斯出任首相,進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經過了左右兩派的斗爭,終於成為了近現代憲政國家。而要注意的是,在民主改革期間,恰逢世界第二波民主化浪潮,亞非拉諸多國家建立了民主制度,西班牙的近鄰葡萄牙也脫離了軍人獨裁。
所以國王放棄專制的原因有 國王本身對權力不貪戀;國內民主化呼聲高漲;世界民主化潮流的推動;蘇亞雷斯的卓越領導能力和斗爭;西方盟友特別是美國的壓力。
⑩ 西班牙國王為什麼要選擇放棄財產的繼承權
當西班牙前任國王卡洛斯一世宣布退位,他的兒子費利佩王儲將繼位。近年來,卡洛斯身體經常出現問題,同時由於王室陷入腐敗和奢侈浪費的丑聞,支持率不斷走低。西班牙工人社會黨馬德里地區的領導人戈麥斯在西班牙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就提出,卡洛斯一世應該”退位讓賢“了。鑒於強大的輿論壓力,卡洛斯一世罕見地向公眾道歉,承讓自己犯了錯誤。最近,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正式宣布放棄繼承父親財產,並剝奪了他父親胡安·卡洛斯每年約19.4萬歐元(約150萬人民幣)的年度津貼。其實我們很容易明白西班牙國王為什麼放棄這么多的財產,就是因為這些財產來路不明,很可能是國王明白不能因小失大,錢對於他們家族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他們更看重的是未來家族能否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