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1963年西班牙發生什麼了

1963年西班牙發生什麼了

發布時間: 2023-01-14 23:28:45

① 二戰中西班牙不是中立國嗎,為什麼1937年會遭到德國空軍轟炸

1936年西班牙爆發了內戰。西班牙以弗朗哥為首的右翼武裝和以左翼組成的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發生了戰爭。之後德國,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就對這場內戰進行了武裝干涉,派部隊幫助弗朗哥叛軍對共和國軍進攻。這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德國空軍「禿鷹軍團」,轟炸格爾尼卡就是他們乾的,因為這個城市處在共和國軍的重要運輸線,

另外蘇聯為首的國際左翼力量也派出了志願軍參戰幫助共和國政府。即著名的「國際縱隊」。但最後共和國軍還是戰敗了。弗朗哥統治了西班牙,並在二戰開始後宣布中立。

② 西班牙歷史大事年表

1931年4月12日,西班牙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市政選舉中,左翼勢力獲勝;14日在巴塞羅那、聖塞瓦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國。

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發動叛亂,引發三年的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

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約。1986年,西班牙加入歐共體。



(2)1963年西班牙發生什麼了擴展閱讀

西班牙主要城市:

1、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Barcelona)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瀕臨地中海,巴塞羅那1137年成為加泰羅尼亞和阿拉貢王國的首府,並於15世紀初期巴塞羅那及其所轄地區並入西班牙國。

2、瓦倫西亞

瓦倫西亞位於西班牙東南部,東瀕大海,背靠廣闊的平原,四季常青,氣候宜人,被譽為「地中海西岸的一顆明珠」。

③ 雅克·梅林的早期事件

梅林生於巴黎郊區克利希,曾在當地有名望的天主學校朱利學院學習。但因其有攻擊行為而被開除。他在1955-1956年曾有一次短暫的婚姻,之後在阿爾及利亞戰爭中於法軍服兵役。並在1959年回到了法國。
梅林第一次被逮捕是在1962年,因為其與另外三名同夥企圖搶劫銀行。在此之前,他就已是一名有多年經驗的職業罪犯了。他被判18個月監禁後於1963年被釋放。之後他得到一份在架構設計公司的工作,可由於公司1964年裁員而被解僱。之後就又回到犯罪生涯中。
1965年12月,梅林在馬略卡島的帕爾馬(位於西班牙)的一座別墅中被逮捕。他被判刑監禁6個月。之後聲稱西班牙政府承認他曾服務法國情報局。
1966年,梅林在迦納利群島(位於非洲西北海岸外的七大火山島嶼組成的群島)開了家餐館,之後卻在1967年11月搶劫了霞慕尼一家酒店。1968年2月,他和他情婦飛至加拿大短暫地當了一名私人司機。在一次誘拐企圖失敗之後,他飛至美國,卻在阿肯色州被逮捕,並被引渡回加拿大。
梅林因誘騙行為被判十年監禁,但於1972年,他與另外五名囚犯成功越獄。之後他開始在蒙特利爾(加拿大)搶劫銀行,以他固有的風格,同一天就劫了兩家-他當時有個同犯叫讓-保羅·馬斯爾。同年9月3日,兩人計劃協助曾在同一監獄監禁的另外三名囚犯越獄失敗。一周之後,兩人謀殺了兩位營林員。年底,兩人帶著兩個情婦搬至委內瑞拉。馬斯爾之後回到了加拿大。

④ 西班牙遇歷史性乾旱,5千年前「巨石陣」重見天日!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西班牙遇歷史性乾旱,5千年前“巨石陣”重見天日!它的歷史背景如下。

一、西班牙遇歷史性乾旱

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由於水庫水位的降低,歐洲正在遭遇50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很多湖泊、水庫、河流的水位都在不斷的降低,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乾涸,而這些巨石陣的形成,也和乾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不只是西班牙,歐洲很多江河和湖泊的水位都在不斷下降,有些甚至已經枯竭。萊茵河作為西歐最大的河流,也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斷流現象。

⑤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為政舉措

盡管在內戰中得到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的支持,但佛朗哥因考慮到飽受折磨的西班牙無法承受另一場戰爭,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西班牙名義上保持中立,但幫助希特勒侵略蘇聯。 然而此前的1939年3月,西班牙已經加入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並與納粹德國簽署了秘密友好條約。 隨著二戰初期軸心國的順利推進,佛朗哥逐漸向軸心國靠攏。他們在蘇德戰爭中派出了藍色師團協同德軍作戰。但是在盟軍逐漸取得主動權後,佛朗哥再次變得中立,西班牙在1943年底召回了藍色師團,1944年5月又和同盟國達成協議,關閉德國在丹吉爾的使館並驅逐德國使節,以換取盟軍的經濟援助。1944年底盟軍飛機獲准進入西班牙境內,盟軍情報人員也可以在西活動。
戰後西班牙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排斥:西班牙在聯合國的資格被剝奪,在1946年12月的聯合國大會上,西班牙的法西斯政策被強烈譴責。根據會議上的決議,只要佛朗哥繼續掌權,西班牙將不會被允許參加聯合國等各類國際機構。在此期間,阿根廷的胡安·庇隆軍政府給予西班牙許多經濟支持。由於西班牙的反共意識形態和美國的利益相吻合,美國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試圖與將其與西班牙的關系正常化。1950年9月美國通過了給予西班牙6,000多萬美元的援助。 美國在1951年與西班牙的外交關系全面恢復。1953年佛朗哥政權又得到了羅馬教廷的承認。1955年西班牙重新加入聯合國。1959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問了西班牙,受到了熱烈歡迎。但是,直至佛朗哥去世,西班牙和北非國家以及歐洲國家的關系仍未緩解。 佛朗哥在二戰後,開始了文化大統一的政策。具體表現在對西班牙東北部方言加泰隆尼亞語的限制和推行標準的西班牙語政策。由於西班牙東北的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最大城市巴塞羅那是最後一個進入佛朗哥政權統治的城市,因此,佛朗哥的法西斯主義政府對加泰隆尼亞的報復亦十分殘酷,除了取消其1933年才成立的自治政府,更禁止加泰隆尼亞人使用自身的語言。因用加泰隆尼亞語或支持共和政府,因而被佛朗哥殺害或迫害的加泰隆尼亞人,更不計其數。
如此對待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原因主要有4點。首先是加泰隆尼亞是最後被佛朗哥政權所統治。其次是加泰隆尼亞地區最大城市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的一個港口城市,經濟發達,國際交流比較頻繁,一些不利於佛朗哥統治的思潮往往從這里產生。第三,通過對當地經濟、文化的打壓,挑起國內地域矛盾,有利於轉移民眾的注意力。第四,加泰隆尼亞地區的語言風俗和其他西班牙地區差別比較大,因此有利於國家文化統一,促進民族融合。
對待加泰隆尼亞語的主要措施是三個方面:首先,在媒體中醜化巴塞羅那人的形象。往往在一些媒體中,巴塞羅那人是小丑角色。這樣巴塞羅那人曾經在西班牙民眾的心目中,往往地位最低,其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往往不被人認可。其次,製造巴塞羅那人與其他西班牙人的沖突。採用的手段是製造巴塞羅那人對其他地區人不友好的形象,並且倡導西班牙其他地區的民眾到巴塞羅那地區就業定居。第三,打壓加泰隆尼亞語和一些和巴塞羅那地區的相關的文化習俗,在西班牙教科書中刪減關於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歷史文化的介紹。並且對巴塞羅那文化進行大量的曲解、醜化。並且把巴塞羅那渲染成一個沒有文化只有工業的城市。
佛朗哥的這些措施一方面導致了加泰隆尼亞人對其他西班牙人的矛盾沖突升級。不過,佛朗哥的文化大統一政策也促進了西班牙語言文化統一。有了佛朗哥的文化大統一政策,西班牙國內的地區交流慢慢增多。 由於美蘇開始走向冷戰,對他的排斥結束,他成了對抗共產主義的老資格政治家。佛朗哥利用美蘇矛盾,實行親美政策,表示願意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1953年,佛朗哥與美國簽訂了《美西協定》,根據這個協定,西班牙向美國提供海、陸、空四個軍事基地。從而獲得美國經濟、技術上的援助,打破聯合國對西班牙的制裁。依仗美國的勢力和影響,佛朗哥在外交上有了更寬的活動空間。對英、法兩國,佛朗哥也一直在尋找改善關系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同美國交往中討價還價的實力。
1963年,美西協定十年有效期已滿,按規定重新討論延期的條款。正值此時,美法關系十分緊張,佛朗哥又利用這一機會,發展與法國的關系,雙方外事活動頻繁,委員互訪,發表聯合公報,簽訂海空軍聯合演習協議等等。這樣做,目的是為美西協定延期談判作準備。在1963年簽署的美西延期協議中幾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過這個協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億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武裝西班牙軍隊。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個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佛朗哥的國內政策在50-60年代多少變得有些開明,其政權的延續性和創造性演進的能力,使得其得到批評界某些人士一定程度的尊重,他精心保持各派的平衡,將大部分執行政策交給他所任命的人為做,使得自己自己作為仲裁者高居於日常政治斗爭的風暴之上,不成功或不受歡迎的政策招來的責罵大部分落到了他其他官員頭上。長槍黨於20世紀40年代初即走下坡路,後來只成為「運動」,失去其准法西斯性質。 從大航海時代起,西班牙便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但隨後的幾百年裡,就經歷著一段漫長的衰落。
1956年時西班牙僅控制著在非洲大西洋沿岸的幾個小殖民地。右圖中的粉色區域加上中非沿海的赤道幾內亞,就是當時西班牙的全部殖民地。佛朗哥將這五個海外省份視為西班牙過去繁榮的遺產直到1976年11月馬德里協定的簽署,西班牙人放棄最後的殖民地西撒哈拉,有人在當時說道這或許也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的理想結局。 佛朗哥把歐洲最後一個法西斯獨裁政權維持近40年,除了實行暴政以外,還採取一些較靈活的安撫措施。1947年,佛朗哥又簽署《國家元首關於國家元首職位繼承法》,宣布西班牙為立憲王國,規定佛朗哥為終身攝政者,有權指定國王繼承人,罷免國王繼承人的權利。他於1967年舉行小部分議員直接選舉,1969年制定西班牙名義上的王位繼承人之長子,32歲的胡安·卡洛斯為他的繼承人,他往往在血腥鎮壓了民眾反獨裁運動之後,也作一些讓步。
譬如,禁止解僱固定工人,建立較發達的社會保險制度,禁止把小佃農從土地上趕走,對政治犯減刑或特赦等等。1947年以後他的統治就沒遭到直接的或有組織的反對,隨著政府日益開明,警察某些權利的放鬆和60年代全國經濟顯著發展,佛朗哥的形象由原來嚴酷的總司令變成了較為寬厚的老年政治家。

⑥ 關於西班牙法西斯獨裁者佛朗哥的問題

1、佛朗哥知道自己的地位不牢固,西班牙國力不強,不適合與德國、義大利、日本一起發動法西斯侵略戰爭;
2、主要是他沒有對外侵略,而且他極其反共,樂於接受馬歇爾計劃,被英美引為對抗蘇聯的盟友;
3、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
4、佛朗哥除了實行暴政以外,還採取一些較靈活的安撫措施。他往往在血腥鎮壓了民眾反獨裁運動之後,也作一些讓步。佛朗哥實行的這種軟硬兼施的法西斯獨裁統治一直持續到1975年。同時,也應看到佛朗哥晚年制定了現在的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為繼承人,從而恢復了波旁王朝的世系,一定程度上籠絡了人心。在當時,民主化運動尚未展開,獨裁領導人還很多安居其位,比如台灣的蔣經國、韓國的朴正熙、菲律賓的馬科斯、緬甸的奈溫、印尼的蘇哈托。

⑦ 什麼是西班牙內戰

1936~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1936~1939年發生的西班牙內戰,是西班牙人民為抗擊國內外反動勢力、捍衛革命成果、捍衛民族獨立而進行的一場正義的民族革命戰爭。在國際反動勢力的干涉下,內戰以西班牙共和國的失敗而告終,這是三十年代國際反法西斯侵略勢力的一個重大事件。

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落後的西班牙,引起通貨膨脹,工農業生產陷於紊亂,人民群眾非常不滿,國內各種矛盾迅速激化。1931年4月,西班牙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可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並未真正解決西班牙社會的根本問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仍異常尖銳,共和國的社會基礎很薄弱。1935年歐洲政局風雲變幻,戰爭的威脅逐漸逼近。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西班牙共產黨經過努力使西班牙各左派政黨聯合組成了人民陣線,並在1935年2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獲勝,組成了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在人民的支持下實施了一系列進步的社會改革,引起了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極端仇視,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幾乎所有反共和右翼黨派和反動軍官都在積極尋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幫助和支持,陰謀策劃叛亂,以顛覆共和政府。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駐西屬摩洛哥梅利里亞的軍隊首先發動叛亂。次日,駐摩洛哥殖民軍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飛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揮叛軍;另一反動將領莫拉則在西班牙北方發動反叛。叛亂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這時共和國軍隊的80%官兵被叛亂者所控制。叛亂因為早有預謀,而且是在國際反動勢力的支持下進行的,所以一開始進展頗為順利。佛朗哥統率的摩洛哥軍團由南向北,莫拉率領的正統派和保皇黨軍隊由北向南,企圖南北夾擊首都馬德里,迅速奪取政權。然而,廣大人民群眾痛恨君主制度和法西斯主義,珍惜革命的初步成果,積極響應人民陣線的號召,紛紛自動起來保衛共和國,民警部隊和忠於共和國的軍隊同叛軍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戰斗。愛國軍民的浴血奮戰,使得馬德里、巴塞羅那、巴倫西亞等中心城市的叛亂先後被迅速平定,叛軍的速勝計劃破產。

正當叛亂幾乎失敗之時,德、意法西斯眼看西班牙反動派的叛亂難以獲勝,便不惜撕下偽裝,於1936年8月公然支持叛亂,並武裝干涉西班牙。德、意法西斯公開的武裝干涉開始時,首先用飛機、船隻把佛朗哥的叛軍主力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本土。與此同時,大批坦克、飛機、大炮等武器彈葯源源不斷地送給叛軍,並出動轟炸機闖進西班牙的領空,對和平城市和居民實施狂轟濫炸。接著法西斯正規軍也踏上了西班牙國土,與叛軍一起進攻西班牙政府。由此西班牙民主主義反對法西斯主義的國內戰爭就演變為一場具有國際性的反法西斯戰爭了。

德、意法西斯對西班牙進行大規模的武裝干涉,是世界法西斯勢力對民主勢力的又一次猖狂進攻。這場戰爭對於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可是,它們卻採取縱容侵略的「不幹涉」政策,表面上禁止各國向西班牙輸送武器和軍用物資,實際上是封鎖西班牙共和國,聽任德、意援助叛軍,夥同德、意共同扼殺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國。因此,德、意法西斯更加肆無忌憚地擴大武裝干涉的規模,在整個戰爭期間共有5萬德軍、15萬意軍在西班牙直接參戰。叛軍在得到德、意公開支持,取得了大量軍事裝備和人力補充後,於8月13日攻佔了西南重鎮巴達霍斯,南北兩支叛軍會合,然後揮兵直指馬德里。共和國處境逐漸惡化,西班牙人民反對法西斯聯合勢力的戰爭,贏得了全世界進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來自54個國家的4.2萬名志願者組成「國際縱隊」,與西班牙人民並肩作戰。

9月,馬德里開始遭到轟炸。11月初叛軍進至馬德里城郊,馬德里保衛戰進入緊張階段。7日,叛軍開始全線展開進攻。共和軍頑強抵抗,狠狠打擊叛軍,使叛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傷亡代價,叛軍進入馬德里市區的企圖未能得逞。1937年2月和3月,叛軍和德、意侵略軍又先後發動了兩次強大的攻勢,都遭到失敗。經過幾番較量後,法西斯侵略軍和叛軍被迫暫時放棄佔領了馬德里的企圖,將其主要攻勢轉向北方。

1937年夏,叛軍和侵略軍在集聚兵力後轉入進攻。參加這次進攻的兵力有15萬人,佛朗哥叛軍主力集中在畢爾巴鄂方向作戰。共和軍僅能集結6萬軍隊分散抗擊敵人。6月20日,巴斯克地區的首府畢爾巴鄂失守。10月22日,共和軍在重工業區阿斯圖里亞斯的最後一個據點希洪城陷落。隨後,法西斯指揮部把作戰重點轉向了東線。1938年3月,叛軍轉入進攻,突破共和軍防禦,推進到地中海沿岸,切斷了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中部以及南部地區的聯系。接著叛軍分兵出擊,南攻巴倫西亞,北進巴塞羅那,共和國處於多方受敵的危急局面。這時英、法政府卻封鎖法西邊界,扣留共和國從國外購買的大批軍火。12月法西斯聯軍集中30萬重兵進攻加泰羅尼亞。1939年1月26日,加泰羅尼亞首府巴塞羅那失陷。2月11日,法西斯聯軍在付出重大傷亡的代價後佔領加泰羅尼亞全境。

英、法帝國主義者在美國的公開支持下,脅迫共和國政府投降來迅速結束西班牙戰爭。2月27日,英、法兩國政府相繼宣布承認佛朗哥政權並斷絕同共和國政府的外交關系。此時共和國政府處境非常困難,盡管決心作戰到底,但共和國內部的反革命武裝叛亂打斷了政府繼續抗戰的意圖。3月5日在英、法指使下,共和國內部的卡薩多上校和右翼社會黨首領貝斯太羅與叛軍相勾結,在馬德里發動反革命政變,奪取了共和國政權,實行白色恐怖,到處搜捕屠殺共產黨員和愛國者。為了配合這一叛亂,佛朗哥的軍隊全線出擊,牽制在前線的共產黨作戰部隊不能回師援救馬德里。28日,經歷了兩年八個月戰斗洗禮的英雄城市馬德里終於在內外敵人的夾攻下陷落。4月初叛軍控制西班牙全境,共和國被扼殺,法西斯獨裁政權開始了在西班牙的統治。

西班牙共和國的失敗是一系列不利的內外因素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裝干涉以及英、法的所謂「不幹涉」政策。內部諸因素中,西班牙共產黨始終沒有掌握人民陣線的領導權問題則是最主要的,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訓。這場戰爭牽制了德、意法西斯對其他國家的侵略行動,為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斗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它的意義遠遠超出西班牙本身,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民主力量反對法西斯侵略勢力的一個重大事件,是30年代國際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⑧ 赤道幾內亞的首都,為什麼定在遠離非洲本土的小島上

▲雖然人均GDP高,但赤道幾內亞的貧富差距十分大

較高的人均GDP,讓赤道幾內亞海島和大陸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赤道幾內亞人口80%集中在大陸,海島僅佔15%。

首都建在遠離大陸的比奧科島上,無法帶動大陸地區經濟發展,反而使得海島與大陸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赤道幾內亞有了遷都的打算。

新首都的選址中集中在大陸地區的兩個城市,一個是原西屬時期的副總督和濱海行政部門所在地-巴塔(該國的最大城市),另一個是位於大陸內部的歐亞拉。相比於經濟更加發達的巴塔,赤道幾內亞認為地處大陸地區中心地帶的歐亞拉更具備成為新首都的條件。


因為歐亞拉可以利用首都的地位帶動赤道幾內亞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距。然而,遷都成本過高導致反對派的抗議聲此起彼伏。

加上在比奧科島附近發現的石油資源,容易引起喀麥隆、奈及利亞的覬覦,而首都馬拉博離喀麥隆和奈及利亞過於接近,威脅赤道幾內亞的安全,因此這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赤道幾內亞遷都的進程。

首都繼續留在比奧科島上,頗有「天子守國門」的意味,而遷都勢必又要平衡國際和國內的各方勢力,對赤道幾內亞來說,遷都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⑨ 西班牙在佛朗哥統治時簡史

西班牙國家元首(1939~1975),長槍黨首領,法西斯軍人獨裁者。
1892年12月4日生於埃爾費羅爾軍官家庭,1975年11月20日卒於馬德里。1907年入步兵學院學習。1912年赴摩洛哥參加西班牙殖民戰爭。1915年升為少校。1926年晉升為准將。在J.A.普里莫·德里維拉軍事獨裁時期,任薩拉戈薩軍事學院院長。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成立後,被取消現役軍人資格。1933年,保守勢力控制共和國,被重用。1934年晉升為少將。1935年任陸軍參謀總長。1936年2月西班牙舉行大選,人民陣線獲得勝利,佛朗哥被調往加那利群島任軍事長官。1936年7月18日駐摩洛哥的聖胡爾霍將軍,領導發動了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後來聖胡爾霍坐飛機在由葡萄牙到西班牙的途中機毀人亡,佛朗哥利用這一意外的機會,登上叛軍魁首的寶座。在德國A.希特勒和義大利B.A.A.墨索里尼的支持下,鎮壓人民反對法西斯的斗爭。1936年10月1日,任陸、海、空三軍大元帥。經過近3年內戰,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軍隊佔領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獨裁統治。佛朗哥自任國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黨,法西斯政黨長槍黨為唯一合法政黨,取消共和時期的代議制度,頒布「關於一切權力歸國家元首」的法令,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大權都由自己一人獨攬,內閣各部部長,所有軍、政要員甚至主教都由他任命,一切法律、法令都由他批准。逮捕、槍殺共產黨以及進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及拉美各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佛朗哥面臨著是否參戰的選擇,這也是對他的統治的嚴峻考驗。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例如,在一次馬德里盛大閱兵典禮上,由於佛朗哥故意把准備要出席的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國駐西班牙大使貝當的後面,使這位早已將自己的指揮棒、元帥服送到馬德里以施威擺闊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後,放棄到馬德里參加觀禮。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當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軸心國參戰時,佛朗哥謹慎地予以回絕,他委婉地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西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於德國橫掃西歐,連連獲勝,熱衷投機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場開始傾斜,他希望趁機收回被英國人控制兩個多世紀的直布羅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佔領丹吉爾。當時丹吉爾是由德、意、英、法四國共管的地區。佛朗哥在採取這一軍事行動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沒有通知英、法。隨後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羅陀的口號。

1941年6月,希特勒進攻蘇聯,佛朗哥被希特勒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並請求德國允許西班牙長槍黨志願軍參加對蘇戰爭,以報答1936~1939年間德國給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時,佛朗哥仍留有後退的餘地。對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國轉變為非交戰國,對德國,他強調「西班牙派志願軍並不等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實際上,佛朗哥組織了一個由長槍黨員組成的「藍色師團」,穿上德國軍隊的服裝,開赴蘇聯作戰。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復中立,並下令召回在蘇聯作戰的「藍色師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佛朗哥在國內仍推行其恐怖統治。對長槍黨以外的黨派,尤其是共產黨、社會黨黨員,大肆搜捕、關押,甚至處死,而且還使用閹割刑和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佛朗哥的這種恐怖暴虐統治,引起世界范圍的強烈不滿。1946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建議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從西班牙召回大使,決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現行制度,今後就不接納西班牙為聯合國會員國。面對這種國際孤立的局面,佛朗哥宣布實行閉關自守的孤立的經濟政策,在國內開展仇視猶太人和一切外國人運動,禁止在公共場合懸掛寫有外國字的招牌,鼓勵使用本國產品。1947年,佛朗哥又簽署《國家元首關於國家元首職位繼承法》,宣布西班牙為立憲王國,規定佛朗哥有指定國王繼承人,罷免國王繼承人的權利。

在對外政策方面,由於美蘇開始走向冷戰,佛朗哥又開始利用美蘇矛盾,實行親美政策,表示願意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1953年,佛朗哥與美國簽訂了《美西協定》,根據這個協定,西班牙向美國提供海、陸、空四個軍事基地。從而獲得美國經濟、技術上的援助,打破聯合國對西班牙的制裁。依仗美國的勢力和影響,佛朗哥在外交上有了更寬的活動空間。對英、法兩國,佛朗哥也一直在尋找改善關系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同美國交往中討價還價的實力。1963年,美西協定十年有效期已滿,按規定重新討論延期的條款。正值此時,美法關系十分緊張,佛朗哥又利用這一機會,發展與法國的關系,雙方外事活動頻繁,委員互訪,發表聯合公報,簽訂海空軍聯合演習協議等等。這樣做,目的是為美西協定延期談判作準備。在1963年簽署的美西延期協議中幾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過這個協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億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武裝西班牙軍隊。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個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

佛朗哥把世界上最後一個法西斯獨裁政權維持近40年,除了實行暴政以外,還採取一些較靈活的安撫措施。他往往在血腥鎮壓了民眾反獨裁運動之後,也作一些讓步。譬如,禁止解僱固定工人,建立較發達的社會保險制度,禁止把小佃農從土地上趕走,對政治犯減刑或特赦等等。佛朗哥實行的這種軟硬兼施的法西斯獨裁統治一直持續到1975年,是年11月20日,83歲的佛朗哥因冠心病復發而壽終正寢。佛朗哥在彌留之際是痛苦的,他的私人醫生不得不用手指塞進他的喉嚨摳出窒息著他的血塊,他對醫生說:「死也這么費勁」。佛朗哥死後,國內有些人用香檳酒慶祝,大街上空空盪盪,悄然無聲,人們長期的積怨傾瀉在這種空盪和安謐之中。西班牙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阿爾維蒂說:「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劊子手死了,地獄的烈火燒他,也不足解恨」。然而,當時的美國總統福特為他的死感到悲痛,認為佛朗哥經歷了西班牙史上一個有意義的紀元。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