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西班牙語怎麼讀
Ⅰ 西班牙語單詞讀音
你好:
西班牙語單詞讀音:例如:西班牙語的讀音如下:
español
西班牙語(西班牙語:español)簡稱西語。
很多說其他方言的西班牙人稱西班牙語為卡斯蒂利亞語(castellano)
Ⅱ 航空母艦的意思是謝謝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簡稱「航母」、「空母」,是一種可以提供軍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軍艦。中文「航空母艦」一詞來自日文漢字。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只。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
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中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艦隊中的其它船隻為它提供保護和供給。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航空母艦按其所擔負的任務分,有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按其艦載機性能又分為固定翼飛機航空母艦和直升機航空母艦,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傳統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在內的各種飛機,而後者則只能起降直升機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定翼飛機。某些國家的海軍還有一種外觀類似的艦船,稱作「兩棲攻擊艦」,也能搭乘和起降軍用直升機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機。按噸位分,有大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6-9萬噸以上)中型航空母艦(3-6萬噸)和小型航空母艦(3萬噸以下);按動力分,有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和核動力航空母艦。
【概述】
今天世界上一共有十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阿根廷、法國、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國、英國和美國。
中國從前蘇聯購買了瓦良格號、基輔號、明斯克號等航空母艦,但這些航母都並未作為軍事用途。而日本雖然名義上沒有航母,但是其所謂的「大型兩棲登陸艦」和「巨型補給艦」實乃直升機航母和輕型航母,尤其是最新的」大隅」號兩棲登陸艦,其無論是從外觀還是排水量都是在向航母靠近的。2006年3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汪致遠宣布中國將自行建造航空母艦,發展航空母艦戰斗群。
現在世界各國海軍一共有數十艘在使用。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艦,其它國家的航空母艦比美國的都小得多。
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大的軍艦。美國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由2座核反應堆和4座蒸汽輪機推動,全長340米,載員6300人,價格50億美元,僅每條船每月的經營開支就要1300萬美元。
【起飛技術】
固定翼飛行器從航空母艦起飛的方式可以分三種。
第一種是蒸汽彈射起飛使用一個平的甲板作為飛機跑道。起飛時一個蒸汽驅動的彈射裝置帶動飛機在兩秒鍾內達到起飛速度。目前只有美國具備生產這種蒸氣彈射器的成熟技術。蒸汽彈射有兩種彈射方式,一種是前輪彈射,由美國海軍於1964年試驗成功,彈射時由滑塊直接拉著飛機前輪起飛.這樣不用8-10人來為飛機掛拖索核減拖索了,彈射時間減短,飛機安全性好.美國現役航母都採用這種方式.第二種是拖索式彈射,顧名思義,就是用鋼質拖索牽引飛機加速起飛,這種彈射方式比較老,各方面都不如前者好,目前只有法國的」克萊蒙梭」級航母使用.
第二種斜板滑跳起飛。有些航空母艦在其甲板前端有一個「跳台」幫助飛機起飛。飛機在起飛的時候以自己的動力經由跳台的協助跳上空中。這種起飛方式不需要復雜的彈射裝置,但是飛機起飛時的重量以及起飛的效率不如彈射。英國、義大利、印度和俄羅斯的一些航空母艦便採用這種技術.
在兩種情況下航空母艦都必須以20節(36公里/小時)以上的速度逆風航行,來幫助飛機起飛
除此以外,電磁彈射器是正在研究中的下一代飛機彈射裝置,與傳統的蒸汽式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具有容積小,對艦上輔助系統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輕,運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的好處.
【起降過程】
在航空母艦上降落,尤其是在夜間或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是最困難的飛行技巧了。以美國航空母艦為例子,降落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回歸的飛機要進入環繞母艦的環型航線以降低飛行高度和速度,有些時候可能還需要脫離等待中的降落航線去進行空中加油。
●在降落時飛機的速度要降低到幾乎失速的地步。飛行員將放下起落架,襟翼與空氣減速板,將捕捉鉤伸出,維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航艦上的降落官指揮飛機降落,他不斷地告訴飛行員,他離最佳情況的偏差是多少。航空母艦上的燈光提示飛行員,下降時的角度是否正確。
●在航空母艦的後部有四條攔截索(尼米茲級航母第九艘CVN76」羅納德里根」號只有三根)。降落的飛行員必須讓捕捉鉤掛上其中一條。在最佳情況下他應該掛上第三條,假如他掛上前兩條,那麼他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他掛上最後一條,那麼他的下降角度太陡。
●在著陸時飛行員必須將飛機完全壓低,這樣他可以保證鉤住一條攔截索。同時他必須將發動機開到最大,這樣假如他沒有掛上攔截索的話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加速離開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線。攔截索是由液壓制動的,它可以在兩秒鍾和50米內使飛機停下來。飛行員會依照甲板上的地勤人員的指示將發動機的推力降低到慢車並且離開降落區。
在緊急情況下,比如飛機的掛鉤損壞了,飛機無法使用攔截索停下來,在甲板上可以拉起攔截網來協助飛機迫降。又或者飛機會再次拉起,重新降落.
起飛就簡單多了:
●飛機的前輪被掛在起飛裝置中,操作起飛裝置的官員必須知道飛機的型號和載重來調節起飛裝置。
●為了保護甲板上的人員和器械,在飛機後面要裝上屏蔽飛機噴氣流的壁板。
●飛行員在得到起飛許可後加足馬力,同時用剎車防止飛機運動。
●在他得到起飛信號的同時他要放開剎車,同時起飛裝置起動,將飛機彈出跑道。這個過程一共持續1.5秒鍾。
【武器】
一般來說,除少量自衛武器外,航空母艦的武器就是它所運載的各種軍用飛機。航母的戰斗邏輯是用飛機直接把敵人消滅在距離航母數百公里之外的領域,沒有一種艦載雷達的掃描范圍能超過預警機,沒有一種艦載反艦導彈的射程能超過飛機的航程,沒有任何一種艦載反潛設備的反潛能力能超過反潛飛機或直升機,飛機就是最好的進攻和防禦武器,所以無需再安裝其它進攻性武器。但是前蘇聯的航母同時裝備有遠程艦對艦導彈,從這一點來說前蘇聯的航母是航母與巡洋艦的混合體。
【艦隊】
航空母艦從來不單獨行動,它總是由其它船隻陪同下行動,合稱為艦隊,又稱為航空母艦戰斗群。這些陪同船隻包括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等,它們為航空母艦提供對空和對其它艦只以及潛艇的保護。此外艦隊中還有潛艇做偵察和反潛任務。供給艦只和油輪擴大整個艦隊的活動范圍。此外這些艦艇本身也可以攜帶進攻武器,比如巡航導彈。
【歷史】
★啟蒙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個從一條停泊的船隻上起飛的飛行員是美國的尤金·埃利(Eugene Ely),他於1910年11月14日從美國海軍伯明翰號輕巡洋艦(USS Birmingham CS-2)上起飛。1911年1月18日,他成功地降落在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USS Pennsylvania ACR-4)上長31公尺、寬10公尺的木製改裝滑行台上,成為第一個在一艘停泊的船隻上降落的飛行員。
英國人查爾斯•薩姆森是第一個從一艘航行的船隻上起飛的飛行員。1912年5月2日他從一艘戰列艦上起飛。
第一艘為飛機同時進行起降作業提供跑道的船隻是英國「暴怒」號巡洋艦。它的改造1918年4月完成。在艦體中部上層建築前半部鋪設70米長的飛行甲板用於飛機起飛。後部加裝了87米長的飛行甲板,安裝簡單的降落攔阻裝置用於飛機降落。第一艘安裝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是由一艘客輪改建的英國「百眼巨人」號,它的改造1918年9月完成。 1918年7月19日七架飛機從「暴怒」號上起飛,攻擊德國停泊在同德恩的飛艇基地,這是第一次從母艦上起飛進行的攻擊。
1917年,英國按照航空母艦標准全新設計建造了競技神號航空母艦,第一次使用了在飛行甲板右舷的島狀上層建築。第一艘服役的從一開始就作為航空母艦設計的船隻是日本的鳳翔號航空母艦,它1922年12月開始服役。全通式飛行甲板、上層建築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空母艦的樣版。
今日擁有世界上最多航空母艦的美國,其第一艘航空母艦是1922年3月22日正式啟用的蘭利號(USS Langley CV-1)。蘭利號並不是一開始就以航空母艦為用途所建造的艦艇,其前身是1913年下水的木星號補給艦(USS Jupiter AC-3),美國海軍看上它載運煤炭用的腹艙容量充足因此將其改裝為航空母艦。
★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2年各海軍強國簽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嚴格控制了戰列艦建造,但條約准許各締約國利用部分停建的戰艦改建航空母艦,例如:美國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日本的赤城號航空母艦和加賀號航空母艦。在航空母艦上裝備重型火炮是這一階段航空母艦發展的特色。
30年代英國建造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採用了全封閉式機庫、一體化的島式上層建築、強力飛行甲板為式、液壓式彈射器,被譽為「現代航母的原型」。1936年《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失效,海軍列強又展開了新一輪軍備競賽。美國的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日本的翔鶴級航空母艦、英國光輝級航空母艦,是這一時期的傑作。
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度被廣泛的運用。它是一座浮動式的小航空站,攜帶著戰斗機以及轟炸機遠離國土,來執行攻擊敵人目標的任務。這使得航空母艦可以由空中來攻擊陸地以及海上的目標,尤其是那些遠超過一般射程之外的目標。由航空母艦上起飛飛機的戰斗半徑一直不斷地在改變海軍的戰斗理論,敵對的艦隊現在必須在看不到對方艦船的情況下,互相進行遠距離的戰斗。這徹底終結了戰列艦為海上最強軍艦的優勢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爭戰場上起了決定性作用,從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編隊偷襲珍珠港,到雙方艦隊自始至終沒有見面的珊瑚海海戰,再到運用航空母艦編隊進行海上決戰的中途島海戰,從此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現代遠洋艦隊的主幹。美國建造了大批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組成龐大的航空母艦編隊,成為海戰的主角。戰爭期間廉價的小型護航航空母艦被大量建造,投入到反潛護航作戰中。
★現代航空母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的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助降瞄準鏡的設計,提高了艦載重型噴氣式飛機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高性能噴氣式飛機得以搭載到現代化的航空母艦上,美國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第一艘專為搭載噴氣式飛機而建造的航空母艦。
美國的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 CVN65)是世界上第一條用核動力推動的航空母艦。核動力燃料更換一次可連續航行數十萬海里使航空母艦具有了近乎無限的機動能力,消除了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大型煙囪對飛行作業的影響。從此美國海軍建造了一系列排水量80000噸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英國財力衰弱使皇家海軍無力擁有大型航空母艦,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很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小型護航航空母艦,採用滑跳甲板,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在1982年英國、阿根廷的福克蘭群島爭端中,英國依靠它的在遠離本土8000英里的地方取得勝利。 蘇聯採用垂直起降飛機的基輔級航空母艦(蘇聯海軍稱為「大型反潛巡洋艦」)則裝有重型武備。蘇聯/俄羅斯最終建成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採用滑跳甲板避免了安裝復雜的彈射裝置。
在波斯灣、阿富汗和太平洋地區美國利用它的航空母艦艦隊維持它的利益。在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的過程中,美國盡管在中東沒有足夠的陸上機場,依然能夠利用其航空母艦戰斗群進行主要攻擊。
21世紀初世界上所有航空母艦一共約可以裝載1250架飛機,其中美國的載機數超過1000架。英國和法國正在擴大其載機量,法國建造了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英國也計劃建造新型航空母艦。
Ⅲ 求以下詞語用西班牙語怎麼讀寫
caballero,calavera 或cráneo,volar,la presión atmosférica,rey, rey, oscuridad, detener 或 parar,nervio,mantis,ira,soldado 或 luchador, azul, tratado, tiempo。
西班牙語的讀音都是看著就能讀的。在別人那復制過來的西語發音:西語助手發音詞典 記得一定要安裝語音庫才能發音http://tw.zwdic.com/downes.php
Ⅳ 航空母艦用英語怎麼說
航空母艦[háng kōng mǔ jiàn]
[詞典] carrier; aircraft carrier; birdfarm; flattop; floating aerodrome
[例句]
.
自上個月以來那艘航空母艦就一直停靠在那兒。
Ⅳ 航空母艦英文的怎麼讀,給我音標或者讀音拼音也得
航空母艦
英文:aircraft carrier; birdfarm; flattop; carrier floating aerodrome ;
Ⅵ 西班牙語的各字母讀音是怎樣的
a- ah
b- beh
c- seh
ch- cheh
d-deh
e- eh
f- ef-feh
g- heh
h- ah-cheh
i- ee
j- ho-tah
k- kak
l- el-leh
ll- el-yeh
m- eh-meh
n- en-neh
o- oh
p- peh
q- coo
r- eh-reh
rr- eh-rrreh
s- es-seh
t- teh
u- coo
v- beh
w- do-bleh beh
x- eh-kees
y- ee gree-ay-gah
z- seh tah
i'm taking spanish right now`
so those things above r 100% correct~
Ⅶ 西班牙語字母表及發音
西班牙語共29個字母:
此外,還有重音標志的字母á、é、í、ó和ú。
字母ü用於字母組合güe和güi是表示u是發音的,因為其他的組合。
西班牙語字母ñ發音為[ɲ],是只在多個單詞時使用。
西班牙語字母y發音為[j],如ayer。
gue、gui中,u是不發音的。
根據1994年西班牙皇家學院的決定,「CH」=[c~c]跟「LL」=[]不再做為單獨的字母出現在字母表中。但是不受該院管轄的美洲西班牙語則依然將這兩個字母列在字母表內。
有些外來詞和專有名詞還使用w=[w/β/b]。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形成了若乾地區方言。西班牙語的讀寫一致,每個字母的讀音相對是固定的。
讀音:
A的發音與漢語的「啊」相似,但是開口程度偏小,它的發音部位在口腔的中部。
B出現在停頓後的詞首,或在m,n 的後面時,發【b】的音。其他情況下發【β】音。
C發音時,舌後和軟齶閉合,氣流沖出阻礙,爆破而出。聲帶不振動。
Ch發音時,舌面前部頂住前硬齶,氣流沖開阻礙發出擦音。聲帶不振動。
D在停頓後的詞首或詞內和片語內的n,l 後面發【d】的音,在其他情況下都發【ð】。
【d】是舌尖齒背塞濁輔音。舌尖頂住上齒背,氣流沖出阻礙,爆破而出,聲帶振動。
【ð】是舌尖齒沿擦濁輔音。發音時,舌尖微微伸出上齒沿,留出縫隙讓氣流通過,聲帶振動。
E是非圓唇中前母音,只要輕輕張開嘴,舌面抬到口腔中部,氣流沖出,發音部位在口腔前部。
F發音時,上門齒和下唇輕輕接觸,上齒露出,唇角向兩側咧開。氣流從唇齒之間的縫隙通過。聲帶不振動。
G是舌後軟齶塞濁輔音。G與母音A,O,U或與輔音L和R組合,發【g】或【γ】音。字母組合gu (u不發音)加E和I也發這個音。
G在停頓後的詞首,或詞中、片語內N之後發【g】音。【γ】是舌後軟齶擦濁輔音。發音時,舌後與軟齶不完全閉合,而是留出縫隙讓氣流通過,聲帶振動。
H在單詞中出現雖然不發音,但是書寫時不能省略。
I是非圓唇高前母音, 發音類似漢語的 「衣」,發音部位在口腔的中前部。
J發音時,小舌向舌後下垂,兩者之間形成縫隙,讓氣流通過。聲帶不振動。
K一般只被用來拼寫外來語,直接按照外來語的發音來讀即可。
L這是一個舌尖齒齦邊擦濁輔音,舌尖接觸上齒齦,舌面下降,氣流從舌面兩側通過。
LL發音時,舌面前部抬起,和硬齶接觸。氣流從舌部一側或兩側通過。聲帶振動。
M是雙唇鼻濁輔音。發音時,雙唇緊閉,聲帶振動,氣流從鼻腔通過。
N舌尖齒齦鼻濁輔音,發音和漢語拼音中的N 發音一樣。
Ñ發音時,舌面前部與前硬齶接觸。氣流在口腔受阻,從鼻腔通過。聲帶振動。
O是圓唇中後母音,雙唇要噘圓向前突起,而發音部位在口腔的中後方。
P是雙唇塞清輔音,聲帶不振動。
Q發音時,舌後和軟齶閉合,氣流沖出阻礙,爆破而出。聲帶不振動。
R是單擊顫音,發音時,舌尖抬起,與上齒齦接觸,讓氣流通過,使舌尖輕微顫動一到兩下,聲帶振動。
RR在詞首或n,l,s之後,應當發成多擊顫音。多擊顫音的發音部位和方法與單擊顫音r相同,只是舌尖需要顫動許多次。
S是清輔音,和拼音里的S發音相似。
T為清輔音,和漢語拼音裡面的D發音相似。
U是圓唇高後母音,開口小一點, 雙唇噘圓, 比O更前突起才好,發音部位是口腔的後部。
V它的發音和B相同。
W一般按照外來語的發音來讀即可。
X出現在字母或輔音之前時發s音,出現在兩個母音之間時發[xs]音。目前的傾向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發[xs]音。
Y在母音之前是舌前硬齶擦濁輔音[j],在母音之後或單獨使用時,發[i]。
Z發音時,舌尖從上下門齒之間伸出,讓氣流通過,聲帶不振動。
西班牙語屬屈折型語言。經過長期演變,它的詞尾屈折已大大簡化。除作主語、賓語的代詞及其反身形式外,拉丁語的格系統幾乎消失。
名詞分陽性和陰性,但在某些結構中還能見到中性的痕跡。復數在詞尾加-s或-es。形容詞在語法上與名詞有協調關系,詞尾變化與名詞同。動詞仍保留相當多的屈折,但很有規則。由於動詞詞尾已足以表示人稱,主語往往省略。
西班牙語(西班牙文:Español)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西羅曼語支。按照第一語言使用者數量排名,約有4.37億人作為母語使用,為世界第二大語言,僅次於漢語。
使用西班牙語的人數佔世界人口的4.84%,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總計使用者將近5.7億人。主要使用於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巴西、貝里斯、法屬蓋亞那、海地等地除外)。
西班牙語在西班牙、美國、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哥倫比亞、厄瓜多以及烏拉圭被稱為西班牙語(Español);而其他地區則主要稱西班牙語為卡斯蒂利亞語(Castellano)。西班牙語是六種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西班牙語
Ⅷ 這些詞用西班牙語怎麼念發音是什麼
西班牙語是表音文字,看到了單詞就能讀出來。這里大概寫相應的中文注音。
但我非常懷疑這些單詞是西班牙語。
1。這個單詞沒見過,西班牙語以K開頭的都是些音譯詞,但是以-er結尾,現任又是動詞。反正發音應該是:卡武來帶了,重音在最後。
2。可能是名字。拉法埃勒,r開頭的單詞要跳舌頭,很難的!
3。目鬧斯
1. kauleder
2. Rafael
3. Munoz
基本上按漢語拼音念就可以了,但有幾點要注意,e要發成英語中的e,R是大舌顫音,對於非專業的來說,不太好發音,彈一下舌頭,發類似與啦的音就差不多了,這幾個單詞重音都落在倒數第一個音節上
4. 西班牙語中的MR.怎麼寫怎麼念?
senor注意n的上面應該有一個~符號,這個字母發類似於opinion里的ni的音就行了
4。Senor,n上面有一波浪線,是另一個字母。念:塞鳥
Ⅸ 西班牙語24個輔音怎麼讀,一個一個說。
B b [b] 發音時雙唇緊閉,氣流爆破而出,聲帶要振動。
C c [k] 舌後與軟顎閉合,氣流沖破阻礙爆破而出。聲帶不振動。
D d [d] 發音時舌尖上齒背接觸,氣流爆破而出,聲帶振動。
E e [e] 發音時口張開程度略小,舌面抬至口腔中部,雙唇向兩側咧開。
F f [f] 發音時上門齒和下唇接觸,氣流從唇齒間的縫隙通過,聲帶不振動。
G g [g] 發音和c相同,聲帶振動。
H h 和五個母音相拼時,不發音,和c組合成二合輔音時發音。發音時舌面前部頂住前硬顎,氣流沖開阻礙發出擦音。
I i [i] 發音時嘴略張,舌面中後部抬起,但避免太接近硬顎。
J j [x] 發音時小舌向舌後下垂,留出縫隙,讓氣流從舌後部和軟齶之間的縫隙中通過。
K k [k] 舌後與軟顎閉合,氣流沖破阻礙爆破而出。聲帶不振動。
L l [l] 發音時舌尖接觸上顎,舌面下降,氣流從舌部兩側通過。雙寫時,舌面前部部抬起接觸硬顎,氣流從舌頭一側或兩側通過。
M m [m] 發音時雙唇緊閉,氣流從鼻腔通過。
N n [n] 發音時舌尖接觸上齒齦和上顎前部,氣流從鼻腔通過。
? [?]舌面前部部抬起接觸硬顎,氣流從鼻腔通過。
O o [o] 發音時雙唇成圓形,略向前突出。
P p [p] 發音和b相同,聲帶不振動,不送氣。
Q q [k] 後只能加u再與e,i組成兩個音節qui,也發[k]音,但其中的u不發音。
R r [r] 發音時舌尖抬起,與上齒齦接觸,氣流通過時沖擊舌尖連續快速擊打齒齦,形成多次顫動。
S s [s] 發音時舌尖靠攏上齒齦,留下縫隙讓氣流通過。
T t [t] 和d基本相同,聲帶不振動。
U u [u] 發音時雙唇嘬圓,嘴張開比較小,氣流經過口腔後部從圓撮的雙唇流出。
V v [b] 和b相同。
W w 發音時雙唇間留下一條小縫隙(不能過大)讓氣流通過。
X x [γs]
Y y [j] 發音時舌面向上抬起,留出小縫隙讓氣流通過。
Z z [θ]發音時舌尖從上下門牙間略伸出,讓氣流通過。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Ⅹ 西班牙語的發音
以上說的都是一口漢腔味道的西班牙語`
正解` 拼音;mi(一聲) nao(一聲)m(鼻音)be(輕聲)r{e}(這個E是英語音標,因漢語里沒有之類因) {e}(音標)s(發絲的輕聲) 阿了拜(4聲的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