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漏油是怎麼回事

墨西哥漏油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3-01-18 12:34:21

①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的事故經過

美國海岸警衛隊2010年4月24日說,「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沉沒約兩天,海下受損油井開始漏油。這口油井位於海面下1525米處。海下探測器探查顯示,鑽井隔水導管和鑽探管開始漏油,估計漏油量為每天1000桶左右。「我們認為這是一起嚴重的溢出事故,」海岸警衛隊軍官康尼-特雷爾說,「我們正竭力協助清理浮油。」租用鑽井平台的英國石油公司出動飛機和船隻清理海面浮油,但因天氣狀況惡劣,清理工作受阻。
形勢惡化
美國海岸警衛隊2010年4月28日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在墨西哥灣沉沒的海上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約5000桶,5倍於先前估計數量。油井當天繼續漏油,工程人員又發現一處漏油點。為避免浮油漂至美國海岸,美國救災部門「圈油」焚燒,燒掉數千升原油。
新發現漏油點
海岸警衛隊官員瑪麗·蘭德里2010年4月28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租用「深水地平線」的英國石油公司工程人員發現第三處漏油點。蘭德里說:「英國石油公司方面通報,在海底油井處又發現一處漏油點。」海岸警衛隊和救災部門提供的圖表顯示,浮油覆蓋面積長160公里,最寬處72公里。從空中看,浮油稠密區像一隻只觸手,伸向海岸線。
蘭德里介紹,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油井漏油量每天5000桶左右,是先前估計數量的5倍。英國石油公司不認同這一數量。營業部經理道格·薩特爾說,先前日漏油大約1000桶的估計應該是准確的。
漏油處理
為避免浮油漂至美國海岸,救災人員著手試驗燒油。救災人員把數千升泄漏原油圈在欄柵內,移至距離海岸更遠海域,以「可控方式」點燃。海岸警衛隊發言人謝里·本—伊埃紹說,如果當天「燒油」效果良好,救災人員可能實施更大規模「燒油」行動。
當地時間2010年4月28日下午前,浮油「觸角」已伸至距路易斯安那州海岸37公里處海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專家查理·亨利預計,浮油可能將於30日晚些時候漂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區。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博比·金德爾呼籲聯邦政府提供更多援助。金德爾說,路易斯安那州一處沿海野生動物保護區或將首當其沖,受到浮油破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和阿拉巴馬州已在海岸附近設置數萬米充氣式欄柵,圍成一道防線,防禦浮油「進犯」。
堵漏作業仍在繼續。英國石油公司先前嘗試用水下機器人啟動止漏閘門,未能成功。工程人員定於29日打一口減壓井,以遏制原油泄漏,預計耗資上億美元,工期長達數月。工程人員還考慮建造一個罩式裝置,把浮油罩起來,而後用泵把浮油抽上輪船。 2010年5月29日,被認為能夠在2010年8月以前控制墨西哥灣漏油局面的「滅頂法」宣告失敗。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進一步升級,人們對這場災難的評估也愈加悲觀。「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已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美國白宮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顧問卡蘿爾·布勞納在5月30日表示,如果現行所有封堵泄漏油井的方法都無法奏效,原油泄露可能一直持續到8月份減壓井修建完畢後才會停止。
「每天原油泄漏量可能將近80萬加侖,而且這一數字很可能接近100萬。」據美聯社消息,有科學家在考察墨西哥灣井噴情況後表示,墨西哥灣泄露的原油量至少比原先估計多兩倍,最高多五倍。而據美國有線廣播公司稱,每天原油的泄露量達1.2萬至2萬桶。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2010年6月23日再次惡化:原本用來控制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制了數周後,重新噴涌而出,繼續污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監控墨西哥灣海底漏油油井的攝像頭拍攝的視頻截圖顯示,漏油油井裝上新的控油裝置後再無原油漏出的跡象。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再無原油流入墨西哥灣」。
據美國媒體報道,新控油罩封住漏油後,接下來需要觀察此舉是否造成油井其他地方出現漏油點。
英國石油公司管理人員此前曾表示,即使新裝置能完全控制漏油,英國石油公司將繼續打減壓井,因為這是永久性封住漏油油井的最可靠方法。

②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始末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原因查明、
5月8日,大量泄漏原油漂浮在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的海面上。墨西哥灣上月下旬發生的漏油事故導致該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目前美國海岸警衛隊、政府機構、當地居民及英國石油公司等各方力量正在想方設法防止形勢進一步惡化。新華社/路透

5月8日,多艘船隻在美國墨西哥灣一鑽井平台附近執行任務。新華社/路透

5月8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一家酒店裡,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塞進長筒絲襪里的頭發。為減少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給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路易斯安那州目前已經在該州境內設置了9處地點來接受社會捐贈的頭發及皮毛製品等可以扔進海里吸收泄漏原油的物品。新華社/法新

英國石油公司內部調查顯示,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由一個甲烷氣泡引發。

另外,漏油最後一道防線「防噴閥」先前發生過失效的狀況。

禍起氣泡

作為「深水地平線」租用方,英國石油公司加緊調查「深水地平線」爆炸原因。

美聯社8日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教授羅伯特·貝亞的數名企業界朋友向他征詢意見時,交給他英國石油公司部分調查記錄。

這些記錄包括兩篇文檔和一段錄音,以數名鑽井平台工人為詢問對象。貝亞向美聯社記者詳細描述了記錄內容。

貝亞是美國國家工程院負責石油管道安全的小組成員,20世紀90年代擔任英國石油公司風險評估顧問。

根據這些記錄,貝亞還原了爆炸前後過程。

工人在鑽井底部設置並測試一處水泥封口,隨後降低鑽桿內部壓力,試圖再設一處水泥封口。這時,設置封口時引起的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促成一個甲烷氣泡生成,導致這處封口遭破壞。

甲烷在海底通常處於晶體狀態。深海鑽井平台作業時經常碰到甲烷晶體。

這個甲烷氣泡從鑽桿底部高壓處上升到低壓處,突破數處安全屏障。

「一個小氣泡變成一個相當大的氣泡,」貝亞說,「逐漸擴大的氣泡就像一門大炮,向你臉上噴氣。」

[1]

「氣雲」罩頂

貝亞說,4月20日事發時,鑽井平台上的工人觀察到鑽桿突然噴氣,隨後氣體和原油冒上來。

氣體湧向一處有易燃物的房間,在那裡發生第一起爆炸。「隨後發生一系列爆炸,點燃冒上來的原油,」他說。

一段詢問記錄顯示,當時升起一片「氣雲」,罩住「深水地平線」。鑽台大型引擎隨即爆炸。詢問對象說,引擎爆炸點燃鑽台,「到處都是火」。

爆炸起火大約36小時後,「深水地平線」沉入墨西哥灣。一些英國石油公司管理人員受傷,9名鑽台員工和兩名工程師死亡。

「當時慘狀肯定如同置身地獄,」貝亞說。這名現年73歲的石油業「老兵」說到這里流淚。他說,這是「失望和憤怒的淚水」。

英國石油公司發言人約翰·柯里7日晚不願談論事故起因。「我們等待全面調查,查出全部事實。」

前一頁 [2]

閥門失效

「深水地平線」沉沒後大量漏油,威脅周邊生態環境。這座鑽井平台配備的「防噴閥」也成為調查重點。

一個「防噴閥」大如一輛雙層公交車,重290噸。作為防止漏油的最後一道屏障,「防噴閥」安裝在井口處,在發生漏油後關閉油管。但「深水地平線」的「防噴閥」並未正常啟動。

「深水地平線」裝備一套自動備用系統。這套系統應在工人未能啟動「防噴閥」時激活它,但當時也沒有發揮作用。

事發後,英國石油公司企圖藉助水下機器人啟動「防噴閥」,未能奏效。

美聯社報道,自從聯邦政府監管人員放鬆設備檢測後,數年間數座鑽井平台的「防噴閥」未能發揮應有作用。

內政部礦產資源管理局接到的事故報告顯示,至少14起事故原因與「防噴閥」有關。這些事故多數發生於2004年以後。

聯邦政府監管人員說,他們會檢查數座鑽井平台的「防噴閥」是否可靠。國會則打算就「防噴閥」可靠性舉行聽證會。

「這種安全閥並非那麼安全,」聯邦參議員瑪麗亞·坎特韋爾說,業界明知「防噴閥」有時失效,使用時卻心存僥幸。

③ 關於墨西哥灣漏油的地理知識

墨西哥灣漏油位於大陸坡。

形成原因:1,墨西哥灣地形封閉,四周有大陸及島嶼環繞,這直接導致墨西哥灣海水與外界交流不暢,造成油污擴散不利,污染持續時間較長。

2,墨西哥灣地處亞熱帶於熱帶交界地區,受信風影響較大,5月份已進入颶風活躍期,大量油污被吹至沿海地區,給沿海內陸地區造成不利影響。

3,墨西哥灣地區後洋流影響較大,墨西哥灣洋流較大量油污有深海輸運至沿海地區,造成不利影響。

4,信風和洋流宰割某洗個碗漏油事件造成不利影響的同時,也給油污擴散帶來積極影響。

影響:1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礙了水體與大氣之間的氣體交換
2油類粘附在魚類、藻類和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
3破壞海鳥生活環境,導致海鳥死亡和種群數量下降
4使水產品品質下降,造成經濟損失

措施:分散,沉降,吸收,圍欄,放任,燃燒。

④ 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的原因

油井本身是有壓力的,裡面有很多氣體比如天然氣比如甲烷,這些氣體如果在內部壓力很大的時候會成液態,而油井就好像在氣球上打了個洞一樣,油井裡面的壓力降低而那些物質就會轉化成氣體體積急速膨脹,這些就會把石油像擠牙膏一樣從井裡擠出來,當壓力不足時會人工往裡面加氣的而通過輸油管線這些擠出來的油會被收集起來。墨西哥灣的漏油的原因很簡單早已公布就是鑽井平台爆炸,收集噴出來油的管線也沒了自然就都噴到海里去了,現在比較疑惑的是鑽井平台為什麼會出事情。

⑤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德專家分析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原因
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石油地質學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出,美國過早開放深海石油開采以及英國石油公司忙趕工期是導致墨西哥灣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深海開采開放過早

多米尼克說,導致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固然有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在內的具體操作失誤,但首先美國石油開采政策就有問題。雖然鑽探和開采技術有了長足發展,但是在相應的防漏等災難應對技術、尤其是應對深海作業事故的技術相對滯後的情況下,不應該過早開放深海開采。

雖然,數十年來鑽探和開采技術不斷完善,安全性已經超過90%,但每個鑽井都有著不同特徵,儲油層深度越大,地層壓力也越大,危險性也越高。英國石油公司「深海地平線」鑽井平台的開采深度在海平面以下1500米到5500米,對開采者來說,他們從開始就知道這一開採的危險性。

至今的各種防漏和災難應對技術多數是在陸上和淺水地區開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伊拉克戰爭後應對油井燃燒的方法等,但這些技術並沒有很好地轉化到深海開采中。因此,英國石油公司此次的應對方法捉襟見肘,而且給予他們「補課」的時間很短。

忙趕工期釀成大禍

多米尼克說,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鑽探工作於2009年10月正式開始。在鑽到4000米深度時,深海中預料之外的強大壓力導致大量的鑽井液流失,導致成本迅速增加。鑽井液是一種水和黏土顆粒的混合物,能在鑽井內形成向下的壓力,防止儲油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倒湧向輸油管。

由於墨西哥灣上的颶風影響,鑽探工作一度中斷,到2010年1月才重啟。2月份,鑽井再遇4000米問題區域,令鑽探進度一再推遲,直到4月中旬才達到目標深度。在油氣鑽探和開采領域時間就是金錢,每天的鑽井運作成本逾百萬美元。英國石油公司為了節省成本拚命趕工,為事故埋下禍根。

在4月16日停止鑽井後的4天,施工方對鑽探儀器進行了各種安全測試,並發現了漏油的跡象,但這一情況沒有得到及時關注。到20日,鑽孔內持續增加的壓力已經令施工方疲於應付,而本來配套的「自動防噴器」也失靈,最終釀成大禍。

幾項建議有助封堵

多米尼克說,可以應用一種德國製造的多相流泵降低封堵油井的難度。一是在海底漏油點上方放置拱形漏油罩,並以多相流泵將漏出的石油與天然氣一起排走;二是為正在鑽探的減壓井也配備多相流泵。這些措施能實現引流區壓力的快速下降,降低封堵油井的難度。

此外,不同於目前使用的單獨封堵油井的方法,多米尼克建議擴大封堵漏油點周圍的面積,這樣能更好地防止旁漏。

⑥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露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2010年4月20日,一個名為「深水地平線」的鑽井平台突然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東南約82公里的海域處引爆。灰色的團狀煙霧與熊熊大火互相交織,滅火船迅速趕往現場,一場紀實版的水上火山電影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統計數據稱,事故造成了11人失蹤。

爆炸持續了36個小時,之後整個鑽井平台沉入了海底,很快時間內,不斷有原油浮現在海面上。

墨西哥灣上先是出現了一條條的油黃色飄帶,此後又能看到一個長寬各達183公里、67公里的大型污染區,而且該污染區還不斷伸向墨西哥灣的岸邊,被污染的海域面積也隨之擴大。

事發時,工人在鑽井底部設置並測試一處水泥封口,隨後降低鑽桿內部壓力,試圖再設一處水泥封口。這時,設置封口時引起的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促成一個甲烷氣泡生成,導致這處封口遭破壞。

這個甲烷氣泡從鑽桿底部高壓處上升到低壓處,突破數處安全屏障。鑽井平台上的工人觀察到鑽桿突然噴氣,隨後氣體和原油冒上來。氣體湧向一處有易燃物的房間,引發了一系列爆炸,最後造成鑽台大型引擎的爆炸。

4月28日,專家估計,這個油井每天漏油大約5000桶,5倍於先前估計數量。與此同時,工程人員又發現一處漏油點。為避免浮油漂至美國海岸,美國救災部門「圈油」焚燒,燒掉數千升原油。

5月8日,在最初的「金鍾罩」方法封堵失敗後,工程師們決定採取「垃圾彈」手段,即收集眾多物品碎片,以極高壓射進油井以期堵塞封井器。在這之前,英國石油公司試圖用一隻特製的水泥罩罩住油井,然後用管子把漏油導上海面後吸出,但最終均宣告失敗。

5月16日,新採用的「吸油法」初見成效。英國石油公司宣布,他們已經憑此收集了約15萬桶浮在海面的原油。但不久之後人們發現,此法吸油量極其有限,根本抵擋不住源源不斷湧出的原油。

5月27號,專家調查顯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從最初的每天5000桶,上升到2萬5千至3萬桶,演變成美國歷來最嚴重的油污大災難。原油漂浮帶長200千米,寬100千米,而且還在進一步擴散。為了幫助美國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向美國伸出援手。

5月28日,英國石油公司宣布「滅頂法」封堵漏油失敗。這種方法是用泵將較重的液體打入油井,使其壓力大於油井外泄的壓力,從而減緩漏油速度,然後再向油井漏油處注入水泥封閉油井。但由於井壓過大,仍有大量原油溢出。「滅頂法」以失敗告終。

事件發生後,英國石油公司先後嘗試了多種封堵措施,包括建築隔離帶,使用化油劑、吸油棒、挖油罩、吸油管,採用滅頂法、「蓋帽法」,修建減壓井等,無一奏效。

隨著事態發展,美國政府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更多地介入到事故處理中來。奧巴馬推遲了若干出國訪問計劃,頻頻赴墨西哥灣地區視察。政府宣布,路易斯安那州、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進入「漁業災難」狀態期,成立了獨立的總統委員會調查原油泄漏事件,同時暫停發放海洋石油開采許可證。內政部、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參與監測油污清理活動,海岸警衛隊調動了1000餘名隊員參與清理油污工作。美國政府司法部也已介入聯合調查行動,宣布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展開刑事和民事調查。

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繼續惡化,原本用來控制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制了數周後,重新噴涌而出,繼續污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7月15日,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沒有新的原油流入墨西哥灣。但是清污工作還在繼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