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病毒叫什麼名字
❶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4千萬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
102年前,曾有一場大瘟疫——西班牙大流感,改變了世界。1918年,世界總人口才堪堪達到17億。這場大流感,造成5億人感染,2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致死率高達2.5%~5%。我國在這段時間,也受到了重創。雖說流感的名字叫「西班牙大流感」,可疫情的起源,並非來自於西班牙。
政府和民間隨後也開展治疫工作,比如焚燒中草葯消毒空氣、用石灰水潑灑房屋等。到了12月以後,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國內疫情才慢慢好轉起來,之後也就沒有發生過了。
❷ 1928年發生在歐洲的那次病毒
西班牙流感 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陷入自相殘殺之中,死亡者一千多萬,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然而,就在這場浩劫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場流感的爆發奪去了2000萬到4000萬人的性命,這就是上世紀人們聞之色變的西班牙流感,或稱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學家研究發現,西班牙流感實際上就是禽流感的變異。 西班牙流感並不是從西班牙起源的,它最早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中(1918年2月)。「西班牙流感」(SpanishLady)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流感傳到了西班牙,總共造成800萬西班牙人死亡!!這次流感也就因此得名「西班牙流感」。
美國遠征軍把病菌帶到歐洲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處於大動亂、大改組,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發生了。當時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稱之為西班牙流感。由於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發生在1918年故也稱之為1918年流感。
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1918年3月11日午餐之前,軍營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嗓子疼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之後的周末,這個軍營里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很快又傳播至底特律等3個城市→3月美國遠征軍乘坐船帶至歐洲前線→4月傳播至法國軍隊,然後至英國和其他國家軍隊→5月達義大利、西班牙、德國、非洲,印度孟買和各爾各答→6月由英國遠征軍傳播至英國本土,然後至俄羅斯、亞洲達中國、菲律賓、大洋洲至紐西蘭→1919年1月達澳大利亞,即不到一年時間席捲全球。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5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多萬,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亡總人數還多。這次流感呈現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特徵。以往的流感總是容易殺死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這次的死亡曲線卻呈現出一種「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這次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
西班牙國王也不能倖免
美國死亡人數50萬,僅10月10日費城就有759人死於流感,西班牙800萬人患病,包括國王阿方索三世在內,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電車停運;英國喬治五世也未倖免,英格蘭和威爾士死亡達20萬,皇家艦隊三周無法入海,影響作戰;印度孟買死亡700萬;一些因紐特人村遭受滅頂之災,有一村80人死於流感73人;20%的西薩摩亞人死於流感。許多國家屍體堆山;加拿大渥太華有軌電車沒有乘客;學校,歌舞劇院,電影院無燈光,游泳池和保齡球館空無一人;南非一個小鎮由於缺乏棺木,毯子裹屍體草草下葬,白天滿街出殯,夜晚救護車穿梭。
1918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國,3月始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警察患病過半,哈爾濱40%人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上海也出現過兩個流行波。
翻閱資料,看到1918年11月6日上海《申報》的一篇報道,題為《救治時疫之布告》。報道全文刊登了當時定海縣知事馮秉乾撰寫的一份布告,是一首通俗的六言詩:
定邑城鄉內外,近來疫症流行。
由於天時亢旱,井河飲料不清,
加以人民習慣,多不講究衛生,
以致釀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頃。
民生疾苦如此,本縣軫念殊深,
特與醫家考證,厥病是為風瘟。
主治宜銀翹散,有無咳嗽須分。
葯味照方加減,初起服之極靈。
茲將各方列後,布告縣屬人民,
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請醫生,
趕緊照方買葯,連服自可安寧。
方葯並非貴品,萬勿吝惜錢文,
須知身命要緊,不可迷信求神,
妄食香灰神水,轉致誤害己身。
按照清潔方法,大家認真實行,
既於衛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務望通人達士,解說不借口唇,
使彼無知鄉愚,俾得一體遵循。
「風瘟」是中醫對流感的稱呼,「銀翹散」為清代醫家吳鞠通研製,是治療流感的名方,可謂對症下葯。
美國另一個研究小組也在《科學》雜志發表文章,他們已經在老鼠身上成功再造了1918年的病毒。他們發現的一些基因密碼將有助於對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出預報和准備。
❸ Timofonica手機病毒最早出現在哪國
電腦安全專家攔截到一種專門攻擊可傳送文字訊息的行動電話的新型病毒,對全球廣泛使用的掌上型電腦、傳呼機和電話也造成新一輪威脅。
三家重要的掃毒公司前日說,與上次造成全球電腦網路嚴重當機的「我愛你」類似的新型病毒,鎖定Telefonica行動電話網路為下手對象。這種電腦病毒稱為Timofonica,「timo」在西班牙文中意指「惡作劇」。
執西班牙行動電話通訊網路之牛耳的Telefonica公司說,它尚未接獲客戶的手機中毒申訴報告。防毒專家懷疑該公司在疫情擴大之前能否即時抓出這種病毒。
迄今對抗網路恐怖主義的努力多半以個人電腦和大型電腦網路為主。安全專家說,這種西班牙電腦病毒可輕易地轉攻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尋呼機和手機,掌上型電腦和微軟袖珍個人電腦也恐難逃一劫。
芬蘭的F-Secure防毒公司說,「Timofonica」是經由電子郵件的附加文件散播,當收信人開啟中毒的附加文件時,這種病毒和一段批評Telefonica的訊息就會自動侵入通訊錄中的每一個電子郵件地址中。
--
Sweat baby sweat baby sex is a Texas drought
Me and you do the kind of stuff that only Prince would sing about
So put your hands down my pants and I'll bet you'll feel nuts
Yes I'm Siskel yes I'm Ebert and you're getting two thumbs up
You've had enough of two-hand touch you want it rough you're out of bounds
I want you smothered want you covered like my Waffle House hashbrowns
❹ 西班牙大流感最早爆發於美國,為何稱其為法國流感
爆發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可以說是近代以來最為嚴重的疫情之一,先後在全球造成了近10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的爆發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美國的堪薩斯州軍營,然而這次流感卻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雖然被命名為“西班牙大流感”,但最早的爆發記錄卻出現在美國
然而,在《新人類傳染病命名的最佳實踐》頒布之前,人們關於傳染病的命名,其實還是比較混亂的,不僅存在以地名命名的情況,例如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出血熱、馬雅羅病毒等等,而且還存在以人名命名的情況,例如耶爾森鼠疫菌、艾希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等,以及以動物命名的情況,例如牛海綿狀腦病、牛分枝桿菌、猴痘等等。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該病毒的命名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第一波病毒爆發時,正值一戰末期,當時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勝負形勢已經極為明顯,因此為了避免病毒爆發對戰爭產生影響,各國都對輿論進行了嚴格限制。等到第二波病毒爆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戰敗的同盟國自然不願雪上加霜,而戰勝的協約國也不願因這個掃興,因此輿論仍然受到了嚴格限制。
然而,就在其他國家對輿論進行嚴格限制,將“西班牙大流感”稱為無足輕重的“小感冒”時,只有西班牙媒體誠實的將這次流感稱為“災難”,畢竟當時西班牙不僅有多達800萬人受到了感染,而且一戰時西班牙乃是個中立國。更致命的是,就連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受到了感染。
結果,輿論的宣傳對當時的歐洲國民產生了極大的誤導作用,大家紛紛認為自己國家爆發的流感都只是“小感冒”,只有西班牙的流感是“致命的”,進而誤認為這場流感是在西班牙爆發後才廣泛傳播的,因此便將這場災難性的流感命名為了“西班牙流感”,而在當時西班牙國內,其實是將這種流感稱為“法國流感”的。
❺ 上世紀起源於美國的大流感,為何會被命名為「西班牙流感」
是因為第1例流感病毒死亡的情況被報道的是從西班牙那邊出來的,所以就被叫做西班牙流感,實際上就是美國的病毒。
❻ 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萬到一億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對此你怎麼看
首先要知道的是西班牙大流感並不是起源於西班牙,據最早記錄流感病毒的產生是在1918年3月4日,美國的堪薩斯州的軍營里有士兵出現了發病症狀,患者反應是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3周之內,這個僅有3萬人的軍營,就有1100人發病。
這個時候,歐洲正在爆發第一次大戰,美國在這一年也加入了戰團。1918年3月,第一批美軍8.4萬人被投送到了法國,隨即法國也開始爆發流感。隨著美軍源源不斷的投入戰場。整個歐洲各國沒有一片土地是安寧的。
由於各國間正打得不可開交,都沒有把精力用在防治流感病毒上,也導致了病毒的大肆傳染,新聞媒體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戰事的關註上,病毒方面的消息報道的比較少,甚至被官方封鎖,怕影響軍心。
國人根據流感的發病特徵,為它取了中國名「骨痛病」、「五日瘟」。1918年11月6日,上海的《申報》登了一篇定海縣知事馮秉乾針對流感撰寫的一首通俗的六言詩,題為《救治時疫之布告》:
定邑城鄉內外,近來疫症流行。由於天時亢旱,井河飲料不清,加以人民習慣,多不講究衛生,以致釀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頃。民生疾苦如此,本縣軫念殊深,特與醫家考證,厥病是為風瘟。主治宜銀翹散,有無咳嗽須分。葯味照方加減,初起服之極靈。茲將各方列後,布告縣屬人民,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請醫生,趕緊照方買葯,連服自可安寧。按照清潔方法,大家認真實行,既於衛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詩里的「風瘟」是中醫對流感的稱呼,「銀翹散」是中醫名家吳鞠通研製的治療流感的名方。
政府官員在發行量很大的報紙上專門刊登布告,可想而知,1918年的大流感對中國的破壞是非常大的。
❼ 人類歷史上6次流感大爆發,你怎麼看呢
流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厲害的傳染病之一。從16世紀以來,在過去的400年裡,有記載的全球性的“大流感”至少有30次。本文主要描述20世紀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的6次重要的“大流感”,通過科學地學習歷史,來了解流感的發生、發展和變化。
“西班牙流感”
2009年4月初,在墨西哥和美國出現一種新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該病毒通過人-人傳播迅速在全球范圍蔓延,並導致 21 世紀的首次流感大流行。截至 2010年8月6日,向 WHO報告的實驗室確診的全球因感染2009甲型 (H1N1) 流感而死亡的官方統計人數為18449人。
❽ 百年前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病毒的源頭來自哪裡
歷史上的西班牙流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1918~1919年期間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家,持續時間長達2年,造成全球約5億人感染, 接近當時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最終導致5000餘萬人死亡(另有估計死亡人數1億)。
起初,人們以為病毒源頭在西班牙,而西班牙認為是源於法國,美國人認為源頭在於中國勞工營.......開始互相指責,但最後發現,既非西班牙、也非法國、更非中國勞工營,而美國的軍營才是“西班牙流感”的發源地!
流感肆虐歐美時,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之中,各國都在實行新聞管制,防止報道流感動搖軍心民心,所以都嚴格保密本國情況,導致無數人毫無准備,進而感染了流感病毒。而西班牙是中立國,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在流感爆發之後半年報道了疫情,可惜為時已晚,當時全球已經死亡2500萬-4000萬人,僅5月份死亡就高達800萬,這還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數據,亞非拉地區並未完全統計。
❾ 為什麼說西班牙大流感曾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呢
1918年是非常有歷史紀念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也剛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整個一戰期間人類就已經歷經了戰火的摧殘,尤其是戰爭對整個歐洲世界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這場歷時4年之久的戰爭,前後投入了約6500萬的兵力,1000多萬人在此期間喪生,2000萬人因此受傷。而這一年也是流感來臨的一年。
大流感的發生使人們意識到公共衛生機構的重要性。宣傳活動普及後,許多人也改變了習慣。人們開始更加註重衛生,不再隨意吐痰。即使打噴嚏,他們也必須躲在無人的地方,因為他們害怕一個噴嚏會導致幾十人的灰塵。人們也開始意識到衛生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❿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萬到一億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呢
大概百年之前的今天,也就是1918年,因為“西班牙病毒”的感染而先後共導致了全球近乎4000萬人殞命於此。百年之後的今天,也就是庚子年的2020,全球再次遭遇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襲。歷史上每一次重大流感亦或是瘟疫的來臨,總是會給世界人民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
但每每逢及規模浩大的災難浩劫,總是會隨之伴生出人類之間的脈脈溫情。今年全球慘遭新冠疫情侵襲,但疫情之下的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系卻並未因疫情降臨而阻斷,反倒是“口罩防護服的傳遞”、“牛羊救援物資的援救”,這一幕幕溫情場景,著實於疫情之下、黑暗之中,給了無數人溫暖……
光是數字就很讓人觸目驚心,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發源於美國的西班牙病毒,對當時的我國造成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