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鑽石城市圈是什麼意思

墨西哥鑽石城市圈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1-21 05:57:20

㈠ 如何理解城市圈

城市圈一般指都市圈,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通常指Ⅰ型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Ⅱ型大城市。
都市圈是一種特殊的地域空間組織形式,是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認為都市圈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以有一個或者多個經濟較發達並且有較強城市功能的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為核心,以一系列不同性質、規模、等級的中小城市為主體,共同組成在空間上位置相近,在功能上緊密聯系、相互依存的具有圈層式地域結構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地域空間組織。

㈡ 哪個地方被稱為「鑽石之都」,是歐洲著名文化中心

這座被譽為鑽石之都的城市就是比利時西北部的一座城市安特衛普。安特衛普這座城市位於比利時西北部是現在比利時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港口以及工業城市。在19年全球城市排名的前500名榜單之中,這座城市位於全球第214位。並且這些城市除了十分富有以外,還有著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蘊。在這座城市有著很多座享譽世界的博物館里,比如說皇家藝術博物館以及鑽石博物館。
並且安特衛普這座城市也曾涌現過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像彼得.保羅.魯本斯。並且安特衛普的歌劇院還有魯本斯博物館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以及文化景點。而且安特衛普還是一座文化古城,所以說安特衛普也成為了一座世界建築遺產。並且安特衛普的露天雕塑更是世界聞名享譽世界。

㈢ 1十8城市圈是什麼意思

1十8城市圈是什麼意思
1+8城市圈(簡稱武漢城市圈)是指以武漢為圓心,包括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周邊8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圈。城市圈的建設,涉及工業、交通、教育、金融、旅遊等諸多領域。
什麼是都市圈
都市圈又叫城市群
濰坊劃歸青島都市圈的意思是什麼?
協同發展
8加1城市圈是什麼意思
武漢1 8城市圈(簡稱武漢城市圈)是指以武漢為圓心,包括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周邊8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圈。城市圈的建設,涉及工業、交通、教育、金融、旅遊等諸多領域。

城市群的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城市規模以空前速度擴充套件,新城市紛紛涌現。目前,全球已有近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一些發達國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已高達70%-90%。在一些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裡出現了一種新的城市形態——城市群。在歐洲,城市群已成為城市居民點分布的主要形式。隨著世界城市化程序的發展,預計城市群分布的范圍也將日益擴充套件。

城市群是指集中在一定地域內,規模和職能各不相同,但交通便利,彼此聯絡密切而又有綠帶相隔、相對獨立的若干城市和城鎮。城市群的分布和組合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某個大城市為核心,逐步向外擴充套件,在其周圍形成若干中小城鎮的團狀群組,如紐約、倫敦、巴黎、莫斯科周圍都團聚著許多衛星城鎮。另外,是由若干座規模相仿的城市為中心,組成多核心帶狀或塊狀的城市群,如荷蘭的「蘭斯塔德」,它包括 *** 機構集中地的海牙,港口和重工業中心鹿特丹,旅遊和文化事業中心阿姆斯特丹,以及眾多的小型城鎮和濱海旅遊勝地;德國的魯爾區,它是由埃森、多特蒙德、杜塞爾多夫和杜伊斯堡等15個城市構成的一個巨大工業區;烏克蘭的頓巴斯則由頓涅茨克、哥爾洛夫卡、盧甘斯克等城市組成;我國遼寧中部則由沈陽、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組成一個重工業區。

當衛星城鎮和新城市不斷填充在各大城市之間,以致城市地域相互銜接時,就會出現大城市叢集區,這是高於城市群的一個新階段,它往往分布在中緯度平原地帶交通便利的河口海岸和大湖沿岸,其核心城市往往是全國性或國際性的技術、貿易、文化和人口、交通樞紐,有些是國際性的大港口。與城市群相比,它佔地面積更大,人口更稠密,經濟更發達。

附:世界六大經典城市叢集區 :

1.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士頓至華盛頓地帶(波士華帶):在長970千米的地帶內,城市密集,僅大城市就有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等,居住了4200多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5。

2. 美國中北部五大湖沿岸區(芝匹帶):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等大城市。

3. 日本太平洋沿岸東京——大阪城市帶(京濱帶、阪神帶):包括東京、橫濱、名古屋、京都、神戶、大阪等。以後將向西發展延伸到長崎。

4. 英國英格蘭地區:由倫敦、伯明翰、利茲、設菲爾德、曼徹斯特、利物浦、紐卡斯爾等城市組成。

5. 西北歐地區:包括荷蘭的「蘭斯塔德」、德國魯爾區和法國北部工業區(有巴黎、魯昂、勒阿弗爾、里爾、敦刻爾克、加來等城市)。

6. 我國滬寧杭地區(滬寧杭帶,又稱長江三角洲城市帶):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揚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杭州等城定。另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中國七大都市圈.誰最強
一、超大城市的總體發展目標

對於備受關注的城市發展規劃,應放在全球和全國發展趨勢的背景下,並充分科學地把握超大城市和都市圈的發展規律。到2040年,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中國的經濟總量將居於世界第一位,人均GDP將達到2.5-3萬美元(扣除通脹),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同時,全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75%以上。為此,超大城市和相應的都市圈的規劃必須適應於引領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

在這一背景下,應注意到,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特別是以資訊、技術和知識為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世界上主要全球城市及周邊連成片的都市圈的人口規模均出現了持續上升的態勢,即使在已經完成城市化程序的發達國家,其主要大城市及周邊的都市圈人口也保持著持續增長。個別特大城市的人口雖然出現小幅度下降,或者是因為人口在向更大的城市集中(比如大阪的人口減少,而東京人口在增長),或者是中心城市(如首爾)人口下降,但大都市圈范圍的人口卻仍在上升。[1]在上述背景下,即使在紐約這樣的發達國家的大都市,其遠期規劃中的人口預測數仍然繼續增長。為此,參照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大都市圈的發展規律,中國的超大城市對於遠期人口應有更為科學的預測。

世界上主要全球城市紛紛在遠期規劃中提出了自己追求的價值觀,通常都包括更強的包容性,以及通過增強對於弱勢群體的公共服務覆蓋率(特別是廉租房)來實現公正的價值觀。與此相比,中國的超大城市在遠景規劃中卻對城市發展的價值觀重視不夠。例如,上海2040年的目標願景提到了「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這些之外,如果能夠有凸現公平和包容性願景的相應表述,例如「文明之城」,則更符合全球城市發展理念。

根據全球都市圈發展趨勢,都市圈是指包括中心特大城市和周邊地區,在物理上基本連片的建成區,並且在基礎設施上高度連通,在經濟活動上密切往來的城市蔓延區。中國未來的超大、特大城市都應著眼於都市圈建設。

而目前無論是長三角規劃還是上海規劃中提出的一些與都市圈有關的概念不夠精確,缺乏國際可比性。具體如下:

1、目前規劃中「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了浙江和江蘇的一些城市,所劃定的范圍宜採取「城市群」的概念,類似於美國東部波士頓-紐約-費城-華盛頓組成的東部城市群,或者日本的東京-大阪城市群;

2、規劃中所提到的長三角其他都市圈,如蘇-錫-常都市圈等,嚴格說來,在2040年都可能達不到都市圈的規模,而只能達到城市群;

3、如果到2040年,上海及周邊地區成為真正的「上海都市圈」,其最可比的物件是同處於人地關系較為緊張國家的東京都市圈,其都市蔓延半徑大約在70-80公里,將跨越上海市目前管轄范圍的半徑。需要說明的是,都市蔓延經常會被批評,但是,在給定人口數量的條件下,連片的都市蔓延其實更為節省通勤時間和距離。根據這一判斷,應盡快提出與東京都市圈相對應的「上海都市圈」的概念,制定「上海都市圈」的規劃,這無論對於上海發展還是國家發展,均可謂當務之急。
南京都市圈的范圍定義
南京都市圈是江蘇省委、省 *** 提出著重建設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其范圍鎖定在南京周邊100公里左右,由於驅車往來只需1個多小時,故又被稱為「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個被發達的交通網路緊密聯絡起來的城市群落。 南京都市圈是一個跨省城市群,地跨蘇皖兩省,在吸收部分江蘇城市外,又納入部分安徽城市,其實質是以南京為中心形成一個經濟區域帶,在這個區域帶里共同發展,共同做強做大,即以一個城市為龍頭來帶動一大批城市及周圍城鎮發展。
合肥都市圈的基本概況
按照規劃,到2020年,合肥都市圈總人口約為2400萬人,城鎮人口約為1580萬人;2030年,合肥都市圈總人口約為2635萬人,城鎮人口約為1990萬人。同時,城鎮化水平在2020年達到65% ~68% ,2030年達到75%~78%。 根據《規劃》,未來十年,合肥都市圈將形成「一區、五軸、三帶、多組團」的城鎮空間布局結構體系,遠景由點—軸模式向網路化模式發展。具體是,由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大城市中心城區以及環巢湖地區等組成的城鎮密集區,成為聚合合肥都市圈區域發展的「心臟」;而東西向合巢蕪發展軸、合肥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14-2020)(年份表示地區生產總值,單位:億元) 城市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合肥5158.305790.156401.767097.008132.269211.3110156.70淮南780.17850.44935.171091.481275.491480.531615.09滁州1190.121276.061385.461561.051840.342109.602322.43六安1091.581170.431258.701405.931657.771800.151989.50桐城(副地級) 238.59260.15301.44351.19435.02527.97606.00合肥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21-2029)(年份表示地區生產總值,單位:億元) 城市合肥11000.311905.212705.914015.815001.216801.618516.820235.922015.7淮南1700.81915.32105.42400.32678.72805.13015.83415.33722.6滁州2455.12670.22815.33012.23155.93315.83577.23815.44022.6六安2105.32315.02399.42562.92770.12915.33041.63256.53550.1桐城(副地級) 701.5770.2850.9945.61091.31252.61561.81800.42015.7 1號線南北方向骨幹線,起點位於合肥火車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線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經北二環路,穿過合肥火車站,沿勝利路、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轉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鐵站,之後沿青海路、廬州大道、珠江路至線路終點徽州大道站。線路全長約28.9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全線共設車站25座,全部為地下車站。已於2012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16年底開通運營。2號線東西方向骨幹線,西起長江西路與長寧大道交叉口東側,終點至長江東路與大眾路交叉口西側處。全線長27.20公里。已於2013年開工,預計2017年6月30日開通運營。3號線2014年開工,2018年年末正式運營。 合裕航道作為合肥通江達海的唯一「路徑」,其地位和作用愈發重要。為切實解決合裕航道通航能力問題,合肥市計劃投資6億元將航道升級為三級的高等級航道,使千噸船舶可常年通航。目前,新建的裕溪閘復線工程正抓緊施工,計劃明年上半年完工,合裕航道的疏浚准備也在有序進行當中。
請問在我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區別是什麼?能否具體敘述下?
我國的三大城市群是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同時也存在著三個都市圈,其實城市群和都市圈都是一種對這種城市密集區域的一種稱謂,沒有實質的區別,但城市群偏重於強調城市組合的整體,而都市圈著重於個別城市的突出作用,比如說長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香港和京津唐的北京。

我摘錄了有關學者的評論。

自從戈特曼用「Megalopolis」來定義他所長期研究的美國東北部城市群以後,這個古老的希臘詞彙也就慢慢脫離了之前種種繁雜的用法,而成為一個專有名詞。在國外理論界,用這個詞來表示像波士華那樣的諸多大城市的 *** 體已成為共識。

然而,當戈氏的城市群理論被介紹到國內來時,互Megalopolis」一詞卻找不到一個貼切的中文表達,一時間,「都市圈」、「大都市帶」、「都市帶/都市連綿帶」、「城市群」等種種譯法四起;具體到對長江三角洲諸城市的稱呼,既有順水推舟按沿用國外的用法稱「第六城市群」的,也有將之和京津唐環渤海和珠江三角洲諸城市並列而稱「都市圈」的,學術界爭執不下,旁觀者不明就裡。

致力於相關研究的郁鴻勝專家認為,盡管都市圈、城市群、城市連綿帶的物理空間布局形態並無多大的區別,但是從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分清這些概念還是有意義的。郁鴻勝指出,用「都市圈」來表達長三角的城市群體就暗含了「首位城市」的概念,圈內城市間只能是「主機—終端」的關系,發展結果不可能是各城市平等協調發展。說到底,「都市圈」的思路還沒有跳出行政管理體系的窠臼。而「城市群」的提法屬於城市等級規模體系,其中的城市與城市群總體之間是「網路—結點」關系,各城市的地位平等、功能互補,也最容易促成「共贏」。

盡管不少學者認為「大都市帶」堪稱是「Megalopolis」在中文裡比較標準的對譯,這個概念用於長三角,仍有其欠缺之處。因為「帶」是指一個狹長的區域,而長三角諸城市是呈塊狀集聚。

更重要的是,把戈特曼的理論首次引入中國的華東師范大學城市和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甯越敏教授指出,「都市帶」和「都市區」所反映的城市群形成的動力機制也是不同的。「都市帶」的形成是靠大都市帶動的,整個區域由核心城市擴散、連線而成,舉例來說,波士華城市群中,波士頓和紐約這兩個城市的界限就是彼此交融相當模糊的。「都市區」則反映了一種自上而下的發展,像長三角地區的江蘇、浙江一帶,縣域經濟發達,盡管各地和周邊大城市的關系都非常密切,仍然是以縣(級)市為主體的,因此對長三角而言,「大都市帶」的稱呼毋寧為「大都市區」。

郁鴻勝專家介紹說,城市群的研究源於歐美,有許多流派,與其相伴出現過「組合城市」、「城鎮密集區」、「都市地區」、「大都市圈」、「城市連綿帶」等概念。在1910年美國學者庫恩(Queen.S.A)曾有過「都市地區」、「城市邊緣區」和「城市腹地」等概念。1915年英國學者帕特里克·格由斯(PatrickGeddes)提出了「組合城市」的概念。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學者弗塞特(C.B.Fawcett)提出了「城鎮密集區」的概念。

郁鴻勝認為,應該承認上述各種譯法都有其可取之處:「都市圈」這一稱呼體現了城市間的功能互補,「都市連綿帶」則強調了各城市之間的逐漸過渡,反映了中心城市范圍的延伸和功能的輻射,而「城市群」這一名稱則博採各家之長,指明了長三角諸多城市在發展到城市化的更高一級階段後,要發展壯大自身、媲美其國際「五姐妹」的光明大道。
都會區是什麼意思?
都會區是指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都市圈或都會區)指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周圍輻射構成城市的 *** 。城市群的特點反映在經濟緊密聯絡、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由多個城市群或單個大的城市群即可構成經濟圈。重慶傍邊那些不是隸屬於重慶的吧。。。比膽說東京和墨西哥城傍邊范圍都是這兩個城市的外圍。而重慶邊上的小城市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和行政中心。

㈣ 都市圈的世界知名都市圈

紐約都市圈——世界上產業分工布局最完善,最有序的大都市圈;
北美五大湖都市圈——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建;
倫敦都市圈——創意產業和區域經濟;
巴黎都市圈——依靠規劃疏解城市人口壓力,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城市生活質量,均衡發展;
日本東海岸東京都市圈——交通港口一體化。 三大都市圈包括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2015年1月26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帶。2014年5月13日,青年時報報道我國按照目標,下一步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將向世界級城市群發展,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近20年來,都市圈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大為加強,集聚能力急速提高,經濟總量迅速擴大,中心城市的經濟勢能不斷強化。東部都市圈競爭力持續加強,其中珠三角的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最為多元化,穩定性最好;2012年4月10日,由國內學者方創琳編寫的《2010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稱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躋身於6大世界級城市群。
另外,還有其他區域性的都市圈包括成渝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太原都市圈,濟南都市圈,鄭州都市圈等。 一些地理位置優越和產業優勢明顯的城市經濟功能趨於綜合型,金融、貿易、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得到發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強,從而使城市的經濟能級大大提高,成為區域性、全國性甚至國際性的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商業由單純的商品交易向綜合服務發展,商業活動也擴展延伸為促進商品流通和滿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動。城市的經濟功能已不再是在一個孤立的城市體現,而是由以一個中心城市為核心,同與其保持著密切經濟聯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組成的城市群來體現了。都市圈是以大都市為依託的相關都市組成的在經濟、產業、文化等有緊密聯系,逐步融為一體的城市集合。

㈤ mexico city什麼意思

Mexico City
n.
(美國)墨西哥市; [地名] [墨西哥] 墨西哥城;

雙語例句
1
Alive enough to board a flight to Mexico City the night of the crash.
足矣活著在車禍當晚坐飛機去墨西哥城了。

2
One project tackled urban joblessness by shifting knowledge from Mexico City to New York.
有一個項目便是從墨西哥城向紐約傳遞解決城市失業問題的知識。

㈥ diamond bari是什麼城市

diamond bari 鑽石巴里

㈦ 世界上哪個城市有「鑽石之城」的稱號

南非主要是原生鑽石礦,非洲很多國家存在鑽石次生礦,就是河水等從南非帶到其他國家的。所以非洲鑽石不光是南非有,准確地說南部非洲涵蓋的更准確些。

㈧ 城市圈城市帶的定義

先從英語上作出區分吧,這是最好最本質的理解,以下從低級到高級排列:

1、(大)都市區(Metropolitan Area,MA或者Metropolitan District)

2、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MCR)

3、城市群(Megalopolis,與都市帶有不同)

4、(大)都市帶(Megalopolis)與都市連綿區(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逐個來看看好了:

(大)都市區(MA或MT)

包括一個高密度人口核心地區和圍繞這個核心的具有高度經濟與社會融合的相鄰地區,即以某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相鄰地域單元的城市化地區。例如上海都市區(僅包括上海本市)及東京都市區(僅包括東京本市)。結合文獻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徵:

①經濟上中心與外圍有緊密聯系;(好吧這個是廢話。。。所有這些概念都強調緊密聯系)

②空間范圍較小;

③是大城市地域空間組織的初級階段,具有較明顯的二元結構

④外圍地區有一定比例的通勤人口,即有一定數量居民每天到中心市去上班。通勤率是每一個國家都具有的指標,從15%到40%,說明其對定義都市區的重要性。其它的指標,如非農勞動力比重和人口密度,只反映地方的屬性,不能反映中心和外圍地區的經濟聯系,唯有通勤指標反映了中心與外圍的關系。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通勤人口,就不能稱之都市區,只能是一種空間臨近。

——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城市+周邊郊區+鄉村的范圍,然後有通勤的鍾擺人流之類的,就是最low的等級。。。

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MCR)

概念類似於城市群,但在空間尺度、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上都不同(網路上對都市圈的定義錯套了都市帶的定義)。在我的理解,就是比較像英國新城運動第三代衛星城,比較有獨立性的衛星城跟母城的整體。例子,如杭州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比之前的覆蓋程度更大,包括周邊更多縣城。因為最後還會提及上海都市帶所以。嗯= =)、南京都市圈等。空間范圍較大,半徑在100公里以下。

「都市圈」暗含了「首位城市」的概念,圈內城市間只能是「主機—終端」的關系,發展結果不可能是各城市平等協調發展。

——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大城市整體+周邊二級中心市+縣城,首位度比較大。

城市群(Megalopolis)、都市帶(Megalopolis)與都市連綿區(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

其實三者指的東西都是同一樣——Megalopolis(MIR是國內針對Megalopolis的研究的深化結果,強調了各城市之間的逐漸過渡,反映了中心城市范圍的延伸和功能的輻射。其實含義也差不多),一切都是因為那時候引進概念的時候,沒有統一的翻譯,然後就GG了。

Gottmann當初(1957年)劃分的6個Megalopolis包含以下:①波士頓—費城—華盛頓的美國東北部;②芝加哥—底特津—克利夫蘭的美國六大湖地區;③東京—大阪—神戶的日本太平洋沿岸;④倫敦—伯明翰—利物浦地區;⑤阿姆斯特丹—魯爾的法國北部地區;⑥上海為中心的地區。 那時候上海跟紐約的經濟體量就不是同一等級,因此此時的Megalopolis就包含了城市群跟都市帶。

中國公認的megalopolis有三個:珠三角、長三角跟環渤海(也有的分類方法加入了遼中南與成渝),內部的排序大概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

所以其實在Megalopolis裡面,我們還是能比較明顯且公認地分出兩個層次的。簡單來說就是以東京、紐約、倫敦、巴黎為首的全球城市的Megalopolis,另外一些就是珠三角、長三角、荷蘭蘭斯塔德為例的Megalopolis。
鑒於中國的《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2020)》、《長三角城市群體系規劃》等都能看出國家比較偏向於稱長三角跟珠三角為城鎮群,個人覺得這樣也是比較客觀看待中國與西方其他國家的差距吧。至於城市群跟都市帶的區別,個人認為可以從全球城市的概念出發,即由中心城市或地區在全球區域內的影響力及控制力,以及國民素質、基礎設施完備程度等方面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