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為什麼空氣污染

西班牙為什麼空氣污染

發布時間: 2023-01-22 06:54:47

❶ 用地理位置來說明德黑蘭為什麼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德黑蘭的北方是廣袤的厄爾布爾士山脈,阻隔了裏海吹來的溫暖潮濕氣流,時常出現的逆溫現象令德黑蘭的空氣污染物難以稀釋消散。常年乾燥少雲的天氣使德黑蘭日照極為充足,而紫外線加上污染物令空氣中臭氧含量上升。此外,據報道伊朗生產的汽油質素欠佳,使污染問題加劇。

大部分工業都分布在德黑蘭市郊,城市充斥著老舊的車輛,不符合當今的排放法規。許多市民都使用私家車或的士代步,造成嚴重的交通擠塞。



空氣污染

德黑蘭省北鄰馬贊德蘭省,西接加茲溫省,東界塞姆南省,南與庫姆省和中央省接壤。境內多為高山,其中德馬峰為全國最高的山峰,海拔超過5600公尺。

德黑蘭面臨嚴重的空氣污染,市內經常出現大范圍的煙霧,使人呼吸困難及導致肺部疾病。據估計,德黑蘭每天有27人死於空氣污染引發的疾病。據當地官員所說,惡劣的空氣質量在單一個月內可導致3600人死亡。

空氣污染的源頭8成來自汽車尾氣,其餘2成來自工業污染。一些估計認為單是摩托車已經佔了德黑蘭空氣污染源頭的3成及噪音污染源頭的5成。

政府致力於減少空氣污染,鼓勵的士和巴士以壓縮天然氣引擎取代汽油引擎。此外,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1979年建立以來便在市中心的交通繁忙時間期間設立了「交通分區」,進入「交通分區」的車輛受到特殊的限。

政府也希望提高市民對污染危害的意識,例如在全市安裝污染指標顯示器,監測懸浮粒子、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及一氧化碳的含量,顯示器還會顯示空氣污染指標,空氣污染指標是以上5種污染物的空氣質量測量的綜合指數,將每種污染物的水平區分為安全、有害及危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黑蘭、網路-德黑蘭省

❷ 西班牙是怎樣治理環境的污染

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也因為政府的重視而使得該市成為污染指數最低的歐洲國家首都之一。看來治理空氣污染,一在政策,二在科技。如果政策失當,則有逆水行舟之危。

❸ 該如何治理大氣污染

治理大氣污染,要有正確的政策導向,否則將事與願違。希臘雅典的事例很耐人尋味。雅典的空氣污染十分驚人,這些污染源主要是汽車尾氣中排出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等廢氣。因此迫使政府不得不宣布禁止車輛在市中心通行,工廠停止生產,甚至建議大人和孩子不要上街。並且對新車課以高稅,以限制人們購置車輛,但結果並不理想。那些買不起新車的人,便想方設法延長舊車的使用壽命,結果反而加重了空氣污染。同時,政府一面提高車價,一面又對汽油價格進行補貼,使其石油價格在歐洲是最低的,這一政策反過來又刺激人們去買車。如此惡性循環,不但未解決問題,反而越弄越糟。可見一套合理的政策體系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墨西哥城當局近10年來,為扭轉污染嚴重的形勢,花費巨額資金,先後宣布了7項計劃,其中包括「今天禁止汽車行駛」這樣一些著名的措施。但是,這些計劃實施所取得的成果卻不盡人意。污染仍在繼續增加。據該市衛生局1995年5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在墨西哥城,有30%的兒童體內含鉛量超過國際規定的標准。然而與墨西哥城情況相反,日本東京的污染得到了全面控制。其實早在70年代,東京也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但是日本政府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防止污染的嚴格措施,從而控制了污染。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也因為政府的重視而使得該市成為污染指數最低的歐洲國家首都之一。看來治理空氣污染,一在政策,二在科技。如果政策失當,則有逆水行舟之危。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引進經濟發達國家的技術,改變自己原有的落後工藝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方向。中國的燃燒結構是以燃煤為主。因此,防止酸雨和煙塵等就應從改變燃燒結構、排煙脫硫、改進燃燒技術起步。採用熱電聯用、集中供熱等方式取代分散供熱。這樣鍋爐效率可達80%,節煤40%。既節約了能源,又便於集中進行煙塵凈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環保執法檢查組,於1996年5月對首鋼公司的大氣和水污染進行了檢查。檢查組對首鋼在經濟建設及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了嚴重的大氣及水污染現狀,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檢查組強調,首鋼的環境問題,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

當前關鍵要提高環保意識,始終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進一步轉變經營方式,改變追求規模、追求數量和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經營模式,把注意力放到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上來;同時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行清潔生產,努力降低物耗能耗,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改善首都的環境狀況作出新貢獻。

今天,世界各國已經都來關心大氣保護了。人們利用科學技術的進步,加緊了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在許多城市,「黑龍」、「黃龍」、「灰龍」被縛住了,「淡藍色的惡魔」被驅走了。昔日以公害聞名的洛杉磯又恢復了原來秀麗的景象,再度成為旅遊勝地。世界著名的霧都倫敦,再也沒發生過煙霧事件,並且已經是無煙城市了,曾經消失了的100多種小鳥又飛回來在枝頭歌唱,為現代大都市增添了情趣。日本東京消失多年的蜻蜒、螢火蟲等又回來了。我國的環境模範城市:廈門、珠海、大連、深圳……向世人展現迷人的風姿。在同一片藍天下,為了保護空氣的清新,為了不讓那些可怕的大氣公害事件發生,全人類都在進行著努力。

❹ 西班牙一火山噴發已超一個月了,給當地造成了哪些影響

給當地造成了空氣污染的影響。

西班牙一火山噴發已超一個月了

西班牙的拉帕爾馬火山繼續猛烈噴發,已經爆發一個多月了。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表明火山爆發已經減弱。據估計,噴發可能持續三個月。在熔岩流溢出的過程中,由於壓力的突然下降,會有大量的揮發物逸出。

交通將受到影響

因為有一條國道靠近這座火山,熾熱的岩漿覆蓋並中斷了一條國道。這對居民的交通影響很大。逃難的居民不得不繞道避開被破壞的道路,救援隊無法通過這條路進城,只能通過小道進城。

❺ 西班牙的一個小城中為什麼街道上不準開車

這要從很久以前說起....十五年前的 Pontevedra,路上還到處都是汽車,平時想找個停車位都難,留給行人的空間也是極為有限。

在那裡,堵車是家常便飯,在市中心的一些交通幹道上,每天約有2萬多台汽車不是停在就是開在馬路上... 各種川流不息...

因為車多而導致當時的空氣污染極其嚴重,用西班牙人的話說,當年這里空氣比巴黎還差....(高冷巴黎無緣無故躺槍,心疼一秒鍾...)而現在,這一切都變了。在Pontevedra市裡沒有人行道,沒有紅綠燈。

鑿掉汽車通路,擴大人行道。

施工在前期遇到不少阻力

而要一下子砍掉人們以車代步的習慣則更是難上加難。

要知道很多人連出門買包煙都得開車啊…

直至今日,無車計劃的覆蓋范圍還在慢慢擴大。

兩年前在Pontevedra的無車區就已經佔了整個城市面積的一半,覆蓋了2/3的城市居民。

連初期反對聲最高的商店老闆們,現在也十分支持市長的無車計劃。

人們的生活腳步慢了下來,大家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戶外,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商店的客流量,店內的營業額也比之前高了許多。

在人們生活被大型超市壟斷的情況下,歐洲很多城市的部分小商店都早已關門大吉,苦苦支撐下來的生意也大不如前。

但在Pontevedra的無車區是禁止建立大型超市的,這在救活許多小商店的同時,也大大方便了市民們的生活。不用一次性買很多,自然也用不著汽車了。下了班隨手買點新鮮果蔬,順便跟周圍的人嘮嗑嘮嗑,人們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

現在在Pontevedra市區,除了警車、急救車輛之外,只有一輛特殊的巡邏車可以在市區內通行....

這輛車頂部裝有自動攝像頭,監控周圍的情況,由市長特批其行駛權。

❻ 西班牙兩大城市馬德里和巴薩羅那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可卡因

馬德里和巴塞羅那是西班牙以及整個歐洲的大都市。長期以來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當地市民一直以來抱怨空氣中彌漫的煙霧。但最近出現的一份調查報告使人們發現更為嚴重的污染難題。空氣中竟然含有毒品!

這份調查報告是由西班牙科學調查高級委員會出具的。這個組織隸屬於西班牙政府。通過對西班牙兩大城市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空氣的抽樣研究和化驗檢測,他們發現空氣中毒品含量驚人。研究人員從空氣中發現至少有五種不同成分的毒品。它們分別是可卡因,安非他明,鴉片制劑,大麻和麥角醯(一種致幻劑)。其中可卡因的含量最為顯著。

這份調查報告的出爐引起眾多民眾的擔憂。作為執行這次調查的人員,化學專家艾爾達勸解大家不必如此驚慌。他說:「以我們平常呼吸到的毒品含量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再過1000年也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調查人員專門對這兩個城市市民由於呼吸空氣而可能吸食的毒品含量進行測量。他們說:「按照目前每個人的平均吸食量,我們認為沒人會由此上癮。」

這份調查報告是借用了位於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的空氣質量檢測機構的數據。其中馬德里的空氣檢測點靠近一幢破敗的大樓。這所大樓一直被懷疑是毒品交易窩點。為保證檢驗報告的公正性,研究機構還另外前往學校周圍進行復合檢測。他們檢測的方法是將石英微纖維過濾器放在空氣檢測站。這種方法還是第一次被採用,可以更快速和准確的得出空氣中的毒品含量。他們已將這種檢測方法投稿到美國著名的化學分析雜志上。

與日常工作日相比,空氣中的毒品含量在周末會出現上升態勢。這說明有更多的癮君子選擇在周六周日吸食毒品。通過對可卡因的專門檢測,研究人員發現每立方空氣中的可卡因含量在29到850微微克(一克等於一萬億微微克)之間。

相比於歐洲其它城市,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空氣總的毒品含量最高。在參與調查的人員中,科學家維亞納曾於2007年對義大利羅馬和塔蘭托進行過類似檢測。這兩個城市每立方空氣中的毒品含量是100微微克。至於原因,美國政府的一份調查報告給出了答案。西班牙是歐洲地區最大的毒品消費國。同時它也是毒品從中北美洲以及非洲轉往歐洲的重要中轉站。

❼ 面對嚴重的空氣污染 各國都採取過哪些防護措施

英國
1956年,英國首次頒布《清潔空氣法案》,主要減少煤炭用量,同時政府大規模改造城市的傳統爐灶;20世紀80年代,政府提倡綠色出行要求新車必須裝有催化劑減少尾氣排放,並倡導自行車交通;2001年倫敦市頒布了《空氣質量戰略草案》,擴大綠化面積建設「空中花園」,同時在樓頂製造雨水貯存系統建立能源可持續。1977年至1999年,英國新風系統銷售量為7500萬台,90%以上的室內安裝了新風系統。
德國
1974年聯邦德國出台《聯邦污染防治法》,主要約束大型工業類企業排放標准,限制或關停鍋爐和工業設備,。另外,德國政府對廢氣排放量低的汽車實行減稅政策,讓市民盡量選擇小排量汽車,減少尾氣排放。2000年歐盟統一住宅通風標准,新風系統是建築科技發展的必然選擇,人們的健康離不開新風系統。在德國,通風系統已經與建築物融為一體,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
1970年聯邦政府首次頒布了《清潔空氣法》,對每一種空氣污染物都規定了最高限度。最明顯的變化出現在洛杉磯的公路上:污染排放較大的汽車被要求過濾汽車尾氣,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汽車被罰款得很嚴重。如今美國大城市的環境已經很不錯,美國人對空氣質量的要求也很高。2005年美國的新風系統銷售量突破2100萬台。今天的美國,室內安裝新風系統已經成了生活必備品。
日本
20世紀中葉,四日市發生空氣污染公害事件,由於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嚴重,哮喘病患者數量增加,霧霾也籠罩了東京。80年代,日本開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其中政府規定新建大樓必須搞樓頂綠化,追求綠化體積。2003年,法律規定新風系統成為房屋室內標配,新風系統是衡量房屋標配合格的一項標准。2008年新風系統在日本的銷售量為1500萬台,新風系統的市場年增長率為23.51%。
西班牙
西班牙是歐盟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在對十種空氣污染物的檢測中,僅有二氧化硫排放達標。20世紀70年代西班牙90%以上的新建住宅安裝了新風系統。
俄羅斯
俄羅斯是森林覆蓋率特別高的國家,城市的密度和人口數量都相當小,污染排放量也沒那麼大。俄羅斯幾乎沒有霧霾大的城市,只有個別的工業城市才會出現污染嚴重情況。但在2010年,俄羅斯出現了巨大面積的森林火災,整個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都被濃烈的煙霧覆蓋了。那時候,國家開始加強了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力度,居民對空氣污染的意識也隨之提高了。近日,雖然俄羅斯的空氣質量非常好,但新風系統的需求量卻依然非常大,因為人們對室內空氣污染和二氧化碳的危害意識很強。
韓國
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國家環境指數「PM2.5指標」中,韓國在178個國家中排位171位,倒數第七。韓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其中包括使用天然氣汽車,推廣公共交通,並且加強電動汽車的使用和新再生能源的開發使用。韓國微塵非常嚴重,對日常生活影響大需綜合系統治理,政府法令要求建築商強制配套新風系統。
中國
2003年3月1日中國正式實施《室內空氣質量標准》,由此改善室內污染的各類產品逐步出現。

❽ 西班牙有著便捷的國家化身份,為什麼說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國家呢

做為衛冕2019年世界上最非常值得旅遊的我國,我們都說出國旅行一定優選西班牙。由於趕到西班牙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國家的激情。而且西班牙有著極佳所在位置與優質港口、三面臨海、氣候溫和、風景秀麗。

當然了,除開紅提,有著較長日照的西班牙一年四季都有甜滋滋水果吃。好像草莓苗、釋迦、大櫻桃、無花果樹、椰棗、潘桃、蘋果公司、各種各樣橘子、甜瓜、哈密瓜等。

平價超市每周都是有新鮮水果營銷,一般的傳統式集市水果店也是四處有。巴塞羅那加泰隆尼亞廣場的家樂福超市也是大大的城市地標著每一個月出產新鮮水果。明日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西班牙都是有當地新鮮水果以及其它農作物,及其它們出產月份。

澳峰利鑫主打的西班牙非營利工作新項目,不用買房,只需要滿足相對應的財產規定就可以申請,更適合考慮到教育與養老服務常年在西班牙居住的地方消費者選擇。移民投資西班牙兒女可以享受高品質文化教育,省掉一大筆令人驚訝的出國留學費用;與該國住戶具有同樣升學考試概率和同樣薪資福利;使兒女個人職業發展更具有競爭能力。

❾ 國外都是怎麼治理霧霾的

以下列舉8個國家的治理措施,非常值得參考與借鑒:
一、英國
提到霧霾,人們第一個想到英國倫敦。這個海島國家的首都有海風吹拂,按理不該有霧霾。但「倫敦煙霧事件」像一記重錘,使得英國人痛下決心開始整頓空氣污染,並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通過一系列措施,到1975年,倫敦的霧霾日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

可惜倫敦的抗霧斗爭並沒有到此結束。80年代後,倫敦的汽車數量激增,當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244萬輛(截至2014年底,北京每百戶家庭擁有63輛小汽車,而大多數國家的這一數據平均值僅為25輛。據北京市交管局信息,北京全市2015年11月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61萬輛),交通堵塞情況嚴重。自1981年以來,倫敦乘汽車外出的數量增長了20%,占所有上班行程的43%,交通污染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英國政府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對抗這種由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
1、控制車輛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從1993年1月開始,英國強制所有在國境內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對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氫化物等成分進行嚴格控制,並在汽車年檢中檢測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達標。
2、通過交通擁堵費和發展公共交通來限制私家車流量。自2003年2月起,倫敦市政府規定,收費區域為倫敦市中心8.5平方公里區域(現在已擴展到了22平方公里),從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點至下午6點在收費區域內行駛,需要繳納擁堵費。擁堵費在過去10年有所增長,目前已從最初每天5英鎊上漲至11.5英鎊。隨後,倫敦市公布了更為嚴厲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車進入倫敦。研究表明,該措施減少了收費區域內26%的交通擁堵。區域內行駛速度增加了5-10公里/小時;2003—2006年,該措施減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O2污染物濃度分別為17%、24%和3%。與此同時,倫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路,鼓勵市民選擇地鐵或公交系統出行,並計劃修建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
3、提倡自行車代替汽車。英國鼓勵市民騎自行車綠色出行,建設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英國的高官們都以身作則,控制公務用車,騎自行車綠色出行。倫敦市市長鮑里斯計劃到2023年把倫敦私車流量減少9%。鮑里斯市長本人也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4、倫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區政策。在低污染排放區內行駛的車輛必須達到一定的排放標准,否則將會被徵收費用。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加快污染嚴重車輛的更換速度,促進老舊車輛加裝減排裝置,降低車輛的污染排放,使倫敦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

二、美國
洛杉磯是美國的工業城市,從20世紀初就飽受大氣污染的困擾。特別是1943年的「洛杉磯霧霾」事件和之後發生的「光化學煙霧」污染,讓洛杉磯政府和市民下決心採取措施根治霧霾。隨著石化能源的發現與開采,洛杉磯汽車擁有量不斷增加,上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汽車擁有量從30年前250萬輛增加到400多萬輛。

1、美國治理霧霾,首先從汽車入手。在洛杉磯,政府要求出售的汽車必須是「清潔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後出售的汽車全部安裝「行駛診斷系統」,對機動車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這樣當有車輛超標時可以及時讓其停止污染並接受維修。加州還出台了比美國政府出台的空氣質量法還要嚴格的《污染防治法》,引導並促使美國和外國汽車生產商改進汽車的排放性能。
2、發展公共交通,減少汽車用量。汽車、港口船舶和貨物運輸是洛杉磯最大的空氣污染源。洛杉磯地區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擴建區內輕軌系統和洛杉磯市地鐵系統;在高速公路上設立兩人以上車輛專用通道,並允許單人駕駛新能源汽車使用專用通道;在市區增設自行車車道;要求船舶進入洛杉磯港口後使用岸上電源;設立過境運輸車輛專用通道;淘汰高污染柴油車輛等。
3、鼓勵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美國環保署已經針對發電站、汽車等微小顆粒物排放源發布了規范和指導,其中包括對公共汽車和輕型卡車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排放;對柴油發動機執行多層次的廢氣排放標准,要求發動機生產商製造符合先進排放控制標準的產品,從而使廢氣排放減少90%以上。洛杉磯地區要求使用天然氣替代石油或燃煤發電;鼓勵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新能源使用;加強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發;制定減少溫室氣體和臭氧排放政策;提高建築節能標准;為購買新能源汽車和安裝太陽能設備的家庭提供財政補貼等。

三、德國
德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的努力備受全球矚目。20 世紀70 年代,德國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影響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德國治理空氣污染主要通過完善應急措施和長效機制,軟硬兼施。

1、依法治理,設立「環保區」。1974 年德國政府出台了《聯邦污染防治法》,制定大型工業企業污染排放標准,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間內空氣過濾裝置達標。此法經過多次修改、補充,現已成為歐盟治理空氣污染的樣板法律。德國超過40個城市設立了「空氣質量環保區域」,只允許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駛入。還在許多大城市中心設「自然保護區」。
2、注重快速應對,霧霾嚴重時禁行車輛關停工廠。如果空氣出現嚴重污染,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快速應對。對部分車輛實施禁行,或者在污染嚴重區域禁止所有車輛行駛;限制或關停大型鍋爐和工業設備;限制城市內的建築工地運作。
3、注重長效機制,設定機動車排放標准,各類車輛都需滿足設定的排放上限。歐盟所有成員國機動車均需符合歐盟統一標准。為了排放不超標,機動車輛需安裝微粒過濾器等尾氣清潔裝置。在德國,安裝過濾器的車主可獲得國家補貼。嚴格設立大型鍋爐和工業設施的排放標准。歐盟已統一規定了工業排放標准,出台了《工業排放令》。同時,對小型鍋爐等供暖設備設定排放標准。
4、實施「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40多年前,德國魯爾工業區的萊茵河兩岸污染嚴重。而今,實現了青山綠水,空氣清新,這與德國實施100個「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密不可分。「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減少可吸入顆粒物的具體方法首先是限制釋放顆粒物的行為。例如,車輛限行、限速,工業設備限制運轉等。第二就是用技術手段減少排放,例如安裝顆粒過濾裝置。德國立法機構曾於2007年立法補貼安裝顆粒過濾裝置的柴油機小汽車,並對未安裝過濾裝置的車輛徵收附加費。

四、日本
日本在工業化初期也曾飽受空氣污染之苦。1999年東京600多為國道沿線呼吸道疾病患者就以汽車尾氣上海其身體為由狀告地方政府和八家汽車企業,經專家鑒定,汽車尾氣造成的PM2.5確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正是這一訴訟案推動了日本政府對PM2.5的重視和地方政府著手管控交通的決心。

1、自2000年開始,日本政府開始要求汽車加裝尾氣凈化裝置,並禁止超標車投入運行。經過多年的努力,日本在汽車尾氣排放的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東京近十萬輛計程車都成功改造成使用天然氣,PM2.5數值得到大幅下降。
2、2003年,東京推出一項新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當時的日產汽車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尾氣過濾技術。
3、2004年,東京使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計程車。這種汽車燃油經濟性能較高,可以降低油耗,因此在當時被稱作「生態計程車」。
4、環保二字在日本深入民心,各種條例的出台更影響了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排氣量660cc以下的汽車因其環保、小巧而深受歡迎,成為日本汽車市場的主流。

五、法國
法國在近幾年也陷入霧霾的困擾中,埃菲爾鐵塔等建築物在霧霾中幾近消失。當地時間2014年3月13日,法國多個地區遭遇高濃度微粒污染。巴黎為了應對持續惡化的霧霾侵襲,做過如下措施:

1、2014年3月法國首都巴黎實施汽車單雙號輪流行駛措施。該措施實施首日3月17日,有數以千計的車輛被拒於巴黎城區之外,地鐵高峰期也十分擁擠。據悉,法國上一次實施這一措施是在1997年。
2、施行為其三天的公共交通免費,包括公交車、地鐵、快線和公共的自行車電動車,鼓勵大家少開車;巴黎大區的地區快線、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將免費供民眾使用。
3、巴黎市政府和一些機構緊急推出多項措施,以鼓勵市民減少使用私家車,更多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其中包括減少公務車輛的使用、居住區免費路邊停車、部分減免自行車和電動汽車的租賃費用等。
4、將巴黎環城公路限速由時速70公里降至60公里,途經巴黎及其周邊地區高速公路的時速限速也分別下調20公里。
六、義大利
2008年,米蘭被稱為歐洲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此後一直處於歐洲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名單。自2007年起,米蘭已經多次採取限行措施。

1、義大利米蘭市對污染最嚴重汽車征稅,工作日7時至19時,污染嚴重的汽車必須繳納2至10歐元稅才能進入市區。
2、羅馬實行「綠色周日」活動,只有電動汽車等環保車才能上街行駛。12月21日和22日,羅馬採取了單雙號限行措施,違者被處以150歐元(165美元罰款)。
3、米蘭於2015年12月28日至30日採取車輛限行措施。與之相應,米蘭將加大公交優惠力度,一張售價1.5歐元(約合1.65美元)的「抗霾」特票可以使用一整天。

七、西班牙
西班牙巴塞羅那和馬德里也採取了降低空氣污染水平的措施。

1、巴塞羅那地區提出對車輛實施限速每小時90公里的新標准。
2、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市2015年11月12日首次宣布執行禁停和限速措施,規定非市中心區域居住市民禁止在這一區域停車,同時,進城車輛的速度限制在70千米/時,低於之前80~90千米/時的平均速度。市政當局力勸310萬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根據馬德里市減排控污計劃,如果每立方米空氣NO2含量達到250微克,或持續兩天達200微克,政府就會發布警示,力促綠色出行並實施限速;如果第二天污染依然嚴重,市中心僅允許附近居民停放車輛;若污染持續到第三天,市中心將執行單雙號限行措施,同時還會限制計程車自由行駛。

八、波蘭
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不久前實施一項新的抗霧霾方案:當空氣中的PM10含量達到150微克/立方米時,城市立刻啟動應急狀態——機動車駕駛員在出示本人駕駛證後,可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而其他人需正常購票。此外,載重量超過3.5噸的車輛禁止進入市中心和內環路。

研究和實踐都顯示,限行措施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霧霾,但在秋冬季易出現長時間靜穩天氣導致污染進一步加重的大城市作為應急措施效果明顯。一些國家治理空氣污染的做法、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2015年北京有過極品藍、閱兵藍,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6.2%,首都空氣質量的艱難改善仍值得稱贊。但也遭遇了年末連續空氣重污染預警。抗霾路上北京有一系列大動作:東西城核心區無煤化和城六區無燃煤鍋爐,淘汰老舊機動車達38萬輛、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公共租賃自行車、力推新能源車等多措並舉控制機動車排放,深入調整產業結構、三年累計淘汰「超千家」高污染行業企業、實施了260項環保技改工程,嚴查揚塵污染、推行道路清掃保潔新工藝、百萬畝平原造林任務提前超額完成,標准政策不斷出台、「倒逼」排污企業治污減排,嚴格執行新環保法、監管執法出重拳,兩次啟動紅色預警削峰減排、及時提示公眾防護,加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共同參與污染減排行動。
對於地處華北平原、秋冬季極易出現長時間靜穩天氣、機動車保有量超過561萬輛的北京,防治霧霾還任重道遠,還需要在進一步強化京津冀協同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更需要全體市民積極行動參與防治霧霾。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