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為什麼中國工廠搬到墨西哥

為什麼中國工廠搬到墨西哥

發布時間: 2023-01-22 10:46:29

㈠ 國外的工廠為什麼相繼搬離中國


一些國外的工廠搬離中國,這種現象近年來時有發生。主要是國內地價、人工價格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同時,一些外資響應本國政府的號召,把製造業搬遷回國。當然,也有些外資企業來中國辦廠,是因為污染較為嚴重,本國政府要求嚴格的原因。事實上,中國應該允許部分製造業流出,讓低端製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東南亞貧窮國家,而我們現在應該向中高端製造業進軍。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讓部分低端製造企業離開,也未必不是好事情,這樣中國製造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向高端製造業轉型發展。

㈡ 美國在墨西哥建廠的原因

在墨西哥建廠稅少成本低
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固然能享受到勞動力價格低帶來的好處,但是考慮到運輸、倉儲和交貨時間等因素,目標市場在美國的中國出口企業應抓住時機到墨設廠。

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墨西哥經濟發展的影響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0-LDMZ200004014.htm

墨西哥反思:完善國內改革才會使「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發揮更大作用http://mx.mofcom.gov.cn/column/print.shtml?/jmxw/200401/20040100171406

為什麼選擇墨西哥,原因也很簡單。首先,這個國家位於北美洲南部,北鄰美國,地理位置優越,其次墨西哥的勞動力的資源極為豐富,最後其石油資源充足,有利於美國在墨西哥的發展

㈢ 京東方墨西哥工廠在哪個位置

京東方墨西哥工廠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京東方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投資建廠。中國產業鏈在國內發展壯大,開始跟隨中國品牌走向海外市場,京東方已在墨西哥設立工廠藉此降低為海信、TCL等的服務成本。

㈣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工廠搬到國外

工廠的倒閉使得小工廠也失去了原動力。小工廠的生存方式更多的是依賴於大工廠,隨著大多數大工廠的倒閉,甚至有國有控股的實體業關門大吉,越來越多的小工廠由於資金的不足與後備的薄弱,沒了收益,其結果只能是消失。

㈤ 為什麼美國企業將其製造業轉移到美國和墨西哥邊界的墨西哥一側

原因:1.墨西哥北部邊境與美國陸地相鄰,產品直接陸運進美國,物流優勢 2.勞動力成本優勢,大約是中國的一半不到,美國企業一牆之隔設置工廠,比美國本土工資少付90%。 3.墨北邊境如此之近,美國企業設廠管理半徑短,管理便利

㈥ 最保值的豐田Tacoma皮卡,將改為墨西哥生產,因排放無法進口中國

豐田近年來在美國進行了巨額投資,到2021年的五年內總投資額為130億美元,至今豐田已經花費了一半的投資(71億美元)用於工廠重組,增加工作崗位以及生產線的調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我國屢遭外國反傾銷的原因和對策是什麼啊

【反傾銷措施】
▲第一節 臨時反傾銷措施
第二十八條 初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採取下列臨時反傾銷措施:
(一)徵收臨時反傾銷稅;
(二)要求提供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
臨時反傾銷稅稅額或者提供的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擔保的金額,應當不超過初裁決定確定的傾銷幅度。
第二十九條 徵收臨時反傾銷稅,由商務部提出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要求提供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由商務部作出決定並予以公告。海關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執行。
第三十條 臨時反傾銷措施實施的期限,自臨時反傾銷措施決定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不超過4個月;在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長至9個月。
自反傾銷立案調查決定公告之日起60天內,不得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
▲第二節 價格承諾
第三十一條 傾銷進口產品的出口經營者在反傾銷調查期間,可以向商務部作出改變價格或者停止以傾銷價格出口的價格承諾。
商務部可以向出口經營者提出價格承諾的建議。
商務部不得強迫出口經營者作出價格承諾。
第三十二條 出口經營者不作出價格承諾或者不接受價格承諾的建議的,不妨礙對反傾銷案件的調查和確定。出口經營者繼續傾銷進口產品的,商務部有權確定損害威脅更有可能出現。
第三十三條 商務部認為出口經營者作出的價格承諾能夠接受並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決定中止或者終止反傾銷調查,不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或者徵收反傾銷稅。中止或者終止反傾銷調查的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
商務部不接受價格承諾的,應當向有關出口經營者說明理由。
商務部對傾銷以及由傾銷造成的損害作出肯定的初裁決定前,不得尋求或者接受價格承諾。
第三十四條 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中止或者終止反傾銷調查後,應出口經營者請求,商務部應當對傾銷和損害繼續進行調查;或者商務部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對傾銷和損害繼續進行調查。
根據前款調查結果,作出傾銷或者損害的否定裁定的,價格承諾自動失效;作出傾銷和損害的肯定裁定的,價格承諾繼續有效。
第三十五條 商務部可以要求出口經營者定期提供履行其價格承諾的有關情況、資料,並予以核實。
第三十六條 出口經營者違反其價格承諾的,商務部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可以立即決定恢復反傾銷調查;根據可獲得的最佳信息,可以決定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可以對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前90天內進口的產品追溯徵收反傾銷稅,但違反價格承諾前進口的產品除外。
▲第三節 反傾銷稅
第三十七條 終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徵收反傾銷稅。徵收反傾銷稅應當符合公共利益。
第三十八條 徵收反傾銷稅,由商務部提出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海關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執行。
第三十九條 反傾銷稅適用於終裁決定公告之日後進口的產品,但屬於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第四十條 反傾銷稅的納稅人為傾銷進口產品的進口經營者。
第四十一條 反傾銷稅應當根據不同出口經營者的傾銷幅度,分別確定。對未包括在審查范圍內的出口經營者的傾銷進口產品,需要徵收反傾銷稅的,應當按照合理的方式確定對其適用的反傾銷稅。
第四十二條 反傾銷稅稅額不超過終裁決定確定的傾銷幅度。
第四十三條 終裁決定確定存在實質損害,並在此前已經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的,反傾銷稅可以對已經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的期間追溯徵收。
終裁決定確定存在實質損害威脅,在先前不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將會導致後來作出實質損害裁定的情況下已經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的,反傾銷稅可以對已經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的期間追溯徵收。
終裁決定確定的反傾銷稅,高於已付或者應付的臨時反傾銷稅或者為擔保目的而估計的金額的,差額部分不予收取;低於已付或者應付的臨時反傾銷稅或者為擔保目的而估計的金額的,差額部分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予以退還或者重新計算稅額。
第四十四條 下列兩種情形並存的,可以對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之日前90天內進口的產品追溯徵收反傾銷稅,但立案調查前進口的產品除外:
(一)傾銷進口產品有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傾銷歷史,或者該產品的進口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出口經營者實施傾銷並且傾銷對國內產業將造成損害的;
(二)傾銷進口產品在短期內大量進口,並且可能會嚴重破壞即將實施的反傾銷稅的補救效果的。
商務部發起調查後,有充分證據證明前款所列兩種情形並存的,可以對有關進口產品採取進口登記等必要措施,以便追溯徵收反傾銷稅。
第四十五條 終裁決定確定不徵收反傾銷稅的,或者終裁決定未確定追溯徵收反傾銷稅的,已徵收的臨時反傾銷稅、已收取的保證金應當予以退還,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應當予以解除。
第四十六條 傾銷進口產品的進口經營者有證據證明已經繳納的反傾銷稅稅額超過傾銷幅度的,可以向商務部提出退稅申請;商務部經審查、核實並提出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可以作出退稅決定,由海關執行。
第四十七條 進口產品被徵收反傾銷稅後,在調查期內未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該產品的新出口經營者,能證明其與被徵收反傾銷稅的出口經營者無關聯的,可以向商務部申請單獨確定其傾銷幅度。商務部應當迅速進行審查並作出終裁決定。在審查期間,可以採取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措施,但不得對該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反傾銷稅的徵收期限和價格承諾的履行期限】
反傾銷稅的徵收期限和價格承諾的履行期限不超過5年;但是,經復審確定終止徵收反傾銷稅有可能導致傾銷和損害的繼續或者再度發生的,反傾銷稅的徵收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反傾銷措施期終復審】
期終復審,又稱日落復審、到期復審,是指在反傾銷措施實施屆滿前的合理時間內,調查機關應利害關系方申請發起或調查機關主動發起的復審程序。期終復審調查審查如果取消反傾銷措施,傾銷和損害是否會繼續或再度發生。如果調查機關經調查得出的結論是肯定性的,則可做出繼續維持反傾銷措施的裁定。

歐盟對我實施反傾銷措施,1999年為10起,2000年為6起,2001年為1起,2002年為3起。

反傾銷案例>>
世界各主要貿易組織針對中國採取的反傾銷措施正變得更加頻繁。我國塑料加工及其相關企業產品巨大的價格優勢,非常容易受到傾銷的投訴,為更好地幫助您了解傾銷與反傾銷,我們首先回顧去年下半年以來行業內關於反傾銷的事件!

大棒再舉 歐盟對華DVD光碟反傾銷調查 2005-08-11
巴基斯坦對我脲醛模塑料開征反傾銷稅 2005-07-29
歐盟塑料袋反傾銷 廈企涉案金額上千萬美元 2005-07-19
商務部發布雙酚A反傾銷調查案延期公告 2005-07-14
今年來我國企業遭遇反傾銷一覽 2005-07-12
我塑料袋遭歐盟反傾銷調查 涉案金額逾2.7億歐元 2005-07-04
我國對日本和台灣地區PBT樹脂進行反傾銷調查 2005-06-10
商務部公告對PBT反傾銷調查立案 2005-06-09
韓國關於原產於日本的聚氯乙烯板反傾銷政策 2005-05-27
澳關於對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動態 2005-05-27

中美彩電反傾銷案大幕黯然落下,苦心經營多年的美國市場可能不復存在

歷時一年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積極應訴的中國彩電企業得到了最不想得到的結果。曾代理廈華應訴歐盟彩電反傾銷案的錦天誠律師事務所北京分所著名律師傅東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國際反傾銷案中吃敗仗是正常的,因為現行的國際貿易「游戲規則」對中國是不利的,中國企業沒有必要失落,更沒必要現在就開始「內亂」,當務之急是坐下來研究對策,或者到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或者改變現行的低價戰略,去全力應付一年一度的美國商務部的年審,這都是中國彩電企業翻身的機會。

有關部門指出,這次彩電反傾銷案雖然總價值高達約16億美元,但對中國彩電行業來說最慘痛的是辛苦開拓的美國市場可能將不復存在,中國彩電業3500萬台的產能閑置將成為「不能承受之重」。

未來20年是反傾銷高峰期

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王賀軍介紹,截至去年底,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576起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影響了我國近200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其中2003年中國企業出口就遭遇反傾銷案件47起,涉案金額達18.75億美元,比上年劇增了315%。隨著中國成為世界貿易大國(據預測,今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未來20年將是中國企業應訴國外反傾銷的高峰期。我們應該一改以往的「隔岸觀火」或「忍氣吞聲」的心態,以平常心去積極應訴,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反傾銷目前已不僅是發達國家遏制發展中國家的「大棒」,也逐漸成為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據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周世儉介紹,到去年發展中國家主動投訴已經佔到了反傾銷總投訴量的40%,其中印度和中國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三位。

積極爭取「市場經濟地位」

在這次中美彩電反傾銷案中,我們看到的是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牽頭組織應訴,而商務部很少出面斡旋。其公平貿易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才是應訴的主體,政府和機電商會將協助企業做好相關工作」,而被中國企業冀望甚高的中美政府層面的磋商也沒有把彩電作為重點,政府的作用是在更宏觀的方面去爭取屬於中國企業的利益。

據了解,中國加入WTO時並沒有順理成章地被發達國家給予相應對等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這使得中國的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據介紹,這次美國商務部對中國企業作出傾銷成立的終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還沒有被給予「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中國的出口商品成本只能由第三國的來替代。光這一項成本計算的錯誤,就有可能使我國彩電的初裁傾銷幅度上揚了20%以上。因此,由政府出面來爭取「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將為中國企業出口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業內人士指出,歐美如果能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那對中國企業特別是彩電企業來說將具有深遠意義。

盲目低價競爭損害中國製造

2003年以來,中國的彩電、鋼鐵管件、紡織品、木製傢具、對蝦等紛紛遭到國外反傾銷指控。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總遭遇反傾銷?

著名WTO法律事務專家王雪華認為,由於我國的勞動力相對低廉,一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就相對較低,這本來應該是我們的優勢。但是,由於我國部分企業之間無序競爭、競相壓價、不注重品牌,恰恰形成了「中國產品便宜沒好貨」的名聲,使得遵紀守法的企業一樣跟著受牽連,遭受到反傾銷的不斷打擊,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非常惋惜。對此,中國機電商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士指出,中國出口企業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協商一致,而不應該互相用低價進行傾軋,否則最終吃虧的將是整個「中國製造」。

專家表示,我國當務之急要著力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目前在進口方面,國家已初步在汽車、化肥和鋼鐵三大行業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但在出口方面,中國作為遭受反傾銷最為嚴重的國家,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能快速反應的反傾銷預警機制,以便准確、迅捷地預警中國廠商受到其它國家的反傾銷調查;政府、企業、行業協會、海關、行會駐外機構和國外進口商均要進行通力合作,共同應對。

積極應訴才能獲生機

在日前舉行的「北京大學-康佳反傾銷論壇」上,周世儉直言,「面對國外反傾銷,一定要積極應對,逃避不應訴對出口企業來說只有死路一條。」他指出,在美國一般只有27%的反傾銷案被裁定傾銷成立,所以我國企業完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獲得公平待遇。

但事與願違,我國企業似乎很少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使反傾銷調查得以「順利」進行,中國商品也因此屢屢被封殺。1988年和1992年,歐盟兩次受理對中國彩電的反傾銷案,由於中國企業採取了消極不應訴的態度,結果基本上被趕出歐盟市場。而這次雖然有13家著名企業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積極應訴,但還是有很多企業置之不理,結果被徵收高達78.45%的傾銷稅率,而積極應訴的企業雖然沒能勝訴,但是畢竟取得了比原來的裁定低得多的稅率。

據了解,在過去的三年中,美國對中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中,中國企業曾經贏得10次勝利。從這些成功案例中,美國反傾銷法律專家西蒙·科斯勃格認為,如果中國反傾銷應訴的勝訴率達到70%,將對美國產生震懾作用,美國企業不會願意把金錢投入到無法獲勝的官司中去。

國際化經營規避反傾銷風險

面對不利的終裁,中國彩電企業紛紛表示將繼續上訴到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爭取應得的權益。傅東輝律師表示,從持續5年的蘋果汁反傾銷案勝訴的結果看,中國彩電企業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需要5年的時候,中國彩電即使勝訴重返美國市場也將錯過發展的最好時機,中國企業是耗不起的。而廣東美華律師事務所研究反傾銷的律師李文濤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最有效的規避反傾銷的方法,就是要推進國際化經營,要把產品的價格鏈條在全球范圍內配置。」

TCL集團常務副總裁胡秋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美國的反傾銷裁決只能擋住部分沒有準備或者說國際化拓展緩慢者,對TCL影響則微乎其微,因為TCL如今已初步構建起了在全球的生產、研發、銷售的龐大網路。而康佳集團總裁助理仵志忠透露,康佳在墨西哥建設的200萬台產能的北美生產基地將於今年5月投入使用,這一基地將對康佳在整個北美地區的外貿活動產生重要的輻射作用。此外,長虹在俄羅斯、墨西哥,海信在匈牙利都建設了生產或出口基地,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規避反傾銷風險。

除此之外,周世儉還指出,當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廠商生產高端產品的時候,中國的廠商則一直在中低端方面打轉轉,並經常出現惡性競爭。中國的企業忽略了從國際戰略高度上樹立全球品牌的觀念,而沒有國際化的品牌,也就失去了掌控國際市場產品價格的權力,不僅不能得到豐厚的利潤,當價格低到一定程度時還會遭到反傾銷的威脅。

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指出,中國彩電企業即使將組裝工廠搬到墨西哥再銷往美國,但如果繼續低價銷售的話,還是可能面臨被驅逐的危險。而中國短期內在高端產品不具備優勢,即使今後有了優勢,歐盟現在也開始考慮將等離子顯示器全部歸類為電視機,要收取14%的進口關稅,而且今年5月初又取消了原來中國彩電產品享受的「普惠制」,還可能要徵收出口企業的「電子垃圾處理費用」。總之中國彩電企業的路還很艱難,但必須要走下去,加大研發投入,全力打造國際品牌才是中國企業的出路。

記者從海關總署的網站上看到最新的統計數字卻讓人振奮,中國今年1-3月彩電出口數量達到了1136萬台,同比增長48.6%,價值10億美元,同比增長91.3%,出口額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出口量的增長速度。這表明中國彩電出口企業開始逐漸重視提高產品的單價,調整出口產品的結構,這對今後去應對國外有關機構復雜的年審有重要意義。

【正文】
【摘要】反傾銷法律制度是W T O 法律體系中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反傾銷做外一種非關稅壁壘被貿易保護者們頻頻運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競爭的自由化和國際貿易秩序。競爭與傾銷既有重合的一面,又有沖突的一面,在反傾銷立法中,只有充分認識二者的關系,協調好公平競爭與貿易保護之間的關系,才能最大程度上促進本國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競爭傾銷措施

關於「傾銷」的定義,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把傾銷分為「經濟學意義上的傾銷」和「法律意義上的傾銷」,並認為將傾銷定義為國家市場之間的價格歧視或低於生產成本的銷售,都是從經濟學角度對傾銷概念所作的理解,故又稱之為「經濟學意義上的傾銷。」而所謂的「法律意義上的傾銷」是指因符合法定條件而對其採取反傾銷措施的傾銷。《布萊克法律辭典》把傾銷界定為「以低於國內市場的價格在海外大量銷售商品的行為。」目前,通說的定義一般為G A TT1994第6條的規定:「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因此對某一締約方領土內已經建立的某項工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產生實質性損害的威脅,或對某一國內工業的新建產生實質性阻礙,則構成傾銷。」世貿組織《反傾銷協議》及各國反傾銷法通過抑制和消除國際貿易中產品低價傾銷給出口國產業帶來的損害和威脅,推動國際貿易健康發展。
一、反傾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異同
反傾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都是一國為維護本國經濟發展的工具,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之間有著親密的關系。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反傾銷法逐漸成為貿易保護者們濫用的工具,加之競爭政策與貿易政策本身不可調和的矛盾,兩者之間毫不例外地存在沖突。目前,有許多學者主張在國際層面上用競爭法來取代反傾銷法,而歐共體是在區域性組織內率先用競爭法來代替反傾銷法的典範。要解決二者紛爭及討論反傾銷法的存廢首先應對二者的關系有深入的認識。二者的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法目的及作用—— 保護競爭還是保護競爭者
W TO《反傾銷協議》訂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貿易自由化,加快各國產品在實踐范圍內的流通,而在實力決定一切的今天,各國為了提高自己的經濟實力,保護本國企業逐漸把反傾銷法用作抵禦有力競爭者的安全閥,而將貿易自由化,公共利益原則降為次要。反傾銷法是各國自我保護的必要措施。綜觀各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立法,可以看出,競爭法的作用和目標具有多重性。主要包括:努力遏制經濟競爭領域中的各種不公平交易行為並消除其危害,是競爭法的初始目的,通過對各種部公平交易行為的規制來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促進公平。自由和有效的競爭是競爭法的第二層次的目的;而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則是競爭法的最終目的。簡而言之,反不正當競爭的目的消除不公平競爭,促進自由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利益。這與反傾銷法重視個體利益忽然公共利益,只重視企業利益忽視消費者利益的宗旨是相沖突的。
(二)法律淵源—— 是否具有域外效力
反傾銷法的法律淵源主要包括國際法律淵源和國內法律淵源。反傾銷法的國際法律淵源主要指國家之間達成的關於反傾銷問題的國防條約和協定,這主要是指W TO 體系下有關反傾銷法的各項法律文件,包括:總協定第6條及其附件9對該條所作的注釋;《反傾銷守則》;《反補貼守則》中第15條關於非市場經濟國家出口產品傾銷問題的有關規定。反傾銷法的國內法律淵源主要是指各國國內立法機關制定的反傾銷法律和行政機關為實施反傾銷法律而制定的反傾銷規定。各國多將反傾銷法作為對外貿易法的一下子部門法,反傾銷基於國際禮讓和國民待遇原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域外效力,而競爭法則屬於國內法范圍,其法律淵源僅包括一國國內立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屬於經濟法的范疇,是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法是國家運用公權力調控市場和資源配置,同樣,反不正當競爭法是公權力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基礎和依據,所以反不正當競爭屬於公法范疇,具有極強的強制性和地域性,一般不具有域外效力。
(三)構成要件—— 是否可低於成本銷售從競爭法角度解析反傾銷法律制度
G A TT1994規定構成傾銷的法律衡量標准要件首先是一國產品進入另一國市場時價格須從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其次,須對東道國的某項工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性損害的威脅。如果出口國國內市場不存在相同或類似產品,無法進行適當的法律衡量,則可以採用第三國價格或結構價格。依據會計學的觀點,企業按照平均成本而非邊際成本來確定價格。只要價格高於平均總成本,企業就有利可圖,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固定成本已經支出,通過繼續經營而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因此,實際上並非所有的傾銷都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傾銷很可能是對進口國,出口國都有利可圖。從擴大海外的角度而言,傾銷會為出口商帶來開拓市場份額等巨大的利益,出口商因此而使自身實力增強,如果傾銷商願意將傾銷的利益擴大到本國消費者,則供、出口國國內消費的產品價格也會因此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消費者將會因此而受益。而傾銷對進口國而言,最有利的莫過於消費者所獲的低價消費的好處。如果是原料傾銷,傾銷國下游工業則會因生產成本的降低而獲得間接利益,當原材料傾銷商把較低出口的好處擴展到用其產品進一步加工出口的國內買主時,就會幫助而不是阻礙買主克服原材料成本較高的不利條件。
二、反傾銷法的存廢之爭
反傾銷法的存廢之爭由來已久,但目前尚無妥善的途徑,綜觀各家學說觀點,主要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即:「徹底廢除反傾銷法」,「以反不正當競爭法代替反傾銷法」,「對現行的反傾銷制度加以改進和完善」。顯然,爭論的焦點正是如何平衡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反傾銷法的關系,最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發展。
(一)廢除反傾銷法
這主要是「傾銷有害論者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在自由貿易協議的框架下,成員國可以完全廢除反傾銷法,而不必以競爭法來取代。如有學者認為「反傾銷缺乏正當的經濟學基礎,它忽視了目前的自由貿易的全球化進程,並且對於國內市場的競爭產生了否定性影響。」還有學者認為「絕大多數傾銷行為是正當的競爭行為,在傾銷中唯一有害的掠奪性傾銷在實踐中很少存在。因此,如果僅僅為了防範這種罕見的掠奪性傾銷而耗費巨大的成本來制定或設計一個復雜的機構或法律框架以域外實施競爭法,那顯然是缺乏效率的。」盡管現行反傾銷制度不利於公平的貿易秩序的建立,也不利於市場的有序競爭,但是由於各國反傾銷法律制度的藍本—— W TO《反傾銷協議》並沒有迫使各成員國徵收反傾銷稅,而只是規定了在進行反傾銷調查和採取反傾銷措施時所必須遵守的最低限度的標准。
(二)以競爭法取代反傾銷法
持此觀點的學者多數是依據歐共體的成功例子。在歐共體內部,成員國之間廢除了反傾銷法地適用,反傾銷法僅適用於來自成員國之外的國家的進口產品在成員國內部發生的價格歧視和掠奪性定價行為由統一的歐共體競爭法來規范。歐共體競爭法的實施由歐共體委員會負責。這種模式是廢除反傾銷法的最理想的模式,一方面消除了反傾銷法帶來的反競爭效果;另一方面,統一的競爭法規則消除了因適用不同國內競爭法而產生的內在沖突,而超國家的執行機構又保證了實施共同競爭法的效率。有學者認為「區域性協議提供了一個試驗的機會,有朝一日或許可以擴展到全球。」並主張設一個超國家性的主管
機構,根據「效果原則」擴大競爭法的域外適用。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忽視了這樣一個現實,歐共體以競爭法取代反傾銷法的成功取決於其高度一體化的體系,而全世界各國由於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巨大差異,不可能形成如此一體化的體系。實際上,這種做法多為發達國家干涉他國經濟主權提供了合法的依據,很難得到普遍認可。
(三)對反傾銷法進行改良
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將現行世貿組織《反傾銷協議》融入競爭法條款是解決《反傾銷協議》與競爭法沖突的最佳選擇..各國再依據新的世貿組織《反傾銷協議》修訂各自的反傾銷法,使得融入競爭法律的反傾銷法在師姐各國得到實施。這樣一方面可以使現有的世界貿易規則和各國的貿易法規定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巧妙地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地國際性及其規則地廣泛接受性實現了部分競爭法規則地統一和協調。實踐中,不論是《反傾銷協議》還是各國反傾銷法也都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修正、改革,雖然這種改革並不能改變反傾銷法阻止競爭的本質,但從各個方面考慮,這是實踐中平衡公平競爭和自由競爭最可行的辦法。
三、總結
雖然反傾銷法有種種弊端,但實踐中為何各國仍對其情有獨鍾?歸根結底是因為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抽象的公平競爭理念早已融入實力的較量和權衡中,因此以競爭法取代反傾銷法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也無法實現。「競爭法若作為國際統一規則立法,需要建立相應的超國家執法機關來管理,按照今天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而論,雖然在經濟關系中主權觀念已經淡化,但要各國尤其是經濟超級大國接受這樣的超級國家機構來管理,似乎還很難想像。」不僅是競爭法公法的根本屬性不允許其廣泛的域外效力的適用,而且各國由於競爭規則的差別,適用標準的不易,以主要為國內法屬性的競爭法完全取代主要屬性為國際法屬性的反傾銷法也是障礙重重。因,改良反傾銷法是以一個較合適的選擇。雖然改良反傾銷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妥協與讓步,但應注意到,維護公平競爭與保護本國企業本身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現今條件下,改良的做法最能體現大多數國家的根本利益,又不至於過分損害他國主權, 是比較下的選擇。

此文曾發表於《市場論壇》2006 年第12 期( 總第33 期)

㈧ 為什麼墨西哥現在有很多工廠去投資 成本比亞洲低嗎

因為墨西哥與美國相鄰,美國市場在復甦製造業在迴流美國,在墨西哥投資建廠可以獲比美國更低的成本,和美國的市場。另外亞洲的人工成本在上升,且市場增長乏力,再加上運輸成本,不如直接在美洲設廠。

㈨ 中國企業到韓國或墨西哥投資辦廠那種情況下文化沖突大些,為什麼

墨西哥唄,墨西哥的產業定位是勞動密集型和進出口加工產業,跟中國經濟定位重疊,而且意識形態受美國影響,歷史上就特別仇恨中國。而韓國雖然狂妄自大,但起碼也算儒家文化圈,會漢語寫漢字的人多的很,對中國不友好也都是羨慕嫉妒恨,不是那種搶人財路的純仇恨,中國人去韓國起碼溝通問題不大,而且韓國社會秩序也比墨西哥好的多,起碼壞人怕警察,而不是警察怕壞人。

㈩ 又一次「惹毛」美國,突然將生產線轉移,富士康到底在想什麼

富士康其實在公眾中的口碑並不好,甚至被人稱為血汗工廠,網路新聞上也多次傳出關於富士康的負面新聞,向員工跳樓,職員過勞死等等不絕於耳。而最近富士康老總更是想要搬遷工廠,並進行大量裁員,更將富士康推到了一個風口浪尖之上。而之所以惹毛美國,是因為富士康覺得美國的人工成本過高,不想在美國建立工廠,解決美國人的就業問題。


之前的百億工廠計劃無法實現,就不說了現在富士康又開始轉移生產線,這肯定對美國來說他是不樂意的,雖然富士康這只是單純的節約了成本,但卻對美國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所以在國內也有人覺得這是對中國的一種側面支持,雖然富士康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