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班牙國名有兩個寫法
① 西班牙為何叫"西班牙",你知道嗎
西班牙國名的由來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古希臘人稱Liberia,古羅馬人稱HisPania。其國名由來與這兩個詞很接近。
另一種說法是它的名稱來源於腓尼基語Shaphan,意為野兔。因為古迦太基人來到此地後,在半島海岸一帶發現很多野兔,所以乾脆以「野兔」呼之。
還有一種說法是來源於希伯萊-腓尼基語Espana,意為埋藏,轉義為礦藏、埋藏的財富。因為伊比利亞半島盛產黃金、銀、銅等,令腓尼基人羨慕不已,因而用「Espana」命名。
② 「西班牙」譯名的由來
中國歷來對西洋國家的各種記錄非常豐富,對西洋各國的名字,有各種不同的稱謂和版本。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國家的譯名,最早是1848年徐繼畲(1795-1873)編寫的《瀛寰志略》中確定下來的。
徐繼畲,曾在清廷主管洋務,擔任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同文館總管,《瀛寰志略》在當時具有權威性,廣為流傳後,相關譯名自然成為人們常用的名詞。
葡萄牙,本是與我國最早發生關系的西方國家,明朝人稱其為「佛朗機」,清朝官方曾稱其為「大西洋國」,但這都不是其國名的漢語音譯。最早音譯其國名的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譯作「波爾杜葛爾」,時在明代萬曆年間,這個譯音是很准確的。250年後,徐繼畲編寫《瀛寰志略》一書,在此譯名下附註了曾經出現過的其他幾種譯法,如:波爾都欺、博爾都噶亞、葡萄駕等。
葡萄牙,英語Portugal, 葡萄牙語Portugal,發音/ puɾtuɣaɫ/。曾翻作布路牙國、博都爾噶亞,博爾都噶。同理濁硬齶擦音/ɣ/和東南方言里的牙字發音接近。
徐繼畲在廈門結識了美國傳教士雅裨理(Rev. David Abeel),對他帶來的世界地圖極感興趣,並問其各國之名,記錄下來,這就成了日後編纂《瀛寰志略》的最初稿本。雅裨理長期住在廈門,講的是閩南話,上述葡萄牙的幾種譯名,如果用閩南話來讀,差不多都與閩南音的葡萄牙相近。而比較波爾杜葛爾與葡萄牙兩種寫法,後者顯然省事易讀,前者遂被摒棄不用。
西班牙,早期翻譯為『日斯巴尼亞』(日字須以粵語讀才音近),簡稱「日國」。羅馬帝國時代,西班牙是當時帝國轄下的一個行省(Hispania),Hispania 音譯即『日斯巴尼亞』。其他曾經出現過的譯法,則有:是班牙、實班牙、斯扁亞、士便、大呂宋等。
西班牙,英語Spain, 西班牙語España,發音/espaɲa/。曾翻作倚西把尼國,日斯巴利亞國。在閩南語、客家話里,牙的發音是nga,其中ng可作前綴,發軟齶鼻音/ŋ/ 的音,比較接近硬齶鼻音/ɲ/的音。
徐繼畲參考雅裨理對英文名「Spain」、西班牙文名「España」之譯音,《瀛寰志略》統一翻譯為西班牙。
之所以最終定位「西班牙」也是因為徐繼畲為了尊重西班牙的原國名「Esapaña」,用閩南話來讀「西班牙」三個字,和España非常的相似,於是,最終就定位「西班牙」。
所以,「西班牙」之所以叫「西班牙」還是拜福建閩南音所賜!
③ 西班牙,這個名字的由來
西班牙人把他們的國家稱為Les Espan-as。關於西班牙國名的含義,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一,Espan-as一詞起源於腓尼基語Shaphan,意為「野兔」。由於古代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亞半島海岸一帶發現過很多野兔,這里就有了「野兔之國」的稱號;其二,Spania一詞為希臘人首先使用,後來被羅馬人改為Hispania,而這個名字最早可能起源於凱爾特語Span;其三,源於希伯來--腓尼基語Espana,意為「埋藏」,轉義為「礦藏」、「埋藏的財富」。伊比利亞半島盛產金、銀、銅等寶藏,令腓尼基人羨慕不已,故而為之命名。
④ 關於西班牙和葡萄牙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國名是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里翻譯過來的,不是從英語。
知道阿根廷Argentina的英語發音吧,用漢語音譯就不應該是阿根廷而應該是「阿真廷」了。但西班牙語(阿根廷使用)中阿根廷的發音就是「阿根廷」。
再比如巴西。巴西是說葡萄牙語的。英語說巴西怎麼說?BRAZIL,布瑞阿茲爾。跟「巴西」區別太大啦。但你聽葡萄牙說巴西怎麼說?「巴C爾」(我這兒用英語字母注音了……)。
英語很多地區名稱都經歷了演變的。就像中國,CHINA,跟中國八桿子打不到一塊兒去。但是為什麼叫CHINA呢?
其實古代中國是以「秦」聞名的,後來西亞中歐的人把秦的威名傳到西歐,大家知道中國叫「秦」,所以現在法語的單詞就叫「CHINE」,其實是拼音ching來的。到英國人手裡,CHINE又訛成了CHINA,並且把後面的A發音,變成了現在的「拆呢」。
巴西也是同理。其實早期巴西的英文翻譯是叫BARSIL,這個讀音是和葡萄牙基本一樣的,但後來訛成了BRASIL,同時因為英語有把S發Z音的習慣,後來又訛成了BRAZIL,於是就成了現在的「布瑞阿茲爾」,與巴西人叫巴西的叫法千差萬別了。
所以,很大程度上,其實對地名的稱呼,漢語比英語很多方面要准確得多了~``
⑤ 西班牙的英文不是Spain么,為什麼奧運會中西班牙的簡寫是ESP
是這樣的:"E"是單詞emperor (君主)的首字母,表明西班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而「K」則是國王(king)的首字母。不用「K」是因為「King」於「emperor 」的具體詞義有明顯的政治權利區別。皇帝」(Empror)和「國王」(King)兩個詞,在歐洲歷史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
「國王」從一開始就指世襲專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將軍」「軍事統帥」的意思。
因此,羅馬帝國的君主可以自稱「皇帝」,但絕不能自稱「國王」——因為從理論上,羅馬皇帝的權威來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權的首席元老、執政官、軍事統帥、護民官和大祭司,並不是「世襲專制君主」。 因此你在奧運會上看到的西班牙代表團的所寫就成了「ESP」。
(5)為什麼西班牙國名有兩個寫法擴展閱讀:
根據西現行憲法,西班牙的政體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國王為國家元首與武裝力量總司令,首相則是政府最高首腦,由議會多數黨提名後由國王任命。行政權由政府掌握,立法權則由兩院制的議會行使。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影響,西班牙經濟形勢嚴峻,人民黨政府為應對危機推行財政緊縮政策,執政壓力較大,但由於在議會擁有絕對多數優勢,執政地位相對穩固。
⑥ 西班牙名字的由來
西班牙國家的名字,España, 來源於伊比利亞半島的地名。西班牙位於南歐的伊比利亞半島,古希臘人稱為Iberia,古羅馬人稱為Hispania,最早其名源於腓尼基語Shaphan,意為「野兔」,因為腓尼基人來到這里,發現海岸邊有很多野兔。另一種說法是說源於希伯來語España,意為「埋藏、礦藏的財富」,因為這里盛產黃金等金屬。
在1837年之前,伊莎貝拉二世按照封建時代的慣例,與卡洛斯一世以來的歷代西班牙國王一樣擁有一個極長的貴族頭銜:"尊貴的伊莎貝拉二世,蒙受上帝恩典,是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兩西西里,耶路撒冷,納瓦拉,格拉納達,托萊多,巴倫西亞,加利西亞,馬略卡,塞維利亞,薩丁島,科爾多瓦,科西嘉,穆爾西亞,門諾卡,哈恩,洛斯阿爾加韋斯,阿爾赫西拉斯,直布羅陀,加那利群島,東印度和西印度,海洋中的大陸和島嶼的女王;奧地利女大公;勃艮第,布拉班特和米蘭的公爵;阿斯珀格,佛蘭德,蒂羅爾和巴塞羅那的伯爵;比斯開省和摩里納的領主,等等。
1837年,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並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ña」(源於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歷經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⑦ 西班牙Spain的縮寫為什麼是ESP不是SPN
西班牙官方語言為卡斯蒂利亞語,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西班牙語,在本民族語言中「西班牙」為Espa??a,取前三個字母為縮寫。Spain是英語寫法。誰家孩子好不都最喜歡自家的么,一個道理。
⑧ 西班牙國名的由來是什麼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古希臘人稱,古羅馬人稱。其國名由來也與這兩個詞很接近。關於西班牙國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取自15世紀末誕生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伊斯帕尼亞王國的國名,而該國國名又緣於羅馬統治時代的半島地名希斯帕尼亞(Hispania)州。
古名希斯帕尼亞是一個腓尼基地名。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曾在西班牙沿海一帶建立過殖民地。因為這里野兔成群,他們把該地叫斯潘(Span)或(Szpam),意為「兔子」。
新地名伊斯帕尼亞的產生,是由於這一地區拉丁語方言不再發羅馬地名希斯帕尼亞中的音。而伊斯帕尼亞以後經訛傳又演變成現在的埃斯帕尼亞。
英語和荷蘭語則省掉羅馬地名希斯帕尼亞語頭的Hi音節,把它讀作西班牙(Spain)。這些島域位於印度以西的西半球,便稱它們為「西印度群島」。
另一種說法是來源於希伯來—腓尼基語,意為埋藏,轉譯為礦藏、埋藏的財富。因為伊比利亞半島盛產黃金、銀、銅等,令腓尼基人羨慕不已,因而用「Espana」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