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石化前景怎麼樣
❶ 墨西哥目前的經濟是怎樣的呢
墨西哥擁有1.28億人口,是拉美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拉美第三大線上零售市場。有數據顯示,當前線上零售額只佔到墨西哥總零售額的3.1%,墨西哥線上零售的年增速一直維持在25%左右。盡管人均GDP較低,但新興的中產階級比前幾代人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目前有13%的家庭每月收入2,800美元。
❷ 墨西哥的經濟
墨是拉美經濟大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同45個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工業門類齊全,石化、電力、礦業、冶金和製造業較發達。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1%,通脹率4.08%,失業率4.83%。 2015年墨西哥經濟增長2.5%。
墨西哥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私有經濟比重也在逐漸增加,90年代末期後墨西哥鐵路局解體為民營化。國有企業從1982年的1千多家減少到1999年的不到200家。政府推行經濟私有化,並鼓勵在海港、鐵路、通訊、電力、天然氣以及機場服務方面的競爭。
1986年墨西哥加入關貿總協定,開始了由內向型發展模式向外向型發展模式的轉變。此後墨政府大力推行調整、改革、私有化、對外開放的措施,使得1995年前墨經濟連續多年保持中低速增長,國際儲備和外資不斷增加,通貨膨脹降至1位數,財政扭虧為盈,負債率達正常值,進出口大幅度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進口過多,主要依賴外國短期資本來平衡過高的經濟項目赤字的局面。1994年1月1日,墨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同年12月墨由於執政黨內部矛盾激化、政局動盪,致使外商信心動搖,紛紛撤資,而導致貨幣大幅貶值,爆發金融危機。1996年塞迪略政府在美國和國際金融機構的大量緊急援助支持下,採取了嚴肅財政紀律,整頓金融體制,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實施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等措施,使墨經濟渡過了緊急狀態階段。金融市場持續好傳,利率逐步下調,貨幣市場穩定,公共財政實現平衡並出現盈餘,外貿大幅增加,國際收支根本改善,外債償還順利,外匯儲備明顯增加。
墨西哥是G20(Group of 20)的國家之一。 墨主要出口原油、工業製成品、石油產品、服裝、農產品等,主要出口對象國為美國、加拿大、歐盟、中美洲、中國等;主要進口食品、醫葯製品、通訊器材等,主要進口來源國為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2015年墨西哥進出口總額7760億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出口3807.7億美元,同比下降4.1%,成為2009年以來首次負增長;進口3952.3億美元,同比下降1.2%。
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高原風情和人文景觀以及漫長的海岸線為墨西哥發展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居拉美第一的旅遊業已成為墨西哥主要創匯來源之一。2001年的旅遊收入達84億美元。墨西哥城、阿卡普爾科、蒂華納、坎昆等均為著名旅遊勝地。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協定的宗旨是,取消貿易壁壘;創造公平的條件,增加投資機會;保護知識產權;建立執行協定和解決貿易爭端的有效機制,促進三邊和多邊合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對北美各國乃至世界經濟都將產生重大影響。美國是墨西哥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國,雙邊貿易占墨外貿總額的70%,對美出口占墨出口總額的83%,美國資本占墨吸收外資總額的65%以上。
墨主要經濟部門(石油行業、製造業、出口加工業、紡織服裝業等)均面向美國市場。此外,海外移民匯款(主要來自美國)已經成為墨僅次於石油收入的第二大外匯來源。因此,墨西哥對於美國的依賴程度很深,美國經濟的情況往往決定著墨西哥的經濟發展。例如,自2001年始,墨西哥經濟隨著美國經濟衰退而呈現出停滯狀態,2001年至2003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0.1%、0.7%和1.3%,年均增長率僅為0.6%。2004年以來,隨著世界各國經濟形勢普遍好轉,特別是美國的良好增長態勢,墨西哥經濟也出現復甦跡象。因此,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墨西哥國內對於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莫衷一是,對其的支持也是起伏不定。
❸ 墨西哥石化工業發達,試分析其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有哪些
主要原因是本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墨西哥灣儲存著豐富的石油。再者是臨近石油消費大國美國,美國將一部分石化企業直接轉移到墨西哥,這樣可以減少美國本地的環境污染,直接運輸成品油既節省成本又可以為墨西哥經濟帶來發展。
墨西哥既是OPEC的成員國之一,又是北美貿易自由圈的成員之一,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化工經濟的發展。墨西哥地理位置優越它位於南北美洲的中心地帶,南部是世界最繁忙的水道巴拿馬運河,它左邊是太平洋,右邊是大西洋航運便利。
❹ 墨西哥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墨西哥與美國共有一個墨西哥灣,又與美國關系緊密,其油氣開發的進展一定程度上有點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
一、資源與儲量
墨西哥2007年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油氣資源的80%來自於墨西哥灣,目前日產量約為290萬桶,其中向美國出口約150萬桶。
墨西哥灣的坎塔雷爾油田被視為墨西哥的「掌上明珠」,該油田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一名漁民抱怨油污毀損了漁網,隨即墨西哥政府發現了這個儲量位列世界第二的「超級油田」。坎塔雷爾油田產量超過墨西哥石油總產量的2/3,坎塔雷爾幾乎等同於「超級便宜」「超級容易開採石油」的代名詞:一口普通的近岸油井,其日產量也就數百桶,而坎塔雷爾的一些油井,其噴涌的原油每日可高達5萬桶,開發這些原油的成本僅為每桶4.2美元。
這個「物美價廉」的時代已成歷史,坎塔雷爾油田目前已進入了枯竭期,其產量在過去數年裡以每年15%的速度遞減。墨西哥石油公司勘探與生產業務負責人卡洛斯·莫拉萊斯·希爾表示,目前典型的坎塔雷爾油井產量已經降至日產約8000桶的水平,坎塔雷爾油田的產量僅占墨西哥全國石油總產量的45%。
產量的下滑,加上墨西哥石油公司擁有的原油儲量日漸縮小,對墨西哥整個國家的石油行業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沖擊,墨西哥正面臨著嚴峻的石油改革問題。
二、勘探和生產
2005年,墨西哥原油產量1.87億噸,同比下降1.6%,佔全球產量的4.8%;天然氣產量3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佔全球產量的1.4%。原油和天然氣出口量分別為9740萬噸和101億立方米。墨西哥原油生產中輕質和重質原油分別約佔30%和70%,出口原油中輕、重質分別約佔20%和80%。主要出口美國、歐洲和南美等,分別佔78%和10%左右;天然氣通過管道全部輸往美國。墨西哥中東部陸上生產的輕質原油,坎佩切海上油田生產的重質原油,都集中到米納蒂特蘭附近的中心站,經4225千米的輸油管道輸送到國內6座煉廠,以及墨西哥灣的太平洋出口基地。
如圖22-2和圖22-3所示,墨西哥原油產量雖然近幾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5億噸的產量,而且,天然氣的產量增長勢頭很快,2009年達到600億立方米,穩定了墨西哥的油氣資源大國形勢。
圖22-2墨西哥原油產量變化圖
圖22-3墨西哥的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墨西哥現有的6座煉油廠,2005年總加工能力為146.3萬桶/日,隨著重質油裂化能力的提高,現加工重質油能力佔40%。目前,西半球墨西哥的海上油田規模最大,美國進口的重質油主要來自墨西哥。坎佩切海上油田已達到生產頂峰,後期產量可能急速下降。為此,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努力勘探新區,以維持產量,但其前景未卜。在坎佩切灣深海和陸上廢棄油田的下層深度達2700米的儲層雖有希望,但面臨資金、技術困難,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難保勘探投資。專家指出,墨西哥有必要與深海資源開發經驗豐富的跨國石油公司合資或合作,分散深海勘探風險。目前重油日產量200萬桶以上,10年後日產量有可能減少至50萬桶,為了彌補產量下降,必須努力增加儲量和產量。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的煉油部門期望增加投資,實現加工技術與裝備的現代化。到2012年,實現煉廠現代化,提高油品質量,達到環保要求。最小目標為確保維持運營投資,至少實現一座大型煉廠現代化;除此之外,計劃改造一座小煉廠,引進主要煉制設備、裂化裝置等;更為積極的目標是計劃投資新建兩座較大的煉廠。
❺ 墨西哥是發達國家嗎
墨西哥不是發達國家。
墨是拉美經濟大國,《美墨加協定》(原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同45個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工業門類齊全,石化、電力、礦業、冶金和製造業較發達。傳統農業國,是玉米、番茄、甘薯、煙草的原產地。
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1%,國內生產總值1.14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100.6美元,通脹率5.6%,失業率3.4%。截至2018年12月底,外匯儲備1746.09億美元。
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1.04萬億美元,同比下降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400美元,通脹率3.4%,失業率3.8%。2019年12月底,外匯儲備1956.7億美元。
墨西哥相關延伸:
一、 區域位置
墨西哥領土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國,僅次於巴西與阿根廷,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
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
二、氣候特徵
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由於多高原和山地,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墨氣候復雜多樣。高原地區終年溫和,平均氣溫10~26℃;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墨西哥
❻ 墨西哥這些年的發展如何與美國的關系很密切么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之一。多年來,墨西哥實行「混合經濟」體制;90年代起,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加快,但目前國家仍壟斷石油、電力、電訊等重要部門。墨西哥是拉美物產豐富的大國之一,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潛力較大。
墨西哥全國牧場佔地7900萬公頃,主要飼養牛、羊、豬、雞,蜂蜜產量居世界前位。但墨西哥農業不發達,糧食長期不能自給,國內消費嚴重依賴進口;墨西哥海岸線長10143公里。墨西哥海洋捕魚業發達;工業門類較齊全,但發展不平衡。在能源、礦業、冶金和製造工業方面較發達。
礦業資源豐富,地下天然氣、金、銀、銅、鉛、鋅等15種礦產品的蘊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金、銀、銅、鉛、鋅、砷、鉍、汞、鎘、銻、磷灰石、天青石、石墨、硫磺、螢石、重晶石、氟石等。其中白銀的產量多年來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銀王國」之稱。鎘、鉍、重晶石和石英的產量佔世界第二位,銻居第三位,碘、水銀居第四位。己探明的石油儲量為740億桶,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氣儲量為700億立方米,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居世界第13位,在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森林覆蓋面積為4500萬公傾,約佔領土總面積的1/4。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海產主要有對蝦、金槍魚、沙丁魚、鮑魚等,其中對蝦和鮑魚是傳統的出口產品。墨的工礦業門類比較齊全,但發展不平衡。製造業占重要地位,原先不景氣的建築、紡織、服裝業開始恢復,運輸設備、水泥、化工產品、電力各業持續增長。石油產量繼續保持世界第四位,墨西哥是世界主要蜂蜜生產國,年產量達6000萬公斤,居世界第四位。生產的蜂蜜90%用於出口,每年此項外匯收入約達7000萬美元。全國有可耕地3560萬公頃,已耕地2300萬公頃。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
高梁、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所以該國享有「玉米的故鄉」的美譽。有「綠色金子」別稱的劍麻也是墨西哥領世界風騷的農產品,其產量居世界前列。全國牧場佔地7900萬公頃,主要飼養牛、豬、羊、馬、雞等,部分畜產品出口。林業、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小。墨主要出口商品為原油、汽車、汽車配件、咖啡豆、蔬菜、鋼材及化工、機械產品。進口商品為汽車材料、電器、化工產
品、食品、飲料、紙漿、紡織、石化產品。
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高原風情和人文景觀以及漫長的海岸線為墨西哥發展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居拉美第一的旅遊業已成為墨西哥主要創匯來源之一。墨西哥城、阿卡普爾科、蒂華納、坎昆等均為著名旅遊勝地。墨西哥是第三世界中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發展水平在拉丁美洲居第二位,僅次於巴西,在全球居第十三位,被公認為具有發展前途的新興工業國家。
關系還不錯,墨西哥沾了不少美國的光.
由於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動武,墨西哥與美國的關系有所疏遠,但經濟上對美國的依賴性又迫使墨西哥在戰後主動修復雙邊關系。
❼ 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墨西哥石油工業現狀
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控制著全國的石油生產經營。1870年墨西哥就有石油開發記錄,1917年憲法規定地下資源歸國家所有,1938年建立國家石油公司。1994年墨西哥加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政府財政收入的1/3依賴石油,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企業。上世紀70年代,墨西哥發現雷福馬陸上油田和坎佩切海上油田,使其原油儲量增加10倍,至今仍是主力油田。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是經營從原油勘探開發到煉油加工,以及石化產業的上下游一體化大型石油企業,從業人員達到20多萬人。1972年石油企業實施體制改革,成立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由其5個子公司分別負責經營運作勘探開發、煉油、天然氣、石化和出口業務。 墨西哥現有6座煉油廠,2005年總加工能力為146.3萬桶/日,隨著重質油裂化能力提高,現加工重質油能力佔40%。西半球墨西哥的海上油田規模最大,美國進口的重質油主要來自墨西哥。坎佩切海上油田已達到生產頂峰,預計今後5年產量可能急速下降。為此,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努力勘探新區,以維持產量,但其前景未卜。在坎佩切灣深海和陸上廢棄油田的下層深度達2700米的儲層雖有希望,但面臨資金、技術困難,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難保勘探投資。專家指出,墨西哥有必要與深海資源開發經驗豐富的跨國石油公司合資或合作,分散深海勘探風險。200萬桶/日以上的重油產量,10年後有可能減少至50萬桶/日,為了彌補產量下降,必須努力增加儲量和產量。墨西哥國家石油股份公司的煉油部門期望增加投資,實現加工技術與裝備的現代化。計劃到2012年,實現煉廠現代化,提高油品質量,達到環保要求。最小目標為確保維持運營投資,至少實現一座大型煉廠現代化;除此之外,計劃改造一座小煉廠,引進主要煉制設備、裂化裝置等;更為積極的目標是計劃投資新建兩座較大的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