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青訓產品怎麼樣
Ⅰ 曼城還要再火多少年青訓產品,瓜迪奧拉驗收
曼城接連收獲大勝,但比大勝更重要的是,青訓產品在瓜迪奧拉的手下,已經開始有了結果。
上周末曼城攜雷霆之威,似將此前爆冷不敵諾維奇的怒火都發泄在了沃特福德身上。藍月亮連入八球,製造了本賽季英超的第一大「慘案」。在那場比賽之後馬上在聯賽杯上迎來曼城挑戰的普萊斯頓,有足夠理由擔心自己的英冠陣容會被英超強大對手捅成窟簍。幸運的是,經歷大面積輪換的曼城雖然在上半場就已經連進三球,下半場卻換到了慢車道,游刃有餘將比分保持到了結束。3比0,聯賽杯半壁替補的曼城輕松晉級。
輪換,是本場聯賽杯的主旋律。無論是曼城還是普雷斯頓,都借著這個本土最不被重視的杯賽,讓隊內主力得到了寶貴的休息機會。相比較上周末大比分擊敗沃特福德的陣容,瓜迪奧拉換了足足9個人,最大的變化在後防線。
門將布拉沃獲得難得首發機會,但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中衛搭檔:17歲的泰勒·哈伍德·貝里斯和18歲的埃里克·加西亞出現在了藍月亮防線腹地。在斯通斯、拉波爾特均高掛免戰牌的情況下,瓜迪奧拉把握一切比賽機會錘煉自己的年輕陣容。自2014年搬入豪華現代的 體育 城,也就是眾所周知的伊蒂哈德「園區」以來,球迷一直希望看到曼城青訓的成就,而聯賽杯可能是為數不多能看到俱樂部培養的年輕球員機會。
泰勒·哈伍德·貝里斯何許人也?出生於斯托克浦的貝里斯是瓜迪奧拉見到的,第一波青訓的孩子——當瓜帥第一次在曼城亮相時,和他共享同一個舞台的是三名代表著俱樂部價值觀的球員,他們分別是一線隊球員伊赫納喬,女隊隊長史蒂芬·霍頓,以及當時年僅14歲的青訓產品貝里斯。
「我在這里的原因之一,是知道青訓營球員的能力上限有多高」,當時瓜迪奧拉在舞台上和球迷分享自己的想法,「對我來說,看到這些年輕球員,並期待著他們有朝一日能加入一線隊,是非常美妙的事情」。隨後三年,貝里斯一直在瓜迪奧拉的近距離觀察之中,並且在海外季前備戰時讓他一起前往,熱身賽上有過相當不錯的表現。而在中衛危機之際,貝里斯也被直接調入一線隊。瓜迪奧拉期待的時刻,終於來臨。
從本場比賽可以觀察到貝里斯的特色:有著出色防守能力,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腳下控球技術。他是瓜迪奧拉三年來所倡導的足球理念的成品,因此也可以迅速融入到一線隊的比賽中。他和來自西班牙的搭檔埃里克·加西亞,沒有給普雷斯頓很好的射門機會。在兩側邊路,安赫利諾和若奧·坎塞洛也都獲得非常難得首發,不過由於對手實力不強,整條防線並未經歷太大考驗。
賽後瓜迪奧拉也滿是贊譽,「我們能依靠一些非常有天賦的球員,對待比賽,我們一如既往的認真。感謝這些年輕的小夥子們,我們晉級到了下一輪。後防線四人自青訓營就彼此配合嫻熟,因此他們本場比賽協同地非常完美。」
「防線」變了臉,但曼城兵強將廣,有深厚的板凳厚度,因此即使是聯賽杯他都能派遣上包括熱蘇斯、斯特林、貝納爾多·席爾瓦這樣子的絕對主力球員。如果說防守是輪換和試驗陣容,那麼進攻就是一如既往的淋漓盡致。
上半場曼城連入三球,各個精彩。第20分鍾,斯特林在禁區中路帶球展示出了世界級的水平,連續兩個小的停頓假動作將對手晃開,隨後直接拔腳射門打破場上僵局。15分鍾之後,又是斯特林在禁區前的直塞妙傳,幫助熱蘇斯反越位打穿了門將里普利把守的大門。兩球入賬,場上已經失去懸念,上半場結束前,大衛·席爾瓦在左路下底橫傳,球打在對手腳上發生折射,門將措手不及再丟一球。半場結束維持這個比分,比起上輪沃特福德境況已經好了不少。
輪換時能有斯特林這樣量級的球員,也難怪曼城能建立在英超的霸主地位。一傳一射,斯特林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為曼城帶來了勝利。24歲的曼城攻擊手迅速成長為世界最頂尖的球員之一,巴薩傳奇哈維對他贊不絕口,「你觀察這一波年輕球員誰能在未來成為世界最佳,你可能還是會想內馬爾,姆巴佩或是薩拉赫,不過別忘了斯特林,就目前的狀態來說,斯特林已經在這場爭奪中領先」。本賽季,斯特林在前五輪打入5個進球,是英超的當紅炸子雞。
對他的進步,執教過他的教練並不意外。目前執教萊斯特城羅傑斯曾在紅軍帶過斯特林,羅傑斯說:「我見過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非常大的進步,他會聽取很多新的想法,而且他非常善於接受教練的指令。通常來說,邊鋒都有點』獨』,不過他在戰術上每天都在進步。」而紅軍名宿卡拉格則有點郁悶,「我從來沒有想到過他會達到今日的高度,當利物浦將他以5000萬英鎊賣給曼城時我還認為紅軍做了一筆很劃算的買賣。我錯了,可能他職業生涯畫上句號時,很明顯曼城才是做了筆好買賣」。
下半場隨著斯特林、貝納爾多·席爾瓦等主力下場,曼城帶來的威脅也被削弱了不少。顯然對陣大黃蜂的慘案只是偶發性個案,對陣英冠球隊,藍月亮在下半場也放慢了節奏,18歲的年輕小將阿德里安·貝納比替補登場積累比賽經驗。曼城借這場聯賽杯的機會,鍛煉隊內新人,因此下半場,場上比賽並未再發生變化。
普雷斯頓主帥阿萊克斯·尼爾當然能為這個比分感到欣慰,他在賽後甚至還點評自己的隊伍打法稍微「冒險」了一些:「我們沒犯太多錯,我們也並不失望,如果要說點什麼問題,那可能是隊伍對於進攻過於渴望了,所以身後留下了空當讓曼城把握住了,對手進了一些相當精彩的進球。」
輕取普雷斯頓後,曼城又將重心放回聯賽,本周末他們將做客默西賽德郡挑戰埃弗頓,聯賽積分榜上被5場連勝的紅軍拉開了5分差距,但對狀態穩定的藍月亮來說,賽季不過剛剛開始。
Ⅱ 詳細介紹一下巴塞羅那青訓營。
拉馬西亞足球學校始建於1979年,位於巴塞羅那阿里斯蒂德斯大街左側。當時的球場非常簡陋,都是人工草皮,巴薩四個年齡梯隊的青少年隊分享著擁擠的訓練空間。然而,盡管拉馬西亞條件簡陋,荷蘭人克魯伊夫卻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足球理念。確切地說,巴薩是復制了阿賈克斯青訓營的理念。眾所周知,阿賈克斯青訓營是世界足壇的造星工廠,先後培養出倫森布林克、內斯肯斯、范·巴斯滕、里傑卡爾德、博格坎普、西多夫、戴維斯和克魯伊維特這樣的世界巨星,克魯伊夫本人更是阿賈克斯永遠的驕傲。 而現今,培養了哈維、普約爾、伊涅斯塔、梅西、博楊等球星的巴塞羅那青訓營當之無愧地排名第一,總價值達到1.65億歐元。 在至今三十年的時間里,先後有七代,總共503名球員從拉瑪西亞走出,其中不乏像瓜迪奧拉、梅西、哈維、伊涅斯塔這樣的巨星,這所青訓營也因為培養人才成材率高而被譽為足球界的「西點軍校」。 然而,拉瑪西亞訓練營的精髓並不僅僅是輸出優秀的青年球員,它同時肩負著教育青少年的任務。「我們對待在這里的50名孩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拉瑪西亞負責訓練安排的博阿德說。在世界上眾多的足球青訓營中,拉瑪西亞的這個特點幾乎是唯一的,巴薩的教練對待孩子看起來更像是修道院布施的修女。在這樣一所大家庭里,孩子們吃的是家庭式的飲食,像被父母督促一樣的去完成文化學習,以及親情式的行為准則灌輸。所以,在這里,有時候,當一名孩子因故不能繼續接受訓練而不得不離開訓練營時,哭泣的往往是他的競爭對手,這是多麼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如今,巴薩的眼光早已不局限在西班牙了,這里成為了全世界足球少年的夢想。
Ⅲ 在西班牙培訓足球中國少年怎麼樣
其實我們見過或者聽到過有很多中國少年去德國,英格蘭,西班牙等這些足球強國去訓練,跟當地的孩子一起吃飯一起訓練。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去提升中國足球的實力。其次我覺得我們中國的青少年應該學會提高自己的足球意識水平和正確的足球信仰,再有就是我認為很重要的就是要重視在歐洲的青訓同時增強自身的身體對抗性(這個遠的不說,在亞洲賽場國足屢次三番被西亞球隊羞辱就足以證明),還有就是養成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當然這只是球員要做的,影響一個球隊輸贏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教練戰術不合理,球員所在位置不是所擅長,可能球員傷病或者心理問題,可能裁判判罰因素,主客場氛圍等等。不過我認為如果在西班牙參加完青訓後能進入西甲聯賽中下游球隊效力(可能不能首發)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最起碼可以讓很多中國球員更好的適應歐美球隊的打法以及技戰術的學習,會能提高國足的實力。
Ⅳ 拉瑪西亞青訓營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訓練學校
巴薩被喚作歐洲足壇「夢之隊」,巴薩一隊目前有9人來自拉馬西亞足球學校,除此之外,阿森納的法布雷加斯、曼聯的皮奎、利物浦的雷納等球星也從拉馬西亞走出.這些響亮的名字給拉馬西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座座落於諾坎普球場旁邊的巴薩青年足球學校,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拉馬西亞足球學校始建於1979年,位於巴塞羅那阿里斯蒂德斯大街左側。當時的球場非常簡陋,都是人工草皮,巴薩四個年齡梯隊的青少年隊分享著擁擠的訓練空間。然而,盡管拉馬西亞條件簡陋,荷蘭人克魯伊夫卻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足球理念。確切地說,巴薩是復制了阿賈克斯青訓營的理念。眾所周知,阿賈克斯青訓營是世界足壇的造星工廠,先後培養出倫森布林克、內斯肯斯、范·巴斯滕、里傑卡爾德、博格坎普、西多夫、戴維斯和克魯伊維特這樣的世界巨星,克魯伊夫本人更是阿賈克斯永遠的驕傲。
自轉會巴薩以及在上世紀90年代執掌巴薩一隊以來,克魯伊夫留給了巴薩兩筆珍貴的財富——巴薩「夢一隊」,以及拉馬西亞足球學校.我們從來不看重球員的身體素質,我們也從不在16歲之前給球員灌輸戰術,我們永遠追求孩子們對足球的控制能力。」克魯伊夫完全照搬了阿賈克斯青訓營的標准。當然,克魯伊夫也從沒忘記從青年隊提拔人才。1990年,克魯伊夫將瓜迪奧拉直接從青年隊提拔進了主力陣容,此後,瓜迪奧拉成了諾坎普的旗幟。隨後,塞爾吉、費雷爾、貝基里斯坦先後補充到巴薩一隊當中,這其中還包括克魯伊夫的兒子約爾迪·克魯伊夫。
克魯伊夫時代的後期,當「夢一隊」開始沒落時,克魯伊夫希望用「本土魂」重塑巴薩輝煌。1995-1996賽季,克魯伊夫從青年隊一口氣提拔了德拉佩納、塞拉德斯、哈維·莫雷諾、羅傑·加西亞和貝拉馬桑5名球員,但由於當時拉馬西亞青訓營還在摸索和緩慢發展階段,這批球員並沒有在巴薩獲得成功。
1997年,荷蘭名帥范加爾來到巴薩。
與克魯伊夫一樣,他同樣看重拉馬西亞「生產線」的極端「產品」,他開始重用德拉佩納,並將普約爾、哈維、莫塔和霍爾克拉調入一隊。從當時的情況看,德拉佩納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他和勞爾分別成了巴薩、皇馬兩隊的希望之星。但德拉佩納很不走運。1998年,巴薩以2500萬歐元的超高身價將他賣給了拉齊奧,這成為了他噩夢的開始。隨後,不斷的傷病和其他原因讓德拉佩納迷失了方向,最終泯然眾人矣,與同時期出道的勞爾所取得的成就沒法比。倒是資質平平的普約爾和哈維取得了成功。前者如今是巴薩隊長,後者則成為瓜迪奧拉的接班人,成為巴薩新的中場指揮官。盡管范加爾把不少巴薩青年隊的球員都調入了一隊,但加泰羅尼亞球迷依然對他頗有微辭,因為范加爾從來沒把這些人當作巴薩的核心,只是把他們作為球隊的補充。為了湊齊收購里瓦爾多的資金,范加爾賣掉了德拉佩納,此舉時至今日仍得不到巴薩球迷的原諒。進入21世紀後,拉馬西亞足球學校名聲鵲起,其在西班牙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皇馬青訓營,西班牙各地的青年才俊紛紛來到這里,阿爾巴塞特的伊涅斯塔、畢爾巴鄂的阿爾特塔、比利亞雷亞爾的雷納紛紛放棄了當地的青年隊,轉而選擇拉馬西亞.從過去幾屆的世青賽和世少賽不難看出拉馬西亞青訓營的強大。2003年世少賽,法布雷加斯以5個進球和6次助攻包攬金球、金靴;2005年世少賽,多斯桑托斯斬獲銀球獎;2007年世少賽,博揚同樣光芒四射;2005年世青賽,梅西同樣包攬了金球、金靴;2007年世青賽,多斯桑托斯獲得銅球獎。 如今,巴薩的眼光早不僅局限在西班牙了,這里成為了全世界足球少年的夢想:博揚的父親是塞爾維亞人(其母為西班牙人,出生於西班牙的博揚代表西班牙出戰),阿根廷的梅西、墨西哥的多斯桑托斯、以色列的扎維奇陸續從各地投奔而來。他們都將是未來世界足壇舉足輕重的人物。梅西現在成了世界級偶像,所有人都在贊嘆梅西超人的足球天賦,但如果沒有巴薩的慧眼識珠,梅西甚至連成為職業球員的勇氣都沒有。可以說,梅西是拉馬西亞足球學校迄今最得意的「作品」。 先人一步鎖定希望之星,巴薩在這方面最在行。除了在西班牙廣布眼線、挖掘天才之外,巴薩還組織球隊參加各種國際賽事,以此為契機,去發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未來巨星。而在巴西和阿根廷這些足球天才輩出的地方,巴薩還專門僱傭了的球探,以備不時之需。1998年,當梅西還只有11歲的時候,巴薩就發現了這個天才。當然,並非只有巴薩一支球隊知道梅西是神童,大名鼎鼎的河床俱樂部也對梅西感興趣,但由於梅西的荷爾蒙分泌系統當時處於沉睡狀態,造成其骨骼發育遲緩。當時,11歲的梅西身高只有1.40米。因為這個病情,所有的阿根廷俱樂部都對梅西敬而遠之。巴薩始終沒有放棄,因為這個小孩對皮球的控制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是巴薩青訓營看待球員的惟一標准。 2000年9月,梅西第一次來到了拉馬西亞。這個身材比同齡人矮了一頭多的小傢伙一口氣打進了5粒進球,讓所有教練瞠目結舌。15天的試訓結束後,梅西被告知可以留下來。2000-2001賽季的巴薩主帥雷克薩奇則是當年的拍板人。直到今天,他依然對自己的決定感到自豪,「他的天才讓我震驚,我花了30秒就決定讓他留下來。」重人情是巴薩青訓營的另外一個特點。在成功留下來之後,生活的拮據和1.40米的身高依然令小梅西感到茫然,但巴薩的熱情很快解除了梅西的後顧之憂。為了讓梅西長高,俱樂部每月花費900美元為他治病;為了讓梅西一家有生活來源,俱樂部特別為梅西的父親找了一份球場清理員的工作。在巴薩的精心培育下,梅西的球技和身高一起飛漲。短短3年多的時間,梅西在各級別的青年隊中已經罕逢對手,身高也長到了1.70米。2004-2005賽季西甲第7輪,巴薩與西班牙人的同城德比,梅西完成了處子秀。「我永遠不會離開巴薩。從10歲開始,我的血液就已經變成紅藍色。」面對眾多豪門遞來的橄欖枝,梅西說。
2003年的世界少年錦標賽,法布雷加斯以5個進球和6次助攻包攬了金球和金靴兩大獎項。不過由於哈維和伊涅斯塔的存在,法布雷加斯要想在巴薩一隊出頭,恐怕要坐很長時間的冷板凳。於是他接受了溫格的邀請,加盟了阿森納隊,並迅速成長起來。雖然巴薩球迷依然對法布雷加斯的「叛逃」行為耿耿於懷,但對於巴薩青訓營的球員們來說,要想進入巴薩一隊的確像萬人爭過獨木橋。拉馬西亞足球學校有上千名球員,有絕對升入一線隊實力的有好幾十人,但巴薩一隊一共只有20多個名額,每年能提拔四到五名拉馬西亞的優秀球員已經不得了了。為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選擇離開成為必然。雷納、阿爾特塔、路易斯·加西亞、盧克、特里斯坦……他們雖然沒能成為巴薩的一線球員,卻在其他球隊發光發熱,成為球星。當然,法布雷加斯的成功也產生了不良影響。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皮奎、梅里達這些年輕球員先後加盟了曼聯和阿森納。如今的拉馬西亞已經成為歐洲豪門眼中的肥肉。也許法布雷加斯的話代表了許多拉馬西亞足球學校球員的心聲,「如果我沒有離開巴薩,我可能能夠進入巴薩一隊,但肯定無法在歐冠決賽中出場,無法入選西班牙國家隊。」時光荏苒,當1987年出生的梅西和法布雷加斯都成了球隊中堅時,我們只能將所謂「新秀」的出生年份推到1990年前後了。他們中的佼佼者如今也已晉升巴薩一隊。
Ⅳ 比較巴西和西班牙的青訓 誰的青訓更強
2L真扯淡,義大利、法國實力下滑不假,但是並不是因為防守的問題,法國從來都不是打防守足球,而義大利鋼筋混凝土防守打法被證明早已過時。阿根廷、巴西、荷蘭人才斷檔?更是無稽之談,梅西、阿圭羅、帕托、內馬爾、甘索、羅本、斯內德都是吃素的啊。如果是這些原因那麼和西班牙如出一折的巴薩為何也能稱霸呢。西班牙足球崛起正是因為現在功利足球占據主流,451的防反陣型大行其道,在對付控球為主的技術流球隊的時候勢必會減少很多的控球時間,如果沒有高效的反擊是很難有機會的。再說防守,每個球隊都需要強硬的防守型中場,但是西班牙的防守體系是丟球之後迅速的從前場就開始的就地反搶,可以說是全民皆防守,這樣的防守想要從中場滲透通過會很難,所以一個塞納並不是最最關鍵的一環。德國雖然學習西班牙改走技術足球道路,但大賽經驗,隊伍磨合上卻是欠缺。好了,現在說說青訓,西班牙足球的青訓硬體設施更加完善,足球理論更加完備,但是要說天賦和踢球人數卻遠遠不及巴西。在巴西很多人從小就踢球,可以不上學、可以不識字但是不能不會踢球,但是巴西受到經濟能力所限硬體設施都不如歐洲,在戰術上也沒有歐洲這么完備,巴西足球更加註重的是天賦的發揮,沒有足球戰術中那麼多條條款款。但是巴西的球員在成名之後都會去歐洲,一方面是為了賺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接受更好的理念有更好的舞台。所以梅西成名早而沒有像羅比尼奧一樣到歐洲後一蹶不振不僅是因為他的天賦也是因為從小在歐洲訓練,更多的接受了主流足球的思維,所以他的前途會更好。所以非要比的話西班牙青訓硬體更好、足球理念更為完善、訓練更為系統,而巴西人的天賦更加出色。
Ⅵ 去拉瑪西亞青訓營需要什麼條件啊
先通過職業球探,然後拉瑪西亞會選擇120名在訓練中心參加一周的免費測試,然後再選取50%的孩子作為今後的培養對象。能夠來到這里的小球員,都是通過層層篩選後的精英,而篩選球員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章運作、記錄和監督。
拉瑪西亞的球探並不太關心小球員能跑多快、力量有多強,或者他們的身材有多高大。他們唯一的標准就是:小球員和球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能有怎樣出色的表演。
拉瑪西亞的青訓體系在選材方面具有顯著的地域性特點,其選擇隊員的順序是:先是巴塞羅那地區,然後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再到西班牙國內,最後是全世界范圍(主要是巴西、阿根廷和喀麥隆)。
(6)西班牙青訓產品怎麼樣擴展閱讀
1989年,在時任主教練克魯伊夫的親自主持下,巴塞羅那俱樂部建立了「拉瑪西亞「青訓學校。在至今三十年的時間里,先後有七代,總共503名球員從拉瑪西亞走出,其中不乏像梅西、哈維、伊涅斯塔這樣的巨星,這所青訓營也因為培養了梅西等一堆足球巨星而被一些人稱之為足球界的「採石場」。
拉瑪西亞是1989年在當時巴薩主教練克魯伊夫的建議和主持下成立的。在巴塞羅那,有人說克魯伊夫是一個偉大的球員,但更大的天賦卻是培養年輕人。世界上最優秀青訓營之一——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是為他一人所創辦的。
拉瑪西亞訓練營的精髓並不僅僅是輸出優秀的青年球員,它同時肩負著教育青少年的任務。「我們對待在這里的50名孩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拉瑪西亞負責訓練安排的博阿德說。
Ⅶ 在足球發達國家中,英格蘭的青訓算差的嗎對比法、西、德、巴、阿等國
西歐各國青訓系統各具特色,各有優勢。英格蘭更注重對抗,這是由傳統決定的。不能因為一時沒有天才球員出現就認為青訓出了問題,必竟出現天才概率太低了。近年外援充斥英超是因為聯盟把英超作為商品在經營,力求向世界球迷展現最富魅力的比賽,而非發堀新人,造成新星減少是肯定的,荷甲倒是新人輩出,可有人看嗎?另外,英格蘭球員例來不重視國家隊比賽,出工不出力,造成成績不佳並非青訓之禍。
歷數九十年代阿賈克斯青年才俊,到曼聯九八黃金一代,克萊楓丹到拉馬西亞各領風騷,可以看出天才可遇不可求,列強青訓歷經百年歷練,都己趨向完善,實無太大優劣可言。
Ⅷ 2009西班牙國家德比服務怎麼樣呢
皇馬的球星們都是「昂貴」的,他們或是今年加盟的,或是早幾年就來到皇馬的,但幾乎都是「進口商品」。按照馬德里媒體最主流的預測,皇馬的首發陣容是
「卡西利亞斯/拉莫斯,阿爾比奧爾,佩佩,阿韋洛亞/拉斯,阿隆索,卡卡,馬塞洛/C羅,本澤馬」,這其中只有卡西利亞斯的轉會費是0,因為他是從皇馬青
訓營直接升上一線隊並一直效力至今的。打造這套陣容,皇馬累計花費了3.29億歐元。
對巴薩做同樣的統計,這個數字就少了很多,只有1.29億歐元。和皇馬的陣容一樣,巴薩陣容里也有5名西班牙人,甚至國腳數還要少1個——巴爾德斯,但巴
薩的5名西班牙人再加上梅西,都是青訓產品,除了回購皮克花去了500萬歐元,其餘人沒有花費球隊1分轉會費。巴薩所「購買的」球星,和皇馬一樣,有伊
布、亨利這樣的足壇巨星,也有阿爾維斯、圖雷這樣的實力派高價球星。
德國知名網站「轉會市場」的數據,該網站會對歐洲足壇主流聯賽的每一支球隊的每一個球員進行轉會價值評估,這個價值就可以看作球員的身價。按照統計,整個
足壇只有三傢俱樂部的球員總身價超過4億歐元,分別是4.88億歐元的皇馬,4.59億歐元的巴薩,以及4.29億歐元的切爾西。皇馬和巴薩是身價最高的
兩傢俱樂部,皇馬巴薩兩隊同一賽場對抗,一加起來,陣容身價可想而知
Ⅸ 足球青訓最好的國家是哪個或哪幾個,是怎樣的青訓體系
西班牙和德國的青訓最好。
Ⅹ 足球青訓最好的國家是哪個或哪幾個,是怎樣的青訓體系
說起青訓,荷蘭人說自己是世界第二,轉頭看了看德國人老實坐著,西班牙人剛想站起來突然想起克魯伊夫是荷蘭人,義大利人愣了愣神還在計算球員A身上到底有多少個俱樂部的份額,比利時人那一桌里瓦隆人和弗拉芒人已經打了起來,日本人看著巴西那一桌里都不敢動彈,剛想邁出的腳步也放了下來,美國人眯著眼睛想要花多少錢才能把整個荷蘭的青訓體系買下來的時候,中國人已經在淘寶下單:荷蘭人足球培訓教材。
荷蘭人說,好吧,既然沒人做第一,那麼我做吧。
在足球青訓的世界裡,荷蘭人的身份不是靠成績來奠定了,因為荷蘭人覺得無冕之王的稱號其實挺好。飛翔的荷蘭人在大航海時代里沒有搶下的第一,在青訓的世界裡全部搶了下來。
第一個將6-8歲小孩納入青訓體系的國家。
第一個根據年齡層來進行不同人數制訓練的國家。(3人、5人、7人、9人、11人)
第一個培養球員不看國籍的國家。
這么多的第一卻換不回來世界第一,世界盃最佳備胎獎的獲得者實至名歸。
荷蘭人的青訓科學且合理,他核心的思想就是現行承認球員是一個人,接著才承認他球員的身份。這一個核心思想決定了球員角色的確立在球員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是很模糊的。6-8歲的小孩子從3人制賽事開始接觸足球的時候只需要知道足球是需要帶球往前跑之餘還得往後防守;8-10歲小孩踢5人制賽事時學會了傳球其實比較輕松;12-14歲小孩踢7-9人比賽時知道自己應該站在哪。之後的11人比賽才會發現,噢,原來我生下來就是邊後衛的命啊。
這種模糊的不確定性或者說尊重球員本能的培養機制,讓荷蘭產出的球員里大多具有不錯的團隊意識和觸球感,這是由6-8歲這個階段開始就已經能夠養成的東西。
當然了,這是一個史詩級的論文課題,我們在此點到即止。
西班牙人虛心來向荷蘭請教的時候,克魯伊夫畫了一個圈,然後有了拉瑪西亞。隔壁家的皇馬看到拉瑪西亞的小圈子玩得無比火熱,找到了好基友曼聯,曼聯說我們不玩小圈子我們玩世界一體化我們玩地球村我們去世界各地開分營玩授權,還特么能賺錢。皇馬一想,對頭,老佛爺一想,又能全世界蓋房子去了。於是皇馬和巴薩的青訓走了兩個不同的極端。巴薩的青訓開始全盤復制荷蘭人的核心體系,悶聲發大財。皇馬的青訓開始打著招牌走向全世界,敲鑼打鼓發大財。稍遠一點的畢包冷笑著,哼,民族主義才是體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不是巴斯克的你們走走走,我們就只培養偉大高尚的巴斯克人。
所以你說西班牙的青訓是怎麼一回事?是荷蘭人和英國人抽空帶出來的一個學生罷了。
比利時人能出成績是天道好輪回。全歐平均身高最高的比利時人,在聊足球之前的上一個議題是聊分裂。威爾莫茨在率領沙爾克人拿到了德國杯冠軍後回到國家隊當主教練時,荷語區與法語區的人根本連話都說不清楚,更加不用說能夠擰成一條繩子來作戰。所以比利時人的成績並不歸功於青訓,而歸功於威爾莫茨本人,及瓦隆人與弗拉芒人憋出來的黃金一代。
法國人愛玩種族歸化,所以他們害怕伊斯蘭人。法國人的後花園是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民族剛果和一幫非洲國家。其他國家做青訓是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來挑球員,法國人做青訓是在非洲地圖上射飛鏢,如此厚顏無恥的行為約等於開全圖玩文明5。
所以法國人的青訓也不需要體系,他們玩得是國家政策和種族特性。
聊聊英國人。
作為現代足球的起源地,英國人的青訓竟然一直被眾人嘲笑,這曼聯可忍利物浦都不可忍。英國人基於聯賽發達,每個球隊手上都大把大把的錢來興建最好的訓練設施,就這樣的情況下,為啥培養不出好球員?
這都是錯覺。英國人培養好球員的邏輯是:你要能在英超立足你就是好球員了。而不是:你要能拿世界盃了你就是好球員了。所以總有人在叫囂梅西來英超就廢了,內馬爾來英超就廢了。這不是強盜邏輯,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猜想。
英國人的青訓紮根在社區和自己的十二級俱樂部體系裡,家家戶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吭哧吭哧養孩子,出來搗亂的人叫英足總。一邊告訴大家今年咱們的分成又增加啦大家好好踢啊,一邊跟大家說關於青訓這件事我多說幾句哈以後每個隊里自己青訓的人比例得多少多少多少你們青訓的爪子得控制在多少多少公里內哈別亂搞。
也不知道是誰在亂搞。
英國人想,踢得好,有錢收,但是得本國球員踢得好啊。那先練身體,無論怎麼踢,上場不會倒,保證每年的成績是第一目標。二練大腳開球和頭槌,是不是還能悶進去一兩個,保證每年的成績是第一目標。三練防守對抗,讓你們愛買西班牙人來打鋒線。
在高度發達的市場化制度下,高刺激未必會帶來高的回報收益,因為這會直接腰斬了積累原始資源的過程。
英國人的青訓,就是死在自己的嚴密的商業邏輯里。
還聊么?
----------------------更新---------------
那就接著聊。
比利時的問題是我寫錯了,抱歉。
義大利球員共有權的事吧,職業層面禁止起來都舉步維艱,何況小孩子,咱們聊得是青訓嘛。
德國人說要做青訓,一想,嗯,先立個課題吧。你們幾個大學,說你呢科隆體大,去,帶一幫人去,先立幾個課題,把什麼體能啊骨齡啊什麼的做好調研,要數字化!要數字化!要數字化!再自己研發幾個高新裝備出來,要環保!要環保!要環保!
好,弄完了,咱們開始青訓吧。
足球基地?建!咱有錢!先建300個!不夠就再建100個!
俱樂部不夠?建,咱有錢!先建夠27000個俱樂部!
教練不夠?培養!咱有錢!從足協開始做職位架構調整,就為了培養教練!
錢不夠?鬧呢!我們還會錢不夠!默大媽我們錢不夠。么?
默大媽坐在VIP席位上督戰德國vs希臘,嗯,錢夠了。
這就是德國在2000年之後開始做的「拓展人才促進計劃」。
後來其他人問起,為什麼是390個球場27000個俱樂部,德國人拿出長長的一份列表,扶了扶眼鏡說:根據我們的統計計算,這樣的設置可以從180萬小孩子挑選出30萬最後脫穎而出10萬為國征戰。
問你服不服。
義大利人在一邊聽到德國人一串串的數字,心想:咱們半個世紀前不都是軸心國么,怎麼一比較起來我就是學渣你就是學霸,太欺負人了。
義大利人一看原先的小世界盃現在變成了大養老杯了,這樣下去不行啊。
義大利人翻起自己的球員列表冊,這個球員被a球隊持有了30%被b球隊持有了30%被c球隊持有了40%,一看,哎呀,這球員簡直是不會失業的嘛。所以意甲的球員越來越老球痞,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正自己從小就在幾個俱樂部里蹦躂,怎麼踢都不會丟了工作。
這就是所謂的具有義大利特色的「球員共有制度」。這個制度毀了一整代義大利的球員,讓踢球變成了公務員上下班打卡的事情。
意足協一想,不行不行,這要取消要取消。
然後義大利人埋頭進了數學題里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