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什麼時候可以聚餐
❶ 西班牙人的「年夜飯」都吃些啥一定有一樣給你驚喜!
西班牙沒有農歷新年,所以從12月24日聖誕節到1月6日三王節,就類似於這里的過大年了。
馬德里,作為西班牙的首都,也是文化開放,十分包容的城市,1月31日夜,經過這里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的各種人群,以及與眾不同的跨年方式。
當萬家燈火亮起,有的家庭在溫暖的窗下團聚,有人和朋友一起逛街聚餐,也有人還在旅途,剛剛放下行李,撲倒在酒店的床上......
常言道,Barrigallenacorazóncontento,2022最後的一餐,一定要吃暖吃好。http://mepzx.com/zd/ym
❷ 跨年晚上幾點開始
12月31日晚間至隔年1月1日午夜過後,高潮在午夜12點(00:00)。
跨年在很多國家會被視為與元旦不同的節慶活動。於21世紀的西方文化,最流行的慶祝活動是橫跨午夜的派對,多數亦會開香檳作為慶祝。世界上很多大城市於元旦前夜會舉行大型煙花匯演慶祝新一年的到來。香港怡和午炮及蘇格蘭愛丁堡城堡均會發放子夜禮炮來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在中文語境里,跨年通常是針對陽歷(新歷),而非農歷。農歷的新年前一夜(除夕)的傳統習俗是通宵不眠,稱為「守歲」。
在中國,雖然直到公歷新年幾周及一個月後才到「農歷新年」,公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依然在一些城市舉行,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廈門。在北京朝陽SOLANA藍色港灣的購物公園里已經開始舉辦放煙花和搖滾樂表演的慶祝活動,而文藝演出和其他一些活動已經在天壇公園、太廟和頤和園舉行。
而自2011年以來,在上海外灘已經開始在元旦倒數前幾分鍾舉辦3D燈光音樂匯演。許多電視台將舉辦「跨年演唱會」。
(2)西班牙什麼時候可以聚餐擴展閱讀:
世界各地的跨年慶祝
1、西班牙
西班牙人傳統上會在元旦前夜的晚餐中進行家庭聚餐,食物包括大蝦、羊肉或火雞。倒數活動方面,主要集中於馬德里太陽門廣場一座建築物上的鍾樓。當午夜十二時響起後,每響一下,倒數的人便會吃一顆葡萄,共12顆。
這個傳統始於1909年,因為葡萄的生產出現嚴重過剩,故農民便想以這個方法來消耗過多的葡萄。到了今時今日,這個傳統已是所有西班牙人所接受,而「12顆葡萄」亦成為了元旦的同義詞。當鍾聲響完後,人們便會問候對方,並以氣酒慶祝。
2、法國
法國人在元旦前夜會吃一餐傳統的晚餐,包括鵝肝及香檳等法國菜,形式可以是家庭、朋友聚餐,也可以是舞會。踏入新年後,人們便會分享他們的來年大計,有時會交換禮物。
3、英國
英國人主要是在倫敦的大笨鍾底下倒數作為跨年的主要慶祝活動。與很多地方一樣,英國人會在新年來臨前的最後10秒開始大叫「十!九!......」倒數,到了零時則大叫「新年快樂!」。但特別的是,當出現倒數得太快的情況時,人們會不停重復「一!」,直至大笨鍾的報時鍾聲響起為主,而鍾聲響起也會由煙花的發射配合。
自從倫敦眼摩天輪建成後,10分鍾的大型煙花匯演便在該處一帶舉行,由2005年起更直接在摩天輪上發射煙花。
蘇格蘭的人們則通常會在元旦前夕唱他們的傳統歌曲《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意義為向舊的一年送別。愛丁堡城堡內除發放煙花外亦有子夜禮炮迎接新的一年。
4、美國
在美國,新年前夕的慶祝活動包括正式的聚會和音樂會、家庭活動,以及大型公眾活動,例如煙花表演和「降球」。
早自1903年開始。從1907年12月31日,紐約市的時報廣場一期均會在元旦倒數時舉行「降球儀式」,並向整個美國進行廣播,成為美國慶祝元旦前夜的一個主要的傳統儀式。
每年元旦前夜的23:59:00開始,那個重1070磅、長6英尺的水晶球便開始在時報廣場的頂處徐徐降下,並於00:00:00剛好到達底處。由於紐約市被昵稱為「大蘋果」,故又有稱之為「蘋果倒數」,於1982年至1988年期間,主辦單位更真是使用蘋果形的水晶球進行儀式。
而這個儀式是起源於20世紀初降下時間球報時的方式。跨年特別電視節目《迪克·克拉克的跨年搖滾夜》會直播這項儀式。
❸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嗎
西班牙,坐落於歐洲西南邊的伊比利亞半島,總面積佔半島花園的5/6,位於歐洲與非洲的交匯處,這也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南歐我國,一年四季陽光明媚,北京首都馬德里一年裡有300好幾個大晴天,漁業養殖和農牧業都那麼比較發達,出產紅提、橄攬以及各種美味的海鮮。
北有東西綿延不斷的坎塔布里亞山峰和比利牛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是西班牙與法國的界山,長430公里,有海拔高度3000米以上的高峰期。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❹ 各國過春節的習俗
我們也留這個作業了,參考一下吧
新的一年,雖然世界各國時間略有不同,類似中國以農歷的春節為一年中的新年的,也有以陽歷的元月1號為新年的,但是各國春節習俗的表達方式卻不盡相同。
蒙古: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的習俗。
巴基斯坦: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各國春節習俗的確很不一樣。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區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阿根廷: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結隊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穢。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這個春節習俗的確與眾不同。
保加利亞: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准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後五天定為「冷食日」。在這五天中,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飯,慶祝佳節。
蘇格蘭: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人們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後穿上新衣裳,他們認為這樣可去除過去一年的衰氣,除舊迎新,迎接來年好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春節習俗的確有的很意想不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春節習俗
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戶紛紛到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大家笑呵呵地跳進水中盡情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在這個國家,水被視為「聖潔」之物。
古巴:元旦前一夜,每人准備一碗水,聽到新年鍾響,大家都很快地將水潑向街,意為「除歲」
哥倫比亞:元旦前夕,各條街上都製作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布「舊年遺言」,「遺言」的內容滑稽風趣,以博得人們開心,午夜時將「傀儡」炸毀,在粉碎舊年「傀儡」的爆炸聲中,人們載歌載舞,互相慶賀。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著去神社參拜,或互相向親友問好。他們稱元旦為「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節日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人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等農作物的顆粒,還有一些綠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裡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新加坡:農歷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第二天清晨則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裡拿「紅包」(壓歲錢)去看舞龍、舞獅隊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義大利:義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湧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春節習俗的確有的很意想不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春節習俗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彷彿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希臘: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羅馬尼亞: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各國春節習俗的確有的很意想不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春節習俗。
❺ 西班牙人是天生的生活家,很懂得製造日常的愉悅嗎
西班牙這個國家以它最溫暖的地中海氣侯、秀麗的風景和誘人的美食著稱,但是更讓世界各國的求助者印象深刻的,是快樂又灑脫的西班牙人,他的開朗的言行舉止和悠閑的生活習慣形成了這個我國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情。
西班牙人飲食結構
飲食搭配是西班牙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一部分,無論生活收入多少,西班牙人都是不會在日常飲食打折,西班牙人一日五餐而非一日三餐,享受美食是你們生活中的一大快樂。西班牙各種各樣的風味涼拌菜當今世界頗有名氣,從他們絢麗多彩、變化萬千的菜式中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於特色美食的熱愛和在日常生活中下注的心思。
❻ 求西班牙所有節日表 只要日期就可以
西班牙節日一覽表
一月
SaintAnthonyAbbot節(一月十七日)
LaPuebladeMallorca城。起源於西元一叄六五年以前。節慶當天,全城於街道中間點燃巨大的烽火。著名的「CancionersdelCamp」樂隊隨著竹棒及手鼓之敲擊節奏哼唱前進。而「ColladeDemonis」舞團亦加入慶典行列表演吉他彈唱及舞蹈。此外,城內年輕男女則穿上舊式傳統服裝表演舞蹈;眾人並於SaintAnthony祭壇前舉行公開之祈福儀式。
SanSebastian城之「Tamborrada」(打鼓節)(一月十九及二十日):
SanSebastian城(位於Guipuzcoa省)。十九日當晚,成群的鼓手隨著震耳欲聾之鼓聲遊行全城。次日清晨,則舉行「TamborradaInfantil」(兒童鼓隊)之表演儀式;並在晚間進行該城守護神之慶祝典禮。
二月
「Endiablada」(魔鬼節)(二月三日):AlmonaciddeMarquesado城(位於Cuenca省)。
起源於史前年代。節慶當天,城內年輕男孩穿著印花鮮明之衣褲,腰間系著大牛鈴,頭戴著五彩紙帽或主教式高尖摺帽,打扮成魔鬼的樣子,在街道上遊行;並在教堂表演舞蹈後抬出SanBlas神像,再隨著不絕於耳的牛鈴聲繼續遊行前進。
SantaAgueda節(二月十一日):Zamarramala城(位於Segovia省)。
起源很早。聲名卓著的地方長官夫人們在此宗教性的慶典中扮演著領導的角色。她們身穿古十二世紀的華麗長袍,手持象徵權威之寶杖,帶領著身穿農庄傳統服裝的已婚婦女所組成之SaintAgueda隊伍前往參加宴會。此宴會中,教士是唯一的男性。慶典最後在古(WHEELDANCE)(輪子舞)中結束。
嘉年華會(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全國。(以Cadiz城及SantaCruzdeTenerife之慶典較有名)。
Cadiz:由一支活潑的隊伍;公開比賽選出最佳歌唱者、最佳喜劇演員(由此可看出Cadiz地方人民特有的幽默感)及最佳服裝。此外,並有節慶及煙火皇後之選拔。最吸引人注意的莫過於在聖灰主日之前的星期日所舉行的遊行活動。
SantaCruzdeTenerife:為原始嘉年華會之翻版。包括花車遊行、街頭樂隊、喜劇團、還有民俗技藝比賽等。迷人的島嶼音樂傳遍大街小巷,充滿節慶氣氛。
三月
TheBarcelona-(巴賽隆納Sitges城國際古董車大會)(三月三日):Sitges城(位於巴賽隆納省)。
本節慶主要活動為駕著一九二○年以前之古董車輛行駛指定路線。駕駛者必須穿著該年代之服裝。不限西班牙之賽車團體參加,不少法國及安道耳的團體亦共襄盛舉。
Magdalena節(三月九日至十七日):CastellondelaPlana城。
四旬齋期的第叄個星期天。起源於十五世紀,自一九四五年後開始普遍流行。慶典由生動的「Pregon」馬車隊遊行開始;此外還包括「RomeriadelesCanyes」-即前往SaintMaryMagdalene故居朝聖;「」神像夜間遊行隊伍;及風笛演奏遊行。五彩的亮片及權杖亦處處可見,甚是熱鬧。
FallasdeSanJose(火節)(三月十五至十九日):Valencia(即瓦倫西亞)。
本節日起源於中世紀,但直到上世紀中才漸具今日所見之特色。由於節慶中「Falla」紀念碑及「Ninot」人像成功的反映出瓦倫西亞人快樂及諷刺的精神,本節慶可謂代表了通俗藝術的成功。一連串的活動使當地居民及各地來的訪客興奮長達兩星期。包括「Crida」,即「Falla」皇後及市長在TorresdeSerranost城宣布節慶開始的儀式;「CabalgatadelNinot」即「TheNinotProcession」遊行隊伍;另外「Falla」委員會亦組成夜間遊行隊伍;而瓦倫西亞各城舊王室則組團展示其固有風俗及特產;「Falleras」也獻花給「OurLadyoftheForsaken」即城市的守護神;尤其最精彩的為點燃「NightofFire」夜火。此時,將所有的「Fallas」--即在街頭搭起紙板做成的巨大古怪人像-在火中燃燒;形成一幅特殊景觀。慶典在鬥牛及各種運動競技比賽中結束。
四月
HolyWeek(聖周)(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七日):全國。以Sevilla,Malaga,Cuenca及Vallodolid的慶典較有名。
Sevilla:在Andalucia(安達魯西亞)首都所舉行之聖周慶典可謂達到宗教及美學的最高峰。五十多個教會團體沿著從PlazadeCampana廣場到Sierpes街之間的官道,經過PlateresqueTownHallBuilding,並穿越Gothic大教堂,直到TheGiralda高塔及BaroqueBishops宮殿前為止。眾人隨著聖歌及「Saetas」音律,肩上扛著木製或銀制的華麗神轎,擁著Virgin神像及其他神像緩慢前進遊行。這些神像都是藝術極品包括Roldan,JuandeMena及MartinezMontanes等神像。其中最有趣的為星期二下午及星期五的遊行活動。
摩爾及基督教徒之節日(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
Alcoy城(位於Alicante省)。慶典起源於十七世紀。成群結隊的摩爾教徒及基督教徒隨著喧鬧的樂隊開車遊行全城。最具特色的為摩擬當年雙方游擊戰之布署、摩爾式大使館、步槍戰、基督教大使館及追隨耶穌受難之殉道者在最後戰爭中勝利的擊敗摩爾人等史事。此外,到處可聽見鈴鐺聲及煙火燃放聲,熱鬧非凡。Alcoy距Alicante約五十四公里。
四月博覽會(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
Seville。起源於一世紀以前。Seville的四月博覽會最初僅是單純的牲處市場,後來卻漸漸演變為西班牙最生動有趣的景觀之一。主要的慶祝活動為白天的馬車隊及晚間的佛朗明哥舞(Flamenco)表演。在TheRealdelaFeria展覽到處可見五彩的帳蓬、花圈及紙燈籠。與天空相輝映,非常美麗。雙雙對對的男女,身穿Andalucia(安達魯西亞)傳統摺邊服裝及寬邊帽乘著有鈴鐺裝飾的馬車。馬車過處,白色塵土飛揚,又是另一番景象。Seville城在節慶這幾天,完全改變風貌。比起以往美麗的城市,更添一分朝氣。歌舞昇平,歡樂處處。整個節慶活動在PlazadeMaestranza廣場舉行的鬥牛賽中告一段落。
VirgendelaCabeza朝聖(四月二十八日):
Anjar(位於Jaen省)。慶祝活動由一場來自Andalucia(安達魯西亞)各地騎士所報名參加的馭牛及馭馬賽開始。次日下午,來自西班牙各地五十多個教會團體並設酒會,宴請賓客。第叄日的主要活動則為朝聖。朝聖者身穿Andalucia(安達魯西亞)傳統服裝,騎馬前往位於SierraMorena最高峰的神殿朝聖。當晚,並在神殿前舉行歌舞表演。節慶的最後一天,遊行隊伍擁著Virgin神像遊街。而在Anjar城,朝聖者則盡情享受節慶歡樂活動。Andar離Jaen約六十六公里。
五月
Cordoba庭院節(五月六日至十九日):
Cordoba。起源於幾世紀以前。節慶活動包括朝聖、MayCroses競賽、及庭院裝飾競賽等。年輕的騎士駕著美麗的馬車,穿越鄉野前往Linares神殿向Virgin女神朝聖。而Cordoba最負盛名的鐵窗及陽台則以花草點綴;無論從街角或廣場放眼望去、自有一派庭園風格,景觀甚美。
馬節(五月十二日至十九日):
JerezdelaFrontera(位於Cadiz省)。起源可追溯到一二八四年。最早原是家畜市場集會,經幾世紀後,漸漸演變成今天具有以下叄大性質的節慶活動:(一)家畜選拔大會及工業農機展覽會。(二)鬥牛賽及在GonzalezHontoria公園舉行之歌舞大賽(叄)馬展。包括騎馬及馴馬賽。比賽優勝者可獲由觀光局頒發之「金馬獎」。JerezdelaFrontera離Cadiz約四十八公里。
Racio朝聖(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
Almonte(位於Huelva省)。慶祝活動起源很早。來自Huelva,Cadiz及Seville數以百計的騎士們,後座載著身穿Andalucia(安達魯西亞)傳統服裝的淑女們,乘著以花束裝飾的馬車,伴著風笛及手鼓聲前往OurLadyofRocio神殿朝聖;之後並在神殿里舉行正式宗教儀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批信仰者於晚間點者蠟燭隨背上背著Virgin神像的年輕隊伍跨越沼澤地。此外還有「Sevillana」及「Seguidilla」歌舞表演。Almonte離Huelva約六十五公里。
馬隊(五月二十六日):
Atienza城(位於Guadalajara省)。本節慶乃為紀念Atienza城人民於一一六二年馭馬解救AlfonsoVII國王使其脫離欲奪取其王位的叔叔FernandoIIofLeon的事跡。同道會各會員披著長披肩,頭戴黑帽,騎著騾子,會同風笛演奏隊、修道院長、同道會執事及唱詩班男童等前往theEstrella神殿,並加入當地用餐行列。當日下午,眾人返回城裡,並在PuertaCaballo附近舉行野外競技比賽。節慶最後,大家在Trinity教堂前選出新任ElderBrother。Atienza距Guadalajara約八十四公里。距Atienza叄十一公里處則為Siguenza。CastillodeSiguienza國家旅舍即座落於此。
六月
CorpusChristi(六月九日):
全國。以Toledo及Sitges二城慶祝較聞名。
Toledo:
節慶當日,信徒們隨著由PrimateofSpain主持的對伍遊行美麗的Toledo城。Illescas城貴族穿著紅色修道服。Mozarabic騎士穿著藍色修道服。HolySpulchr騎士穿著白色修道服。CorpusChristi騎士則穿著綠色修道服。分別代表他們在中世紀的生活方式。
Sitges(位於Barcelona省):
早在一九五○年以前,就已有慶祝活動。滿城街道布滿了花朵如同地毯般,在中央廣場亦設有布滿花朵。
❼ 為什麼西班牙人的作息時間和歐洲其他國家不一樣
初到西班牙,你會發現按點兒吃飯簡直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早上9點,很多西班牙人才慢吞吞地喝著咖啡吃早餐。中午12點你想吃午飯?對不起,餐廳還沒開始供應,而午夜時分,各家餐館中的人群反而熙熙攘攘。而這么奇葩的用餐時間竟然都是時區惹的禍。
2011年7月17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市,廚師將海鮮飯盛盤擺放在桌子上,准備發放給民眾免費品嘗。海鮮飯是西班牙飲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之一,以平底鐵鍋烹制。除大米外,配料包括蝦、魷魚、牡蠣等各類海鮮,也有肉類和時令蔬菜等。 新華社記者陳海通攝
It is 10pm in the Madrid neighbourhood of La Latina, one of the city』s oldest areas, and the cobbled streets thrum with the sounds of people enjoying plates of gambas al ajillo and cocido Madrileño. Restaurants are bustling at an hour when, in most other countries, chefs would be hanging up their aprons for the night.
晚上10點,在馬德里最古老的地段拉拉提納,圓石鋪就的街道上仍然人聲鼎沸,人們品嘗著蒜味蝦和馬德里燴菜。雖然這個時間點,大多數其他國家的餐廳已經打烊了,但這里的餐廳仍然人潮湧動。
While travellers might attribute Spain』s late mealtimes to the country』s laidback Mediterranean attitude, the real reason is a little more peculiar. Spaniards are living in the wrong time zone, and have been for more than 70 years.
盡管遊客們可能會認為西班牙晚餐時間晚,是因為這個國家地中海式的閑適生活態度,但真正的原因有些奇怪。70多年以來,西班牙人一直生活在錯誤的時區里。
Glance at a map and you』ll realise that Spain – sitting, as it does, along the same longitude as the UK, Portugal and Morocco – should be in Greenwich Mean Time (GMT). But Spain goes by Central European Time (CET), putting it in sync with the Serbian capital Belgrade, more than 2,500km east of Madrid.
掃一眼地圖,你就會知道西班牙坐落的經度與英國、葡萄牙和摩洛哥相同,因此應該採用格林尼治時間。然而,西班牙依照的是歐洲中部時間,與位於馬德里東部2500多千米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時間同步。
So why are Spaniards living behind their geographic time zone?
所以為什麼西班牙人要按照落後於他們地理時區的時區生活呢?
In 1940, General Francisco Franco changed Spain』s time zone, moving the clocks one hour forward in solidarity with Nazi Germany.
1940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改變了西班牙的時區,將時間往前調了一小時,與納粹德國保持一致。
For Spaniards, who at the time were utterly devastated by the Spanish Civil War, complaining about the change did not even cross their minds. They continued to eat at the same time, but because the clocks had changed, their 1pm lunches became 2pm lunches, and they were suddenly eating their 8pm dinners at 9pm.
那時西班牙人正因內戰而苦不堪言,完全沒心思去抱怨時間的更改。他們仍然在相同的時間點用餐,但因為記時的方式改變,他們午飯的時間也就由下午一點改為兩點,以往晚上8點的晚餐時間也突然之間變成了9點。
After World War II ended, the clocks were never changed back. However, in 2016, Spanish Prime Minister Mariano Rajoy announced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working on a plan to implement a new workday schele ending at 6pm as opposed to 8pm. One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plan was evalu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ing Spain』s time zone from CET to GMT – something that has sparked a heated discuss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二戰結束後,這個記時方式也沒有再改回來,但2016年,西班牙總理馬里亞諾•拉霍伊宣布,政府正在計劃實施一個新的工作日日程,其中包括將下班時間由下午8點改為6點。這份計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估算有沒有可能,將西班牙的時區由歐洲中部時間改回格林尼治時間,這在全國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Being 60 minutes behind the correct time zone means the sun rises later and sets later, bestowing Spain with gloriously long summer evenings and 10pm sunsets. Those who run Spain』s tourist resorts believe that more sunlight is a large draw for visitors.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of the Balearic Islands is strongly against returning to GMT and has even campaigned to maintain year-round summer time to allow visitor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region』s mild winter climate.
落後正確的時區60分鍾意味著,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間會往後推遲,這使西班牙享受到夏日極長的夜晚,以及晚上10點的落日。西班牙旅遊度假區的負責人認為,更長的日照時間對遊客吸引力很大。巴利阿里群島政府強烈反對重新改回格林尼治時間,甚至倡議全年都保持夏令時,以使得遊客能夠充分享受巴利阿里群島冬日溫和的氣候。
But for many Spaniards, living in the wrong time zone has resulted in sleep deprivation and decreased proctivity. The typical Spanish work day begins at 9am; after a two-hour lunch break between 2 and 4pm, employees return to work, ending their day around 8pm. The later working hours force Spaniards to save their social lives for the late hours. Prime-time television doesn』t start until 10:30pm.
然而,對許多西班牙人來說,在錯誤的時區生活已經造成睡眠不足以及工作效率下降的問題。西班牙人工作日一般從早上9點開始,2點到4點這兩小時進行午休,之後重新開始工作,大約晚上8點結束一天的工作。較晚的工作時間迫使西班牙人將社交生活挪到較晚的時間點。黃金時間的電視也是晚上10:30才開始。
Meanwhile,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Galicia, the sun doesn』t rise until after 9am in winter, meaning that residents are starting their day in the dark.
同時,在西北地區的加利西亞,冬季太陽在9點後才升起,這讓很多居民要在黑夜中開始一天的生活。
「The fact that the time
❽ 西班牙的餐桌禮儀
民以食為天,無論在什麼地方,飲食 文化 都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西班牙,飲食文化更是西班牙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西班牙的餐桌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西班牙的餐桌禮儀
1、西餐點菜及上菜順序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
應先決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除了食量特別大的外,其實不必從菜單上的單品菜內配出全餐,只要開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點就夠了。可以不要湯,或者省去開胃菜,這也是很理想的組合(但在義大利菜中,義大利面被看成是湯,所以原則上這兩道菜不一起點)。
2、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
1)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
2)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焗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 動物類 。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品都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 方法 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炸、烤、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和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為一道菜,或稱為一種配菜。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為沙拉。和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干島汁、乳酪沙拉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作為頭盤。
還有一些蔬菜是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和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為配菜。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乳酪、水果等。 7)咖啡、茶。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喝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西班牙的用餐場合及注意事項
1.自助餐
自助餐(也是招待會上常見的一種)可以是早餐、中餐、晚餐,甚至是茶點,有冷盤也有熱菜,連同餐具放在菜桌上,供客人用。一般在室內或院子、花園里舉行,來宴請不同人數的賓客。如果場地太小或是沒有服務人員,招待比較多的客人,自助餐就是最好的選擇。
自助餐開始的時候,應該排隊等候取用食品。取食物前,自己先拿一個放食物用的盤子。要堅持“少吃多跑”的原則,不要一次拿得太多吃不完,可以多拿幾次。用完餐後,再將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不允許“吃不了兜著走”。如果在飯店裡吃自助餐,一般是按就餐的人數計價,有些還規定就餐的時間長度,而且要求必須吃完,如果沒有吃完的話,需要自己掏腰包“買”你沒吃完的東西。
自助餐有兩種類型,坐式並且享受部分服務的是最美妙的。它將優雅的環境和輕松的氣氛熔於一體,這樣的聚會需要一定的服務,除非它小得女主人可以應付得過來,同時也需要足夠的空間容納餐桌。另一種是不需要餐桌的,也沒有服務或者很少,客人們自娛自樂,可以自帶碟子、銀具和餐巾到一個自己覺得最舒適的地方,而且隨時可以討論問題。
自助餐,除了解決由於額外服務產生的問題,也解決了女主人安排桌位的問題。當客人們自由選擇地點時,先後次序和是否適合滿意等並不是主人的責任。往往提供了很多種菜餚,客人有足夠的選擇餘地,主人也不必擔心菜單是否符合他們的胃口。
2.雞尾酒會
雞尾酒會的形式活潑、簡便,便於人們交談。招待品以酒水為重,略備一些小食品,如點心、麵包、香腸等,放在桌子、茶幾上或者由服務生拿著托盤,把飲料和點心端給客人,客人可以隨意走動。舉辦的時間一般是下午5點到晚上7點。近年來,國際上各種大型活動前後往往都要舉辦雞尾酒會。
這種場合下,最好手裡拿一張餐巾,以便隨時擦手。用左手拿著杯子,好隨時准備伸出右手和別人握手。吃完後不要忘了用紙巾擦嘴、擦手。用完了的紙巾丟到指定位置。
3.晚宴
晚宴分為隆重的晚宴和便宴兩種。
西方的習慣,隆重的晚宴也就是正式宴會,基本上都安排在晚上8點以後舉行,中國一般在晚上6點至7點開始。舉行這種宴會,說明主人對宴會的主題很重視,或為了某項慶祝活動等。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並在請柬上註明對著裝的要求。其間有祝詞或祝酒,有時安排席間音樂,由小型樂隊現場演奏。
便宴是一種簡便的宴請形式。這種宴會氣氛親切友好,適用於親朋好友之間,有的在家裡舉行。服裝、席位、餐具、布置等不必太講究,但仍然有別於一般家庭晚餐。
西方的習慣,晚宴一般邀請夫婦同時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請,要仔細閱讀你的 邀請函 ,上面會說明是一個人還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攜帶伴侶。在回復邀請時,你最好能告訴主人他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