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怎麼封國的

西班牙怎麼封國的

發布時間: 2023-01-27 08:34:25

㈠ 西班牙是怎麼成為海上霸主歷程

14世紀末改良卡拉維爾式帆船,成為歐洲第一個普及三桅桿帆船的天主教國家
15世紀,先後擴建塞維利亞,馬拉加,阿爾梅里亞,巴倫西亞等港口,港口吞吐量逐漸超過地中海昔日霸主馬賽和熱那亞,僅次於地中海寶盒威尼斯。
15世紀中葉征服摩洛哥,完全控制直布羅陀海峽,成為地中海西側的海上門戶。
16世紀學習土耳其海軍的技術,改良了拉丁帆蓋倫,增加第三層甲板,大量使用甲板炮,和熱那亞人一起打敗威尼斯土耳其聯合海軍。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時期,兩次征服突尼西亞,遏制北非海盜和伊斯蘭教勢力。北方控制荷蘭等低地國家。北方貿易爭奪戰中,利用海軍海上封鎖奧斯陸半年之久,成為第一個使用海上封鎖戰術的國家。
1580年吞並葡萄牙,重組帝國船隻,以阿方索干船塢為生產基地,開建無敵艦隊。8年後與英國的海戰慘敗,海上霸主易主。
1595年加拉加斯港落成成為新大陸第一大港,僅僅8年後被擴建的哈瓦那港代替。
17世紀第一個引入海軍護航體系的國家,保護西班牙往返歐洲與新大陸之間的運金船。
1769年聖特里尼達號在哈瓦那下水,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四甲板超級戰艦。西班牙決心再次恢復海洋霸主的地位。
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敗給納爾遜,聖特里尼達號被俘虜。之後殖民地喪失,直布羅陀省被英國劃走,西班牙徹底失去海洋爭霸的能力。

㈡ 西班牙帝國自從1492年到1898年怎麼鞏固內部統治以及對美洲的統治的

(1402—1521年)阿拉貢王國、勃艮第王國和葡萄牙王國是西班牙日後成為帝國的模範。
這個時候,在收復失地運動末期期間,卡斯蒂利亞的國王收取其附庸摩爾人的格拉納達王國(Taifa)進貢之黃金(Parias),並容許其存在,因此讓黃金能從非洲尼日運送到歐洲。卡斯蒂利亞也開始向北非擴張,與葡萄牙帝國爭雄。
1402年,卡斯蒂利亞國王恩里克三世在1402年派遣諾曼底探險家讓·德貝當古,開始在加那利群島建立殖民地。
阿拉貢國王的斐迪南二世與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莎貝拉一世兩位天主教君主(Reyes Católicos)聯婚,使得兩國變成一個共主邦聯,仍有其獨立管理,卻由同一個君主政體統治。根據亨利·卡門,西班牙由帝國締造,而非西班牙締造帝國。卡斯蒂利亞在新大陸、菲律賓和非洲迅速擴張殖民地,故此創造帝國,分別在1497年和1509年佔領梅利利亞和奧蘭。
1491年開始,兩位天主教君主決定支持那不勒斯的阿拉貢王室,在義大利戰爭對抗入侵的法蘭西王國的查理八世。身為阿拉貢國王的斐迪南與法國和威尼斯競爭,以爭奪義大利,使這些沖突稱為其外交政策的重點。在這些戰役,西班牙步兵壓倒法蘭西騎兵,而貢薩洛·費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將會締造在16和17世紀初期幾乎無敵的西班牙軍隊。
1492年,西班牙驅逐格拉納達最後一位摩爾人國王。
image.png

西班牙取勝後,其君主與熱那亞水手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商討,希望能向西方航行到Cipangu(日本)。當哥倫布向伊莎貝拉一世提出其大膽的航行計劃,卡斯蒂利亞正在與葡萄牙展開探險競賽,以最先到達遠東。哥倫布不經意地「發現」了美洲,讓西班牙開始開拓美洲殖民地。東印度群島則預留給卡斯蒂利亞。
這無疑給予西班牙在美洲建立廣大殖民地的權利。自此,西班牙便開始在把目光投向新大陸的發展。
1493年,教皇詔書Intercaetera確立了西班牙對這些土地的宣稱;在翌年,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將全球西葡宣稱擁有的土地分成兩半球。這使西班牙獲得獨有權利,能在整個新世界建立殖民地,從阿拉斯卡到合恩角(巴西除外),以至亞洲西部。
伊莎貝拉女王死後,其夫斐迪南二世獨掌政權,並推動比以前更積極的對外政策,擴大西班牙在義大利的勢力范圍,並對抗法國。在康布雷聯盟戰爭,他首次派出西班牙軍隊,與威尼斯共和國戰斗。
法軍在1509年的阿尼亞代洛戰役取得勝利,與西班牙軍隊同樣享有盛名。僅一年之後,斐迪南為了奪得其王朝宣稱擁有的米蘭和納瓦拉,而加入義大利天主教聯盟抵抗法國。不過,結果並不比對威尼斯一役好。
1516年,法國簽署停戰協定,繼續控制著米蘭,並確認西班牙控制上納瓦拉。
1500年代初,伊斯帕尼奧拉島殖民地成功建立。之後,殖民者開始到處找尋新殖民地。一些人來自不太繁榮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渴望在新殖民地取得新成就。其中,胡安·龐塞·德萊昂征服波多黎各,而迭戈·貝拉斯克斯·德奎利亞爾則奪得古巴。
image.png

1512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在巴拿馬達連建立首個美洲大陸殖民地。
1513年,巴爾沃亞橫越巴拿馬地峽,展開歐洲首次從新大陸航行到太平洋的探險行動。他宣稱大西洋和所有毗連的土地為西班牙王室所有,甚具歷史意義。
在商業方面,卡斯蒂利亞帝國的早期表現不好。其殖民擴張,的確刺激西班牙的貿易和工業,並且讓一些大城市發展,但直到1546年,當墨西哥薩卡特卡斯和上秘魯(今玻利維亞)波托西的大銀礦開業,卡斯蒂利亞及其王室才能從航運得到大量白銀,以之為會增加的主要收入。但最終,這些進口使其他工業的投資萎縮,令西班牙在16世紀後期經歷通貨膨脹。而猶太人和摩里斯科人(Morisco)被驅逐,更令商業和手藝行業流失人才,使情況更壞。大量白銀流入,使西班牙過度依賴外來的原料和製成品。
image.png

富人喜歡將其財富用來買公債(juros)。公債由這些進口白銀支持,而非製造業的生產和農業之改進。公債使西班牙貴族階級一直認為勞動工作是可恥的,而這時其他西歐國家正逐漸摒棄這種偏見。在低地國家、法國、英格蘭及其他歐洲地區,金銀之流通促成經濟及社會變革,在西班牙卻不然。薩拉曼卡學派和規劃者(Arbitrista)對通貨膨脹問題提出建議,但他們未能左右哈布斯堡政府的政策。

㈢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最牛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怎麼走向衰落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他們只有掠奪財富的能力,並沒有守住財富和賺取財富的能力。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作為地理大發現時期最早的開拓者。

所以我們說中國的古代只有資本主義萌芽,而這個萌芽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英國在打敗荷蘭和法國後在全世界范圍內建立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之後,大量的財富是湧入新興的資產階級新貴族和手工工場。在資產階級手中,他們會用這筆資金擴大生產規模。 等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接近完成的時候,英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發達的製造業,才是英國能夠成為當時世界霸主的最主要的條件。

㈣ 全球封國有幾個國家

1、18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歐洲各國全部「淪陷」。美國確診病例已遍布當地50多個州,非洲、美洲多個國家相繼報告首例確診病例。為了遏制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印、波、加等至少18個國家宣布關閉邊境,意等6個國家在全國范圍內關閉城市,禁止不必要人員自由流動,塞等4個國家開始全國宵禁。包括印度、波蘭和加拿大在內的至少18個國家已經關閉了邊境。11日,印度政府宣布,除外交、官方、國際組織、工作和項目類別外,暫停簽證有效期。該決定將於當地時間3月13日下午5點30分至4月15日生效,這意味著只有在規定時間前登機前往印度的遊客才能入境印度。該官員還表示,「印度海外公民卡」持有者的免簽政策也將暫停。
2.13日晚,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宣布,波蘭進入緊急狀態,自本月15日起禁止外國人進入波蘭。本月15日起,所有跨境航空、鐵路和公路交通將暫停。16日上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自己被隔離的麗都小屋宣布,該國因疫情被封鎖,只有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才能入境,採取特別措施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幫助受服務中斷影響的移民和旅行者。17日,為阻止肺炎疫情蔓延,歐盟宣布將禁止歐盟以外的旅客入境。禁令有效期為30天。這是歐洲聯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採取的前所未有的邊境封鎖措施。19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宣布禁止非本國國民入境,允許本國公民入境,但需要隔離14天。俄羅斯、科威特、吉布地、匈牙利、吉爾吉斯斯坦、馬來西亞、亞塞拜然、墨西哥、亞美尼亞、波蘭、摩爾多瓦、愛沙尼亞、捷克等國宣布關閉邊境。義大利等6國宣布全國「封城」義大利是世界上第一個宣布全國范圍封城令的國家。當地時間3月8日凌晨,義大利總理孔特緊急宣布,疫情重災區義大利北部交通將被封鎖,倫巴第大區將全面封閉。9月9日,孔蒂宣布從10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封城禁令。根據封城令,所有居民不得隨意進出城市(工作、緊急情況或醫療狀況除外),進出城市時需提供自報聲明。緊隨其後的是西班牙和捷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該國將從當天起進入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除了購買食品、葯品等生活必需品,照顧老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情況外,全國各地的人都必須呆在家裡,不能走在街上。捷克政府在15日深夜宣布「封國」,禁止不必要的人自由流動,並在全國范圍內將人們與家隔絕。
3.法國政府先是在14日宣布,該國所有「非必要」公共場所將從當天午夜開始關閉,隨後在16日宣布將增加更嚴格的隔離措施。從當地時間17日中午開始,禁止法國人不必要的旅行和集體活動,動用10萬警察和憲兵進行控制。一旦發現任何違反隔離措施的人,將處以38歐元至135歐元不等的罰款。
4.17日,比利時首相威爾姆斯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後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從當地時間18日12時開始,比利時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封城」。除了購買食物、葯品和醫療等某些情況外,全國各地的人都必須呆在家裡,禁止一切集會和聚會。中東國家約旦當地時間17日也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為期兩周的「封城」措施。這項措施從早上8點開始實施

㈤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怎麼樣發生的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指法國與奧地利和西班牙兩個哈布斯堡王朝長期爭奪歐洲霸權,以及英荷兩國的活動所引起的戰爭。這是一次雙方各有同盟的戰爭。一個同盟以封建君主專制的法國為首,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和其他幾個德意志國、薩伏依、巴馬參加;另一個同盟以奧地利和英國為首,荷蘭、葡萄牙、勃蘭登堡以及許多德意志小國和義大利小國參加。

1700年,無嗣的西班牙國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二世之死,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

當時,屬於西班牙的領土、領地,在歐洲有義大利的大部分、南尼德蘭,在南美、中美和北美有幾大片地方,在非洲有幾個重要領地,還有許多島嶼。

繼承西班牙王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在歐洲的統治地位。在西屬尼德蘭、西班牙、義大利、萊茵河地區、南德意志、各殖民地和海上都發生了戰事。

1701年,法奧未經正式宣戰即在義大利領土上開始軍事行動。雙方軍隊經過交戰,毫無結果,各自撤回冬季營房。

1702年5月,英國和荷蘭站到奧地利一方參戰。1702~1704年,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發生過戰斗。陸上的戰斗行動僅局限於爭奪要塞、實施行軍機動和迂迴運動。野戰很少進行,僅在解除要塞包圍時才使用。

1703年,由於拉科西領導的匈牙利人民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壓迫的解放斗爭,奧軍的大部分兵力被派去鎮壓起義。奧地利對戰爭的主動性大大降低,1704年,英軍從海上攻佔了直布羅陀。

同年,奧英同盟軍集中主要精力擊潰法國盟國巴伐利亞。1704年8月13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和馬爾波羅公爵統率的奧英聯軍在豪什塔特附近擊潰法巴軍隊,斃俘達2.8萬人,使戰爭的進程變得有利於自己。1705~1709年,奧英同盟軍把軍事行動轉到法國領土上的有利條件已經成熟。

但是,這些有利條件卻因各同盟國戰略力量有限,產生意見分歧而未被利用。1705年,奧英同盟軍不僅在義大利,而且在尼德蘭、萊茵河流域和西班牙都進行了聯合行動,但沒有收到實際效果。1706年9月7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統率的奧軍在義大利都靈附近取得了巨大勝利。

戰斗以後,法軍渡過波河,撤回本國。都靈之戰證明,在防禦戰中以線式戰斗隊形抗擊集中突擊是毫無用處的。1706年,法軍在尼德蘭的拉米利一帶遭到失敗。

法軍僅僅在西班牙取得了幾個局部性勝利,但對整個戰爭進程沒有產生影響。1707年7月,奧英聯軍開始入侵法國,在包圍上他長期未克之後返回義大利。1708年和1709年上半年,尼德蘭和萊茵河流域發生了幾次局部戰斗。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於1709年9月11日發生在尼德蘭馬爾普拉凱村附近。1709年秋季,要塞爭奪戰持續不斷。1710~1714年,交戰雙方持續打消耗戰,都避免決戰。

英奧兩國軍隊在兵力上雖占明顯優勢,但沒有對法採取積極行動。戰略不果斷的原因在於,當時俄國在北方戰爭中獲勝。英國為了竭力阻撓俄國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改變政治方針,不願將法國徹底擊敗。遂背著自己的盟國開始和談,實際上停止了對法作戰。

在英國的影響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棄了積極的戰斗行動。奧地利實際上孤軍對法作戰,未能攻入法國。1713年4月11日,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為另一方,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

1714年,奧法簽訂拉什塔特和約。

根據這些和約,法國將早先侵佔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法國在歐洲的領土未受太大損失。哈布斯堡王朝把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整個比利時、西屬尼德蘭和萊茵河地區部分領土並入自己的領地。西西里島歸屬薩伏依。

英國除得到直布羅陀外,還有梅諾卡島的一部分。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

這次戰爭的一個特點是,人數眾多的常備僱傭軍參戰,他們裝備有帶刺刀的燧發槍、馬槍、火炮等火器。這些僱傭軍隊精神素質差,脫離人民。

在戰略上,雙方都優柔寡斷,戰爭缺乏統一計劃,同盟部隊缺乏統一指揮。雙方在戰略上所採取的基本行動方式是行軍和反行軍、要塞防禦與包圍,很少進行野戰。雙方所採取的線式戰術極其呆板,部隊排成2~3線,平均配置在正面,不留預備隊。

戰斗的特點通常是兩軍正面接觸,以兵力優勢獲勝。對敵很少實施追擊,即使在淺縱深內,也很少追擊敵人。各部隊互不協同。在防禦中廣泛採用密布壁壘式野戰工事。一些西歐國家的軍隊沒有利用在武器裝備方面的改進。

㈥ 封國的國家有哪些

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封國封城」措施的國家有: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比利時、捷克、波蘭、塞爾維亞、烏克蘭、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菲律賓、黎巴嫩、科威特、越南、約旦、吉爾吉斯斯坦、加拿大、阿根廷、哥倫比亞、宏都拉斯、古巴、突尼西亞、象牙海岸、吉布地、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
1.疫情作為外生沖擊,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短期的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 疫情發生及其防控,不可避免帶來了流動性受限,無疑會給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服務業、旅遊餐飲、文化娛樂等直接帶來沖擊,短期內也必然會對中國就業增長、消費增長、外商投資預期等產生影響,帶來短期經濟增長預期下行.
2.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防禦重大生物風險的能力將會獲得新的突破。
拓展資料:
封國會有哪些壞處?
1.美國封國的話將影響到全世界的經濟,全世界的經濟增速將會下降或者出現負增長,全世界經濟都將倒退。
2.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也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買家,他們封國不買東西了,那很多靠出口拉動經濟的國家獎進入衰退,像我們國家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美國是我們出口最多的國家。
3.疫情給文化娛樂業帶來的損失也是相當嚴重的,因為春節本來也是文化娛樂業的黃金季,許多新電影本來等著登場,許多新戲劇也不得不停止,還有各種展覽,等等。另外,疫情還影響到外國遊客對中國的興趣,到中國來的外國遊客下降也會造成旅遊業的損失。
如何應對?
1.企業應對危機需要政府層面的支持。有專家建議,央行應該適度放鬆貨幣政策,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擴大融資規模,降低資金成本,考慮為困難企業的貸款提供臨時性的貼息。為中小企業提供稅收等優惠,幫助它們渡過難關。甚至為部分企業提供一次性的補貼。幫助受疫情沖擊而失去工作的人員,幫助安排返鄉就業的機會,甚至提供臨時性的生活補助。有針對性地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包括醫院、學校和城市交通。抓緊時間補短板,多建一些醫院,降低未來公共衛生風險事件的概率。

㈦ 國外疫情什麼封的

義大利、西班牙和捷克。
義大利是全球首個宣布全國范圍內實行封城令的國家。
緊隨其後的是西班牙和捷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該國將從當天起進入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除購買食物、葯品等必需品,照顧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情況外,全國民眾必須待在家中,不得在街上走動。捷克政府則於15日深夜宣布「封國」,禁止非必要的人員自由流動,全國民眾居家隔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㈧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霸主國家,西班牙是怎麼沒落到退出強國行列的

從一開始日不落帝國使用在西班牙身上的,但是由於英國的逐漸替代,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飛速發展軍事力量,替代了西班牙,雖然西班牙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隊伍。但是和英國的一次戰敗,基本被全軍覆沒,被英國佔領了大部分的土地。


經過這一次戰役,西班牙的主力軍隊基本上全軍覆沒,經濟倒退,土地丟失,時常還需要靠其他國家的援助才能度過危急時期,再加上西班牙本土上最大的省要求獨立,內憂外患,這樣一來,西班牙也逐漸落寞。

㈨ 16世紀後期和17世紀初,皇帝與諸侯之間有哪些矛盾

16世紀後期和17世紀初,皇帝與諸侯之間矛盾重重。皇帝雖不能實際控制整個帝國,但統治著奧地利和捷克等地。哈布斯堡家族的直接領土在德國各邦版圖中最大,它的旁支還統治著西班牙。皇帝為圖實行中央集權,以反對異端為借口,限制新教諸侯。舊教諸侯在宗教上和皇帝一致,但是反對中央集權,企圖在反新教中擴大自己的勢力。

㈩ 波旁王朝

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792、1815-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

早期起源:
波旁王室,顧名思義便是起緣於法國中部的波旁地區。而這個采邑最早出現於13世紀初,是法王一位家臣,也即是今天波旁王室成員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員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來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之子克萊蒙伯爵羅貝爾與其子孫通過他和波旁領地的女繼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麗斯的婚姻,獲得了對波旁公國的統治權。他們二人的長子路易在1327年獲封為波旁公爵。自此以後,他的子孫以封國波旁為姓,因此這次受封被視為波旁王室的起源。

納瓦拉(古時西班牙北部一小國,16世紀一部分與西班牙合並,另一部分並入法國):
自1523年起,由於出現繼承人問題的爭議,波旁公國的爵位一直空缺,其資產暫時歸屬法國王室。1527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將波旁公國以及公爵爵位授予旺多姆公爵夏爾。自此,拉馬爾什-旺多姆分支獲得了波旁公國,而這個公國也是波旁家族日後奪得法國王位的重要資本。
夏爾的兒子,第9代波旁公爵安托艾涅·德·波旁於1548年10月12日與納瓦拉女王儲讓娜·達布雷特結婚。他們的長子亨利·德·波旁在1572年母親去世後繼承了納瓦拉王國,是為納瓦拉國王恩里克三世,自此波旁家族入主了這個王國。雖然此時的納瓦拉的疆域只是全盛時期的一小半,但足以成為日後波旁家族爭奪法國王位的重要基地。

法國:

16世紀,法國爆發宗教戰爭,原來的王室人丁凋零,國王早逝,王儲遇刺,按照薩利克繼承法法國王位只可傳予雨果·卡佩男性系後裔中的男子,而波旁家族就是第一順位家族,亨利·德·波旁由此成為法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亨利·德·波旁在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後,順利即位為法國國王。

波旁王朝在1792年8月10日的法國大革命中垮台,1814年,拿破崙倒台,流亡於英國的普羅旺斯伯爵返國即位為法王路易十八。1815年拿破崙返回法國,在滑鐵盧戰役過後,路易十八得以復位。而他和他的弟弟夏爾十世一直致力維護保王黨在國會的勢力。
七月革命過後,法國國會讓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三世以法王路易十三的次子菲利普第八代孫的身分繼承王位,1848年二月革命,令他被迫退位。自此以後,沒有任何一位波旁王室或其分支成員能再次統治法國,而法國波旁王朝而正式落下帷幕。

西班牙: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後的男丁,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結束了哈布斯堡王室對西班牙歷5代的統治。卡洛斯二世生前在群臣逼迫之下,立下遺詔,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外甥安茹公爵腓力,腓力是波旁王室的成員,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之次孫,而非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大公。
路易十四隨即將次孫推上西班牙王位,是為西班牙王腓力五世。而路易捍衛孫兒繼承權的強硬立場,導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於1702年爆發。
戰事持續到1711年,此時波旁王室已在西班牙站穩,且表示願意為英、荷兩國商人提供貿易優惠和保障,加上神聖羅馬帝國約瑟夫一世去世,查理大公登基為神聖羅馬皇帝,列強為了歐洲的均衡發展,倒戈支持腓力,哈布斯堡聯軍瓦解。
1714年,西奧兩國簽署和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承認波旁王室入主西班牙,但腓力五世及其後代必須放棄對法國的王位繼承權,西班牙與法蘭西永遠不可以擁戴同一個君主。自此,西法兩國波旁王室正式分家,也揭開了波旁王室對西班牙斷斷續續統治三百餘載的首頁。

其他:

帕爾馬公國
1731年,帕爾瑪公爵安東尼奧·法爾內塞無嗣而亡,公爵之位因此改傳與安東尼奧的侄女,西班牙王後伊麗莎白一系。伊麗莎白長子,15歲的唐·卡洛斯親王因為母系血緣得到帕爾馬公國作為自己的封地。1738年帕爾瑪公國在《維也納條約》中作為西班牙換取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條件。但很快西班牙於1748年《第二亞琛和約》重奪帕爾瑪公國,並授與卡洛斯三世的弟弟唐·菲利浦王子。雖然,在拿破崙戰爭期間,爵位被轉授他人,但在1748年菲利浦王子的曾孫卡洛二世成功復辟。公國此後傳至卡洛二世的孫子羅貝托一世在位時的1859年為薩丁尼亞王國所吞並。

那不勒斯和西西里
1734年時的帕爾瑪公爵,即日後的西班牙王卡洛斯三世,趁哈布斯堡王室深陷波蘭王位繼承戰爭泥潭而無暇南顧之際,從奧地利奪取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並兼任兩國君主。其王位在1748年的《維也納條約》獲得確認。1759年,卡洛斯繼承西班牙王位,將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王位讓於次子費爾南多,但費爾南多終抵不住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南侵浪潮,因而於1799年和1806年兩次失去那不勒斯的王位,而僥幸保住西西里的王位。
1815年,拿破崙慘遭滑鐵盧,作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拿破崙的內弟若阿尚·繆拉被迫退位。費爾南多重掌那不勒斯,並於次年統整兩個王國為兩西西里王國,稱兩西西里國王斐迪南多一世。但很快義大利統一的浪潮推翻了兩西西里王國。在斐迪南多一世的曾孫弗朗切斯科二世在位的1860年,兩西西里王國為薩丁尼亞王國所吞並。

盧森堡:

1919年11月6日,末代羅貝托一世的兒子菲利斯王子迎娶了盧森堡女大公夏洛特,成為了盧森堡的王夫。他的姓氏——波旁-帕爾瑪 (Bourbon-Parma)也因此帶入盧森堡王室。1964年,夏洛特女大公讓位與兒子讓,令讓成為首位來自波旁家族的盧森堡大公,但王室和王朝的名號依然保持為拿騷-魏爾堡(Nassau-Weilburg)。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