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為什麼喜歡騎自行車
A. 騎游歐洲十三國(66)游西班牙巴塞羅那之二
游西班牙巴塞羅那之二
我是鄭州鐵路局科研所退休的高級工程師。2013年6月,我66歲,高玉亭69歲。兩位年近古稀的老翁在歐洲自助游三個月。這是中國公民第一次以沙發客的形式騎游歐洲大地。
現將我們的騎游經歷以連載方式發表,並盡量做到圖文並茂。
2013年8月2曰
西班牙是歐洲發展最早的國家,始終在歐洲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西班牙人喜歡鬥牛,國家也很牛。曾在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近一百年中,一直在歐洲位列前矛。
西班牙北面同法國接壤,東面和東南面臨地中海,向南越過14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到達到非洲的摩洛哥。
如果從法國騎車到西班牙得翻越高聳的比利牛斯山,所以原騎行路線沒有西班牙的計劃。但是西班牙有很多令人神往的地方。即然決定不騎自行車改為坐飛機 旅遊 ,還是決定來西班牙。比利時、法國、義大利、波蘭、匈牙利、德國我們都選擇去她們的首都,而西班牙卻選擇了巴塞羅那,這是因為從 旅遊 角度,巴塞羅那更有魅力。
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貿易、工業和金融基地。巴塞羅那港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集裝箱集散碼頭。
巴塞羅那面積約9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約160萬,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眾所周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故事。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著87名水手,率領三艘帆船,帶著西班牙女王給印度國王和中國皇帝的國書,陰差陽錯地來到美洲,帶回十個土著人,班師回朝。他們先後4次出海遠航,始終不渝認為來到了印度和日本。
哥倫布盡管一錯再錯,畢竟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第一次航海歸來,人們就是在巴塞羅那歡迎他的凱旋。作為第一個發現了美洲大陸的人,哥倫布成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但是,如果單從航海的角度而言。他的功勞與鄭和七次下西洋相比,遜色不少。因為鄭和從時間上比他早了87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有200多艘船隻,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尺寸長約70米,寬近20米。出海人數最多時達27800人。
而哥倫布的航行,船隻數量最多的一次是17艘。船隻長24.5米,寬6米。出海人員數量,最多一次1000多人。
不管怎麼說,哥倫布和鄭和一樣,都是偉大的航海家。到西班牙一游,頂禮膜拜一下,是理所當然的。
本人過去是個足球迷,後來因為中國足球誰也打不過,終於不再關心足球了。
可在巴塞羅那走著走著,就到了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的 體育 場。
巴塞羅那足球隊是西甲傳統豪門之一,也是現今歐洲乃至世界足壇最成功的俱樂部之一。獲得過22次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冠軍,26次國王杯冠軍,4次歐洲冠軍聯賽冠軍。所以來到巴塞羅那沒有理由不到其主場來看看。
西班牙足球之所發代表著現今世界足球發展的一流水平,必定有其內在的原因。西班牙人不愛打麻將、撲克,足球是大家的共同愛好。在這里,不論是大人小孩,足球已成了快樂生活的一部分。僅巴塞羅那衛星城25萬人口的特拉薩,注冊球員就高達7500人,共有12支俱樂部。
當中國家長花錢送孩子上奧賽班,英語班、美術舞蹈班時,西班牙的家長正「花錢送孩子參加足球訓練班,陪孩子參加足球訓練和比賽是很多家庭每周最大的事情。人們總希望中國足球隊走向世界,對沒有足球場地,沒有足球意識的芸芸眾生,說說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是中午時分到達巴塞羅那足球館。參觀的遊客乘 旅遊 大巴絡繹不絕慕名而來。和國內的 旅遊 景點一樣在導游的帶領下一隊一隊進進球場。這是歐洲最大的足球場,原設計可容納12萬名觀眾。試想球賽高潮迭起時,12萬人的吶喊聲,該是怎樣的場景?
我們看見大門口有一個健碩男子踢球的銅鑄雕像。禁不住在雕像下來了一個秀腿的pose,並讓老高拍下這一瞬間。大門口還有一個巨大的廣告牌,中央站著我和老高都不認識的三個足球名星,身穿巴賽羅那的紅藍相間的隊服。左右兩側分別是巴塞羅那和馬德里隊的標志。從文字看是2013年8月23日下午11點超級足球杯決賽的廣告。最低票價為19歐元。遊客中有很多年青人購買了巴賽羅那隊的隊服,並立馬穿在身上。你看這個穿涼鞋的小夥子身著巴塞羅那足球隊的隊服,儼然一個足球名星的模樣。
號稱歐洲之花的巴塞羅那,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地中海沿岸,依山傍海,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旱。我們在太陽直射之下行走,有點被蒸烤的感覺。在郊區的旅館里,晚上並不太熱。後半夜或許還要蓋個薄被或被單。但是,巴塞羅那市區絕不是避暑的好地方。從 旅遊 的角度,應避開七八月份的酷熱天氣。
西班牙是白種人,但是當地人的青春期過之後,經過陽光普照的鍛煉,似乎看不到白種人的膚色,幾乎清一色成了黃種人。
我早就發現歐洲人有紋身的愛好。男男女女紋身的特多。但一路上不敢用鏡頭對他們拍照,害怕侵犯人家隱私,壞了中國人的名聲。雖然我們是自由行,並不代表誰。但我們深知,身處異國他鄉,無形之中代表了中國人的形象。
今天坐在小火車上,座位對面就是一個紋身的小夥子,右小腿的外側紋了「比爾圖楠州」幾個仿宋體的漢字,胸、肩、兩臂直至手腕紋了兩條大龍。左臂上的龍以蛇紋或魚的鱗片結構為主,右臂以五葉花瓣的圖案為主,似乎是象徵著雄雌兩條龍。脖子上有兩組阿拉伯數字。一個是47,一個是21。交談中他說,他的祖先是蒙古人。47代表他父親的年齡,21代表他現在的年齡。
見過很多紋身的,但像這樣紋身面積如此之大的人少見。至於那幾個漢字不知是否真的代表他祖籍的地名。問他的朋友,你們同學中有多少人紋身,比例能否佔百分之十。他的朋友沒有紋身,但肯定地告訴我,紋身的比例超過20%。
B. 歐洲各個國家中,荷蘭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騎自行車
歐洲各個國家中,荷蘭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騎自行車?而國外汽車就是代步工具,一般人已經不會去攀比車輛,而且小車經濟實惠,更重要的是好停車,所以很多人原因二手小的兩廂車,夠用就好!我們這兒一個身高一米七的人,開緊湊型轎車還說空間小,頂頭。那麼歐洲人為什麼喜歡小車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不同需求都會配備不同車型,而國內基本上家庭車輛都是以剛需為主,並不能實現汽車自由為啥?就是自行車作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已經開始向更實用,更便捷發展,這就是國外汽車的發展階段其實很多兩廂車只是沒有後備箱而已,內部空間足夠容納德國大胖子的。
二手車更不用說了。按照美國人的收入,買一輛二手汽車,就像中國人買一輛自行車那麼便宜。所以美國人都喜歡都用汽車,用得起汽車,少用自行車。因為美國的城市規模不是太大,人口密度比較小,開汽車出行比較方便。因此對騎自行車出行不感興趣,沒有需求就沒有供給。那麼開車去上班就不怕誤了上班時間,也能更好的保證了休息時間。因此!這與美國的共享經濟是沒有本質聯系的!
C. 介紹一下西班牙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方面情況
西班牙全國總面積達5059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40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約830公里,東西方向最長1000公里。絕大部份領土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隔比利牛斯山脈與法國和安道爾相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面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臨大西洋。
西班牙地處歐洲西南部,與葡萄牙共同分享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位於北緯36度到44度、西經9度18分和東經3度19分之間,南北跨840公里,東西1000公里。國土面積為504750平方公里,西班牙人說他們的國家形狀像一塊熟牛皮。西班牙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德國和法國居第四位,相當於歐洲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半島之外,西班牙的領土包括還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和大西洋的大小加那利群島。
西班牙北部沿海是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和安道爾接壤,高聳的比利牛斯山把這幾個國家分隔兩邊;東面和東南面向地中海,向南越過只有14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便能達到非洲的摩洛哥;長方形的葡萄牙是西班牙西邊的鄰居。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要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西班牙與英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奪此地的主權。
西班牙人的作息時間較為獨特:午餐一般在14:00-16:00,晚餐一般在21:00-23:00。西班牙人愛好十分廣泛,喜歡旅遊、酷愛戶外活動,對足球、登山、及自行車等運動情有獨鍾。西班牙的鬥牛、弗拉門戈舞聞名於世。
西班牙人在聖誕節前有相互送禮的習慣。贈送禮品很注重包裝並有當面拆包贊賞的習慣。西班牙人赴約一般喜歡遲到一會兒,尤其是應邀赴宴。餐桌上一般不勸酒,也無相互敬煙的習慣。
西班牙的節日豐富多彩,每年約200多個。除了國慶節、元旦、聖誕節、復活節、聖周等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外,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節目。節假日及周末,喜歡家人團聚,不願接待客人。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拓展資料:
西班牙鬥牛的歷史由來以久。在阿爾達米拉岩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岩壁畫中,就有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據說,曾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就曾騎馬鬥牛。在這之後的約六百年時間里,鬥牛一直是西班牙貴族顯示勇猛驃悍的專利項目。十八世紀,波旁王朝統治西班牙,第一位國王費利佩五世認為鬥牛過於危險,會傷害王室成員的性命,禁止貴族玩鬥牛,至此這一傳統的貴族體育才從宮庭來到了民間。
西班牙鬥牛選用的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由特殊的訓養場負責牛種的純正。一般訓養四、五年後即可使用。鬥牛表演通常在下午進行,每場由3個鬥牛士分別斗6頭牛。鬥牛表演是西班牙為數不多的准時開始的活動。如晚到,須等一頭牛斗完後方可入場。
D. 陽光正好,微風不躁,最適合騎行的國家有哪些呢
德國
馬爾默是騎車人真正意義上的人間天堂,這兒的司機都是會主動給自行車讓道,在這兒騎車能讓你感受到絕對的安全性。一座城市有40%的市民會挑選騎自行車交通出行,甚至包括省長在內的政府官員,她們歸還自行車道取名,以便於在GPS中搜索,並提出了「5Km以內交通出行不騎自行車是十分可恥的」的口號,僅用一天的時間,你還可以在一天之內騎自行車通過一座城市關鍵獨特的魅力的地方。
你就可以到烏得勒支,感受建設中的世界最大的、可承載1.25萬台車子的自行車地下停車場。荷蘭是世界平均有著自行車數最多的我國,全國各地大概有超過2300萬台自行車,而荷蘭人口數量也不過1728萬,是一個自行車別人還要多的國家。在日常日常生活,自行車承擔了70%的車流量,90%的學生們靠騎自行車上放學。
自行車往往在荷蘭時興,關鍵在於文化藝術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汽車在荷蘭快速提升,但隨著也幫荷蘭城市增添了眾多不良影響。因為荷蘭就是一個低地國家,城市的商業用地十分焦慮不安,街道社區相對來說狹小。占空間較大的汽車一經發生,就加快了城市的擁擠量。
汽車的誕生,不但加大了城市交通壓力,更產生很嚴重的道路交通事故。當年的荷蘭每星期最少2人喪生道路交通事故,一年導致千餘人死亡,且少年兒童佔比例許多。持續所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讓越來越多父母抵制汽車,為後來自行車再現荷蘭埋下了伏筆。
E. 為什麼老外喜歡騎單車,而中國人卻很少呢
由於文化,經濟的不同。中國人把自行車當作是一個交通工具,而外國人只把它當作是休閑娛樂健身的運動器材。騎什麼車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十億個身份的代表。應此,能騎摩托或坐公車就不騎自行車,能開小車就不必去擠公車。
F. 為什麼歐洲人喜歡騎自行車出行
這說明歐洲人的環保意識比較強,而且騎自行車出行還能起到運動健身的作用。
G. 歐洲多國為何興起自行車熱
隨著現在疫情情況變得越來越沒那麼嚴重,很多國家都相繼解封了城市,讓民眾自由的出行。這種情況下呢,歐洲很多國家都興起了騎自行車的熱潮,有網友問為什麼會興起自行車熱。首先自行車相比於公交車地鐵等一切人流量比較大的交通工具而言是比較安全的。其次,騎自行車也是一個健身和環保的方式比較受人歡迎。
不能去健身房意味著很多人不能健身,也就意味著疫情期間長胖的人非常多。那麼與騎自行車相比坐私家車而言是一個既健身又環保的出行交通工具。這也是為什麼這么多人選擇騎自行車的原因。在家裡呆那麼多天,很多人會產生想運動的想法,因此在去上班以及回家的路上騎自行車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