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西班牙語怎麼說
❶ 推薦幾首好聽的背景音樂
枯燥乏味的工作就這樣又開始了新的一天,一大清早的都么勁的很,聽聽音樂,還真找到了幾首好聽的,存到這里!1-比特里克斯.mp3 —————— 好聽得很!2-水邊的阿狄麗娜(BAUADE FOUR ADELINE) .mp3 ————很多電話的鈴聲都用這個了3-瓦妮莎的微笑(LES PREMIERS SOURIRES DE VANESSA).mp3 ————輕盈歡快優美,很舒暢的感覺,早上聽了一整天的心情都會特別好。很多電話的鈴聲也用這個!!4-達依女士(LADY DY).mp3 ————————這個也好聽 ,歡快,能改善煩躁不按的情緒!5-央視動物世界片尾曲(we stay).mp3 —————— 一聽這個好比有回到了原始叢林,危機四伏,一不小心就有捕獵者撲過來,一種提心吊膽的感覺,天天聽這首能激起人的奮斗激情,練就本領!6-和蘭花在一起(With an orchid).mp3 —————— 雅尼最好聽的音樂,鳳凰衛視天氣預報老用這個,聽起來很爽,從上大學的時候開始一直聽到現在,都聽幾年了,百聽不厭!7-安妮的仙境.mp3 好熟悉的聲音——在大學的時候每天中午下課吃飯的那十幾分鍾播報校園廣播的前頭放--好像早上早操時間的時候也放!8-童年 背景音樂 輕音樂.mp3 —————— 這個更不用說了9-薩克斯 UnchainedMelody.mp3 —————— 高檔優雅又書香氣息的環境里能聽到10.春野.mp3 —————— 生機勃勃的感覺 和名字「春野」的意境差不多!11.大話西遊-背景音樂——一生所愛.mp3 很經典啊!12.靜坐冥想-背景音樂.mp3 ——————跟當和尚的意境差不多,靜謐 、深遠、輕輕地-輕輕地,貌似怕驚醒了沉睡的鳥兒,好像置身於深山野林里一樣!13.秘密(背景音樂).mp3 ——————比上面那個節奏強烈一點,步伐肯定有力,但還是很感覺很荒涼很隱蔽很有目的(感覺這東西實在不好來用語言表達)14.琵琶語-背景音樂.mp3 ——————超好聽的琵琶音,舒暢很!15.恆河之畔 RIVER SIDE OF PERMANET.mp3 ——————音如其名,恆河之畔。16.來世迷夢 MY STERIOWS DREAM INANOTHEM LIFE.mp3 ——————音如其名,來世迷夢,像恆河之畔。聯系名稱感覺好想看到了自己理想的美好的未來一樣,美好的明天伸手可得!17.月亮的女兒 DAUGHTER OF MOON.mp3 這個一開始有流水聲,幽靜,和上面的那兩個也有點像,但是聯系名稱「月亮的女兒」還是能找到那種水一般的水中月般感覺的!18.午後細雨 DRIZZLE AFTERNOON.mp3 ——————貌似迷茫失落的意境19.印度之花 INDIAN FLOWER.mp3 連續聽了幾天,越聽越喜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還望採納~~~❷ 螢火蟲是怎麼發光的
「螢火蟲,螢火蟲,飛到西,飛到東,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盞盞小燈籠……」
仲夏的晚上,孩子們揮著扇子,在樹陰里,在草叢間,一邊追逐著那流動的閃閃「火星」,一邊唱著上面的歌謠。
的確,螢火蟲發出的閃閃的微光,宛如夜空璀璨的繁星,把大地點綴得更美麗。
關於螢火蟲,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傳我國晉朝時候,有個青年叫車胤,他酷愛學習,但由於家貧,買不起蠟燭,晚上不能讀書。於是就捉了很多螢火蟲,包在薄薄的薄布袋裡。四五十隻螢火蟲的光,真能抵上一支點燃的蠟燭呢!他就借著螢火蟲的光刻苦學習,後來成為一位有大學問的人。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偏僻的村落里,婦女們喜歡把螢火蟲包在薄紗里插在頭發上作為飾物打扮自己,有的還暗暗比賽,看誰頭上的螢火蟲多,看誰頭上最亮。在美洲的森林裡,還有人把螢火蟲裝在透明的瓶子里,綁在腳上夜行照路。
螢火蟲的一生要變四個模樣。螢火蟲媽媽喜歡在潮濕腐爛的草叢中產卵,它的卵很小,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得見。卵孵化出幼蟲後,生活幾天就變成蛹。最後由蛹變成螢火蟲。螢火蟲的幼螢個兒很小,但膽量很大,敢與蝸牛較量,直至把蝸牛吃掉。別看蝸牛爬行起來慢吞吞的,它的舌頭上長著135排牙齒,每排有105顆,總共有14170顆牙齒,糟蹋糧食,偷吃蔬菜,厲害得很!它的個兒要比螢火蟲幼蟲大一百多倍,螢火蟲幼蟲有一套神奇的「法寶」。你看,當幼蟲找到蝸牛後,先用它那針頭一樣的嘴巴在蝸牛身上敲幾下,這是干什麼呢。原來這是給蝸牛打麻醉針,連打幾針以後,蝸牛就迷迷糊糊失去了知覺,動彈不得,最後終於癱瘓了。這時候,幼蟲又狠狠地給蝸牛注射消化液,蝸牛皮內的肉開始化成了稀稀的鮮美的肉汁。這時幼蟲便呼朋喚友把它的同伴請來,興高采烈地圍在蝸牛四周,一齊把針管般的嘴插進蝸牛的皮內,津津有味地吸起來。幼蟲吸足了,蝸牛也完蛋了。它們幫農民除了害,立了功,是農作物的好朋友。
幼蟲長到成蟲以後,開始在夜間空中飛舞,一邊飛舞一邊發出短暫的閃光。螢火蟲閃光是為了什麼呢。原來是在招引異性。那雄螢火蟲在地面上空飛舞時發出閃光,意思是在尋問:「螢姑娘,你在哪裡。」附近草地上的雌螢火蟲也發出閃光,那是回答的信號,意思是說:「螢小伙,我在這里。」雄螢火蟲得到信號以後,便向雌螢火蟲飛去,直到甜蜜的相會為止。
螢火蟲那美麗的閃光是怎麼發出來的呢。科學家們經過仔細觀察研究,發現在螢火蟲的腹部有個發光器。這發光器由發光層、反射層和透明表皮三部分組成。螢火蟲發出的光是冷光,它不產生熱。人們通過螢火蟲的發光原理發明了螢火燈——日光燈,它比同樣功率的普通燈泡亮得多。後來人們又發明了礦燈,用在礦井裡。因為礦井裡充滿著瓦斯,遇到一定熱量就會爆炸,這種閃光燈不發熱,所以使用安全。又因為這種燈不多用電,不會產生磁場,所以軍事上又用它做水下照明,去清除磁性水雷。科學家們還用螢火素和螢火素酶製成生物探測器,把它發射到其他星球表面,去探測那裡是否有生命存在。
你瞧,小小的螢火蟲趣聞真不少啊。
❸ 名人讀書故事
讀書的名人故事: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名人名言: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讀一書,增一智。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後。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幹。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緬甸諺語)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
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學問,不掛嘴上。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誇己之長。
自贊就是自輕。 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如果有了鬍子就算學識淵博,那麼,山羊也可以講課了。
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後退的滑梯。
吹噓自己有知識的人,等於在宣揚自己的無知。
言過其實,終無大用。 知識愈淺,自信愈深。
訥訥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寬闊的河平靜,博學的人謙虛。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沒有貨。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驕傲是跌跤的前奏。
驕傲來自淺薄,狂妄出於無知。 驕傲是失敗的開頭,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說大話的人像爆竹,響一聲就完了。 鑒難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權物。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自滿是學習的敵人。
趕腳的對頭是腳懶,學習的對頭是自滿。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虛心的人學十算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自誇口。 滿足現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來。
喜歡吹噓的人猶如一面大鼓,響聲大腹中空。
人唯虛,始能知人。 滿招損,謙受益。 滿必溢,驕必敗。
知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朝鮮諺語)
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蒙古諺語)
懂得自己無知,說明已有收獲。(拉丁美洲諺語)
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刀鈍石上磨,人笨人前學。 以人為師能進步。
試試並非受罪,問問並不吃虧。 善於發問的人,知識豐富。
不聽指點,多繞彎彎。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不能則學,不知則問,恥於問人,決無長進。
學問淵博的人,懂了還要問;學問淺薄的人,不懂也不問。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手指有長有短,知識有高有低。 學無前後,達者為師。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若要精,人前聽。
只要是有益的話,小孩的話也要聽。
要學蜜蜂采百花,問遍百家成行家。
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請教別人不折本,舌頭打個滾。
怕問路,要迷路。 嘴勤不走冤枉路。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起。(東非諺語)
耳朵沒有底,可以從早聽到晚。(非洲諺語)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一藝之成,當盡畢生之力。
一個不想蹚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 針越用越明,腦越用越靈。
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才華是血汗的結晶。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上如階盡管費力,卻一步比一步高。 不經過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
心專才能綉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時時學,不怕千萬卷。 多練多乖,不練就呆。
只有努力攀登頂峰的人,才能把頂峰踩在腳下。 困難是人的教科書。
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夥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學習如鑽探石油,鑽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 先學爬,然後學走。
心堅石也穿。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勤勉是成功之母。
好高騖遠的一無所得,埋頭苦乾的獲得知識。 百藝通,不如一藝精。
同時趕兩只兔,一隻也捉不到。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過來當師傅。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習如趕路,不能慢一步。
學問之根苦,學問之果甜。 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注意力是智慧的門戶。 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綉花針。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常說口裡順,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性。
搓繩不能松勁,前進不能停頓。 瞄準還不是射中,起跑還不算到達。
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發明。(南斯拉夫諺語)
誰游樂無度,誰沒空學習。(法國諺語)
誰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亞美尼亞諺語)
知識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麥諺語)
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爾諺語)
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日本諺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讀了懂不了,用處也不大。
一竅通,百竅通
心裡沒有眼,有眼也無用。
仔細考慮一天,勝過蠻干十天。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
盡信書,莫如無書。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聞而不審,不若無聞。
讀書不知義,等於嚼樹皮。
吃飯不嚼不知味,讀書不想不知意。
讀書不想,隔靴撓癢。
溫故而知新。
刀越磨越利,腦越用越靈。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強記不如善悟。
思索,就是跟自己爭論。(西班牙諺語)
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南斯拉夫諺語)
知識無底,學海無涯
萬川歸海海不盈。
山上的石頭能背完,河裡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識學不完。
書囊無底。
生命有限,學問無涯。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學如積薪,後來者居上。
學到知恥處,方知藝不精。
到處留心皆學問。
泉水挑不幹,知識學不完。
做到老,學到老,活到八十還學巧。
聰明的樵夫,應該是既善於砍柴,也善於磨刀的。
聰明來自見多識廣。(阿拉伯諺語)
不願看的人,比瞎子還瞎;不願聽的人,比聾子還聾。(法國諺語)
學者的一天,比不學無術的人的一生還有價值。(阿拉伯諺語)
數不盡的土粒,渡不盡的學海。(蒙古諺語)
知識無底,學海無涯。(蒙古諺語)
時間是寶貴的財富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少而不學,老而無識。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太陽落山了,人才感到陽光的可貴。
記得少年騎竹馬,轉身便是白頭翁。
有錢難買少年時。
失落光陰無處尋。
節約時間就是延長壽命。
守財奴說金錢是命根,勤奮者看時間是生命。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你和時間開玩笑,它卻對你很認真。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把握一個今天,勝似兩個明天。
清晨不起早,誤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學,誤一生的事。
等時間的人,就是浪費時間的人。
最珍貴的財富是時間,最大的浪費是虛度流年。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揮霍金錢是敗壞物,虛度年華是敗壞人。
誰把一生的光陰虛度,便是拋下黃金未買一物。
珍寶丟失了還可以找到,時間丟失了永遠找不到。
懶人嘴裡明天多。
一日無二晨,時過不再臨。
熟讀游泳學,不如下大河
人在山外覺山小,人進山中知山深。
萬事莫如親下手。
荊條編小籃,看著容易做著難。
不見不識,不做不會。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爬崎嶇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見識,見識,不見不識。
天平是輕重的衡量器,實踐是是非的試金石。
發一回水,澄一次泥;經一回事,長一回智。
有錢難買經驗多。
有知識不會運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種。
閉眼怎看三春井,出水才看兩腿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聽不如看,看不如干。
近水知魚性,靠山識鳥音。
經常出門的孩子,比父母知道的多。
讀千賦者善賦,觀千劍者曉劍。
讀書如果不與實際結合,知識不過是天空的浮雲。
站在森林外邊,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欲知對岸事,就要渡過河。
聰明人聽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實踐十次。
舞劍是一回事,作戰是另一回事。(朝鮮諺語)
打鐵才能成為鐵匠。(法國諺語
❹ 螢火蟲有哪些特點
螢,我國古代又稱「熠」或「夜照」,俗稱螢火蟲,它是一種小型甲蟲,屬於鞘翅目的螢科。全世界約有1500種螢。螢以老熟幼蟲越冬後,第二年4月出來活動,5月化蛹,大約經過半個月化為成蟲。成蟲在6月間產卵再孵化成幼蟲。
螢的幼蟲體色灰褐、兩端尖細、上下扁平,形似紡織機上的「梭子」,尾端能發光。但因其相貌不出眾,故不被人們所注意。大多數成蟲階段的雌螢缺翅或無翅,不能飛翔,外形與幼蟲差不多,也能發螢光。夏夜,流螢飛舞,那是提著「燈籠」在找「對象」的雄螢。螢的成蟲完全不取食,攻擊、捕食蝸牛的是螢的幼蟲。
螢,不像肉食性昆蟲那樣,一見可食的獵物就猛撲上去,而是「熱情」地向蝸牛靠近。只見它用那對纖細的顎片,在蝸牛身上頻頻「親吻」。蝸牛一點也感覺不到致命的危險已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它照樣緩慢地蠕動著腹足,「前額」上那對觸角,依舊伸得很長。不過,螢的「親吻」,頂多不過五六下,蝸牛的一切都靜止下來了,腹足停止了蠕動,身體也失去柔美的曲線,觸角也垂下來了。很顯然,蝸牛已經被什麼東西刺麻了。
根據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觀察,螢攻擊蝸牛的兵器,是一對細若毛發、尖利似鉤的小顎。螢用這對尖銳細顎,在近乎搔癢而又似接吻的輕咬的同時,極其迅速地將一種能使周身麻痹的液體,通過顎內的細溝,注入到蝸牛體內。這種極微量的麻醉劑,能使蝸牛麻痹達數天之久。
在人類的外科手術上,使人不感到痛苦的麻醉劑還沒有發明之前,螢這種高明的「麻醉師」卻已實施了麻醉術。
螢,不僅善於襲擊正在蠕行的蝸牛,還能巧妙地攻擊緊貼地面將身體卷縮在螺殼內的蝸牛。螢會仔細觀察蝸牛,尋覓它那微露於外套膜的縫隙,然後抽出自己的「武器」,輕巧地插入縫隙實施攻擊,使蝸牛喪失知覺。有時,蝸牛置身於草干頂部並且龜縮在螺殼內,螢可以使蝸牛在原地失去知覺並吃掉它。
無論蝸牛有多大,一般總是先由一個螢去麻醉它,待蝸牛失去知覺之後,不一會兒,其他螢好似接到「主人」的邀請信號似的,三三兩兩地跑來,同主人一起「聚餐」。螢「聚餐」的吃法,同樣很不簡單。「客人」經過幾次輕咬,又注射了另一種類似消化素的物質,就把蝸牛那固體的肉變成流質,接著就狂飲起來,直到蝸牛隻剩下一個空殼。然後,它們用自己尾端那一簇薔薇花形的指狀體,把全身上下擦洗一番,才心滿意足地離去。
蝸牛,在同人類對抗中,需人類好好動動腦筋才能對付它,而大自然卻安排了螢輕易地就能制服蝸牛。
最近,人們在研究怎樣防止鯊魚對人類襲擊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螢體的某種物質,有強烈的制鯊效果。人們發現螢內外,有一股難聞的異味,餓眼圓睜的鳥類從來不敢去碰它,貪吃的蜥蜴對這種小甲蟲也望而止步。
美國生化學家約博納文?圖拉,發現螢的這種氣味有強烈的驅鯊作用,他從凍乾的螢體內,提取這些物質,把它放進一個蓄養著一條嗅覺靈敏的鯊魚的海水池裡,幾分鍾後,這條鯊魚開始出現驚恐、哆嗦、癱瘓現象,接著很快就死了。在螢體內,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鯊魚的迅速死亡尚待進一步的研究。但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螢,不但是高明的「麻醉師」,而且還是極出色的充電「專家」。它們的尾部,能發出艷麗的彩光,不同種類的螢,能發出不同色彩的光。有的淺藍、有的桔紅、有的淡黃、有的玉白,西班牙有一種螢,竟能閃出三色光呢!
螢的光平靜、柔和,好像從靜謐的夏夜,一彎新月中掉下來的光點似的。我國古代詩人常把螢作為吟詠的題材,寫下了不少美麗的詩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便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螢,以其獨特的螢光,作為「愛情」的語言,以博得佳偶的「青睞」。
夏夜,朦朧的月色里,雄螢低空徘徊飛舞,不時閃著那燦爛、美麗的小光點。此時,若草叢中的雌螢也發出閃光時,雄螢便會循著光點飛縱而下,投入雌螢的懷抱。
美國昆蟲學家勞埃德發現,螢能模擬同類異性及其他種類螢的光信號。這種模擬用來欺騙、干擾對手,是一種詭詐的奪偶手段。原來,大多數雌螢從隱藏的地方出來,進行交配的時間僅五六分鍾,而雄螢要花一個星期,才能找到配偶。因此,雄螢必須設法在激烈的奪偶斗爭中來取勝。雄螢會以突然的閃光來破壞其他雄螢的「求愛」對話,或者發出與競爭對手同步的閃光來迷惑雌螢,甚至還會模擬雌螢的閃光信號,誘騙其他雄螢離開「目標」從而達到自己佔有雌螢的目的。
很早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就應用螢光了。距今1000多年的晉朝,有個家貧、好學的孩子捉了很多螢,放在紗罩里,夜間讀書用它來照明。我國台灣、海南島有一種牛螢,大如蠶蛾,明亮似燈,當地農民把它裝在玻璃瓶里,用來誘殺水稻螟蟲。在印度、南美等地,還有比牛螢更大的螢火蟲,每當入夜出時,只須逮住幾只這樣的螢火蟲,裝進透明的小盒內,不用電筒也可以照明道路。
螢為什麼能發光?發的是什麼光?這個謎現在終於揭曉了。
原來,螢的位於腹部的發光器官,是由數千個發光細胞的發光層所構成。發光層的上面,還有一層透明的表皮,恰似透光的小窗。
每個發光細胞里,含有兩種物質:螢光素及螢光素酶。螢光素是光的產生者,它是一種易被氧化的耐高溫的物質。而螢光素酶是一種具有生理活性的催化劑,是不耐熱的、分子量不大的結晶蛋白體。其發光的機理是:在螢光素酶的作用下,螢光素在細胞里的水分參與下和氧化合而發出螢光。氧是沿著具有短干並有許多細枝的氣管進入發光細胞中去的。
螢體內的發光細胞中,螢光素的數量是有限的,要一次又一次地點亮「活燈籠」。所需要那麼多的螢光素是從哪.里來的呢?近代研究表明:在一切生物體內都存在著一種精巧絕倫的高能化合物——ATP(三磷酸腺苷)。有人曾把許多螢的發光器取下來乾燥並研成粉末,將粉末放人玻璃皿中,當加入適量水後,這種混合物使會發出淡黃色的螢光來,繼而,螢光熄滅。這時,若將提取的ATP溶液,加入混和物中,就會重新出現螢光而且光線明亮,這個實驗證明:正是ATP這種化合物提供了所需要的能量,從而使螢光素「復合」,使它再次發出光來。螢光素每次發光後,都依靠與ATP相互作用而重新「再生」。
螢的發光效率高得驚人,有人測定,螢光所產生出來的熱度,只有四十萬分之一攝氏度,幾乎不產生熱。所以螢光又被人稱之為冷光。正因為如此,螢幾乎可以把體內的化學能百分之百地轉化為光能,這是現代光電源效率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螢為什麼有如此高的發光效率呢?原來,螢體發光時,在ATP和螢光素酶的環環緊扣的生化反應過程於,其能量供應是嚴格定量的。有人把氧化了的螢光素分子數同產生光的量子數作了一番比較後,發現每消耗一個螢光素分子恰好放出一個光量子,因此使它的發光率幾乎達百分之百。
近年來,人們在研究螢的發光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就。人們從螢的發光器中分離出純螢光素。接著,又分離出純螢光素酶,後來又人工合成了螢光素——冷光源。
早在三四十年代,人們就根據螢發光的原理,仿製出光線柔和不含熱線、不傷目力、特別省電的日光燈。接著又仿製出數種生物光源,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裡,作為照明用,也可以為蛙人潛入深水時,提供照明光源。
在軍事上,這類發光體,由於不用電源而不產生磁場,用此可以用來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後來又研製出不輻射熱的發光牆以及適用於多種特殊用途的發光體。
這樣就使人類進入了嶄新的冷光源時代。
近代科學家發現,從螢體上提取的螢光素及螢光素酶,能與動物細胞內的ATP發生化學反應,並也能使它發光。
這一重大發現啟示人們,可用螢光素以及螢光素酶來測定生物體ATP的含量與濃度。
國外已經設計出由螢光素及螢光素酶系統所組成的一種新穎的生物高能物質探測器。這種探測器,能夠准確地測定生物體內有否ATP的存在及數量的多少。這種探測器,能夠測知該物體中10-15克的ATP存在與否。
目前,這種嶄新的生物高能物質探測器已廣泛應用於醫學、科研方面。不久,也將應用到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以測定其他星球有否生命物質的存在。
螢,以其奇特的武器,幫助我們人類消除殘害莊稼的蝸牛,又把經過億萬年演化才獲得的高超發光技能為人類研究光電效能作了重要啟示,因此,螢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