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為什麼沒有衰落
Ⅰ 曾引領世界的西班牙帝國,為何在16世紀末葉風光不再
西班最開始憑借新大陸發現的金銀財寶一時間成為了世界的霸主國家,可是西班牙沒有利用這筆錢發展經濟,而是用於自己享樂,其他國家看見西班牙航海帶回了財富,自己心裡肯定是癢癢的,於是英國大力發展工業和航海技術,西班牙錯過了發展工業的最好時機,所以在16世紀末的時候它已風光不再。這時候西班牙就已經開始了殖民擴張了,當時無數的金銀珠寶從美洲輾轉到西班牙,一時間讓西班牙的國庫變得滿滿當當。雖然這些資金在早期的時候確實對西班牙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後來因為錢財太多,導致「王權」的不受控制最後覆滅。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有了雄厚的財力可是卻忙於斗爭內政,這也是導致西班牙落寞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實他們失敗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們把掠奪來的錢財用於他們的宗教信仰,用於發動戰爭,他們並沒有用這些財富進行投資與再生產,他們害怕因為工商業而導致新興力量的崛起,對工商業的蔑視與壓制使西班牙的工業急劇衰弱。另一方面,西班牙王室將這些財富據為己有,他們終日沉迷於享樂之中,人們將掠奪來的財產用於消費之中。
Ⅱ 為什麼西班牙,葡萄牙從殖民活動中獲得了大量財富,卻很快被衰落下去
第一,西葡兩國是落後的封建君主專制國家,本質上還是落後的封建帝國。兩國擴張的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赤裸裸的入侵掠奪,而且掠奪的手段直接殘暴,這種掠奪註定不可能持久。而他們掠奪來的財富也並沒有投入再生產,而是用於了揮霍和消費,他們掠奪的巨額財富很快就流失了。西班牙國內百姓沒有得到什麼實惠,倒是刺激了英法荷等國家的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發展,生產關系落後的西葡被生產關系先進的英法荷等資本主義強國取代是必然。
第二,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擴張很快,但它們的統治並不穩固。西班牙的擴張主要集中在美洲,方式是掠奪貴金屬和開發種植園。西班牙為獲取財富,他們瘋狂屠殺壓迫印第安人,販賣和壓榨黑人,比歐洲農奴制度還殘酷。西班牙的殘暴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包括土生白人都加入了反抗,使得西班牙殖民在美洲很快就土崩瓦解。葡萄牙的殖民方式是控制航線和貿易,但葡萄牙國小民弱,國力有限,根本無法控制漫長的貿易航線,只能在航線上建立據點和商站。由於葡萄牙人在當地是少數者,武裝力量較弱,因此他們建立的統治非常不穩固,附近強大的帝國、大部落甚至海盜都能輕松的抹去其殖民勢力的存在。在荷英法崛起後,葡萄牙人保護貿易路線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辛苦經營起來的商業帝國最終土崩瓦解。
第三,西班牙和葡萄牙獲得巨額財富後,依仗雄厚的國力不斷對外擴張,屢次捲入歐洲國家之間的沖突。他們和英國打,和法國打,和荷蘭打,甚至西葡自己也打,西班牙還曾短暫兼並了葡萄牙。頻繁的戰爭,嚴重消耗了西葡的國力,最典型的就是西班牙,他試圖顛覆英國的政權,結果引發了兩國的大戰,一場海戰被打的一落千丈,再也恢復不過來,丟掉了霸主地位。
第四,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依靠殖民擴張迅速崛起,但說到底只是兩個暴發戶。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小民弱,耕地和平原少,資源匱乏,人口也有限,瘋狂的殖民擴張使得本國人口和勞動力流失嚴重,很多人去了殖民地。而這些移民在殖民地逐漸紮根,和母國越走越遠,甚至和反抗者走到一起。事實上,西葡殖民地獨立的領導者正是這些西葡移民,而西葡面對殖民地獨立竟然無能為力。
Ⅲ 西班牙早期是殖民統治者,為什麼後期衰弱了
我們都知道,在全世界的近代史中,有一些比較強大的國家,開始對其他比較不發達的國家,採取經濟和軍事上的制約,目的是成為自己國家的“殖民地”。通過殖民地掠奪成為強國的國家很多,西班牙是第一個通過殖民地成為強國的國家,可為什麼漸漸的就不復往日光彩,逐漸衰落了呢?
西班牙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從此就變得一落千丈,再也不復往日的繁榮了。
Ⅳ 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是如何沒落的
如果說16世紀,是西班牙的時代,人們一定不會反對,作為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最早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四處殖民擴張,其極盛時期的殖民地面積多達3150萬平方公里,比同時期排名第二的葡萄牙足足多了六倍多,是最早擁有“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帝國。
西班牙還對美洲大陸瘋狂掠奪,將當時佔全球開采量的83%金銀據為己有,它也因此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國。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西班牙的崛起,僅僅維持了一個世紀,就從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走向了沒落,這是為什麼呢?
(網路配圖)
三、四處發動戰爭。
從殖民地運回的財富,不僅讓貴族們窮奢極侈,也讓他們的自信心和擴張野心爆棚,為了維持自己在歐洲的統治,財大氣粗的西班牙四處發動戰爭。
從查理五世開始,西班牙就和法國、奧斯曼、荷蘭、瑞典及普魯士輪番交戰。岡布萊戰爭、荷蘭獨立戰爭、英西戰爭、三十年戰爭以及法西戰爭,幾乎和歐洲各國打了個遍,在1519年到1659年近140年時間里,西班牙只過了兩年沒有戰爭的日子。
戰爭勞民傷財,損耗巨大,從殖民地源源不斷運回的金銀,支撐著西班牙的對外爭霸戰爭,但隨著白銀減產和海運航道受到攻擊,本土經濟凋敝的西班牙,面對工業發達的英法新生列強,終於被壓垮。
1659年,西班牙和法國簽署《比利牛斯和約》,橫行一個世紀的鬥牛士從此一蹶不振,不僅失去大量歐洲領土,連家門口的直布羅陀也被英國人奪去,曾經打下的殖民地不是鬧獨立,就是被搶走,就連“日不落帝國”的帽子,也被英國人戴在了自己頭上。
如今西班牙的領地面積,只有50.6萬平方公里,縮水至巔峰時的1.6%,曾經老牌的日不落帝國,就這樣淪為歐洲二流國家。
Ⅳ 稱霸歐洲的西班牙在地理大發現運動後,是怎麼快速沒落的
Ⅵ 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滿世界撈錢,為什麼最後卻衰落了
西班牙是最早統一中央王權的國家,在航海大世界中發了一筆橫財,一時風光無兩。但之後走向了衰落,究其原因有四點,一是戰爭消耗人力財力;二是制度不完善;三是歐洲其他國家的崛起;四是宗教觀念的影響。
不得不說宗教是西班牙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西班牙的國王是天主教的忠實擁護者在進行殖民擴張時也在積極傳播天主教。他把天主教擺在第一位,一心只為傳播天主教,甚至不惜和新教徒作戰。不管國內的經濟,工商業農業的發展,把這個當成事業,全心全意為之付出,殊不知在無形之中造成了西班牙的衰落。
Ⅶ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中,葡萄牙和西班牙慢慢沒落的原因
答復樓主:
我個人認為其實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以海權霸權為基礎的
早期的兩牙艦隊是非常強大的,但在後期,他們因為國力和人力的原因,逐漸在海權爭霸中被英國法國和荷蘭超越
這是其迅速沒落的根本原因
當然也也有其他原因
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但兩國都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擁有廣袤的殖民地,國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們只能控制一些領地,不能全面對殖民地進行有效統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後來的英國、法國等國一樣給殖民地帶來新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他們只是對殖民地實行掠奪式財富榨取。
當歐洲其他國家結束征戰,紛紛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以後,兩國的大國地位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雖然率先成為世界性大國,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國之路並不平坦。
社會劇變、國運衰微導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並,與新興國家的不斷戰爭以及僵化的經濟也讓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紀時,伊比利亞半島兩國在歐洲海外事業中遙遙領先,從東方的香料貿易和美洲的銀礦中獲得了巨大財富。
但是,到這一世紀末,它們卻從各自的領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侵犯葡屬東方帝國和西屬美洲殖民地的權益。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曾經牢牢控制東方貿易的殖民大帝國,就這樣將海上領導權輕易地讓予了荷蘭和英國。
葡萄牙的衰落,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擴張可以說有點「過度」,分散到了許多地方。葡萄牙並沒有相應的人口來承受如此多的「領地」。英國歷史學家查爾斯·博克薩說,葡萄牙人是「肚飽眼飢」,什麼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而葡萄牙的東方貿易卻帶動了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工業品的生產。一旦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人只是轉手販賣他們製造的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艦隊一步步剝奪了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據點,自己取而代之。
而西班牙的衰落,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這與英國後來實行的頗為成功的戰略形成鮮明對照。英國的戰略是,置身於大陸事務的外圍,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人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則和法國一樣,集中注意力於歐洲大陸,並不斷地捲入歐洲戰爭。最終結果是,英國人能建立起一個世界范圍的龐大帝國,而西班牙人卻先後失去了對自己帝國的經濟控制權和政治控制權。
有部分資料來自網路知道
希望對您有幫助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Ⅷ 近代西班牙是如何衰落的
因為西班牙一開始就只能依靠掠奪來積累財富,同時自己也不願意跟隨工業發展的腳步,後面靠工業發展的國家越來越多,財富已經不能成為西班牙致勝的法寶了,就只能衰敗下去。
其實,很多國家不能在前幾個世紀持續發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大力發展生產力。工業革命可以說是發達國家發展的一個重大原因,基本上很多參與並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國家在現在都比較發達,例如英國和美國,西班牙沒有及時發展生產力就是衰敗的一大原因。
Ⅸ 進行早期殖民擴張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為什麼沒有走向強大
。。。。。。
西班牙和葡萄牙情況事實上不同。
葡萄牙到確實是因為本土的經濟和軍事(主要是陸軍實力)過分弱小,而且自西班牙主導、義大利城邦、羅馬教廷參與的勒班陀海戰(1571年)擊敗了奧斯曼帝國海軍以後,親教皇國家已經重新獲得了地中海的的海上貿易控制權,近東地區重歸穩定,地中海貿易重新開始興盛,西班牙可以通過地中海路線(當時西班牙在康布雷同盟戰爭後控制了義大利南部),就近獲得了香料通道,對葡萄牙依靠遠洋運輸(要繞道南非好望角)葡萄牙香料轉口事業,由於前者的低成本,葡萄牙香料貿易遭受了沉重打擊。葡萄牙一度繁盛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1578年葡萄牙國王因為他那討伐異端的觀念作崇,不顧葡萄牙陸軍實力非常弱小的情況,親自率兵在摩洛哥登陸和優勢伊斯蘭教軍隊作戰,結果戰敗陣亡,以後葡萄牙君主繼承權混亂,為西班牙在1580年兼並葡萄牙事件埋下殖民的伏筆。
1640年葡萄牙復國成功,但這事實上是對西班牙的主要敵人,自己的傳統盟友------尤其是英國屈辱地出讓貿易特權的情況下換來的獨立,這代價太大了。以後葡萄牙就一直是服務於英格蘭在西南歐利益的弱小國家。自然也不會強大。
西班牙方面,情況更復雜一點,事實上,說西班牙「沒有投入資金在生產方面」,這是馬克思和一些後來的左翼的經濟史學者比較牽強的做飯,在西班牙控制著尼德蘭南部的時代(1700年西班牙王位爭奪戰之前),盡管西班牙本土的工農業都比較貧瘠而落後,但由於佛蘭德地區有很強的工場製造業基礎,相對於當時依賴於羊毛原料出口的英格蘭和小農經濟為主的法國,西班牙還是事實上處於這當時的國際分工序列中,處於較高層的地位。自查理五世-腓力四世統治時期(16世紀中葉-17世紀中葉),西班牙國王也大量起用佛蘭德地區的中產者作為王國官員參與本土和歐洲其他領土的直接管理。(佛蘭德和西班牙的這種合作關系,為後來尼德蘭革命南北雙方的分道揚鑣,比利時一帶的尼德蘭南部最終選擇支持西班牙和天主教提供了一個經濟政治上的客觀基礎。)
西班牙自殖民地掠奪的貴金屬之所以未能讓自身的霸權保留的更久,筆者認為是敗在戰略上,對於歐洲北半部和歐洲中部的對抗和戰爭,西班牙入局得太深。
同時受羅馬天主教教廷的「普世性」觀念影響太深,西班牙當局更重視的是對於本土外天主教信仰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文化控制,對相同教派國家和地區的軍事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針對於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擴張、新教封建主在北歐和德意志北部獲得優勢,西班牙王室本來和亨利八世時代初期的英格蘭建立了親密友好關系,這種情況事實上是很合理的,但是當英格蘭選擇和羅馬教廷決裂的時候,西班牙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和英格蘭對立到底,這樣,在歐洲北半部對最後一張牌子也失去了。此時,一直不穩定的尼德蘭終於爆發革命了。在此後100年中,為了歐洲中部的哈布斯堡兄弟國家奧地利希望保持神聖羅馬帝國的天主教大一統理想,西班牙當局寧可承受幾次因龐大戰爭開支的破產,直接投入這場和西班牙這一個西南歐海洋國家實際利益關系不大的30年戰爭中。
所以,最主要的原因,西班牙殖民帝國由於是在短期內建立的,本土發展根基還不牢固,和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一樣,它的本土綜合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水平並沒有對鄰國形成很大優勢,但卻把自己的疆土延伸到自己控製成本過高的地區。西班牙當時獲得了義大利北部和尼德蘭這兩個歐洲最富裕發達的地區,統治者可能設想長期把這兩個地帶作為自己國家的領土而發展。其中義大利離西班牙本土比較近,西班牙當時要想長期控制這個區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現實的,但那個地區是通過戰爭獲得的,由於戰爭遭受嚴重破壞,西班牙卻並沒有很好地對該地區進行重建;而尼德蘭是通過和平手段獲得的,並沒有遭受很大的破壞,保持了作為西班牙本土消費品和稅款主要來源國的地位,而且憑借這因素該地區獲得更快的發展,但問題就是這個區域位置相對西班牙本土來說明顯偏北,民族關系淵源上也疏遠得多,而且中間相隔著強大的法國和英國,西班牙的確難以長期控制這個區域。正是由於西班牙犯了地緣政治的大忌,介入歐洲北半部政治事務太多而且不懂得及時抽身,也因為長期為這區域的戰事而虧空了國庫,不久葡萄牙和義大利也先後脫離其控制,結果她在短期內衰弱也就自然而然了。
說驕奢淫逸,17世紀以後,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已從義大利和西班牙轉移到法國,這種因王室和教會世俗化導致的驕奢淫逸,最嚴重的情況是發生在路易十三以後的法蘭西。但是法國仍然比西班牙和葡萄牙發展得更好很多。
骨子上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的原因都植根於統治者過度留戀於天主教大一統的那段中世紀歷史,都有中世紀騎士情結。只是因為國力差距而最終表現風格不同了。
Ⅹ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是如何衰落的
西班牙的衰落實際上是一種時代的局限性,西班牙剛開始被人稱為日不落帝國的時候,它的力量實際上是非常龐大的,它的衰落主要是因為他把收起來的資本用於享受而不是積累。西班牙的衰落可以說是一個巧合,也可以說是一個必然,因為它受到了時代的局限,同時也是因為他沒有去採取正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