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西班牙流感是什麼病毒
『壹』 史上殺人最多傳染病:1918年流感致數千萬人死亡
1918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死亡繼續威脅著歐美的青年男子時,一場流行性感冒橫掃歐亞大陸和北美,最終波及全球,使世界1/5的人屈服於它的 *** 之下,2000萬—4000萬人被它殺害,遠遠超過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於槍炮的人數,成為迄今為止在一年中殺人最多的一次傳染病。以後,每隔大約10—20年,人類就要受到一次全球性流感殺手的襲擊。
隱形殺手瘋狂奪命
1918年秋天,歐洲戰場上的大戰即將結束。由於美國人參加了歐洲大戰,協約國對同盟國的戰爭正接近勝利。在環境惡劣的戰壕里作戰的協約國士兵們滿懷希望,卻並不知道一場災難正悄悄來臨。流感殺手鑽進了戰壕,士兵們畏寒高燒,全身乏力,像得了一般感冒。普通感冒並不可怕,無論患者吃葯還是不吃葯,幾天就能痊癒。然而,這一次,病人的症狀迅速加重,高燒不退,病人因缺氧而拚命喘息,直至帶有血腥味的泡沫從他們的鼻子和口腔中沖出來,許多人窒息而死。士兵們這才明白,大禍臨頭了。殺人流感蔓延開來,死亡人數迅速上升,僅軍人就死了43000人。
人們發現,這次流感完全不同於一般的流感,一般感冒大多能自愈,死亡者多為老人和兒童,死亡率為0。1%。而這次流感對20—40歲的青壯年最具殺傷力。一般流感死因多為肺炎等並發症,而這次流感卻直接殺人,患者在得病後數小時內即迅速死亡。
這真是名副其實的殺人流感,其死亡率高達2。5%,是一般流感的20—25倍。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幾個朋友上班的路上還在聊天,其中1個人突然得了流感,還沒等到下班就死去了。還有個更恐怖的例子,4個女人興致勃勃地玩橋牌到深夜,相繼得了流感,一夜之間竟然死了3個。
西班牙因流感死亡800萬人
1918年殺人流感史稱「西班牙流感」。1918年5月,西班牙因流感死亡800萬人,殺人流感因此得名。
其實,早在1918年初春,殺人流感就在美國堪薩斯州的福特·雷里軍營爆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軍營里就有1100多人被感染,46人死亡。不過,由於這種流感最初的死亡率似乎並不高,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此後,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士兵渡過大西洋,這種流感開始在歐洲傳播。遍布於歐洲西部各地的美國兵營,到處彌漫著殺人流感的陰霾,被殺死的美國士兵的人數,佔美軍死亡人數的一半。
1918年9月,隨著戰時物資的航運,殺人流感在美國波士頓登陸,隨即傳遍全美。這一次,美國人終於看到了殺人流感的猙獰面目。僅僅在10月,美國就被「西班牙流感」殺死了2萬人,死亡率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5%;在紐約僅10月23日一天,就有851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在慶祝停戰日 *** 時,人群聚集在一起通宵達旦地狂歡,致使數百萬人染病,又有數萬人因此喪生。
在幾乎整個1918年裡,殺人流感沿著貿易路線和海運航線向全球傳播,橫掃北美洲、歐洲、亞洲、巴西和南太平洋,造成極為嚴重的傷亡。印度的死亡率特別高,每1000人中就有50人死於殺人流感。
至今,對1918年殺人流感從何而來仍眾說紛紜。雖然殺人流感最初來源於美國的說法十分流行,但也缺乏直接的證據。此外,還有人推測,殺人流感起源於亞洲,是流感病毒的一次遺傳突變帶來的。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質的變異使人類的免疫系統無法識別入侵之敵,令免疫力喪失。而當時一些協約國科學家則認為殺人流感是戰爭中使用芥子氣等化學武器造成的。
1918年殺人流感病毒很可能來源於豬或某種鳥類
殺人流感在1919年悄沒聲息地消失了。它來得很突然,消失得同樣神秘。科學家們後來在幾十年的研究中,相繼發現了甲、乙、丙共三種流感病毒,弄清了它們的遺傳結構,製造了對付它們的疫苗,卻仍對「西班牙流感」病毒所知甚少,更沒有防治它的疫苗。
為預防殺人流感再度爆發,20世紀80年代,科學界重新開始了尋找「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工作。其中有兩組科學家試圖通過發掘被1918年殺人流感奪去生命者的遺體,來找到「西班牙流感」病毒,從而破譯其遺傳密碼。其中一個研究小組以美軍病理學研究所的塔本博格博士為首,另一個則以世界流感權威克絲娣博士為首。
這兩個研究小組初步揭開了「西班牙流感」神秘的面紗。原來,「西班牙流感」是一種甲型流感病毒變異引起的烈性傳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在哺乳動物和鳥類中分布很廣。豬和雞均可能是殺人流感病毒的宿主,豬流感和雞流感均可能傳染給人。不過,由於缺乏1918—1939年及1918年以前流感病毒的樣本,科學家們很難判斷1918年殺人流感從何而來。有人認為這種流感病毒原本寄生在鳥類身上,由鳥類傳染給人,人又傳染給豬。中國科學家的研究證明,甲、乙、丙型流感病毒均能自然感染豬,並認為豬可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長期宿主,同時還起了人和鴨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組的中間宿主作用。因此,1918年殺人流感病毒很可能來源於豬或某種鳥類。
甲型流感病毒自1918年以來已經發生了5次大變異,相繼產生了甲0、甲1、甲2、甲3、新甲1等5種亞型流感病毒。其中的甲2、甲3、甲1型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1968年和1977年共三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每次都造成大量死亡。
『貳』 1918大流感的三個階段為
1918大流感的三個階段為如下:
流感概述
帶給人類的災難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全世界死亡人數至少為2500萬。[2](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
名稱由來
編輯播報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這一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而在當時的西班牙,則稱此病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3]。
全球流行的過程
編輯播報
流行全程三波段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
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
關於第一波
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
在這一年的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都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
關於第二波
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馬什哈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蘇俄內戰而無法確認)。
8月27日,流感傳入美國,並在波士頓的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
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並發症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西雅圖的電車服務員拒絕沒有口罩的乘客搭乘。
同年10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關於第三波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而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
流行的范圍和影響
編輯播報
此流感蔓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孫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中國台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
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順著縱貫線往南擴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緱等地,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縣,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
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
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少數民族則為3.5%。
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原因分析與假設
這次流感一個重要現象,是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對此,有兩種假說: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歷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二是青壯年免疫系統較好,在消滅外來病毒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發燒、發炎現象也較嚴重。
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叄』 西班牙流感是什麼時候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美國首都華盛頓急救中心
市政廳里的西班牙流感患者愛德華·阿爾蒙·羅傑斯攝
西班牙流感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傳性疾病之一,與1347年至1351年爆發的「黑死病」相當,但就流傳的范圍和傳染的人數而言,遠遠超過「黑死病」。
西班牙流感(H1N1病毒)1918年1月爆發,一直持續到1919年12月(個別地區持續到1920年),幾乎傳播到地球有人居住的各個角落,包括太平洋和北極圈的一些孤島。各國政府和民間組織全力抗擊西班牙流感,有的把政府機關騰出來,有的搭帳篷,用作西班牙流感患者的急診和病房。
1918年至1919年,有5億人被傳染上了西班牙流感,5000萬至1億人死亡,患者死亡率高達20%。當時世界有17億人口,這意味著全球三成的人被傳染上了西班牙流感,死於西班牙流感的人數佔世界人數口總數的3%-6%。
一些國家死於西班牙流感的人數如下:印度1700萬,占人口總數的5%;伊朗90萬-243萬,占人口總數的8%-22%;印度尼西亞150萬,占人口總數的5%;日本39萬人;英國25萬;法國40萬;加拿大5萬;迦納10萬。
在巴西,西班牙流感奪走了30萬人的生命,包括當選總統。在1918年巴西總統競選中,羅德古斯·阿爾維斯(1848-1919)以99%的得票率當選總統,按計劃在1918年11月15日宣誓就職;在宣誓就職前,西班牙流感把他擊倒,1919年1月16日不幸去世。
在美國,28%的人被傳染上了西班牙流感,其中67.5萬人死亡。1918年,西班牙流感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讓美國人口壽命減少了12年。在其他國家也大致如此,西班牙流感讓世界人口壽命銳減。
與其他流感不同的是,西班牙流感不是讓老人、兒童、體質弱的人更容易死亡,而是讓健壯青年更容易死亡。
其實,西班牙流感並非源發西班牙。西班牙流感爆發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英國、法國、美國、俄國、義大利等交戰國有嚴格的戰時新聞審查,導致這些國家的媒體對此報道遲緩;再有,戰爭新聞擠滿了報紙各個版面,也無暇報道這種流感。西班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不存在戰時新聞審查,媒體及時密集報道了這種流感,由此,世界其他國家誤認為這種流感是從西班牙流傳出來,便給它起名「西班牙流感」。http://mepzx.com/zd/ym
『肆』 百年前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病毒的源頭來自哪裡
歷史上的西班牙流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1918~1919年期間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家,持續時間長達2年,造成全球約5億人感染, 接近當時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最終導致5000餘萬人死亡(另有估計死亡人數1億)。
起初,人們以為病毒源頭在西班牙,而西班牙認為是源於法國,美國人認為源頭在於中國勞工營.......開始互相指責,但最後發現,既非西班牙、也非法國、更非中國勞工營,而美國的軍營才是“西班牙流感”的發源地!
流感肆虐歐美時,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之中,各國都在實行新聞管制,防止報道流感動搖軍心民心,所以都嚴格保密本國情況,導致無數人毫無准備,進而感染了流感病毒。而西班牙是中立國,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在流感爆發之後半年報道了疫情,可惜為時已晚,當時全球已經死亡2500萬-4000萬人,僅5月份死亡就高達800萬,這還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數據,亞非拉地區並未完全統計。
『伍』 人類歷史上6次流感大爆發,你怎麼看呢
流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厲害的傳染病之一。從16世紀以來,在過去的400年裡,有記載的全球性的“大流感”至少有30次。本文主要描述20世紀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的6次重要的“大流感”,通過科學地學習歷史,來了解流感的發生、發展和變化。
“西班牙流感”
2009年4月初,在墨西哥和美國出現一種新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該病毒通過人-人傳播迅速在全球范圍蔓延,並導致 21 世紀的首次流感大流行。截至 2010年8月6日,向 WHO報告的實驗室確診的全球因感染2009甲型 (H1N1) 流感而死亡的官方統計人數為18449人。
『陸』 有誰知道1918~~1919年,歐洲有一場瘟疫,聽說死了20000000人,可有此事
1900年 黑死病
中世紀瘟疫 上世紀重演
●傳播速度極快 ●全身疼痛至極 ●抓狂失常而死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稱「黑死病」,這是一種以老鼠和跳蚤為傳播媒介、傳播速度極快的傳染病。中世紀時,一場肆虐歐洲的黑死病,加上戰爭和飢饉,使歐洲約半數人口命喪黃泉。就這次災難所導致的死亡人數、混亂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超過了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
黑死病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有親歷者寫道:「這種疾病的症狀是劇烈的發燒和冷顫,患者感到頭痛欲裂,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劇烈的疼痛蔓延到後背和四肢。腋窩和腹股溝出現紅色的腫塊,一旦觸碰就會非常疼痛。皮下會出現大量的出血點,最後形成黑色的血淤。患者神志恍惚,不停地呻吟,煩躁不安地翻來滾去,反復抓扯床單。他們的狂躁不安只有在陷入休克時才會稍稍得到緩解,而只有死亡才會最終停止這一切。」
上世紀初舊金山爆發黑死病
提起「黑死病」,許多人會以為只是發生在歐洲中世紀的歷史,卻對上個世紀初舊金山爆發的「黑死病」少有了解:1900年~1905年以及1907年~1908年,舊金山有280人感染了鼠疫,其中172人死亡。
第一個死亡者是唐人街華人
1900年3月,舊金山第一個患上黑死病的人死亡。他叫黃初景,41歲,是一名居住在唐人街的木材商人。市政衛生部門不等確切的診斷結果出來,連夜用繩索將唐人街的建築物圍起來,將這個社區隔離了。衛生部將責任推給了當地所有華人居民,而白人在唐人街開辦的商業企業卻沒有被隔離。
隨著更多人染上這一烈性傳染病,美國政府才不再針對唐人街,並派來路伯特·布魯專員,路伯特上任後採取了強有力的公共衛生措施,著重消滅老鼠和鏟除便於鼠類大量繁殖的環境。他用水泥建築取代了木結構建築,還發起了一次鼓勵人們捉老鼠的運動,每捉一隻就獎勵10美分。布魯的努力最終建立了廣泛的「防鼠聯盟」,黑死病才沒有繼續泛濫下去。
1918年 西班牙流感
奪命5000萬 國王也中招
●為禽流感變異 ●專襲擊青壯年 ●曾波及至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陷入自相殘殺之中,死亡者數十萬,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然而,就在這場浩劫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場流感的爆發奪去了近5000萬人的性命,這就是上世紀人們聞之色變的西班牙流感,或稱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學家研究發現,西班牙流感實際上就是禽流感的變異。
美國遠征軍把病菌帶到歐洲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處於大動亂、大改組,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發生了。當時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稱之為西班牙流感。由於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發生在1918年故也稱之為1918年流感。
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發於美國堪薩斯洲的芬森軍營。1918年3月11日午餐之前,軍營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嗓子疼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之後的周末,這個軍營里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很快又傳播至底特律等3個城市→3月美國遠征軍乘坐船帶至歐洲前線→4月傳播至法國軍隊,然後至英國和其他國家軍隊→5月達義大利、西班牙、德國、非洲,印度孟買和各爾各答→6月由英國遠征軍傳播至英國本土,然後至俄羅斯、亞洲達中國、菲律賓、大洋洲至紐西蘭→1919年1月達澳大利亞,即不到一年時間席捲全球。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5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多萬,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亡總人數還多。這次流感呈現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特徵。以往的流感總是容易殺死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這次的死亡曲線卻呈現出一種「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這次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
[
西班牙國王也不能倖免
美國死亡人數50萬,僅10月10日費城就有759人死於流感,西班牙800萬人患病,包括國王阿方索三世在內,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電車停運;英國喬治五世也未倖免,英格蘭和威爾士死亡達20萬,皇家艦隊三周無法入海,影響作戰;印度孟買死亡700萬;一些因紐特人村遭受滅頂之災,有一村80人死於流感73人;20%的西薩摩亞人死於流感。許多國家屍體堆山;加拿大渥太華有軌電車沒有乘客;學校,歌舞劇院,電影院無燈光,游泳池和保齡球館空無一人;南非一個小鎮由於缺乏棺木,毯子裹屍體草草下葬,白天滿街出殯,夜晚救護車穿梭。
1918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國,3月始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警察患病過半,哈爾濱40%人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上海也出現過兩個流行波。
西班牙流感為禽流感變異
然而關於西班牙流感從何而來?為何發病率和病死率為此高?為何主要侵襲青壯年人群這一系列問題困惑了人們將近一個世紀,只到今年10月5日,科學家研究發現,1918年導致許多人死亡的疾病是一種禽流感。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已經顯示,曾在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鳥類。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發表的文章說,他們已經找到1918年病毒與現在亞洲出現的禽流感病毒H5N1的共同的基因變異。美國另一個研究小組也在《科學》雜志發表文章,他們已經在老鼠身上成功再造了1918年的病毒。他們發現的一些基因密碼將有助於對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出預報和准備。
史上其他致命流感
看似「小病」的流行性感冒卻能給人類造成最致命的威脅。流感變異種類多,傳播速度快,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嚴重威脅。據統計,從上世紀開始,除了西班牙流感外,人類歷史上至少還經歷過3次大規模流感的襲擊。
1957年亞洲流感 8個月內席捲全球
人類第二次威脅性的大流感是「亞洲流感」。這次流感因首發地為亞洲而得名,應稱為甲2(H2N2)亞型流感。此類病毒於1957年2月首發於我國貴州省西部,在8個月內席捲全球。發病率在15%~30%左右,病死率並不高。
人們很難認為H2N2毒株是由以往人群中流行的H1N1毒株演變而來,故多數人推測H2N2毒株來源於動物流感病毒。
1968年香港流感 幸而殺傷力不大
香港流感因首發於我國香港特區而得名,應稱甲3(H3N2)亞型流感。此類病毒於1968年7月中旬首發於我國香港特區。傳播速度和發病率均不及H2N2亞型流感。
1969年1月波及日本,1968年9月由於越戰美國把病菌帶到美國而傳至北美,1969年又傳至南美和南非。
1976年美國豬型流感當地人談豬色變
1976年2月美國新澤西洲迪克斯堡新兵營中發生了一起豬(H1N1)亞型毒株引起的流感爆發事件,約200餘人被感染,一人死亡。當時福特總統欲想連任,親自批准1.35億美元制備豬流感疫苗,用於全民免疫接種,而其他國家均持觀望態度,結果美國推測失誤,疫苗也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引起許多異議和訴訟。福特為競選總統而批准此冒險計劃,養豬場提出抗議,要將豬流感改為新澤西洲流感以免居民談豬色變。本次流感和病原學分析表明,豬型流感病毒是由豬直接傳播人。
『柒』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流感被稱為
西班牙流感。
在過去的100年,共暴發過4次全球范圍內的流感大流行,分別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1957年「亞洲流感」(H2N2)、1968年「香港流感」(H3N2)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
這4次大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導致,1918年「西班牙流感」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瘟疫」。由於當時社會醫療條件和科技水平有限,人類對流感病毒的認識不足,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充分展示了流感病毒的天然威力。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簡介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2500萬~1億人死亡。而當時的世界總人口,不過17億人左右。根據事後的科研表明,「西班牙流感」並不源自於西班牙,「零號病人」也並不出現於西班牙。為什麼,從歐洲向全世界蔓延的大流感,被命名為「西班牙流感」?
因為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美德和所有歐洲參戰國,都實行嚴格的新聞管制,一切可能有損於前線士氣的事情都不允許報道,更不允許把區域流感渲染成「瘟疫」。
整個歐洲,只有中立國西班牙的媒體不受管制,他們也不用報道戰爭,每天就報道自家的流感情況,全球媒體也迅速跟進,甚至還給西班牙流感病毒起了一個名字,叫「西班牙流感」。就這樣,強勢媒體確定了這個名字,並且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