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歷史疫情都有哪些西班牙

歷史疫情都有哪些西班牙

發布時間: 2023-02-06 00:42:56

Ⅰ 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幾次重大疫情,最終人類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從2020年3月24日以來,新冠病毒疫情已經持續了快一年了,從目前的趨勢看,比起其他國家,我國對新冠的治療和預防都取得很不錯的成效,並且是優先恢復經濟的第一個國家之一。 其實縱觀人類 歷史 ,我們與疫情的戰斗從未停歇過,比起現在的新冠疫情,人類 歷史 上甚至還有幾次更加讓人感到後怕的疫情,但是 歷史 證明,每一次發生疫情,我們都頑強地挺了過來 。那麼人類 歷史 上出現過幾次類似新冠病毒的重大疫情呢?每一次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黑死病死了多少人

目前還不能確定有多少人死於黑死病。據估計,1347年至1351年間,歐洲約有 2500萬 人死於鼠疫。

是什麼導致了黑死病

人們普遍認為黑死病是鼠疫的結果,是由 鼠疫耶爾森菌 感染引起的。現代遺傳分析表明,在黑死病期間引入的鼠疫菌菌株是已知會導致人類疾病的所有現存流行的鼠疫菌菌株的祖先。因此,現代鼠疫起源於中世紀時期。其他科學證據表明,黑死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

黑死病起源於哪裡

導致黑死病的瘟疫被認為起源於14世紀早期到中期的中國,並沿著貿易路線向西傳播到地中海和北非。1348年傳到英格蘭南部,1350年傳到英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黑死病的影響

黑死病的影響是多種多樣的。貿易遭受了一段時間的損失,戰爭也暫時被放棄了。許多工人死亡,家庭因失去生存手段而遭受打擊,造成個人痛苦。反猶太主義在整個歐洲急劇加劇,因為猶太人被指責傳播了黑死病,許多猶太人被暴民殺害或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黑死病也被稱為 Great Mortality ,這個術語來源於中世紀編年史中對Great Mortality的使用。這個術語,和「大瘟疫」(magna plague)一起,在中世紀用來指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黑死病以及其他疾病的爆發。「黑死病」有時也用來指黑死病,雖然很少在學術研究中使用。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是 歷史 上最致命的流感,感染了全世界約5億人——約佔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並造成約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其中包括約67.5萬美國人。1918年的流感首先在歐洲、美國和亞洲部分地區發現,然後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當時,沒有有效的葯物或疫苗來治療這種致命的流感毒株。在病毒結束其致命的全球蔓延之前,市民被要求戴上口罩,學校、劇院和企業關閉,屍體堆積在臨時停屍房。

西班牙流感 並非起源於西班牙 ,盡管有關它的新聞報道起源於西班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班牙是一個中立國家,擁有自由的媒體,從一開始就報道疫情,1918年5月下旬在馬德里首次報道。與此同時,同盟國和同盟國的戰時審查人員掩蓋了流感的消息,以保持士氣高漲。由於西班牙的新聞來源是唯一報道流感的媒體,許多人認為它起源於那裡(與此同時,西班牙人認為病毒來自法國,並稱之為「法國流感」)。

流感是什麼

流感是一種攻擊呼吸系統的病毒。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產生呼吸道飛沫,傳播到空氣中,然後附近的任何人都可以吸入。此外,一個人如果接觸了帶有病毒的東西,然後接觸他或她的嘴、眼睛或鼻子,就會被感染。

導致大流感的原因

目前還不清楚導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特定流感毒株來自哪裡 ,然而,1918年的流感首先出現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地區,然後在幾個月內傳播到地球上幾乎所有其他地方。

盡管1918年的流感並沒有被隔離在一個地方,但它卻被全世界稱為西班牙流感,因為西班牙受到了這種疾病的重創,而且沒有像其他歐洲國家那樣受到戰時新聞中斷的影響。(據報道,就連 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感染了流感 。)

1918年流感的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擊倒了許多以前 健康 的年輕人 ——這群人通常對這種傳染病有抵抗力——包括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人。

事實上,死於1918年流感的美國士兵比在戰爭中陣亡的士兵還要多。美國海軍有40%的人感染了流感,陸軍有36%的人患病,而軍隊通過擁擠的船隻和火車在世界各地移動,幫助傳播了這種致命病毒。

據估計,全世界死於西班牙流感的人數在 2000萬到5000萬 之間,但也有人估計,死於西班牙流感的人數高達1億,約佔世界人口的3%。由於許多地方缺乏醫療記錄,確切的數字是不可能知道的。很少有地方對1918年的流感免疫——在美國,受害者從大城市的居民到偏遠的阿拉斯加社區。據報道,就連 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總統 在1919年初談判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時也感染了流感。

大流感的起源

科學家們仍然不確定西班牙流感起源於哪裡,盡管理論指向法國、中國、英國或美國,1918年3月11日在堪薩斯州賴利堡的芬斯頓營報告了第一例已知病例。

一些人認為,受感染的士兵將病毒傳播到全國各地的其他軍營,然後將病毒帶到海外。1918年3月, 84000 名美軍士兵穿越大西洋,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又有 118000 名美軍士兵緊隨其後。

對抗西班牙流感

1918年流感爆發時,醫生和科學家都不確定是什麼引起的,也不知道如何治療。與今天不同的是,當時沒有治療流感的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葯物。(第一個獲得許可的流感疫苗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在接下來的十年裡,疫苗製造商可以正常生產疫苗,幫助控制和預防未來的大流行。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結束

到1919年夏天,流感大流行結束了,被感染的人要麼死亡,要麼產生了免疫力。

近90年後的2008年,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1918年流感如此致命的原因:一組由三種基因組成的病毒可以削弱患者的支氣管和肺部,為細菌性肺炎掃清道路。自1918年以來,又發生了幾次流感大流行,但都沒有致命。


1957年流感大流行,又稱亞洲流感大流行或亞洲流感,1957年2月在東亞首次發現流感爆發,隨後傳播到世界各國。

流感起源

1957年2月, 新加坡 首次發現了流感的爆發。在隨後的幾個月里,疫情蔓延至香港及周邊地區。到1957年夏天,它已經到達了美國的沿海地區。

流感導致死亡人數

1957年的流感大流行在全球造成了大約100萬到200萬人死亡,被普遍認為是20世紀三次流感大流行中最不嚴重的一次。

1957年的流感大流行影響流感疫苗的開發

1957年流感大流行是由 H2N2流感病毒 引起的,此前很少有人接觸過這種病毒。一種針對H2N2的疫苗迅速研製出來,但後來的評估表明,產生免疫需要比通常更多的疫苗。H2N2不再在人體內循環,而是由動物攜帶。由於H2病毒具有大流行的潛力,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假定的H2疫苗,作為大流行前疫苗計劃的一部分。


埃博拉病毒全身性疾病,以前稱為埃博拉出血熱,是一種由絲狀病毒科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會導致嚴重的、通常是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


在人類中,埃博拉病毒導致 25%至90% 的病例死亡。


病毒起源

埃博拉病毒得名於中非剛果盆地北部的 埃博拉河 ,它們於1976年在那裡首次出現。目前已經描述了 五種埃博拉病毒 ,分別為扎伊爾埃博拉病毒、蘇丹埃博拉病毒、Taï森林埃博拉病毒、萊斯頓埃博拉病毒和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它們以各自的爆發地點命名。這些病毒通常被稱為埃博拉病毒(EBOV)、蘇丹病毒(SUDV)、Taï森林病毒(TAFV)、雷斯頓病毒(RESTV)和本迪布喬病毒(BDBV)。

病毒爆發

第一次疫情於1976年在扎伊爾(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蘇丹(包括現在的南蘇丹)爆發,導致400多人死亡。1995年5月,剛果民主共和國隨後爆發疫情,導致基奎特地區暫時隔離,250多人死亡。後來,2000年烏干達和2002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疫情也導致數百人死亡。其他值得注意的疫情包括南蘇丹延比奧縣(2004年)和烏干達本迪布焦縣(2007年)和基巴萊縣(2012年)的疫情。

然而,到2020年初,北基伍省和伊圖里省繼續發現埃博拉病例。截至5月,自疫情爆發以來確診死亡和記錄病例總數分別超過2200和3400。6月初,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官員報告說,在Équateur省姆班達卡出現了新的群體性病例。 針對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接種工作一直持續到2020年上半年

病毒感染過程

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埃博拉病毒呈長絲狀,有時呈分枝狀或纏繞狀。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含有一個分子的非傳染性單鏈RNA(核糖核酸)。 目前還不清楚病毒是如何攻擊細胞的;據推測,它們會產生抑制免疫系統的蛋白質,從而使病毒的繁殖不受阻礙。

埃博拉病毒可通過接觸受 感染的血液和體液 以及接觸被 這些液體污染的表面或物體傳播 。在患者體溫恢復後的器官中也發現了該病毒。在男性中,在恢復 健康 後,病毒可在精液中保持傳染性長達兩個月。不衛生條件和缺乏足夠的醫療用品可能是這一疾病傳播的因素。在葬禮儀式上與死於埃博拉的人的屍體密切接觸也會導致埃博拉病毒的傳播。

病毒發病過程

埃博拉病毒的潛伏期為 2至21 天。疾病的發作是突然而殘酷的。感染者可能出現發燒、嚴重頭痛和肌肉疼痛以及食慾不振等症狀。幾天內,病毒會引起一種稱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情況,其特徵是 血凝塊和出血

疾病的治療

目前對埃博拉病毒還沒有已知的治療方法,不過,由於倖存者血液中存在埃博拉抗體,從康復的埃博拉患者身上輸入全血或血漿可能是有益的。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維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給予血液和血漿以控制出血。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倖存者可能會受到稱為「 埃博拉後綜合征 」的一系列長期 健康 並發症的影響。在對急性埃博拉感染患者的後續研究中,發現許多人患有葡萄膜炎(眼睛發紅和疼痛)、視力喪失、耳鳴、聽力喪失、中風、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以及其他肌肉骨骼和神經功能異常。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SARS)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有時是致命的呼吸道疾病。2002年11月,SARS首次在中國出現。在幾個月內,SARS由毫無戒心的旅行者傳播到世界各地。

非典表明,在一個高度流動和相互聯系的世界裡,感染可以多麼迅速地傳播。另一方面,國際合作使衛生專家得以迅速控制疾病的傳播。自2004年以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已經沒有了SARS的已知傳播。

SARS的症狀

非典型肺炎通常以類似流感的體征和症狀開始——發燒、發冷、肌肉疼痛、頭痛,偶爾腹瀉。大約一周後, 症狀和體征 包括:

SARS是一種可以導致死亡的嚴重疾病。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的跡象或症狀,或在國外旅行後出現類似流感的跡象或發燒症狀,應立即就醫。

SARS的病因

SARS是由一種 冠狀病毒 引起的,它與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屬相同。在此之前,這些病毒對人類並不是特別危險。

然而,冠狀病毒會在動物中引起嚴重疾病,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懷疑SARS病毒可能已經從動物傳染給了人類。現在看來,這種病毒很可能是從一種或多種動物病毒進化成一種新的毒株。

SARS傳播方式

大多數呼吸系統疾病,包括SARS,都是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通過飛沫進入空氣中傳播的。大多數專家認為SARS主要通過密切的個人接觸傳播,例如照顧SARS患者。病毒也可能通過被污染的物體傳播,如門把手、電話和電梯按鈕。

影響SARS傳播的因素

一般來說,感染SARS的最大風險是那些與感染者有過直接、密切接觸的人,比如家庭成員和醫護人員。

並發症

許多SARS患者會發展為肺炎,呼吸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需要使用機械呼吸器。SARS在某些情況下是致命的,通常是由於呼吸衰竭。其他可能的並發症包括心臟和肝臟衰竭。

6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或肝炎等潛在疾病的人——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最高。

SARS的預防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幾種SARS疫苗,但沒有一種在人體上進行過測試。如果你照顧的病人可能感染沙士,請遵守以下安全指引:

洗你的手,洗手,洗手!!!


COVID-19目前被認為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傳播,包括人與人之間的身體接觸(約6英尺內)。感染了病毒但沒有表現出症狀的人也可以將病毒傳播給他人。COVID-19的再感染病例也有報告,但很罕見。我們仍在了解這種病毒的傳播方式及其引起疾病的嚴重程度。

COVID-19非常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容易程度因人而異。導致COVID-19的病毒似乎比流感傳播更有效,但不如已知影響人類的傳染性最強的病毒之一麻疹的傳播效率。

COVID-19最常在密切接觸中傳播


COVID-19有時可通過空氣傳播

一些感染可以通過接觸病毒的小飛沫和顆粒傳播,這些小飛沫和顆粒可以在空氣中停留幾分鍾到幾小時。這些病毒可能會感染距離感染者6英尺以外的人,或者在感染者離開該空間之後。

這種傳播被稱為空氣傳播,是結核病、麻疹和水痘等傳染病傳播的重要途徑。

有證據表明,在某些情況下,COVID-19患者似乎已經感染了2米以外的其他人。這些傳輸發生在通風不足的封閉空間。有時感染者呼吸沉重,例如唱歌或鍛煉時。

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認為,COVID-19患者產生的傳染性小飛沫和顆粒數量已經足夠集中,可以將病毒傳播給他人。被感染的人在同一時間內或在COVID-19患者離開後不久都在同一空間。

現有數據表明,導致COVID-19的病毒通過與COVID-19患者的密切接觸傳播比通過空氣傳播更常見。

COVID-19通過接觸受污染表面傳播的可能性較小

呼吸中的飛沫也會落在物體表面和物體上。人接觸帶有病毒的表面或物體,然後接觸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都有可能感染COVID-19。

接觸表面傳播並不被認為是COVID-19傳播的常見方式

COVID-19很少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

在某些情況下,導致COVID-19的病毒似乎可以從人傳播給動物。CDC了解到,全球有少數寵物,包括貓和狗,據報道感染了導致COVID-19的病毒,大多數是在與COVID-19患者密切接觸後感染的。了解如果你有寵物你應該做什麼。目前,COVID-19從動物向人類傳播的風險被認為很低。

COVID的預防:保護好自己和他人


從達爾文的進化論角度說,的確細菌和病毒的變異比人類快許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強許多,但是人類有著天生聰穎的智慧,快速發展的 科技 和生命科學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我相信,這次的新冠疫情我們也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而且縱觀人類 歷史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並不是人類面臨的第一次重大疫情,相比於 2500萬 的黑死病死亡人數,目前新冠導致的的死亡人數的確還望塵莫及,但是不論是黑死病,SARS還是埃博拉, 歷史 證明,人類最後都頑強地挺了過來,而且如今的醫療條件和 科技 水平都遠高於從前 ,因此,我們還是要保持 積極樂觀的心態繼續生活 ,相信總有一天,疫情總會結束,再次迎來更好的美好生活! 加油!


Ⅱ 人類歷史上抗擊疫情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

1、流行病疫情並非新現象,為遏制病毒傳播而隔離個人或社區的做法也早已有之。這種做法已經有大約3000年的歷史了,只不過現在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罷了。

2、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月1日報道,長期以來,隔離都被用作一種嚴厲的手段,以遏制一時無葯可治的疾病的傳播。面對麻風病、鼠疫、黃熱病、霍亂、斑疹傷寒以及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隔離都是全世界所能採取的最後一招。由於世界各地之間的人員往來越來越頻密,流行病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的風險也日益升高。

3、關於隔離病人以避免傳染擴散的記載,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波克拉底著作中就可以找到。

4、對麻風病等疾病的患者群體進行隔離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公元706年。當時,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瓦利德一世在大馬士革建立了第一所醫院,該醫院為麻風病患者設置了專門的病區。在中世紀時期,修建麻風病院的做法在整個歐洲普及開來,最多的時候達到約1.9萬所。

5、然而,真正意義上的隔離被用作控制流行病的官方措施,是從14世紀「黑死病」席捲歐洲之後開始的。1377年,當時的重要港口城邦、威尼斯的殖民地拉古薩(今為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夫尼克),推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項制度化的隔離措施。義大利語中「隔離」一詞的原意就是對船隻和船上人員進行為期40天的逗留觀察,作為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事實證明,這種40天隔離期對於核查旅客的健康狀況非常有效,因為鼠疫患者從感染到死亡一般不超過40天。

6、拉古薩甚至還在附近的一個島嶼上建立了一處名為「拉扎雷托」的隔離中心。來自疫區船隻上的人員都會被送進該隔離中心。到19世紀,歐洲和北美的多個城市都已修建了專門的隔離中心。

7、除了留下可怕的死亡人數(1348年至1359年間奪走歐洲30%人口的生命),「黑死病」大瘟疫也標志著傳染病控制手段發展的轉折點。在大瘟疫時期發展出的策略不僅包括在專門醫院對患者進行隔離,還有對場所和器物進行消毒,以及對屍體進行妥善處置等。

8、在19世紀中葉,對傳染病的研究取得了進展,並為隔離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潛伏期等概念的引入提高了隔離措施的有效性。從那以後,隔離被普遍用作阻止傳染病蔓延的一種方法,盡管這種方法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有效。1793年,美國費城暴發黃熱病疫情,奪走了4000多人的生命,而在那之前採取的隔離沒能奏效,因為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傳播這種疾病的是蚊子。

9、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在短短一年內就殺死了全球約4000萬人。為了防止其傳播,各國實施了許多非葯物干預措施,例如提倡良好的個人衛生、隔離感染者、關閉公共場所等。

Ⅲ 全球疫情哪些國家封城了

義大利、西班牙和捷克。
義大利是全球首個宣布全國范圍內實行封城令的國家。
緊隨其後的是西班牙和捷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該國將從當天起進入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除購買食物、葯品等必需品,照顧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情況外,全國民眾必須待在家中,不得在街上走動。捷克政府則於15日深夜宣布「封國」,禁止非必要的人員自由流動,全國民眾居家隔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Ⅳ 歷史大概發生過幾次全球性疫情

下面我們看一下歷史上兩次大疫情造成傷亡人數,如果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第一次大疫情:1348年,是黑死病(1347-1353年)的高峰之年,這場由鼠疫引發的瘟疫,預估造成全球死亡人數7000多萬,歐洲三分之一的人數死亡。這都是預估,不同口徑不同的結果,但都是天文數據。


怎敢想像7000萬人,是一個什麼概念?不過這種歷史性的災難,是不可避免,它就像人類免疫系統也會有低下的時候一樣,社會發展也是如此。


第二次大疫情:1918年,是歷史上最兇猛流感的大爆發之年,這場流感又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按照估算,導致2500萬-4000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遠遠高於一般流感的0.1%。


社會發展有規律,對應的社會性災難也會有規律,所以,人來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與自然和諧共處。


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兩次全球性的慘劇,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由於特殊歷史時期,經濟、科技發展有限,缺乏足夠的醫學知識和葯物來對抗如此大的疫情,所以只能眼巴巴看著疫情泛濫、蔓延。

第二:缺乏公共衛生體系,更不用談隔離。因為社會制度不健全,導致面對突如其來疫情,根本無從下手,加之信息閉塞,最後結果就是飽受疫情摧殘。


當然,盡管社會在發展,人類生存就離不開各種疫情「騷擾」,但是能夠遵從自然法則,守護好祖輩言訓,那麼就算疫情到來,

Ⅳ 90年到22年都有哪些疫情

西班牙流感、東北鼠疫、烏干達鼠疫、腸炭疽、SARS非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1、1918到1920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流感暴發西班牙流感死亡5000萬人。
2、1920到1921年中國東北鼠疫流行9300人死亡。
3、1926到1931年烏干達鼠疫大流行死亡率近90%。
4、1989年中國西藏江達縣暴發20世紀下半葉最嚴重腸炭疽。
5、2003年SARS非典2002年11月,廣東省佛山市出現首例SARS病例,也是世界首例SARS病例,並迅速形成疫情。
6、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Ⅵ 日本一年疫情爆發幾次了

堅持在今日頭條更新日本疫情每日最新數據,1月1日日本全國新增感染人數86924人,死亡人數新增247人,死亡人數持續保持較高趨勢,其中新增感染人數超1500人以上的都‬道‬府縣‬情況分別為:

1.東京都據共同網1月15日報道,距離日本境內報告第一例新冠確診病例,已經過去整整一年。2020年1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至今,日本境內累計感染病例已達30萬例、死亡病例逾4000例,疫情不見好轉的狀況仍在持續。政府對11個都府縣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確診病例數仍大大超過解除宣言的標准,如今已到最關鍵的時刻。

日本已經遭受了三波疫情的襲擊。在之前的兩次中曾一度出現減少趨勢。然而從去年11月左右開始的「第三波」疫情,已導致1月8日新增感染者超過7800人,刷新單日最高紀錄,之後也一直居高不下

Ⅶ 歷史上全球最嚴重的三大疫情

1、雅典鼠疫:

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

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症狀包括高燒、口渴、喉嚨舌頭充血、皮膚紅腫病變等。

鼠疫發生時,正值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人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軍事行動,沒有認真防控疾病蔓延,導致慘劇發生。

2、古羅馬「安東尼瘟疫」:

公元164-180年,羅馬士兵打仗回來,帶來了天花和麻疹,並且傳染給了安東尼的人們。

當時羅馬平均每天有2000人染病死去,連羅馬帝王也未能倖免,維魯斯大帝及安東尼大帝先後染病而死。

史書描述,此傳染病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痛腫痛、手腳潰爛、高燒、嚴重口渴、皮膚化膿。

瘟疫持續十幾年,使得羅馬失去近500萬人,軍隊喪失戰鬥力,最終導致羅馬帝國「黃金時代」的終結。

3、建安大瘟疫

東漢末年從建安九年至建安二十四年中原地區流行瘟疫兇猛。

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說「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特別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死人特多。魏文帝曹丕回憶說:「昔年疾疫,親故多受其災」。又說:「疫癘多起,士人凋落」。那時中原「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

4、查士丁尼瘟疫

公元541-542年在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剛開始在埃及爆發,隨後速度蔓延到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區。最嚴重時,一天就有上萬人不幸死去。

瘟疫持續肆虐了半個世紀,消滅了四分之一的羅馬人口,引起的飢荒和內亂,造成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5、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類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以病患全身長出的標志性黑斑而得名,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治癒率基本為0。

1348-1350年間,共有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四十年後,瘟疫再次爆發,共造成全世界約7500萬人死亡。

Ⅷ 西班牙大流感最早爆發於美國,為何稱其為法國流感

爆發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可以說是近代以來最為嚴重的疫情之一,先後在全球造成了近10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的爆發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美國的堪薩斯州軍營,然而這次流感卻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雖然被命名為“西班牙大流感”,但最早的爆發記錄卻出現在美國

然而,在《新人類傳染病命名的最佳實踐》頒布之前,人們關於傳染病的命名,其實還是比較混亂的,不僅存在以地名命名的情況,例如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出血熱、馬雅羅病毒等等,而且還存在以人名命名的情況,例如耶爾森鼠疫菌、艾希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等,以及以動物命名的情況,例如牛海綿狀腦病、牛分枝桿菌、猴痘等等。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該病毒的命名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第一波病毒爆發時,正值一戰末期,當時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勝負形勢已經極為明顯,因此為了避免病毒爆發對戰爭產生影響,各國都對輿論進行了嚴格限制。等到第二波病毒爆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戰敗的同盟國自然不願雪上加霜,而戰勝的協約國也不願因這個掃興,因此輿論仍然受到了嚴格限制。

然而,就在其他國家對輿論進行嚴格限制,將“西班牙大流感”稱為無足輕重的“小感冒”時,只有西班牙媒體誠實的將這次流感稱為“災難”,畢竟當時西班牙不僅有多達800萬人受到了感染,而且一戰時西班牙乃是個中立國。更致命的是,就連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受到了感染。

結果,輿論的宣傳對當時的歐洲國民產生了極大的誤導作用,大家紛紛認為自己國家爆發的流感都只是“小感冒”,只有西班牙的流感是“致命的”,進而誤認為這場流感是在西班牙爆發後才廣泛傳播的,因此便將這場災難性的流感命名為了“西班牙流感”,而在當時西班牙國內,其實是將這種流感稱為“法國流感”的。

Ⅸ 百年前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病毒的源頭來自哪裡

歷史上的西班牙流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1918~1919年期間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家,持續時間長達2年,造成全球約5億人感染, 接近當時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最終導致5000餘萬人死亡(另有估計死亡人數1億)。

起初,人們以為病毒源頭在西班牙,而西班牙認為是源於法國,美國人認為源頭在於中國勞工營.......開始互相指責,但最後發現,既非西班牙、也非法國、更非中國勞工營,而美國的軍營才是“西班牙流感”的發源地!


流感肆虐歐美時,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之中,各國都在實行新聞管制,防止報道流感動搖軍心民心,所以都嚴格保密本國情況,導致無數人毫無准備,進而感染了流感病毒。而西班牙是中立國,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在流感爆發之後半年報道了疫情,可惜為時已晚,當時全球已經死亡2500萬-4000萬人,僅5月份死亡就高達800萬,這還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數據,亞非拉地區並未完全統計。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