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哪些醫療專家支援
1. 中國正在援助西班牙,這就是足球的偉大,為什麼這樣說
大家都知道這次的疫情在國外其實是非常嚴重的,而我國與西班牙一直在足球方面進行競賽。所以說兩國之間的友情還是特別深厚的。在疫情方面,特伯斯說他們已經得到了中國的幫助,而且中國給他們送來了很多醫療物資,主要是消毒的酒精。而且當中國正在發生疫情的時候,西班牙也積極地向中國進行物資支援,這讓很多國內外的球迷都非常感動,而且在西班牙爆發疫情之後,中國葉氏為西班牙提供了醫療物資的援助。在西班牙很多人都是依靠足球生活的,而且他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很大。所以說他相信中國和西班牙能夠一起渡過難關,重新在賽場上踢球。然後共同提高踢足球的技術與水平。這真正體現了中國與西班牙的友好合作關系,以及足球拉近了我們兩國之間的關系。也為日後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礎。
2. 中國疫情支援的大西洋是哪裡
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中國支援歐洲、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希
臘、塞爾維亞、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合薩克斯坦、古巴、智利、波蘭等十幾個國家,
3. 有哪些有名的西班牙科學家
1553年10月27日,西班牙著名科學家塞爾維特因發現並宣傳了血液循環觀點,在日內瓦被教會認為冒犯神明而處火刑燒死。者在《基督教復興》一書中,塞爾維特提出了「靈魂本身就是血液」的看法,否定了當時盛行的「三靈氣說」。所謂「三靈氣說」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學說。「三靈氣」即自然靈氣、活力靈氣和動物靈氣,用此來錯誤地解釋心血管的基本生活活動,認為血液不是朝一個方向流動的,而是像希臘的愛琴海海浪一樣,陣陣往復,方向不定,並且錯誤地認為血液是經過心間隔上許多極細的、肉眼看不見的通道從右心室流向左心室……。塞爾維特在《基督教復興》一書中駁斥了這些錯誤的觀點。塞爾維特認為,血液是從右心室先流到肺,再由肺送回左心房,並強調這種循環是「在肺內完成的」。這一切直接觸犯了那些被宗教神學奉為經典的荒謬的理論。宗教法庭不止一次地對他進行審判,終於被以「傳播危險異教」等罪名,宣判他犯了異教罪,處以火刑。塞爾維特對血液循環的研究只是剛剛開始,完成肺循環的研究之後,就要著手體循環的研究了。然而卻遭到了反動教會的殘酷迫害。不但科學家自己獻出了生命,而且科學也因此蒙難。由於教會的迫害,血液循環的發現至少推遲了75年之久。直到1628年才由英國的內科醫生威廉.哈維完成。
4. 這次疫情哪些國家支援中國
世衛組織已經宣布此次新型肺炎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呼籲所有國家應該團結協作,一起抗擊此次新型肺炎。
這次疫情,最早還是日本向我們捐贈醫療物資。
首先是在華日企伊藤洋華堂通過四川航空向武漢捐贈了100萬只口罩。
然後不少日本的縣市也紛紛出力,與武漢保持著友好城市關系的日本大分市向武漢捐贈了3萬只口罩,上面還寫著「武漢,加油!」
無獨有偶,日本茨城縣水戶市也向其友好城市重慶市捐贈了5萬只口罩。
其實,除了日本,還有不少國家對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1月2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簽署向中國運送200萬個口罩,10萬套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的文件。
同時,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表示將盡快向中國派飛專機,提供中方最需要的醫療物資。
1月31日,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47將前往武漢撤回僑民並運送急需的醫療物資。與中國淵源頗深的馬來西亞也向中國捐贈1800萬只手套,支援中國武漢對抗疫情。
雖然疫情期間有些歐洲國家對中國發表不當言論,但是,就事論事,這次歐盟也向我們捐贈了12噸防護服等物資。
還有我們的老朋友巴基斯坦也派遣軍機向中國輸送援助物資,並表示隨時准備向中國提供其他一切可能的幫助。
據報道,土耳其向中國提供的醫療物資在31號啟程運向中國,包括1000套防化服,93500個過濾口罩等。
2月1日,伊朗駐華大使館發布微博稱,伊朗紅新會月會捐贈的100萬個口罩已運抵北京,希望為中國抗擊疫情略盡綿薄之力。
5號,據報道,首架載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俄羅斯軍機抵達武漢,同時抵達的還有5名俄羅斯醫療防疫專家,這5位專家將同中國專家合作研製疫苗,幫助中國抗擊新型肺炎。
當然,其實還有澳大利亞,泰國,迪拜等21個國家向我們捐贈物資,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而且,海外的華僑們也在無時無刻地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祖國。
對這些國家,組織和個人的幫助,中國網友也紛紛表示感謝!
5. 國外疫情發生後,中國支援外國醫療隊,是免費的嗎
新冠狀疫情開始全球蔓延,很多國家在應對這一次疫情的時候,都表現出來了無力應對的尷尬局面。
甚至某一些歐洲國家,還沒有應對疫情,他們就開始選擇了放棄。而目前唯一抑制住疫情的中國,成為了其他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爭相求助的對象。
所以我們給的是我們給的,他們購買的是他們購買的。只要是我們給出去的就是我們免費提供給他們的。
當然了在這一次疫情當中,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他們抑制疫情。只有全球的疫情抑制住了,我們才能夠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因此,大部分向我們提出要求援助的國家,在我們有能力援助的情況下,我們都給予了他們援助,不得不說這就是大國的擔當。
6. 塞爾維亞,西班牙,菲律賓同在一天向我國求助,應該如何處理
這件事發生在3月15日,塞爾維亞、西班牙與菲律三國都在同一天向我國求助。對於三國的求助,我國都已經給出了積極的回應。但按照親疏遠近的不同,對於三國的援助也各有不同。從塞爾維亞的角度,我國與塞爾維亞是戰略合作夥伴,第一時間向該國提供了醫療物資的原因,並派遣了醫療援助隊;從菲律賓的角度,在杜特爾特上台以後,兩國關系迅速升溫,我國的醫療援助物資早就抵達菲律賓,醫療援助團隊也在4月5日抵達馬尼拉;從西班牙的角度,算是西方國家中與我國較為親近的國家,我國也對其進行了醫療物資的援助,但還沒有派遣醫療援助團隊。
目前,我國已經對全世界100多個國家進行了醫療援助。在我國行有餘力的背景下,對於其他國家的醫療援助,既能夠體現人道主義精神,又能夠增強我國的影響力!
7. 塞爾維亞,西班牙,菲律賓同在一天向我國求助,應該如何處理
2020年才剛開始沒多久,整個地球卻都被疫情所籠罩。疫情的迅速發展,讓原本在看中國笑話的其他國家手足無措,整個世界陷入對疫情的極度恐慌之中,大規模搶購物資的現象屢見不鮮。
比如針對疫情十分嚴重的西班牙,我們可以援助醫療物資、醫療設備和適當派遣醫療團隊進行幫助,針對疫情比較輕的菲律賓、塞爾維亞,我們可以適當援助一些緊缺的醫療物資。
除了醫療設備和人員,中國的防疫經驗同樣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我國無數醫護人員日夜奮斗出的先進經驗,對全世界抗擊疫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8. 截止4月18日,中國向哪些國家派出了支援醫療隊
3月9日,中方第一批援助物資——1.4萬份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和相關輔材由包機運抵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當天,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也緊急馳援巴基斯坦。
北京時間3月13日清晨5點31分,經過十多個小時飛行,中國醫療隊乘坐東方航空公司飛機,抵達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支援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這是中國在新冠疫情之後,首次向發達國家派出醫療隊。此前,中國已經向伊朗、伊拉克派出醫療隊。中國向伊朗派出的醫療隊主要由上海醫生參與,向伊拉克派出的醫療隊主要由廣東醫生擔任,如今派往義大利的醫療隊主要由四川醫生組成。疫情到了全球性大流行階段,誰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國能做的,只是誠心誠意拿出自己的抗「疫」經驗,來幫助朋友。不論是如義大利這樣的發達國家朋友,還是如伊朗、伊拉克這樣的第三世界的夥伴。
另外,中國還向西班牙、日本、韓國、美國等提供物資或專家咨詢援助。
9. 白求恩在外國是個什麼樣的人
白求恩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加拿大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然而他也是由他的國家和當代世界所形成的。他真正是一個為那種要去體驗和豐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驅策的新文藝復興時期式的人物。
雖然白求恩起初是作為一個胸外科醫生得到國際聲譽的,但他在各種不同的程度上也是一個畫家、詩人、軍人、批評家、教師、演說家、發明家、醫學著作家兼理論家。
你所不知道的諾爾曼白求恩
一、歷史老照片
對於20世紀後半期的幾代中國人來說,經過歷史潮流的若干次淘洗,白求恩就像是壓在箱底的一隻泛白的軍挎包、一塊舊表或一張老照片。歷史的相片,有一張大家特別熟悉,那是著名攝影家吳印咸1939年10月匆匆拍下的,後來被製成了郵票:日軍對晉察冀邊區的冬季大掃盪剛開始,白求恩和戰地醫療隊急行軍70多里山路,在距火線5、6里遠的一所小廟里搭起了臨時手術台;白求恩身穿八路軍土布軍裝和草鞋,正俯身在手術台前,身旁是幾名助手;夕陽的光線從照片的左前方照進來,從側面勾勒出他的白發、花鏡、胡須、瘦削的臉頰和全神貫注的神情……。那時,距11月12日也就是他以身殉職的日子,已只有10幾天了。
吳印鹹的這張歷史照片和毛澤東的名篇《紀念白求恩》是我們幾代人認識他的
主要依據: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老三篇」中的白求恩形象,也是被定於一尊的、高度抽象化的白求恩形象。當濃重的歷史背景漸漸遠退,這個形象也似乎變得空洞,成為一個道德偶像,一個意識形態的符號。這個形象,我們現在就讓它重新回到生活的真實中去。
二、一個放浪形骸的人
諾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北部小鎮格雷文赫斯特。這一支白求恩族原是法國胡格諾派(法國新教)教徒,16世紀中葉遷居到蘇格蘭,18世紀移民到加拿大。白求恩的祖父是多倫多市的著名外科醫生,父親是長老會的牧師,母親也是一名傳教士。
白求恩從小就表現得有點膽大妄為,8歲的時候,他解剖蒼蠅和牛腿,追到陡峭的懸崖邊去捉蝴蝶,有一次摔斷了腿。10歲的時候他一個人橫渡喬治亞灣,差點兒溺死。他不但熱愛科學和冒險,還喜歡用粘泥塑型,在畫布上塗顏料。「母親給了我一個傳道家的性格,」他喜歡這么說,「父親給了我一股要行動、要乾的熱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白求恩還在多倫多大學讀醫學。加拿大宣戰的那天,他參了軍,被派到法國前線的戰地救護隊做擔架員。後來,負傷,回國,重返大學。畢業後,他加入了英國海軍,當了一名軍醫。
戰爭結束時,白求恩正在駐法國的加拿大航空隊服役。他和朋友們坐在巴黎的小酒館里,那時,有些人夢想以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和平原則「十四點」作為新世界的指南,有人尊奉費邊社會主義,有人用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學說解釋世界,有些人在卡爾·馬克思的旗幟下行動起來。白求恩發覺自己成了一個彷徨歧途、沒有歸宿的人。他感到幻滅,這是西方知識分子在戰後二、三十年代普遍感到的幻滅。白求恩28歲了,兩鬢未老先衰地生出了白發。他留起了鬍子,在英國退了役。
他一面在醫院做實習醫生,一面到歐洲做商業旅行。他利用藝術鑒賞的本領,在法國和西班牙買進藝術品,然後在倫敦出售,賺了足夠多的錢,使他能夠過一種奢華的生活。他像貴胄子弟一樣視金錢如糞土。他出手闊綽,買最好的服裝、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酒,還有無數的書籍,別人借錢則有求必應,他還給自己備辦了粘泥、顏料和畫布。那時,年輕的白求恩走在街上,擺動著一根手杖,出入於倫敦放浪形骸的藝術家聚居的梭瑚區公寓。他性格直率,舉止豪邁,為了內心的信念可以不計得失。每晚,年輕的作家、美術家和音樂家聚集在他的寓所,縱酒宴飲,聽他高談闊論他的藝術和人生觀。他那時信奉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精神之父瓦特·佩特的學說,這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文化英雄,倡導感官、興味和快樂,所謂體驗就是一切。在20年代早期的倫敦,白求恩就這樣沉浸在浮華放浪的生活中,暫且療治他的幻滅感。
一連三年,他忙著做外科手術,繪畫、雕刻、結交新朋友。可是,這種放盪不羈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因為他遇到了兩位女子。
三、中產階級的名醫
實習期滿,他在倫敦東區的一家私人診所里任職。埃麗諾·德爾夫人是這家診所的主人,她極其富有,後來成了白求恩的朋友並資助他到歐洲深造。他在巴黎、維也納和柏林觀摩了歐洲外科大師們的手術,這使他終生受益。
1923年秋天,他到愛丁堡參加皇家外科醫學會的會員考試,遇到了弗朗西絲·彭尼。她22歲,是愛丁堡一戶有名望的人家的獨生女。英國上流社會女子學校給了她恬靜脫俗的氣質,這些加上她柔和悅耳的聲音和美貌使他一見傾心。三個月後,他們結婚了。
婚後的白求恩偕妻子輾轉歐洲和北美,最後定居在美國底特律城,那是新興的汽車工業的都城。他開設私人診所,很快就一舉成名。但是,他的婚姻出了問題。他倆相愛,但由於背景不同又彼此隔膜;他做事果決,但又性格急躁;他們的關系成了一連串爭吵與和好、氣惱與溫存、責罵與悔恨的循環。這一切即使在他們到了底特律以後也沒有改善。可偏偏就在這時,他病倒了。
他得的是肺結核,這是改變他命運的疾病。他的兩頰陷下去,頭發更白了,眼睛燒得通紅。他躺在床上,「我是完蛋了--你前面還有整整的一生,」他用堅定的語氣對弗朗西絲說,「我要你跟我離婚,走你自己的路。」
這是1926年。他在紐約州的特魯多療養院里靜養,與世隔絕,早年的荒唐經歷恍如隔世,他已近中年,獨自品嘗著死亡的苦味。他說:「我沒有什麼遺憾。我已經厭倦了。在這以後無論什麼也都沒有意思了……」
絕望中,一個偶然的機緣,他得知有人正試驗用外科療法代替傳統的療養法醫治肺結核。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人可以得救。他深入研究後,要求在自己身上做手術。外科療法的效果出人意料,他的咳嗽漸漸減輕,兩個月後竟出院了。
沒有多少人有機會面對死亡並從中認識自己一生的真相--然後又活下去。現在,他對底特律、私人開業和賺錢都沒有了興趣。他不再干普通外科,肺結核成了他唯一的興趣所在。他和另外兩位醫生合作進行了一系列的小白鼠肺壓縮實驗,成果發表在1930年的《細菌學學報》上,別的成果也由那些專業雜志陸續刊載;他的腦子里充滿了對新技術、新方法的設想,不斷冒險在自己身上做各種試驗,還發明了好幾種胸外科器械,有的像肋骨剪,就是以「白求恩」命名的;他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幾座大城市醫院里行醫,30年代已躋身於北美最著名的胸外科專家的行列了。
白求恩掙很多錢,但是同早年一樣總花得乾乾凈凈。他曾經和弗朗西絲復婚,一年後又再次分手。他繼續做畫、做雕刻,照顧當地的無名藝術家,總是出錢買他們的作品,還建了一所兒童美術學校。1935年秋季他在蒙特利爾舉辦了個人畫展。那些年,他是蒙特利爾聖心醫院的胸外科主任,醫務界薪水最高的人之一,全世界醫學界都有人慕名到聖心來觀摩他的工作。他是成功的外科醫生、社交界的紅人、有結婚條件的單身漢,上流社會追逐著他,但他與他們總是格格不入。
早年的幻滅感依然揮之不去。他總覺得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僅僅依靠胸外科療法並不能治癒病人--那些貧窮的病人。他們越來越多,因為遍及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已經持續幾年了。
四、他是怎樣向左轉的?
幾年前,也就是1929年10月,紐約股市出現波動,接著就發生了崩潰。失業、破產、貧困,銀行、工廠、礦山紛紛倒閉,那些持「審慎樂觀」態度的人士接二連三地從他們華爾街摩天樓辦公室的窗口跳下去。他注意到世界上存在的一種悖謬:數百萬人沒有衣服穿,美國卻把地里的棉花翻耕入土;幾千萬人忍飢挨餓,加拿大卻把小麥燒掉;街角有人討5分錢想買杯咖啡,巴西卻把咖啡倒進大海。
這種悖謬也侵入了他的醫學領域,「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富人復原而窮人死亡。」他說,「這很簡明地說明了經濟學和病理學的密切關系。」世界歷史正醞釀著戰爭和革命,他已身不由己地被捲入其中。
在蒙特利爾街頭,他目睹了一次大規模示威。一隊隊騎警吹響警笛沖進人群,揮舞警棍四下亂打,男男女女紛紛倒在地上,因恐懼和疼痛而呼號。他從自己的敞篷車上取出葯箱,為受傷的示威者包紮。
第二天,蒙特利爾失業協會的領導人正在昏暗的辦公室里開會,門突然打開, 一個衣著考究的人走進來。他遞過一張名片說:「我是諾爾曼·白求恩大夫。你們送到我這兒來的任何男人、女人、小孩,我一概免費醫治。我希望下星期就可以找到十個別的醫生這樣做……」他開始和窮人混在一起,到他們家裡去,同他們一起開會,會見他們的領導人。這些人討論哲學,組織工會,並以一種他喜歡的溫暖的同志之情接待他。
1935年,他作為加拿大醫學界的代表到列寧格勒,參加那裡召開的國際生理學大會,但其實他主要是想看看蘇聯「社會化的醫療制度」,看看「俄國人」。通過蘇聯公共衛生人民委員會,他獲准參觀了許多醫院和療養院,乘便做了調查。他發現,建國以後18年,盡管有近一半時間用於國內經濟重建,但蘇聯的肺結核發病率卻減少了50%以上,這證實了他自己關於肺結核可以完全消滅的信念。在蘇聯,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完備的療養院和休養所,在這兒產業工人享有公費醫療的優先權,這和他熟悉的西方世界正相反。在各個診所和療養院,一切醫療都是免費的,這不是什麼施捨,而是病人的公民權利。在這里,他一向鼓吹和設想的許多已經成為現實,比如針對兒童實行的結核病預防措施,比如針對肺結核患者採取的復原制度。
他心悅誠服,興奮異常。回到加拿大後,便在全國做旅行講演,用分娩和產痛作比喻,為俄國革命和蘇聯制度做辯護。他從醫學專業的問題出發,卻得出了社會的結論:保護健康的最好方式就是改變產生不健康的社會經濟制度,消滅愚昧、貧困和失業。接下來是合乎邏輯的一步,他加入了共產黨。這個傳教士的兒子堅信,假如基督再生,這也會是他的選擇。
那時,西班牙內戰正如火如荼,加拿大援助民主西班牙委員會決定派一個醫療隊到馬德里去,白求恩被推選為隊長。他辭去了聖心醫院的職務,立下了遺囑,三個星期後動身前往西班牙。
過去,肺結核是他的敵人;現在,法西斯主義是他的敵人。他組織了戰地輸血隊,奔波於馬德里、巴塞羅那、馬拉加和阿爾梅里亞的前線,為傷員輸血。佛朗哥的軍隊正步步逼近,到處都是血、斷肢和屍體。經過西班牙內戰,血與火把他淬煉成了一名戰士。
白求恩回國了,在北美巡迴演講,為民主西班牙尋求更廣泛的支持。這時,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了。國際援華委員會配合宋慶齡主持的保衛中國同盟進行工作,白求恩請求率一個醫療隊到中國北方,支援那裡的游擊隊。1938年1月2日,他帶著足夠裝備幾個醫療隊的葯品和器材,從溫哥華乘海輪前往香港。
五、最後一站:中國,太行山
接下來的故事是我們都熟悉的。他到了延安,會見了毛澤東。他組織了戰地醫療隊,前往華北的抗日最前線--聶榮臻領導下的晉察冀邊區。
華北的父老鄉親正在與亞洲最強大的陸軍作戰,那些往日的莊稼漢、婦女、學生和軍人們一起開會、訓練、行軍、唱歌,臉上泛著光芒。白求恩同他們在一起,發現了新的生活。他率領醫療隊趕往距火線最近的地方,以他高超的醫術搶救每一個傷員。有一次,他一連工作了40個小時,做了71個手術;另一次,他在69個小時里搶救了115個傷員。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嶺中,他每到一地之前,他的故事就先開始傳揚,而他的到來則使當地的士氣為之一振,戰士們常常喊著他的名字沖向敵人。
他49歲了,已滿頭白發,閱盡人生。藝術家/醫生/游擊隊員,從早年放浪形骸的青年到中產階級的名醫,在資本主義的大蕭條和危機中合乎規律地左轉,成為共產主義者。最終,他在亞洲大陸的腹地,在四分之一的人類中間贏得了尊敬和愛戴,找到了人生的歸宿和真諦。如今回想起來,毛澤東的那段著名文字其實講述的就是站在人生終點的白求恩: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 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10. 蘇聯在西班牙內戰中提供的是哪方面的援助有武器援助么
「X行動」——蘇聯大規模援助西班牙共和派
從1936年9月26日到1937年 3月13日期間,軍事援助行動共執行了27次遠航任務。由於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蘇聯軍援數目隨時間的推移不斷攀升。結果在整個「X」行動期間,向西班牙共和軍交付的物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數據統計,蘇聯軍援總量如下:227架飛機、206輛坦克、60輛裝甲車、196門中口徑火炮、340支德國產火箭筒、3600挺重機槍、3150挺輕機槍、16萬枝步槍、12萬枚手榴彈,外加數萬發炮彈和幾百萬發子彈。
除了物資和武器,還有專家、軍事顧問以至作戰人員:
蘇聯在西班牙的軍事人員體系包括幾個層次,最高一層為總軍事顧問,先後擔任這一職務的有別爾津、什捷爾恩和卡恰諾夫;
下一個層次的顧問在共和軍總參謀部各部門擔任要職,在羅霍將軍任共和軍參謀長時期,蘇聯總共輪換了五位顧問。此外,在共和軍空軍總部上任過9位顧問,在炮兵和海軍司令部都有4位顧問,防空兵和軍事醫療總部也各有兩名顧問。
第三個層次為各方面軍司令的私人顧問,先後有19位蘇聯顧問擔任過這種角色。在同一層次上,各方面軍司令部有蘇聯顧問,師、團級指揮員也配備了顧問。在馬德里、巴倫西亞、巴塞羅那等七座城市,蘇聯武器專家還深入到兵工廠,幫助共和軍製造槍械,並對蘇聯殲擊機的組裝提供指導。
第四個層次為基本作戰人員,由蘇聯志願者組成。蘇聯的志願者並非普通的平民百姓,而都是些從軍隊中精挑細選的軍事人員,包括飛行員、坦克兵和水兵。
——參加過內戰的蘇制I-16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