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西班牙人幹了什麼
❶ 二戰,西班牙是個怎樣的存在戰後結局如何
翻看關於世界第二次大戰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有很多國家都參與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西班牙這一個國家來說,他們並沒有參與到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去,但是這一個國家之中的結局也並不是很好。它被各國孤立,只能自己尋求發展。
三、綜述從上面的陳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班牙最終結局是被各國孤立,只能獨立發展。
❷ 二戰唯一沒參戰的世界強國,當時它在幹嘛呢
二戰是歷史上最為龐大的戰爭,包括幾乎所有大國在內,一共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了這場戰爭,並且造成了9000萬人的傷亡,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一個唯一沒有參加戰爭的世界強國,這就是西班牙,此時的它在干什麼呢?
因為便捷的地理位置,西班牙可以說是全球化最早的受益者,而最早的日不落帝國,正是西班牙帝國,它來自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最著名的一句話:「在朕的領土下,太陽永不落下。」
由於西班牙的明哲保身,雖然它偏向納粹一番,盟軍在二戰後卻並沒有對這里進行清算,同時西班牙作為一個中立國,也成為了法西斯和盟軍間諜激烈交鋒的戰場。整個二戰期間,西班牙因為置身事外,得到了高速的恢復和發展,避免了戰亂帶來的痛苦,至少從這個方面來說,他們是幸運的。
❸ 二戰時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幹嘛
據我所知,在二戰時期,西班牙與葡萄牙他們都保持著中立。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完整的國防體系,其實也是沒有資格參加二戰的,並且西班牙在二戰爆發之前國內有了內戰。耗費了西班牙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經濟也十分的蕭條,所以他們也沒有精力去參加二戰。
❹ 二戰唯一沒參戰的世界強國,當時它在幹嘛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法西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發動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可是在所有強國當中,有一個國家沒有參戰,這個國家就是稱雄世界幾個世紀的西班牙。那麼他究竟在干什麼?
二戰結束後,西班牙在二戰中賺到的錢恰恰也有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佛朗哥政府也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獲利頗豐。而後弗朗哥統治西班牙直到1975年,直到1975年逝世於馬德里,之後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隨後結束了西班牙的獨裁統治。
❺ 西班牙在二戰中為何能夠中立
一、自身力量弱小
西班牙是一個農業國,工業很不發達,經濟十分落後,又經過三年內戰,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必要的工業原料和設備極其缺乏,黃金、外匯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嚴重不足,且災荒頻繁。擺在西班牙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務是怎樣使精血已枯的人民擺脫另一場戰爭,恢復發展經濟。同時,國內的共和派、君主派和其它左翼集團還保存著大量的力量,佛朗哥特別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來發展經濟,穩定政局,以維護其獨裁統治。
二、佛朗哥個人因素
首先,佛朗哥意識到,如果西班牙參戰,就會成為歐洲戰場的前沿陣地,必然使西班牙蒙受巨大災難,他無意與西方世界的任何國家為敵(只主張反對蘇聯,因為蘇聯在西班牙內戰前後給反對佛朗哥的派別大力支持)。因此,佛朗哥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大力發展經濟,以滿足國內百姓的需要。其次,佛朗哥拒絕德意要求而參戰,還有對德意的勝利充滿疑慮,佛朗哥認為美英這兩個帝國有可能聯合作戰,並將英倫三島作為反攻歐洲的跳板,從而打贏這場戰爭。1940年8月,隨著不列顛之戰的持續,他已看清,英國將堅持戰斗,而這場戰爭很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德國能否獲勝,毫無把握。在沒有絕對把握勝利的情況下,佛朗哥是不敢參戰的。同時他還擔心失敗後遭受英國的報復,因為西班牙有漫長的海岸線易受攻擊。再次是佛朗哥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因而,佛朗哥一再採用拖延戰術,避免捲入戰爭。
三、英美的拉攏
西班牙北依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國,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掌握了西班牙和西屬摩洛哥,既可以形成對法國的戰略包圍,又能夠控制地中海,切斷英法與其海外殖民地的聯系,同時可獲得西班牙的鐵、煤等重要戰略物質。因此無論是英法美同盟國或德意法西斯國家都極力拉攏西班牙。二戰爆發後,英國和美國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如從西班牙購買物資以縮小其對納粹的供應量,減輕納粹對西班牙經濟的影響。1940年3 月,英國與西班牙簽署了一個為期半年的貿易協定,英國向西班牙提供石油產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國供應礦石、橘子和檸檬。在整個戰爭期間,該貿易協定每隔半年續簽一次。他們向西班牙提供穀物和石油。
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後,專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收買一些對佛朗哥有影響力的西班牙高級指揮官,向那些表明准備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聯合意願的西班牙軍官送錢。比如,被認為是佛朗哥的繼承人之一的,當時西班牙軍事學院院長安東尼奧?阿蘭達將軍就得到了200萬美元。
同時,佛朗哥向德國提出的參戰條件,如:保證將直布羅陀、法屬摩洛哥以及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包括奧蘭在內,劃歸西班牙,並且要擴張西屬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領土。此外,還需要適當的軍事援助特別是西班牙面對直布羅陀的炮台所需的15英寸口徑榴彈炮。強調西班牙需要現代武器、糧食、石油和經濟援 助,而且還必須等到德國人在英國登陸後,西班牙才能參戰。遭到希特勒的拒絕。這也促使西班牙與法西斯德國之間的距離拉大,走向中立。
四、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
在一份1939年簽訂的德西秘密協定書中,西班牙承諾從南美幫德國進口牛肉和穀物。1940年5月,西班牙與義大利簽訂了為期3年的食品合作計劃,承諾提供必要的糧食。到1942年,德西貿易的重點由食品轉向戰爭必需的礦產資源。西班牙擁有豐富的優質鐵礦石,德國還從西班牙進口鋅、鉛、水銀、螢石、天青石、雲母、軟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鎢砂。從1942年初開始,英美開始聯合買斷西班牙所有的鎢礦出產,價格也從原來每噸75美元飆升至 16800美元。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葡萄牙一直向雙方出口鎢礦石,直到1944年6月,盟軍登陸法國,才停止對德國的物資出口。佛朗哥政府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獲利頗豐。
而法西斯方面出於防止將西班牙推向盟國的懷抱的考慮,沒有向西班牙發動軍事進攻。因此,在上述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西班牙在二戰期間採取了中立的政治態度。
❻ 西班牙在二戰中起了什麼作用嗎
雖說佛朗哥在德國和義大利的幫助下打贏了西班牙內戰,但在二戰中雖說西班牙有隨時倒向軸心國的跡象,但一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一直都處於中立狀態。
雖然在戰前,德意幫助佛朗哥發動政變,建立起了法西斯政權.但是西班牙國力不強,並且位處於直布羅陀北岸,假如西班牙參戰,英國為了保衛直布羅陀海峽必將全力擊潰西班牙..西班牙當然不會傻到去當德意的馬前卒.但是為了報答德意兩國,在德國入侵蘇聯時,西班牙組建了第250「藍色」步兵師,以志願軍的形式隨同德軍參加入侵蘇聯的戰斗...
其實在二戰中的歐洲,根本就沒有西班牙的戰略空間...德國橫掃了歐洲大陸,並且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義大利入侵北非,企圖將地中海收為己有...那西班牙參戰他還能得到什麼?北方就是德國的傀儡維希法國,南邊是德意的北非,東邊是義大利的地中海...西班牙根本就沒有底盤可以拿.
僅僅為了報恩就把本國人民投入到一場無利可圖的全面戰爭(而且還是世界大戰)中去,完全不理智.佛朗哥也不是傻子啊...
西班牙唯一想要的只有直布羅陀海峽,所以1940年西班牙出兵佔領了丹吉爾,但一直保持著中立,並未與英國開戰...英國為了保持西班牙的中立,也不斷的給予西班牙經濟援助..
政治是只講利益而不講情義的...事實上也證明了西班牙不參戰的先見之明...因為佛朗哥曾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酉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可惜德國拿不出這個證據...
西班牙最強硬態度的時候就是40年以及41年,宣布西班牙是"非交戰國",意思就是西班牙的志願軍加入德軍,西班牙入侵摩洛哥宣布收回直布羅陀海峽等行為僅僅是本國與這些國家的沖突,並不代表西班牙加入德意與英的爭霸戰...(二戰是後人起的名字,當時在歐洲,這場戰爭僅僅只是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在爭奪歐洲霸權而已)
到了1943年,法西斯節節敗退,讓佛朗哥看清了法西斯陣營不可能取得勝利,所以將西班牙由非交戰國變回了中立國...西班牙的不參戰政策讓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權活到了最後....
❼ 如果二戰西班牙與英法一樣強大那會怎樣
二戰的時候西班牙也是法西斯政權,是軸心國的同盟,給德意提供物資和軍火,但是就是保持軍事中立,死活不出兵,要真是和英法一樣強估計軸心國得在再多一個。歐洲戰場局勢將會更復雜
❽ 關於二戰時期的西班牙
``````````樓上有毛病,墨索里尼是義大利的。
當時西班牙是民族主義者、獨裁者佛朗哥的法西斯政黨長槍黨統治的!
一直到1975年佛朗哥去世為止。
西班牙在二戰中給德國提供軍需物資,並且為德國組建出征蘇聯的志願軍,還作為德國獲取英美的情報基地。
西班牙與日本除卻《馬德里備忘》還有在經貿方面有一定聯系,但是規模不大,畢竟兩國遙遠且商路不暢。倒是在意識形態上有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