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王城哪裡好玩

西班牙王城哪裡好玩

發布時間: 2023-02-21 09:47:19

㈠ 去菲律賓旅遊哪些地方值得去

旅遊攻略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旅程描述出來,為其他要去同一個目的地的遊客提供幫助。所以正確的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時間、任何事物都有時效性,總是會聽到朋友說去菲律賓旅遊了,到底游什麼了呢,有哪些地方值得去呢,我來告訴你。

百勝灘

百勝灘位於馬尼拉東南約105公里,其著名的百勝灘瀑布落差約有100米,以刺激的泛舟活動而聞名。

馬尼拉灣

南海海灣,幾乎完全為陸地封閉,位於呂宋島西南部。為世界大港灣之一,面積2,000平方公里(770平方哩)。有熱帶紅樹林,全國捕魚中心。

市中市

又稱為西班牙王城。位於帕西格河畔,也稱圍牆城市,是最初的馬尼拉舊址。1571年西班牙人為了統治菲律賓建起了這座城堡,面積1平方千米,被稱為「都市中的都市」。

宿霧

宿務市是菲律賓宿務省的首府,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城。宿務市位於宿務島北岸,是首都馬尼拉也比不上的歷史最悠久之城。著名景點:麥哲倫十字架、獨立廣場、聖嬰教堂。

杜馬蓋地

杜馬蓋地位於菲律賓內格羅斯島東南部,適合潛水度假。學生人數占人口的三成,充滿了人文氣息的大學城。

錫基霍爾

伴著海風,欣賞美麗晚霞。吃不慣?海邊的小拍檔還有中餐的。從杜馬蓋地到錫基霍爾島碼頭的船,一般只有早上和中午各一班。

APO島

又稱阿波島,從杜馬蓋地乘船大概40分鍾到達APO島。海里成群結隊的.小丑魚,五彩斑斕。品嘗菲律賓風味烤魚。

TAN-AWAN島

專門看鯨鯊的小鎮。可以乘船游覽、水潛浮、深潛與鯨魚來個親密接觸。

薄荷島

薄荷島,是菲律賓第十大島,是個珊瑚島,破碎的珊瑚被海水沖到岸邊,形成沙灘,白沙碧水,海水近綠遠藍,層次分明。島上著名的景點有流傳著感人故事的巧克力山,每周日早上都有唱詩班唱詩的羅博教堂,還有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眼鏡猴,身長只有9~12cm。

巧克力山

在菲律賓人的心目中有一群驕傲的小山巒—巧克力山。保和島是今年菲律賓要向新加坡推薦的旅遊點。它位於米沙鄢群島的中心,西臨宿務,東與萊特為鄰,是一個充滿自然奇趣,具有悠久歷史的可愛小島。

巴里卡薩島

巴里卡薩島,距離薄荷島有大概50分鍾的航程。巴里卡薩大斷層,海底落差可達3000尺。適合潛水,清澈的海水,成群的海魚,美麗的珊瑚,碩大的海龜,還有更多神秘的海底生物等你去探險。

溫馨提示

菲律賓

屬於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

一島一酒店,享受私人度假。

杜馬蓋地沒有的士的哦,但是有突突車。

使用塔加洛語,即菲律賓語。

㈡ 原來菲律賓不是不好玩,而是你不會玩

提到東南亞,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泰國。其實在同一片區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寶藏國家 ——菲律賓,以下這五個地方絕對不會失望:

馬尼拉又被稱為「亞洲的紐約」。拋開CBD商務區快節奏高消費生活以及菠菜行業的負面標簽,馬尼拉也是一座不失魅力的城市。西班牙的殖民 歷史 讓馬尼拉的城市街道漆上了人文厚重的韻味。這個城市裡一邊是便捷現代化的城市風貌,另一邊又有許多地方值得慢慢品味。比如馬尼拉的市中市,馬尼拉大教堂、聖奧古斯丁教堂、聖地亞哥古堡、西班牙王城都在這一片。

宿務是菲律賓最早開發的城市,位於菲律賓南部,她擁有數個菲律賓三最:西班牙人最早登陸的島、最古老的城堡及最古老的街道。有「南部女皇城」的美譽, 歷史 悠久自然不在話下。如今,在菲律賓的7000多個島嶼之中,詩情畫意的宿務島已發展成為最受遊客歡迎的觀光點。

克拉克是前美國駐太平洋空軍基地,是過去美國空軍在本土以外最大的軍事基地。克拉克的玩法比較硬核,例如戶外徒步,駕駛飛機以及射擊俱樂部。同時,當地還有一座著名的活火山——皮納圖博山。所以還有泡溫泉、沙浴等具有當地特色又休閑 養生 的活動。

碧瑤位於呂宋島的北部,是海島上的內陸城市,不同於四周面朝大海的沿海城市,四季氣候涼爽。在碧瑤市中心中有一條名為Session Road的主街道上,經營著眾多餐飲店鋪和 時尚 的咖啡館。還有在每天晚上都開放的夜間集市上,不論是服飾玩具還是電子產品,價格都很便宜。在街道中心有規模廣大的集市,其中還有很多特產店值得「淘寶」。

㈢ 西班牙王城的介紹

西班牙王城(英語/菲律賓語:Intramuros)是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最古老的城區,位於帕西河(Pasig River)河邊。

㈣ 走跑漫遊馬尼拉

         

                            一

南航波音737客機呼嘯著沖破馬尼拉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厚重烏雲的封鎖,一路向北,往廣州飛去。

時值傍晚,黑色的天空擁抱著機窗下灰黑的雲層,逐漸合二為一,似要織成一個黑色的巨網,將這小小的飛機吞沒。此時,遠方最後一線陽光,在即將墜落時穿過雲層,留下一抹或褐紅、或紫黃,又間雜著縷縷深灰的條塊,編織成一條美麗得有些詭異的綵帶,讓人在驚悸中既感受到一種世上罕見的凄艷,又感到一絲略帶惶恐的憂慮。這種美,實在太攝人心魄了,不真實得有些似蒼穹絕唱。

那最後一抹亮光也漸漸沉入深重的黑暗之中,萬米之下,就是那無數次激盪起台風橫掃中國南部的南海,除 了這機上的一百多人,四周有多遠找不到人的蹤跡?

大約三年前,馬航mh370也是從南中國海起飛,往中國陸地上飛去。當他們的親人在北京機場翹首以盼時,當他們在登機一剎那慶幸終於要回家與家人朋友團聚時,時間卻永遠停留在了那一個晚上。

機上的人,永遠的消失了,不知道魂歸何處。

家裡的人,永遠的失魂了,找不到往前的路。

門,關著,又永遠的開著,期盼著,等待著。

無數個夜晚,聽見敲門聲,看到那熟悉的臉,出現在門邊罷?

或許,終有一天,連那身影也模糊了,但心,卻終歸無處安放。

那樣的意外,也會在今天發生嗎?如果發生了,我這個跑過幾十個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即將征戰24小時超馬的人,又是否能比別人多一線生機呢?

或者,在強大的自然界力量面前,我們都不過是一隻細碎的螞蟻,任何的掙扎、堅韌都無能為力?

                          二

十月二十三號晚十一點多,飛機降落在馬尼拉尼諾-阿基諾機場,在岷倫諾區中國城酒店安頓下來後,已經是十二點多鍾。老闆告誡我,馬尼拉的治安不是太好,最好不要太早太晚獨自外出。但習慣於到任何城市都堅持跑步的我,還是不到六點就起床,穿上跑鞋沿著先天晚上來時的感覺,加上谷歌地圖的印象,朝外面跑了出去。

剛准備跑,一個當地老頭看到我熱情的和我打招呼,我也揮手回應。雖然才六點,但街上已經是車來車往,對面就是一家掛著中文標識的美加廣場,而街上穿流不息的摩托車發出巨大的轟鳴聲,似要將整個城市都叫醒過來。

朝著中國城的門樓跑去,一路上看到不少飛馳而過的奇形怪狀的車,前面一個吉普車頭,後面是開敞的車箱,裡面坐著不少人,應該是類似公交車一樣的交通工具,加速時噪音巨大,震耳欲聾。回來得知,這種車叫吉普尼,也算是馬尼拉一景,他最初是由二戰後美軍退役的吉普車改裝而成,現在一般是用日本淘汰的汽車改裝而成,是馬尼拉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雖然每輛車有固定的行駛線路,但招手即停,隨時可下。價格便宜,幾比索就可以坐一趟,因而比較受當地普通市民的歡迎。這種車類似於以前國內的中巴車,當然中國的中巴車車況比吉普尼好很多,遠沒有那麼大的噪音。這種車為了乘客上下方便,後面沒有車門,有的乘客甚至就掛在後面,看著實在讓人膽顫心驚,但當地人似乎早習以為常,在當地那麼多天,也從沒見出過什麼事故。人說馬尼拉有八怪,其中二怪就是:交通混亂,車禍很少。摩托聲大,吉普尼鬧。第一個早上跑出來才一公里,我對此就有了深切的感覺。

從酒店到中國城城門一公里,過河就是一棟羅馬式建築馬尼拉市政廳,再往左轉,經過一個市場是天主教的黑拿撒勒人教堂。菲律賓人85%信奉天主教,是亞洲少有的天主教國家,城內教堂隨處可見。路邊,有很多露宿街頭的流浪者,黑瘦如柴,看到行人伸出手露出渴望而哀愁的眼神。輕軌從道路上空穿過,幾分鍾一趟,每趟六節車廂。後來得知馬尼拉的輕軌只有兩條線,主要經過老城的區域,我對當地不熟,沒機會去一坐看過究竟。

第一天我跑過的是帕西河北岸的三都洛區,這是馬尼拉的老城區,房子都顯得黑而舊,不過學校眾多,我路上不斷經過一個個中小學,看到穿著各式校服上學的學生。馬尼拉的學校佔地都非常小,也沒有圍牆,一般就是在一樓留一個門洞作為校門。我在當地看到的所有學校,都沒有操場,只有一二塊籃球場那麼大的空地。據就讀華人區較有名的中正學校的老闆朋友兒子說,學生根本沒機會跑步,就是做個操,都不能將手完全伸直,可見有多擁擠。

我平時每天跑步大約是十公里,在跑出去五公里後,我又原路返回酒店。沖完涼按老闆的建議,到對面的Jollibee(快樂蜂)吃早餐。Jollibee是菲律賓最大的連鎖餐飲企業,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其老闆也是一位華人,其目標是打敗麥當勞,成為世界最大的連鎖餐飲集團。

據我老闆說,在菲律賓,Jollibee生意好過麥當勞,從我在當地十來天的觀察來看,其店面數量,消費人數確實都高於麥當勞,更遠好於肯德基。其實雙方的產品、定價相差不大,也許Jollibee的老闆更了解菲律賓市場與老百姓的口味吧。從我在當地兩家餐廳的消費經歷來說,Jollibee的口味似乎是更味美一點。

我點一個套餐,含一杯可樂,一個漢堡,一個雞腿,價格95比索(比索對人民幣約7.5:1,95比索約合人民幣13元,)這個價格遠低於麥當勞在國內的價格,開始我以為麥當勞是因為貴才競爭不過Jollibee,畢竟菲律賓人普遍收入不高。但我後來看到麥當勞的價格與之差不多。

盡管Jollibee一頓早餐在我們看來是相當經濟實惠了,但當地人卻將吃一頓視為奢侈享受,我看到多數當地人是在路邊攤檔上吃,我沒有去問,不知道一頓早餐要多少錢,估計在二三十比索左右吧。

白天,和老闆看當地的市場。酒店對面就是馬尼拉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168商場和999商場,幾層樓都是被隔成幾平米的小商鋪,賣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小商品,老闆介紹說這些商場從開發商,到賣東西的,基本都是華人,菲律賓人很少。菲律賓當地人,如果讀書讀得好上大學的,就進政府機構或者外國公司,沒有人會做這種小生意,而一般的人既沒有經濟能力,也沒有資源做生意,只能來給華人老闆打工。

這些華人,除少數是老華僑二代外,多數是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到菲律賓的新一代華僑,而且多數人是持菲律賓綠卡沒有入籍,他們大多來自福建,以泉州人居多。

市場內人頭攢動,行進緩慢,老闆說再過一段時間,菲律賓人要采購聖誕節禮物時,這條路更是水泄不通。本身人就如過江之鯽,還有各種擺攤的見縫插針,行走就更加困難了,此時居然還有一些小轎車要從這些路經過,真不知短短的路程要多長時間才能通過。

我注意路邊擺賣水果的攤販,看和國內的品種倒也無甚區別,無非是蘋果、香蕉、龍眼、桔子等,後面幾天我嘗試著買了幾種,價格比國內稍低一點,味道也還不錯。

                            三

第二天,我從西班牙王城跑去黎剎國家公園。西班牙從16世界中後期開始統治菲律賓,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被美國取代,所以菲律賓有著很深的西班牙烙印,而西班牙王城也是馬尼拉老城區建築品質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部分。

去的時候經過一座教堂,氣勢恢弘,庄嚴肅美,古樸端莊,讓人頓生仰敬之心。我匆匆拍了兩張照後繼續往前跑,那些傳統的西班牙建築鱗次櫛比的從身旁流過,瞬間以為自己是在馬德里而不是馬尼拉。

跑完我打卡發現那裡顯示的是一座奧古斯丁大教堂,我以為自己跑過的就是這座教堂。直到我離開馬尼拉前一天,才知道經過的是馬尼拉大教堂,而奧古斯丁大教堂在他的南面不遠處,距離不過數百米。兩座教堂都是16世紀末西班牙人統治馬尼拉不久即開始修建的,我有點訝異,相距那麼近,為什麼幾乎同時要修建兩座教堂呢?或許西班牙人對宗教實在是太狂熱了,一座教堂不足以容納他們對上帝的敬仰之心吧。

馬尼拉城市並不算大,只有600多萬平方公里,而實際居住人口卻達2000多萬,號稱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所以,馬尼拉公共空間非常少,要找到一個跑步的好去處很難。黎剎國家公園,應該是這個城市最大的一個公共公園了。公園被馬路分布三塊,中間的一塊是核心,早上跑步鍛煉的人也非常多。中間的磚鋪道路一圈正好一公里,中間圍著一片漂亮的水景,有各種造型的噴泉,而邊上還有幾個小的園中園,有中國園、澳大利亞園、日本園等。中國園是面積最大最漂亮的,門口題著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我也跑進去轉了一圈。公園里除了跑步的,還有練太極的、練劍的,還有跳類似中國的廣場舞的,不過他們的廣場舞更勁爆一些,也有領舞的,但參與的是年輕人為主。

此後,我基本每天都會跑到黎剎公園,在裡面跑幾圈。只有一次,因為按慣例周末要拉長距離,加上想看看據說是馬尼拉最漂亮的羅爾斯海濱大道的風景,我出了羅剎公園朝下面的羅爾斯海賓大道跑去。

這天是周日,奇怪的是羅爾斯大道沒有車。對面一側有象是花車遊行的隊伍,而我這一側則有很多人在跑步,但又不象國內馬拉松比賽一樣人那麼多,也沒有封路,路邊也沒有拉拉隊義工什麼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跑者胸前也沒掛號碼布。

我到馬尼拉其實一直想有機會參加一次當地的跑步比賽,最好是半程馬拉松。等我轉灣跑到一個海濱廣場時,看到真有一個跑步比賽的計時拱門,看上面顯示的時間應該是半程馬拉松。我拍了張照片後繼續往前跑,又跑了幾公里折返回來經過拱門時,比賽還沒有結束,終於看到一些跑者胸前有掛號碼布,但大多數都沒有掛,不知是多數人都是來蹭跑呢還是他們本來就不一定非要掛號碼布。後來我問老闆娘,她說當地每個星期天都舉行馬拉松,羅爾斯大道會封路。但一方面是因為天氣,二方面是為了少影響交通,比賽開始都很早。怪不得我早上五點開始跑,在羅剎公園跑了一陣後到羅爾斯大道時,很多半馬跑者已經跑完了。而當地的馬拉松也遠不象國內那樣正規,倒有點象國內跑團聚跑一樣,可能補給都是自己負責的。下次再有機會去馬尼拉,我爭取也參加一次他們的馬拉松比賽玩。

                          四

去馬尼拉,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考察當地的房地產業。和國內房地產是經濟支柱相比,馬尼拉雖然近年來房地產也很火熱,但遠不如國內一樣是所有人關心的話題,甚至說,他和大多數菲律賓人沒有關系。據粗略觀察,人口二千多萬的馬尼拉,一年新房地成交量可能不到一百萬平米,不如國內一個百萬人口的地級市。

一方面,是因為馬尼拉平均GDP不過5000美元左右,而且貧富懸殊,普通階層月收入不過三五千人民幣,而馬尼拉新房的售價在一萬五以上,這當然不是普通收入階層能夠承受的了。再則,菲律賓人對於買房,也遠不如中國人那樣熱衷,或者說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最熱衷於買房。對於他們來說,租房住,將錢用來吃和玩會過得開心得多。菲律賓人口頭最喜歡說的就是,人活著最重要的是開心,所以他們會將大部分收入用來消費,而很少有積蓄,更別提承受幾十年的房貸來當房奴了。

馬尼拉房地產不發達還緣於菲律賓是土地私有制,所以開發商要想獲得土地用於開發只能從私人手裡購買,由於土地分散,要想開發大型項目難度很大。所以馬拉松市區的房地產項目普通規模很小,如果佔地達到二三萬平米,那就是大項目了。而且馬拉松是沒有容積率與建築密度限制的,所以大多數房子都密匝匝的,很多戶型通風採光都不好,當然也不可能有國內通行的園林景觀公共配套等,所以整體居住品質比較低。象老闆租的房子,底下六層是商場,上面是住宅,商場上有一層架空花園,能在那散散步,這在當地就已經是條件很好的了。

當然,也有極個別大開發商大項目。比如阿亞拉,菲律賓第一大開發商,西班牙人的財團。馬尼拉的CBD馬卡蒂市(當地叫市,實際上相當於深圳的一個街道辦規模左右),是整體由阿亞拉規劃建設的,建築水平很高,可以說不輸於國內任何一個一線城市的CBD,眾多國際知名企業都在那辦公,也有大量的國際名品店。馬卡蒂是從七十年代開始開發的,之後阿亞拉在距馬卡蒂不遠又開發了BGC新城,這是一個比馬卡蒂更現代的商務辦公區。你到這里覺得他與老城區比完全是兩個世界。建築時尚美觀,富有現代氣息,豪華而典雅,道路寬廣,交通秩序井然,高檔商場連成一片,公共空間干凈舒適,象一片世外桃源,美侖美奐。

BGC已經開發完畢,阿亞拉在跑BGC五公里又開始開發一個叫ARCA SOUTH的新城。這個新城佔地有近千畝,以住宅為主,配套有大型商業,但我奇怪的是沒見到有配套學校,不知道這么大的社區將來小孩的入學問題如何解決,是政府負責在旁邊建設嗎?總之,馬尼拉的房地產開發模式與國內相比還是差異很大的。

比如說,這樣大的項目,國內一定會先在入口顯眼處建一個漂亮的展示區,有一個漂亮的營銷中心,一片精緻的園林景觀,周邊會有高聳的廣告牆圍著。而即使是阿亞拉這樣菲律賓一號開發商,也完全沒有這套。一個略顯寒酸的小售樓處在項目內部,要開車從施工道路進去,門口不要說景觀展示廣告牆,連個導示都沒有,我們還是問保安才得以進入。裡面一期建了幾棟高層公寓,賣了二年了,價格從最初的一萬五人民幣漲到了現在的一萬八人民幣,可見銷售速度還是很慢的。我想,同樣的項目,如果是萬科、恆大這樣的國內大型房企來開發,即使馬尼拉的房地產需求不如國內旺盛,銷售速度也會快得多。

應該說阿亞拉的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水平還是相當高的,這從BGC的建築外觀與我們在他們總部大廈看到的樣板房可以看得出,但他們整體的開發理念尤其是營銷理念,可能和國內還有較大的差距。據說國內已經有知名開發商准備在馬拉松開發大型的房地產項目,也許那時會對馬拉松的房地產業帶來巨大的沖擊。

由於馬拉松的房屋是永久產權,加上租金回報率比較高,最高年回報率可達10%,低的也在5%以上,所以近年來不少國內投資者開始涉足馬尼拉房產,而阿亞拉這樣的大開發商自然是他們的首選。我們在阿亞拉總部看房時,裡面只有二拔人,而另一拔人是講國語的中國人。

除了市內的高層公寓,我們還考察了一些別墅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二個片區,一個是機場附近的帕賽市,一個是從BGC往南的阿拉邦。

菲律賓的法律體系幾乎是完全照搬美國。他們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房地產開發用地發分二種,一種是別墅用地,一種是公寓用地。別墅用地是既有土地權也有房產權的,但只有菲律賓人能購買,外國人不能購買,而公寓則外國人可以購買。所以無論是當地經商的華人,還是去投資的中國人,都只能購買公寓。當然也有少量當地經商的華人,通過變通手法購買別墅的,老闆的一個合作夥伴就在距馬尼拉一百多公里的一個海濱度假區篷島買了一棟度假別墅。

別墅在郊區規模一般都比較大。但由於別墅用地只能建別墅,不象國內,一般是做復合地產,是別墅、洋房、高層的有機組合,能較快的消化。純別墅項目自然消化速度很慢。加上當地不夠發達的經濟,擁擠的交通,較低的開發水平,所以我們看的幾個別墅項目開發進度都相當慢,好多年裡面的住戶還是稀稀拉拉。

馬尼拉賣別墅是將整塊地規劃成一棟棟的用地,客戶是買地,然後委託開發商來建和裝修(也可以自己建和裝修,但委託開發商省事得多),開發商會有幾種設計方案供業主選擇。一棟別墅佔地從300平方到500平方不等,一塊地的售價約在人民幣200萬到500萬之間,建造費在100萬左右。以一個首都城市來說 ,這個價格並不算高。但馬尼拉的別墅區裡面開發商公建的配套非常少,基本就是單純的一棟棟房子,所以實際居住品質並不高。從我們看的幾個項目來看,就是一個孤單的大門在那,完全看不到國內高端項目常見的那些精美的景觀展示,豪華的會所等。只有在阿亞拉開發的一個別墅項目,因為一二期已經入伙了,外圍有一些商業配套,裡面客人也比較多,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

                          五

住處附近,有一些聖托馬斯大學,我從網上查資料,說這所大學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學,裡面保存著很多古老的建築,我自然要去一探究竟。

我先在網上查了下路徑,然後開著咕咚往那邊走,但仍轉了好久才找到這所大學。因為, 這所號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學,實在是太不顯眼了,他沒有國內大學的圍牆,也沒有大片的校舍,你即使從邊上經過也難以察覺。我對著地圖轉悠了好一陣,終於走到了網上看到的那棟古樓下。這棟羅馬式建築上有很多精美的雕塑,古樸的石牆上彰顯著歷史的厚重,我很想進去看一看,可惜保安不讓進,我只得請人給我拍了幾張照片後,悵然離去。

校園里有一片標准足球場,但沒有跑道,這是我在馬尼拉看到的唯一一片足球場。馬拉松寸土寸金,大多數學校都沒有操場。我在馬尼拉看到最多的,是簡單的籃球場,這些籃球場有的是在路邊一小塊空地上,選一個高處掛一個籃球架(高度不一定標准,也沒籃板,有個框就行),有的就在道路中間設二個架子,更誇張的是,在去篷島的一個小村莊邊上,我看到一個樹杈上掛著一個籃球框,幾個小孩在樹下的土地上打籃球。

在尋找聖托馬斯大學時經過一片貧民區,一群小孩在路邊的一個籃球場打球,看我在拍照,一個小孩立刻停下來擺出POSE讓我拍,表情得意而歡樂。菲律賓人很愛籃球,水平一度在亞洲居於領先地位,我在想,將來有一天,這個少年會代表菲律賓出現在亞洲賽場再次進入我眼簾嗎?誰說得清呢。

最後一天,我去了華人義山,這里是僑居馬尼拉的華人魂歸天國的地方。他們從千里之外的故土來到這里謀生,也許至生都想著落葉歸根,最終,卻只能到天國去尋找故鄉的舊夢。

這一天是萬聖節,天空下著蒙蒙細雨,原本幽靜寂寥的義山人頭攢動,這其中有如我一樣的遊客,更多的則是那些亡者的後人。義山的墓地價格昂貴,甚至比房價更高,而到期後,每年還要交土地費。一塊墓地少則十餘平米,多則近百平米,彰顯著死者家族的經濟實力。有的家族後來生意衰落了,無力再承擔祖上的墓地費,於是墓園就會將其墓毀掉重新賣給其它人。那時,其後人恐怕亦難以再在同胞中抬起頭罷。

一個亡者的後人,多的數十口,平日可能也難得一聚,這一日從四面八方,甚至海外重洋聚集在一起,紀念先人,敘敘親情。大的墓室邊上甚至有房有床,可以在裡面居住。當然,多數只是來祭掃一下,也許到了下午,這片墓園就將重歸沉寂。而一座菲律賓華人抗日紀念碑,雖然碑上刻著上百人的名字,卻因死者無後而紀念堂冷冷清清,令人唏噓不已。

埋葬著數萬華僑的墓園,也似是一座萬國建築博物館。有傳統的中式建築,有嶺南建築,有羅馬式建築,有希臘式建築,有較豪華的拜占庭教堂式建築,還有混搭型建築,琳琅滿目,五花八門。這些人生前的經歷想必是充滿傳奇色彩而豐富波瀾的,死後亦給世界留下了一幅壯闊的建築群,讓人從一堆凝固的石碑石牆中窺探到一段歷史的紛繁。

㈤ 東南亞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什麼

東南亞著名的旅遊景點有:新加坡魚尾獅公園、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巴厘島、下龍灣、吳哥窟

1、新加坡魚尾獅公園:魚尾獅公園是新加坡的標志,它雖然是新加坡面積最小的公園,但是那尊獅頭魚身的雕像卻眾人皆知,魚尾獅吐出強勁有力的水柱象徵了新加坡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公園雖是最小的,但是卻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來一睹它的精彩。因為公園臨河臨海,傍晚十分,迎著微風,在這座公園散步可是非常愜意。

2、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這座雙子塔樓是當今世界上最高的雙子樓,也是世界第八高的大樓。其最具有特色的就是人們可以通過建在42層的天橋往來其間,站在這個世界上最高的過街天橋,居高臨下看遍世間萬象,馬來西亞的一切盡在眼裡。


3、巴厘島: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島嶼,它是太平洋上的一顆明珠,島上熱帶植被茂密,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島。由於巴厘島的萬種風情,天堂一般的美妙景色,所以世人們還給它起了多種別稱,例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天堂之島」等等。這里為臨時風光旖旎的海灘雨林,還是繁華熱鬧的購物大街,都能讓來到這里的遊客滿載而歸。

4、下龍灣:下龍灣是越南北部灣的海灣,因為景色近似桂林山水而文明世界,這里的山山水水都充滿了大海的靈犀,各種各樣的岩石都表現出自然的造型。其氣候呢兩期分明,夏季濕熱、多雨,冬季則乾燥寒冷,、干、雨季明顯,所以下龍灣最佳時間是11月直次年2月,這段期間氣候宜人,而且也是越南最美麗的季節。


5、吳哥窟:一提到吳哥窟,就想到了吳雨霏唱的《吳哥窟》。「睜開雙眼做場夢,問你送我歸家有何用」。而今天提到的吳哥窟不是一首歌,是一個位於柬埔寨的廟宇,這個被稱作柬埔寨的國寶之所以被叫做吳哥窟,是12世紀,吳哥王朝為了建造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花費了35年才建成的。

㈥ 西班牙旅遊記(3)托萊多

       托萊多古城(Toledo)是西班牙卡斯蒂亞•拉曼查(恰)自治區首府和托萊多省省會,人口約5萬。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薈萃之地,因此被譽為「三文化」名城。穆德哈爾藝術、西班牙黃金時代的建築都在這里得到發展,對哥特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發展也產生重大影響。它的大街小巷、廣場空地,都保留著數世紀的秘密。古城內建築物林立,城牆環繞。1986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托萊多古城地處西班牙中央部位,距離馬德以南70公里,坐落在陡峭岩石上,海拔450米,塔霍河環繞大半個城市,是戰略要地。在其2000年的歷史上,曾先後成為羅馬帝國的城市、西哥特王國的首都、科爾多瓦阿拉伯酋長國的要塞和伊比利亞半島上諸多基督教王國反抗摩爾人的前哨。卡洛斯五世統治時期,它一度是最高權力機關所在地,因此被命名為王城。

       托萊多整個城市就是西班牙歷史的見證,從繁榮的古羅馬街道、猶太人的教堂、阿拉伯人的城門、天主教法式歌德教堂,以及洗禮了西班牙內戰的阿爾卡薩爾城堡,每一處古跡都在向人們講述著一段曾經的故事,這就是托萊多被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所在。

       我們在托萊多主要參觀了聖馬丁橋、托萊多大教堂外觀、游覽了老城區,印象深刻的是羅馬古街和古城牆......

        1、 遠眺托萊多

       我們從馬德里驅車過來,在途中一高處遠眺托萊多全貌

       車輛停在聖馬丁橋前,我們步行經過聖馬丁橋進入托萊多。

        2、聖馬丁橋

       聖馬丁橋(Saint Martin Bridge )始建於13世紀,14世初完工,是從西面進入托萊多古城的要道,橋頭矗立兩座防衛塔,屬哥特風格。

       17世紀卡洛斯二世時又重修了這座橋,歷經了800多年,這座橋仍舊是托萊多聯系外界最重要的通道。

       道路邊的橋頭堡,從這里上橋,實際這也是一座城門      

        穿過這座橋,對面即是托萊多,橋下即霍塔河

       橋頭標志性雕刻

       托萊多這一端,城門上巨大的雙頭鷹徽章是西班牙最輝煌的國王卡洛斯一世的標志,還有一處標志在托萊多正門比薩格拉門城門之上

      地上的鑄鐵物件,應該是托萊多的城市地圖

       從托萊多一端橋頭看外界

       走過聖馬丁橋,進入托萊多境地,路旁一些待查證的景物:  「Ong Socsrro de Los Pobres」——西班牙文為「非政府組織」

       這是伊莎貝爾女王雕像?

       3、聖胡安皇家修道院

       聖胡安皇家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位於霍塔河邊,聖馬丁橋旁,哥特式建築,興建於1477年。是托萊多一座歷史悠久的天主教方濟會修道院,居猶太區中心,建築上有八角形穹頂、兩旁建有扶垛的長方形石屋。

       據說修建起因於1476年在托萊多發生了決定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者的內戰。戰爭的一方是貝爾特拉內哈公主的擁戴者,另一方是忠於伊莎貝爾公主的力量。最終,伊莎貝爾當了女王,並決定建造這所修道院,既是紀念這次重大的歷史事件,也是建院還願,用作王室列宗的陵墓。

       我們路過這里,僅看了修道院外觀

        4、格列柯博物館

       格列柯故居博物館是格列柯精華之所在,是繪畫愛好者和藝術家必去的地方。博物館里收藏了格列柯的名畫《托萊多風景》、穆利奧(Murillo)和瓦爾德斯•雷阿爾(Valdes Leal)等藝術家的作品。從1577年到1614年,格列柯一直生活在托萊多,迎來了創作的一個高峰期。

       前來參觀的學生們

       這里還有象徵12門徒的雕塑作品

       一塊石碑上刻有「Dominico Theoto Copvli Candia」 、「Toledo  Mdciv「,這是多明尼加與托萊多的什麼紀念標志?

        5、走進托萊多老城區

       狹窄的巷道,老舊的房屋,高聳的圍牆,石塊鋪就的道路,牆面上常見古老的雕刻,彌漫著古老文明的元素;而穿著時尚的遊客、各式車輛穿行在這里,卻又帶來現代文明的信號。兩種文明信息交織在一起......

       前方即托萊多大教堂

        6、托萊多大教堂

       托萊多大教堂(CatedraldeToledo)建於1227至1493年,內部裝飾完成於18世紀。這座教堂在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原址上建造,主體建築為哥特式風格,同時又是一座集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龐大建築群,是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

       大教堂主座堂及其周圍的22個小教堂是整個教堂中裝飾最豪華的部分。主座堂大祭壇及祭壇頂部的圓形窟窿非常具有特色,五組反映耶穌生平的彩色松木雕刻作品占滿祭壇的整個牆面。它採用了當時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國哥特式建築形式,西班牙式哥特藝術風格在教堂建築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們的行程安排是看教堂的外觀

        教堂局部

       在大教堂前的遊客中心門口有一個大水池,裡面都是青銅雕塑品,不知道是什麼寓意,但襯出水綠綠的,倒映出白色的大教堂和綠色的樹木,感覺有特別的韻味。

       7、托萊多市政廳

       同樣屬於文藝復興風格,前期工程由Herrera完成,其後由畫家葛雷柯的兒子Jorge Manuel Theotocópuli修飾潤色。

       市政廳的兩座塔樓附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塔尖。17世紀建成,廣場全由石頭鋪就,具有濃厚的文藝復興風格,毗鄰法院和大教堂。

       在大教堂和市政廳之間的廣場上,來來往往的遊客很多,要想拍一張純凈點的大教堂或市政廳的畫面還真不容易,時間也不允許。

       廣場上的孩子們很可愛。他們會用中文「你好!」向你打招呼,表示親切;讓你感受到西班牙人的熱情和友好。

       穿過教堂和市政廳,往上走就是古羅馬街區

        8、托萊多•古羅馬街區

       從市政廳、大教堂出來,沿著一處「過街天橋」一路上坡,便進入古羅馬街區。街道不寬,兩旁店鋪較多,石塊或水泥沙石鋪就的道路,石片或牆磚鑲嵌的牆面,鐵藝的門窗、圓拱、陽台,古典的街燈......;處處顯示出羅馬古城的元素

       小巷裡,一個陽台,一扇門窗,一個招牌甚至小到一個窨井蓋,都發散著羅馬時代的信息

       透過巷道的空間,可見教堂的身影

       不少巷道狹窄、拐彎抹角、上坡下坎

       臨街店鋪的裝飾,從文字、色彩、式樣等方面,體現出這里文化、信仰、建築裝飾風格的多元化。從中也看出當地人對生活的態度

㈦ 冬日暖陽拔「牙」記(二十三)托萊多:永恆的中世紀王城(上)

西班牙,眾所周知是一個 歷史 悠久的國度。然而,直到在做行前攻略時我們才知道,馬德里並不是西班牙最初的首都所在地,西班牙最早的首都是在距離馬德里約70公里處的一個名叫托萊多Toledo的 歷史 古城。

托萊多,這個古城,對於我來說,是從塞萬提斯享譽世界的小說《堂吉訶德》中得知的。這個地名曾多次出現在作品中,即堂吉訶德和隨從桑丘展開其幻想中狂熱冒險之旅的出發地。

離開里斯本,我們為此次短暫的葡萄牙之旅畫上了句號,然而,伊比利亞半島的自駕之旅還將繼續。我們驅車重返西班牙,前往西班牙的舊首都——托萊多Toledo。

托萊多,這座古城擁有2000多年的 歷史 和文化沉澱和積累,托萊多時期的西班牙,是中世紀歐洲疆域最大的帝國。

公元八世紀開始,摩爾人、基督徒和猶太人曾共居此城,給托萊多留下了偉大而珍貴的藝術和文化遺產,托萊多也因此成為三種文化並存之地,被稱為「三文化之都」。

傍晚時分,我們才抵達托萊多。駕車沿著彎彎曲曲的環山公路行駛,在車內,我們瞥到了托萊多的看點之一:整座古城的地理位置極佳,易守難攻,是一塊風水寶地,這也是托萊多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由於走錯了路,古城內又多是單行道,致使我們先後兩次駛過了這座古老的城門——比薩格拉門Puerta Nueva de Bisagra。

托萊多的看點之二:比薩格拉門是托萊多最知名的一個中世紀城門,也是托萊多城的正門,建於16世紀中葉,由於東、西、南有塔霍河隔斷,這里是唯一能進入古城的一道城門。

城門由兩個龐大的圓柱堡壘,中間夾著一道拱形的石門,石門上是一個巨大的托萊多帝國徽章,三部分構成。

如今,城門旁插著分別代表歐盟、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和托萊多市的4面旗幟。旁邊的城牆被打通,新開了一個巨大的方形門洞,是專為大巴通行而開設的。

雙頭鷹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標志,據說這是查理五世授予托萊多的榮耀,就像是這塊土地的守護神一般。

穿過城門的那一刻就像進入了一個現代化的中世紀古城,一磚一瓦都還是幾百年前的樣子。

城牆上,至今還刻有西班牙文學大師塞萬提斯給托萊多的題詞:西班牙之榮,西班牙城市之光。這是對托萊多人文 歷史 的高度概括。

托萊多是拉曼恰大區的首府,而唐吉訶德的全名是「唐·吉訶德 ·德·拉·曼恰」,翻譯成中文就是「居住在拉曼恰的吉訶德紳士」。

這里是當年騎士巡遊四方行俠仗義的起點,雖然這是一段充滿諷刺的旅途,但是,故事的起點托萊多作為西班牙文化的一種象徵卻是當之無愧的。

城門內有個庭院,有點兒像我國的瓮城,中間樹立著卡洛斯五世塑像。

附近還有一座阿方索六世門 Puerta de Alfonso VI,也叫舊比薩格拉門,興建於10世紀,是托萊多最古老的城門,也是托萊多唯一保持原貌的一座門。

古城牆向兩邊自然延伸出去,城牆下是一個小花園,一尊尊塑像靜靜地樹立在那裡······

從這里開始,我們將驅車正式進入托萊多,感受一下古時穿過城門才能進入城鎮的感覺,回溯 歷史 ,體驗 歷史 ······

托萊多古城內的街巷十分狹窄,且大有曲徑通幽、柳暗花明之感。

按照導航七拐八拐,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直到華燈初上時分,行駛到托萊多市政廳Ayuntamiento de Toledo前廣場時,我們卻怎麼也找不到繼續行駛的路了。

無奈之下,將車停在路邊,邊打電話給酒店老闆,邊欣賞托萊多市政廳。

夜色中的托萊多市政廳滿滿的 歷史 氣息,主樓呈濃厚的文藝復興風格;市政廳下面類似石庫門門洞的則是遊客信息中心,等明天開門時,可以到這里免費取一張托萊多地圖。

市政廳兩側附帶巴洛克風格的塔尖,在藏藍色天幕的襯托下堅毅與挺拔。

意想不到的是,這里竟然就是托萊多看點之三:市政廳廣場,即托萊多的精華所在,由托萊多市政廳、紅衣主教宮Palacio Arzobispal和大教堂圍成一個三角形的廣場。

這棟毗鄰市政廳的精美建築就是紅衣主教宮,即歷任西班牙首席紅衣主教居住的宅邸。

對面就是托萊多古城最著名的建築——托萊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我們到的時候,大教堂的尖頂正在維修,令我略感遺憾。好在後來偷聽一位導游講解時得知,他每次來大教堂似乎都在修繕,多少讓我安慰了許多。

空中廊橋。大主教不能隨意走在馬路上,於是,就在兩座建築之間,建造了一座空中廊橋,大主教從宅邸通過廊橋去教皇宮、大教堂上班。

酒店老闆告訴我們,從正對著市政廳的那條小路開進去就到了。可那哪裡是什麼小路呀?雖然路口標有限寬1.9 米,但車子開進去後,有的地方即便是收起兩邊的反光鏡,車兩邊距離牆體的距離也不超過兩指的距離,甚是驚心動魄。

駛過葫蘆嘴一般的瓶頸後,便豁然開朗,一座古樸的石質建築赫然出現在眼前,那就是我們提前預定的,位於古城中心地帶,且帶停車位的酒店。可停車位又在哪裡呢?

這時只見老闆打開了路旁兩扇緊閉著的房門,然後示意我們將車停進去。原來,這是一棟房子的地下室,現在變成了專供客人使用的小型停車場。

辦理入住手續時,老闆一再強調:你們實在是太幸運!在此提醒自駕前往的朋友們:因為車位有限,入住前一天,務必提醒老闆預留停車位!!!

雅緻且頗具西班牙特色的酒店瓷磚標識懸掛在入口處的顯要位置。

聖伊薩貝爾酒店Hotel Santa Isbel雖然只有兩顆星,但卻是托萊多最熱門的酒店之一,因為,其本身就是一棟古跡。它不僅位於老城的核心地段,而且前身就是一棟15世紀的建築。因而,花380元人民幣,體驗住在古跡中的感覺,超值!

酒店內的大廳、裝飾、陳設等,都具有鮮明的西班牙風格。

然而,更吸引我的則是酒店內懸掛著的一幅幅托萊多風光油畫。

其中這幅油畫,據說取景於酒店的樓頂露台,對此我們心生嚮往,又多少有些半信半疑。

放好行李,我們迫不及待地走進夜色中的托萊多。彎彎曲曲的小路引領著我們,一步步走進這座16世紀的古城······

此時,酒店中一幅油畫中的場景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我不由得揉了揉眼睛。照射教堂的光線並不強烈,使得古城愈發寧靜和神秘。

黑夜裡,高聳的哥特式教堂將信仰無限神化。 盡管托萊多大教堂正在維修中,但依然不能掩蓋其耀眼的光芒,畢竟它是歐洲所有中世紀教堂中最為精緻的一座。

托萊多大教堂始建於1226年,直至15世紀末才完工,中間曾經歷多次修繕和加建。受託萊多古城歷經千年的多元文化影響,教堂建築也融合了穆德哈爾式和哥特式等多種元素的建築風格。

在高高哥特式塔尖的引領下,我們來到大教堂門前。不經意的一次抬頭看到, 月光下的大教堂更顯深沉而滄桑。

大教堂是一座集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龐大建築群。夜晚,我們只能通過燈光照射來近距離欣賞大教堂的外觀,但其建築工藝的細膩與考究卻依然令我贊嘆不已,真不愧為哥特式藝術的頂峰之作!

大教堂的正面由三道大門組成,這是居中、最大的赦罪之門。據說,從赦罪之門進教堂的人都能得到寬恕。

又見這座與大教堂相連的空中連廊。這畫面多少讓我感到一絲遺憾,心想:如果沒有維修的腳手架等,該是何等美麗的畫面呀!

據說,連廊下方的莫爾萊特門,中世紀時這里是教堂向窮人派發麵包的地方。

夜色中,我們漫無目的地在托萊多古城中漫步,各種 歷史 悠久的哥特式、摩爾式、巴洛克式等大型古建築不絕於眼。

徜徉於寬街窄巷中,陶醉於磚石藝術間,屋檐牆角、門框窗楣,細微之處無不流露出這座小城背後所蘊涵的 歷史 價值及文化內涵。

雖然城內有著大量精美繁復的古跡名勝,可穿行在蜿蜒的小巷中,流連於街角屋前,特別吸引我們目光的,更是大量普通百姓的居家住宅。這些房屋的牆面、門頭、窗楣、陽台等處,無不是用磚與石兩種材料來砌築與裝飾。

這種磚石組合,自然中透著深沉、厚重的底氣,並洋溢些許神秘的古風。

不時出現在牆體上的雙頭鷹徽章,默默昭示著古城曾經顯赫的 歷史 。

漫步於蜿蜒、寂靜的托萊多古城小巷,撲面而來的是各種風格的 歷史 建築,似乎自己回到了遠古時期,與古人隔空對話,激起了無限的遐想。

不知不覺間,我們走到了太陽門Puerta de Sol。在燈光照射下,太陽門上的門楣、石雕像、族徽等均清晰可見。

返回古城內,我們在路口看到了這塊指路牌。其中黃色的滾梯是直通山頂觀景台的,原本計劃第二天去看看,不想七拐八拐,竟然給忘了。多少有些遺憾。

狹窄的石板街道上布滿了各種各樣的中世紀兵器工藝品店和 旅遊 紀念品小店,其間穿插著酒店和餐館,當然也有很多咖啡店和賣西班牙火腿片的優雅小店。只可惜,大多已經閉門謝客。

一路上,路過好幾家不錯的餐廳,也都已經關門了。可憐的我們連一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找到。

不過,塞翁失馬,當一家家店鋪紛紛放下卷門簾時,我們竟然驚艷地發現了托萊多多彩的另一面。

走了一圈,走回酒店。經老闆指點,我們來到了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樓頂露台。

在這個出奇安靜的夜晚,我們輕輕地走上樓頂露台,只見夜幕下,繁星點點,托萊多古城呈現出頗具動感、嫵媚的天際線。

夜幕降臨,在那些點點星光的襯托下,托萊多是那樣的古老又神秘。一座座塔尖林立,其中最高聳的,則是托萊多大教堂,那是西班牙為數不多具有紅衣主教坐堂的大教堂,那巍峨的塔樓直刺蒼穹,與天主日日訴說著托萊多古城的 歷史 變遷。

大教堂和古城堡Alcázar de Toledo統領著托萊多夜晚的天際線。

遠處方方正正的建築,就是托萊多看點之四:位於托萊多最高處的古城堡,原是古羅馬人的城堡兼宮殿,後來的國王把它作為王宮,曾是歐洲洲數一數二的華美的王宮。這座堅固異常的城堡式建築四角各有一座高聳的瞭望塔。

那就讓我們,望著眼前的古城夜色,在這所15世紀古跡中一起做了個離奇而甜美的小夢吧!

托萊多,一個被世界所遺忘的城市,古都中布滿了中世紀的遺跡,被稱之為「永遠的16世紀的古城」。

夜色中,古城石板路和羅馬石砌成城堡、哥特世教堂就好像時光倒流一般,伴隨著中世紀聖馬丁橋下的塔霍河靜靜流淌······

同所有與世隔絕的地方一樣,托萊多仍頑強地保留著它那沒有寫進任何書本的最後秘密。這就是惟有親臨其境才能得知其深邃的奧妙所在。

托萊多絕對是來西班牙旅行的人無法放棄的地方。

漫步於托萊多,每一個轉角處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每一處風景建築可能會有令人驚嘆的裝飾和 歷史 ,靜靜的用心去發現和感悟,聆聽那些教堂、城門和古橋的聲音,與西班牙 歷史 對話;也許時間會停留在那一刻,不願意讓它隨著時針的轉動而流逝……

冬日暖陽拔「牙」記(二十二)里斯本:夢回大航海時代

冬日暖陽拔「牙」記(二十一)里斯本:"大海風格"王冠上的明珠

㈧ 不一樣的菲律賓

終於來到菲律賓,為啥說是終於呢?因為幾年前也要來菲律賓,來回機票、長灘島的住宿都定好了,結果,在廈門臨上飛機被告知自己的菲律賓簽證過期了一天,也怪自己識字少,26個字母一組合就蒙圈,看不懂簽證上的東西,來不成了,損失金錢不說,關鍵是還帶著興沖沖的老婆,不能掃了老婆大人的興,就在廈門機場臨時決定找一個從廈門能飛到的東南亞的落地簽或者免簽的國家去,於是,就有了一趟不期而遇的斯里蘭卡之行。這次,是連簽證都懶得辦了,用了加拿大簽證,可以停留菲律賓七天,找了一張深圳馬尼拉來回相當便宜的機票,五百多快,入境也相當容易,護照和加拿大簽證復印在一張紙上,菲律賓就在那張紙上敲了一下章就OK了。這里日頭太毒,不黑都難,加之,這里的人又瘦小,有些國人就稱菲律賓人為「小黑」,有人說不雅,我則覺得很可愛。七天,首都馬尼拉,還有號稱男人天堂的克拉克。還是自己那啞巴英語和十個亂比劃的手指頭,依靠著谷歌地圖,翻譯軟體,走了街,串了巷,品了美味,嘗了小吃,看了老教堂,登上了古城牆,打了槍開了炮,甚至開了飛機,累了、黑了、也帶勁了,也終於看到了和我們不一樣的一個菲律賓!

威猛霸氣吉普尼

街頭嶄新的吉普尼,看著像極了《變形金剛》中的威震天

要說菲律賓,必得先說吉普尼。菲律賓滿大街轟鳴奔跑的就是吉普尼,吉普尼是菲律賓一種特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它外表令人眼花繚亂,為啥稱為吉普尼?因為它是一種二戰後被美國大兵遺棄的吉普,還有就是美軍撤離克拉克軍事基地時留下來的吉普車的基礎上改裝的。有人說,二戰勝利可是45年呀,有那麼耐用的吉普車?真是有,你要是去緬甸、柬埔寨都能看到現在還在街上突突亂竄的美式吉普。而菲律賓人則把這種吉普車進行隨心所欲的改裝,車斗加長並異想天開進行塗鴉,然後開到街上去拉載客人。它們外表奇特,每輛吉普尼都繪有五顏六色不同的圖案-有的用聖母耶穌開道,有的超人蜘蛛人飛上車頂;安裝了各異的車燈和輪胎,大都是碩大的賓士寶馬車標拖著四處亂響的鐵皮車廂; 且都有一個有趣而怪異的名字,比如:「JAMINMANILA」(堵在馬尼拉)、「FILIPINEPERI」(菲律賓的美女)等等。人們經常自豪地說「在菲律賓你絕對找不到兩輛完全一樣的吉普尼來」。

雖然司機對自己的吉普尼裝飾極為重視,但對保養就不怎麼在乎了,有的車頭銹跡斑斑,即使外表看起來增光拔亮,但是,司機籠里卻是哐當亂響,有的配的是現代方向盤,有的是豐田方向盤,我竟然看到一位將半個電鑽焊在了倒車鏡位置上卡自己的太陽鏡。至於司機,他們一般腳踩人字拖,身穿背心兒,一隻手五個手指間加滿紙幣,還能邊開車邊收錢找錢,開車收錢找零一人包攬。車廂上都有站路表,固定線路營運,分段收費,我曾掏過四元錢的車費,幾毛錢。泰國也有這種類似的拉客的車,稱為雙條車,也叫TT車,菲律賓吉普尼可比泰國的威猛霸氣的太多了,馬力夠大,滿大街機車的轟鳴,能踩油門還能聽到燃爆排氣管的啪啪聲;車體夠長,擠擠能坐下將近一二十個人;車頭夠威夠猛,有賓士造型的,有勞斯萊斯造型的,有擎天柱造型的,不一而足,反正比著長個子,我曾在街上看到車頭有三個天線的大傢伙。

吉普尼已經被菲律賓視為國寶了,馬尼拉機場就有這種機車的陳列。馬尼拉滿大街都是這種車,我看到一條主幹道上並排了四輛吉普尼,把整條路都占滿了。車廂的座位就是兩邊兩個長板凳,沒有舒服性可言,坐著不舒服,就是涼快還便宜,尤其便宜,最便宜的不到一塊錢人民幣,隨攔隨坐隨下,方便快捷。估計,美軍吉普已經資源快要枯竭了,現在在菲律賓街頭已經能夠看到用皮卡和輕卡改裝的吉普尼了,這種車更長,更能裝人,車況也更好。

菲律賓的吉普尼已經深入了鄉間僻壤,每天用低廉的價格拉著菲律賓人東奔西走,我很少在街上看到很空的吉普尼。按照國人的思路,這種車不是馬路殺手嗎?沒有安全隱患?交通安全在菲律賓街頭看著真是驚險,窄逼的馬路上各種交通工具,卡車、大巴、吉普尼、偏三輪、兩輪摩托、自行車,我還在馬尼拉的主幹道上看到過大型油罐車,雖然你擠我扛,我也很少看到有啥事故發生,也很少看到交通警察,但也沒有看到堵車。他們的思路應該是,每個人都有出行的權利,每輛車都有各自的路權,有錢人去開勞斯萊斯,沒有錢的就去坐吉普尼,想快捷了就去坐偏三輪。不能因為所謂的安全隱患剝奪一個窮人出行的權利。我想,也正是無處不在的吉普尼給那些低收入者提供了低價便捷的出行方式,才能看到一個熱血菲樣的菲律賓!

整條馬路被四輛威猛的吉普尼占據了

爭奇斗艷的交通工具

你以為菲律賓街頭就只有吉普尼?五花八門的交通工具多了去了。還有一種交通工具就是偏三輪,我們說的侉子,街上快速飛奔的是摩托侉子,西班牙王城那裡有人力侉子,帶你轉王城。

這些摩托侉子都是自己在摩托車上裝一個偏兜兒,隨意改裝的,我還試騎了一下。

和侉子司機合影

別看兜小,不少裝人,能裝五個人,估計也就黑瘦的菲律賓人可以。摩托車大同小異,侉子也是有個性的,黃的、藍的,造型各異,我還看到有個侉子上裝了一個大低音炮兒,估計能跑出一個震天響。如果說吉普尼就是公共汽車,那麼,這些侉子就是計程車了,你自己想去哪裡,招手就是一個,吉普尼到了鄉鎮,你要去比較偏的地方,就得坐侉子了,我去飛行俱樂部開飛機就是包了一個侉子,價錢可比吉普尼貴了去了,甚至貴過Grab,我從DAU去賓館,侉子要200,我叫的Grab只有154。他們一般就在十字路口趴活兒,各自有各子的地方,因為我看到他們就按照順序排在路上,依次拉人,趴活兒的地方還有電視機,沒活兒的時候就在那裡看電視。

正在看電視的侉子司機們

除了摩托侉子,還有就是人力三輪車了,西班牙王城門口排列等人的人機三輪車,排成了長隊,拉著你轉遍王城,也是為了古城的保護,不允許吉普尼和侉子進入。

古城門口等人的人力三輪車

除了人力車,馬尼拉街頭,應該是黎剎公園附近、日落大道和王城內有高頭大馬車,裝飾華麗麗,像吉普尼那樣個性十足,這適合兩個小情侶坐上去,伴著馬蹄的噠噠聲說著悄悄話,緊緊偎依在馬車車廂內,拉著小手兒,情到濃時啵兒一個,自己一個小老頭,雖然趕車大叔好熱情,還是免了吧,不知道啥價錢,估計不會便宜吧。

街頭香煙論根賣

街頭售賣香煙的小販兒

走在菲律賓街頭,你會不時的看到路邊賣香煙、糖果等零碎的小攤兒,你再仔細觀察,會看到有各種各樣的香煙,都打開著,也不是攤販自己吸的煙,對了,是待出售的香煙,誰想吸煙了,就停在小攤兒上,挑一隻喜歡的香煙,老闆給打著火機,對著,吸一口,繼續趕路。緬甸街頭也有這樣論根賣的香煙,莫斯科街頭有人想吸煙了,可以隨便的向走過自己身邊的人伸手要一隻。菲律賓街頭到處都是「NO SMOKING」的標牌,我沒有看到有人在餐館吸煙。也有標著可以吸煙的標牌,不過,它會有下半句,我謝謝你不吸煙,完整的句子就是:這里可以隨便吸煙,但我謝謝你不吸煙。我尊重你吸煙的權利,但我勸你最好不吸煙!其實,這種論根出售香煙的方式,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煙癮,也經濟實惠!

正在買煙的菲律賓人

啤酒瓶都帶套兒

朋友們不要歪想,此套兒非彼套兒也。菲律賓有超級好喝還便宜的啤酒。我在柬埔寨喝過五美元的老虎啤酒,覺得貴死了,後來認識的一個美國特種兵帶我們去找到了兩美元的老虎,才多喝了幾瓶。後來在馬來西亞也是覺得貴死了,上個月去新加坡,認為肯定會有便宜的,因為老虎啤酒就是新加坡產的,可是,想多了,更貴,問賣啤酒的小哥為啥這么貴,不是你們新加坡產的嗎?結果超級搞笑,那位小哥兒一臉懵逼的問,老虎啤酒不是美國的嗎?哈哈哈,當時笑出了豬叫聲!到了菲律賓,終於看到了各種老虎啤酒,各種超級便宜的老虎啤酒,超市有32p的,最貴的也只是42p,也就是五塊多錢。

飯店也有75、80p的,最貴十來塊,GOGO吧喝酒看小妹也只有100p,這樣喝啤酒,也不覺得心口疼了,每天從街上回賓館總是一瓶老虎,有時候買幾塊錢的花生米躺在床頭喝酒吃米看頭條,享受。

不過,在飯店喝啤酒,不止是飯店,只要你當場喝啤酒,讓人給你打開,遞給你的酒瓶蓋子上總是被一個紙蓋子蓋著,就是簡單的用餐巾紙做成的簡單的遮蓋瓶嘴的一個類似蓋子的東西,就像下圖那樣子

開始不明白,也沒有仔細問,後來想想應該是為了衛生,怕在給客人的過程中有東西飛進酒瓶里吧。

這是酒瓶口的套子,你要是在酒吧喝酒,他們遞給你啤酒不但瓶口有套子,就連瓶身也有一個布套子,就像下圖

瓶口的套子還是為了講衛生,瓶身的套子應該是為了讓你手握啤酒時你的手不會感覺到冰涼冰涼的,可能酒吧的啤酒都在大冰櫃中冷藏,溫度相當低,你剛握住啤酒時會太涼,你喝著口感也冷,套上套子也能慢慢的把酒溫升上來,喝起來更有口感吧!不過,不得不佩服商家的周到和體貼!

保安威武荷槍站

菲律賓街頭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保安,我開始以為是警察呢,其實不是警察,他們統一的白色制度,警察統一的藏青色的制服。街頭很少看到警察,連交通警察都難得一見。別小看了這些保安,統統是全副武裝,分布在機場、銀行、汽車站、輕軌站、超市、飯店,甚至廁所的門口。他們不但配槍,配的還是長槍,時刻握在手中。

快樂小蜜蜂快餐店門口的保安

SM門口的保安

對於荷槍實彈,我們可能有些誤區,我是檢察院的,我們原來都是有配槍的,54、64,甚至77的小手槍,很多年前都已經刀槍入庫了,怕有人把槍搶了去作案。一線的警察呢,也基本上沒有任務也不再配槍了,我們把槍支看成了一個危險因素。其實,街上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警察,我想那些危險分子肯定時時處在忌憚之中,它是一種威懾,就像現在的太平盛世,已經很少有戰爭了,可是,一個國家為啥還要養那麼多的軍隊呢?還要有原子彈呢?還是一種威懾,讓那些危險分子不敢輕舉妄動。而且,長槍肯定比那種小手槍安全性更高,威懾力更強,即使不開槍,給他一槍托也不好受,安全性上是因為,長槍時刻套在身上,不易被搶走,即使搶走了也不容易隱藏。全副武裝的保安,他們不但配有長槍,還隨身帶有急救包,這就是比那種震懾都還有作用吧。他們應該都有急救操作的訓練,遇有突發疾病,急救包肯定能挽救生命。

這種思路應該是美國人留下來的東西,我沒有去過美國,沒有親見,但好萊塢電影中就有這種鏡頭。截止到目前,美國人從克拉克軍事基地撤離後,起碼給菲律賓留下了三樣東西:吉普尼、荷槍實彈的保安還有一個天使城。

眼花繚亂的街頭小吃

菲律賓的街頭有多少小吃?太多了,玉米粒、花生米、煮雞蛋、烤雞肉、烤餅、油炸平菇(看著像,沒有吃)、油炸面團、炸春卷、炸串兒等等,反正品種齊全,炸煎擼炕燒做法琳琅滿目,便宜好吃,吃一次大概一二十比索,幾塊錢,關鍵是超級方便,街頭任何地方都有,路邊、樹蔭下、十字路口等,不見所謂的城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其實,看似臟亂的街頭,最能反映一個真實的社會,一個城市的首要功能就是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提供生存的空間,就是那些看似臟亂差的小吃兒才體現了一個生鮮的小市民社會!

花生米不是菜

花生米對我們來說可是太常見了,最好的下酒菜,又名耐叨,油炸水煮都好吃。在菲律賓,花生米可真不是下酒的菜,它是菲律賓街頭的最常見的一種街頭小吃兒。就像我們吃的爆米花那樣,隨時來一份兒,走著吃著。這里有數不清的小吃兒,花生米可是最最常見的那種。品種多多,油炸的、鹵乾的,帶皮的,裸體的,有的攤兒上就有現成的熱油鍋,現場製作。20p就給你一小紙袋兒花生米,按照你的口味和喜好給你裝好遞給你。花生米街頭常見,就連超市裡花生米也算品種最多的一種食品了,都是瓶裝的,看著高級上檔次!

我是隨手吃了幾次,不過,吃過肯定會有一手油的,不知道菲律賓人是怎麼辦的。我還是喜歡當成下酒菜,有一次晚上就順手買了50p的,帶回賓館,又在超市買了一瓶老虎啤酒,坐在床頭,吃著花生米喝著冰啤酒刷著頭條。

水果蘸醬吃起來

你見過沾著椒鹽辣椒和不知名臭蘸料吃的水果嗎?我在菲律賓也真是領教了也嘗試了這種奇怪的吃法。

上圖就是菲律賓街頭最常見的水果,不知道名字,削過了皮,切成小塊兒,但是還和果核連著,用一個小塑料袋子裝著,你可以用竹簽子紮下來吃。

酸酸甜甜,有點兒澀。有兩種蘸料,一種是鹽和辣椒的混合,一種是聞著有點兒臭臭的黑色蘸料,我開始吃的是椒鹽的,有一次想嘗嘗那種蘸料,要了一份聞著有股臭豆腐的味道,沒有敢嘗試就扔了,對於臭豆腐之類的東西老馬真是吃不慣。我曾在一個中學門口看到一個小胖妹將這種蘸料攤在水果上,看著黑乎乎的,不知道她是咋下嘴的。

泡在罐子里的是青芒果,也品嘗了一次,不符合我的口味,就再也沒有吃過!

街頭就像菜市場

我在馬尼拉就住在一個輕軌站附近,站名Pedro Gil,輕軌站在上層,你從輕軌站走下來,輕輕的一隻腳就跨進了一個小小的超級市場。

這是一個十字路口,車來車往,熙熙攘攘,幾輛三輪車就擺在路邊等人,流動的是人和車,不流動的是輕軌站下邊的小小集市,吃穿喝用,一應俱全。香煙、糖、襪子、眼鏡、箱包,花生米、水果、冷飲,你走下站台,隨手買一雙襪子套在腳上,買一隻煙叼在嘴裡,吃一碗東西,喝一杯汽水,演繹著活鮮生香的市井小民的生活和營生。

超棒的購物體驗和超級細膩的服務

SM CITY是鼎鼎大名的菲律賓商業中心,clark的SM 就在克拉克的市中心,在克拉克的這幾天沒事就會轉悠到那裡,有吃有喝有玩,東西便宜齊全,入手了一雙暇步士,折下來四百多塊,要知道,暇步士國內買應該沒有五百塊錢以下的,買了三雙襪子。還150塊錢買了三件上衣短袖。說說買東西的經過。你只管挑選,可勁兒的換,可勁兒的試,OK了,東西就是你的了,不用開票,啥都不用,鞋子是那位小哥可能想著我不知道怎麼結賬,幫了我。買襪子,直接把襪子遞給了我,自己找地方結賬,不像我們國內,給你開票,你去結賬,結完帳再回來取東西,怕你拿東西跑了唄,我結完帳,還是覺得應該告知人家一聲,人家就不睬我。其實,大門口也沒有像超市那樣的門禁系統,你要是拿走東西難道會有人發現?不知道。還有一天,打了一個偏三輪去打槍,可不是你想像的去打炮,去打了三十發AKM9,回頭去SM吃飯,車費200,只有1000的,司機找不開,把錢遞給我,讓我自行去換錢,給我指指大致等我的方向,我就這樣拿著錢揚長而去了。不過,我沒有揚長,買了一杯冷飲,回頭找司機給錢,好大功夫,出門看到司機在給我招手,我不能辜負別人對自己的信任,那是看輕了自己的人格。至此,我才明白,SM結賬經歷,司機的遞給我錢,應該都是處於對人性的信任,他們覺得我應該對我得到的東西付出該付出的,我也不應該不勞而獲或者拿自己不該得到的東西,天經地義,就這么簡單吧。住賓館的輕松也是無以倫比。我們國內入住是要押金的,退房是要查房的。我在馬尼拉red rose hotel住了幾天,房間里桌子上堆了各種小吃,你可以自取,最後結賬,我要走了,問了我一句,吃東西了嗎?只是聽了我一句NO,我就可以揚長而去了,這是一種啥感覺?SM超市結賬的地方竟然有長凳子讓顧客坐下來慢慢等著結賬。

商場內提供帶輪子的嬰兒車,還有小火車,旋轉木馬讓你全家樂購其中。

SM有你想不到的經營的東西,建材、五金,甚至還有汽車,可不是我們那樣展示呀,可是真正的賣汽車,我重點說賣汽車,是因為他們賣的是我們中國的海馬汽車!海馬V70!

最後還要說一個細節,讓你感受一下他們對顧客的貼心和細心。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做過這樣的醜事,從超市買的瓶裝的東西,走著走著累了,想坐下休息,於是放下購物袋,嘩啦一聲,瓶子直接磕在了水泥地上,於是,東西沒了,其它東西也遭了殃。你在這里,商家為你想到了,我買了一瓶啤酒准備回賓館喝,發現他們在我的塑料袋裡墊了一個硬紙板交給我,我走出超市,摸了摸袋子,還真是,不用怕嘩啦一聲了。希望,我們的服務也能這樣讓人賞心悅目!

說了這么多,出門在外,總有一些不盡人意的事和人,尤其我這樣不大懂英語的傢伙,挨宰是輕不了的,於是少不了吐槽,也給後來的朋友們提個醒。菲律賓街頭小販會不動聲色的一次性的把你攢了一大把零錢都給你黑進他的小錢箱子里。菲律賓這里有很多硬幣,五元、一元、一毛,五元的也有兩種,金色銀色的。我們發達了,在家已經沒有用硬幣的習慣了,天天兜里叮當鎮響也不符合國人的性格。在這里,總是有大把的硬幣,有時候在街頭買個零食、買瓶冷飲,懶得問多少錢了,就掏出硬幣,攤開手讓小黑隨便拿,意思就是把你該收的撿後就行,誰知道他會一股腦的把錢都收了,或許是他以為都是一塊的?黎剎公園那買了一串兒烤香蕉,不知道多少錢,就這樣被他收了幾十塊。當時沒有反應過來,事後想想應該是故意的吧。坐去克拉克的大巴,准備買一瓶水,也被賣水的收走了一把硬幣,還是個女的,她還數了數。我原諒了她,第一她是個女人,第二那是在車站,容易被黑的地方之一,第三,關鍵,也沒有幾塊錢,就是黑走一百塊也就相當於十多塊人民幣,我總是吹噓,現在有錢了,十塊八塊都不在乎了。我是有一天最終確認被黑的。我在DAU車站等我叫的Grab,買了一杯椰子汁,隆重推薦,冰爽香甜,小黑收我的是十塊錢,司機是遞給了五塊錢,也就幾秒鍾的間隔,還是三對兩面,這次被黑了五比索,不到一塊錢,我還是沒有揭穿他,還是就不到一塊錢。如果你能聽懂英語,估計不會這樣吧,俗語說的好,人丑就得多讀書,我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了。

再之,就是要吐槽計程車,天下烏鴉一般黑。那天要去克拉克,自己的英語實在是爛,問了好多人也沒有明白怎麼坐大巴車去克拉克,就在街上攔了一輛出租,誰知道張嘴就要500比索,簡直是黑到了國內,狠狠的關上車門,那傢伙一直給我比劃,最後剩下了三個指頭,還准備比劃,惡狠狠的瞪了他幾眼,他才把車開走。最後還是按照網路上有人指點的那樣,」可以從Passay車站坐到Clark Dau車站的大巴車,通常有Victory和Five Star公司的,車上冷氣很足,2個小時左右車程。然後從Dau車站就可以到你想去的地方了」至於怎麼到Passay,可以坐輕軌,到ED站下車,站名開頭的兩個字是ED,反正就是輕軌倒數第二站,出站,順著人流走一大段天橋,下到地面,站口就有一個大巴站,問問哪輛車坐上就行了,票價160比索。

最後吐槽這里的Grab。Grab類似我們的滴滴,東南亞的滴滴,可以有效的防止被計程車狠宰,你輸入目的地,自動生成價格,你按數字付錢就行。就這樣,還是遇到了幾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傢伙。那天想去飛行俱樂部嘗試開一個飛機,就在谷歌地圖上搜地址、搜能到達的車,很遺憾,沒有公交,沒有吉普尼,只能打車,計程車又怕宰,只好Grab,450P,也行吧,五六十塊錢,很快,司機出現,不過看他發的信息似乎要900p,開始沒有看懂,覺得應該是司機說的是來回900p,一百多塊錢,也能接受,誰知道,接到我了,竟然是單趟900p,奶奶的p,價錢竟然翻了一倍,被我嚴詞拒絕,司機竟然立馬取消了訂單,丟下我在烈日下凌亂,揚長而去。於是,再Grab,很快,有司機接單,還問什麼問題,不懂,打來了電話,嗚哩哇啦,估計還是讓加錢吧,不懂,於是,對方又掛了電話,取消訂單。這是明顯欺負我們外地人吧,我就不信我自己到不了飛行俱樂部,最後靠著谷歌地圖,靠著不恥下問,24公里的旅程跑了一天,也算完美的飛上了藍天。

菲律賓真的是一個不一樣的國度,值得你來,這里有古跡、有大海、有火山、有飛機、有AK,有美食,更有風情萬種!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