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什麼時候開始發展旅遊業
㈠ 西班牙是怎麼成為發達國家的【現代】
【經濟】 西是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80年代初,西開始實行緊縮、調整、改革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措施。以1986年加入歐共體為契機,經濟發展出現高潮。90年代初,由於出現經濟過熱現象,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並陷入衰退。90年代中期以來,在西政府採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經濟開始回升並持續穩步增長。西於1998年5月成為首批加入歐元的國家之一。目前,西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2006年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9762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834歐元
經濟增長率:3.9%。
貨幣名稱:歐元
通貨膨脹率:2.7%
失業率:8.7%
【資源】主要礦產儲藏量:煤88億噸,鐵19億噸,黃鐵礦5億噸,銅400萬噸,鋅190萬噸,汞70萬噸。森林總面積1437萬公頃。
【工業】2005年工業產值2662.75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5%。主要工業部門有造船、鋼鐵、汽車、水泥、采礦、建築、紡織、化工、皮革、電力等行業。其中汽車生產量居世界第七,列韓國之後。2004年西汽車生產量297.8萬量,汽車從業人員7.1萬人,直、間接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1%,有18家汽車生產廠,汽車出口佔西對外出口的1/4。近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1年2002年2003年
鋼鐵 1651 - -
汽車(萬輛) 284.7 285.4 252.0
水泥 4051 4238.3 4422.5
(資料來源:2005年西班牙統計局報告)
【農漁業】2005年農業產值327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農業佔地3331萬公頃,其中已用地2517萬公頃,可耕地1665萬公頃。豬、羊、牛存欄數分別為2120萬頭、2000萬頭、600萬頭。近年西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1年2002年2003年
小麥501.9 679.5 629.0
大麥624.5 832.8 869.8
玉米493.6 448.7 433.9
稻米837 811 --
酸性水果531.7 570.1 --
葡萄酒(億升)35.05 35.76 47.29
橄欖525.8 456.9 441.5
橄欖油102.1 88.3 83.7
(資料來源:2005年西國家統計局報告)
【服務業】 西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包括文教、衛生、商業、旅遊、科研、社會保險、運輸業、金融業等,其中尤以旅遊和金融業較為發達。2005年西服務業產值6353.24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
【旅遊業】 西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2005年接待外國遊客5560萬人,較前年增長6%,凈收入460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1%。全國共有各種旅館17402家,床位約151萬張,入住率53.58%。全國共有7751家旅行社。2004年就業人口122.6萬人,占就業人口總數7.2%。著名旅遊勝地有馬德里、巴塞羅那、塞維利亞、太陽海岸、美麗海岸等。
【交通運輸】 以陸路交通運輸為主。2003年,主要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總長15661公里;客運旅客6.54億人次,貨運3230萬噸。
公路:總長665637公里,其中國道24857公里,地方政府管理道路70270公里,其他類道路69457公里。客運旅客28.65億人次,貨運18億噸。
水運:各類船舶118033艘;客運量和貨運量分別為2350萬人次和3.82億噸。主要港口27個,其中最主要的有巴塞羅那、畢爾巴鄂、塔拉戈納、阿爾赫西拉等。
空運:全國有機場47個。主要機場有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帕爾馬·德馬略卡機場和巴塞羅那機場。2003年,客運量和貨運量分別為1.52億人次和5.8億噸。
(資料來源:2005年西班牙統計局報告)
【財政金融】 近幾年西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歐元):
2001年2002年2003年
收入2591.16 2767.48 2560.31
支出2593.45 2765.07 2680.96
赤字2.29 2.41 -120.65
(資料來源:2005年西銀行統計報告)
西財政收入主要靠直接稅和間接稅,私有化所得近年來也占據相當比重。2003年,財政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6%。截至2005年底,西外債11373.22億歐元,西外匯儲備為146億歐元。
西班牙主要銀行:桑坦德中部西班牙美洲銀行(Banco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americano),畢爾巴鄂比斯開對外銀行集團(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和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
【對外貿易】2005年,西對外貿易增長8.86%,其中進口增長11%,出口增長4.5%。近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歐元):
2003年2004年2005年
進口額1840.9 2071.2 2337.1
出口額1378.1 1464.5 1552.4
逆 差-462.8 -606.7 -784.7
(資料來源:2006年西班牙銀行統計)
主要進口石油、工業原料、機械設備和消費品。主要出口汽車、鋼材、化工產品、皮革製品、紡織品、葡萄酒和橄欖油等。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盟、亞洲、拉美和美國。2004年西對歐盟的進、出口額分別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64.6%和73.9%,對亞洲進、出口額分別佔14.6%和5.5%,對美進、出口額分別佔3.6%和4%。
【直接投資】2003年,西在境外直接投資為243.41億歐元,比上年減少了41.61%。主要投資部門有交通、電信、能源、金融、保險、房地產等,主要投資地區為拉丁美洲。2005年,西實際引資為166.18億歐元。
【人民生活】 近年來,西政府福利開支不斷增加。職工均可享受社會保險,費用由國家負擔30.8%,企業和個人承擔69.2%。西男性平均壽命為77.2歲,女性為83.7歲。2004年西共有綜合醫院774所,19萬名醫生,平均每所醫院有2034張病床,每萬人有37張病床。每百人有62輛汽車。人均月工資2616.5美元。
(資料來源:2005年西國家統計局報告)
文化和民生
㈡ 西班牙旅遊管理,支柱產業優勢
西班牙是個資源豐富、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們無法無視它發達的旅遊業。西班牙素有「旅遊王國」的美稱,是全球每年接收外國遊客最多的國家,僅次於法國。預計到2020年,西班牙將接待7500萬名外國遊客。旅遊業當之無愧的是西班牙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旅遊特色概括起來是:名勝古跡遍布,文化氣息濃烈。西班牙政府非常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和旅遊管理人才的培養,旅遊學專業是西班牙大學的王牌專業。西班牙在旅遊專業的教學中更注重文化方面的教育。早在幾年前,西班牙旅遊業就提出,不能僅著眼於對西班牙陽光海灘的宣傳與投入,需要走出這個瓶頸。於是,作為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他們開始關注文化軟實力這一可以幫助國家在旅遊事業上不斷發展的領域。這一點從西班牙大學的課程設置上就能有所體現,關於文化遺產,旅遊史,旅遊文學等課程比比皆是。
㈢ 地中海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是
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國家也相對較為發達,當地服務業也相當發達.法國,義大利,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美食地區....
西班牙被譽為「旅遊王國」 ,旅遊業是該國國民經 濟的支柱產業。 西班牙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
㈣ 世界旅遊歷史發展大致分為哪幾個時期
世界旅遊歷史可分為古代旅行和旅遊、近代旅遊和現代旅遊三個時期。
一、古代旅行和旅遊(1841年以前)的特徵:
1、古代的旅行、旅遊動機更多的與物質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聯系。
2、因而,古代旅行、旅遊活動往往與通商貿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隸主、封建帝王的巡遊活動相結合,其中,宗教朝聖占遠行游歷的較大比重。
3、以歐洲人為代表的探險、考察旅行相對發達,但具有物質佔有和殖民文化傾向。
二、近代旅遊(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具體特徵:
1、旅遊者人員構成的多層次。
2、旅遊動機中消遣娛樂成分增多。
3、旅遊活動空間的拓展。
4、隨著旅遊業的問世,在旅遊保障制度層面上也開始全面推進。
5、旅遊業產生了一定的關聯帶動效應。
(4)西班牙什麼時候開始發展旅遊業擴展閱讀:
現代旅遊的特徵:
一、遊客的大眾性
所謂大眾性(這里並非指「大眾旅遊」模式),一是指旅遊者階層的廣泛性,尤其是普通民眾的積極參與,成為現代旅遊的主力軍,使旅遊從貴族化向平民化發展。
二、地區的廣泛性:
旅遊的發展有賴於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所以,近代旅遊和旅遊業首先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世界經濟的普遍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也逐漸有條件參加旅遊活動。
先是國內,再到國外.例如中國.不僅國內旅遊發達興旺,如今已成為亞洲一個新興的旅遊輸出國。
三、發展的不平衡性:
現代旅遊雖然具有地區的廣泛性,但同時也嚴重地存在著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性.縱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旅遊的發展,無論是從旅遊者的人數上,還是從旅遊者的消費額上,歐洲一直占著絕對優勢,而非洲與中東所佔比例很小。
四、增長的持續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許多曲折和起伏興衰的變化過程,尤其是西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都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的沖擊.惟獨旅遊業一花獨秀、經久不衰,至今發展方興未艾,成為永遠不知「夕陽產業」為何物的產業。
㈤ 世界旅遊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哪幾個時Ɯ
世界旅遊歷史可分為古代旅行和旅遊、近代旅遊和現代旅遊三個時期。
1、古代旅遊
(1)古希臘時期(公元前5世紀)
當時最為代表性的是醫療旅行和宗教旅行。公元前3世紀,希臘旅遊者開始外出旅行,前往葯神所居住的勝地訪問。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宗教旅行的發展最為突出。古希臘的提洛島、特爾斐和奧林匹斯山是當時世界著名的宗教勝地。
(2)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到公元前5世紀)
這個時期主要是跨地域旅遊和本土旅遊。到羅馬帝國時期,旅行才開始變的重要起來,羅馬帝國的錢幣為各國所接受,拉丁語成為當時的通用語言,羅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臘、羅得島、特洛伊和埃及旅行,而且從公元3世紀起還前往聖地旅行。
本土旅遊也出現繁榮的景象,早期最受青睞的游覽地集中在那不勒斯灣一帶。大約在公元前150年,羅馬人為了軍事目的,開始修建公路。隨著公路網的完善,在公路邊出現了專門住宿設施,如驛站。這些有利條件促使羅馬人作遠途旅行。
(3)阿拉伯帝國時期(公元前5世紀—16世紀中葉)
這一時期主要旅遊是宗教朝聖:西方中世紀封建社會比較黑暗,旅行活動處於低潮。但是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極大地推動旅遊活動的發展。
(4)資本主義擴張時期(15世紀起)
這一時期,資本主義向外擴展,環球旅行日益發展起來。15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已是海上強國,開始對外擴張和財富掠奪。當時西方科學已經證明地球是圓的,並且土耳其占據遠東、近東,通往印度、中國的海上通路被割斷,所以尋找新的航路勢在必行,後來才有了哥倫布哥倫布哥倫布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5)文藝復興時期(17世紀初開始)
該時期世界開始進去大旅遊時期。從17世紀初開始,大旅遊成為文藝復興運動所預示的追求自由、渴望知識這一潮流的直接產物。18世紀末,這種風尚已在社會的中上階層中牢固地確定下來。
2、近代旅遊(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
在此時期,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產業革命,它促進交通方式的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購買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場,需求的發展刺激旅遊供給的發展。
19世紀中葉,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該旅行社的出現標志著旅遊作為產業開始,也標志真正意義上旅遊活動的開始。
3、現代旅遊(二戰後至今)
二戰以後,世界結束了長期戰爭局面,經濟開始持續穩定地發展,交通穩步改善等,旅遊業也得到快速的發展。旅遊需求持續穩定的擴大,促進旅遊供給不斷地增長,同時,各地區之間、國家之間旅遊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並且,旅遊需求的增長,也推進旅遊方式的改變,在傳統度假旅遊的基礎上,各種新興旅遊活動層出不窮,如生態旅遊、綠色旅遊、探險旅遊等等,這些特徵共同構成現代旅遊。
㈥ 西班牙旅遊業什麼時候變得特別重要
西班牙旅遊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變得特別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使歐洲旅遊業停頓,在戰後重建工作造成了經濟困難,是外國旅遊業恢復緩慢,減少了西班牙的出國旅遊,因而興起了國內游。
㈦ 西班牙的旅遊業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1)重點打造海濱休閑度假產品,創品牌效應
發展海濱旅遊,主打陽光、海水、沙灘的旅遊產品,是西班牙的旅遊優勢,又是其發展旅遊的一大顯著特點。最負盛名的海濱旅遊地是沿地中海岸長達300公裏海岸線的陽光海岸。這里常年沐浴在陽光和地中海溫和的海風中。陸海空所有交通工具構成了便捷舒適的交通網,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使太陽海岸成為西班牙乃至世界的海濱旅遊目的地。這里得天獨厚的海岸包括一連串廣闊的迷人的沙灘、半掩藏於山崖間風景優美的海灣、十一個水上運動碼頭及垂釣地點;溫和的氣候、極少的雨量與海風氣息,營造出適於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環境,沿海岸線40多個高爾夫球場等,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遊客。 西班牙除重點打造太陽海岸這一完備的旅遊目的地外,還大力開發島嶼的旅遊資源。伽納利群島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地。
(2)積極發展文化旅遊,旅遊產品多樣化
對西班牙的考察給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旅遊離不開文化,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業的持續發展要靠文化來支撐。
西班牙政府從上世紀90代已經認識到光靠發展陽光、沙灘傳統的單一產品難以適應競爭和滿足旅遊者多樣化的需要,便開始注重對其它旅遊產品,尤其是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西班牙有世界人類遺產37.5處,居世界第二(僅比義大利少1處)。鬥牛、弗拉門戈舞、民間節日活動等給所有旅西的遊客留下難忘的印象;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教堂、古城是西班牙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無疑也是西班牙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文化之一。西班牙有九個人類遺產城市群在世界上享有重要的地位,這些城市中不僅有保護完好的自然景觀,更有許多名勝古跡和富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建築,以及風格各異的生活方式。西班牙的城市風格充分體現了西班牙文化的多元化特點,這些擁有豐富的歷史和藝術財富的城市,如阿維拉、托雷多等城市等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前往觀光。
(3)重視旅遊宣傳推廣,強調整體促銷和聯合促銷 西班牙政府非常重視旅遊宣傳推廣,設有專門的旅遊宣傳促銷機構,即西班牙旅遊促進會,其在國外設有31個駐外旅遊辦事處。對促銷的投入很大,2003年,西班牙旅遊局的預算為9400萬歐元,其中境外宣傳促銷費用4300萬歐元,占預算的46.4%。2004年宣傳促銷經費比上年增加了12.2%。今年,還投資400萬歐元支持西班牙旅遊門戶網站。各大區政府也加大旅遊宣傳的投入,如安塔路西亞大區今年的旅遊投入為1.31億歐元,佔大區總預算的2%,主要用於宣傳推廣、新產品開發、基礎設施三部分,其中50%用於宣傳推廣。
(4)實施旅遊質量計劃,提高旅遊業的競爭力
從上世紀末,加勒比海和非洲地區海濱旅遊迅速發展起來,對西班牙旅遊業帶來了挑戰和競爭。為了應對競爭和以質量替代價格競爭,西班牙於1992年啟動了「旅遊業全面質量管理計劃」,這是從90年代以來政府對旅遊業實行的主要政策。這個計劃也被稱為「未來計劃」,它包括協調規劃、現代化規劃、新產品規劃、促銷規劃和創優(爭創名牌)規劃五個部分。
㈧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同時期發展起來了,為何現在西班牙遙遙領先葡萄牙
現在的西班牙之所以能超過葡萄牙,就是因為它很多方面的發展在世界上也是有著重要的地位的,而曾經厲害的葡萄牙的經濟水平正在下降,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肯定也是西班牙大力發展自己國家的方方面面。
一、交通發展
其實,說到西班牙人們第一個想到都是鬥牛,但是西班牙除了鬥牛,也可以說是一個交通發展迅速的國家。就說現在中國最好的交通就是地鐵,中國的地鐵發展那絕對算得上迅速,甚至現在已經躋身於前列。但是,最早的地鐵其實是西班牙發展起來的,雖然現在西班牙的地鐵沒有中國厲害,但是有的地鐵依然用著西班牙地鐵的管理系統,可見也是有能力創新的。
總之,現在的西班牙絕對是比葡萄牙要發展迅速很快,在方方面面都能看的出來,可見如果不跟隨上世界的進步,最會說不定就會被世界所淘汰。
㈨ 西班牙旅遊業近兩年怎麼樣
旅遊業對西班牙GDP貢獻持續下降
西班牙埃菲社報道,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近日發布一份旅遊業對國家GDP影響的報告,報告顯示,西班牙排名下降四名,從第八下跌至十二。2019年,西班牙旅遊業佔全國GDP的14.1%,而2020年這一比重驟降至5.9%,直接造成了1070億歐元的損失。
報告指出,在名單前20名里,西班牙外國遊客流失人數最多,其次是英國(62.3%)、中國(59.9%)、土耳其(54.2%)。而巴西(32.6%)、印度(36.3%)以及日本(37%)則是受影響最小的國家。其中,英國旅遊業對GDP的貢獻從10.1%下降至4.2%,義大利從13.1%下降至7%。
30.8萬人失業熱門旅遊地酒店訂單屈指可數
在過去這一年裡,30.8萬西班牙旅遊從業者失去工作,如果沒有政府的工作臨時調整措施(ERTE),這個數字還會更大。而在全球范圍里,有2億旅遊從業者失業。
西班牙旅遊業不想再等下去,但歐洲疫情依舊嚴峻,很多國家仍在進行管制措施,今夏情況不容樂觀。西班牙Antena3電視台稱,該國最熱門的旅遊地巴利阿里群島、迦納利群島和瓦倫西亞大區酒店接到的預定訂單屈指可數。Alicante的一家熱門酒店更是直言,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訂單。
希臘、土耳其准備好迎接外國遊客
西班牙一籌莫展之際,希臘、土耳其摩拳擦掌正在張開雙臂歡迎外國遊客。據「西班牙人網站」指出,希臘前一陣宣布,從5月14日開始開放邊境,接種過疫苗、體內有抗體以及核酸陰性的遊客可以進入該國。希臘更是對最大遊客輸出國——英國,提供更多便利,英國人從5月1日即可進入希臘。
http://mepzx.com/zd/ym
㈩ 西班牙帝國的介紹
西班牙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並對美洲大片領土宣稱主權。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Tercio),它主宰歐洲戰場。法國著名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西班牙在16世紀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斗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沖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戰事頻繁;在西歐,法蘭西殖民帝國逐漸崛起並威脅西班牙的霸權;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帝國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大英帝國和荷蘭殖民帝國,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義大利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結束其歐陸帝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