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西班牙外籍軍團6
1. 去法國外籍兵團的成功率
5%。法國外籍軍團,淘汰率高達95%,去法國外籍兵團的成功率5%。外籍兵團是指所有兵團的成員都在外籍人士中招募的兵團,最著名的有法國外籍兵團,其兵團長期作戰於西班牙、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和東南亞等地。
2. 世界十大雇傭兵王
世界十大雇傭兵王如下:
1、上帝武裝聯,90年代在夏威夷群島的一個小島設立的分隊,最初是美國一個富豪建立的,這個小隊的創始人是由美國當時一個靠房地產與毒品、走私等白與黑交易的特姆·希利。
2、美國MPRI公司,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由退休將軍維農劉易斯在1987 年創建,正如其他私人軍事公司一樣,這只僱傭軍幾乎都是陸海空和特種部隊的退休將軍、軍官和士官組成。在公司檔案庫里有超過2000名退伍軍事人員的資料,公司高層中更是將軍雲集,有報道稱,MPRI的將軍密度比五角大樓還要高。
3、北極狐雇傭兵團,這支部隊比較離奇,但是鮮為人知,他們並非是公司而是真正的雇傭兵團隊,他們的成員僅有34人,成立於1984年,成員大部分來自美國特種部隊和其他歐美特種部隊退役成員組成。有記錄顯示有一位中國軍人也參加了這支部隊。
4、哥薩克僱傭軍,中亞和遠東的哥薩克人再度成為獨聯體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熱的雇傭兵來源。近年來,俄境內的哥薩克准軍事組織擁有100多萬兵員,隨時願為國家政府、商業寡頭乃至軍火大亨效勞。
5、英國廓爾喀騎兵,尼泊爾廓爾喀人組成的軍隊,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廓爾喀騎兵成為了英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他們也是少數幾個成規模、成建制的雇傭兵部隊之一。
6、西班牙外籍軍團,成立於1920年,起初只招收來自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的摩爾人,主要對付北非殖民地的里夫部落武裝。二者作風異常相似,兇猛好鬥且不留俘虜,在跟敵人的戰斗中,西班牙外籍軍團往往承受了近乎全軍覆沒的傷亡,一度只剩下部隊番號。
7、法國外籍軍團,是由外國志願兵組成的陸軍正規部隊,擁有和正規軍同樣的裝備,這是由136 個國家和地區約 8000 名志願者組成的僱傭軍。創立於1831年,當時為了解決法國國內的外國人犯罪問題,同時補充戰爭中死傷的法國軍隊兵員,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斯(在位1830-1848 )下令組建。
8、以色列IZO雇傭兵公司,IZO公司也是僅次於美國黑水、南非EO的第三大雇傭兵公司,隸屬於這個公司的雇傭兵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可謂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IZO。
9、美國黑水公司,美國最大的僱傭軍團,是美國在伊拉克最大的軍事任務承包商,這個軍團是由美國海軍特種部隊 「海豹突擊隊」的幾名退役軍人組建的。大家都知道雇傭兵的保密做得非常好,所以這些圖大家都懂的。
10、南非私營武裝公司EO,世界上最大的雇傭兵公司,主要來自南非和納米比亞,擁有儲備兵力數千人,全是訓練有素的退役軍人。
3. 西班牙外籍軍團的歷史
在西班牙軍隊里,外籍兵團是支充滿傳奇色彩的高度爭議性的隊伍。西班牙人大多聽說過這支部隊在歷次國內外戰役中的勇猛表現,就連兵團的團歌《死亡的戀人》,對西班牙民眾來說也是耳熟能詳的曲子。然而,這支兵團和已故的獨裁者佛朗哥之間關系密切。在西班牙內戰期間曾為佛朗哥的右翼民族主義集團效命,對左翼的人民陣線進行殘酷鎮壓和殺戮,因此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支部隊廣為西班牙民眾所不齒。
西班牙外籍兵團成立於1920年,不過它不像法國的外籍兵團只徵召外國人,兵團的外籍成員所佔比例不到1/4,其餘全是西班牙人。兵團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對付西班牙在摩洛哥殖民地的「力弗族」(Riff 反抗勢力,二者曾有過非常慘烈的戰斗。也正是這段期間,兵團建立起威猛勇武和殘酷兇狠的聲譽。當年西班牙陸軍總司令李維拉將軍曾前往摩洛哥前線視察,兵團在迎接他的時候,每位戰士的槍尖上都插著一顆力弗族反抗分子的頭顱,李維拉差點暈倒在地。
西班牙軍隊和里夫族交戰,外籍兵團不是在進攻時擔任突擊任務,就是在部隊突圍時帶頭沖鋒陷陣,因此承受相當大的傷亡。在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外籍兵團一度只剩下名稱和各隊番號,因為團內所有的戰士都已傷亡殆盡。1922年,兵團司令華倫佐拉中校,在率領部隊突圍時陣亡,受命接掌這支部隊的陸軍中校,就是後來成為獨夫的佛朗哥。
1936年西班牙爆發政治風潮,佛朗哥要求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遭到拒絕,還被貶到迦納利群島駐防。西班牙內戰爆發後,右翼勢力知道要打贏內戰,一定得爭取到外籍兵團,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佛朗哥。而佛朗哥就在德國人的協助下,將兵團從北非運送到西班牙本土參戰。西班牙內戰的3年間,外籍兵團出現在每一場大戰役中,而且擔任最危險的前沿穿插部隊。
內戰結束後,佛朗哥大權在握,兵團則又到北非殖民地駐防。1956年,西班牙同意自摩洛哥撤軍,但仍保有西屬撒哈拉等領地;這些地區的警戒任務,仍由外籍兵團擔任。佛朗哥於1975年病逝,政權按他的遺命交還給流亡海外的西班牙王室。1976年,西班牙撤西屬撒哈拉,但還是保有Ceutavo和Melilla兩個北非領地,並繼續由外籍兵團駐防。西班人加入北約後,「外籍兵團」的名稱改為「西班牙兵團」,但西班牙人仍習慣稱它為「外籍兵團」。
4. 西班牙外籍軍團的介紹
西班牙也有一支部隊叫「外籍兵團」(Tercio de Extranjeros)。西班牙外籍兵團在人數和名氣上,或許比不上他們的法國「兄弟」(法國外籍軍團),但這支部隊在訓練或戰鬥力方面,可是一點也不遜色,甚至有可能超越法國的外籍兵團。近年來西班牙只要參與聯合國或北約組織在各地的維持和平任務,幾乎都派這支部隊,以「西班牙兵團」的名義前去報到。
5. 雇傭兵真的有嗎現在還有嗎在哪有幾個
雇傭兵從出現後就沒有覆滅呢。
因為雇傭兵是一隻靠戰爭吃飯的人。
現在 EO 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私營武裝雇傭兵公司
該公司聘請的軍事專家多來自南非、北美、歐洲、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兵源主要來自南非和納米比亞,擁有儲備兵力數千人,全是訓練有素的退役軍人。
20世紀90年代以來,EO公司生意興隆。1994年,它派出一支小型快速部署的、有著良好的空中保護和裝甲的僱傭部隊,幾天內就平息了盧安達的危機,輕輕鬆鬆賺了幾千萬美元。獅子山自1991年發生內亂以來,反政府武裝攻勢凌厲,政府軍節節敗退。無奈之下政府於1995年和EO簽訂了一份為期兩年的合同。EO派出300名僱傭軍協助政府軍作戰。不出幾個月,反政府武裝即潰不成軍,不得不與政府軍簽署了和平協議。EO公司當然報酬不菲,不僅每月有120萬美元進賬,還得到了鑽石礦的開采權。不久,巴布亞紐幾內亞又找上門來,請求EO幫它圍剿鬧獨立已達9年之久的反政府武裝。這一次,由於巴政府後來發生的政變而中斷了合同,但EO仍然從中獲得了3600萬美元的高額利潤。1998年6月,EO公司再傳「佳音」:它在過去兩年半里對安哥拉政府的鼎力相助終於使反政府武裝同意談判了。安哥拉政府為此支付了6000萬美元,而EO所付出的代價僅為20名雇傭兵的死亡。
西班牙外籍軍團的歷史充滿了矛盾,本國老百姓贊美他們的英勇,連軍團之歌《死亡戀人》也家喻戶曉,但這支野蠻軍團也讓老百姓痛恨過,正是它幫助佛朗哥毀滅了西班牙共和政體,使西班牙蒙受了30多年的獨裁統治。 西班牙外籍軍團成立於1920年,起初只招收來自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的摩爾人,主要對付北非殖民地的里夫部落武裝,二者作風異常相似,兇猛好鬥且不留俘虜。西班牙陸軍總監里維拉將軍到前線視察,每個列隊迎接的外籍軍團士兵的槍尖上都挑著一顆敵人的頭顱,里維拉差點暈倒在地。
在同敵人的戰斗中,西班牙外籍軍團往往承受了近乎全軍覆沒的傷亡,一度只剩下部隊番號。1922年,首任外籍軍團司令沃龍佐拉中校在率部突圍時被裡夫人用亂刀砍死,而繼任者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佛朗哥。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佛朗哥靠自己的號召力,將這支戰鬥力最強的西班牙部隊拉了過來,充當鎮壓人民的劊子手。佛朗哥死後,西班牙加入北約,外籍軍團的名稱改為「西班牙兵團」,但人們仍習慣稱它為「外籍軍團」。
目前,外國人要加入這支部隊,只需向西班牙當地警察局或西班牙駐外使館申請,外籍軍團會安排申請者觀看相關電影,假如申請者看完電影後還願意加入,那麼他就可簽約加入。加入外籍軍團後,申請者會接受非常殘酷的訓練,甚至有報道稱外籍軍團在演習的時候,用的都是真槍實彈,因此傷亡在所難免。
如今,外籍軍團多次參與國際維和任務,一些軍事專家稱這是一支紀律嚴明、專業素質非常高的部隊。西班牙年輕人現已不在乎外籍軍團過去犯了什麼錯,反而視加入外籍軍團為莫大的光榮。西班牙自2002年開始全面實施募兵制,許多軍種都在煩惱招收不到足夠的兵員,唯獨外籍軍團沒有這樣的擔憂,因為外籍軍團里所有的戰士,從來都是不請自來的。
□法國外籍軍團
法國歷來有使用外籍部隊的傳統。1831年,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命令成立常備編制的外籍軍團,專門徵集外國人入伍,從此出現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雇傭兵組織。目前該軍團有100多個國籍的士兵,官兵約8000人,他們穿著標准法國陸軍制服,但在某些特別配件上顯示著自己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頂軍帽。出於成員宗教的考慮,外籍軍團允許成員保留胡須。 法國外籍軍團常年在巴黎、馬賽和尼姆等城市設立募兵處,每年招收新兵約1000名,報考人員十分踴躍。法國政府為報名者制定了三條最基本的要求:年齡從17歲到40歲;持有有效身份證件;如實申報個人情況。符合以上條件你就可以提出申請要求,但申請之後還要接受一系列調查和篩選,比如犯罪情況調查、傳染病調查等。外籍軍團喜歡錄用東方人,而不太喜歡黑膚色的人,認為黃種人聽話,黑人難管理。據稱,只有20%的人有幸通過前幾關,赴卡斯特諾德利兵營參加為期4個月的新兵訓練。新兵不必對法國宣誓,但是必須對外籍軍團宣誓:「軍團就是我的祖國。」
外籍軍團能夠吸引眾多國籍的年輕人報考,首先是因為軍團作戰勇敢,素有「法軍敢死隊」之稱,富有刺激性,不少年輕人都以加入外籍軍團而自豪;其次是隨著西方社會失業人數增加,尋找工作越來越難,而在外籍軍團服役相對穩定,只要本人願意,幹上20年都沒有問題,滿20年後,每月可領到2000歐元的養老金。而對那些想移居法國的外籍青年來說,最大誘惑是加入軍團的人在服役5年後會優先加入法國國籍。
外籍軍團現有9個作戰團,其中第2外籍傘兵團能夠在24小時之內到達世界上任何指定地點,以「隨到隨戰」的能力而知名。外籍軍團還有句非正式格言「自己搞定」,意思是軍團每個成員都是精英分子,他們應該有很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外籍軍團曾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舉行多次野外生存訓練比賽,外籍軍團士兵的通過率達到95%以上,而大部分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卻無法通過。
法國外籍軍團的戰史也頗為豐富。1863年4月30日,在墨西哥卡梅隆高地,法國外籍軍團的65名官兵抵擋住了2000名墨西哥士兵的進攻,戰斗到最後一人。外籍軍團特意將這一天定為卡梅隆紀念日,每年都被軍團分隊慶祝。外籍軍團長期充當法國對外征服的先鋒,1954年曾在奠邊府慘遭越南人重創。如今,外籍軍團開始改變功能,成為法國快速反應部隊,只負責海外領地和領事館的安全保衛,近年來一般從事非洲及中東地區的維護任務。
□哥薩克僱傭軍
在北高加索的城鎮鄉村裡,到處都有這樣的小廣告:「漂亮女人和1500美元的賞金並不遙遠,只要你能把一顆哥薩克人的人頭送到某某地方。」這些由車臣分裂武裝散發的小廣告充分說明一點:為俄軍方和地方強力部門服務的哥薩克雇傭兵已成為他們的剋星。 蘇聯解體後,生活在頓河、中亞和遠東的哥薩克人再度成為獨聯體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熱的雇傭兵來源。近年來,俄境內的哥薩克准軍事組織擁有100多萬兵員,隨時願為國家政府、商業寡頭乃至軍火大亨效勞。哥薩克人最突出的特點是他們對武器有天生的熱愛以及對使命的忠誠,2000年3月,在車臣剿匪的90名哥薩克傘兵與2500名匪徒激戰3天,平均一個傘兵對付20多個非法武裝分子,他們與頑匪戰斗到最後一刻,只有6人生還,感動了整個俄羅斯。
目前在動盪的高加索地區,哥薩克人自發成立了「軍事協會」,只需交納650盧布會費即可加入,他們有統一發放的服裝和武器。「軍事協會」負責人透露,不久前他們與半獨立的阿布哈茲地區領導人簽署了一份合同,合同規定為避免阿布哈茲公民遭受喬治亞政府軍的傷害,哥薩克人將提供一個騎兵軍的維和部隊,這份合同居然還得到蘇呼米師第2公證處的「公證」。誰都不會忘記,在1992年~1993年,喬治亞政府軍與境內的阿布哈茲分裂武裝爆發第一次沖突時,由哥薩克人組成的多支特種兵分隊自願前往戰區,打得格政府軍落荒而逃。
另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普京總統正推動聯邦委員會通過一份議案,僱傭哥薩克人組成反恐特種部隊,維護動盪的高加索地區的法律與秩序,打擊恐怖主義。如果這項議案獲得通過,將有約60萬哥薩克人能夠加入這些部隊。這一舉措意味著在被冷落90多年後,哥薩克人又重新回到了他們傳統的角色——擔當俄羅斯的保衛者。
□尼泊爾廓爾喀部隊
他們個子不高,但非常兇狠,據說戰斗中,他們的牛腿彎刀一旦出鞘就必須見血,這就是尼泊爾特有的廓爾喀雇傭兵。19世紀初,英國入侵尼泊爾,發現廓爾喀人忠誠耐戰,於是就招募這些山民建立了一支殖民武裝,1857年印度次大陸起義時,要不是廓爾喀聯隊為英軍浴血奮戰,英國對南亞的殖民統治就不可能延續到20世紀。在英國人的調教下,來自山區的廓爾喀人心裡產生了自己比印度人更高貴的想法,在鎮壓印度獨立運動時也下得了狠手。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中,廓爾喀雇傭兵用機槍向和平示威人群掃射長達一個小時,數以千計的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死於非命。 1947年印度獨立時,根據英、印、尼三方《加德滿都協定》,印度瓜分了80%的廓爾喀部隊,規模達到18個聯隊(相當於步兵營),成為印軍最著名的部隊,印軍習慣把他們稱為「托馬」。據稱,廓爾喀民族是反應遲鈍、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使廓爾喀人成為傑出的士兵,他們在激烈的戰斗中仍能泰然處之,極為冷靜。雖然廓爾喀人不具有錫克人的那種熱忱,但其脾性中蘊藏著一種不屈不撓的韌性,每當感受到生活中的真正樂趣,廓爾喀人便感到由衷的高興。與眾不同的是,當對生活感到厭倦時,他們沒有那種牢騷滿腹、吹毛求疵的惡習。當受到挫折或面對苦難時,他們又若無其事,談笑如常。
廓爾喀士兵大多為生活所迫,世代以當兵為業,不少廓爾喀人毫不掩飾地說:「我到印度當兵就是為了錢,沒有其他目的。」為保住飯碗,他們一般能逆來順受,盲目服從,認為「食君之祿,分君之憂」,理所當然。據說,廓爾喀士兵沒有命令絕不亂動,即使一天不吃飯,命令他坐著,他也不會離開。他們具有山民的性格,平時沉默寡言,但是使起性子來,就無法控制。一旦發起脾氣,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不顧死活地和你拚命。
1999年5月下旬,穆斯林游擊隊佔領了泰格爾山,直接威脅印度在克什米爾的統治。為了奪回陣地,印軍一支具有150多年歷史的廓爾喀步槍聯隊從山的側面向頂峰發起進攻。他們的處境實在艱難,士兵沿著陡峭且毫無掩護的山坡一米一米地向上攀爬,每人還得背著重達25公斤的行軍包。居高臨下的游擊隊甚至懶得向這些士兵開槍,他們等到廓爾喀士兵費力地爬到半山腰之時,就向山下扔石頭,用這種「滾石戰術」把廓爾喀人砸得屍橫遍野。
但廓爾喀人有著死戰不退的傳統,在他們的戰爭辭典中只有「戰斗」和「戰死」兩個詞。最後在炮兵掩護下,11名擅長攀登的廓爾喀人組成敢死隊,繼續向主峰攀登。敢死隊隊員匍匐在地面,利用炮擊留下的彈坑作為掩蔽所,他們一邊躲避,一邊靈巧地使用手雷還擊敵軍的機槍。盡管游擊隊火力猛烈,敢死隊隊員還是在一米一米地向前挪動,終於接近了敵軍陣地,白刃戰隨即展開。經過5個小時的搏鬥,泰格爾山回到印軍手中。11名敢死隊隊員用尼泊爾土語報告:「長官,11個廓爾喀人上戰場,11個廓爾喀人凱旋。」
□以色列IZO雇傭兵公司
當今世界,以色列雇傭兵數量最多,遍布全球。該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造就了一批極具殺傷力的戰斗人員,這些軍人的冷酷無情與內心忠誠使他們在全球雇傭兵市場上異常搶手。如今,IZO公司是以色列最著名的雇傭兵出口機構,其提供的私人保鏢在菲律賓、美國和西非國家相當受歡迎,一些富豪甚至擁有由IZO公司訓練的私有軍隊。拉美軍事集團也以聘用IZO公司顧問為一種時尚。此外在去年黎以沖突中,IZO公司受命於以色列總參謀部,提供大量雇員從事間諜、識別真主黨火箭基地和敵後暗殺等活動,真可謂「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IZO的雇傭兵」。
雖然現代媒體已將雇傭兵更名為「獨立軍事承包商」,但並不意味著這個現象消失了。如今,雇傭兵集團每年獲利高達1000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飆升至2000億美元。 本文介紹的是全球最著名的五個雇傭兵集團。
6. 加入法國外籍兵團和中國的當兵有什麼不同的條件!身體要怎麼樣才可以
法國外籍兵團和在中國的當兵不同的條件是:
必須要學會法語;
必須合法進入法國;
入選的資格要求很輕松;
一定是男生,外籍兵團不招收女性;
兵團不考察學歷;
外籍軍團一般不參加大型戰役;
身上不能有明顯的手術和外傷疤痕;
入伍年齡必須達到標准;
不能色盲;
要事先了解外籍兵團的歷史、傳統、大概情況;
需要自備洗漱用品、換洗衣物、運動鞋;
聽力正常;
申請不是馬上就會通過,需要考察好幾天,期間有很多測試;
面試的時候有翻譯,但至少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必須完成基本的高中學業;
沒有不符合兵役要求的其他疾病;
但是如果有從軍的經歷,軍事素質本來就很過硬,申請會比較容易,考核也容易通過;
外籍兵團不是僱傭軍,而是法國現役部隊;
近視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有矯正視力到1.0的眼鏡,而且自然是不戴眼鏡更好。
7. 外籍兵團徵兵條件
1.男性
首先,你必需是男性。外籍兵團從 1831 年成立以來就沒有收過女性,這已經是兵團的傳統。
2.年齡
你的年必需介於 17 至 40 歲之間。未滿 18 足歲若欲報名兵團,必須得父母之一同意,方式是由父母陪同一起去報名或是提供同意書 (需先至法國在台協會或法國大使館公證)。
3.基本體能要求
在甄選中心的體能測驗,稱為 Test Cooper,就是測輕裝跑步,一般而言及格的標准為:12 分鍾跑 2800 公尺。
4.進階體能要求
當你到 4RE 訓練中心之後,你會遇到的體能測驗如下:
Test Cooper:還是有測 12 分鍾跑步。
負重跑步:若戰斗服及軍靴,背 11 公斤背包,跑 8000 公尺。40 分鍾之內為滿分,超過 60 分鍾為 0 分。
游泳:不限姿勢,游泳 100 米後馬上潛水游 10 米。1 分 35 秒之內為滿分,游不到 25 公尺為 0 分。
400 障礙:3 分 50 秒之內滿分,超過 7 分鍾為 0 分。
攀繩:繩長 6 米,扣掉身高之後當於攀繩 4 米,不可用腳輔助。無法攀繩 4 米為 0 分。
仰卧起坐:40 下。
伏地挺身 (俯卧撐):15 下 (不過記得平時處罰及練習時至少有 50 下)。
引體向上(單摃):4 下 (10 下為滿分)
扛 40 公斤沙袋跑 90 公尺。超過 24 秒為 0 分。
(7)如何去西班牙外籍軍團6擴展閱讀:
外籍兵團是指所有兵團的成員都在外籍人士中招募的兵團。最著名的有法國外籍兵團,兵團長期作戰於西班牙、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和東南亞等地。
外籍兵團成立於1831年,在19世紀期間是法國殖民作戰的前鋒。兵團長期作戰於西班牙、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和東南亞等地,他們幾乎是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長期戰爭的代名詞。
1841年在奧蘭以南96.5km處的西迪貝勒阿巴斯,外籍兵團建立了一個基地。這里成為兵團精神上的家,直到法國允許阿爾及利亞獨立,並於1962年撤出它的部隊為止。
8. 目前外軍除了法國的外籍兵團,還有哪些國家招收類似於僱傭軍的國家
如今世界各國的雇.傭兵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正規雇.佣軍,如法國外籍兵團,另一種是私人雇.傭兵,私人雇.傭兵的性質與以國.家形式出現的正規雇.佣軍有很大的區別,這是一個由「雇.佣公.司」操作的雇.傭兵市場,目前全球有100多家雇.傭兵公.司,這其中,南非的私營武.裝公.司(EO)、SI公.司、軍事職業資源公.司(MPRI)、黑水保安公.司等四家規模最大,各大私營武.裝公.司都有很強的政.府背景,以國.家和大型跨國公.司作為主要客戶,提.供
10.上帝武.裝聯(God arming) 上帝武.裝聯最初是美國一個富豪建立的,那是在1930年在夏威夷群島的一個小島設立的,建立這個組.織的是美國當時一個靠房地產與毒.品、走私等白與黑交易的NАVanethem Hillis (特姆•希利)。
9.美國黑水公.司 黑水保安咨詢公.司是美國在伊拉克最大的軍事任務承包商,它是由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的幾名退役軍人組建的,19⑨8.年開始營業,黑水公.司現任總裁埃里克•普林斯,老布希競選總統期間,年僅19歲的普林斯就曾向共.和黨捐獻過1.5萬美元的競選資金,也由此開始結識布希家族,隨後由此得到很多機會。
8.美國MPRI公.司 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由退休將軍維農•劉易斯在1⑨87 年創建,正如其他私人軍事公.司一樣,MPRI公.司也是由大批來自陸海空和特種部.隊的退休將軍、軍官和士官組成。在公.司檔.案庫里有超過2000名退伍軍事人員的資料,公.司高層中更是將軍雲集,有報道稱,MPRI的將軍密度比五角大樓還要高。
7.南非私營武.裝公.司(EO)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私營武.裝要算南非的雇.傭兵公.司EO,該公.司聘請的軍事專.家多來自南非、北美、歐洲、新西南和澳大利亞,兵源主要來自南非和納.米.比.亞,擁有儲備兵力數千.人,全是訓練有素的退役軍人。
6.北極狐雇.傭兵團 這支部.隊比較離奇,但是鮮為人知,他們並非是公.司而是真正的雇.傭兵團隊,他們的成員僅有34人,成.立於1⑨84年,成員大部分是美國特種部.隊和其他歐美特種部.隊退役成員,他們大部分受雇於私人執行一些違法國際法的任務,綁.架、暗.殺是他們經常的任務,有記錄顯示有一位中.國軍人也參加了這支部.隊。
5.以色列IZO雇.傭兵公.司 以色列長期處於阿.拉.伯國.家的敵對狀態,該國擁有人數非常多的戰斗人員,這些經驗豐富,戰鬥力極強的士兵成為了世界雇.傭兵市場上的搶手貨,以色列IZO公.司也是僅次於美國黑水、南非EO的第三大雇.傭兵公.司,隸屬於這個公.司的雇.傭兵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可謂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IZO。
4.哥薩克雇.佣軍 蘇聯解.體後,生活在頓河、中亞和遠東的哥薩克人再度成為獨聯體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熱的雇.傭兵來源。近年來,俄境內的哥薩克准軍事組.織擁有100多萬兵員,隨時願為國.家政.府、商業寡頭乃至軍火大亨效勞。哥薩克人最突出的優點是他們對武.器有天生的熱愛以及對使命的忠誠,2000年3月,在車臣剿匪的90名哥薩克傘兵與2500名匪.徒激戰3天,平均一個空降兵對付20多個非法武.裝分.子、他們與頑
3.英國廓爾喀騎兵 英國在佔領印度期間發現尼泊爾廓爾喀人忠誠耐戰,尤其是他們標志性的廓爾喀彎刀更是讓敵人膽寒,後來英國軍.隊招募了少數廓爾喀人作為自己的戰鬥力量,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廓爾喀騎兵成為了英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他們也是少數幾個成規模、成建制的雇.傭兵部.隊之一。
2.法國外籍軍團 法國外籍軍團是由外國志願兵組成的陸軍正規部.隊,擁有和正規軍同樣的裝備,由來自136個國.家和地區約8000名志願者組成。創立於1831年,當時為了解決法國國內的外國人犯罪問題,同時補充戰爭中死傷的法國軍.隊兵員,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斯(在位1830-1848 )下令組建。
1、西班牙外籍軍團 西班牙外籍軍團的歷.史充滿了矛盾,本國老百.姓贊美他們的英勇,連軍團之歌「死亡戀人」也家喻戶曉。 西班牙外籍軍團成.立於1920.年,起初只招.收來自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的摩爾人,主要對付北非殖民地的里夫部落武.裝,二者作風異常相似,兇猛好鬥且不留俘虜,在跟敵人的戰斗中,西班牙外籍軍團往往承受了近乎全軍覆沒的傷亡,一度只剩下部.隊番號。
9. 如何加入法國外籍軍團
具體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你可以看一看這篇文章。
法國外籍兵團,一個主要成員是外國志願者的法國軍隊,其薪資由法國政府支付。
就規定來說,法國人是不能加入外籍兵團的。但是目前普遍地認知士官兵中約有 40%-50% 的志願者是法國人,但是他們必須以瑞士、比利時、加拿大...等國籍來加入就是了。至於絕大部份的軍官仍然是法國人。
兵團成員在服滿一任 (五年) 之後,而且取得優良證明(大部份的成員都可以順利取得此證明),便可以取得法國居留權或國籍,之後尚可以取得公民權以及工作權。
外籍兵團本身也會幫退伍的成員安置工作,縱使找不到工作,至少也可以領取數年的失業救濟金。甚至多年以後,退伍成員仍然可以向兵團請求協助,兵團將會協助他取得工作或是居住的地方。
入伍的新兵必需宣誓效忠兵團,而不是法國。而由兵團的格言 - 兵團是我們的祖國 (Logio Patria Nostra) 也可以看出來兵團成員優先效忠的對象。
許多小說家描述外籍兵團是犯罪者的天堂、失戀、冒險者或是失勢貴族用假名服役的地方,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了,如果加入者犯有重罪(例如謀殺),是不會被接受的,甚至直接送交國際刑警組織。(雖然你可以用匿名來加入外籍兵團,但是不要懷疑他們的能力,在兩個星期的調查過程中,他們將會比你還了解自己)
外籍兵團,從 1831 年 3 月 10 日成軍以來,就是一支具有高度紀律,而且幾乎一直在作戰的專業陸軍部隊。而 1830年以後歐洲每場主要戰役的勝利都再再提升了兵團成員的身份和地位。
由於外籍兵團對成員的資料保密(現在雖然提供查詢管道,但是手續繁復而且找到的機會微乎其微),成員加入前的身份為何無從得知。(或許上述的人也有吧!)
這些穿著傳統白色平頂帽,看起來就像是非常專業的歐洲軍人,寧願為兵團而戰,而不願僅在自己國家的軍隊站站衛哨。很難理解吧!
由路易腓利 (Louis-Philippe King) 所成立的外籍兵團,最初的目的是協助控制非洲法屬殖民地的財產,當時的總部在阿爾及利亞的 Sidi bel Abbes 。在兵團的歷史當中,它曾經在西班牙、克里米亞、義大利、墨西哥(在那裡協助麥克斯米倫 (Maximilian) 皇帝)、達荷美共和國、摩洛哥、敘利亞、印度支那、阿爾及利亞、查德、薩伊、波斯灣、以及其它許多地方出現過。它也曾經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首都出現過,雖然在和平時期時這是被禁止的。
1961 年,兵團中的第一空降團(1er REP)協助阿爾及利亞的獨立份子對抗法國,雖然該軍團有其光榮的戰史,但最後還是解散了。1962 年,隨著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大部份的軍團 (1 RE, 1 REC, 2 REI, 2 REP, 4 RE, 及 6 REG) 遷回法國南方。目前兵團總部 (1 RE) 座落於近馬賽的 Aubagne。
今天,許多加入兵團的人來自東歐及法國,只有非常少數的人來自北歐及美國(美國法律禁止人民加入外籍兵團,但是...)。每年約有一萬人來自世界每個角落試著加入外籍兵團,但大約只有 1500 人被接受。其中又有許多人在合約期滿前離開(更精確地說,在前六個月離開。因為超過六個月之後就不能反悔了)。一些志願者以為只要幾個星期就可以成為一個專業的軍人,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要成為一個好的戰士必須經歷艱苦、無趣還有諸多不愉快,類似這種的訓練會花掉你大部份的時間。當你第一次成為兵團成員,在 Aubagne 等待甄選時,你就會知道要成為一位專業軍人要做多少無聊的工作,例如洗盤子、割草等等。甚至在這個時候,還是有少數人體認到這不是他們所期待的生活,而回家去了。
兵團榮譽信條
兵團成員:你以身為一位忠誠效命法國的自願者引以為傲。
每位兵團成員都是你的手足,不論國籍、種族及教義。你將展現出一家人永遠結合在一起、堅定且直接的團結。
尊崇兵團的傳統,尊敬你的長官。紀律和友誼是力量,勇氣和忠誠是美德。
以身為兵團一份子為榮。你的穿著,毫無缺點;你的言行,雖謙尤尊;你的居室,永保整潔。
身為精英戰士,你必須接受嚴厲的訓練;保養武器如同它是你最珍貴的財產;永遠保持身體在最佳狀況。
賦予給你的任務如同聖旨,你必須不計一切代價將它完成。
戰斗中:作戰時無七情六慾。尊重戰敗的敵人。不管受傷或是死亡都絕不放棄。在任何情況下決不投降。
歷史
成立 (1831 年 3 月 10 日)
法國外籍兵團於 1831 年 3 月 10 日由法國國王路易.腓利簽署成立。當時他的王位汲汲可危,為了維持王位,外籍兵團很輕易地就成立了。
兵團中的軍官是由拿破崙大軍徵調過來,而士兵則是從義大利、西班牙、瑞士、以及其它歐洲國家所招幕來的。這裡面也有一些是為了逃避警方追捕的法國人。
Sebastopol (1853-1856)
Camerone (1863)
兵團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日子。65 名兵團成員奮勇對抗 2,000 名墨軍的壯烈行動。
墨西哥 (1863-1867)
之後兵團在墨西哥繼續戰了四年才奉命回法國處理更艱難的任務。這時的墨軍已經被美軍所擊退,而且獲勝的機會微乎其微。此外,這時的法國的安全受到威脅,而境內安全遠比外國土地來得重要。
無論如何,這段時期外籍兵團把名號給打響了,也因此確保它的繼續存在。如果沒有墨西哥的這些戰役,也許今天就沒有外籍兵團了。
Tonkin (1883)
馬達加斯加 (1895)
在一場馬達加斯加女王和法國共和的沖突之後,一支遠徵隊伍被派去達和美共和國,接著前往馬達加斯加。兵團登陸之後便立即開路往目標邁進 — 距離 400 公里一個叫 Tananarive 的地方。他們且戰且走,花了叄個半月之後到達了目的地。敵軍投降了,兵團不戰而勝。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印度支那 (1940-1954)
阿爾及利亞 (1953-1961)
Kolwezi (1978)
黎巴嫩 (1982-1983)
波灣戰爭 (1991)
摩加迪沙 (索馬利亞首都) 和波斯尼亞 (1992-1996)
法國外籍兵團曾經打勝過什麽戰役嗎?還是像奠邊府的那種戰役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呢?
嗯,外籍兵團是打勝過一些戰役,雖然他們好像常常打輸。這絕大部份是因為政客以及在後方的指揮官造成的,而不是兵團成員的錯。
奠邊府之役,代表法國統治印度支那的結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西元 1953 年,由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Viet-Nam Doc-Latinap Dong-Minh League)為了獨立而向法國宣戰。他們開始先佯攻寮國(當時也在法國統治之下),因此位於河內的兵團指揮官便決定要在往寮國的補給途徑上建立據點以阻擋越軍。
這個計劃是將數以千計的兵團成員行軍至位於寮國邊境的奠邊府。由於這個村落距離首都河內約有 600 公里,因此要使這些據點(兵團每隔數哩便建立據點)受到補給的話,空運補給是必要的。
指揮官不顧低階軍官的忠告,可是 600 公里的路程,再加上雨季的開始,奠邊府實在是太遠以致於無法有效地做空中補給。更糟的是隨行的軍官竟然決定在山谷中建立據點,他們認為越軍沒有火炮的能力從山上攻擊,也因此他們沒有建立可以抵擋子彈的地下碉堡。
他們錯了。
越軍攻過來了,而且在一開始就把野戰機場給幹掉了。從山上越軍可以洞悉法軍的一舉一動,然後悠哉地射擊法軍。但是法軍抬起頭來,除了濃密的樹林之外什麽也看不到。法國空軍試著空投補給,但大多數都落到越軍的手上。雖然一萬五千名兵團士兵奮勇作戰,但是數周之後,他們剩下不到叄千人,外籍兵團被徹底擊潰。 根據 Douglas Porch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 一書的說法,簡單地說,外籍兵團從 1831 年成立以來,大部份的任務便是把外國的烏合之眾趕出國外。(這句話的翻譯尚在求證)
另一個浪費兵團成員的典型例子就是在 1860 年,法國為了想要在拉丁美洲建立根據地,派遺一萬名兵團成員去墨西哥去支持麥克斯米倫大公爵(Maximillian)當皇帝。一個由法國人建立的王朝,再加一個奧地利人當皇帝,驚訝吧!
就和在越南一樣,兵團成員奮戰不懈,但是他們最後還是被游擊戰和上頭愚蠢的決定給累壞了。(而且還是有不少人逃亡,不是為墨西哥打仗就是逃到鄰近的美國) 1870 年代,外籍兵團掙得一個不錯的惡名 — 在法國內戰中期,兵團協助屠殺了約兩萬五千名反抗法國政府的法國人。
雖然如此,靠著兵團成員來維系境外安全,外籍兵團終於使法國成為一個從北非到印度支那的環球帝國。
當 1960 年法軍從阿爾及利亞撤軍時,第一空降團完全叛離並協助反抗法國政府,不過,嗯,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10. 怎樣才能加入西班牙外籍軍團
兄弟你不用考慮參加西班牙外籍軍團了,那隻收西班牙細屬地的人他們跟法國的不一樣。不會浪費時間來教你外語。他們只收拉美的和非洲原來是西班牙殖民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