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帆船怎麼樣
『壹』 西班牙大帆船的艦隊體系
西班牙大帆船的發展解決了從新大陸到本土的財富回運的滯後以及護航需求上升等問題,這成為西班牙海軍在歐洲海域的主要成就,還有另外的一項進步,大帆船常常是一支艦隊的組成部分。在西班牙剛剛開始在新大陸展開殖民的十年間,船隻常常是獨自穿越大洋,1522年,西班牙的船主們開始請求獲得王室的保護,於是,艦隊體系誕生了。往來於大洋間的商船需要支付一項稅收,這筆錢被用來建造戰艦來保護航行的商船。起初只是給西班牙和亞述爾群島之間的航線提供護航的,但1526年,國王頒布了護航法令,護航戰艦提供了更好的保護,整個大西洋航線的商船都能夠被艦隊保護。從那以後,護航戰艦有序的從西班牙出發,直達美洲,每次都由一艘武裝克拉克帆船提供保護。盡管還是有一些船隻冒險單獨航行,但不斷加重的經濟處罰使得這種行為變得越來越少。
1555年左右,不斷增加的私掠威脅迫使稅收被提高用於維持每次四艘戰艦的護航。到了下一個世紀,一個正規的高度組織化的越洋護航體系為西班牙本土和新大陸間的兩條每年一度的航線提供服務,一條是航行到加勒比海岸的,另一條是到新西班牙(今天的墨西哥)的。每年四月護航艦隊啟航開往新西班牙,八月的時候開往加勒比海岸的艦隊也起錨了,它們都往西南方向進發前往克拉瑞斯並越過伍德沃德群島的南端。裝滿了墨西哥的白銀、東方的香料、瓷器和其他商品後,新西班牙的艦隊將在維拉克魯茲過冬,第二年夏天,它們會航行到哈瓦那。同樣的,在波爾圖收集了秘魯白銀製品年稅後,加勒比海的艦隊前往卡塔赫納過冬,然後,在返回本土前,它們也會先停留在哈瓦那。一般來說,兩只艦隊會在十月和十一月間分別回到西班牙,來年它們又將出航。西班牙王權越來越倚重這種年度遠航所帶來的白銀、黃金以及貴金屬礦石,收入的增長支撐著西班牙在歐洲的霸權。
艦隊中西班牙大帆船的航線並不是和商船完全一樣的,當艦隊到達加勒比海後,作為艦隊中的護航戰艦,西班牙大帆船將直接前往哈瓦那和前一年到達的艦隊匯合,這意味著大帆船往往不需要在美洲過冬。艦隊本身常常是只由商船組成的,在得到大帆船加入後,它才會成為有保護的護航艦隊。
作為護航艦隊中護航戰艦的大帆船往往是從西班牙本土艦隊(從1580年起被稱為大西洋艦隊)中淘汰下來的二等戰艦。在葡萄牙分艦隊(本土艦隊的主力)擁有了大帆船後,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大西洋艦隊發展成為一支常備的海軍力量。除了核心的葡萄牙分艦隊外,艦隊還包括三個以上的分艦隊,基地分別在塞維利亞、卡蒂茲等地。艦隊由王室的戰艦和租賃的戰艦組成,雖然艦隊中大帆船的數量往往不多,但它們卻成為了整個艦隊進攻的核心力量。舉例說來,1588年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擁有120艘戰艦,其中西班牙大帆船隻有20艘(剩下的都是些克拉克帆船、武裝商船、地中海帆船和其他小型帆船)。盡管大帆船的數量在17世紀早期有所上升,不過艦隊中帆船的種類依然很繁多,這意味著西班牙大帆船僅僅被小股的作為護航戰艦在加勒比海使用,更多的主力成為了西班牙艦隊的一部分駐守在本土。另外,在1625年和1629-1630年,從本土艦隊分離出來的完全由大帆船組成的艦隊還被派往過美洲執行一些特別的任務。作為一種通用的戰艦,西班牙大帆船可以出現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它是維護西班牙王權利益的仲裁者也是西班牙海洋帝國保衛者。
『貳』 在游戲《大航海時代4》中,哪種船的戰鬥力最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戰列艦了。
在北海的有船廠的任意一港口,武裝度投資到8000就能買了。
它是最強的戰艦,第一速度較快,操縱性很強。相反,同樣強大的日本鐵甲艦速度太慢,操縱性夜叉;第二裝甲厚度大,兩層甲後耐久性為110;第三炮台多,使用強力火炮以後無人能力。
使用戰列艦的方法很簡單,就像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國艦隊一樣,只要盡量和敵人艦隊拉開距離,然後用側翼對准敵人猛烈轟擊即可。
敵人任何艦隊,都擋不住被你持久轟擊。
聰明的地方艦隊會盡量靠近,和你肉搏。
但戰列艦也可惜攜帶大量水兵,所以肉搏也不吃虧。
大概有五六年沒有玩這款 游戲 了。大航海時代4,在各方面都是最經典的單機航海 游戲 。
好古老的 游戲 啊!不過很經典!
最強的船應該是在歐洲地區的戰列艦,不過想得到這艘船,需要在較大的港口城市投資武裝度和發展度達到雙7000以上,船廠才會售賣。初始的戰列艦能達到108門炮,但是經過修改船內房間,最多好像可以修改到186門炮,不過食物和水貌似只能堅持7-8天的樣子。
另外人氣人物李華梅,因為身處亞洲,直接去歐洲發展難度太大,所以也可以穩固亞洲,拿到鐵甲船之後再其他地區擴張。鐵甲船的獲得條件是擊敗來島,此船速度不快,但是善於近戰肉搏。
大家好,歡迎乘坐 游戲 探索 機!
《大航海時代4》是一款以航海探險為主題的RPG 游戲 ,玩家扮演的船長帶著小夥伴踏上征服世界各個海域的征途。每到一個海域,為了搶占市場或者劇情需要,玩家勢力總是會和當地勢力發生沖突,這樣一來,兩個敵對勢力發生海戰就不可避免了。
在海戰中,船的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游戲 里船的種類有很多,體現出了世界不同海域的特色,比如歐洲的西班牙帆船、阿拉伯的巨型漿帆並用船、北海的多桅帆船、東亞的中國帆船和日本鐵甲艦。下面 探索 機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哪種船戰鬥力最強?
鐵甲艦
鐵甲艦是日本來島家勢力的專屬船隻,等東亞城市武裝度達到8000才能購買。該船的護甲很高,甚至比最強的戰列艦裝甲還高10,可其它方面沒什麼亮點,航速慢,還有兩個漿手室占據船艙位置。
中國帆船
中國帆船的戰鬥力上乘,在杭州瘋狂投資武裝度,可以把船炮升級為連射炮,火力很猛。這種船續航力非常好,用來做商船也不錯。
西班牙大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基礎性能不錯,經過改造以後,幾乎和戰列艦差不了多少。旗艦可以改成水手室和炮台各一半,其它艦船全改成炮台,船艙全部放物資,增加續航時間。
戰列艦
戰列艦無疑是 游戲 里最強的船隻,光一艘沒有經過改裝的戰列艦就需要五十多萬金幣, 探索 機喜歡旗艦裝兩個水兵室和三個炮台,其餘艦船改為4個炮台,火力將非常強勁。不過由於這種船造價太貴,海戰中一定要格外小心,損失一艘都很心痛啊。
最好的船是幽靈艦,400的耐久度,只是沒買的港口,只能改出來
雖然很多人喜歡鐵甲和戰列艦,但我想說最猛的是大型槳帆並用船配四水兵室,一艘船出去,可以一次俘虜對方四艘連貨帶船賣
我記得是威尼斯炮艦??
『叄』 西班牙大帆船的介紹
西班牙大帆船(Galleon),15世紀至17世紀所用的一種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兩層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戰艦。西班牙大帆船最顯著的特點是高聳的船首和船尾甲板,戰爭中當兩船並肩卡住時,其優勢在於可輕易登上敵船。它嚇人的城堡狀外形也起到了在心理上威鎮敵人的作用,50磅的炮彈射程400米。
『肆』 西班牙大帆船的船隻簡介
據說,葡萄牙人最早建造了這種大帆船,但卻是西班牙人開始大規模修造大帆船,並利用它們組成了強有力的艦隊。著名的西班牙寶物船隊即是由這種船隻組成。西班牙大帆船的名聲在於其龐大的船體和載重量,在於其源源不斷從新大陸運回黃金,供西班牙王室和貴族揮霍。通常它都攜帶有重型的武器。西班牙大帆船有兩到三層甲板,多數裝了三桅,但也有四桅的特例。
16世紀初,戰船上開始設置「舷窗」。這是開在船側的窗口,上面有用絞鏈開啟的窗蓋,這樣,不必從船邊吊裝而通過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給船裝卸貨物。英國造船家運用這個思路,設法使加農炮從船的下甲板進行射擊。這樣,舷側炮便告問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面。西班牙立即效法英國,建造了一種長約100英尺、寬30英尺的戰船,稱為西班牙大桅帆戰船。它跟古希臘羅馬戰船一樣,是專門為海軍作戰而設計的。它的船身趨於狹長,在吃水線上方有個較低的撞角,用來沖撞敵船。這種戰船有三個桅桿,上面裝有橫帆。船頭船尾建有船樓,水線以上的船體裝有許多門輕型加農炮。在主船體上有一排大型加農炮,這樣,海戰的初始階段就大大延長。但如果不能對敵船作猛烈的沖撞,並象早期海戰那樣士兵登上敵船,進行一場短兵相接的搏鬥,那麼戰斗就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西班牙大桅帆戰船,跟古希臘羅馬戰船不同,它具有遠距離海上航行的適航能力。其主要缺點是它的行駛主要受風力的支配。由於新式戰船比老式圓弧形戰船機動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進,因而它可以「逆」風駛行,這樣,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了彌補。
英國人認識到舷側炮的應用有可能改變海軍戰術,因此越來越重視發展適合裝備遠射程炮的戰船而不再注重攻佔敵船這種作戰方法了,結果,位於戰船頭尾的船樓變得越來越矮,船頭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穩步增長。不過,西班牙的戰船還依然保留著船頭上的撞角,殺傷人員和摧毀敵船的兩種火炮的數量繼續保持平衡。他們仿照英國,降低了船頭上船樓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樓仍然造得很高,並在上面設置了敵人難以對付的輕型炮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們的戰船看作是主要用來攜帶陸軍的海上浮動堡壘。與此相反,英國人則不願浪費船上的艙位和人力來裝載不懂海戰的陸地部隊,他們將水手訓練成能夠離開炮位或者攀下帆纜,操起長矛或短劍,強行登上敵船或者竭力把自己艦上的敵人趕走。
這就是各國海軍戰術理論的區別,他們導致了英吉利海峽的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海戰,在這次海戰中,英國海軍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創了海軍作戰史上桅帆舷側炮戰船的新紀元,並標志著英國謀求制海權的開始。
『伍』 西班牙大帆船的走向沒落
菲利普三世(1598年—1621年在位)即位後規定,來自新大陸的資金必須由王室的西班牙大帆船來負責運送,否則當事人將被處以嚴重的經濟處罰並被關押。王室在美洲將享有商品價值量20%的稅收,如果資金被運回本土,那還將加收20%的費用。ZF對大洋間航運事業的政策性壟斷使得這項產業的收益頗為豐厚。除去一部分的珍珠和翡翠,大約80%的被護送回國的資金是白銀,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上就是黃金了。運輸時,大部分的白銀被鑄成了大塊的銀錠,但也有20%左右已經被鑄成了銀幣。金幣在美洲於1622年被首次鑄造出來,因而在大帆船時代,黃金都在以金幣和金條的形式被運輸著。資金是王室所擁有的大帆船所需裝載的唯一貨物,這導致了大帆船在設計上出現了分支,相對於那些在歐洲負責護航任務的大帆船,以資金運輸為主要任務的大帆船外形會比較小,而且武裝也會削減。當然,造成大帆船外形變小的另一個因素是1595至1620年間西屬美洲地區私掠威脅的減少。
當英國人設計出外形更加修長的快速大帆船時,西班牙人並沒有能夠及時適應歐洲帆船設計的這種變化。進入17世紀後,減小尾樓的尺寸已經成為歐洲帆船設計的一種普遍趨勢,但西班牙大帆船高聳的尾樓設計一直持續到了17世紀30年代或者更晚一些,當然,這可能和西班牙人更強調發揮甲板上步兵作用的戰斗理念有關。在17世紀中葉以前的那些精美的海事繪畫作品中發現自從西班牙大帆船出現以來,其在外形特徵上的變化可謂寥寥無幾,與此同時,荷蘭和英國的大帆船已經逐步發展成了一種新型的戰艦——線性戰艦。直到1648年,西班牙的造船業才開始借鑒這些來自北部歐洲的先進的帆船設計理念,於是西班牙大帆船的時代結束了。
『陸』 貿易的力量,一艘帆船是如何養活了墮落的西班牙,又維持了腐朽的明朝呢
貿易並不僅僅是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單純的一手交貨一手交錢的買賣,實際上它是一連串的有關貨物、金錢、人力、生產方式的流動,這種流動往往牽扯深遠,甚至會影響多個國家或者民族的命運。
大帆船貿易的開啟,使得明朝有了源源不斷的白銀輸入,逐步緩解了其通貨緊縮所導致的統治壓力。同時也使得西班牙將手中廉價的白銀換來了大受市場歡迎的絲紗,使其在中轉貿易中獲取了大量利潤,穩固了其在全球各地的殖民統治。
而在當時,無論是明朝還是西班牙,都可以說是正處於江河日下的趨勢之中,這艘大帆船的來臨,用貿易這支無形的手,既養活了墮落的做著世界君主國美夢的西班牙,又維持了腐朽的做著天朝上國美夢的明朝。
『柒』 西班牙大帆船的船上生活
西班牙大帆船上的空間是十分有限的,一艘典型的17世紀早期的大帆船比如說1628年建造的噸位是450噸的「Nuestra Senora de los Tres Reyes」號,它有大約200名船員,而主甲板的長度大約只有30米,寬度10米都不到,每個人分到的面積僅僅是1.4平方米多一點,當然對於艦長和他的官員來說,條件是要稍微舒適一些的。艦長室在上層甲板的最後面,如果有兩名艦長的話,他們將共享這個房間。領航室在艦長室的上面,就是船尾階梯狀高出的尾樓。前面一點靠近舵手的位置是運行船長的房間,牧師的房間也是在上層甲板上的。可見,艦長及其高級官員在船上都有著各自的空間,而低級的官員和乘客則常常要設法適應在甲板上剩下的那些用簾子或者木板臨時隔開的地方睡覺。如果有乘客,有些官員會到下層甲板去,因為他們對把睡覺的地方租出去所獲得的收益很滿意。根據記載,帆船上這些臨時分開的空間從主桅一直延伸到船尾,在白天,這些臨時的間隔會被拆除。
按理說剩下的士兵和船員應該住在下層甲板的,在海上,下面的空氣反而更加新鮮。炮長和炮手們都是住在船體尾部的下層甲板里的,這里往往被配置了火力強大的艦尾反擊炮。往前面一些是外科醫生的房間,那裡有櫃子、鋸子和針劑。再往前一些的主桅和後桅之間或者是船尾前面的部分住著全職海員。前桅和主桅間的地方是留給見習海員,少年海員將睡在剩下的任何可以睡的地方。
士兵們有著他們自己的方式,一般情況下他們會和士官一起睡在下層甲板的右半邊,如果天氣良好也可能會睡在上層甲板。在艦隊司令或者總司令的旗艦上,除非船足夠大能在船尾安排出兩間寬敞的房間,否則船長得讓出他的房間,然後其他的人一個一個的接著排下去。船上運輸的士兵總是會睡在主甲板上,甚至要通過系著腰來固定自己,睡到一個由繩索圍成的類似於一個大魚網的網兜中,從前船樓掛到到尾樓。
這么多的人擠在這么狹小的空間,衛生情況便成為了主要的問題,由於缺乏簡易的廁所,有人在船尾解決,有人在船首,其他的用桶或者在倉底解決,於是空氣中彌漫著糞便的味道。(倉底位置在貨艙的下面,那裡混合了海水和廢棄物,在溫暖的水域,試圖打開底倉門的人往往會被裡面的臭氣熏得不省人事。)一名乘客在記錄他於1573年在大帆船上的經歷時這樣寫道,船舯部的抽水機在抽出底倉的廢水時,散發著「地獄的氣息「和」惡魔的味道」。這對老鼠倒是很有吸引力的,1622年一隊在哈瓦那准備返航的運行資金的艦隊中,大帆船上的老鼠橫行,僅僅一艘船上被消滅的就有上千隻之多。老鼠不僅僅是對健康的威脅,它們同樣會吃掉儲存的食物,污染淡水,破壞帆布和繩索。大帆船上時常還帶了些牲畜宰殺食用,雞、豬、山羊、牛等是非常常見的,牛馬有時也會被帶到新大陸提供給那裡的士兵和殖民者。動物的糞便增加了問題的嚴重,老鼠折磨著這些動物,甚至會導致它們死亡。同樣討厭的還有幾種更小一些的害蟲:蟑螂、蠍子,當然還有虱子和跳蚤。即便是在船艙和下層甲板進行熏煙殺蟲的時候,那裡也不能擺脫虱子和跳蚤的騷擾,無論是高級官員還是士兵和乘客,在整個航行的過程中都將與它們為伴。
『捌』 西班牙大帆船的建造意義
西班牙大帆船可謂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帆船之一了。作為西班牙16至17世紀的海上霸權的縮影,它們常常使人聯想到寶藏、海盜、征服者和無敵艦隊。然而盡管西班牙大帆船是那樣的引人入勝,它們終究不是像好萊塢大片上所描繪的那樣宏偉壯觀,它們不過是為西班牙海上帝國辛勤勞作的馱馬,保護著帝國在海洋上的利益,確保王室能夠從遙遠的美洲殖民地獲得巨大的財富。本書試圖透過表面將西班牙大帆船真實的呈現出來,並介紹它具體的運作情況。值得慶幸的是在那個時代,西班牙有著大量的文獻記錄者,他們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幫助我們詳細的了解到了西班牙大帆船究竟為何物。
在17世紀初,西班牙當局頒布了一系列詳細的說明,給大帆船做出了明確而詳盡的定義,從中我們得知了船隻在設計、建造、裝備以及人員配備等一系列情況。同時其他大量的圖片和檔案文獻使得我們能夠了解到這個時期大帆船的生產、運行、戰斗等情況。遺憾的是,鮮有考古方面的相關證據能更好的介紹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與大帆船有關的海盜傳說。在考古學上我們的發現十分有限,但大量被廣泛流傳的傳奇故事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讓我們依然能夠了解到那時船隻的裝備情況。
介紹大帆船所扮演角色甚至比介紹它本身更加重要。人們可能不太清楚西班牙大帆船的起源,但最終都能將它們同印度群島、西班牙以及美洲殖民地聯系起來。擁有著來自秘魯和墨西哥的金銀以及從南美採集的翡翠和珍珠,便是西班牙保持其霸權地位的關鍵所在,正是這些大帆船確保了這樣的財富能夠安全的運回西班牙,它們是各條戰線上西班牙艦隊的急先鋒。在那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西班牙大帆船牢牢控制著歐、美兩塊大陸中的海域,這便是它們的傳奇!
『玖』 西班牙大帆船的船隻特點
在結合了圖片資料、模型、考古發現和歷史的相關記載後,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大帆船的模樣。它的典型特徵是高船弦、高尾樓(往往超過兩層)、前甲板低、船尾平,船首處有一塊突起,猶如槳劃船的撞角一般,那裡有著一個獨立的炮位。船身呈明顯的等邊梯形(船身兩側自下而上向內傾斜)並且這種斜度一直延伸到尾樓。大帆船的線條是很優美的,船尾則更是出奇的精美,從而使得它那有些單調的船首相形見絀。克拉克帆船的長寬比大約是3:1,而這個時期大帆船的長寬比為4:1,因而在速度上更加占優勢。從前面的講述中了解到16世紀50年代大帆船的噸位已經達到了300噸,這樣的外型使得它能為大炮提供穩定的發射平台,同時高聳的船樓也為船上的士兵提供堡壘般的掩護,使得它在近戰中獲得優勢。炮台下面的是貨艙,上面的船樓里住著乘客和士兵。
西班牙大帆船的典型特徵還包括:擁有船艏斜桅、前桅、主桅和後桅,上面掛著方型的帆布,那些超大型的大帆船(噸位往往超過800)通常都會有兩個後桅,被稱之為第四桅。船艏掛著一塊方型的帆布,前桅和主桅上掛著三塊方帆布(從上到下分別叫上桅帆、中桅帆和主帆),後桅上一般都掛著一塊大型的三角帆。盡管樣式發生著變化,但西班牙大帆船的這個基本特徵一直持續到17世紀中葉。
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最大的便是尺寸了,500的噸位在16世紀70年代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了,在1588年組建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時候,ZF徵集到了3艘超過1000噸和8艘800噸左右的巨型大帆船。1588年以後的海軍重建以及西班牙北部日益嚴重的造船危機使得大帆船的尺寸普遍變小,500噸左右,作為一種常見的尺寸一直持續到了17世紀中葉大帆船時代結束。尺寸的變化也導致新大陸往西班牙資金輸入方式的變化,ZF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經過武裝的大帆船而不是普通的商船來負責資金的運送,這樣的安排更加有利於統治者對來自美洲的貴重商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