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峽灣
① 白令海峽沒有峽灣的原因
峽灣是冰川侵蝕而成的,白令海峽旁的堪察加半島就是典型的冰川侵蝕地貌。但白令海峽只是海上航線,大部分是海水呀,怎麼有侵蝕呢
② 為什麼峽灣都在高緯度,有沒有低緯度的
峽灣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槽谷,為海侵後被淹沒的冰川槽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種特殊形式。在高緯度地區,大陸冰川和島狀冰蓋能伸入海洋,冰川穀進入海面以下,繼續深掘,拓寬冰床,冰期後海面上升,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沒,受海水影響,形成兩側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寬、深度大的海灣,即峽灣。海面上升淹沒前的槽谷地形,可以曾是沿構造破碎或岩性軟弱地帶發育的河谷。大陸冰蓋或島嶼冰帽入海處常形成很深的峽灣,如挪威西海岸的峽灣十分發育,以風光迤邐聞名於世。
③ 歐洲地形以什麼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什麼多為什麼地貌
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西歐平原、波德平原、東歐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南部有阿爾卑斯山);多為冰川地貌。
歐洲,也稱作「歐羅巴洲」(Europe),名字源於希臘神話的人物「歐羅巴」(希臘語:Ευρώπης),歐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3)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峽灣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整個歐洲地勢的平均高度為340米,,南部聳立著一系列山脈,總稱阿爾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勃朗峰屬法國境內,成為西歐第一高峰。
歐洲的河網稠密,水量豐沛,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長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長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歐洲的海岸線十分曲折,多半島、島嶼、海灣和內海,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歐洲最大的半島。
歐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沒有熱帶氣候的一洲,同時寒帶氣候所佔的面積也不大,所以氣候溫和,降水分布較均。
二、地理特點
1、地形總特點:以平原為主,冰川地貌分布較廣,高山峻嶺匯集在南部。
2、地形區域構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佔60%。
3、山脈分布特點:阿爾卑斯山脈橫亘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比較平緩,沿岸多深入內陸的陡峭峽灣。
4、河流分布特點:河網比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間有運河相連接。
④ 西班牙有哪些旅遊資源
西班牙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共有六大資源。第一種資源是陽光和海灘。上帝特別偏愛西班牙,無償賜予充足陽光和綿延千里的海灘。西班牙全國海岸線總長度為4000公里,其中海灘總長度為1930公里,並有120個歐洲一流海灘。西班牙地處西南歐,瀕臨大西洋和地中海。全國許多旅遊地區氣候溫暖,陽光明媚。據西班牙官方最新材料,目前,西班牙海灘是世界第一旅遊目的地。西班牙海灘2005年吸引的外國遊客占旅西外國遊客總數的79.1%。
第二種資源是大量的海島。西班牙有兩大群島,都是旅遊勝地。一個是坐落在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該群島有7個大島,其中大加那利島、特內里費島和蘭薩羅特島等島嶼都陸續被開發為旅遊地。筆者作為新華社常駐西班牙記者曾經多次訪問過加那利群島,印象最深的海灘就是大加那利島南部的白色海灘。那裡的沙子白如雪,沙灘非常寬大,大約有數百米寬。那裡的天特別藍,萬里無雲。另一個群島是地中海里的巴利阿里群島。其中以馬略卡島的海灘最為漂亮,被稱為"黃金海岸"。到這個群島旅遊的大都是德國人和法國人,因為地理距離比較近,可以節省旅遊費用。
第三種資源是名勝古跡。西班牙全國到處都有古代遺跡。西班牙是繼義大利(40處)之後全球第二大人類遺產國家。目前,西班牙有世界人類遺產38處。首都馬德里和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古跡較多。其中比較著名的人類遺產有:馬德里的聖羅蘭索·德埃爾埃斯科利亞修道院(西班牙王室墓葬所在地)、巴塞羅那的米拉府(20世紀現代主義建築之父安東尼·高迪的作品)、托萊多古城、卡塞雷斯古城、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塞維利亞大教堂(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堂)、巴塞羅那的聖家族教堂(這是高迪的巔峰之作)、古埃爾公園(堪稱高迪最經典的作品)和馬德里附近的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大學及古城區等(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是西班牙大文豪塞萬提斯的出生地)。
第四種資源是古代文化和現代體育資源。據西班牙官方數字,西班牙的文化和城市旅遊吸引的外國遊客占遊客總數的15.2%。西班牙旅遊部門開辟了數條"堂吉訶德之路"的旅遊產品。所謂"堂吉訶德之路",是指小說《堂吉訶德》里的主人公堂吉訶德當年沿著從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向南的卡斯蒂利亞--拉曼查地區冒險闖盪的線路。皇馬俱樂部是世界一流足球俱樂部。該俱樂部的足球場就在馬德里市區。這里已經成為到馬德里旅遊者必訪之地。那裡陳設著皇馬俱樂部的歷史圖片以及歷年來在世界大賽中所獲得的獎杯。
第五種資源是國際會議和展覽。西班牙經常舉行大型的國際會議和國際展覽。馬德里有一個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國際展覽中心。每年在這里不間斷地舉行許多展覽。大量的會議和展覽參加者以及遠道而來的參觀者都是可觀的旅遊資源。馬德里市每年財政收入的13%來自國際會議和展覽。據西班牙駐華大使館提供的數字,西班牙的會議旅遊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西班牙的會議旅遊收入占旅遊收入總數的10%。巴塞羅那和馬德里早已入選世界十大會議旅遊目的地。
第六種資源是民俗民風和節日。西班牙有鬥牛、奔牛、弗拉門戈舞蹈和"番茄大戰"節等許多民俗民風。這些活動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外國遊客。西班牙的鬥牛本國人很少去觀看,主要觀眾是外國遊客。馬德里以及南部地區鬥牛活動比較多。而巴塞羅那很少有鬥牛表演,因為那裡的多數居民反對這種野蠻的不公平的人與牛的斗爭方式。
⑤ 世界一共有多少個海峽,海灣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較大的海峽約有50多個,其中有12處最為著名:1、馬六甲海峽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連接南海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與南亞、西亞、非洲、歐洲國家之間的聯系通道,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 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國際水道。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日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生命線」。 2、霍爾木茲海峽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連接波斯灣與阿拉伯海,是波斯灣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為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峽。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伊朗人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人稱之為阿拉伯灣),呈人字形。由於它是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
3、土耳其海峽連接黑海與愛琴海、地中海,是亞洲、歐洲的分界線,也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以及馬爾馬拉海,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4、直布羅陀海峽伊比利亞半島與非洲大陸之間,連接地中海與大西洋,是地中海沿岸國家通往大西洋的「咽喉」。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公里(36哩);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公里。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峽風向多為東風或西風。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路。
5、英吉利海峽大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之間,連接北海與大西洋比斯開灣,是西歐與北歐各國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世界貨運最繁忙、通過船隻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又稱拉芒什海峽,是隔離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海峽。其最狹窄的水域為多佛爾海峽,多佛爾隔海與法國加萊相望。歷史上曾在此發生多次軍事沖突和海戰。
6、麥哲倫海峽南美大陸與火地島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國際航線。因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首先由此通過進入太平洋,故名。峽灣曲折,長563千米,最窄處寬僅3千多米。是溝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風大流急,航行困難。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之間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峽。 7、莫三比克海峽非洲大陸東南部與馬達加斯加島之間,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峽。海峽是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灣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過這里運往歐洲、北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它更是歐洲大陸經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東方去的必經之路。早在10 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經過莫三比克海峽。13世紀,海峽地區曾經建立過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馬卡蘭加帝國。明初鄭和下西洋也曾到過莫三比克海峽。
8、白令海峽楚科奇半島與阿拉斯加半島之間,連接北冰洋與太平洋,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連接白令海與北極海的海峽,並在亞洲和北美洲大陸距離最近處將之分隔。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
9、朝鮮海峽連接日本海與東海,是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10、德雷克海峽南美洲與南極半島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南太平洋,是南美洲與南極洲的界線,各國科考隊赴南極考察必經之路。11、曼德海峽
阿拉伯和非洲之間的海峽。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寬32公里(20哩)。丕林(Perim)島將海峽分為兩部分。西水道寬26公里(16哩),水深311公尺(1,020呎);東水道寬3.2公里(2哩),深約29公尺(96呎)。蘇伊士運河建成後,該海峽成為地中海和東方之間的重要通道,戰略和經濟重要性大增。12、台灣海峽
中國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屬於東海,寬約150千米,最狹處為135千米。因它瀕臨我國第一大島台灣,人們稱它為台灣海峽。台灣海峽,縱貫我國東南沿海,由南海北上,或由渤海、黃海、東海南下,必須經過這里,俗稱為我國的「海上走廊」。為東海、南海間航運要道。寒暖洋流交匯,漁產豐富。該海峽為東海與南海間航運要沖,亦為歐亞等國際航線之必經孔道,戰略地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