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無法償債的後果是什麼

墨西哥無法償債的後果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20 23:31:49

Ⅰ 墨西哥金融危機的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政府有責任保持匯率穩定。中國的這種安排的可行性在於:首先,浮動匯率允許政府更靈活地控制匯率。其次,人民幣不是完全可兌換的貨幣,中國政府仍保持對資本帳戶強有力的控制。
通過1993年和1996年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在這四種風險業務上的投資占其總資產的比例的比較,我們發現,非銀行金融機構在每一種風險業務上的投資比例都超過了10%,1993年與1996年在這四種業務友液上的投資比例都達到總資產的一半以上;而商業銀行遵循擾告巧保守性的原則,投資風險業務比較 謹慎,其在抵押品貸款和證券投資這兩種業務上均未作投資,即使在不動產貸款與消費者貸款上的投資比例也遠低於非銀行金融機構。很明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資產遠遠高於商業銀行的。因此,非銀行金融機構遭受風險的可能性極大。
另外,由於政府管制鬆弛和非金融機構緩鍵難以進入公司借貸業務,使得非銀行金融機構風險承受力極低。當泰國中央銀行於1995年中期開始採取緊縮貨幣政策 以抑制經濟過熱時,股票市場和不動產市場馬上大受打擊。從1996年6月到1997年7月,泰國證券交易指數跌幅超過60%。非銀行金融機構在不動產和消費者貸款方面的壞帳急劇上升。它們所持有的證券大大貶值。另外,盡管非金融機構80%的貸款是完全抵押的,但這些抵押品在一個下降的經濟體中價值很低。這些因素都使非金融機構在經濟出現困難時馬上陷入困境,從而引發整個金融部門的危機。如何加強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監管也是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存在防止金融危機的四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保持經常帳戶的基本平衡。
第二道防線是繼續吸引外國的直接投資,尤其是在基礎設施部門。
第三道防線是將國際儲備保持在相對較高較安全的水平,比如1000 億至1500億美元之間。
第四道防線是繼續控制資本帳戶,同時逐漸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如果上面四道防線中的任何一道被沖破,都將是一個危險信號。但是,有一點中國與墨西哥和泰國非常相像,即三國都存在一個潛在的危險:銀行系統中有大量的呆帳。1995年底中國國有銀行的總貸款為4萬億元,據保守估計其中有9000億元是呆帳,約占國有銀行總貸款的22.3%。低資本充足率和高不良貸款比率使得中國的銀行系統異常脆弱。如果一個突發事件使得人們預期國有銀行的資產流動性和償債能力存在問題,銀行擠兌就有可能發生。銀行擠兌一旦發生,就會引發金融危機,通脹率上升,人民幣貶值,甚至銀行系統崩潰。從這一點來看,盡管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銀行系統脆弱的基本因素是存在的,潛在的威脅是現實的。
從中國的實踐來看資本市場的開放有一個順序,可能最先是政府借款為主,接著是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然後是外國金融機構來華設立機構,逐步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再是有限度地允許證券組合投資,最後是一個有較高監管水平的高效資本市場的全面形成。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開放的資本市場的建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各國經驗來看,逐步開放資本市場成功的可能性大。日本、台灣、韓國等的金融開放相對其經濟發展都是滯後的(盡管當時美國對它們的壓力很大),總的來說它們都是成功的。墨西哥、泰國和東南亞國家的金融開放盡管速度很快,但它們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有人說泰國的金融開放是吃虧還是佔了便宜,目前還說不清,理由是沒有金融開放就沒有泰國前一段的高速發展。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不禁要問:有沒有這樣一條路,它可以使我們走向可持續性發展的方向,而不發生這樣大的危機?我們對金融監管一定要加強。金融開放要漸進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我們無法在一夜之間建立好金融監管體系。發展中國家對金融業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構的操作水平、內部監控水平的提高需要時間。一下子就把發達國家的銀行、基金和其他金融機構放進來,政府不知如何去監管,也沒有手段去監管, 國內的金融機構只學洋人其表(現代金融工具、衍生工具),而不知洋人其里(內部監控系統、激勵制度)。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管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如果金融監管滯後,就可能發生問題。
中國是一個大國,實行有彈性的匯率政策有利於相對獨立地實施本國的貨幣政策,從而不斷化解不平衡因素,防止問題的積累和不良預期所可能產生的劇烈振動。

Ⅱ 論述: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呵呵,您要寫論文了吧?
發展中國塵大家面臨的困境

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
為鞏固政治獨立,二戰後相繼獨立的亞非拉國家,都把發展民族經濟,爭取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放在首位。然而,由於西方發達國家頑固地維持舊的國際經濟關系,並利用其掌握的技術和經濟優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控制,從而使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時至今日仍居於從屬地位知兄擾。這種依附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生產領域,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國際分工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壟斷了工業製成品的生產,發展中國家仍然是原宗主國的原料供應地。直到80年代初期,以生產原料和初級產品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仍然很多,其中30多個國家的初級產品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90%以上。這就使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等方面嚴重依賴西方發達國家。而且,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作為西方發達國家壟斷資本推行經濟霸權主義主要工具的跨國公司,在不斷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的同時,把部分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使它們成為發達國家的附屬「加工廠」和「裝配廠」。過去單一型的傳統分工,轉變為一種多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其中西方發達國家在這一體系中處於最高層,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底層。
在技術領域,西方跨國公司通過對技術研究和銷售的壟斷,造成發展中國家在技術上對西方國家的依附地位。西方國家在技術轉讓中,不僅嚴格限制向發展中國家當地公司轉讓先進技術或關鍵技術,或者設置種種不合理不平等的商業慣例條款,限制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而且還常常索取高額的技術轉讓費用。據統計,在世界已注冊的約500萬項專利權中,發展中國家只佔1%。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控制世界技術轉讓的80%,其中美國約佔50—65%。發達國家利用科技中的壟斷地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索取300—500億美元的購買專利權費用。
在貿易領域,西方壟斷資本極力操縱國際市場,一方面對發展中國家規定種種歧視性的貿易壁壘。目前,各種名目繁多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已達1000多件。另一方面抬高工業品的價格,壓低原料和初級產品的價格,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嚴重的不等價剝削。1980年至1989年,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價格下跌33%,僅1989年就損失1065億美元。由於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仍然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出口對象又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這就使它們在貿易上處於對西方國家的依附地位。
在國際金融領域,發展中國家不僅在貨幣制度上依附於西方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國際貨幣制度中完全處於無權地位,而且,西方發達國家還通過政府貸款,國際多邊機構貸款和國際商業銀行等形式,使發展中國家在金融上處於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此外,西方發達資本搭旦主義國家的跨國銀行還在發展中國家廣設分支機構,力圖操縱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
這種依賴性不可避免地加大了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量,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貿易逆差、損失慘重。據聯合國有關資料,在雙方的貿易中,以1980年發展中國家單位出口價值(以美元計價)為基數,1988年下降為83,而1988年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額為6791億美元。僅此一項,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就達1150多億美元。從進口看,以1980年為基數,1988年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單位價值指數卻上升為106.2,而當年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額為6391億美元。也就是說,由於進口價格的上漲,發展中國家為此要多付出370多億美元。兩項合計,發展中國家損失了1520億美元。
外債加重,資金倒流。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材料,7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外債急劇增長。積欠的中長期外債由1972年的992億美元,增至1988年的10425億美元,再加上短期外債1972億美元,總計12397億美元,比1972年增長了11.5倍。由於70年代以來的國際金融市場利率居高不下,使發展中國家為此支付的利息負擔更加沉重。1972年的利息支付還不足25億美元,1988年就增至833億美元,增加了32倍多。並且從1983年起,發展中國家出現向西方發達國家嚴重的「資本外逃」。從1983年至1987年中等收入國家倒流資金930億美元,而1988年1年更高達500億美元。僅拉美國家1973至1985年間就累計達1510億美元,占同期外債增加額的40%以上。出現了「從貧者身上抽血」的反常現象。
外資利潤增加。如美國公司1980至1985年在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的年平均利潤率在20%左右。這些利潤,一部分用於當地的再投資,一部分匯回本國。80年代以來,匯回本國的那部分利潤早已超過這些國家新輸出的資本額。
這種國際經濟舊秩序中的依附地位所帶來的後果,嚴重地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積累規模和速度,從而使它們發展民族經濟的努力遭到嚴重挫拆,以至到90年代仍將面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和挑戰,如區域、集團化的影響;資金流入減少,資金短缺問題難以解決;外債問題嚴重;科技差距繼續拉大;人才短缺與外流;產業結構落後;貿易條件繼續惡化;人口增長大大高於發達國家;生態環境繼續遭到嚴重破壞;南北經濟差距拉大等。
針對發展中國家的依附地位,60、70年代以來、西方發展經濟學激進派提出了中心——外圍理淪。這種理論認為:(1)資本主義已發展成為中心(發達國家)——外圍(發展中國家)的世界體系,外圍國家對中心國傢具有依附性,它們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始終處於從屬地位;(2)聯接中心——外圍的經濟機制是不平等交換及其價值轉移。中心國家通過不平等交換攫取了外國國家的大量「剩餘」來促進本身的發展,而外國國家卻由於「剩餘」的流失而造成貧困,所以,發達與不發達都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兩者互為因果;(3)外圍國家的發展只能是不發達的發展,因為它提供原料和廉價勞動力來滿足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需要,它們在經濟結構上不可能象獨立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實行工業化。它們越發展,對中心國家的依附性就越深;(4)只有積極地反抗把它們(指外圍國家)與全世界資本主義制度連結在一起的鏈索,它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種理論的核心是以不平等交換產生價值轉移來論證不發達的根源以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關系。這種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不平等交換論,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和掠奪,有助於揭示發展中國家不發達的原因和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合理不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情緒,同時,有助於推動發展中國家爭取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斗爭。
但是,這種理論看不到發展中國家戰後歷史地位的變化和發展的內部動力,過分誇大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的消極作用,忽視了生產領域,只是集中在交換領域,把不發達歸咎於不平等交換。這種理論未能對全世界的資本積累進行動態的、辨證的分析。把目前南北經濟關系的基本態勢看作是「外圍」完全依附於「中心」而不存在相互依存;這種理論在應用方面也比較薄弱,比較簡單化。很少提出關於經濟發展的一整套設想,而往往陷於一種簡單的邏輯之中:要麼切斷與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閉關自守;要麼只能處於依附地位。實際上,中心——外圍理論是主張切斷與發達國家的聯系的。這都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這種理論缺陷的實質,就是抹殺了殖民地經濟和獲得獨立後的民族經濟之間的區別,抹殺了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的區別,對目前南北經濟關系的基本態勢及其性質作了錯誤的估計。
發展中國家要徹底擺脫對西方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必須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改變世界經濟中生產、消費和貿易的格局,改變不平等不合理的國際分工,改善貿易條件,實現價格指數化;發達國家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官方援助,增加技術轉讓,要保證發展中國家對自己自然資源享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權,能對其資源的開發實行有效地控制;能根據主權原則限制和監督跨國公司的活動;要對現有的國際經濟機構的體制和規章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無權地位,使發展中國家能平等地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決策過程。為此,必須繼續南北對話,加強南南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發展中國家沉重的債務負擔
二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第三世界國家走上了利用外資發展國民經濟的道路,一度促進了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諸如巴西的「經濟奇跡」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等。然而,自1982年墨西哥宣布停止支付到期的外債本息為先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又相繼出現了償債困難的問題,尤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為首的拉美國家最為嚴重。盡管第三世界國家本身、債權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國際商業銀行採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但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外債危機一直未得到根除。進入90年代後,債務問題仍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一項沉重負擔。
造成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背景,又有現實的根源;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有內部原因的促成。
從歷史上看,它是殖民主義所導致的直接惡果。長期的掠奪和剝削,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畸型,經濟發展落後,使南北方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結構及其經濟運行,使得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生產、世界貿易和貨幣金融領域中都居於壟斷地位。這使得發展中國家盡管取得了民族獨立,但仍未擺脫受剝削受掠奪的地位。
從外部環境看,70年代以來國際環境對發展中國家極為不利:(一)遭到1973、1979年兩次石油提價的沖擊。由於油價上漲,需要進口石油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費用猛增,債務負擔急劇加重。1973年非產油發展中國家經濟帳戶赤字只有110億美元,1974年這一赤字升到376億美元,1975年達460億美元。僅油價上漲引起的超額支出在1973年到1982年間就增加了2600億美元,如果把支付石油進口的借款利息也計入的話,則達3350億美元;(二)世界經濟衰退,導致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條件日益惡化。西方發達國家為轉嫁1979至1982年的大危機,在加強對外傾銷的同時,採取了不同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世界銀行認為,如果西方貿易保護主義導致拉美出口收入減少10%,那麼該地區為此付出的代價將相當於它全部債務的年實際利息。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價格,特別是低收入國家主要出口的原料、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造成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收入增長減慢,償債能力下降,1985年,初級產品價格已降到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水平。自1932年以來,拉美出口商品貿易比價累計下降20%,1986年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出口收入平均每年減少數十億美元。1986年,16個重債國的外貿順差總額至少減少了一半以上,從290億美元降至130億美元;(三)國際金融市場利率的上升。發展中國家的借款主要是國際商業銀行提供的。1979年以後,為克服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實行了緊縮貨幣政策,致使金融市場利率提高。如美國的利率從1976年的6.8%提高到1981年的18.9%,導致了債務國的債務負擔加重。僅1982年巴西因實際利率提高就多付債務利息79億美元。還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的主體是美元債務,高利率形成的美元匯率大幅上升,大大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據統計,從國際范圍看,利率每上開一個百分點,債務國一年就要多付40—50億美元的利率;(四)正在形成的歐洲統一大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圈,這些集團化經濟日益表現出的排他性,不斷升級的國際貿易戰使發展中國家難以對付。同時,集團內部資金對流也減少了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使巨大的債務難以償還。
從內部因素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滯脹及經濟政策、措施失當也是引起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一)發展中國家經濟普遍處於滯脹狀態。據拉美經濟委員會的統計,1982至1987年,整個地區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1.5%。而通貨膨脹卻日益嚴重。1982年拉美通脹率47.5%,到1988年已高達223%;(二)對外債缺乏統一的管理和控制。當70年代西方銀行界大量傾銷「石油美元」等過剩資本時,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以為「良機」已到,錯誤地借入了超出自身償還能力的大量貸款,尤其是大量的國際私人商業貸款。如拉美各國70年代的外債一般只有幾十億美元,到80年代末,均已增至上千億。與此同時,債務國又沒有根據償債額、投資額、利息支付率以及它們各自的長短限期、外匯儲備情況等有關因素,對外債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出適合國情的、科學的外債償還戰略,從而常常顧此失彼,形成借新債還舊債,借新債還舊息的局面;(三)外債資金使用不當,引進項目經濟效益差,創匯率低。用外債支持的項目往往是規模龐大而又不切實際的長期建設項目,有的借款項目根本沒有形成任何生產能力。如巴西70年代上馬的三座核電站耗資35億美元,至今未能發電。從而使債務國中長期外債總額的平均償還期小於這些資金用於項目的收回期。另外有一部分外債被用於奢侈品的消費,如智利在1970至1978年期間,電視機的進口增加了7942%,化妝品和香水的進口增加了6500%。還有的國家外債管理人員貪污腐化,將外債資金挪作私人不動產或外國證券投資。這樣,外債沒有給國家整體帶來生產能力的增長,在世界經濟形勢突變之時,難以應付而無法如期償還債務;(四)發展中國家大量的資金外流。主要原因是對本國經濟和貨幣失去信心。對債務國來說,債務積累越多,債務危機就愈嚴重,本國資本外流就越多。本國外流資本越多,國內資金就越匱乏,因此就越需要借入外債。如此形成惡性借環。據世界銀行報告,到1983年底,阿根廷,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三國外流資金的累計總額分別相當於外債總額的61%、44%和77%。據估計,在過去的幾年中,拉美國家的外流資金仍相當於對外債務的一半。
基於以上分析,從本質上看,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是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長期推行經濟殖民主義政策所造成的。自1982年至今,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已歷時10年。其外債形勢有如下特點:(1)債務總額急劇膨脹,償債能力持續下降。1982年,債務總額是8390億美元,1989年猛增到129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6.7%。1990年又突破1341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1992將增加到13880億美元,將比上年增長約4%。與此同時,一些國家相繼出現清償危機。自1986年以來,秘魯、巴西、象牙海岸、尚比亞、玻利維亞、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等先後宣布停止支付到期的外債利息;(2)債務危機涉及的范圍廣泛,資源出口型國家負擔更為沉重。1970年債務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僅14個,到1985年增加到63個,年債務額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在1970年時根本沒有,1985年有16個,1987年達27個。到1989年底,負債超過100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僅撒哈拉以南非洲就達31個。債務問題幾乎涉及所有的發展中國家。(3)債務結構顯著變化,貸款條件日益惡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債務和債權的重點分別由官方債務和債權轉向私人債務和債權;二是短期債務增加。由於債務國經濟形勢惡化和政局不穩,債權國銀行對發放長期貸款越來越謹慎,條件日益苛刻,造成長期貸款減少,短期貸款增加。(4)國際債務格局呈現債務國與債權國分布集中的特徵。作為債務國一方,拉美和非洲是「重災區」。拉美國家所欠外債佔1989年發展中國家外債總額的34%,達4340億美元,非洲國家同年外債總額也高達2500億美元,約占外債總額的20%。自1982年以來,發展中國家外債的半數以上集中在17個債務負擔最為沉重的國家,它們的債務總額仍在增長,當年應償還的債務本息占出口收入的比率1988年仍為41.6%。它們的債務總額一直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半數以上。這兩項指標都超過目前國際公認的25%的警戒線。在17個重債國中,其中拉美就佔了12個。名列17個重債國之首的巴西1987年底負債額達1213億美元。債權國一方集中程度也相等高。據世界銀行統計,1985年在17個主要債務國的外債總額中,美國商業銀行的債權比重為24.5%。在對中南美10個債務國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中,美國的商業銀行佔40%,日本佔16%,英國佔15%。因此,就發達國家而言,捲入債務問題的是主要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這種債務與債權的高度集中,增加了國際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只要一兩個債務國拒付或無法支付,則美國的銀行體系首先受到打擊,然後整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將經受動盪,可能導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持續數年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不僅影響了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經濟發展,而且還嚴重影響世界經濟,乃至政治和社會的發展。
沉重的債務負擔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惡化情況十分嚴重,成為經濟發展的嚴重桎梏。(1)債務負擔嚴重地阻礙了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的發展。70年代,發展中國家借外債是為了發展生產,而80年代,本來可以用於發展生產的借款,不得不更多地用於還本付息。從1982年起,竟出現奇特的資金倒流現象,發展中國家不但不能從發達國家那裡獲得資金,自己的資金反而倒流向發達國家。1982至1987年間拉美地區資金流失額高達1456億美元。1988年拉美地區還本付息額為260億美元,而所得新貸款僅60億美元,倒流了3倍多。這種情況導致了許多債務國國內資金貧乏、生產癱瘓、金融市場動盪、貨幣大幅度貶值、通貨膨脹加劇、失業人數增加,政治動盪等一系列災難頻繁發生,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的明顯下降。(2)債務危機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對外貿易,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對本國落後的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清償外債的一個主要來源。但是,由於債務負擔越來越重,許多債務國不得不把原准備進口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外匯用來償付債務本息,加上生產投資的壓縮,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能力和創匯能力不斷下降。同時,主要出口創匯的初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又太低,所以,使得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陷入困境;(3)債務危機嚴重地影響了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調整。8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為改變落後的經濟結構,都確立了本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如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設備,發展一些新產業新項目等。但因大部分資金都用於償債,使得有些計劃被迫取消或無限期延緩。所以,債務危機不僅大大降低了發展中國家當前的經濟增長,而且還嚴重地影響著它們未來的經濟騰飛;(4)債務危機加深了發展中國家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削弱了自主性。沉重的債務使一些發展中國家依靠自己的力量無力走出危機,沒有發達國家的貸款,既不能償還舊債的本息,也無法發展生產,甚至不能維持生存。這不僅使發展中國家抗衡發達國家轉嫁危機能力削弱,而且,極易使發展中國家重新落入發達國家的控制與剝削之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控制的國際貨市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乘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困難急需資金之時,以「意向書」的形式向受援國提出種種先決條件,左右受援國的經濟政策。正如阿根廷經濟學家阿爾多·費雷爾所指出:「外債對主權和我們人民的自決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面對嚴重的債務危機,自8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中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調整經濟結構及發展戰略,如降低發展速度,減少借債;擴大出口和壓縮進口,以外貿出口提高償債能力;實行緊縮性的財政及外債外匯管制制度;等。上述措施使債務國家在80年代後期的財政赤字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償債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這些措施也產生了嚴重的負作用,導致了生產性投資衰退、對外貿易的畸形發展和國內主活水平的下降等。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對西方發達國家也產生了嚴重影響,它不僅威脅著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而且影響了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使西方國家喪失了很大部分的商品市場。因此,為防止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和維護在第三世界的經濟和戰略利益,西方發達國家和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先後採取和實施了一系列所謂「救援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政策。相繼拋出了「宮澤計劃」、「密特朗計劃」、「貝克計劃」,但皆以失敗而告終。1989年3月,美國財政部長布雷迪公布了「布雷迪計劃」,其中心內容是:鼓勵商業銀行取消債務國部分債務;要求國際金融機構繼續向債務國提供新貸款,以促進債務國經濟發展;提高還債能力。同以往方案相比,「布雷迪計劃」把解決外債的重點放在債務本息的減免上,而不是放在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上。這一計劃改變了美國過去堅持逼債的僵硬立場,意味著美國的債務政策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折,嚴峻的現實迫使美國政府開始承認減免債務是解決債務問題必由之路。盡管這一計劃有可能導致民間銀行削減貸款,而且究竟能在何種程度上實現尚屬疑問,但比過去向前走了一步,給緩解債務危機提供了一個突破口。但也應該看到,美國的經濟殖民主義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目前,減兔發展中國家債務的措施,主要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債務資本化。外國債權銀行將自己帳面債務形式折價出售,債券購買者買下債權後,通過當地銀行貼現轉換成債務國的貨幣再進行投資。對於債權者的有利之處是:找到了按票面價值運用其貸款的辦法。對債務者的有利之處是:順利清償了部分債務,減少了債務負擔。據統計,1988年上半年發展中國家資本化了的債務就達88億美元。但是,債務資本化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負效應:一是加劇了債務國的通貨膨脹;二是加強了外國投資者對債務國經濟的控制。(2)現金回購,一國按一定折扣以現金購回它的債務。其中最著名的是玻利維亞的債務回購計劃。玻利維亞於1988年3月按89%的平均折扣率(即按面值的11%)購回它的商業銀行債務的40%(合3.35億美元),1989年初又作出人類似安排。目前,由於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嚴重不足,這種方式不可能廣泛適用。(3)減少債務償還額。無條件地取消發展中國家所欠的債務基金,並降低利率。這種做法目前已越來越多地被債權國所採用。
作為第三世界國家本身,要擺脫外債的沉重負擔,必須抓住有利時機,採取具體措施來扭轉被動局面,應力圖做到:(1)繼續調整改革國內經濟結構,大力推行出口促進戰略,通過擴大出口來克服債務危機,進而把出口的盈餘用於經濟發展;謀求外資來源多樣化,保持經濟發展與償債能力呈正比關系;從制度和政策上努力創造條件提高外資使用效率,促進國內儲蓄的提高;(2)發展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聯合起來,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領域增強與發達國家的談判力量,改善國際貿易條件,改善借債與還債的條件;(3)開展南北對話,積極推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在這一過程中,組建發展中國家自己的跨國公司,組建自己的區域性金融機構,通過南南合作促進債務問題的解決。
進入9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有所緩解如1991年拉國家的外債比上年減少2.1%。但也應該看到,長期形成的全球性債務問題要在短期內得到徹底解決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債務問題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的沉重負擔。然而只要發展中國家協調一致,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同時努力,擺脫債務困境仍是充滿希望的。

Ⅲ 企業貸款無法償還後果是什麼

企業貸款無法償還銀行將向法院起訴,法院會採取財產保全等措施,包括凍結你以及貸款擔保人的所有銀行坦鬧帳戶上的存款,查封你已抵質押的財產等。判決下來後,會依法強制執行(扣劃存款,拍賣抵質押物等)財產以清償銀行的貸款損失。
法律依據
《民事訴或態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讓團罩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Ⅳ 上世紀八十年代,債務危機是如何摧垮拉美國家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國際油價大幅度飆升,美國及歐洲立即陷入滯脹危機,國際資本紛紛尋求大宗商品避險,大宗價格快速走高。

受大宗出口價格刺激,阿根廷經濟逆勢反彈。

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今天。

俄羅斯、土耳其、印尼、南非等大部分新興國家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沖擊。即使美聯儲在8月份剛剛終結了這輪加息,但潘帕斯上空依然布滿陰霾。

於是,很多人將矛頭指向美聯儲。

其實,美聯儲,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核心問題,在拉美國家自身,尤其是是債務負擔。

1982年,拉美國家的外債總額是1970年的14倍,達到3153億美元。到1986年底,拉美國家債務總額飆升到10350億美元,債務高度集中,短期貸款、浮動利率貸款及外債比重過大。

為什麼拉美國家債務負擔如此沉重?外債規模如此巨大?

債務規模與經濟結構和儲蓄率有關,外債負擔與外匯儲備直接相關。

受上帝眷顧,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國家都在吃老本,發展資源出口經濟,不願發展製造業,出口創匯依賴於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

阿根廷的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出口的比重超過40%,如此依賴資源及初級產品出口,使得阿根廷經濟極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沖擊。

當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時,出口創匯非常少,經常出現貿易逆差。阿根廷政府及企業不得不向美國借入大量美元外債,以支持進口和維持外匯穩定。

1969年阿根廷財政赤字僅占國內GDP1.2%, 此後不斷增加,在1975年達到了10%。墨西哥經濟在1975年出現滑坡,政府財政赤字由1971年的1%上升到了1975年的5%。

在六七十年代,美聯儲長期執行寬松政策,拉美國家容易獲得美元信貸。當時華爾街瘋狂向拉美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

花旗銀行主席沃爾特·里斯頓長期以來一直鼓吹向欠發達國家放貸是安全的:「國家不會破產。」危機爆發後,花旗銀行的損失最大。

保羅·沃爾克兇猛加息,是誘發拉美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因為美聯儲大幅度加息,美元飆升,由於拉美國家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墨西哥比索、阿根廷比索最終崩盤。

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匯率在1984降至1980年的約10%,而阿根廷比索大約僅相當於1980年水平的千分之一。

貨幣危機爆發後,比索大貶值,外債負擔大幅度上升,觸發了債務危機。

這就是貨幣與債務聯動的邏輯。

美國聯邦政府及美聯儲也啟動了援助方案,以防止拉美債務崩盤傳染到本國金融體系。隨後幾年,布雷迪計劃出台,近40個拉美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獲得重組。

所以,拉美國家經濟表現糟糕,表面上看是美聯儲加息的問題,深入點看是債務問題,再深入則發現是自身經濟結構的問題。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Ⅳ 若美國狂印28萬億美元用於還債,會發生什麼後果

題主腦洞大開,但有點不著邊際。美國再瘋狂、再傻也不會一口吞個金娃---把自己給撐死,更不會一下子把自己信用給整沒了,不給自己留條後路,除非他從此不再與世人打交道,找上帝共進陵做喊晚餐。三點個人看法:

一、美國不傻、弄錢手法多多

以美國的綜合國力,世界霸主加流氓地位,完全沒必要那麼性急火燎狂印鈔票。其金融、軍事、 科技 、輿論霸權,隨便用一招,地球都會抖一抖。比如,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就是由美國兩銀行的次貸危機而誘發,杠桿玩享樂,一不小心失去平衡,美國人摔膠,讓全球人給其治病。財團大佬要賣軍火賺錢,美國政客會滿世界製造亂局、熱點幫其下定單,實在不行就發動戰爭。幾十年來,他一直這么干。再說,利用美國 科技 壟斷地位,全球打貿易戰也能掙錢,特朗普就是這么乾的。享樂霸主滋味,美國花樣翻新。

二、貨幣超發會害人害己

超發貨幣是把雙刃劍,不僅能把世界經濟胡型搞亂、美國信用搞沒不說,同樣會引發美國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眾不滿, 社會 動盪加劇危險。最大嚴重後果,世人皆棄美元,美國肯定從霸主位置跌落。

三、霸主地位,步步為營

作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收不支出,美國一直都在利用金融美元的全球硬流通的強權地位,在薅全世界的羊毛。產出與消費不對稱,使勁印美元來圖享樂、賣珍貴。平常最愛用的招即是溫水煮青蛙---慢慢地來。畢竟黑老大也是要臉皮、要維護其國人信譽。光去年疫情期間,前後幾次就整了五萬億。這叫美國富人生病,世界窮人掏錢買單。雖然他國不滿,敢怒不敢言,但也還能承受,不會撕破厚臉。有強大 科技 、航母作支撐,美元獨享明天好運,還不還錢,你還乍的。

估計美國政府也想這么干來著,但他們也沒那個膽子啊,要不早就把這28萬億美元的債務還清了。

美國真要這么乾的話,那就說明美國已經淪落為世界二流國家了。

其實,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美國可以隨意的印美元去還債,幹嘛不直接印美元自己用啊,這不是更簡單直接嗎?

既然美國選擇慢慢還錢,而不是開印鈔機一次性還清28萬億美元,肯定是有原因的。

很多國人都有這種擔心,中國作為美國國債第二大外國持有者(持有1.06萬億美元),美國會通過開印鈔機來解決欠中國的萬億美元,咱們中國人996辛辛苦苦掙來的美元借給美國人用,結果美國把印鈔機一開就把錢還上了,咱們是不是太虧了點?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美國政府那28萬億美元的債務中,美聯儲、美社保基金以及一些銀行和散戶持有比例超60%,外國持有的美國債只有40%,這么一看的話,尺野中國持有那1萬多億美元實在算不得太多。

美國真要狂印28萬億美元,直接把全部債務了斷的話,受傷最深的只怕是美國內部。印錢給外國,是外國通貨膨脹,印錢發給國內,巨量的貨幣直接在國內流通,短時間是無法稀釋通脹的,受害者更多多是美國內部投資者,美國當然不會干這種傻事。

再者,美國債務多以10年或以上的中長期國債居多,每年的利息支出也就7000億美元左右,人家犯得著狂印鈔去急著還錢嗎?

其實,美國債務的本質上都是印鈔還錢,無非就是一年內印28萬億一次性還清,還是分20年慢慢印鈔還錢的區別。

但是,短期內印28萬億美鈔出來,絕對會引起美元的急劇貶值,從交易規則角度來看,美國開印鈔機還錢,債主們拿美國政府確實沒有辦法,但美國如此不講武德,這會遭到世界各國強烈反對的。

一個最嚴重的結果就是全世界都反對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若失去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這無疑是對美國核心利益的重大打擊。美元就相對美國在全世界的一張長期飯票,美國豈會把這飯票整廢了?

最為關鍵得一點就是,一旦美元喪失世界貨幣地位,最有可能接替美元地位的有可能是誰?當然是咱們中國,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可以這么說,要問這世界上哪個國家捍衛政府信用的決心最強大,當屬美國無疑,因為其他國家信用破產了還可以獲得援助,而美國信用破產了,那就意味著長期免費飯票丟了,是國家核心利益的嚴重損失。

美元吸血已經半個多世紀了,但大家都選擇了默默忍受,就是因為美元在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還算稱職,雖然美國經常量化寬松,但美元每年貶值也才2%,整體還算穩定。

感覺美國已經陷入債務的死循環,這兩屆總統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全民發錢,這不拜登才上台,又是人均發2000美元。可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超3萬億美元了,美國政府唯有不斷發債彌補赤字,還不起錢的時候又繼續發債,根本停不下來。

美國的巨量債務可不僅僅是欠債還錢那麼簡單,這還關繫到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雖然中國持有美債1萬多億美元,但如果美國哪天真的還不起錢來了,對中國還未必就是件壞事,這就好比你的死對頭哪天突然過世了,你買點花圈破費點又有什麼關系呢?

怎麼說呢!呵呵呵呵

美國如果印大量的美元,用來還國債的利息。

美元佔世界上金融的6o%,也就是大多數貨幣,那就是被世界金融大海稀釋了,其實28萬億美元不是特別多,但以美元為門國家貨幣的有墨西哥,但買美國國債的不少,我們中國,日本,,,中國大致1萬億美元,日本也差不多這么多。

據說美國的稅多,這也是美國政府花錢花冒了,一個是競選總統時為美國人民許諾,我上台後給你們多少多少利益,二個是給其他國家低息貸款,甚至白給,蘇聯就是在這跌了。

現在想想美國是在揪著世界的羊毛,主要還是債權人的羊毛。

;中國和日本在2O12年要建立一個機制,人民幣和日元擺脫美元,但日本的那二個人一個被自殺,另外的一個無理的死亡,這個事兒就拉倒了。

所以還有一個辦法擺脫美元,拋美國國債,買歐債,俄債,日債,不管怎麼樣就是不玩美元,讓美國亡國

這是不可能的。

美國政府沒有美元發行權,能發行美元的只有獨立機構美聯儲。美國政府財務緊張時,會向美聯儲借錢,於是形成了美元。美聯儲是債權方,政府是債務方,哪有債權方印錢替債務方還債權方錢的道理?邏輯不對了。別人借你錢了,你會用自己的錢替他還欠你的債嗎?

那美聯儲可不可以印錢替政府還欠其他國家的債務呢?

同樣不可以。

美國政府與美聯儲是互不隸屬互相獨立的兩個部門,美聯儲沒有義務為「別人」還錢。而且美債只有一個來源,就是來自美聯儲,政府借錢,美聯儲發債,或自己購買,或其他國家購買。而且專門有一個發債市場,如同股票交易一樣,你隨時可以增持,也可以隨時減持。

從理論上說,如果各國都拋售美債,那美聯儲將成為最終買家,這本來就是美債的本質。而實際情況是,美債是世界范圍內最優質資產,各路資金趨之若鶩,每次美國發債,基本都是秒光。


什麼後果?有二:美元信譽坍塌;美聯儲黃金被購空。

美元信譽坍塌:印鈔票還錢,也就是大家拿的是一紮扎花花綠綠的紙,僅此而已!請問美元還能有什麼用呢?既然無用,請問:美元信譽何在?既然信譽不在,美元掌控的大宗商品其權威受不受損?特別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利益都是放在首位,如此不負責任的美元,還要手握大宗商品定價權,大家會同意嗎?既然失去大宗商品定價權,美元的霸權何在?所以,只要美國敢印鈔票還錢,美元必定遭至失去世界市場流通地位。哪怕爆發戰爭,世界各國都不會用美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

美聯儲黃金被購空:因為美元已經不負責任了,導致失去世界主要流通貨幣的地位。請問:大家還抱著一紮扎花花綠綠紙幹嘛?還不去把美國的黃金買回來?還要等到美元升值嗎?另外還要把本國儲存在美聯儲的黃金運回來。這些好像都是正當交易吧?即使美國手持重兵,維持著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耍無賴——不賣、不還!那就絕對斷絕美國對外的互補!沒有互補,美國只有等待著慢慢枯萎!

村夫只能想到這兩後果了

美國和美聯儲不會這么傻,如果狂印28萬億美元來償還負債,那麼耗費了數代美國精英階層心血打造出來的美元全球結算體系,將會瞬間紛紛瓦解,美元將會呈現出大范圍的貶值,並且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重大,美國將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世界第一大強國的頭銜。


當然現實情況美國絕對不會這么干,這無疑於是自掘墳墓,也沒有必要這么去干。首先截止於2021年1月份,美國國家負債規模已經突破了27萬億美元,但是其中美國聯邦政府美聯儲和美國地方政府,加上美國國內國民持有的美債高達70%。

其他海外國家或者金融機構持有的美國國債佔有比例只有29%左右。就加上拜登上台以後宣布的1.9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算上30萬億美元,國外持有的規模也才9萬億美元,那麼為什麼想不開要超印28萬億美元呢?

並且2021年年底前到期的美國國家債務規模只有7.7萬億美元,印新錢還舊賬這個模式還可以持續下去很多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完全可以等待下一任的美聯儲主席接任這個爛攤子。所以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在短期內償還所有的債務,美聯儲美國國家利益也不會允許美國政府這么干。

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死保美元匯率換算的穩定,更不會拿美元開玩笑,也不會一次性印刷28萬億去還債。美國在世界上有眾多婁羅,歐洲,北約,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日本,韓國,印度,越南等等,他們也是抱住美元不放手。美元在世界上還會掙扎一段時間,能不能按照奧巴馬說的,強大100年,這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笑哭][笑哭][笑哭]

如果美國再印28萬億美元,世界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但應該說明一點,美國並不欠誰的錢,美國發行國債是憑著利息做誘餌,是你心甘情願的願意買!美國政府把國債當成商品岀售的,如果國人把我們持有的美囯國債當成美國欠我們的錢就錯了,我絕不是替美國講話,我恨美國在世界的霸權行為!但恨歸恨,事實就是事實,如果我們的美國國債賣不出去的那一天,一萬多億的美國國債將化為烏有,這一點是不能懷疑的,但你如果繼續持有一萬多億美國國債,過十年或者十五年,我們的持有量會翻一倍,所以持有美國國債,可以說是掙錢的機器,如果弄不好會成為誘惑的陷阱也不為過,如果美國狂印28億美元收回美國所有國債,世界美元匯率會貶值一些,到那時的美國會減輕很多付國債利息的壓力,我們從此也少了一點點掙錢的機會了,僅此而已。

可能會有以下後果:

1.美元貶值失控,失去價值錨定。這個後果會直接導致世界貿易崩潰,就像解放前的國內,今天一袋米一萬法幣,明天就是一百萬一袋,各國會瘋狂拋棄美元,購買各種物品,比如手紙。

2.美國國內物價飛漲,天下大亂,平民被洗劫至一文不值,各路人馬瘋狂搶劫,紅脖子們持槍上街,內戰爆發。

以上為美國內外的表面反應,推測下為避免這些後果,美國會干什麼:

1.挑動中東,東歐,東亞,南亞,非洲所有能挑起事端的地方打仗,逼迫這些地方的資本為避險去美國接盤。

2.尋找新的錨定以替代原有的石油美元,比如以挽救全球變暖為借口的碳排放,約束後發國家,同時把新能源技術賣個好價錢,成為超發美元的蓄水池。

3.親自下場打仗,利用現在軍力尚未下滑,找個合適的對象,殺雞儆猴,讓各國不敢對史詩級的全球通脹不滿。

以上,有個必要條件,幾個大佬不攔著美國,中俄歐隨便一個出手攔著,估計就是WORLDWAR III。

現在美國債務規模已經達到280,000億美元左右,因此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打算在今年推出1.9萬億美元援助計劃時遭到了美國共和黨的反對,共和黨方面明確表示計劃缺乏針對性,對平民補助不足。


美國債務規模已經超過了自身GDP,債務泡沫隨時都可能破裂


首先明確一下,美國多印錢是不可能還債的,美國印出來的美元需要自己吸收。美國一年的GDP是230,000億美元左右,而美國去年多印了50,000億美元,這就等於說美國一年GDP和我國其實差不多。只不過美聯儲啟動了印鈔機,印發了太多的美元投放市場。


美國大部分超發的貨幣以及債務都是美聯儲自己吸收,當然,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也會吸收很多。購買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日本、英國和我國,我國從去年就開始拋售美國國債。美國疫情控制不力靠過度印發美元維持經濟,會導致我國有所損失,因此我國自然選擇拋售美國國債。


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美國印發太多貨幣會導致美元信用下降。此外,美國多印發貨幣還會導致本國通貨膨脹嚴重。一般來說,美聯儲要維持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率在2%左右,一旦偏離了這個通脹率,美國經濟很可能會遭受巨大沖擊。


雖然新冠疫情在美國肆虐嚴重,但是美國不會為了底層民眾導致整個美元貨幣體系遭受沖擊。換句話說,新冠病毒是要防控的,美國方面准備用疫苗來進行防控,這樣再給底層民眾超發貨幣是萬萬不會的。


其實這一次美國方面對底層民眾的補助並不算多,就全世界來看,給民眾福利最高的是加拿大。在疫情期間,加拿大方面給了民眾很多補助。不過,這些補助以後都會從民眾工資中扣除,也就是說充當稅收了。其實加拿大這種做法比較合理,本質上沒有白發給底層民眾錢,只不過是讓民眾花以後的錢。


美國參眾兩院並沒有通過拜登的新援助方案


美國仗著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選擇不斷超發貨幣,導致全世界都出現了通脹。一些新興經濟體出現了物價上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多數新興經濟體疫情比較嚴重。當美國超發貨幣,這些經濟體為了避免遭受美元超發帶來的沖擊,只能選擇也超發貨幣。比如印度貨幣貶值嚴重、俄羅斯經濟受影響比較大。

美國不斷超發貨幣會對全球金融市場進行大收割,促使貧富差距不斷加大。最核心的問題在於,美國以往就是用這種方式對全球資本進行掠奪的,不過也導致美國國內 社會 分裂。美國每次採取這種戰術都會導致自己受到很大傷害,無法解決本國內部出現的矛盾問題。

現在美國方面已經負債280,000億美元,而拜登依然想借用金融手段穩經濟。不過共和黨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所以拜登只能利用科學和精準防控疫情的方式來穩經濟、切切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能選擇像特朗普一樣瞎折騰。


疫情防控工作對拜登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若疫情控制過快,民粹主義危機會再次崛起


其實共和黨的做法是正確的。如果美國再超發1.9萬億美元,那麼美國的貧富差距就會變得更大,美國 社會 矛盾將始終無法解決,且有可能會進一步激化。其實,共和黨也希望拜登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特朗普已經輸掉了,如果拜登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疫情問題,那麼美國國內的情況就會完全改變。不過,疫情問題解決了,貧富差距問題將會成為美國的 社會 主要矛盾。

再過一年後,美國民粹主義危機和種族主義思潮就會重新泛起,到時候美國保守派就會崛起。因此,快速解決新冠病毒疫情問題,對拜登來說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大多數美國人只顧現實利益,一旦新冠疫情在短時間內解決了,美國保守派很可能會重新上台,而新的民族主義可能趁勢崛起。因此,拜登在處理新冠疫情方式上,既不能處理過快,也不能無所作為。若是拜登在兩年內解決新冠疫情問題,可能會比較好。


當然,若是拜登持續無法解決新冠疫情問題,那麼他也是一個失敗者;奧巴馬也曾經說過不要低估拜登搞砸一切的能力。

Ⅵ 引起債務危機的原因,評價債務危機的標准

資本控制的理論與實踐

摘 要
現實中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從80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到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到97年亞洲金融危機,盡管每次危機發生的原因都不盡相同,但我們看到每次危機都伴隨著大量的資本逆轉,而且逆轉數量一次比一次大。這些資本流動變化無常,常常是資本在一段時間大量流入後突然大量流出,從而造成國際收支的嚴重失衡。這種外部的失衡不僅會引致相應的貨幣危機,而且會帶來內部的不平衡,導致經濟嚴重衰退。我們可能無法預測下一次產生相似危機的原因,但我們能預計到下一次危機時會出現資本突然的大量流出和流入的現象。在這些危機爆發過程中,可以觀察到,資本控制的措施在一些國家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另一些國家卻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另外,其它一些國家在危機過程中沒有採取資本控制卻順利地渡過了危機。因此,在外部不平衡時,是不是需要使用資本控制以穩定經濟從現象上看令人困惑不解。根據1996年至199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資本和金融賬戶下實行控制的成員國數的統計,大多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對資本賬戶實行了控制。這與目前提倡經濟全球化、資本自由流動、放鬆資本控制的觀點正好相反。本論文旨在從以上觀察到的現象出發,探討資本控制的理論,分析實踐中實施資本控制的不同案例,並在這兩者的基礎上研究中國的資本控制。

本論文中的叢豎資本控制是指對資本流入或流出的控制。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從廣義的角度看,它是指運用相應的宏觀政策,比如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或匯率政策,來影響資本的流出和流入,消除因資本的流出或流入造成的對宏觀經濟的不利影響。二是從狹義的角度看,資本控制就是對國際資本交易進行跨國界的控制或徵收相應的稅金或實行補貼。本論文主要以研究狹義的資本控制為主。與經常賬戶的管正仔理不同,對資本的控制一般反映在對資本和金融賬戶的管理中。資本和金融賬戶主要是由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組成,反映的主要是金融市場的情況。而經常賬戶主要是由商品和服務的貿易組成,主要反映的是商品和服務貿易的市場情況。金融市場和商品、服務市場的不同使得資本和金融賬戶的管理與經常賬戶的管理會有很大的不同。

從理論和實踐來看,資本是控制還是不控制至今仍然是一個有爭論的話題。早期對資本控制的討論主要體現在國際收支調節和國際資本流動的研究中,專門就資本控制討論的人較少。早期重商主義主張對外貿易的絕對順差以增加國家財富,他們的一個政策主張就是控制資本的外流。晚期重商主義主張對外貿易的相對順差,但主張不控制資本的外流。休謨、李嘉圖認為國際收支能通過資本的自由流動自動地調節,他們的理論隱含著不需要對資本的流出和流入實滲清大行控制。馬克思的理論表明,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內生的。危機前資本的流出只是危機的現象,無論是對資本的流動採取控制或不控制都不能解決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的爆發。列寧指出,來自發達國家的資本輸入能從某種程度上促進資本輸入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列寧主張限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流入消極作用的同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作用。凱恩斯特別強調使用利率和匯率政策來影響資本的流動以恢復內部和外部的不平衡。俄林的理論告訴我們,資本的流動會引起各部門間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和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因此,影響資本的流動,比如對資本實行控制,就會影響各部門間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和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勒納認為在金本位制下,資本外流的原因是貿易的逆差。只有滿足勒納條件,貨幣的貶值才能引起貿易順差從而增加資本的流入。馬柯洛普指出,要想影響資本的流動,必須分清貿易差額和資本的流動誰是因,誰是果。繆爾達爾認為,盡管對貿易和國際收支的數量控制有其不合理性與不理想性,但是它能夠使一國的國際收支得以避免危機。在米德看來,消除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最好政策是資本流出國和流入國之間進行合作來解決問題,次好的政策是應用外匯管制的方法,萬不得已,才採取犧牲國內經濟的方法來恢復外部的平衡。從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可以引申出不可能的三角理論,即資本完全的自由流動、穩定的匯率和自主的貨幣政策三者只能取二。如果一個國家想要達到匯率穩定和資本完全自由流動的目標,那隻有採取資本控制的政策。

現代的資本控制理論認為,如果經濟中存在著扭曲,而且這些扭曲無法消除,那麼引入另一扭曲可以使經濟達到次優的水平。因此,在市場存在著扭曲的情況下,資本控制可以用來消除扭曲,用來影響宏觀經濟變數,從而達到穩定經濟的作用。特別是針對自我實現的投機攻擊時,資本控制的角色是重要的。一方面,有效的資本控制可以使對目前制度進行自我實現的投機攻擊成為不可能或者阻止由於私人部門自發的預期而導致現行制度的崩潰;另一方面,資本控制可以作為短期手段為政府爭取時間改善基本面,重建信譽。從稅收的角度看,資本控制維護了政府徵收通貨膨脹稅和對本國金融活動、金融收入和金融財富的課稅的能力,從而使政府在改革過程中保持一定的財政收入。另外,如果假定經濟中存在著多重均衡,那麼資本控制的作用在於改變均衡的初始條件,使得經濟向更好的均衡移動。對於發展中國家和轉軌經濟的國家,在未具備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下,為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改革的持續進行,為防止資本流動對經濟穩定和結構改革產生的負面影響,實施資本控制是必要的。

理論上,檢驗資本控制有效性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從投資回報率來檢驗資本控制的有效性,第二種方法是利用通過檢驗投資率和儲蓄率之間的相關性,來分析資本流動性的大小從而判斷資本控制有效性。第二種方法的檢驗需要結合其它信息,才能通過投資率和儲蓄率的角度分析資本控制的有效性。

從一些國家實行資本控制和不實行資本控制的案例研究中,我們發現,運用資本控制的同時,較好地配合使用了其它適當的政策如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或匯率制度,並對內加強了相應的改革如完善國內金融體系的國家,他們在運用資本控制時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智利,馬來西亞)。而沒有相應採取其它適當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來配合資本控制的國家實行資本控制的效果很差(如泰國和俄羅斯)。因此,資本控制只是一個國家保持內部和外部平衡的一項政策措施,具體到實踐中,是否採取資本控制必須考慮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如相應的宏觀經濟狀況和金融體系的健全程度)和實施其它政策措施的可能性(能否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或採取何種匯率制度等等)。

從1982年到現在,中國資本的流出和流入的數量和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幾年,凈資本流入主要表現在直接投資凈值中,而凈資本流出表現在證券投資凈值和其它投資凈值中。直接投資的凈流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證券投資和其它投資的凈流出的增加。盡管中國已經實現了經常賬戶下的可兌換,但中國對資本和金融賬戶的控制仍很嚴,這些控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禁止中國企業直接向外舉債和把人民幣兌換成外匯進行對外投資,二是禁止外幣投向中國本幣證券市場。

對中國資本外逃的實證研究表明,財政赤字和資本控制的放鬆與資本的外逃正相關,並且顯著。這表明一方面中國的資本外逃與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資本控制的放鬆會導致中國資本外逃數量的增加。對中國資本控制有效性的分析表明,在樣本區間內,結合中國真實利率與美國真實利率的利差水平,可以看出中國短期資本流動性不強,而長期資本的流動性較強。這表明,中國短期內資本控制的有效性較強,長期資本控制有效性較弱。一個二階段的資本控制模型表明,資本控制會影響代表性消費者跨期的消費,持有貨幣的數量,購買國內債券和國外債券的數量。

根據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我國還應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資本控制。同時,我們要看到,資本控制的有效性是有條件的,是有限的。長期資本控制的有效性往往小於短期內資本控制的有效性。要使資本控制有效,不僅需要將目前行政性,數量性的資本控制向基於市場方式的資本控制轉變,為未來向資本和金融賬戶的自由化逐步過渡創造條件,而且需要配合其他政策和相應的改革,才能實現宏觀經濟管理的目標,實現經濟的內部和外部平衡。

本論文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討論了資本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部分集中討論資本控制的理論。第二部分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歸納,總結,分析了資本控制的理論,第四章還討論了資本控制的有效性問題,分析了檢驗資本控制有效性的方法。第三部分分析了不同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實行資本控制的案例。第四部分在以前幾部分的基礎上討論分析了中國資本流動的情況,中國資本控制發展和現狀,中國的資本外逃,中國資本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有關未來中國資本控制的政策建議。

Ⅶ 哪位能簡單概述一下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國際金融危機:是指發生一國的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等國內金融市場上的價格波動以及金融機構的經營困難與破產,而且這種危機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其它國家從而引起國際范圍的危機大爆發。
從世界經濟的歷史發展來看,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嚴重破壞一國的銀行信用體系、貨幣資本市場、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收支平衡甚至整個國民經濟。金融危機爆發時的表現主要有:股票市場暴跌、資本外逃、市場利率急劇上揚,銀行支付體系混亂、金融機構倒閉破產、外匯儲備下降、本國貨幣迅速貶值。
(一)1929-1933年的金融危機
(二)美元危機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三)1992年英鎊危機
(四)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五)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
國際債務危機和國際貨幣危機是重要的表現形式
國際債務危機:是個運用廣泛的術語,可以描述各種並不一定相關的金融現象。其中包括美國債務在80年代的迅速增長;高收益率「垃圾債券」市場的突然興起和消失;大多數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問題——前者可追溯到1973~1974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後者可追溯到80年代早期;及1989~1990年美國政府對其東南部許多儲蓄和貸款機構代價高昂的救援努力等。由於大多數金融恐慌和崩潰是由於某人或某機構無力按計劃承擔其義務而引起的——如在股市崩潰之後,靠貸款或「保證金」買入股票的投機者在其用作抵押的股票價值變得太低而資不抵債時無力償還其債務——因此,大多數金融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債務危機」。
國際貨幣危機:又稱國際收支危機。貨幣危機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從廣義來看,一國貨幣的匯率變動在短期內超過一定幅度就可以稱為貨幣危機。(有的學者認為該幅度為15%~20%)從狹義上看,貨幣危機主要是發生在固定匯率制下,市場參與者對一國的固定匯率失去信心的情況下,通過對外匯市場進行拋售等操作導致該國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外匯市場持續動盪等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制度背景
(1)國際金本位制下的制度缺陷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制度缺陷
(3)牙買加體系下的制度缺陷
(二)國際資本與國際金融危機
國際資本流動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經濟政策討論的中心環節。傳統上,資本流動被看作一種被動的、調整性的附屬物。但是,對每一次金融危機後的考察,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爆發的危機表明,資本流動本身也會促成經濟形勢的變化和金融危機的爆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遠遠超過其經常項目賬戶赤字,過度的資本流入難以被國內經濟部門吸收。資本流入增加了資本進入國的外匯儲備,而這些外匯儲備最終又以種種方式迴流到了資本出口國,這種資本的大進大出使得資本流入國正常的經濟循環惡化,這些國家通過提供的外部融資,使得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得以延長和加強,同時推動國內需求和資產價格的膨脹。
(三)國際資本流動的易變性
國際資本流動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國際間利率的周期性變化、不同國家之間盈利機會的出現或喪失以及投機者信心因素和匯率預期的改變等都會對資本流動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尤其是短期資本進入時來勢洶涌,撤離時也是勞師動眾,亞洲金融危機證明了這樣的事實:外國直接投資是比較穩定的資本流入,而證券資本的流入卻很不確定。
國際資本流動的易變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市場相對較小。和發達國家的整體經濟規模、信用體系以及資本市場相比,這些國家金融市場的規模太小了,而吸收的資本凈流入太多了。
2.信息不對稱。由於缺乏信息溝通和了解,投資者的觀點和預期很不穩定,無法與東道國的經濟基本面相銜接。更為關鍵的是對於那些缺乏對信息的認識和了解的投資者來說更易產生「羊群效應」,而大量被推出歪曲的信息和評論以及暗箱操作更加劇了問題的復雜化。
3.資本流動的逆向效應。
在發生金融危機時,資本流動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是逆轉性——它一方面使資本輸入國由於風險預期的不斷變化而要償付更多的成本;另一方面國外的資本流入停止,停留在國內的國際資本開始逃離。即便是經營良好的企業,在利率攀升,匯率下跌和經濟前景暗淡的背景下都會劇烈地改變企業的利潤預期。
(四)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的實證研究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危機國一般都會出現資本大量流入、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以及本幣升值的過程。本幣升值會抑制一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經常項目赤字,實質經濟因素發生逆轉。在此基礎上,金融市場就會出現貨幣貶值預期,當市場恐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投機資金便會發動攻擊,拋售本幣,本幣貶值,貨幣危機爆發。
(五)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內部因素
當一國爆發貨幣危機時,如果此時該國並不存在由國內因素導致的金融危機,那麼這一危機必然是由投機沖擊引起。實際上,投機沖擊更多是在一國經濟基礎出現明顯弊端時才會發動,與經濟基礎無關,純粹由於心理預期變化而導致的金融危機並不多見。這里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探討金融危機發生的內在原因。
(1)宏觀經濟政策失誤
綜觀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發現「亞洲奇跡」的很多方面是依託政府引導和行政強制實現的,這樣不可避免有很多的經濟政策失誤和權力腐敗,進而侵蝕一國經濟機體。如韓國從50年代開始,政府就沒有停止過對經濟的強力干預,為了加入GATT(WTO前身),韓國在30多年前,進行了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戰略調整: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在1967年成為GATT成員以後,雖然在一些領域減低了關稅(總體關稅下降到14%),但在相當多的重要領域仍舊保持著強大的產業政策。比如汽車工業,韓國保護了20年時間。政府主導(關稅+產業護持)與「出口導向」共同構成了曾被當作發展典範的「韓國模式」的全部內容。韓國政府通過行政性手段拼湊大型企業集團,企業依靠國家保護盲目投資,金融機構呆壞賬日益積累,最後造成一種「尾大不掉」的尷尬局面。經濟內部結構問題和政府的深度參與必然產生的低效率和腐敗很快將韓國導入金融危機的困境。1998年,金大中政府推出「經濟復甦三年計劃」,把發展戰略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
在一些亞洲國家,權力腐敗是經濟基本層面惡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印度尼西亞拒絕進行民主改革,實行家族式的集權統治,使國際的權力腐敗和權錢交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總統蘇哈托家族甚至集聚了12個行業近400億美元的社會財富。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不可能指望政府宏觀經濟政策能夠有什麼成效。
亞洲各國都大量舉借外債,經濟發展對外資的依賴性很強,對外債的管理失控,外債結構中短期外債太多,而且大肆揮霍進行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的炒作。為了進行償付,必須保持高的出口增長和不斷增加的外資進入,一旦這兩者出現問題,資金鏈就會裂開,金融危機就要到來。
(2)亞洲模式的局限
亞洲國家的發展模式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60、70年代,日本用出口導向發展戰略,選擇了「貿易立國」政策,最終成為世界經濟大國,80年代後,東南亞國家爭相模仿,也帶來了這一地區10多年的繁榮。90年代以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傳統產品的市場容量已經飽和,市場相對縮小。而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這一戰略,加上初級產品的技術進步,每個出口國的供給能力增長。東南亞各國的出口能下降,比較利益的轉移造成這些國家經濟的基本層面上出現結構失衡。
亞洲模式使得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建立在這種增長方式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是很難持久的。克魯格曼曾經警告過:「亞洲的經濟奇跡與其說是由於良好的計劃和生產率的提高,還不如說是由於有充足的勞動力和資本。」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周邊國家的競爭,這種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受阻,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就被削弱。要維持經濟增長面臨兩個選擇:其一,像日本、韓國、台灣一樣進行產業技術結構升級;其二,開拓國內市場,降低工資率水平和進行本幣貶值。要在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市場上參與國際競爭,很多國家並無這樣的實力。經濟發展使工資水平增長,缺少向下彈性,就只有希望貶值來緩解出口壓力。亞洲各國在出口商品中的同質性非常明顯,在國際市場上構成了嚴重的惡性競爭,各國為了在國際貿易中占據有利位置,都有強烈的本幣貶值的願望。
(3)匯率政策的失誤
亞洲各國在匯率選擇上主要是與美元掛鉤的釘住匯率制和聯系匯率制。90年代以來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匯率大幅升值的情況下,引起了亞洲各國貨幣的相應升值趨勢,貨幣被人為地高估了,從而導致該地區的商品出口競爭力下降。為了維護固定匯率制,各國的中央銀行必須大量拋售外匯儲備,使外匯儲備大幅度減少,這樣就給國際的投機者提供了投機缺口。
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瓶頸就是資金短缺,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的信譽遠遠不足以吸引到足夠的外資流入,各國紛紛進行了以放鬆管制為特徵的金融改革,80年代的拉丁美洲、90年代的東南亞,概莫能外。放鬆管制,吸引外資有兩個做法:一是提高利率吸引國際套利資本;二是開放金融市場吸引國際投機和投資資本。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金融放鬆面臨著很大風險,高利率使貸款在成本增加,容易誘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亞洲大部分國家在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同時,也開放了本國的資本賬戶,大量的游動資本就可以無所阻攔的進入,使各國的金融體系潛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六)金融危機的國際傳遞機制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是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在金融一體化的今天,一國發生金融危機極易傳播到其它國家,這種因其它國家爆發的金融危機的傳播而發生的金融危機可稱為「傳染性金融危機」
(2)貨幣一體化安排
如果國家之間實行貨幣一體化制度安排,必須保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一致性,在這種區域經濟鏈條最薄弱的環節容易受到沖擊,而一旦沖擊成功就具有連鎖效應。1992年,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正是利用歐洲各國在同一匯率機制問題上步調不一致的失誤,發動了拋售英鎊的投機風潮,迫使具有300年歷史的英格蘭銀行認虧出場。
在歐洲貨幣體系下,成員國之間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但是這種貨幣一體化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當時德國剛剛統一,為了化解財政赤字實行緊的貨幣政策,形成歐洲貨幣體系內的其它貨幣貶值的強烈預期,最終以英鎊為首,波及到義大利、瑞典,芬蘭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界限。紛紛宣布退出歐洲的釘住匯率制。
(3)過分依賴國際資本
當影響比較大的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投機資本一般都會調整或收縮它們在國外的資產,至少會減少較大風險國家的資產。許多國家將不可避免地發生相當部分資本流出的現象,如果該國不能承受這種資本流出,該國就可能發生金融危機。
由於能源價格上漲和寬松的財政政策,美國在1980-1981年間面臨高通貨膨脹。不得不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利率上漲,拉丁美洲國家不得不借更多的錢維持資本運轉,到了1982年春天,受「馬島戰爭」影響,債權人對拉丁美洲國家迅速膨脹的貸款失去了信心,停止繼續增加貸款。這對於長期依靠資本注入的拉丁美洲國家無疑是致命的。
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各國在經濟、貿易、金融等領域的一體化程度加強了,一國或一地區在經濟金融領域出現危機後,或多或少總要影響其它國家乃至全球。1997年秋季從泰銖貶值開始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波及了幾乎所有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並最終演變成沖擊全球的金融狂飆,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動盪和經濟困擾。
(一)經濟衰退,全球經濟增長放慢
1929-1933年的金融危機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影響無疑是深刻的。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水平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主要國家的經濟狀況退回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水平。而爆發在20世紀末的這場最大的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教訓更為直觀。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和俄羅斯陷入嚴重衰退,其它國家經濟增長率都不同程度受挫。
拉丁美洲地區經濟增長率1998年比1997年下降了1.6個百分點,巴西從1997年的3.5%下降到1%。前些年保持強勁勢頭經濟增長的歐美國家也難以獨善其身。亞洲地區經濟增長停滯或成衰退,與該地區有密切貿易聯系的美國出口減少,在該地區投資的跨國公司利潤下降。1998年上半年,美國出口貿易出現90年代以來第一次負增長。據標准普爾公司估計,亞洲金融危機使美國所有部門在1998-2000年損失4180億美元。亞洲金融危機遲遲難以走出,使本已出現經濟泡沫的西方股市更加脆弱,美歐股市在危機期間持續暴跌,從而會減少投資者的財富效應,影響消費者開支和企業投資,導致經濟增長下降。
(二)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受阻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貨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進程受阻。一方面,遭受危機打擊的國家會重新考慮過去在貿易、投資自由化方面所作的承諾,在以後的政策決定中更加謹慎。另一方面,經濟勢力強,經濟結構良好,受危機沖擊小的國家在危機後會由於本幣走強而使競爭力削弱,一旦危機國家出口恢復,貿易順差增多,貿易保持主義的呼聲就會增強。
(三)對國際金融體系的沖擊
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往往都因現存的國際金融體系的一些致命缺陷而起。從而對國際金融的制度安排構成巨大沖擊,同時也提出嶄新的課題。就目前而言,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如此龐大,甚至可以迅速吞噬一國的金融構架。如何防止貨幣危機的發生,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來尋求辦法,需不需要管制?如何進行管制?需要採取什麼樣的匯率制度抵禦危機?政府之間,國際金融組織與政府之間如何協調?
30年代的大危機宣告了國際金本位制的滅亡,隨後誕生了以固定匯率制下的「雙掛鉤」為特徵的布雷頓森林體系。70年代的美元危機,牙買加體系取代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頻率更高,而原因也更為復雜,浮動匯率制也並沒有像設想中那樣自動實現內外均衡。1997年11月,亞太地區高級財政金融會議上通過了旨在加強亞洲地區金融合作的新機制,「亞元區」也開始進入政府間和學者討論的熱點話題。世界各國就如何防範金融危機的爆發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國際金融危機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一)金融危機引發經濟、社會危機
金融危機的爆發極易引發經濟危機乃至於政治危機、社會危機,1994年墨西哥債務危機,新政府上台宣布比索貶值。1998提5月出現印度尼西亞政權更迭,阿根廷在危機中更是處於社會混亂、政府頻繁變動之中,一月之內,5個總統先後上台和下台。
金融危機中,外國資金往往大舉外逃,給該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墨西哥1995年出現近20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和菲律賓私人資本凈流入由1996年的938億美元轉為1998年的凈流出246億美元,僅私人資本一項的資金逆轉就超過1000億美元,外資在短期內大量外流破壞了原來建立在外資流入基礎上的資金平衡。在外債管理松馳的一些國家,外債的總量和結構基本上處於失控狀態,外債與國內投資期限結構中的短借長放的「錯配」現象中十分嚴重,資金鏈一斷,損害是致命的。
金融危機的爆發還會引起匯率制度上的一些變革,給正常的生產貿易帶來不利影響。如30年代大危機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普遍的外匯管制現象,1999年英鎊危機後歐洲區一些國家脫離了歐洲貨幣體系開始自由浮動,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些國家被迫採用了浮動匯率制。從短期看,這些新制度的實行往往因為政府的無效管理而給經濟帶來更大波動。
(二)金融危機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危機爆發首先會造成金融市場劇烈動盪,1929年10月28日紐約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12.8%,危機期間僅銀行破產倒閉達到上萬家。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劇烈動盪,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或70%以上,大批企業、金融機構破產、韓國排名前20位的企業中有4家破產。
危機期間,各國政府往往採取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更加加重了經濟困難,對外匯市場的管制可能維持很長時間,會對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從國際資本流動看,大量資本的頻繁進出擾亂了該國金融秩序,市場價格處於極不穩定狀態。這種不穩定的局勢也給公眾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很大幹擾,一國經濟秩序陷入混亂。
(三)補救性措施對危機國的不利影響
一國發生金融危機後,政府將被迫採用一些補救性措施,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是最常用的手段,而危機的爆發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政策的失誤導致的,這一措施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另外,為獲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的資金援助,一國政府往往被迫實施這些援助所附加的種種條件,例如開放本國金融商品市場等,給本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負擔。
在解決80年代債務危機中,一方面各國政府、商業銀行和國際機構向債務國提供了大量臨時貸款。另一方面要求債務國實行緊縮的國內政學,以保證債務利息的支付。同時要求債務國進行以貿易自由化、私有化為特徵的政策調整,這些要求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比較苛刻的。

Ⅷ 什麼叫墨西哥僵局

墨西哥僵局,也叫墨西哥對峙,是指沒有任何策略可以讓任何一方取得勝利的對峙。任何一方發起侵略都可能導致其滅亡。


與此同時,雙方無法擺脫這種局面而不遭受有效的損失,這是一種相互對峙的局面。因此,所有參清運頌與者都需要保持一種緊張的局勢直到出現一個外部事件使這個僵局有可能被解決。

墨西哥僵局在電影中是一種反復被使用的場景:幾個武裝的角色用槍指著對方。目前沒有明確要求墨西哥僵局的對抗至少要涉及悄備三方勢力。

墨西哥僵局這個詞最早在19世紀末開始使用,這個詞出現在書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876年一個叫F.Harvey Smith的作家的一篇名為《Sunday Mercury》的小說:

"Go-!"saidhesternlythen."Wewillcallitastand-off, aMexicanstand-off, you lose your money, butyousaveyour答鄭life!"

Mexicanstand-off 的意思就是墨西哥僵局。

《劍橋高級學習詞典》曾經發表過一份未署名的聲明,稱這個詞源於澳大利亞。但其他資料顯示,這個詞指的是19世紀的美墨戰爭或戰後墨西哥土匪


Ⅸ 銀行抵押貸款到期後無法償還的後果是什麼

銀行抵押貸款,無法償還,抵押物睜裂拍賣後,不足以償還銀行會繼續追償其他財產。
1、銀行會起訴當事人,讓當事人用其他財產清償。
2、其他資產,銀行會申請強制執行。
3、無其他資產,銀行會把當事人拉入黑名單,限制當事人的高額消費,直到還清為止。
抵押貸吵大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為物品保證升早豎向銀行取得的貸款。它是銀行的一種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價證券、國債券、各種股票、房地產、以及貨物的提單、棧單或其他各種證明物品所有權的單據。貸款到期,借款者必須如數歸還,否則銀行有權處理抵押品,作為一種補償。

Ⅹ 金融危機是怎麼引起的

金融危機是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跳水導致的全球范圍的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在2007年及之前,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都欣欣向榮,以致於銀行都不顧個人購房貸款者的個人信用就隨意發放貸款。

這時美國政府看到經濟有些過熱了就實行宏觀調控——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這兩者提高了,銀行就要提高購房貸款的利率。

本來許多購房者都是買房來投資,自己本身並沒有太多收入,自然還不起,那麼就導致銀行也收不回貸款,只好收回房子再轉手賣,房子的供大於求,自然價格就跌,而銀行也無法收回資金了。於是,一場金融風暴蔓延開來。

(10)墨西哥無法償債的後果是什麼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聯系:

從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規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來看,大部分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都是相伴隨的。也就是說,在發生經濟危機之前,往往會先出現一波金融危機,最近的這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也不例外。這表明兩者間存在著內在聯系。

其主要緣由在於,隨著貨幣和資本被引入消費和生產過程,消費、生產與貨幣、資本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以生產過程為例,資本在生產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投資階段,便開始介入,貨幣資本由此轉化為生產資本。

在第二個階段里,也就是加工階段,資本的形態由投資轉化為商品;而在第三個階段里,也就是銷售階段,資本的形態又由商品恢復為貨幣。

正是貨幣資本經歷的這些轉換過程,使得貨幣資本的投入與取得在時空上相互分離,任何一個階段出現的不確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導致貨幣資本運動的中斷,資本投資無法收回,從而出現直接的貨幣信用危機,也就是金融危機。

當這種不確定性和矛盾在較多的生產領域中出現時,生產過程便會因投入不足而無法繼續,從而造成產出的嚴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圍的經濟危機。這便是為何金融危機總是與經濟危機相伴隨,並總是先於經濟危機而發生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機獨立於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初便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政策措施,比如,通過大規模的「輸血」政策,有效阻斷貨幣信用危機與生產過程的聯系,此時就有可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或深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7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2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8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