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政府怎麼產生的
『壹』 墨西哥 政治體系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總統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與議會內閣制相對稱,指由選民分別選舉總統和國會,由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同時擔任政府首腦的制度。實行總統制的國家,在憲法中都規定了總統的職權。與議會內閣制相比較,總統制的特點是以總統為行政首腦,行政機關從屬於總統而非議會。在總統制下,總統獨立於議會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總統只向人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有些國家雖然也設總統,但總統只是國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腦,內閣由議會產生,只對議會負責。這種情況不屬總統制。
『貳』 墨西哥的政治體系是
墨西哥是合眾國,合眾國——是聯邦制的一種形式。如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屬於此種政體者,目前世界上僅此兩個國家。
『叄』 關於墨西哥 是如何推翻70年的一黨專制的
從1929年成立至今,墨西哥革命制度黨作為官方黨已經連續執政70
年,這樣長的一黨執政歷史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從四十年代開始的三十
多年裡,墨西哥的經濟以年均6%的速度持續增長, 而政局卻保持著高
度的穩定,被世人稱為「墨西哥奇跡」、「墨西哥穩定之謎」。墨西哥
的政治制度,包括革命制度黨的職團主義組織體系,曾被譽為墨西哥成
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從七十年代始,墨西哥經濟出現了衰退;八
十年代,政局動盪、社會動亂此起彼伏;九十年代,更是爆發了金融危
機和恰帕斯州農民暴動。面對這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危機,又有人歸咎
於現行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革命制度黨一黨獨霸的政黨體制,認為它阻
礙了墨西哥經濟的現代化,成為各種危機的最主要成因。這種「成也蕭
何,敗也蕭何」的評價,反映了現代化過程中許多霸權政黨面臨的歷史
困境,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本文擬對革命制度黨的形成與發展歷史作
一簡要的考察,探究其結構功能特點及其成功與困頓的原因。
應運而生的官方黨
從1867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革命制度黨的前身——國民革命
黨於1929年成立,墨西哥不但沒有真正享受到自由、民主,反而遭受了
長達六十多年的軍閥混戰。全國大大小小的被稱為「考迪略」、「卡西
克」的地方軍閥以無休止的流血戰爭爭奪著國家政權(註:在墨西哥獨
立後的頭30年,通過軍事暴動共更迭了50多個政府。見〔墨〕丹·科·
比列加斯等:《墨西哥歷史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
70頁。),整個社會經濟處於崩潰的境地。1928年,著名的考迪略奧夫
雷貢在二次競選總統時被刺身亡,成了「考迪略時代」終結的導火線。
政治強人卡列斯(1924—1928年任總統)開始把全國約1800個地方考迪
略和黨派團體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用以取代考迪略勢力的全國性政黨
,以解決政權交接的制度化問題,這就是1929年3 月創立的國民革命黨
。但是新成立的國民革命黨還只是一個地方考迪略和地方黨派的聯盟,
它排斥工農組織的參與。在30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墨西哥工
農運動風起雲涌,地方考迪略又借機把控制工農組織作為自己的政治籌
碼。在這種情況下,卡德納斯總統(1934—1940年在任)開始考慮工農
組織的制度化參政問題。1938年3月,卡德納斯解散了國民革命黨, 在
它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官方黨——墨西哥革命黨,伴隨著黨的改組而進
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有兩個方面:(1)把包括工人、 農民在內的廣大民
眾吸收進黨,納入官方體制;(2 )把卡列斯建立的地區結構的官方黨
改造成職團結構的官方黨,在黨內按工人、農民、民眾和軍人4 個非地
域性職業社團將黨劃分為4個職業部門——工人部、農民部、 人民部和
軍人部,分別由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性質的團體組成。從此,工
人部、農民部和人民部屬下的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都有從基層到
中央的垂直組織系統,地方各部門的職團利益都依附於其所屬的全國職
團部門,而不是地方各州。「條條」分割取代了「塊塊」分割,過去地
區結構的國民革命黨給各地考迪略留下的政治空間已不復存在, 反映
民眾主義政策取向的職團主義體制(註:職團主義(Corporatism ):
按照《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的解釋為:「把整個社會納入(極權)
國家指揮下的各種『社團』(或『職團』)的理論和實踐」。職團主義
結構是革命制度黨的突出特色之一,這一組織體系是墨西哥政治體系中
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權力體系。)在官方黨內初步確立起來了。四十年
代,在卡馬喬總統(1940—1946在任)的任期內,官方黨的職團結構又
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1940年,軍人部被卡馬喬總統取消(註:卡馬
喬本人就是墨西哥歷史上擔任總統職務的最後一位將軍。此後,穩定的
文人政府才得以在墨西哥真正確立。),標志著墨西哥歷史上軍人干政
時代的徹底結束,官方黨由原來的4個部變成了3個部。其次,人民部地
位有了顯著提升。卡馬喬政府改變了卡德納斯政府主導的民眾主義路線
,推行發展主義政策,改善同資產階級的關系,加強了對工農運動的控
制。原來力量薄弱的人民部隨著中產階級勢力和影響的擴大,迅速取得
足以與工人部、農民部相抗衡的地位
『肆』 北美洲最古老的國家墨西哥
墨西哥(英語: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西班牙語: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位於北美洲,北部與美國接壤,東南與瓜地馬拉與貝里斯相鄰,西部是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東部是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首都為墨西哥城。
墨西哥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
墨西哥經濟實力排名美洲第四,世界第十三。墨西哥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首都及最大城市是墨西哥城。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聞名於世的瑪雅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創造。公元前興建於墨西哥城北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這一燦爛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奧蒂瓦坎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共同遺產。
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西哥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
『伍』 墨西哥合眾國的政治:
1824年頒布獨立後第一部憲法。1917年2月5日頒布了強化國家與政府權力的《墨西哥合眾國憲法》。該憲法於同年5月1日起生效並執行至今。此期間曾進行過近200次修改。根據憲法扒銷枯規定,國家為總統制的聯邦共和體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總統由直接春洞普選產生,任期6年,終身不得再任。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執掌國家最高行政權。由參眾兩院組成的聯邦議會是國家立法機構。參議院128名議員,由31個州和聯邦區各4名組成,任期6年。眾議院500名議員,斗頌其中300席通過多數票選舉產生,200席按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任期3年。內閣是政府行政機構,由總統直接領導。
『陸』 墨西哥毒梟勢力如此強大,為什麼不自己建立政府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費國全世界有60%以上的毒品都是送往美國的,但墨西哥又是離美國很近又很貧窮的國家,由於美國對毒品市場的需求量大,墨西哥自然也會做起毒品的生意,如今美國的96%的大麻,64%的可卡因,58%的海洛因都是來自於墨西哥。墨西哥每年為美國販賣毒品財政收入達到640億美元。
如毒販組織如果用軍事武力推翻了政府,也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必然受到制裁。管理國家不僅僅是有錢與有武力就能辦成的,國民的衣食住行種種方面都要進行考慮,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錢。毒販組織就是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就是販毒,沒有當墨西哥總統的能力。
『柒』 請問誰能介紹一下墨西哥革命
從1929年成立至今,墨西哥革命制度黨作為官方黨已經連續執政70
年,這樣長的一黨執政歷史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從四十年代開始的三十
多年裡,墨西哥的經濟以年均6%的速度持續增長, 而政局卻保持著高
度的穩定,被世人稱為「墨西哥奇跡」、「墨西哥穩定之謎」。墨西哥
的政治制度,包括革命制度黨的職團主義組織體系,曾被譽為墨西哥成
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從七十年代始,墨西哥經濟出現了衰退;八
十年代,政局動盪、社會動亂此起彼伏;九十年代,更是爆發了金融危
機和恰帕斯州農民暴動。面對這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危機,又有人歸咎
於現行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革命制度黨一黨獨霸的政黨體制,認為它阻
礙了墨西哥經濟的現代化,成為各種危機的最主要成因。這種「成也蕭
何,敗也蕭何」的評價,反映了現代化過程中許多霸權政黨面臨的歷史
困境,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本文擬對革命制度黨的形成與發展歷史作
一簡要的考察,探究其結構功能特點及其成功與困頓的原因。
應運而生的官方黨
從1867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革命制度黨的前身——國民革命
黨於1929年成立,墨西哥不但沒有真正享受到自由、民主,反而遭受了
長達六十多年的軍閥混戰。全國大大小小的被稱為「考迪略」、「卡西
克」的地方軍閥以無休止的流血戰爭爭奪著國家政權(註:在墨西哥獨
立後的頭30年,通過軍事暴動共更迭了50多個政府。見〔墨〕丹·科·
比列加斯等:《墨西哥歷史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
70頁。),整個社會經濟處於崩潰的境地。1928年,著名的考迪略奧夫
雷貢在二次競選總統時被刺身亡,成了「考迪略時代」終結的導火線。
政治強人卡列斯(1924—1928年任總統)開始把全國約1800個地方考迪
略和黨派團體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用以取代考迪略勢力的全國性政黨
,以解決政權交接的制度化問題,這就是1929年3 月創立的國民革命黨
。但是新成立的國民革命黨還只是一個地方考迪略和地方黨派的聯盟,
它排斥工農組織的參與。在30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墨西哥工
農運動風起雲涌,地方考迪略又借機把控制工農組織作為自己的政治籌
碼。在這種情況下,卡德納斯總統(1934—1940年在任)開始考慮工農
組織的制度化參政問題。1938年3月,卡德納斯解散了國民革命黨, 在
它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官方黨——墨西哥革命黨,伴隨著黨的改組而進
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有兩個方面:(1)把包括工人、 農民在內的廣大民
眾吸收進黨,納入官方體制;(2 )把卡列斯建立的地區結構的官方黨
改造成職團結構的官方黨,在黨內按工人、農民、民眾和軍人4 個非地
域性職業社團將黨劃分為4個職業部門——工人部、農民部、 人民部和
軍人部,分別由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性質的團體組成。從此,工
人部、農民部和人民部屬下的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都有從基層到
中央的垂直組織系統,地方各部門的職團利益都依附於其所屬的全國職
團部門,而不是地方各州。「條條」分割取代了「塊塊」分割,過去地
區結構的國民革命黨給各地考迪略留下的政治空間已不復存在, 反映
民眾主義政策取向的職團主義體制(註:職團主義(Corporatism ):
按照《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的解釋為:「把整個社會納入(極權)
國家指揮下的各種『社團』(或『職團』)的理論和實踐」。職團主義
結構是革命制度黨的突出特色之一,這一組織體系是墨西哥政治體系中
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權力體系。)在官方黨內初步確立起來了。四十年
代,在卡馬喬總統(1940—1946在任)的任期內,官方黨的職團結構又
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1940年,軍人部被卡馬喬總統取消(註:卡馬
喬本人就是墨西哥歷史上擔任總統職務的最後一位將軍。此後,穩定的
文人政府才得以在墨西哥真正確立。),標志著墨西哥歷史上軍人干政
時代的徹底結束,官方黨由原來的4個部變成了3個部。其次,人民部地
位有了顯著提升。卡馬喬政府改變了卡德納斯政府主導的民眾主義路線
,推行發展主義政策,改善同資產階級的關系,加強了對工農運動的控
制。原來力量薄弱的人民部隨著中產階級勢力和影響的擴大,迅速取得
足以與工人部、農民部相抗衡的地位。在1943年的議會選舉中,人民部
盡管在數量上還是黨內的少數,但在黨的領導機構和新的議會中已變成
了多數。隨著社會階級力量的消長,墨西哥革命黨的性質也逐步由原來
的以工農為主要依靠對象的各革命階級聯盟,變成了以中產階級為核心
、以職業政治家為骨乾的聯盟。(註:曾昭耀:《政治穩定與現代化》
,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頁。)最後,與上述轉變相適應,1946年
1月,卡馬喬將墨西哥革命黨易名為革命制度黨, 明示墨西哥的革命任
務已從群眾性政治斗爭轉為維護和完善現行制度,相應的意識形態宣傳
也從過去的以階級斗爭、社會公正為主,轉變成以「全國團結」為旗幟
,淡化階級沖突,強調民族利益。
這次改組,無論是機構的改革,還是黨的綱領原則的轉變,都是為
了削弱官方黨各個職團部門,使之服從黨中央的集中領導,特別是要在
選舉政治上服從黨的統一領導。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 )廢除集體
入黨制,恢復個人入黨制,個人是否入黨不再取決於是否已經加入某一
個職團部門所屬的組織。這項改革的目的是想削弱各社團組織的政治影
響力,使黨的力量建立在自由公民的聯合基礎上。(2 )強化黨的中央
領導機構的集權,重新用地區標准取代職團標准,剝奪了3 個職團部門
提名各級議會和政府候選人的政治職能,從而全面弱化了職團部門對地
方選舉的影響。(3)促使3個職團部門作出承諾,在選舉競爭中一致對
外,不進行相互間的選舉斗爭。
1946年官方黨的改組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不滿。工人部的反對呼
聲最高,一些工人領袖帶領工會組織脫離了官方黨,另建了獨立的新黨
。同時在黨內,權力的職團結構雖然被廢除了,但心理的職團結構仍然
沒什麼變化,人們對其所屬的職團組織的忠誠遠勝於對黨的忠誠。黨的
設計者們原來希望避免黨內各職團部門之間的利益之爭影響針對各個選
任職位的黨際競爭,但是改組的結果卻是把一部分黨內斗爭外化為黨際
的競爭,削弱了官方黨的競選優勢。1950年,革命制度黨重新恢復了部
門提名制度,職團結構再度得到承認。為滿足日益增多的有政治意識的
公民和專門化利益集團的參政要求,方法上已不再是改革黨的職團結構
,而是擴展這一結構的外延,在黨的外圍創立特殊的組織,把更多的政
治力量整合到黨的周圍。譬如,為了保持與軍人的團結一致,革命制度
黨建立了「全國榮譽和公正委員會」;為了鼓勵婦女和青年加入官方黨
,又成立了「全國婦女參政委員會」和「全國青年組織」。
經過幾度反復,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的組織體系及其制度框架終於形
成並穩定下來,成為墨西哥政治制度的主要支柱和力量源泉,成為墨西
哥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石。
70年的輝煌與成功之路
革命制度黨作為官方黨能夠連續執政70年,並且取得令人矚目的業
績,是與它的歷史使命、理論主張、組織結構特點以及一系列正確的社
會經濟政策分不開的。
一、革命制度黨的建立及其所完成的歷史使命,為其長期執政創造
了良好的國內政治環境。革命制度黨不是一個反抗外來侵略與締造民族
國家的黨,而是官方以改良方式實現政治制度化的一個工具。在官方黨
建立之前,墨西哥的每一次總統選舉幾乎都會觸發軍事政變,革命制度
黨的建立及其職團主義組織體系的形成,首要目的就是要排除考迪略勢
力和軍隊對國家政治的干預,保證國家權力能夠實現制度化的和平交接,
使墨西哥政治走上現代化軌道。黨的建立首先打破了考迪略武力競爭政
權的政治格局,結束了軍閥混戰局面,提供了政黨政治的活動框架和民
主選舉的法律程序;黨的職團結構的形成,最終敲響了地方考迪略政治
機器的喪鍾,使其喪失了存在的社會基礎,從而使革命制度黨的長期連
任得以不受非制度化的暴力因素干擾;隨著黨的軍人部的取消,作為民
主政治重要標志的文人政府開始領導國家建設。這一切都為革命制度黨
在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順利推行國內外政策、控制國家選舉從而長期
執政創造了條件。
二、革命制度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有效保持了國內民眾思想
上的廣泛共識和對官方黨的認同。革命制度黨特別注意保持在意識形態
方面的優勢和統治地位。該黨以共和國憲法作為黨的綱領,以民眾主義
、民族主義為其指導思想,內容主要包括革命民族主義、社會平等和全
面民主化3個方面。 這些內容帶有明顯的將近代西方自由主義和社會主
義結合起來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特點。革命制度黨也不把自己的意識
形態貼上左或右的標簽,只是籠統地宣稱自己繼承了墨西哥革命與歷史
的傳統,它的意識形態就是「墨西哥革命的意識形態」,就是「墨西哥
革命的原則」。這樣,革命制度黨的理論主張就獲得了一種由墨西哥革
命歷史所賦予的不容置疑的合理性與合法性。也正是因為革命制度黨的
意識形態不受某一政治標簽的框定,這種靈活性使革命制度黨在意識形
態上具有極強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不是對在社會進程中出現的各種異
己思想的姑息遷就或視而不見,而是把其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內容加以適
當變通和改造,吸收進自己的綱領,為我所用。這樣,革命制度黨以「
人民的全部價值觀」的代表者的身份,佔領了一切重要的政治思想空間
,同時也剝奪了其它反對黨的思想資本和理論陣地,抑制了反對黨的力
量,凝聚了全國人心,在墨西哥人民中形成了以革命制度黨理論主張為
核心的對國家重大問題的廣泛共識,形成了對革命制度黨長期執政的持
續認同。
三、革命制度黨職團主義組織體系最大限度地團結了國內各階級,
使官方黨具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早在1917年,墨西哥憲法就規定了反
映工人、農民、中產階級和政治—軍事官僚階層利益的四大基本政策:
工人權利、土地改革、民眾教育和民選職務不得連選連任。這使墨西哥
政府得到了上述四個階層的擁護與支持,建立在這個利益—效忠基礎上
的官方黨職團結構起到了極強的社會整合作用。一方面,職團結構能夠把社會各階級之間無節制的斗爭轉化為黨內部門間程序性的談判,避免
其分化為黨派之間的紛爭,從而使革命制度黨超越各個具體階級,成為
整個社會利益協調的核心;另一方面,職團結構使得革命制度黨對社會
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
四、革命制度黨具有高度靈活的宏觀政治調控能力,能夠根據社會
需要制定合適的經濟、社會政策。墨西哥經濟選擇了在自由市場經濟與
完全國有化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實行國家、社會與個人並行的混合經濟
體系。因此,墨西哥社會既存在以國家和民眾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又
存在以大資產階級為代表的私營經濟。從實踐來看,墨西哥的公有制經
濟有效保持了社會穩定,但難以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私營經濟具有較強
的活力,但是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從40年代到80年代,墨西哥一直在政
治穩定與經濟發展之間尋求某種動態的平衡,以卡德納斯為代表的民眾
主義路線與以阿萊曼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路線在政策上進行相互交替。當
私人資本快速發展,造成社會財富分配高度不平等、階級矛盾激化時,
政府政策向左偏,依靠民眾職團,節制私人資本;當國家過度干預經濟
,造成嚴重的資本外流與經濟衰退時,政府政策轉而向右偏,扶植私人
資本,通過組織手段控制民眾運動。政府這種對社會的鍾擺式左右制衡
機制,為墨西哥的政治、經濟均衡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再加上墨西哥
的進口替代工業發展戰略符合五、六十年代的國際經濟大趨勢,豐富的
石油礦產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這些重要因素帶動墨西哥經濟走上了持
續高速發展的道路。
近20年的挑戰與危機
革命制度黨在其執政期間所取得的政績是驕人的。從1950—1985年
,墨西哥人口從2500萬增加到7700萬,而人均GNP卻從每年362美元上升
到2734美元;人均壽命從41.5歲上升到64.2歲,而文盲率卻從80%下降
到6%。墨西哥已經成為拉丁美洲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經濟強國。
革命制度黨領導墨西哥在創造了近50年的輝煌歷史之後,從80年代
開始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先是出現了1982年的外債危機,其後是一系
列的社會動盪,它的高潮是1994年的南部恰帕斯州農民暴動和嚴重的金
融危機。1997年中期選舉,左翼的民主革命黨和右翼的國家行動黨異軍
突起,兩黨在議會的席位之和已經超過了革命制度黨;同年在首次由民
選產生的首都聯邦區長官角逐中民主革命黨又擊敗了官方黨。這宣告了
革命制度黨左右墨西哥政局的時代的終結,墨政局基本已成三足鼎立之
勢。革命制度黨在近20年顯示出節節衰退的跡象有一系列原因,而經濟
政策失誤、黨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和職團主義組織體系的衰落則是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
一、革命制度黨經濟政策的失誤以及經濟發展戰略的改變導致了一
系列經濟社會危機。墨西哥原來實行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戰略,是封閉
式的內向型經濟。實踐證明,這種政策在當時是正確的。但是,到了70
年代,墨西哥發現了豐富的石油礦產,開始大舉外債開發油田,結果由
於世界經濟危機,國際油價大跌,墨西哥從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
1982年出現了債務危機。墨西哥不得不實行緊縮政策,並加入了關貿總
協定,採取了以償付外債為目的的出口導向型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在
這種模式下,政府降低了關稅,過早地開放市場,不加限制地吸收外資,
(註:墨西哥在薩利納斯(1988—1994年在任)執政期間,吸收外資之
多居拉美之首,累計達750億美元。由於1994年國內政局動盪, 經濟乏
力,加上美國利率提高等不利因素,大量外國投機資本外逃,引起金融
市場動盪。)而且過分依賴外資。惡果在1994年顯現出來了,由於當年
的外資大量抽逃,直接加劇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多
達700億美元的損失。從80年代開始, 為配合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
步伐,在美國的極力影響下,墨西哥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私有化,
私營企業主集團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勢力大為膨脹,而失業的工人則越來
越多,貧富分化日益加劇。在農村,土地分配停止了,1992年墨西哥修
改憲法,廢除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則,徹底結束了土地改革的進程,
大量分不到土地的農民不是揭竿而起就是湧入大城市成為勞動力後備大
軍。如今,墨西哥出現了4500萬貧困人口,其中有2500萬屬於赤貧,20
%的最貧困人口僅享有全國 4.4%的財富,而20%的最富有人口卻佔有
53. 5%的財富。經濟社會的矛盾由此可見一斑。
二、革命制度黨以「社會自由主義」取代「革命民族主義」作為黨
的指導思想,削弱了黨的社會基礎。薩利納斯總統(1988—1994在任)
為適應新自由主義經濟體制的需要,提出了「新民族主義」和「社會自
由主義」的新理論主張。前者在民族主義理論中放棄了它一貫的反帝、
反霸和反美的口號,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對外開放的需要;後者則
宣揚在「社會利益原則」下的自由主義。這一理論在1993年革命制度黨
的十六大上通過,被確立為該黨的指導思想。但是在新自由主義改革的
進程中,「社會利益原則」僅僅是一個修飾語而已。墨西哥的階級力量
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政權的資產階級性質越來越明顯,收益
分配越來越向資方傾斜。在政黨政治方面,1994年新總統塞迪略上台後
的第一項改革措施就是修改了選舉法,廢除了政府在選舉中支持官方黨
的一貫作法,這一舉措打擊了革命制度黨工農職團部門的信心和凝聚力
,更增加了該黨被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右翼政黨擊敗而淪為在野黨的可能
性。
三、革命制度黨體制僵化、派別斗爭嚴重,官方黨職團結構在新的
經濟體制下有趨於瓦解的危險。由於長期執政,官方黨職團部門的領導
人也日益官僚化了,出於自己的政治前途與既得利益考慮,他們通常更
多地對上負責,而對來自下層普通民眾的要求與呼聲則敷衍塞責。而同
時,政府與官方黨對各職團部門的分化瓦解政策,使得各職團組織與政
府的談判與對抗能力大大削弱,不得不對政府具有很強的依附性。因此
,各職團部門在忠實反映其部門成員的要求與利益方面,工作做得並不
是很深入,而當政府無意顧及職團部門的利益時,他們也不具備與國家
進行談判的有效能力了。60年代,這種危險的組織離心傾向就已露出苗
頭,由於國家政策向右傾斜,約3.5萬名不滿的農民脫離了農民部, 成
立了「獨立農民聯合會」。80年代墨西哥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後,
3個職團部門成員組織的離心傾向愈發嚴重, 墨西哥國家與勞工的關系
有再度出現「非制度化」的危險趨勢。對於政局的動盪與社會的種種危
機,官方黨的職團結構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
面對新世紀的政策調整
革命制度黨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改革日漸脫離了支持它的勞工階級,
削弱了自身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和組織基礎。隨著職團主義體系的衰落
,建立在這個體系基礎上的黨也面臨著動搖和解體的危險。這不能不引
起革命制度黨自身的深刻反思。從1996年開始,該黨進行了一系列大政
方針的調整,主要包括:
一、1996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 重新恢復了「革命民族主義」
的指導思想,強調指出:革命制度黨是墨西哥工人、農民和人民階層的
黨,是民族主義、民主和民眾的黨。這說明該黨重新明確了自己的民眾
主義性質與政治角色,是對民眾階層的一種鼓舞和凝聚。
二、革命制度黨開始著手理順黨政關系和擴大黨內民主。由於長期
以來對黨內民主重視不夠,革命制度黨的領導層與基層組織缺乏有效的
溝通,也受不到規范的民主監督。有鑒於此,該黨規定,黨的領導職務
和民選職務的候選人必須具備10年以上的黨齡;以後歷屆總統候選人不
再由前任總統指定,而由黨的全國政治委員會在6 個備選人士中遴選產
生;州長候選人的產生也以同樣方式進行。
三、革命制度黨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社會政策調整。
政府進一步深化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選舉制度的改革,保證政黨
選舉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時革命制度黨與政府的一種新型黨政關
系也逐步確立起來了,革命制度黨不再作為官方黨出現,而將以一個普
通的競爭性政黨的面貌參與政權角逐。
四、在經濟政策方面,革命制度黨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進一步嚴
格財政金融紀律,對國民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制定了中長期經濟發展
計劃,以加強對外開放與合作。
五、在社會政策方面,革命制度黨政府重新加大了對社會公共事業
的投資力度,1997年聯邦預算的56%將用於各類社會項目。新的社會保
障法也隨之出台,以著力解決墨西哥社會的發展失衡、農村扶貧以及通
過和平對話處理社會沖突等各種迫切問題。
如今,革命制度黨正從原來作為政府與民間橋梁的官方黨過渡為多
黨制競爭中的一個普通政黨。這種角色轉變既是對革命制度黨生存與發
展的嚴峻挑戰,又是對其職團結構生命力與適應性的考驗。對於一個執
政70年的大黨來說,革命制度黨擁有豐富的政治斗爭經驗、包容性極強
的意識形態、靈活應變的政策能力以及相當龐大的組織隊伍,因此,盡
管反對黨勢力呈現咄咄逼人的架勢,但是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預計革
命制度黨仍有極強的競爭力。從近幾年的選舉情況來看,革命制度黨的
支持率穩定在40%左右,而兩大反對黨民主革命黨和國家行動黨則各握
30%的選票。
總的來說,墨西哥政黨體制已由原來數黨並存、一黨獨霸的非競爭
性霸權黨制轉變成了一黨執政、多黨制衡的競爭性優勢黨制。至於這種
體制以後是否會進一步發展演變,墨西哥革命制度黨能否在今後新的政
治框架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且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曾昭耀:《政治穩定與現代化》,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2]丹·科·比列加斯等:《墨西哥歷史概要》(中譯本), 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3]周余雲:「世紀之交的拉美政黨政治」,《拉丁美洲研究》,
1999年第一期。
[4]Ronald.H.McDonald and J.Mark Ruhl, Party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Latin America,Westview Press,1989.
『捌』 墨西哥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墨西哥金融危機原因:
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震撼全球,危害極大,影響深遠。
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對外宣布,本國貨幣比索貶值15%。這一決定在市場上引起極大恐慌。外國投資者瘋狂拋售比索,搶購美元,比索匯率急劇下跌。12月20日匯率從最初的3.47比索兌換1美元跌至3.925比索兌換1美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隨比索貶值,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走資金、墨西哥外匯儲備在20日至21日兩大銳減近40億美元。墨西哥整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從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大時間,墨西哥比索兌換美元的匯價就暴跌了42.17%,這在現代金融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墨西哥吸收的外資,有70%左右是投機性的短期證券投資。資本外流對於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袖薪,墨西哥股市應聲下跌。12月30日,墨西哥IPC指數跌6.26% 1995年1月10日更是狂跌11%。到3月3日,墨西哥股市IW指數已跌至1500點。比1994年金融危機前最高點2881.17點已累計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過了比索貶值的幅度。
為了穩定墨西哥金融市場,墨西哥政府經過多方協商,推出了緊急經濟拯救計劃:盡快將經常項目赤字壓縮到可以正常支付的水平,迅速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和就業,將通貨膨脹減少到盡呵能小的程度,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緊急貸款援助等。為幫助墨西哥政府渡過難關,減少外國投資者的損失,美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決定提供巨額貸款,支持墨西哥經濟拯救計劃.以穩定匯率、股市和投資者的信心。直到以美國為主的500億美元的國際資本援助逐步到位,墨西哥的金融動盪才於1995年上半年趨干平息。
墨西哥爆發金融危機絕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①金融市場開放過急,對外資依賴程度過高。墨西哥通過金融開放和鼓勵外資流入,1992一1994年每年流入的外資高達250億~350億美元。而外貿出口並未顯著增長外貿進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則從1987年的9.4%增至1993年的31%,結果造成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赤字在230億美元的高水準徘徊,使得整個墨西哥經濟過分依賴外資。②政局不穩打擊了投資者信心,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農民武裝暴動接連不斷,執政的革命制度黨總統候選人科洛西奧和總書記魯伊斯先後遇刺身亡,執政黨內部以及執政黨與反對黨之間爭權斗爭十分激烈。政局不穩打擊廠外國投資者的信心。進入墨西哥的外資開始減少,撤資日益增多。墨西哥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來填補巨額的外貿赤字,造成外匯儲備從1994年10月底的170億美元降至12月21日的60億美元,不到兩個月降幅達65%。③忽視了匯市和股市的聯動性,金融政策顧此失彼。墨西哥政府宣布貨幣貶值的本意在於阻止資金外流,鼓勵出口,抑制進口,以改善本國的國際收支狀況。但在社會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極易引發通貨膨脹,也使投資下股市的外國資本因比索貶值蒙受損失,從而導致股市下跌。股市下跌反過來又加劇墨西哥貨幣貶值,致使這場危機愈演愈烈。
『玖』 將學生交給毒販處決,墨西哥是如何一步步墮落的(下)
上一篇我們聊了墨西哥的起源以及獨立後被北方美利堅蠶食掉的國土(被迫刪減了些內容,不然發不出來,點擊我的頭像可以看往期內容)接下來我們繼續聊1855年美墨戰爭結束後的墨西哥。
1858年貝尼托·巴布羅·胡亞雷斯上台,他是墨西哥 歷史 上第一個印第安裔統治者,這是一位鐵腕政治家,他在位期間頒布憲法限制教會和大地主階級權力,改善印第安人現狀,暫停償還前政府的外債等。這些舉措損害了資本家和宗教界的利益很快國內掀起了叛亂,之後又是英國和西班牙出兵干涉,最後法國出兵墨西哥最終打敗了這位印第安統治者。
1864年在法國人的扶植下墨西哥恢復帝制建立墨西哥第二帝國,但這個帝國只持續了3年1867年就被墨西哥人推翻了,隨後的幾十年墨西哥被軍人政權把持直到1909年,已經連任了7屆的獨裁總統迪亞斯宣布放棄競選,但到了1910選舉年他背信棄義重新參選,並自己宣布自己100萬票對另一位候選人馬德羅200票獲勝再次當選總統,隨後還將馬德羅關入監獄。
不過馬德羅馬上越獄成功了,並且號召墨西哥人發動革命推翻獨裁政府,第二年1911年馬德羅就獲勝就任總統,迪亞斯流亡歐洲。接下來墨西哥政局依舊混亂,政變叛亂軍閥割據不斷。
直到1920年墨西哥國家革命黨黨創始人卡列斯和奧夫雷貢發動政變上台,墨西哥的混亂局面才開始好轉,1946年墨西哥國家革命黨改名為墨西哥革命制度黨開始執政一直持續到2000年。
在20世紀40到70年代,政局相對穩定的墨西哥依靠歐美的投資和自身內部的改革,有效地緩解了國內 社會 矛盾,GDP也連續多年保持3~4%的增長,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歐美各國的投資機會銳減,大量資本進入拉美地區,墨西哥借著這波「西風」GDP漲幅增加到了8%的高位,然而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各國央行開始緊縮銀根,利率飛漲,墨西哥的外債從1975年的145億美元漲到了1989年的1100億美元,日用品價格飛漲80-90年漲了15倍,失業率一度達到45%。
如果說80年代末墨西哥經濟是瀕臨崩潰,那接下來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就是徹底崩潰,原本吸納墨西哥大量就業的農業在加入自貿區後徹底完蛋,以玉米舉例,1989年墨西哥農民自產玉米1噸的成本是258.62美元,美國則是92.74美元,墨西哥每公頃土地產量是1.7噸,美國則是6.9噸。1992年美國出口墨西哥的玉米價格是墨西哥本地玉米價格的一半。當然在簽訂自貿協定時墨西哥的經濟學家並不是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協定中有關於農產品進口的關稅保護措施,規定超出一定進口量後要徵收215%的關稅,但是墨西哥政府在執行這一政策30個月後就取消了這一關稅保護,直接讓美國的農產品無限制的傾銷進本國。
為什麼一國政府會允許別國農產品傾銷國內?其實墨西哥政府有自己的小算盤,當年墨西哥正在推行土地改革,美國農產品傾銷後可以是國內大量中小農民破產,這樣土地就可以集中到大地主手中進行規模化生產提高效率,失業的農民還可以去美國打工賺取外匯,一舉兩得。
然而墨西哥政府低估了他們人民的忍耐力,在遭受美國傾銷的情況下,墨西哥本土的主要糧食作物玉米非但沒有減產,產量反而還增加了,為什麼?為了活下去。
墨西哥農民默默承受著美國玉米的沖擊加大自己的玉米產量為的就是活下去,雖然玉米價格下跌了一半,他們就只能通過增加產量來彌補損失,跟重要的是即使玉米賣不掉也可以自己吃,繼續種植玉米至少可以保證家人不被餓死。
接下來更魔幻的事情發生了,在美國玉米傾銷,本國玉米增產,玉米價格腰斬的情況下,墨西哥國內的主食玉米餅竟然漲價了而且是巨幅上漲我們這兩年的豬肉價格上漲跟墨西哥比起來就是個弟弟,1994年到1999年作為墨西哥人民的關鍵主食玉米餅價格竟然漲了5倍!(墨西哥人是真的苦,攤上這么個政府)
為什麼會有如此離譜的事情,在原材料價格暴跌的情況下成品反而在漲價?原因就在於壟斷,玉米在被做成玉米餅之前還有一道工序,就是將玉米磨成玉米粉,然而墨西哥玉米粉的生產被兩家公司壟斷了,作為壟斷資本家不賺錢就是王*蛋,在這樣的局面下,有地的農民種玉米不至於餓死(畢竟水煮玉米也是能吃的)那麼墨西哥的城市居民怎麼辦?高昂的食物價格讓原本收入就不高的市民變成了貧民。
墨西哥農民窮的勉強糊口,城市居民窮的糊不了口,怎麼辦?救星出現了,那就是為墨西哥毒販服務,農民可以為毒販耕種,市民可以在加工廠工作還有運輸以及武裝護衛,我們如今看到表面上墨西哥政府VS墨西哥毒梟,實際上是墨西哥政府VS墨西哥人民,這是墨西哥跑偏了的「人民戰爭」,原本應該保護人民的墨西哥政府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拾』 墨西哥革命的革命起因
革命起因於人民對墨西哥總統波菲里奧·迪亞斯長期的獨裁統治的普遍不滿。1910年迪亞斯想第7次連選連任總統,引起弗朗西斯科·馬德羅以「反對連任黨」領導人身份宣布自己為候選人。迪亞斯逮捕了馬德羅,於6月舉行假選舉,宣布自己獲勝。馬德羅獲釋後,被迫流亡美國,在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發布「聖路易斯波托西計劃」,號召11月20日舉行起義。起義失敗後,墨西哥國內的馬德羅支持者,包括龐丘·維拉、埃米利亞諾·薩帕塔等人向政府發動戰爭。在北方,帕斯誇爾·奧羅斯科和龐丘·維拉動員他們的部隊襲擊政府駐軍;在南方,薩帕塔開展反對地方政治首腦的流血斗爭。1911年春,革命軍攻克首都華雷斯城,迫使迪亞斯辭職,迪亞斯政權滅亡。革命派迎接馬德羅回國成為總統。
然而馬德羅政府從一開始就不穩定,馬德羅並未實現革命前包括土地改革的承諾。薩帕塔對馬德羅不立即將土地歸還給被剝奪土地的印第安人表示憤怒,轉而反對他。馬德羅支持者奧羅斯科不滿新政府改革步伐緩慢,也在北方發動了反政府運動。美國擔心新總統過於妥協,怕墨西哥內戰影響美國的商業利益,也轉而反對馬德羅。當獨裁者迪亞斯的侄子費利克斯·迪亞斯領導的軍隊和維克托里亞諾·韋爾塔指揮的聯邦軍隊在墨西哥城發生沖突時,局勢極為緊張。1913年2月18日韋爾塔和迪亞斯在美國大使亨利·萊恩·威爾遜辦公室簽署所謂「大使館計劃」,商定共同反對馬德羅,由韋爾塔出任總統。次日,馬德羅被捕,被迫辭職,韋爾塔就任總統。數日後馬德羅被暗殺。在北方,反對韋爾塔專橫統治的力量也發展起來,龐丘·維拉、阿爾瓦羅·奧夫雷貢和貝努斯蒂亞諾·卡蘭薩結成聯盟。革命派的卡蘭薩提出「瓜達盧佩計劃」,要求韋爾塔辭職。1914年春夏,起義軍圍攻墨西哥城,韋爾塔出走。8月20日,卡蘭薩不顧維拉反對,宣布自己為總統。國家陷入混亂和流血的狀態,直至維拉、奧夫雷貢和薩帕塔舉行會議,一致認為維拉和薩帕塔之間的斗爭使秩序無法恢復,並選舉尤拉利奧·古鐵雷斯為臨時總統。
維拉支持古鐵雷斯,奧夫雷貢則與卡蘭薩聯合,於1915年4月在塞拉西擊敗維拉。卡蘭薩再次任總統。他主持起草1917年憲法,賦予總統以獨裁權力,但規定政府有權沒收富有地主的土地,保障工人權利和限制羅馬天主教的權利。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力,他清除異己,在1917年暗殺了薩帕塔。1917年,卡蘭薩修改了墨西哥憲法,使得墨西哥民主化。但當他在1920年企圖破壞索拉諾的鐵路工人罷工時,反對他的浪潮達到頂點,實際上他已眾叛親離。他在5月21日企圖逃跑時被殺。阿道弗·德拉韋爾塔任臨時總統,直到11月奧夫雷貢當選總統為止。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墨西哥革命在1920年即告結束。然而,聯邦軍和叛軍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墨西哥軍事政變頻頻,直至1934年改良主義者拉薩羅·卡德納斯就任總統後才算平靜下來。而革命後由革命制度黨長期執政,直至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