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法國和西班牙為什麼沒合並

法國和西班牙為什麼沒合並

發布時間: 2023-04-07 08:44:22

1.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西班牙對法國還有可利用價值,而且拿破崙後期無力吞並西班牙。

首先談一談拿破崙為什麼要吞並西班牙?拿破崙肯定是想吞並西班牙,其大片的海外殖民地法國早就垂涎已久,而且西班牙也沒什麼難打的,西班牙陷入皇室與宗教的戰爭無法自拔,兵力衰弱,法國要是想的話,不說隨時可以,至少不會太難。

還有一點的是,拿破崙沒有想到西班牙皇室如此扶不上牆,很快就被人民推翻,而有新人被推上王位,更沒有想到的是西班牙幾乎全境都出現了為了抵製法軍而發生的人民起義,西班牙的局勢瞬間就無法控制,而拿破崙征俄已經耗費大量國力,根本無心處理西班牙的事。而後來反法聯盟再次成立,法國更無力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了。

2.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為何卻沒能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世界歷史是豐富的,世界戰爭歷史更是世界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說起西方的歷史戰爭中的名人來,那首屈一指的便要提到拿破崙了。他是18世紀法國著名軍事家,打過很多重要的戰役,並且都獲得勝利。西方的歷史學界公認的最有才能的軍事家就是他,他和其他軍事家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關於他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關於中國的那套睡獅理論了。

他還對西班牙實行傀儡制度。要挾西班牙王室成為他的權力玩偶,把約瑟夫扶持當了國王。不料敏寵不吃他這套,馬德里爆發了大規模的暴動。即使他手下的大將率軍隊平定了內亂,可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舉國上下的軍隊和民眾自發組織起來反抗法軍的局面。在貝倫,法國軍隊被當地的游擊隊包圍而不得不投降。

3. 狹長的中美洲有七個國家,為什麼他們無法統一成聯邦國家


西班牙殖民地的極盛時期包括了除了巴西以外的幾乎整個南美大陸,再加上墨西哥和中美洲。19世紀獨立運動席捲西屬殖民地,南美大陸上先後有12個國家獨立出來,總面積達到930萬平方公里。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


相對於西班牙殖民地的破碎,同樣在南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卻維持住了完整,成為一個國家巴西,反而成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面積達851萬平方公里。


更有甚者,中美洲總面積只有52.3萬平方公里,卻存在著7個國家,最小僅2.1萬平方公里。即使比起破碎的南美各國也是非常小的。那麼,為什麼中美洲會有那麼多國家?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聯邦?

2018年中美洲七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據



一、中美洲的殖民 歷史


中美洲是連接南北美兩塊大陸之間的狹長地峽,處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最窄處只有60多公里。巴拿馬運河開通後,中美洲成為溝通兩洋的戰略重地。

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的殖民地,西班牙人於1519年在墨西哥首先設立「新西班牙總督區」,此後又設立了秘魯、新格拉納達、拉普拉塔三個總督區。


西班牙殖民地的總督區設置

由於新西班牙總督區的管轄范圍極廣,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乃至美國西南部都包括在內。於是,殖民當局又在其內部設立若干個都督區,其中的瓜地馬拉都督區專門負責管理中美洲。


雖然中美洲的總面積不大,但地形狹長,被山地和叢林分割成多個區域,管理很不方便。殖民當局便在瓜地馬拉都督區內部再設立六個行省,分別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恰帕斯。只有中美洲才設行省,墨西哥由總督區直接管理。


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發現了豐富的銀礦,再加上大片未開發的土地,使大批西班牙平民和商人紛至沓來,漸漸改變了這里的人口構成。這些歐洲移民的後代被稱為土生白人,基本上都是印歐混血兒。


殖民地時代,正在南美咖啡種植園里勞動的黑奴


18世紀末,這些土生白人已經成為西班牙殖民地的主要人口。他們是殖民地經濟活動的主力,經營著礦山、大庄園和對歐貿易,擁有大量的財富卻沒有相應的政治地位。

因為西班牙政府規定,殖民地官員必須是出生於西班牙本土,殖民地出生的土生白人不能當官。這就剝奪了土生白人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成為引發殖民地獨立運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殖民地獨立風潮


由於西班牙殖民當局的歧視政策,土生白人漸漸地不再把自己看作是歐洲人,而是印第安人的後代。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整個南美大陸,加重了土生白人和西班牙殖民者的矛盾。


印第安人處在殖民當局的殘酷統治下,從來沒有停止過武裝斗爭,盡管歷次起義都遭到失敗,但慢慢爭取到了土生白人的支持,使反抗西班牙殖民當局成為南美 社會 的共識。


19世紀初,歐洲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近代思想啟蒙運動和民族解放風潮越過大西洋刮遍了南美大陸。與此同時,西班牙本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的劇烈沖擊。


起義的黑人首先在海地獲得獨立,成為第一個南美洲獨立國家

1808年6月,拿破崙入侵西班牙,使西班牙陷入了長時間的混戰,嚴重削弱其對南美洲殖民地的控制。趁此機會,南美洲拉開了爭取殖民地獨立的大幕。


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是海地,該地是法國從西班牙搶走的殖民地,起義的黑人通過艱苦的武裝斗爭,並巧妙地利用英法西等國之間的矛盾,在1803年實現了國家獨立。受到海地獨立的鼓舞,西屬南美殖民地展開全面的獨立斗爭。


阿亞庫喬戰役是南美大陸獨立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大捷


1810年9月,新西班牙總督區的直轄屬地墨西哥首先發生暴動。緊接著其他三個總督區也都有民眾響應,1816年開始,南美各地爆發爭取獨立的戰爭。


1818年,獨立運動在秘魯總督區最早獲得突破,其下轄的智利都督區宣布成立第一個獨立國家「智利共和國」。隨後,秘魯總督區其餘部分成為「秘魯共和國」。拉普拉塔總督區分成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玻利維亞。新格拉納達總督區則變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西班牙承認南美獨立的儀式,雙方穿著相似,預示著革命並不徹底


1821年,墨西哥也獲得獨立,新西班牙總督區連同其下轄的瓜地馬拉都督區一同被廢除,中美洲的六個行省搭著順風車脫離了宗主國西班牙。


南美新獨立的國家基本上是按原先殖民地的行政單位來劃分的,瓜地馬拉都督區一直受新西班牙總督區管轄,因此中美洲並入新成立的墨西哥,看起來是個很自然的選擇。

緊挨著墨西哥的恰帕斯行省首先宣布並入墨西哥,並呼籲另外五個行省追隨自己,墨西哥等不及他們談出結果,出兵吞並了整個中美洲。就這樣,中美洲第一次獨立僅維持了不到一年。


三、破碎的南美洲


爭取到獨立後,南美洲各國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組建國家。對南美洲的土生白人來說,除了宗主國,各殖民地的地位是平等的,從來沒有統一的傳統。


解放運動的主要領導者玻利瓦爾,他最初計劃統一全部的西屬殖民地,組成一個類似於美國的聯邦制國家。在他的堅持下,新格拉納達總督區直接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然後他打算以此為基礎擴展到整個南美。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是南美統一的試驗場,但試驗很不成功

但是玻利瓦爾的計劃從一開始就遭到內部的反對,他的實力與威信都不足以整合起各殖民地的勢力。南方的獨立運動同樣有一位領導者聖馬丁,各方面不亞於玻利瓦爾。雖然聖馬丁後來主動退出了權力斗爭,但玻利瓦爾對南方各國的影響力始終不是很強。


在獨立運動中,各殖民地的大庄園主、大商人也加入到隊伍中來,並取得一定的領導地位,他們趕走殖民地官員的根本目的是取而代之,維持現有的政治格局。

據稱解放者玻利瓦爾臨終前曾嘆息:我們永遠不會幸福


另一方面,受到地形和宗主國的限制,各殖民地之間的經濟依附性很弱,各自出產的金銀、咖啡、蔗糖等初級農礦產品的市場主要是在歐洲,工業又很不發達,需要從歐洲輸入工業品。


南美洲的地形也限制了大聯邦國家的出現,山脈、沙漠、熱帶叢林等惡劣地形條件,使各殖民地之間的交通極不方便,人員和商品很難流動起來,還不具備整合為一個國家的客觀條件。


破碎的南美洲版圖

因此各獨立國家的上層政治人物更希望直接跟歐洲國家打交道,而不是處在一個強有力國家的管制下。民眾也缺乏統一的意願,玻利瓦爾的大聯邦計劃從各方面看都很難成功。


不僅如此,玻利瓦爾連「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內部的分裂力量都無力應對,這個大聯邦的試點國家僅僅維持了7年,便分裂為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巴拿馬四個國家。

四、短命的中美洲聯邦


跟南美各國相比較,中美洲各行省更像是他們的微縮版,同時存在贊成統一和分裂的政治派別。而墨西哥的內亂又給了中美洲獨立建國的機會。


墨西哥雖然取得了獨立,但這僅僅是各派勢力暫時的妥協,主導後期獨立運動的領袖伊圖爾維德稱帝,遭到各派別的反對,導致內戰爆發。面對墨西哥的亂局,中美洲各國決定與其脫鉤,瓜地馬拉作為原都督區的首府,首先宣布獨立並成立「中美洲聯合省」。


墨西哥獨立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產物,伊圖爾維德卻自稱皇帝,引發更大的混亂


出於 歷史 的慣性,其他四省先後加入「中美洲聯合省」。只有恰帕斯省由於緊鄰墨西哥,經濟上對其的依附性較強,因而願意留在墨西哥內,從此成為墨西哥的一部分。

但是,墨西哥在21世紀之前,一直處於外敵入侵、內部革命、軍事獨裁交替進行的混亂之中,恰帕斯因為地處墨西哥的最南端,政府統治基礎薄弱,而變成最貧窮、最落後的一個州。


1825年,「中美洲聯合省」改名為「中美洲合眾國」,這是中美洲第一次建立自己的國家。首都是瓜地馬拉,各省的地位平等,類似於美國那樣的聯邦制國家。

中美洲聯合省或中美洲合眾國的國旗和國徽


盡管合並為一個國家,但中美洲內部同樣存在激烈的紛爭。代表大庄園主利益的保守派主張維持現有土地制度,更傾向於各省獨立,而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自由派要求土地改革,希望保持住聯邦國家。


保守派和自由派普遍存在於中美洲各國,由於中美洲被山地和叢林分割得支離破碎,各省的地理條件各不一樣,使得這兩派在不同國家內部的力量對比也不盡相同。

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土地肥沃,擁有最多的大庄園,保守派勢力較強;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土地貧瘠,更側重於發展商業,自由派力量占優;哥斯大黎加的小農場主較多,經濟上依賴於哥倫比亞地區,不大參與兩派的紛爭。

中美洲雖然狹窄,但山地密布、平原局促,經濟極不平衡

兩派圍繞著土地所有制和政治權力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無論哪個派別上台,另一個派別必然會反對,並積極謀求推翻對方的執政地位。矛盾漸漸激化後,雙方開始動用武力來解決分歧,各省頻頻爆發內戰。

中美洲合眾國雖然名義上有總統和國會,但沒有強力的政府和統一的軍隊,對各省的制約能力非常弱,基本上是個空架子。1838年4月,尼加拉瓜的保守派推翻自由派政府,首先宣布退出中美洲合眾國,一年內其餘各省也紛紛獨立,中美洲合眾國徹底瓦解。

中美洲合眾國分裂後,中美洲再也沒有合並的機會


這是中美洲唯一的一次統一,在殖民地獨立風潮的帶動下,各省的高層和普通民眾都有統一的意願。但政府的實權更多地掌握在保守派手中,為了保持殖民地時代的土地制度,他們不願意出現強有力的政府。錯過這次機會,中美洲統一的希望便破滅了。


中美洲還有兩個國家巴拿馬和貝里斯的情況比較特殊,巴拿馬此時屬於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與中美洲聯系甚弱。貝里斯早在17世紀後期便被英國人佔領,一直是英國殖民地,跟西屬殖民地的獨立運動無關。



五、混戰不休的中美洲


中美洲合眾國沒有了,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這兩派一邊用武力推翻本國執政的敵對派別,一邊還要支援鄰國同一派別的武裝斗爭。因此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各國內戰以及相互之間的戰爭一直沒有中斷過。

在自由派占優的幾個時期,出現過恢復中美洲聯邦的行動。1842、1852、1896、1921年,先後四次由若干個國家組成更大規模的聯邦國家,但最長兩年、最短一個月全部夭折。

長期的戰爭中,保守派藉助更多的政治和經濟資源,與軍隊結合得越來越深,最終產生了軍事獨裁政權,中美洲各國先後都走到了這一步,離統一的目標更加遙遠。

美國聯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的勢力越來越強,到處插手各國政治

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後,中美洲的戰略地位急劇上升,美國出於掌控運河的需要,支持中美洲各國的保守派,防止中美洲再次出現合並為大國的可能。

二戰後, 社會 主義思想被中美洲的部分自由派接受,蘇聯開始插手中美洲事務。美國便加大了對各國保守派和軍事獨裁的軍事援助,以鎮壓自由派武裝,這些都加劇了中美洲的戰亂。


兩洋運河最早是中美洲合眾國提議修建的,最後卻選擇了巴拿馬

中美洲也進行過一些整合各國資源的嘗試,期望能加速經濟發展。1960年,中美洲各國成立共同市場,希望首先在經濟上實現一體化。但很快發生的戰爭使這個進程被拖延了20年。

1969年的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之間因為一場足球賽而爆發了戰爭,真實的沖突原因是宏都拉斯驅趕十幾萬薩爾瓦多移民,引發兩國對立。仗只打了五天,兩國卻敵對了11年,中美洲共同市場根本無法運行。


宏都拉斯驅趕薩爾瓦多移民,才是引發足球戰爭的真正原因


另一方面,二戰後民族解放和民主化思潮也影響到了中美洲,各國紛紛爆發反對獨裁的內戰,並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20世紀末才基本平息,建立起新政府。直到這時,中美洲共同市場才有了實施的條件,但這也只是邁出了微小的一步。

中美洲的另外兩個國家,貝里斯在1981年脫離英國宣布獨立,該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與原西班牙殖民地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巴拿馬直到1903年才脫離哥倫比亞,無論是 歷史 上、還是經濟上跟中美洲國家的關系也不深。

可以說自從獨立以來,中美洲各國就沒有真正太平過,各派政治勢力輪流上台,以至於最後普遍出現軍事獨裁政權,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先後還政於民。


運河給巴拿馬帶來繁榮的經濟,與哥斯大黎加並列前茅


直到現在,中美洲各國的戰爭遺留問題,比如地雷、傳染病等等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國民經濟發展停滯,民生艱難,比起南美洲其他國家,仍然屬於最落後的行列。


只有哥斯大黎加因為遠離中美洲的紛爭,憑借較發達的農業和 旅遊 業,如今的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以上,屬於中美洲最幸福的國家。其他中美洲各國的人均GDP不到哥斯大黎加的一半。


中美洲諸國至今無法統一,既是因為地理條件和殖民當局的刻意安排,也與經濟不平等導致的政治分化有很大的關系。這種分歧最終上升到戰爭和軍事獨裁,撕裂了各國內部以及鄰國之間的關系。一百多年來,中美洲各國相互脫離已久,重建大聯邦的可能性已經極小。


長期作者 霈霖

歷史 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 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 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4.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為何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卻不能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呢?這其中有許多復雜因素。

在此後的時間里,拿破崙又陸續向西班牙增加兵力,甚至他本人也一度親臨西班牙前線。雖然法國幾度占據壓倒性優勢,但卻始終不能徹底吞並西班牙。與之相對,西班牙人並沒有因為戰場上的不利而導致戰斗意志瓦解,相反游擊隊越打越多,越打越強。隨著戰事的發展,法國人逐漸發現他們其實是跳進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泥潭中,這將成為拿破崙和法蘭西帝國的「潰傷」。

英國與葡萄牙的並肩作戰

事實上,西班牙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早在1807年法軍就已在對伊比利亞半島展開軍事行動,起初,他們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葡萄牙本土,而葡萄牙殘余勢力在英國人的幫助下繼續與法國人作戰。1808年夏季,隨著西班牙反抗法國人的規模越來越大,英國人也開始支援西班牙人抵抗法國人。1808年8月,憑借著海上優勢,英國直接派出一萬七千人的英國軍隊從葡萄牙登陸協助葡萄牙、西班牙在伊比利亞半島對抗法國人。而英軍在威靈頓的率領下多次大敗法國人,其中還以劣勢兵力擊敗了法國名將朱諾所指揮的兩萬六千名法軍。由於英國人的有利支援,西班牙游擊隊很快控制了西班牙本土的大部分區域。法軍一度被壓縮到靠近比斯開灣海域的地區。

5. 葡萄牙為什麼和西班牙隔的那麼近都不能合並為一個國家

一群白痴,他們兩國不能結合是因為很久以前就發生了殖民地的矛盾。後來教皇出面解決了這矛盾,就是以一條經線來劃分殖民區域。從此兩國便各自發展,所以就不結合成一個國家。「相隔得很近」並不能成為兩過合並的理由,特別是民族之間的矛盾和國家間的利益沖突。只有在以上兩個條件都通過時,兩國或多國才有合並的機會

6.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拿破崙是西方史學家公認的四大軍事家之一,他的巔峰狀態幾乎統治了大半個的歐洲大陸。可為什麼在當時的拿破崙帝國,沒有能夠吞並毗鄰的西班牙呢?

還有就是當時英國的支持,在西班牙發動的反法起義運動這幾年裡,由於英國和法國日積月累的矛盾,英國的軍隊全力的支持西班牙人民,英國的將領,也帶著援軍多次擊敗了法國軍隊。
所以由於這些原因在當時法軍節節敗退,最終西班牙逆風翻盤,沒有被拿破崙吞並。

7.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並旁邊的西班牙

之所以控制了歐洲的拿破崙,卻並沒有可以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這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曾經拿破崙在進攻西班牙的時候並沒有獲得成功。當年西班牙人在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之後,也曾經希望通過和法國革命黨人一同合作,來掀起一場屬於西班牙人的西班牙革命。

而且拿破崙他只注重在土地上的佔領,而不注重對當地人民的安撫,這也才導致他最終落得一個失敗的下場,可以說這也是他拿破崙咎由自取吧。畢竟打仗佔領一個地方不應該只是以武力占據的,還應該輔之以懷柔政策才行。

8.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並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拿破崙統治法國的時候可以說是法國最強的時期,在那個時期內法國幾乎是打遍歐洲無敵手。但是總有例外,據離法國很近的西班牙就沒有完全被法國吞並,其主要原因我認為不外乎以下三個。

第三,拿破崙沒有安撫當地的居民。在拿破崙認為只要將西班牙政府擊破,西班牙的臣民就會臣服於法國,但是拿破崙的想法未免有點太兒戲了。即便是西班牙的統治者屈服在拿破崙的淫威之下,但並不代表西班牙的人民會屈服在拿破崙的淫威之下。
這就是拿破崙沒有吞並西班牙的三個重要原因。

9. 1591年,西班牙軍開進巴黎。此時能兼並法國嗎

當時,西班牙軍已和巴黎城內的天主教徒軍事聯盟,一起頑抗亨利四世新教軍的進攻,戰事很孫如膠著。
1591年,法國正正在宗教戰爭(也稱為八次戰爭或三亨利之戰)的末期;新教的盟友荷蘭人反抗西班牙的統治成為當時新教和天主教對抗的重要轉折點。當時天主教徒已經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聯盟。1588年街壘日後亨利三世不再擁有巴黎,他非常厭惡神聖同盟,為了破壞神聖同盟,他於1588年在布盧瓦暗殺了天主教徒的領袖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和他的兄弟第二代吉斯樞機主教路易二世·德·吉斯,但亨利三世本人也在隔年被神聖同盟的刺客暗殺,暗殺者是個狂熱的教士。此時納瓦拉的亨利成為了法國的國王─亨芹掘利四世,但神聖同盟在繼任領袖馬耶那公爵的率領下,宣布波旁家的紅衣主教查理·波旁為法王「查理十世」(1590年過世)、馬耶那為「攝政王」。
1589年時,承認亨利四世為法王的法國城市只有五個,於是亨利只得率領很少的天主教貴族與胡格諾全體,和拒絕承認新教國王的神聖同盟作戰。雖然亨利四世多次於野戰擊敗馬耶那率領的神聖同盟軍,但他無法攻下誓死抵抗新教徒的巴黎與各大城市(即使巴黎在圍困中餓死了3萬人),也無力阻擋西班牙軍以救援法國天主教徒為名而任意進出法國領土(1590年至1591年他常被當代歐洲第一名將——法內塞率領的優質西班牙軍逼退),戰爭自1590年呈現膠著的狀態,而整體天主教的優勢總是無法逆轉。此外,人民對民不聊生的宗教戰爭日益厭倦,同時對外國勢力(西班牙)的干涉感到憤怒,於是亨利開始思考改宗天主教則首啟的可能性。
1592年6月,「攝政王」馬耶那應各方之要求召開了三級會議,試圖解決長期的內戰和王位虛懸不決的問題。馬耶那本來想操縱會議而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但天主教激進派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卻打算推選馬耶那的侄兒——吉斯公爵夏爾當法王(並將腓力之女伊莎貝爾公主嫁給吉斯公爵),讓馬耶那無比失望而放任政略派的愛國主義滋長:當時政略派(天主教溫和派)強力批判引進外國勢力(西班牙)的行為是徹底賣國的卑劣行徑,並獲得多數議會代表的支持,於是會議轉向亨利四世招手,希望亨利改信天主教來成為合法的國王。為了得到人民的擁護,亨利四世於1593年重新加入天主教,巴黎的大門由此而為他打開。1594年3月22日他受到巴黎群眾的歡迎而入城;當晚,西班牙駐軍不得不撤出巴黎。

10. 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為什麼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

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根據和約,法國將早先侵佔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法國承認了英國對紐芬蘭和哈德孫灣周圍地區的權利的要求。法國還割讓一些地方給奧地利和荷蘭,撤回駐洛林的軍隊。哈拿瞎返布斯堡王朝,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范圍。英國在西班牙勢力加強。根據和約,法國神散的腓力普雖保有西班牙王位,消飢但以他和他的後代永不能繼承法國的王位為條件,並規定法西兩國不能合並。同時由於在戰爭中法國屢遭失敗,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財政破產,民不聊生,國力大為削弱,盛極一時的法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