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繼承人有哪些
Ⅰ 現在的西班牙王室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還是屬於波旁家族啊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因為沒有子嗣,便立下遺囑,確認法國王儲的次子安茹公爵為其繼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為西班牙國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後西班牙王室就是波旁家的了。
Ⅱ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0年,英、法、荷、奧等國圍繞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然而這 只是表面現象,深層的或最主要的則是諸列強借王位繼承問題進行了一場空前規模的殖 民地大掠奪,並且主要斗爭矛頭指向的是法國。 18世紀初,殖民主義者爭奪殖民地已發展到了瘋狂的程度。法國在印度占據了本地 治里等地;在非洲佔領了馬達加斯加;在北美,除繼續加強在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外,又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這樣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國王 路易十四狂妄起來,在國內大興土木,包括修建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殿、開辟巨大的園 林,以窮奢極欲來顯示他的無限權威;不容法國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實現他夢寐 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國只能有「一個國王,一個法律,一個上帝」。對外方面,路易十 四野心勃勃,力圖擴張領土,其目標是:在法國的東北向外發展,以便取得易於攻守的 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個王公置於西班牙的王位,以擴大法國的力量並控制西班牙 海外的殖民地。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去世,沒有子嗣承繼王位。按照親屬關系, 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繼承(因查理二世屬於哈布斯堡 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內弟)。由於法國外交的積極活動,查理二世的遺囑要 把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一個孫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興高采烈。因為,當時的西班牙 除其本土外,還有義大利的大部分、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以及遍布美洲、亞洲、 非洲的遼闊土地。這就是說,法國得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權,也就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多的 殖民利益。正因為如此,英國、荷蘭、奧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內的普魯士群起反對,他們 結成同盟,決定對法作戰。於是,從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這次戰爭,一方是以封建君主專制的法國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和其他 幾個德意志國、薩伏依(很快就轉到敵對一方)、巴馬參加的同盟;另一方則是以奧地 利和英國為首,有荷蘭、葡萄牙、勃蘭登堡以及許多德意志小國和義大利小國參加的同 盟。 1701年,法奧未經正式宣戰即在義大利領土上開始軍事行動。1702年5月,英國和 荷蘭(1701年兩國在海牙締結所謂「大同盟」,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成同盟) 站到奧地利一方參戰。1702—1704年,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發生過戰斗。陸上的 戰斗行動僅局限於爭奪要塞、實施行軍機動和迂迴運動。野戰很少進行,僅在解除要塞 包圍時才使用。1704年,英軍從海上攻佔了直布羅陀。同年,奧英同盟軍集中主要精力 擊潰法國盟國巴伐利亞。1704年8月13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和馬爾波羅公爵統率的.奧 英聯軍(達6萬人)在豪什塔特附近擊潰法巴軍隊(約6萬人),斃俘達2.8萬人,使戰 爭的進程變得有利於自己。1706年9月17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統率的奧軍在義大利都 靈附近取得了巨大勝利。戰斗以後,法軍渡過波河,撤回本國。都靈之戰證明,在防禦 戰中以線式戰斗隊形抗擊集中突擊是毫無用處的。1706年,法軍在尼德蘭的拉米利一帶 遭到失敗。 法軍僅僅在西班牙取得了幾個局部性勝利,對整個戰爭進程沒有產生影響。1707年 7月,奧英聯軍開始入侵法國,在包圍土倫長期未克之後返回義大利。西班牙王位繼承 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於1709年7月11日發生在尼德蘭馬爾尊拉凱村附近。1709 年秋季,要塞爭奪戰持續不斷。1710—1714年,交戰雙方持續打消耗戰,都避免決戰。 英奧兩國軍隊在兵力上雖占明顯優勢(聯軍為16萬人,法軍為7.5萬人),但沒有對法 採取積極行動。戰略不果斷的原因在於:當時俄國在北方戰爭(1700—1721年)中獲勝。 英國為了竭力阻撓俄國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改變政治方針,不願將法國徹底擊敗,背 著自己的盟國開始與其和談,實際上停止了對法作戰。在英國的影響下,荷蘭、勃蘭登 堡、薩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棄了積極的戰斗行動。 1713年4月11日,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 萄牙為另一方,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1714年,奧法又簽訂《拉什塔特和約》。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根據和約,法國將早先 侵佔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將阿卡迪亞殖民地割讓給英國,英國將它改 名為新斯科舍。法國承認了英國對紐芬蘭和哈德孫灣周圍地區的權利的要求。法國還割 讓一些地方給奧地利和荷蘭,撤回駐洛林的軍隊。哈布斯堡王朝把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 (撒丁島、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托斯卡納的一部分)、整個比利時、西屬尼德蘭 和萊茵河地區部分領土(弗賴堡)並入自己的領地。西西里島歸屬薩伏依。英國在西班 牙除得到直布羅陀外,還有梅諾卡島的一部分。根據和約,法國的腓力普雖保有西班牙 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後代永不能繼承法國的王位為條件,並規定法西兩國不能合並。同 時由於在戰爭中法國屢遭失敗,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財政虧空,民不聊生,國力大 為削弱,盛極一時的法國開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於1715年繼承王位之後,國力進 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歲歲國債增加,專制統治最後不得不走向崩潰,巴黎人民越 來越覺醒,一場起義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這次戰爭是以掠奪殖民地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規模的大沖突,其基本特點是:時 間長、范圍廣、規模大;多數交戰在夏季進行;注重機動作戰,進攻行動的地位更加突 出等。 這些特點,特別是攻勢作戰、機動作戰對世界軍事產生了重大影響。Ⅲ 西班牙的名人有哪些
一、西班牙王國,簡稱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侍中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
二、西班牙的名人:
1、安東尼奧·高迪,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鏈頃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設計過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爾公園、米拉公寓、巴特羅公寓、聖家族教堂等。
2、巴勃羅·畢加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棚談陸,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3、伊莎貝爾一世,原是卡斯特王國的公主兼繼承人。她自己作主與阿拉貢王國繼承人斐迪南的婚姻促成了兩國共主聯邦,促進了西班牙的統一。她對世界歷史影響最大之舉,她資助了哥倫布遠航,使1492年成為永遠載入史冊的偉大一年,從此兩個隔絕的世界聯結成一體。
Ⅳ 西班牙國王juan carlos II
胡安·卡洛斯一世,現任西班牙國王(1975年登基至今),在佛朗哥死後繼任王位,幫助恢復君主立憲制.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CarlosI)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常有媒體報導誤稱他為「胡安.卡洛斯二世」,不知何因。
「胡安.卡洛斯二世」:費雷羅—網球的西班牙國王。1980年2月12日出生。費雷羅常常被人們冠以胡安.卡洛斯二世國王的稱號。由於胡安卡洛斯的名字與西班牙國王相同,費雷羅也因此成為西班牙球迷心目中的另一個"國王"。費雷羅是西班牙歷史上年輕的優秀網球運動員之一,他和休伊特等一起被看作是未來男子網壇的領軍人物。2003年費雷羅被評為年度最佳運動員,並在馬德里受到國王胡安卡洛斯的頒獎,這也是西班牙政府所授予的在體育方面的最高榮譽。
歷史上的卡洛斯二世
卡洛斯二世(1661年11月6日-1700年11月1日),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1665年-1700年在位)。卡洛斯二世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子,母親為奧地利公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瑪利亞·安娜。他出生時,他的四位長兄都已去世,於是成為西班牙王位唯一的繼承人。他的出生也成為全西班牙的一大喜事。由於近親結婚的緣故,卡洛斯二世身患多種遺傳病以及智障和癲癇,體制虛弱得隨時可能死亡,無法承受一位君主應該受到的教育。幾代的王室近親聯姻使卡洛斯二世在心理和生理都極不正常,甚至就相貌而言,他根本不能被稱為人類。他唯一顯示出他男子氣概是他對打獵的興趣,他偶爾沉迷於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獸苑中。
歷史上的胡安二世
胡安二世(1398-1479),納瓦拉國王(1425-1479)和阿拉貢國王(1458-1479),是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一世的次子,寬宏的阿方索五世之弟。他與納瓦拉卡洛斯三世(法語納瓦拉高貴的查理三世)的女兒布蘭卡一世結婚,所以於1425年得以繼承納瓦拉王位。1458年,繼兄長阿方索五世為阿拉貢、西西里、撒丁國王。
胡安二世(1406-1454)卡斯提爾王國國王,恩里克三世和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之女凱瑟琳的兒子。即位時不足2歲。
阿拉貢王國和卡斯提爾王國,地處伊比利亞半島。
Ⅳ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背景:西班牙王位因爭議空置
18世紀初,殖民主義者爭奪殖民地已發展到了發狂的程度。戰勝了傳統的海外商貿的殖民大國西班牙和荷蘭的法國利用軍事優勢在歐洲稱霸,在亞洲印度占據了本地治里等地,在非洲佔領了馬達加斯加,在美洲,除了繼續加強在加拿大地區的殖民統治外,又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今美國)建立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
有了這樣多的殖民地,使得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四狂妄起來,他號稱「太陽王」,在國內大興土木,包括修建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開辟巨大的園林,以窮奢極欲來顯示他的無限權威;不容許法國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頒布《楓丹白露條約》驅逐了國內的胡格諾教型罩敬徒,以實現他夢寐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國只能有「一個國王,一個法律,一個上帝」。對外方面,路易十四野心勃勃,力圖擴張領土,其目標是:在法國的東北奪取尼德蘭地區(包括西屬尼德蘭和荷蘭),以便取得易於攻守的天然疆界;讓法國波旁王室的一個王公奪取西班牙的王位,以擴大法國的力量並控制西班牙海外殖民地。
過去在16~17世紀時稱霸海上及歐洲的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後漸漸衰落,而歐洲新興的列強英國、法國、荷蘭等均對西班卜慎牙的領土和殖民地虎視眈眈。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沒有子嗣承繼王位。依照親屬關系,既可由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也可以由法國波旁王朝的人繼承(因卡洛斯二世屬於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是宗親,但他又是波旁王朝路易十四的表弟兼小舅子)。由於法國外交的積極活動,卡洛斯二世的遺囑要把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一個孫子安茹公爵腓力,路易十四興高采烈。
這引起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滿,他們以為西班牙的王位應當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奧地利大公查理(即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國王和匈牙利國王查理六世)繼承,而法國王後瑪利亞·特里薩(卡洛斯二世的姐姐)曾宣布放棄西班牙王位。因此他們積極尋找同盟,以其對法宣戰,並奪回西班牙的王位。當時的西班牙除其本土外,還有義大利南部、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等地),以及遍布美洲、悶伏亞洲、非洲的遼闊殖民地。
這就是說,法國得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權,也就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多的殖民利益。正因為如此,英國、荷蘭、德意志地區的奧地利以及普魯士群起反對,他們結成同盟,決定對法國作戰。這場戰爭敵對雙方各自與友好國家結成同盟,形成了兩派陣營。法國與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及數個神聖羅馬帝國下的德意志邦國、薩伏依(就如一戰時的義大利,非常快便投向敵方)組成同盟;而神聖羅馬帝國最大的邦國奧地利則與普魯士結盟,神聖羅馬帝國以外的英國、荷蘭、、葡萄牙以及數個德意志小邦國及大部份義大利城邦組成反法同盟。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
Ⅵ 西班牙為什麼是女王儲
西班牙憲法規定,女性王位繼承人只有在沒有兄弟的情況下才能繼承王位。
現今的王儲萊昂諾爾公主是費利佩和萊蒂齊亞的第一個孩子,王室的長公主,也是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如果王儲夫婦今後再生兒子,萊昂諾爾的王位繼承排位將順次下降。
西班牙王室的血統起源於5世紀的西哥特王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西班牙王室只計算王室父系血統的情況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ofHesbaye(770-807),他的後代為「歐洲第一家族」法國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現今國王費利佩六世即波旁家族。
Ⅶ 現代西班牙國家的奠基人:"白衣女王"伊莎貝爾一世的生平簡介
伊莎貝爾一世(IsabeI;卡斯蒂利亞-萊昂女王,1474-1504年在位 )伊莎貝爾一世是現代西班牙國家的奠基人。她原是卡斯蒂利亞-萊昂王國的公主兼繼承人,違背兄長、卡斯蒂利亞-萊昂國王恩里克四世為自個安排的政治婚姻(嫁給比自個大20歲的鰥夫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自個作主嫁給阿拉貢王國王子費爾南多,他們的婚姻最終促成了卡斯蒂利亞-萊昂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促進了西班牙的統一。她御駕親征,攻下了 *** 在西班牙南端的最後一個據點格拉納達,徹底終結了 *** 在伊比利亞半島持續780餘年的統治,為延續數百年的伊比利亞半島基督徒"收復失地運動"劃上圓滿的句號。她企圖在思想上統一西班牙,為了確保國內基督教"鐵板一塊"的局面,建立了殘酷的宗教裁判所,並將數十萬 *** 和猶太人驅逐出境。她對世界歷史影響最大之舉,是資助了哥倫布遠航,使1492年成為永遠載入史冊的偉大一年,兩個隔絕的世界從此聯結成一體。憑借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斷的黃金供應,西班牙也藉此在此後百餘年間成為世界霸主。而拉丁美洲也從此打上了西班牙語言文字的烙印。 伊莎貝爾一世是諸多女王中最富於機智的一人。她的美貌曾驚艷歐洲王室。她思維敏捷且意志堅強。她擁有非凡的經歷和橫溢的才華。生活中的伊莎貝爾一世,高貴而素雅,總是穿一身白色的衣服,以"白衣女王"聞名於世。
公元1492年,西班牙好像突然之間成了世界的中心。這一年,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降臨到這個伊比利亞半島上飽經滄桑的國度。而這一切,顯然應歸功於女王伊莎貝爾一世和其夫斐迪南二世的努力。
1454年伊莎貝拉的父親卡斯帝利亞國王胡安二世死後,由她兄長恩里克四世繼承王位,而伊莎貝拉則與1469年跟當時的阿拉貢王儲斐迪南聯姻,1474年恩里克四世過世膝下雖有一女但是已嫁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伊莎貝拉順理成章繼承卡斯帝利亞王位,但是葡萄牙王阿方索五世堅持該由恩里克四世女兒也就是阿方索自個的王後繼位,兩方爆發了繼承權戰爭,1476年托羅一戰葡萄牙戰敗,阿方索五世被迫簽署瓦什和約,放棄對卡斯帝利亞王位的所有要求,使伊莎貝拉王權更加鞏固。伊莎貝拉是虔誠天主教徒,在1478年於教宗支援下成立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一年後阿拉貢國王去世,其夫婿斐迪南成為阿拉貢國王,1480年倆夫婦召叢集臣跟34位平民代表制定了一系列法規/法律,為未來西班牙的統一立下基礎。1492年1月伊莎貝拉的軍隊攻下了統治西班牙南部長達700年之久的摩爾人重鎮格瑞那達,完成伊比利半島收復失土運動,也讓天主教教義更加落實,同年,在對哥倫布提出的西行計劃三次拒絕後,伊拉貝拉終於同意哥倫布第四次的西行計劃,由於當時西班牙剛剛結束對摩爾人的戰爭,財政吃緊,伊莎貝拉特地拿出自個裝滿首飾的首飾盒給哥倫布作為資助並答應哥倫布及其後代均為西班牙殖民地總督。次年,哥倫布帶著一些印第安人跟黃金凱旋迴航,西班牙從此開啟了黃金年代,1494年伊莎貝拉通過托而德西里亞斯條約,予葡萄牙合作瓜分了新世界的資產跟財富,伊莎貝拉也於新大陸建立印第安事物處所,試圖讓印第安人免於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迫害。
中世紀的伊比利亞半島上曾存在著眾多 *** 教和天主教小國。經過幾百年的兼並,到15世紀中期,主要剩下了西部的葡萄牙、北部的納瓦拉王國、中部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和東部的阿拉貢王國,加上半島最南端的 *** 小國格瑞那達,其中最強大的是卡斯蒂利亞王國。伊莎貝爾是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二世和葡萄牙公主的女兒。1454年,胡安二世死,伊莎貝爾的異母兄恩里克四世(綽號"無能者)繼位。
少女時代的伊莎貝爾非常不順利,恩里克繼位後,她同媽媽、弟弟阿方索搬到阿雷瓦洛一個幽閉的城堡里居住。其母(與女同名,也叫伊莎貝爾)患有精神病,時而發作。但這並不影響伊莎貝爾受到來自薩拉曼卡大學的老師們的良好教育。1468年,對恩里克四世不滿的貴族們擁立阿方索為王,一場兄弟鬩牆的內戰由此開始,不久阿方索突然死去,反對恩里克四世的貴族又抬出了伊莎貝爾公主來繼續與之對抗。最後雙方終於達成和議,停止內戰,全體貴族都必須宣誓效忠恩里克四世,伊莎貝爾公主則成為王位繼承人,但規定她的婚事必須得到王兄的批准。
十分有心計的伊莎貝爾公主派親信侍從到各國去私訪年輕王子。反饋回來的結論是,阿拉貢王子斐迪南品貌出眾、英勇善戰。伊莎貝爾便與斐迪南通訊往來,最後終於私定終身。但恩里克四世卻要把她嫁給葡萄牙鰥居的國王阿豐索五世,企圖把伊莎貝爾抓起來。於是,1469年,伊莎貝爾迅速同斐迪南王子訂婚,然後藉助阿拉貢的軍隊武力反抗王兄的干涉。這段看來像戲劇的風流韻事,最終成全了西班牙作為一個國家的統一。
恩里克四世以伊莎貝爾不遵守協議為由,剝奪了她的繼承權,改立他自個的女兒胡安娜,但由於恩里克有性無能之名,多數貴族均以為胡安娜的血統存在疑問。1474年,恩里剋死,伊莎貝爾和胡安娜均宣布自個繼位,她們分別藉助夫家阿拉貢和葡萄牙的力量,得到國內一部分貴族的支援。經過4年戰爭,葡萄牙軍隊被擊敗,伊莎貝爾終於坐穩了王位。1479年,斐迪南也繼承了阿拉貢王位,兩國王室聯姻形成統一王權,成為歐洲最早的集權共主聯邦。(但兩國仍然維持各自獨立的議會、法律和稅制)。
伊莎貝爾由患有精神病的王後所生,而她的女兒中也有"瘋女"胡安娜,但她本人卻思維敏捷,意志堅強。她與斐迪南共為國王,是強強聯合的典型。國內的反對派貴族大多已在內戰中被清除,這使伊莎貝爾可以順利地加強中央集權。她將市長委任權收歸國王所有,設立神聖兄弟會武裝控制市政生活,使議會行同虛設,摧毀貴族的城堡,沒收貴族在恩里克四世時代所得的王室領地等,並以對格瑞那達用兵為由,維持了一支強大的常備軍。西班牙的王權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班牙的11世紀以來的歷史就是基督教王公不斷向 *** 小王國奪取地盤的歷史,史稱"再征服運動",到了伊莎貝爾時代, *** 在西班牙只剩下最南端的最後據點-格拉納達王國。歷史將這個榮譽交給了伊莎貝爾夫妻,1490年兩位國王親率大軍壓境,斐迪南二世在前線搏殺,伊莎貝爾則居中排程,並負責後勤供應,還建立了戰地醫院。1492年,經過8個月的圍困,格瑞那達彈盡糧絕,末代國王巴拉迪爾出降,半島終於統一在基督的庇護之下。這一天,歐洲所有天主教教堂鍾聲長鳴。
伊莎貝爾一生勤政,她的五個孩子全部在旅途中出生。她大概有潔癖,總是穿一身白色的衣服,以"白衣女王"而聞名。
作為一對虔誠的天主教夫婦國王,他們對境內的異教徒,包括猶太人和 *** 進行了迫害,並成立了宗教裁判所。就在1492年,20萬擁有財富和技術的猶太人被驅逐出境,10年後摩爾人遭到了相同的命運。這或許是中世紀所有虔誠國王共有的缺憾,他們在天主教世界中得到廣泛尊敬,卻心安理得地對異教徒犯下了罪行。他們的宗教政策被後繼者們延續下去,在卡洛斯一世和腓力二世時代達到極點。在宗教審判制度下,西班牙失去了靈氣,逐漸變成一個死氣沉沉的角落(而與此同時,絢爛的文藝復興運動正在其它歐洲國家蔓延)。
資助哥倫布
"為了某些理由和目的,我們派遣高貴的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率領三條裝備良好的帆船,攜帶一些禮物飄洋過海,走向印度地區"--伊莎貝爾一世夫妻發給哥倫布的通行證。
資助了哥倫布的壯舉。這個落魄的浪子在經過10年的碰壁之後,終於在伊莎貝爾的宮廷中獲得了理想的新生。哥倫布的偉大構想得到女王的欣賞並得到慷慨資助,據說伊莎貝爾甚至拿出自個的私房錢來,哥倫布被封為海洋艦隊司令和將發現土地的總督。1492年,這個西班牙歷史上最偉大的年份,哥倫布的探險隊經過70天航行之後,終於到達北美洲的巴哈馬群島。新大陸的發現,給西班牙帶來了廣闊的未來空間。此後一個世紀,西班牙依靠廣闊的海外領地和源源不斷的黃金輸入,確立了世界霸權。
對於歷史上每一對夫婦國王來講,非常難將各自的作用嚴格劃分開來。她與斐迪南二世是"強強組合",不過傳統上以為她的作用要更加突出。在這中間,斐迪南二世的非常多努力大概也被歸到了伊莎貝爾的名下。單就贊助哥倫布遠航這件事而論,她就足以排進世界最有影響的帝王的行列。已有舊大陸的人在哥倫布之前到達美洲的幾種假說,但不管怎樣,只有哥倫布的壯舉才開辟了新航線,將新舊大陸連為一體。另一方面,是西班牙而不是其它國家率先佔有了美洲,這使美洲大部分地區的文化打上了西班牙的烙印,一直延續至今。由於西班牙在此後100多年裡建立了霸權,她留下的影響也超出了伊比利亞半島的范圍,遠達拉丁美洲、尼德蘭等地。
人物評價
由於伊莎貝爾鮮明的個性和魅力,使人們極易過高的評價她在歷史上的影響。她的業績或許首先在於支援了哥倫布探險,然而,哥倫布的航行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向西尋找印度新航道或許僅僅是出於哥倫布的個人判斷。事實上,15世紀的歐洲處於躁動之中,貿易在不斷擴大,探險活動不可避免,美洲大陸被發展只是時間的問題。
伊莎貝爾本人的婚姻影響了歷史,而她給子女安排的婚姻也基於政治的考慮。她的女兒"瘋女"胡安娜被嫁給了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連之子、尼德蘭君主腓力,他們的兒子卡洛斯一世(也稱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繼承了包括西班牙、尼德蘭、奧地利在內的龐大帝國。
此外,伊莎貝爾給西班牙奠定了政治統一的基礎,並努力在思想上一統西班牙,但她所建立的審判制度卻使西班牙境內的知識分子處於困境。從此之後的幾個世紀,西歐思想文化界群星璀璨,而西班牙卻一片沉寂,因為在審判制度下,任何一種與官方不一致的學說都會被視為異段,而且會受到殘酷迫害,甚至是殺身之禍。在這樣的社會里,非常難有思想家出現。的確,她所建立的西班牙審判制度距今已有5個多世紀,被廢止也有近200年了,但西班牙依舊不可以從它的影響中全面恢復過來。另外,由於南美和中美洲國家淪為了卡斯蒂利亞(西班牙)殖民地。這也意味著卡斯蒂利亞(西班牙)的文化和制度,包括審判制度,擴散到了這些地區。不難想像,由於西班牙的文化發展落後於西歐其他國家,因此,他們在南美的殖民統治,也落後於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假如沒有她,後來的西班牙或許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
Ⅷ 萊昂諾爾公主多高
身高175 厘米,體重60 公斤。
萬聖的萊昂諾爾·德波旁-奧爾蒂斯(西班牙語:Leonor de Todos los Santos de Borbón y Ortiz,2005年10月31日-)是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與王後萊蒂西亞的長女,為西班牙的王位推定繼承人。她有一妹蘇菲亞,出生於2007年。
除了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的封號之外,她還持有其他傳統上由王位繼承人使用的封號。她同時也是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基金會和赫羅納公主基金會的榮譽會長。
萊昂諾爾王女在2005年10月31日的凌晨一時四十六分,其母親透過剖腹產方式,誕生於馬德里的一個私人醫院-魯貝爾國際醫院,出生時體重3540公克,身長47公分。菲利普王子表示萊昂諾爾這個名字有許多歷史聯系,因而為她取名。這是一個21世紀後第一個出生在西班牙的王位繼承人。
她的出生重啟對於憲法中男性優先繼承王位的辯論。當時由薩帕特羅領導的政府表達了對改革這一點的意圖。盡管社會共識明顯,這份改革最終還是沒有共識。
她的受洗儀式於薩爾蘇埃拉宮由馬德里樞機總主教安多尼·瑪利亞·羅烏科·巴雷拉進行,洗禮用的是約旦河水。而她的洗禮名為萬聖的萊昂諾爾(Leonor de Todos los Santos)。她的祖父母胡安·卡洛斯國王與索菲亞王後。
教育與活動
2008年9月15日,萊昂諾爾開始在馬德里附近的一間私立學校Escuela Santa María de los Rosales就讀,她父親亦是該校校友。她妹妹索菲亞也是在那裡上學。萊昂諾爾熟練於西班牙語和英語,學習了中文。
作為王位繼承人,她將接受和她父親一樣的教育和軍事訓練,因為西班牙的君王是三軍總司令。她成年後,將要在議會前宣誓效忠憲法。如果萊昂諾爾登基,她將成為西班牙伊莎貝拉二世後的第一個女王。她可以選擇用萊昂諾爾二世的名字,承接納瓦拉的萊昂諾爾(西班牙語:Leonor de Navarra)女王。
2015年5月20日,她在學校附近的Nuestra Señora de la Asunción教堂接受了初次聖餐。同年10月30日,她10歲生日的前一晚,她的父親授予了萊昂諾爾金羊毛騎士團勛章,這是西班牙最高的勛章。西班牙部長委員會批准了她的個人旗幟。
2021年2月10日,王室宣布萊昂諾爾將在夏天入讀位於英國威爾士的大西洋書院並開始兩年的IB高中課程。學費會由國王和王後的私人財產支付。
Ⅸ 「西班牙王國」與「卡斯蒂利亞」有乜關系
(1)「卡斯蒂利亞」現在是「西班牙王國」的一個地區。分為兩個部份: 卡斯蒂利亞-拉曼恰 Castilla-La Mancha, 和卡斯蒂利亞-萊昂 Castilla-León 現任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就是從古代「卡斯 蒂利亞」王國一脈相傳(國王卡洛斯一世的後人)。 卡斯蒂利亞文化是西班牙的主體文化。由於它對西班牙各地文化的相容並蓄, 反而顯得自己的特點不明顯。通常大家說的「西班牙語」在西班牙被稱為卡斯 蒂利亞語。 --------------------------------------------------------------------- (2)西班牙在中世紀時,是分裂的一群小王國,卡斯蒂利亞王國(Castile)與 阿拉貢、加泰羅尼亞、加利西亞、萊昂、納瓦拉等幾個北部和中部的王國都信奉 天主教,而位於南部及東部的西班牙則被來自北非洲的入侵者,信奉 *** 教的 穆拉比特王朝及其附庸國所統治。 西班牙的天主教國家,於是展開了所謂的「收復失地運動」,經歷幾個世紀斷斷 續續的戰爭與合並,慢慢形成了一個較強大的:阿斯圖里亞斯—萊昂—卡斯蒂利 亞王國(簡稱為卡斯蒂利亞王國~Castile)與阿拉貢王國~Aragon。 1454年攔巧,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二世(後來之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la Católica 的父親)死後,伊莎貝拉的同父異母兄長恩里克四世繼承王位。1469年伊莎貝拉 和阿拉貢王儲斐迪南Fernando聯姻。1474年恩里克四世死後,膝下只有一個女兒 胡安娜,而且已嫁給了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於是伊莎貝拉宏衡此迅速繼承了王位。 更於1476年打敗了發兵支持胡安娜繼承王位的葡萄牙王阿方索五世。 1479年斐迪南的父王去世,斐迪南二世成為阿拉貢的國王。伊莎貝拉一世因此更 穩坐卡斯蒂利亞女王之位。 1492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兩夫婦的聯軍,征服 了來自北非洲的摩爾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最後一個堡壘「格拉納達」,完成了伊 比利亞半島天主教勢力對 *** 勢力,持續數個世紀的征戰(收復失地運動)。 亦奠定了西班牙王國的基礎。 伊莎貝拉一世死後把所有稱號給了她的女兒胡安娜。胡安娜的丈夫腓力一世,在 伊莎貝拉一世死後和斐迪南二世反目,但就在內戰爆發前病死。腓力一世的兒子 卡洛斯一世成為西班牙王位的繼承人,其治下的西班牙蔽迅帝國達到空前的強大。
參考: *** (五個有關分頁)資料整輯而成
Castile 是古老的王國,十五世紀末與 Aragon 王國合並,成為西班牙王國。現在並無 Castile 王國,只有 Castile 地區,即該王領之地。 zh. *** /wiki/%E5%8D%A1%E6%96%AF%E8%92%82%E5%88%A9%E4%BA%9A Wiki 中有一處解釋得不清楚,我想在這想寫明白。Aragon 的國王 Fernando 娶了 Castile 的女王 Isabel,他們的後人自然承繼兩王國的領土,因此這個婚姻標志兩國的合並,成為西班牙王國。
參考: 打 pcgame 學番黎
Ⅹ 75年,西班牙的佛朗哥為什麼讓皇室繼承西班牙的統治權
他作為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意識到了民主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國際社會的前提。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具有西班牙皇室正統並且必定會推行民主化的繼承人來繼承統治權。
1936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並於1939年取得勝利,建立獨裁政權。
(10)西班牙繼承人有哪些擴展閱讀:
對佛朗哥的負面評價:
佛朗哥自認國家元首後,取消其他一切政黨,法西斯長槍黨成為唯一合法的政黨,逮捕、槍殺共產黨以及進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以及拉美各國。
佛朗哥是法西斯勢力喂養長大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為德、意法西斯做了許多事,最突出的,就是他曾派出「藍色師團」參與了希特勒的反蘇戰爭。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英等帝國主義的包庇下,他依然統治著西班牙。一切進步的力量繼續遭到殘酷的迫害,人民繼續遭到沉重的剝削和壓榨。
佛朗哥領導的右翼法西斯勢力在西班牙內戰中殺害大約20萬名支持共和政府和反法西斯人民陣線的民眾,這些遇難者被隨意埋在亂葬崗內。
當他死後,西班牙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阿爾維蒂說:「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劊子手死了,地獄的烈火燒他,也不足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