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西班牙是怎麼鑄炮的
1. 袁崇煥是如何引進紅衣大炮的,還是明王朝是如何引進葡萄牙的紅衣大炮的
第二次寧錦大捷是七年五月,相隔一年零四個月。在這短短的十六個月之間,袁崇煥加強了明軍的戰鬥力,搶築了錦州的防禦工事,固守在清軍巧態的後路,使皇太極有後顧之憂,不敢久攻寧遠。同時清軍先攻錦州不克,再攻寧遠,氣勢已挫。可見袁崇煥這十六個月中的准備工作收到了很大成效。如果能多一些和平時期,局面當然更有改進。
這一仗大液高捷,軍事上的主要因素之一,還是靠了葡萄牙的紅衣大炮。明朝這時本來已驅逐了葡萄牙人的天主教傳教士。傳教士波爾、米克耳兩人見到明清交兵,有機可乘,便發動澳門的葡人,向明朝提供軍費和炮手。明朝於是召還已驅逐了的教士。本來秘密傳教變成了公開,大批葡萄牙教士和炮手進入中國②。後來中國在外國教士和技師指導之下自行鑄炮。所鑄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稱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將軍」,還派官祭炮,請將軍發威破敵。金人要直到數年之後,才因投降的明人之助而開始鑄造大炮。
②馬耳丁的《韃靼戰記》中大吹葡萄牙傳教的功勞,又說:「上帝對於信仰基督教的皇帝必予福佑,所以中國鬧寬尺皇帝對韃靼人(指滿清)作戰大勝。」其實天啟皇帝信仰的是魯班先師,並沒有信仰基督教的上帝。
2. 明朝時期的佛朗機炮是什麼樣的火器有多歷害
佛朗基是明朝人對葡萄牙的一種稱呼,所以佛朗機炮就是西班牙炮。這種西班牙炮是一種後裝炮,就是在炮的尾部進好顫行彈葯填充。在明朝和葡萄牙使臣進行接觸的時候,其實當時葡萄牙的軍艦上就已經安裝了這種炮。
在1522年的時候葡萄牙人始終沒有忘記那份屈辱,所以就派5艘軍艦到了珠江口對明朝將士發起戰爭。當時西班牙人就用這種火炮與明朝軍隊進行作戰,由於人數上的差距,明朝軍隊很快就枯襪旦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並且成功截獲了兩艘西班牙的戰艦。有了戰艦就可以進行技術研究。這種火炮的發射速度比較快,並且有著更好的散熱性,所以只需要把預先准備好的彈葯放在一邊就可以高效率的發起戰斗。
3. 明末清初的紅衣大炮和同時期西方大炮差異有多大
紅衣大炮又稱「紅夷大炮」,原型是明末時由歐洲葡萄牙傳入的「佛郎機」大炮,故而該時期東西方的大炮差異不大。
「佛郎機」到底是如何傳入中國呢?這自然跟澳門有關了。明正德年間(1521年),明朝和葡萄牙之間因海禁與通商的矛盾爆發了「屯門之戰」,葡萄牙慘敗,絕望中的葡萄牙人只好四處逃匿。嘉靖二年(1523年),葡萄牙人得知明朝換了皇帝,於是又抱著希望向廣州派出商船請求通商,結果再次被明朝轟了回去。
這里需補充一下的是,那時候明朝的兩廣總督衙門在肇慶而不是在廣州,這當中實際上是存在不少溝通上的誤解的。葡萄牙人在廣州吃了閉門羹,憤而燒殺搶掠、一路殺到了廣東新會。
可惜,自乾隆閉關鎖國後,清朝的武備開始廢弛、而西方火炮技術卻在工業革命中持續突飛猛進,是以鴉片戰爭之初、兩者間的差距馬上就暴露無遺了!即便當時最厲害的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其射程依舊不及英國的阿姆斯特朗炮。
4. 明朝時期,歐洲的火炮為什麼那麼厲害
西方火炮在16世紀以後主要的對手就是棱堡、精銳步兵和敵人纖手的戰艦,因此走上了「口徑越大越正義」道路。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大殺器——烏爾班大炮就是大口徑的典型,它發射的石炮彈重達1500磅,每天只能發射7發炮彈,是一個使用火葯的巨型投石機。
面對這種巨炮的威脅,西方各國展開了矛與盾的大賽。在15世紀下半葉的義大利棱堡的雛形開始出現,到16世紀棱堡在歐洲其他地方普及,它的稱呼就是「義大利式」城堡。盾牌的進化也促進了火炮技術的進化,各國君主最將金錢都燒在了打炮上。歐洲當時的君主誰要是沒有專門的炮房,那簡直就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英國的炮房是倫敦塔,法國的炮房是巴士底,而俄國的炮房就是克里姆林宮。為了把敵人的城堡擊穿,也為了防止自己被炮擊,歐洲君主們展開了燒錢大賽,這種自相矛盾的比賽讓西班牙的金銀八成都送到了銀行家手中。
在野戰上歐洲火炮最重要的指爛功能是唯豎漏打亂敵人步兵的陣型,為己方的沖鋒創造條件。在海上,歐洲各國也是「海上前浪推後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15世紀威尼斯人還是海上霸主,16世紀西班牙、葡萄亞就憑著火炮優勢後來居上,到了英國崛起的時代,西班牙的老兵們感覺對面的炮彈密度是勒班陀海戰的20倍。
瘋狂的競爭造成了歐洲火炮技術的總體領先,而不是什麼民族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