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多少艘艦艇
⑴ 當今世界上哪幾個國家擁有航母各多少艘
目前,世界上有9個國家擁有現役航母,總數共26艘,具體情況如下:
美國航母最多,共12艘,其中「尼米茲」級9艘,分別為「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杜魯門」號、「里根」號。「小鷹」級3艘,為「小鷹」號、「企業」號和「肯尼迪」號。
俄羅斯現有航母1艘,名叫「庫茲涅佐夫」號。英國有2艘航母,分別為「卓越」號與「皇家方舟」號。 法國共2艘航母,分別為「戴高樂」號和「克萊蒙梭」號。義大利也有2艘,為「加里波第」號及「加富爾」號。巴西共2艘航母,分別為「米納斯吉拉斯」號與「福煦」號(法國建造)。印度共有3艘航母,分別為「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泰國現有1艘航母,為「加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西班牙現有1艘航母,名叫「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只。它攻防兼備,作戰能力強,能遂行多種戰役戰術任務,很具威懾力,因而倍受世界海軍的器重。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不少專家認為,航空母艦已成為一個國家軍事、工業、科技水平與綜合國力的象徵。
航空母艦按其所擔負的任務和艦載機性能分,有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按噸位分,有大型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6――9萬噸以上)中型航空母艦(3-6萬噸)和小型航空母艦(3 萬噸以下);按動力分,有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和核動力航空母艦。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是美國1982年建成的「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該艦排水量9.5 萬噸,編制官兵6000多名,裝備飛機95架。
世界上目前最長的航空母艦是1987年服役的美國「西奧多。羅斯福」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長360米。
目前世界上現役航空母艦共26艘,在建4艘;下升機母艦3艘;兩棲攻擊艦15艘,在建2艘。
航空母艦從問世至今,世界上建造過的有8個國家,即英國、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俄羅斯(前蘇聯);擁有過國家達14個,加上正建造的泰國,總計將達15個。建成服役的各種類型的航空母艦總數,據統計為300餘艘;其中艦隊航空母艦佔45%,護航航空母艦42%,水上飛行母艦6%,直升機母艦2%,兩棲攻擊艦5%。航空母艦以其迅猛發展之勢,在本世紀的艦艇發展史上,寫下了璀璨奪目的篇章。
在軍艦上搭載飛機的初衷,是想用飛行執行偵察任務。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於1910年11月14日駕機從「伯明翰」號輕巡洋艦起飛,2個月後又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巡洋艦上實行了降落。英國海軍不甘落後,在1912年底進行了將輕巡洋艦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的實踐,1914年還將一艘運煤船改建成「皇家方舟」號水上飛機母艦。接著又幾次三番地改造「暴怒」號,不斷摸索飛機直接從艦上起降時飛行甲板和上層建築的最佳布局,並在1918年9月建成一艘由客船改建的具有全通式飛行甲板的「百眼巨人」號。英國人的得意之笑是1917年4月就開始著手設計「競技神」號,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從一開始就按航空母艦設計建造的軍艦。美國人到1922年2月才將運煤船「木星」號改建成「蘭利」號航空母艦。而日本海軍卻捷足先登,於1922年12月建成的「鳳翔」號,由於它是改裝的,並趕在「競技神」之前服役,因此它被認為是世界上專門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航空母艦的初創階段。
1922年初,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簽約,協定除對各國航空母艦總噸位的限額作了分配外,還給航空母艦每一次正式下定義。當時把標准排水量在1萬噸至2.7萬噸、為裝載和起降飛機的專門目的而建造的軍艦定義為航空母艦。根據條約規定的特別條款,美國把在建的2艘戰列艦改建尤了「列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日本改建成了「赤城」號和「加賀」號:英國改建成了「勇敢」號、「光榮」號,並對「暴怒」號進行了翻新大改裝;法國則改建了「貝亞恩」號。20年代是航空母艦的改建階段。
30年代,美國建成了「突擊者」號等共5艘,並著手埃塞克斯級的研製;英國於1935年3月開工建造該艦的改進型光輝級;日本更是磨刀霍霍,相繼建成了「龍驤」號、「蒼龍」號、「飛龍」號,並開工建造「翔鶴」號和「瑞鶴」號。這一時斯是航空母艦的發展階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大顯身手,它宣告了「大艦巨炮」主義的破滅,一舉取代了戰列艦,確立了自己在艦隊中的霸主地位。
航空母艦作戰有三個迥然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是從屬於戰艦的,其基本任務是保護戰斗艦中免遭攻擊,起著艦隊的眼睛和大炮火力延伸的作用 ;英國「光輝」號航空母艦空襲塔蘭托港,表明了航空母艦戰術的重大改變。在第二階段,由於日本航空母艦成功地襲擊了珍珠港,使美國海軍損失慘重,但美國卻順應形勢,果斷、快速發展航空母艦,艦隊作戰從屬於航空母艦的要求;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戰爭中斯其他一些海空作戰地,都是按此原則進行的。第三階段,美國航空母艦在殲滅了日本艦隊之後,又頻頻空襲日本本土,快速 航空母艦不僅主宰海洋,同時也成了伸向陸地的手段。
戰爭期間,作戰雙方都竭盡全力,開始了規模空前的建造航空母艦大競賽,共建成170餘艘。
二級大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數量發展暫處低潮,但在質的提高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噴氣機、核武器和導彈技術即對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對航空母艦的生命力提出了挑戰。
高性能艦載機需要航空母艦為其提供更大的起降場地和更完善的支援保障,美國憑借它的強大經濟實力,決定發展一型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的重型航空母艦。福萊斯特是專為裝備噴氣機而設計的,並為改善適航性,首次採用了封閉式艦首,設有斜角甲板,4台蒸汽彈射器和4台升降機,從而形成了現代美國航空母艦的基本樣式。以該級為基礎,60年代除了派生出小鷹級4艘外,還發展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企業」號的服役,使航空母艦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紀元。隨後,美國著手建造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載機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前逐步取代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盡管彈道導彈核潛艇使航空母艦的戰略地位下降,但美國海軍認為,多用途攻擊型航空母艦由於具有強大的攻防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因而仍然是進行常規戰爭或局部戰爭的核心兵力,是實現其全球戰略和保持海上優勢的重要力量。作為當前乃至下世紀初的主力艦只,尼米茲級的主要任務是:奪取並保持制海權和作戰海域的制空權,對海上和陸上目標實施攻擊,封鎖海區,保衛海上交通線,支援兩棲登陸作戰,以及炫耀武力,實施威懾等。
英國限於經濟實力,一方面把二戰期間未建成的航空母艦繼續完工,自己用幾艘較精銳的,另一方面把精簡下來的多餘航空母艦賣給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國,使得戰後形成一次航空母艦大擴散。英國新建的航空母艦數量雖少,但在此時期對現代航空母艦的關鍵技術卻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就是斜角甲板、蒸汽彈射器、助降鏡、垂直起降飛機、滑躍起飛等技術。
1975年英國批准了鷂式飛機派生為「海鷂」艦載機的計劃。「海鷂」能垂直、短距起降,這樣可縮短飛行甲板長度,並省去笨重復雜的彈射器和攔阻裝置,從而可以大幅度地縮小母艦的尺度。到70年代後期,英國一共新建了3艘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該級艦標准排水量控制在2萬噸范圍內,造價只及尼米茲級的1/10.「海鷂」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的研製成功,也為義大利和西班牙效仿發展此種輕型航空母艦開辟了一條新路。
無敵級的主要使命是反潛,其次是在特混編隊中作為指揮艦,協調編隊中各艦艇戰斗,或用於協高岸基飛機支援特混編隊;此外,該級艦還具有一定的為特混編隊提供區域防空的能力。
在美國航空母艦的兩種風格中,法國根據自己的海軍戰略,堅持發展中型航空母艦,並向核動力方向發展,到本世紀末「戴高樂」號建成時,法國將成為繼美國之的後,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
蘇聯在60年代相繼建造了2艘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主要任務是反潛,到了70年,它又開始建造4艘裝備各種導彈和反潛直升機、垂直起降飛機的基輔級航空母艦,和於擔負反潛和防空任務。1991年建成服役的「庫茲涅佐夫」號則是基輔級的改進型,它裝備了比大型巡洋艦還要強的對空、對艦火力,目的是為了減少航空母艦自身對護航、警戒艦艇的依賴,所以,俄羅斯海軍並不稱其為航空母艦,而把它們稱作重型載機巡洋艦。它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海上作戰,奪取局部制海權。從而使俄羅斯航空艦在世界航母大家族中獨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航空母艦作戰包括陸、海、空三個層次。在海上還可分水上和水下,實際上有四個層次。在現代戰爭中,它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襲擊岸上目標(包括戰略目標),主要是攻擊沿海和內陸的城市、交通要道和樞紐、軍事設施;消滅敵潛艇和水面艦艇,而搜索和消滅敵彈道導彈核潛艇,則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作戰任務;支援登陸作戰和地面作戰;封鎖海峽、基地和港口;以及保護自己的海上交通線。保護已方彈道導彈核潛艇,也是航空母艦的一項特殊任務。
冷戰結束後,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消失
⑵ 每個國家分別有多少航母
目前世界上一共有12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美國(13艘,11艘現役)、英國(3艘)、義大利(3艘)、印度(3艘)、中國(1艘)、俄羅斯(1艘)、法國(1艘)、西班牙(1艘)、泰國(1艘)、巴西(1艘)、韓國(1艘)、日本(?)。世界各國海軍一共有數十艘在使用。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艦,其它國家的航母比美國的小得多。阿根廷在上世紀後期曾擁有過航空母艦,但已於1993年正式退役。
⑶ 古時的西班牙艦隊真的無敵嗎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沒始建於1588年5月的西班牙艦隊包括127艘兵船、運輸船和水手,以及2.3萬名步兵。這一龐大艦隊於1588年5月28日從里斯本出發,7月,在英吉利海峽遭到英國艦隊的迎擊而慘敗。艦隊進入北海,企圖環航蘇格蘭與愛爾蘭返回西班牙,結果在途中遇到風暴,半個艦隊被大海吞噬,人員損失近萬名,西班牙從此喪失海上霸權,英國逐漸取而代之。
16世紀上半葉的西班牙,是當時歐洲的第一強國和最大的殖民帝國。它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並藉此建立了橫跨大西洋、縱越地中海的海上霸權。它的版圖除西班牙本土之外,還包括義大利南部、尼德蘭、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非洲的突尼西亞和亞洲的菲律賓,一度自詡為「日不沒的世界強國」。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於1530被選為「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了頭戴多頂王冠,名噪一時的封建帝王。
1556年,查理五世之子腓力繼位為西班牙國王,稱腓力二世,他作為歐洲第一強國的統治者,自命為執行上帝意志的衛教士,出動海陸軍連年征討攻殺於外,遍豎宗教裁判所火刑柱於內,操縱耶穌會的間諜兇手們作亂於敵後,充當了16世紀下半葉天主教勢力向宗教改革運動猖狂反撲的元兇。
腓力二世對英國的日漸崛起感到不安。尤其使他感到難以忍受的是英王伊麗莎白為打擊西班牙的西歐霸主地位,竟然縱容和支持英國海盜襲擊西班牙的海上商船和海外殖民地。1577年至1580年,英國著名的海洋大盜德雷克在其第一次環球航行中,竟然把西班牙殖民者存放在南美洲沿岸各港口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搶劫一空。西班牙政府聞訊後,強烈要求英國女王對德雷克處以海盜罪。可是,伊麗莎白不但沒有照此辦理,反而冊封德雷克為男爵,伊麗莎白的這一作法大大激怒了腓力二世,從而加深了英西兩國之間早已存在的矛盾。
腓力二世決心與伊麗莎白女王決一雌雄。1588年5月底,腓力二世派出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里斯本出海遠征英國,這支艦隊被命名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它擁有134艘艦只,總噸位57868噸,裝有2431門火炮。艦隊有船員8766名,搖槳奴隸2088名,還有21855名士兵及300名教士。「無敵艦隊」中的巨型戰艦如樓宇一樣高聳水面,外表巍峨壯觀,但實際上體大笨重,航行遲緩,直到7月21日,才駛進英吉利海峽。「無敵艦隊」的司令西頓尼亞,本是個陸軍將領,不僅沒有任何海戰的經驗,甚至還要暈船,同「無敵艦隊」相比,英國艦隊的准備略顯不足。在把王室、各類船主、商人以及海盜的所有艦船集中起來之後,英國艦隊共約有140艘艦船,但在大型戰艦的數量和總噸位方面均遜於「無敵艦隊」。然而,同西班牙艦隊相反,英國艦隊的艦只小而狹長,去掉了船樓結構,加強了艦炮火力,具備快速輕便,長於攻擊的特點。整個英國艦隊共有作戰人員9000人,全部都是水兵。更為重要的是英國艦隊擁有一位稱職的司令——海軍上將霍華德,而出身於海盜的著名海軍將領霍金斯和德雷克則擔任艦隊的副司令。
伊麗莎白女王對前線的視察,極大地鼓舞了英軍官兵,前線的將士士氣大振,決心與「無敵艦隊」一決高低。7月22日,兩國艦隊開始接觸,西班牙「無敵艦隊」為發揮自己艦載步兵的作用,力圖接迎英國艦隊,展開短兵相接的搏鬥。而英國艦隊則發揮自己快速靈活,火力兇猛的特點,避免同西班牙艦隊正面交鋒,主要是在英吉利海峽的航路上跟蹤西班牙艦隊,用小規模的艦隊發動襲擊,雙方雖未發生大的戰斗,但西班牙的艦隊卻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經過艱苦的航行和戰斗,「無敵艦隊」終於闖入加來海峽,准備按原定計劃與駐扎在尼德蘭南部由帕爾馬公爵率領的西班牙軍隊會師,然後將其運過加來海峽,在英國登陸作戰,但由於尼德蘭海面已被英國艦隊封鎖,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7月29日黎明,英國兩國艦隊在加來和敦刻爾克之間的格雪夫蘭斯附近海面展開了激戰。英國艦隊採取准確的遠距離炮戰,使射擊技術低劣,主要依靠接舷肉搏戰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喪失了還手的能力,戰至該日下午,西頓尼亞不得不率「無敵艦隊」向佛蘭德爾沿岸敗退。英國艦隊則乘勝追擊,直到艦上彈葯射盡後,方停止追擊,調頭返航。
在格雪夫蘭斯海戰中被打得焦頭爛額的「無敵艦隊」禍不單行,在8月初又遇上了暴風的襲擊。不少船隻沒頂於風流之中,還有一部分船隻被風暴刮散,有的甚至漂流到挪威的澳海岸。西頓尼亞因船隊損失巨大,又見天氣惡劣,不敢再戰,於是率領殘船敗艦駛向北海,繞行蘇格蘭和愛爾蘭折返西班牙。當1588年10月西頓尼亞率殘部回到西班牙時,僅余艦船53艘,葬身魚腹者9000多人,「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英國與西班牙的1588年海戰,以及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沒,對於英、西兩國的歷史發展,對於整個歐洲的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的變化,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對於西班牙來說,「無敵艦隊」的覆沒不但標志著西班牙海上霸權的傾覆,而且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盡管腓力二世把戰爭的失敗歸咎於風暴與海濤,並叫囂將很容易地再建一支艦隊。但「無敵艦隊」沒有能夠再生,西班牙也沒有能夠再掌海上霸權。其歐洲第一強國的地位,也隨著「無敵艦隊」的覆滅而開始衰落。1589年,腓力二世出兵干涉法國胡格諾戰爭,後遭失敗被逐出法國。而自1567年開始的對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血腥鎮壓,綿延幾十年不得結果,最後終於1609年由腓力二世和尼德蘭北部聯省共和國(即荷蘭共和國)締結停戰協定,在事實上承認了荷蘭共和國的獨立,西班牙在尼德蘭的統治終被推翻。在17世紀上半葉的歐洲30年戰爭中,西班牙作為德國皇帝的盟國最終戰敗。從此西班牙便一蹶不振,不得不退出歐洲強國的行列。
無敵艦隊的覆沒標志著海上強國西班牙的衰落,英國的日不落帝國時代的開始。但這次海難給我們的感觸太多了。假如腓力二世不是那麼昏庸,假如不是麥克納西多尼亞率艦隊出征,假如……但歷史事實不會重來,後人也難有從中吸取這血淚的教訓。想一想,就是皇帝和公爵的昏庸無能,才使那麼多英勇的西班牙戰士無端地殞命大海;正是公爵的無知,才造成了艦隊的軍事失敗和誤入歧途,終為風暴所滅。禍在人而不在天。當時的西班牙人已沒有了先輩的開拓精神,因而西班牙的衰落也成為歷史之必然。只是這一海戰使西班牙元氣大傷,再無力與英國抗衡,加速了其衰敗的過程,由此可見,人在事中是起如何大的作用啊!
當今時代的競爭,關鍵在於人才的競爭。無敵艦隊與其說毀於天意,不如說是毀於腓力、公爵之類的手中!
⑷ 西班牙大帆船的艦隊體系
西班牙大帆船的發展解決了從新大陸到本土的財富回運的滯後以及護航需求上升等問題,這成為西班牙海軍在歐洲海域的主要成就,還有另外的一項進步,大帆船常常是一支艦隊的組成部分。在西班牙剛剛開始在新大陸展開殖民的十年間,船隻常常是獨自穿越大洋,1522年,西班牙的船主們開始請求獲得王室的保護,於是,艦隊體系誕生了。往來於大洋間的商船需要支付一項稅收,這筆錢被用來建造戰艦來保護航行的商船。起初只是給西班牙和亞述爾群島之間的航線提供護航的,但1526年,國王頒布了護航法令,護航戰艦提供了更好的保護,整個大西洋航線的商船都能夠被艦隊保護。從那以後,護航戰艦有序的從西班牙出發,直達美洲,每次都由一艘武裝克拉克帆船提供保護。盡管還是有一些船隻冒險單獨航行,但不斷加重的經濟處罰使得這種行為變得越來越少。
1555年左右,不斷增加的私掠威脅迫使稅收被提高用於維持每次四艘戰艦的護航。到了下一個世紀,一個正規的高度組織化的越洋護航體系為西班牙本土和新大陸間的兩條每年一度的航線提供服務,一條是航行到加勒比海岸的,另一條是到新西班牙(今天的墨西哥)的。每年四月護航艦隊啟航開往新西班牙,八月的時候開往加勒比海岸的艦隊也起錨了,它們都往西南方向進發前往克拉瑞斯並越過伍德沃德群島的南端。裝滿了墨西哥的白銀、東方的香料、瓷器和其他商品後,新西班牙的艦隊將在維拉克魯茲過冬,第二年夏天,它們會航行到哈瓦那。同樣的,在波爾圖收集了秘魯白銀製品年稅後,加勒比海的艦隊前往卡塔赫納過冬,然後,在返回本土前,它們也會先停留在哈瓦那。一般來說,兩只艦隊會在十月和十一月間分別回到西班牙,來年它們又將出航。西班牙王權越來越倚重這種年度遠航所帶來的白銀、黃金以及貴金屬礦石,收入的增長支撐著西班牙在歐洲的霸權。
艦隊中西班牙大帆船的航線並不是和商船完全一樣的,當艦隊到達加勒比海後,作為艦隊中的護航戰艦,西班牙大帆船將直接前往哈瓦那和前一年到達的艦隊匯合,這意味著大帆船往往不需要在美洲過冬。艦隊本身常常是只由商船組成的,在得到大帆船加入後,它才會成為有保護的護航艦隊。
作為護航艦隊中護航戰艦的大帆船往往是從西班牙本土艦隊(從1580年起被稱為大西洋艦隊)中淘汰下來的二等戰艦。在葡萄牙分艦隊(本土艦隊的主力)擁有了大帆船後,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大西洋艦隊發展成為一支常備的海軍力量。除了核心的葡萄牙分艦隊外,艦隊還包括三個以上的分艦隊,基地分別在塞維利亞、卡蒂茲等地。艦隊由王室的戰艦和租賃的戰艦組成,雖然艦隊中大帆船的數量往往不多,但它們卻成為了整個艦隊進攻的核心力量。舉例說來,1588年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擁有120艘戰艦,其中西班牙大帆船隻有20艘(剩下的都是些克拉克帆船、武裝商船、地中海帆船和其他小型帆船)。盡管大帆船的數量在17世紀早期有所上升,不過艦隊中帆船的種類依然很繁多,這意味著西班牙大帆船僅僅被小股的作為護航戰艦在加勒比海使用,更多的主力成為了西班牙艦隊的一部分駐守在本土。另外,在1625年和1629-1630年,從本土艦隊分離出來的完全由大帆船組成的艦隊還被派往過美洲執行一些特別的任務。作為一種通用的戰艦,西班牙大帆船可以出現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它是維護西班牙王權利益的仲裁者也是西班牙海洋帝國保衛者。
⑸ 1588年時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的旗艦叫什麼總司令又是誰
呵呵,咱也當回老學究啊,也算沒白學這世界近代史,要不先告訴你問的,當時的無敵艦隊旗艦:旗艦「聖·馬丁」為首戰鬥力最強的「蓋倫」船隊,總司令: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A.佩雷斯·德·古斯曼
(附:無敵艦隊資料:(Invincible Armada)1588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遠征英國的一支艦隊,由130條戰艦和7000名水兵、2.3萬名步兵組成。自16世紀中葉起,英國經常在西班牙殖民地進行走私貿易,搶劫西班牙運送金銀的船隊並襲擊西班牙殖民據點。腓力二世建立了這支艦隊,伺機進攻英國本島。)
1588年5月,無敵艦隊在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A.佩雷斯·德·古斯曼的率領下進入英吉利海峽。在朴次茅斯海面附近,與英國海軍上將C.霍華德及海軍中將F.德雷克率領的英國艦隊相遇。英軍採用火燒連船的戰術,大敗無敵艦隊。後無敵艦隊從英國北海繞過蘇格蘭和愛爾蘭返回西班牙,中途又遇風暴。在這一戰役中,無敵艦隊損失32艘戰艦和1萬名士兵。從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權為英國所取
1588年英、西為了爭奪大西洋的海洋霸權,雙方是劍拔弩張,但是當時英國作為一個剛資本主義萌芽的新興國家,怎麼是也取得眾多殖民地的西班牙對手,西班牙很惱火這新起之秀,西班牙國王腓力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派出了當時顯赫大西洋的艦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無敵艦隊」,想在英國本土登入,吞並英國。但是畢竟腐朽的封建國家從內部都滋生失敗的因子,當時的無敵艦隊的艦長狂妄的聲稱不消兩月英國將在大西洋沿岸銷名。當時的英國傑出海盜德雷克,巧妙的消滅了這看似不可戰勝的艦隊,好了來點歷史史料吧。
16世紀歐洲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進一步引起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殘酷的宗教戰爭,從而使天主教國家西班牙和新教國家英格蘭的矛盾公開化。1587年4月英國艦隊侵犯西班牙加的斯港,並擊毀18艘防守槳船。隨後西班牙國王腓力決定派遣一支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征英國。於是1588年7月31日,西、英兩國艦隊在英吉利海峽展開決戰。
西班牙無敵艦隊擁有20艘大型「蓋倫」船,40艘武裝商船,連同其它艦船共130艘,1100門火炮,不少為50磅中、短程短炮身加農炮,其中每艘葡萄牙「蓋倫」船上配備火炮50門,但大多數只能發射14磅或更輕的炮,船員29700名。英國海軍原僅有34艘戰艦,為這次海戰又集中了一批海港城市的武裝商船,形成有197艘船的實力可觀的一支艦隊,2000門火炮,不少為18磅遠程卡巴林炮,「蓋倫」船上還配備了3-4門能射出30磅重炮彈的重炮,每個舷側則有20門發射17磅炮彈的大炮,船員16000名。英國艦隊由海軍大臣霍華德任總司令,德累克為副司令。英軍戰艦輕捷,可作逆風航行,操帆技術上乘,艦上全是水兵和炮手,戰艦的機動性、甲板戰斗准備和火炮射程方面佔有明顯優勢;西軍戰艦均為老式的、行動遲緩、不會作逆風航行的「蓋倫」船,且艦炮數量較少,艦上還乘有不少不善海戰的步兵,但無敵艦隊的舷側炮總體火力站優勢。
一開戰,無敵艦隊就排出了固若金湯的半月形戰陣,以旗艦「聖·馬丁」為首戰鬥力最強的「蓋倫」船隊屹立在半月形凹面中央運輸船隊的正前方。然而由於英國軍艦優越的逆風揚帆能力,使無敵艦隊多次占據的上風位置轉瞬間又被迫處於不利的下風一側,於是英格蘭艦隊得以有效發揮其擅長的遠距離炮擊,但因射程過遠,不能重創西班牙艦隊,僅俘獲了兩艘「蓋倫」戰船。而無敵艦隊雖有重炮,但射程過短,英艦一直保持上風位置,又選擇遠程射擊,故西班牙艦隊的炮火幾無奏效。8月7日夜,西風大作,已經彈盡的無敵艦隊在加來港錨泊,英軍派出8艘火攻船突然出動,無敵艦隊猝不及防,慌忙逃竄。次日在格拉夫林附近海面,英艦的近程炮擊使在火攻中發生大火災的無敵艦隊遭受重創。在逃回西班牙的途中,有40艘艦只在海上沉沒,至少20艘船觸礁失事,艦只和人員損失一半。
這次海戰是天主教主要擁護者與耶穌教主要擁護者之間的一次全面對抗,也是帆船艦隊間作火炮遠距離對攻的第一次大決戰。英軍在實戰中檢驗了其創造的帆船海戰戰術理論的先進性。無敵艦隊的慘敗標志著西班牙衰落的開始。而英國在海戰後受到鼓舞,在商業、探險和開拓殖民地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的進展,成為「伊麗莎白」時代的特徵。
⑹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有航空母艦各有多少
世界上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有:阿根廷、法國、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國、英國和美國以及日本、韓國。
美國:共擁有「小鷹」級、「尼米茲」級和「企業」級在內的13艘大型航母(現役11艘)。
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系列,現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
法國:現役只有1艘3.6萬噸級「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俄羅斯:現役只有1艘排水量為6.5萬噸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
義大利:現有
「加里波第號」「加富爾伯爵號」「凱沃爾號」3艘輕型航母。
西班牙:現有1艘滿載排水量1.69萬噸的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
印度:3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蘇聯建)。
韓國:現有1艘滿載排水量1.9萬噸的「獨島號」輕型航母。
巴西:現有「聖保羅號」一艘航母。
泰國:現有1艘航母,即1997年8月從西班牙購買的滿載排水量為11485噸的「加克里•納呂貝特號」輕型航母。
日本:現在自稱擁有3艘「大隅」級「輸送艦」,其規模和作戰能力接近航母。另有1艘所謂的--16DDH「直升飛機驅逐艦」「日向」號。
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號航空母艦是阿根廷海軍最大的戰艦,也是阿根廷唯一一艘航空母艦。該航空母艦原為英國皇家海軍「巨人」級航空母艦,1948年荷蘭購入並改裝,後於1968年10月又轉賣給阿根廷,1969年2月開始在阿海軍中服役。該航母雖經過三次現代化改裝,但性能仍然較差。阿海軍原計劃80年代末期對它再進行一次現代化改裝,後未進行。
中國:曾從烏克蘭購買了瓦良格號。
⑺ 西班牙「無敵艦隊」是怎麼回事
英國與西班牙原來一直保持著十分密切友好的關系。可是在16世紀初,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的一段婚外戀情卻在兩國之間埋下了禍根。到新教徒伊麗莎白一世繼承了英國王位以後,兩國因爭奪一個叫尼德蘭的地方,使矛盾達到極至。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英、西兩國在海上發生了一次次沖突。到1588年,兩國之間的海域爭奪戰開始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親自組織海上艦隊,伊麗莎白也利用一切力量對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她組建了一隻由海盜組成的艦隊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展開海上戰爭。戰爭從1588年打到1604年。1603年3月24日,伊麗莎白一世逝世後,繼位的詹姆士一世同西班牙結盟。戰爭終於結束了。一個王牌的艦隊被一個以海盜為主的雜牌軍打敗,這種強者敗,弱者勝,以少勝多的結局,一直是歷史學家和軍事研究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1588年5月的一天,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得意洋洋地站在窗前,遠處海面上,強大的「無敵艦隊」正要出發。這次遠征的目的地是英國,腓力二世命令他的艦隊要消滅英國海軍,直取倫敦。
當時的西班牙海軍,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它由134艘艦船、3000多門大炮、8000多名水手、2萬多名士兵組成。而英國海軍則是由海盜小船拼湊成的,實力比無敵艦隊差遠了。因西班牙海軍司令命令自己的艦隊一字排開,耀武揚威地向英國開去。
英國方面得到消息後,立即做好了戰爭准備。霍華德勛爵擔任海軍統帥,他的副手是海盜德雷克和豪金斯。這兩人可是身經百戰的海盜頭子,跟西班牙人多次交手,很了解對方的弱點。
英國的艦船體積比較小,但很靈活,速度也快。火炮的威力雖然沒有西班牙的厲害,但射程較遠。豪金斯對英國海軍戰術進行了改進,建立了縱隊占術,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無敵艦隊一出發,就被英國海軍盯上了。
德雷克決定給無敵艦隊一個「下馬威」。當無敵艦隊停在加萊港的時候,趁夜黑人靜,海面上颳起東風的時機,他點燃了6艘塗滿了柏油的舊船。六條火龍沖向了無敵艦隊,西班牙人一片混亂,艦隊倉皇砍斷錨索,四處逃竄。艦船失去錨,只能隨風漂流,被英艦又追又打,沒有正面交手就死傷慘重。
事情沒有就此結束,英國決定徹底打敗無敵艦隊。兩天以後,雙方在加萊附近海面上展開了決戰。英國海軍充分發揮自己靈活迅速的優勢,他們先在遠處向西班牙海軍開火,西班牙的大炮雖然威力強大,但射程很近,打不著英國艦隊。這時,高大的艦船成了累贅,躲閃不方便,一字排開的隊形更是不利於戰斗,艦船之間不能相互接應,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激烈的海戰持續了整整一天,雙方彈葯都打光了。西班牙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好不容易有一些艦船逃出英國海軍的炮火攻擊。但在他們逃跑的途中又遇到了風暴,又經受了一次重大的打擊。當腓力二世見到自己的「無敵艦隊」時,眼淚都流下來了,「無敵艦隊」只剩下了43艘破破爛爛的船。
英國艦隊大獲全勝,他們沒有損失一條船就打敗了「無敵艦隊」,英國海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海軍。
⑻ 1588年5月末,西班牙「無敵艦隊」共有艦船多少艘
1588年5月末,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揚帆出航,遠征英國。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多人,搖漿奴隸2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