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仔的墨西哥是什麼意思
『壹』 美國牛仔文化誕生地是哪裡
牛歷櫻仔文化起源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牛早辯仔的精神是「自由」,這自由二字大約等同於隨心所欲,我行我素,人性本真。這樣的境界,可能人人都渴望,但未必人人都可及。管你是什麼身份、地位、年紀、高矮、胖瘦,人人平等,世界大同,詮釋出的人絕對是本色的肢睜叢自我,濾去了其他……發掘牛仔褲的精髓,也是現代人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勇敢、堅毅、不畏艱險、百折不撓
『貳』 請問牛仔褲的USA6,MEX28是什麼意思 急!謝謝
美國6碼,墨西哥28碼
『叄』 美國有西部牛仔,那墨西哥有嗎
西部牛仔本來就是墨西哥的,那邊的好多土地也是墨西哥的,二戰的時候被美國佔去。
『肆』 牛仔褲標簽上的幾個英文單詞都是什麼意思 EUR IT UK MEX 上面四個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順序是 eur歐洲 it義大利 uk英國 mex墨西哥
『伍』 速度與激情3台詞,「你也應該看過那些老西部片,牛仔都跑到邊境的另一邊,這里就是我的墨西哥"是什麼意思
韓的意思是,東京對他來說就敗啟裂像當年的墨西哥,他要在東京爭到一片屬於他的地盤,就像那些老旁神西部察閉片里的牛仔,為了地盤爭的死去活來。
『陸』 「牛仔」這一的來歷....
因為他們是美國放牛娃。騎著馬來放牛。
給你轉個美國放牛娃的資料。
=======分割線=======
要說美國牛仔,得先說說美國的牛。
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美國的牛則是歐洲的後代。美國的牛最早是由哥倫布帶去的。當時,他把西班牙牛帶到西印度群島和中、南美洲沿海一帶。1525年,西班牙種的牛開始從西印度群島引入北美大陸。1611年,英國人又把數量眾多的牛運到弗吉尼亞的
詹姆斯城,從此英國種的牛便在北美大陸廣泛繁衍,那裡出現了很多養殖點。
1540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羅納多橫渡大西洋去北美尋找傳說中的「瑟博拉七寶城」,他還帶了500頭牛,這些牛被運到今天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一帶。
此後,牛群不斷繁殖,逐漸遍布今墨西哥北部和哈利斯科州,到17世紀初,哈利斯科的牛已達到10萬多頭。
總之,美國的牛從東面和南面兩個方向進入,逐漸流布全國。18世紀初,牛群出現在美國的俄亥俄和肯塔基。肯塔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草地,又稱青草州。與肯塔基相鄰的伊利諾伊州則被印第安人稱為「草原之國」,這里是牛的樂園。到19世紀中期,那裡馴牛養牛的技術已經十分高明。南北戰爭之後,牛群又向西推進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廣大草原,那裡成了「牧牛王國」。
從南邊墨西哥進入的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19世紀後期,德克薩斯州已有5000萬頭牛,是美國養牛最多的州。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得克薩斯人便把大量牛群往北驅趕到堪薩斯的鐵路邊,然後轉銷美國各地。當時還有專門的「牛道」和「牛鎮」,「牛道」是
「牛群」走的道路,「牛鎮」則是沿途的歇腳站。
牛群長途跋涉,跨州越縣,當然需要人帶領、照管,這種人就是「馬背上的英雄」——牛仔。
在漫長艱辛的旅程中,牛仔必須能吃苦耐勞,同時還要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能應付途中改手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和危險。首先要管束半馴服的牛,特別是性情凶野的西班牙牛,牛仔跟在牛群旁邊,緊緊盯住它們,一刻也不能放鬆。沿途還要留意狼群等野獸和毒蛇、毒蟲的襲擊,防範印第安人的冷箭、標槍。有時候可能會突遇大雷雨,電斗攔閃雷鳴往往會導致驚群,牛亂奔亂竄,牛仔就要沉著地兜轉它們,圍成圈子,消除驚恐。
牛仔長途趕運牛群如同大規模的行軍。押送特大牛群的牛仔們要嚴格分工,各司其職。常常有兩個最有經驗的人擔任總指揮,一個通訊員,前後左右負責傳遞消息。另外還有「游騎」,前後空殲胡左右靈活巡視,「翼騎」在隊伍兩邊行進,「尾騎」殿後,專管小牛、病牛和懶牛。
牛仔,有的本身就是牧主,但多數是牲畜商人的僱工,他們在美國東部居民的向西遷移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牛仔的長途放牧,本身就帶有開拓性,他們為西進的人直接開辟了道路。
19世紀末,美國的交通運輸日益發達,牛仔的地位漸漸降低。他們紛紛轉行干別的工作,人們越來越少見到他們矯健的身影了。但是他們的奮進、開拓精神卻一直激勵著美國人。
人們常把牛仔和「牛仔褲」聯系在一起,其實,當年牛仔最突出的標志倒不是「牛仔褲」,而是他們的帽子。牛仔常戴墨西哥式的寬邊高頂帽,這種帽子用途很多,既有利於遮擋烈日風雨,休息時還可以抓起來作枕頭,甚至可以舀水喝。牛仔褲,最初是在19世紀50年代初的美國西部出現的。19世紀40年代,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人們紛紛趕去淘金。有個名叫利維·斯特勞斯的人也趕到加利福尼亞,他原是個布商,隨身帶了些可做帳篷、車篷的帆布。有一次,他發現淘金的人穿的棉布褲子非常容易破爛,於是他靈機一動,便把帶來的厚實的帆布裁成褲子出售,褲子設計成低腰、直筒、臀圍緊小的式樣,大受淘工歡迎。不久,更多的牛仔們也喜歡上了這種服裝,後人就稱之為「牛仔褲」。
『柒』 牛仔文化
美國"牛仔文化"的淵源
牛仔座右銘:"在哪裡生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活"!
根據美國勞工部2003年的統計,全美國牛仔比賽的牛仔工人,平均年收入為1萬9340美元。這樣的收入比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的貧困線高不了多少。在我拍攝的一張張牛仔工人的照片中,我看到了這樣一群人,他們淡薄名利,隨遇而安。他們所居住的鄉鎮,距離充滿各種機會的大都市不過幾小時車程,要想買更好的車,住更好的房子,只要到社區學校修幾門課洞閉冊,再到城裡找一份較象樣的工作,並不困難。但他們不為城市的紙醉金迷所惑,不為別人活著,盡管生活簡單,並不富裕,甚至經常會遇到很多困難,而能保持樂觀,知足常樂。對他們來說,正像這句牛仔名言所說的:「在那裡生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活。
「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是西班牙牛仔文化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後,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放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稱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是貴族、冒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責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而牛仔們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
然而就是這些處在社會最底層、充滿著美國開拓精神的西部牛仔們,形成和完善著自己的牛仔文化,並且身體力行地把牛仔文化發揚光大。他們通納宏常穿著的「制服」——牛仔褲,與牛仔們身上蘊涵的獨立、自由、叛逆、粗獷、豪邁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牛仔褲後來幾乎完全脫離了一條褲子的原始意義,特別是藍色牛仔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態陪的文化符號,持續地嵌入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
平地而起的美國牛仔文化,有別於歐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使自身得到發展。隨著美國的強大,美國的文化開始風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隨電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過許多事實和傳奇故事,牛仔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偉大代表。而牛仔褲及牛仔服飾,就成了美國牛仔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
牛仔文化的延伸:
牛仔比賽,也稱牛斗(Rodeo),在美國已有近150年的歷史。當年牛仔們長途跋涉茫無邊際的大漠荒原,途中休息時,常常靠騎馬套牛比賽來解悶,這種比賽延續至今,是今天美國唯一由本土文化演繹出來的體育項目。
牛仔比賽中最刺激的項目,莫過於騎公牛和烈馬。這種項目是膽識和力量的搏擊。比賽中,牛仔們必須在野性十足的牛背和馬背上騎滿8秒鍾。兇猛狂暴的烈馬和公牛容不得背上有任何東西,那怕你在它背上放上一根短繩或一把土,都會讓烈馬和公牛暴跳如雷,更何況是活生生的一個人?憤怒的野馬和公牛會立即揚起四蹄,用盡全身力氣,不把背上的異物甩下來絕不罷休。而騎在馬背或牛背上的牛仔,則需使出渾身解數,隨著烈馬或公牛狂跳的節奏,爭取在馬背牛背上待滿8秒鍾。當牛仔被兇悍的公牛甩到地上後,瘋狂的公牛並不善罷甘休,還要想法子用尖硬的牛角攻擊已倒地的牛仔,一旁肩負保護牛仔任務的牛斗小丑(Rodeo Clown),會馬上沖上去,將公牛引開,以便倒地的牛仔安全逃脫牛角的攻擊和牛蹄的踐踏。牛仔小丑和牛仔常常被狂躁的公牛追得四處逃命,場面之驚心動魄,總會引來觀眾的陣陣尖叫。
相比之下,摔小牛和套小牛則成了盡顯牛仔們騎術和智能的比賽。在摔牛比賽中,馳馬飛騰的牛仔,像老鷹捉小雞一樣,風馳電掣般從馬背上騰空而起,飛身直撲正落荒而逃的小牛犢,准確無誤地抓住小牛犢的犄角,然後抱住小牛犢,用盡全身力氣,將小牛犢摔倒在地。套牛比賽,則要求牛仔們騎在飛馳的馬背上,手持套索,緊追死命奔逃的小牛犢,准確無誤地將套索套在飛跑中的小牛脖子上,隨之翻身下馬,全力沖向被套住的小牛,用雙手將小牛四腳朝天提起,再摔在地上,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小牛的四蹄栓住。整個過程扣人心弦,觀眾席上總是傳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希望這個答案,你能滿意,如果可以幫助到你,我深感榮幸。
『捌』 牛仔cowboy
「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是西班牙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後,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放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稱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是貴族、冒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絕簡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責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而牛仔們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
然而就是這些處在社會最底層、充滿著美國開拓精神的西部牛仔們,形成和完善著自己的牛仔文化,並且身體力行地把牛仔文化發揚光大。他們通常穿著的「制服」——牛仔褲,與牛仔們身上蘊涵的獨立、自由、叛逆、粗獷、豪邁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牛仔褲後來幾乎完全脫離了一條褲子的原始意義,特別是藍色牛仔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持續地嵌入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
平地而起的美態宏穗國牛仔文化,有別於歐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使自身得到發展。隨著帆卜美國的強大,美國的文化開始風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隨電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過許多事實和傳奇故事,牛仔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偉大代表。而牛仔褲及牛仔服飾,就成了美國牛仔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
『玖』 克薩斯州原來是墨西哥的地盤,美國牛仔是怎麼把它搶過來的
受美國西部大片的影響,您心中的牛仔形象,一定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佩短槍,古銅色的皮膚,帽檐下桀驁不羈的眼神和神秘的微笑。他們馳騁在無垠的荒野中,偶爾會停下來,到小酒吧里來一杯威士忌或者雪莉酒。而那個酒吧,往往聚集著暴徒、 *** 和賞金獵人,會爆發血腥的槍戰,也會傳出悠揚的歌聲……
可您也許想像不到,就是這些熱愛自由的,看似與政治毫無瓜葛的男子漢,曾經在一百多年前建立過一個國家。而他們的傳奇故事,還要從美國與墨西哥的愛恨情仇說起。
01
要說墨西哥,在中古時期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興起於中南部的阿茲特克文明,無論在天文歷法,還是經濟建設上的成就,都令人嘆為觀止。可到了十六世紀初,西班牙人的船隊登陸了墨西哥。西歐人不僅是拿槍炮說話,隨身還攜帶著各式各樣的瘟疫和傳染病。面對無比微小,但比子彈還要恐怖的病菌,原住民成片地倒下,中美洲也很快淪為殖民地。直到整整三百年後,被後世尊稱為 「國父」的米克爾·伊達爾哥·科斯蒂亞帶領民眾走向解放,墨西哥才終於掙脫了西班牙的掌控,成為獨立的國家。
剛剛獨立的墨西哥,除了包括今天的墨西哥本土外,還囊括了如今美國的新墨西哥、德克薩斯等南部大州郡,可謂幅員千里。不過大也有大的難處,墨西哥人口稀少,多數集中在中美洲地區,北部的幾個州加到一起也才幾千人。這幾千人遠離首都,自然屬於爸爸不疼媽媽不愛的那種娃。
美洲獨立戰爭頻發的同時,歐洲大陸也是風雲變幻。十九世紀初,拿破崙挫敗反法同盟,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個人的威望也隨之達到頂峰。不過法國雖然在歐洲強勢,管理美洲的殖民地卻有些力不從心。恰在此時,拿破崙的妹夫所率領的四萬多法軍,在海地的作戰中全軍覆沒。
頗檔陸受打擊的拿破崙索性決定,將美洲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自己則騰出更多的精力經營歐洲。須知當時的路易斯安那是法國本土面積的四倍,而買主美國卻僅付出了區區1500萬美元。拿破崙是傻子嗎?並不是。他是希望美國在獲得路易斯安那後實力進一步增強,從而由西面遏制英國,如此對自己的歐洲棋局也甚為有利。
02
不過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這筆買賣還帶來了一個副作用:擁有了路易斯安那的美國,就此和墨西哥的或蠢族德克薩斯州接壤了。富於開拓精神的美國人興奮地發現,原來在路易斯安那以衫弊西,還有著廣袤卻無人經營的土地。懷揣著對財富的夢想,他們一個個單槍匹馬到這里紮根、淘金,成了最老牌的牛仔。而原本就不多的墨西哥人在當地卻逐漸成了「少數民族」。
那麼問題來了,墨西哥 *** 頒布個法令,制訂個規矩,這幾個州要不要聽?
墨西哥 *** 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開始嚴格控制移民,並對已經進來的美國人實行苛刻的管理。待到1833年,作風強硬的桑塔·安納當選為墨西哥總統,他規定所有在德克薩斯等北部州的美國移民必須學習西班牙語,信仰羅馬天主教,還提高稅務、禁止擁有奴隸。
學西語、改宗教還則罷了,提高稅收和禁止蓄奴卻是實實在在動了牛仔們的乳酪。了解南北戰爭的話,您肯定知道,美國的蓄奴州都集中在南方,直到今天,這些美國南方州白種人的優越心態恐怕也沒完全消除,何況是兩百年前。沒有了奴隸,意味著大片的種植園無人耕種,礦井無人開采,意味著巨額的經濟虧損。德克薩斯的地主們憤怒了,在元老級拓荒領袖斯蒂芬·奧斯汀的領導下,平日里就作風剽悍的牛仔們掏出了腰間的左輪手槍,宣布獨立。
時任墨西哥總統的桑塔·安納原本就是個刀口舐血的軍漢,在墨西哥獨立戰爭中吊打西班牙人,戰功赫赫。他自稱「西方的拿破崙」「祖國的救世主」,人生信條是「不服就干」,面對著德克薩斯日益高漲的獨立浪潮,這位老兄二話不說,親自率兵北上鎮壓,戰爭一觸即發。
三千多人的墨西哥軍星夜抵達了聖安東尼奧市的阿拉莫要塞。說是要塞,其實不過佔地1.2公頃,裡面僅有一座教堂和一座兵營,守軍總共才兩百來人。簡陋的軍備,孤立無援的處境,對手還是有名的戰爭狂,換了平常人恐怕早就慫了。可這不到二百人的德州民兵非但拒絕了投降的通牒,還按部就班地進入各自站位,與墨軍展開了激烈廝殺。
03
在桑塔·安納看來,如此單薄的守軍居然還負隅頑抗,分明是對自己的藐視。他下令將所有炮口對准要塞猛轟,隨後派出1800士兵從四個方向發動總攻。德州民兵毫不畏懼,缺乏炮彈,就用鉸鏈、鐵釘等裝填大炮;人數雖然稀少,卻能以一當十。反觀墨軍,多是臨時招募的新兵,無論戰斗的經驗還是勇氣都差了一大截。正因如此,墨西哥方面兩次進攻都被擊退。
但人數的巨大差距終究無法用個人的戰力彌補,德州守軍被壓縮到了教堂附近。遍體鱗傷,所剩無幾的民兵乾脆沖出掩體,用小刀和槍托與敵人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戰斗從黑夜一直持續到清晨,墨西哥在付出了兩倍於敵傷亡的代價後,總算佔領了阿拉莫要塞。
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要塞爭奪戰,但阿拉莫之戰的影響卻十分深遠。200名德州民兵在戰火中所迸發的鬥志和膽略,大大鼓舞了獨立軍。就在此戰後一個月的聖哈辛托戰役中,後來成為共和國首任總統的山姆·休斯頓高呼著「銘記阿拉莫」的口號,在短短18分鍾內,就以39人的微弱傷亡,擊斃超過700名墨軍,甚至俘虜了桑塔·安納。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墨軍狼狽撤出了德州,德克薩斯獨立的日子終於到來。
1836年3月1日,德克薩斯共和國宣告成立,並將孤星旗定為國旗。孤星旗與美國國旗形式上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僅有一顆鑲嵌在深藍底色中的白色大五角星。正如國旗所象徵的,德克薩斯孤獨地生存在美墨兩國的夾縫中,它的未來應該何去何從呢?
德克薩斯的人口大多是來自美國南方的移民,美國又可以對德克薩斯提供有力的保護,因此加入美利堅成為一州,顯然是德州人的最佳選擇。此後數年中,南部州出身的泰勒和波爾克總統先後上台,在他們的一力促成下,德克薩斯終於加入美聯邦,成為了美國一大洲。
04
德州的加入,看似令美國領土擴張了一大塊,實則埋下了無數隱患。
首先是美墨邊境紛爭愈演愈烈,最終於1846年爆發了美墨戰爭。美國作為戰勝國,雖然在戰後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卻也付出了傷亡近兩萬人,耗資近一億美元的慘重代價,頗有些得不償失。而墨西哥則喪失了大半國土,就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也未能復興。
其次,德克薩斯等南部州的加入,令美國自由州和蓄奴州的矛盾愈演愈烈。猜疑和裂隙的加深,終於引發了二十餘年後的南北大內戰,六十萬美國人在戰火中失去生命,數量超過了兩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死亡人數的總和。
事實上,直到今天,德州獨立的思潮也依然活躍在這些尚武的民眾之中。自認「孤星共和國」子民的牛仔後裔們,多年以來,不僅加利福尼亞一道,試圖脫離美國,實現再度「自製」;還時不時摩托雙槍,在酒吧巷尾爆發大大小小的械鬥。究竟是觀念落後,還是血氣剛勇,本文不再多做評價,權且將其看作是美洲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吧。
『拾』 西部牛仔的由來
西部牛仔的由來:
西部牛仔的稱謂跟美國的牛是密不可分的,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而美國的牛則是歐洲牛的後代,美國最早的牛是由歐洲的航海家們在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時顫禪凳茄旅候帶過去的,最初,他們把西班牙的牛帶到了南美洲的沿海一帶,
後來襲舉,大批歐洲種的牛從西印度群島開始被引入到北美大陸,此後,牛群不斷的繁殖,逐漸遍布了北美洲,到處都出現了很多養殖點。到了17世紀初,總數已達到10萬頭之多,這里是牛的樂園。
龐大的牛群自然需要更多人去管理,因為有著豐厚的利潤,數以千計的人就開始蜂擁而至,其中尤以年輕人為主,他們都在各大牧場里尋找工作。在他們中,有的是中西部農場主的孩子,
有的是尋求冒險的歐洲移民,有的是退伍的士兵,還有來自邊境的墨西哥人以及希望脫離父母獨立的年輕人,這些人就是最初西部牛仔的原型。
(10)美國牛仔的墨西哥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西部牛仔的社會影響
19世紀末,東西鐵路貫穿,牛仔紛紛轉行,他們矯健的身影越來越少見到。隨著交通發達,到了20世紀初,牛仔時代徹底結束。但牛仔時代的結束卻促成西部牛仔精神的完全確立。隨著美國文化的對外傳播,牛仔文化隨文學、電影中的西部牛仔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牛仔們獨特的服裝、語言、歌謠、娛樂方式等經過世人的演繹,成為牛仔文化的標志。牛仔們奮進、開拓的正史野史和傳奇故事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內涵,激勵著一代代美國人。傳奇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