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歐佩克和墨西哥什麼關系

歐佩克和墨西哥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 2023-05-18 23:32:40

❶ 全球十大原油生產國都是誰

歐佩克和俄羅斯官員呼籲世界上一些主要產油國,包括歐佩克內部和外部的產油國形成共識,支持到2018年底前實行限制原油供應的努力。

外界普遍預計,歐佩克將在11月份的下次政策會議上推遲宣布延長原油減產協議的決定。然而,最近幾天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上,因為市場預期國際原油價格將在3月後進一步走高,從而支撐了當前原油價格。

歐佩克和俄羅斯官員敦促全球主要原油生產國採取共同行動,以減少全球原油供應過剩。CNBC以下盤點了全球10大原油生產國:

第十名:挪威

根據聯合組織數據行動(JODI)網站上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8月份,挪威每天的原油產量為157萬桶,低於7月份的日產162萬桶。

第九名:安哥拉

今年8月,歐佩克成員國、非洲第二大產油國安哥拉的原油日產量為168萬桶。這也是該國連續第三個月增加原油產量。

第八名:墨西哥

墨西哥8月份原油日產量為194萬桶,這是該國連續第三個月減少原油供應。

據報道,墨西哥副能源部長表示,歐佩克組織尚未與該國就延長削減原油產量至2018年底的計劃進行協商。

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幾個非歐佩克產油國,都支持歐佩克組織的原油減產協議,希望能耗盡全球原油過剩庫存。

第七名:奈及利亞

根據聯合組織數據行動(JODI)網站的數據,奈及利亞今年8月份的原油日產量為199萬桶。

作為非洲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奈及利亞表示,一旦該國原油產量穩定在該水平之上,其將考慮進行生產限制。歐佩克給奈及利亞和利比亞提供了豁免,因為去年兩國因為內部沖突導致原油產量大幅下降。

❷ OPEC,OECD的成員國目前有哪些簡介一下這兩個組織的情況!非常著急!請大家幫幫忙

OPEC 成員國:
1.阿爾及利亞Algeria
2.安哥拉Angola
3.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4.伊朗Iran
5.伊拉克Iraq
6.科威特Kuwait
7.利比亞Libya
8.奈及利亞Nigeria
9.卡達Qatar
10.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
11.阿聯酋UAE
12.委內瑞拉Venezuela
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輸出國組織散茄

石油輸出國組織(或稱「歐佩克」,OPEC),屬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的國際組織。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為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維護石油收入,1960年9月10日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代表在巴格達開會商議成立一個協調機構,9月1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正式宣告成立,之後成員國由5個增加到13個,即阿爾及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厄瓜多爾、加彭分別於1992年和1996年退出該組織。該組織總部設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現任秘書長為里爾瓦努·盧克曼(奈及利亞前沖運察石油部長,Rilwanu Lukman)1995年1月1日任職。
成員國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和印度尼西亞

OECD即經濟合悄神作發展組織,OECD成立於1961年,其前身是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目前共有30個成員國,包括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意志、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日本、韓國、盧森堡、墨西哥、荷蘭、紐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國、美國等30個成員國。還包括國際能源代理機構、核能代理機構、歐洲交通部長會議、發展中心、教育研究和創新、Club Sahel等6個半自治的代理機構。包括了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佔全世界三分之二。OECD的職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預測世界經濟的發展走向,協調成員國關系,促進成員國合作,經常為成員國制定國內政策和確定在區域性、國際性組織中的立場提供幫助

❸ 為什麼說歐佩克是捍衛產油國權益的戰略聯盟

1.歐佩克——捍衛產油國權益的戰略聯盟01歐 佩 克 是 石 油 輸 出 國 組 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1eum Exporting Countries,英文簡稱「OPEC」)的簡稱,是亞非拉主要產油國為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控制,維護民族權益,於1960年9月在巴格達發起成立的國際專業性組織,擁有世界大部分石油資源,在世界石油市場和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歷史上兩次石油危機和20世紀90年代末油價大幅波動,都是由該組織(或其成員國)引發的。
自1960年9月14日成立以來的40多年,OPEC在穩定國際石油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盡管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成員國存在著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興趣各異,但OPEC成功地將成員國團結在一起,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地實現著OPEC「合作、穩定」的發展宗旨。雖然近年來OPEC的地位有所下滑,但在目前及未來一二十年,它都仍是影響國際石油供應與油價穩定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20世紀60—70年代是OPEC的發展鞏固時期。許多大型國家石油公司的建立逐漸取代了斗襪鬧西方大石油公司對石油生產的控制,使OPEC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作用日益增大。80年代和90年代,受到來自石油需求和供應兩方面的壓力,OPEC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盡管石油市場份額起伏不定,油價下跌,但OPEC仍努力穩定市場,保持其成員國的石油收入。1986年及以後的數年,OPEC出現的重大決定性的政策變化是放棄了固定價格,轉而採用一種對其增加市場份額更為有利的方法,以重新建立它在世界石油市場中的地位。盡管競爭仍在不斷加劇,但這種政策的轉變使OPEC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的石油供應量和市場份額都出現回升。
20世紀90年代,更加平衡發展的油價和OPEC對石油產量的管理,都為後來世界石油市場狀況的改善作出了貢獻。1997年11月,由於亞洲金融危機造成需求下降以及消費國的暖冬氣候和庫存水平高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開始下滑,一直持續到1999年3月,此間OPEC國家損失了大量的石油收入,被迫削減支出計劃。與此同時,國際石油公司掀起了兼並、收購和削減成本的浪潮,從而也削減了他們的投資計劃。油價下跌不僅損害了OPEC和國際石好衫油公司的利益,同時也波及空罩石油消費國。1998年,OPEC和非OPEC國家實施了兩輪減產,但仍然沒能恢復市場穩定。直到1999年3月,OPEC與非OPEC(包括墨西哥、挪威、阿曼和俄羅斯)協議分別減產之後,油價開始回升。這個協議對波動的石油市場的穩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使得OPEC的7種石油一攬子價格從1998年12月的9.69美元/桶上升到1999年底的24.8美元/桶,從而通過有效的供應管理達到市場的再平衡。為了控制過高的油價,同時也為了防止油價下滑,2000年OPEC 3次減產。這些行動再一次證明,OPEC有能力在困難時期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全世界的經濟利益,在穩定石油市場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OPEC佔世界石油儲量的比例OPEC的網址是:http://www.opec.org。

❹ APEC是什麼,opec是什麼

1、APEC為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液源。

APEC國家: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 、泰國、美國、越南。

2、OPEC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60年9月成立。

現有成員國14個,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加彭、印度尼西亞、利比亞、春渣奈及利亞、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突尼西亞。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

(4)歐佩克和墨西哥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1989年11月5日至7日,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1年11月,中國以扒埋悄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1]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

2001年10月,APEC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辦。這是APEC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2014年,APEC會議時隔13年再次來到中國。截至2014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正式成員和三個觀察員 。2017年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越南峴港舉行

❺ 歐佩克對石油工業的有什麼影響

工業經濟學與其成本有部分關系,其中大部分體現在能源(如汽油或燃料油)價格方面,這些石油產品的價格受石油價格、稅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石油價格又受石油生產者的決策影響資料來源:《歐佩克能源報告》,2007;《MEED》,2008。,尤其是他們所願意出售的石油的價格和他們所要並能夠提供的石油數量來決定。所以,如果出現石油供應短缺,油價就可能上漲,而這與石油工業中所有環節都有關系,如較高的運輸費用。而較高的成本會導致經濟增長變緩,經濟增長放緩則會影響到工業發展。從歷史來看,絕大多數非歐佩克成員相對都有優勢——它們不受什麼產量定額的限制,不論是否需要,它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產石油。結果導致近年來非歐佩克成員的市場份額明顯增加,但石油價格依然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市場也不如它們應該表現的那樣穩定。然而,油價在1998年突然下跌,1999年初歐佩克表示,只有通過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的合作才能實現市場穩定。限制產量就是一種歐佩克穩定石油市場的措施。一些非歐佩克成員也實施了減產措施,這樣有助於石油價格止跌回升。這些國家包括墨西哥、挪威、阿曼、俄羅斯。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歐佩克的石油產量佔到了全球石油總產量的40%。
「當歐佩克希望提高石油價格時,很容易,它減產就是了!」
由於石油供給短缺,汽油價格就會上漲,但未來減產的可能性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當石油產量下降時,天然氣公司就開始緊張了。它們害怕石油減少會引起天然氣價格上漲。2001年4月,歐佩克決定把自己的石油總產量每天減少100萬桶。與此同時,美國的消費者突然感到天然氣漲價了。2001年5月14日的天然氣價格每加侖平均漲了1.71美元。2005年6月,歐佩克增產,當增至每天2800萬桶時,每天的增長量就達50萬桶,此時增產已經開始改變石油價格。2005年9月,歐佩克的剩餘產量預計可達每天200萬桶。然而,2006年11月,歐佩克再次減產,每天減產170萬桶,以求使石油價格免於跌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極限值。除歐佩克之外,還有一些國家為世界提供石油,包括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赤道幾內亞、俄羅斯和中國。2008年2月,美國每天從加拿大進口石油達190萬桶(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資料)。歐佩克追蹤這些國家的石油生產,然後評價自己的生產,以期維持自己所希望的每桶石油的價格。許多方面能夠影響天然氣的出廠(泵站)價格,但是燃料價格僅僅是全球經濟龐大格局中的一部分而已。天然氣價格也會對經濟體系中的其他部分造成影響。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價格上漲的即時影響——在你為自己的愛車加油時,你會隨著記數表上飛快的數字滾動而心疼得直哆嗦。還有一些間接的影響:你可能會因昂貴的汽油費而放棄自駕車長途旅行;在決定買車時,你可能不會選擇耗油大王運動型豪華轎車(SUV)之類的車型,而會選擇更為經濟的車型。讓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看看吧。汽油價格的飛漲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經濟體系的通貨膨脹。一旦價格上漲,勢必對經濟體系造成沖擊。昂貴的汽油價格意味著運輸費用的上漲、長途駕駛費用的上漲、乘飛機出行費用的上漲。所有這些成本意味著如果汽油處於高價位的話,那麼,所有你能想像得到的產品都將會漲價。然而,經濟學家並不認為汽油價格是通貨膨脹的標志,油價和食品價格一樣,都是波動性較大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會受到天氣、工人罷工和戰爭的影響。價格的上漲與下跌都取決於全球事件。在觀察通貨膨脹時,經濟學家會把目光放在關鍵性消費價格指數上,它是某些商品價輪念亂格的測量指標,如DVD播放機、旅館房間或大學筆記本,這些商品在短期內的價格都會相當穩定高哪。
誰該為高油價負責?從2007年到2008年,石油價格上漲了79%,觸發了人們對全球性經濟衰退的恐慌。然而,歐佩克該為高油價負責還是高油價是由投機倒把商人們造成的2008年2月2日,一位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的交易人迅速買下了1000桶原油。幾個月後,他將這批原油出售——損失了600美元。這位投機商不僅只是掏了腰包,而且使自己被載入史冊——成為一個把石油價格追至每桶100美元大關的人。今天,海灣的石油生產國能夠期望每天獲得十億美元的額外石油,而西方的石油消費者卻出現了一些抱怨石油價格飆升至每桶145美元的人。歐佩克認為劇增的臘檔需求與受到限制的供應導致了油價的持續上揚。在美國和歐洲,政治家正在呼籲加強對石油市場上泛濫的投機商的監管——正是這些人使商品的真實價格被扭曲了。在美國國會上,被激怒的民主黨人要求設立法律強制性迫使商人們為已喪失活力的市場供應石油。在歐洲,領導者們已經提出了一項全球性禁令,禁止投機商們的石油交易,他們抱怨最近的石油價格是由賭博式投機行為所造成的。英國牛津商業集團(Oxford Business Group,OBG)是設在倫敦的研究與咨詢機構,它認為在石油交易中大量的投機性投資可能會對石油價格產生「明顯的沖擊」。據報道,隨著全球經濟的大衰退,投資人對商品價格的關注程度遠遠大於對傳統資產(如質量或合同)的關注。這種波動就是2008年消費者所面對的史無前例的痛苦的原因。最近交易得手的石油合同,西得克薩斯中質油(WTI)就表現得非常明顯——創下了成交3871項合同的業績,相當於5.62億美元。在同一天,布倫特原油價格已接近每桶144.49美元,自從當天開市以來,原油價格上漲了32.3%。2008年7月11日,石油價格飆升至創紀錄的每桶147.27美元,比2007年的油價上漲了87%。在2007年,近60%~70%的交易是以投機倒把的行為進行的,這意味著交易的並不是石油的消費或石油資源。這可真是個大數目。眾所周知,從理論上講,這個數量可能會更大,因為你可以購買或出售比自己消費量更多的石油。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資金一般在價格評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石油價格繼續上漲,要真正解釋需求量的增加就更加困難了——需求量目前的增加相對平緩了。雷曼兄弟公司的首席經濟師Ed Morse預測,在2008年的第三季度石油價格將在130美元/桶價位處徘徊。然而,該公司相信,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率將達1.2%。根據BP公司的統計年鑒資料,2008年的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率為1.1%。雷曼兄弟公司預計,石油和需求量與國際能源組織的預計相似,它代表著全球27個主要石油消費國的情況。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國際能源組織預計石油產品的需求量到2009年中期將增加1.2%。投資商的辯護人卻聲稱石油價格投機行為與石油真實價格之間並無直接關系。他們指出,來源於新興經濟體增長的需求量,特別是中國的石油需求量的增長起到重要作用,他們不同意歐佩克的觀點——2007年全球的石油增長率為44%,因而應該繼續增加石油產量。?
「2002—2008年間:從20美元到145美元,再到100美元。」
人們提出了許多解釋原油增長的論據,實際上,這些論據都似乎是用來評價目前所看到的石油價位的。常用的機理已不再適用,因為市場正在按其他規律運行。在短期內,儲備水平與價格差異,從價格曲線的一端到另一端,保持著令人信服的態勢。在考慮價格曲線的發展趨勢時,石油需求量的加速增長已經促使人們去開發那些對技術要求更高或者地緣政治條件更加危險的地域的油氣田。此外,石油供應服務量的增加也極大地推升了石油成本。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邊際成本有規律地增加,目前已達65美元/桶。這就剩下了「無法解釋」的20美元/桶,而且其基本原理不能被理解。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口,有人調查了所有微不足道的原因,人們常常含糊不清地將其歸因於「投機倒把行為」投機倒把(一種商業術語)是對虧損風險的臆斷,即一種不能按照正常交易獲取收益的行為。除非在某種特殊的安全財務狀況(不含風險)時才可能擁有某種把握。嚴格地講,這種財政狀況代表著一項「投資」。商業上的投機倒把行為包括購買、囤積,以及儲備物資、保證金、商品、通貨(貨幣)、房地產、金融衍生工具,或者任何可以通過購入時價格有巨大反差的有價證券的短期倒手,或者通過紅利或利息的方式牟取暴利的方式。投機倒把代表著西方財經市場上四種市場角色的一種,它有別於套購保值,長期或短期投資以及套購等行為。。一些解釋更為集中:「它是對損失的美元或者是對美國與伊朗之間持續緊張關系的結構性風險的額外補貼。」雖然這些爭議可能有道理,但卻難以讓那些投機商接受20美元/桶的價位。
「石油重新成為網路上的熱門話題。自從2001年以來,石油價格上漲了697%,這比互聯網股票崩盤前的納斯達克指數上漲得還高。」
那些曾經用於解釋和預測整個20世紀90年代油價變化的機理不靈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據經濟學理論而產生的這一學說指的是價格受需求循環的影響,價格圍繞著生產的邊際成本波動,而這種價格與短期內供給相對穩定但長期看來會有所波動的市場發展相關。顯然,在石油市場上也不再會出現後一種情況,問題就在於生產水平的下降,但需求量卻迅速上升。因此,生產的邊際成本僅僅是在同時期市場供應良好時參考而已。這就是2008年冬天所發生的事情,當時的石油價格跌至55美元/桶。在絕大多數時間里,在一個受限的市場上,你可能會青睞那種較低的價格,即需求與供給處在一條線上的價格水準。在供應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石油價格的上漲就會促使理性的消費者漸漸地限制自己以往大量使用的油料。這可以對價格和邊際成本做出調整。這一過程也是有爭議的,要看清需求量是如何影響石油價格上漲也是非常困難的。對這種明顯遲鈍的反應有兩種解釋。第一,每桶石油價格拉升,只能非常遲緩地傳遞到終端消費者處;第二,生活費用同時上漲也會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在最終分析中,石油價格的明顯上漲是平衡市場的需要。我們將公路燃料需求作為一個例子來看看這種機理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公路運輸在總消費中佔到了約39%的份額,交通行業的燃料需求急劇增加,而代替石油產品的其他燃料又受到很大限制——這就是石油價格走勢分析中關鍵的因素。
石油「平衡價格」平衡價格是一種適當的需求量或服務等於供給量時的價格。的量化。將這些價格的靈活性進行末端對末端的分析,就可獲得與名義上的原油價格相關的需求彈性:在全球水準上約為3.4%[所有的都是在其他各點都相同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均等地增長了100%,會導致現時的零售價格(出泵價格)上漲35%(以美元計),相當於美元的恆量值上漲了20%,進而使消費量下降了3.4%]。假設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真實的收入平均彈性指數就已接近100%。2000—2005年(這是最後一個能夠獲得公路消費指數的年頭),全球真實的GDP平均增長量達到了2.75%。供給方面的增加使得每年公路的燃料需求量增加2.6%。一些預測表明,根據消費者去推斷,生產出的石油平均增長率為10.22%。這只是理論推測,而實際上,石油價格的增長率為13.25%(英國布倫特原油價格),為需求量演變的過程提供了一種關於從21世紀初以來石油價格增加的有利解釋。
由於對價格的響應相當明顯,所以當需求量急劇增長時就會促進生產。顯然,由這一計算得出的理論增長值與實際價格增長並不完全一致,兩種因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1)與長期評價相對應的判斷指數圖,而短期內,對於價格波動的判斷要比對收入變化的判斷進展緩慢(明顯的漲價會迅速對需求量產生影響);(2)有偏見地使用估算的平均世界值。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的年收入依然低於人均5000美元的水準,而那些與GDP相關的消費指數就會大於我們所使用的數值。所以,這些國家就會規范零售價格,因此,價格指數要低於我們的數據。必須用當地的研究結果來為石油價格增長的量值來尋找更加精確的解釋。
中期的石油價格會處於平衡增長的軌道上嗎?在短期內,石油價格應該緩慢地增加(如果美元停止貶值的話)。然而,2008年,產品原料已經得到補充,但市場依然感到有壓力。在經濟增長的大格局下,零售價格體系將不會改變,唯一能夠保持供需平衡的事情就是人們所觀察到的自2002年以來的油價增長。石油價格的增加量也正是這種經濟大格局不如以前那麼明顯的表現,而在以前的經濟格局中,石油的零售價格沒有上升。油價繼續飆升的事實可能會與以模擬為基礎的假設相悖;規范最終價格的體系將不能再承受這種急劇的增長,而且全球經濟增長極有可能受到沖擊。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預言家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後做出的過分悲觀的推論,他們誤解了消費者對合同供應和石油價格上漲的判斷能力。這種方案再次出現了相同的錯誤,對全球經濟、對危機的化解能力的估計出現了錯誤。這種價格增長格局的主要利害關系就在於它能夠與以前的需求量增長格局進行對比。在這兩種極端情況之間,是可能找到妥協方案的。通過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多下工夫並逐漸開發一些可替代能源,我們希望油價在可控制范圍內增長,除非全球經濟受到因其他原因引發的重大經濟危機沖擊時,油價的增長應該得到及時控制。
石油供應的國有化。影響全球石油供應的其他因素是產油國進行的石油資源國有化。石油資源國有化是在國家開始控制石油生產石油供應的國有化是石油生產作業的去私有化過程,這是一種常常與石油的出口限制並舉的措施。根據「PFC能源」的咨詢文件,在全球預測的油氣資源中,僅有7%分布在那些允許私人跨國公司自由支配的國家內,約65%在國有化公司的掌控之中,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或者在俄羅斯、委內瑞拉這些國家的國有石油公司。在那裡,西方石油公司的作業很難開展。PFC的研究表明,政治因素限制了墨西哥、委內瑞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俄羅斯等國的油氣生產能力。沙烏地阿拉伯也限制自己的油氣生產能力,但由於它自己的限定能力不強,所以與其他國家不同。結果並不能用於評價國家的石油勘探能力。埃克森美孚公司就沒有能對它在1981年發現的新油田進行投資。並控制出口權時發生的,對石油資源的預測可能變化極大,目前政治因素已經介入了石油的供應。一些國家正在實施限制。一些正在委內瑞拉從事油氣勘探作業的大型石油公司,由於日益推行的油氣資源國有化,覺得自己已處在一種困難的窘境,這些國家現在已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油氣資源。

❻ 歐佩克的成員國有哪些屬於拉丁美洲的是 屬於東盟的是

中文名稱:石油輸出國組織
英文名稱: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其他名稱:歐佩克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滑談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信伍碰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 宗旨: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出版物《石油輸出國組織公報》(月刊);《石油輸出國組織評論》(季刊);《年度報告》;《統計年報》。 2003年該組織成員石油總儲量為1191.125億噸,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6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員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355.342億噸)、伊朗(172.329億噸)和伊拉克(157.534億噸)。2003年該組織成員原油產量為13.218億噸,約佔世界原油產量的3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員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4.215億噸)、伊朗橘冊(1.865億噸)和奈及利亞(1.060億噸)。
歐佩克組織條例規定:「在根本利益上與各成員國相一致、確實可實現原油凈出口的任何國家,在為全權成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接納,並為所有創始成員國一致接納後,可成為本組織的全權成員國。」 該組織條例進一步區分了3類成員國的范疇:創始成員國——1960年9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的歐佩克第一次會議,並簽署成立歐佩克原始協議的國家;全權成員國——包括創始成員國,以及加入歐佩克的申請已為大會所接受的所有國家;准成員國——雖未獲得全權成員國的資格,但在大會規定的特殊情況下仍為大會所接納的國家。 目前,除去印度尼西亞被暫停opec成員資格以外,歐佩克共有12個成員國,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阿爾及利亞(1969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亞(1962年)、奈及利亞(1971年)、卡達(1961年)、沙烏地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委內瑞拉(1960年)、安哥拉(2007年)和厄瓜多(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重新加入)。此外,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1962年至2008年)和加彭(1975年至1994年)。
以下是一些非OPEC成員的產油國:
* 歐洲:挪威、俄羅斯和英國。
* 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
* 中東:阿曼。
* 非洲:赤道幾內亞。
* 南美洲:巴西。
* 大洋洲:澳大利亞。
* 亞洲:中國、汶萊、哈薩克、亞塞拜然和東帝汶。

❼ 墨西哥屬於歐佩克嗎

墨西哥不屬於歐佩克,是非歐佩克產油國。歐佩克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老世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

歐佩克即石油輸出緩渣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非歐佩克產油國有墨西哥、阿曼、哈薩克、巴林、哥倫比亞、剛果、埃及、俄羅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土庫曼、阿擾含悄塞拜疆、玻利維亞、汶萊與烏茲別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