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打架為什麼舉右手
① 解放軍舉手禮是不是只有一種歷史上有沒有別的
軍事禮節 舉手禮 舉手禮的起源已經不可考證,通常有兩種說法,一是古羅馬軍團士兵(或歐洲中世紀參加比武的騎士和武士)舉手作遮擋陽光狀,以表示對上級(或觀看比武的貴婦)的尊敬;一是與握手的用意相同,向對方顯示自己手中沒有武器。不過,比較正確且有根據的說法是:中古時期的歐洲,當騎士在路上交會時,會以右手掀起頭盔,讓對方看清楚自己,以表示尊敬,而這個動作進而演變為後來的舉手禮。 國際上常見的舉手禮方式是右手五指並攏、手掌伸平,舉至右眉或右太陽穴附近位置,然後放下。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國軍隊中,行舉手禮時手掌的方向通常為向下,英國則是手心向前。大多數國家規定,軍人在戴軍帽時才可行舉手禮,但是美國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等軍隊規定在穿軍服、不戴軍帽的場合也可以行舉手禮。波蘭軍隊的敬禮方式為右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其他三指握拳。 在法西斯時代的義大利和西班牙,以及納粹德國,法西斯黨徒和黨衛軍的舉手禮方式為右臂平舉,略微上抬,手掌平伸,手心向下。這種敬禮方式被認為是源於古羅馬的舉手禮。 舉槍禮 行舉槍敬禮時取持槍立正姿勢,以右手將槍舉至深體中央前方,槍面向後,左手緊握槍之中央,前臂水平,緊靠身體,然後右手移握槍頸,兩眼向前平視,並向受禮者注目。矣受禮者答禮後「禮畢」。依舉槍相反程序,將槍放下,恢復持槍姿勢。 注目禮 俄羅斯、中國、美國等國的軍事條令中,規定注目禮為軍事禮節的一種。注目禮主要用於檢閱或儀仗中不便行舉手禮或舉槍禮的士兵。行注目禮時,敬禮者呈立正姿勢,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通常轉動頭部的角度不超過左右各45度)弊配。俄羅斯軍隊中,敬禮者還要將頭部抬起約30度左右。 禮炮 鳴放禮炮表示好燃敬禮的習慣來自17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由於當時火炮裝填速度很慢,因此一艘軍艦在鳴放火炮之後很長時間才能重新恢復戰鬥力,所以用鳴放禮炮的方式向對方表示己方沒有敵意。當時鳴放禮炮所用的燃葯——硝酸鈉在陸地上更容易保存,因此軍艦每鳴放一響,陸上炮台要鳴放三響作為回禮,而一艘軍艦最多鳴放7次禮炮,因此陸上最多回敬21響禮炮。後來使用硝酸鉀代替硝酸鈉後,軍艦也以鳴炮21響為最高禮節。 這一敬禮方式後來演變為陸上禮節。目前禮炮多用在外交場合中,迎送國租襪指家元首時鳴放21響禮炮,政府首腦鳴放19響,副首腦鳴放17響。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君主獲得子嗣時也要鳴禮炮表示慶祝,通常是王子鳴101響禮炮,公主鳴21響。俄羅斯帝國例外,皇子鳴放300響禮炮,公主(女大公)鳴放101響。 此外,許多國家在君主加冕、總統宣誓就職、元首誕辰和去世、或舉行盛大國事慶祝活動時,也有鳴放禮炮的習慣,比如美國總統就職和去世時各鳴禮炮21響,英國君主誕辰時在倫敦的倫敦塔內鳴禮炮62響(21響向君主致意、21響向倫敦市致意、另外20響是因為該塔屬於王宮和軍事堡壘),其他地方鳴炮41響。 海軍禮炮 在海軍交往場合中,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享受21響禮炮,海軍元帥享受19響禮炮禮遇,海軍上將或同級官員享受17響禮炮,海軍中將15響,海軍少將13響,海軍准將11響。 20世紀以前,英國軍艦在與他國軍艦相遇、或進入他國港口時,通常要求對方先鳴放禮炮。現在通用的海上禮儀為視雙方艦隊(或軍艦)指揮官級別高低而決定鳴炮次序,此外軍艦在進入外國港口時要首先鳴炮致敬。
滿意請採納
② 西班牙鬥牛士為什麼要揮舞紅色的布 吸引人的注意(牛是色盲)
對於西班牙這個國家,我們知道最多的就是西班牙鬥牛了,這是西班牙的國粹,因為西班牙人比較的喜歡看鬥牛,所以在西班牙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鬥牛場,每年也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看,有人不理解西班牙鬥牛士為什麼要揮舞紅色的布呢?看完你就知知道了。
鬥牛士手拿紅布的原因:
看過西班牙鬥牛場景的人都知道,在鬥牛場中鬥牛士通常都會身穿華麗的西班牙民族傳統服裝,右手持一把利劍,左手拿一塊紅布,然後通過在牛的面前不停地搖擺,牛就會發瘋似,怒氣沖沖的去用牛角頂撞紅布,然後鬥牛士趁機在牛背上刺,每刺傷一劍,全長歡呼不已。
一般鬥牛士們拿的都是紅布,許多人不理解西班牙鬥牛士為什麼要揮舞紅色的布呢?難道紅布能使牛生氣嗎?其實不然,牛是色盲,所以凡是比較艷麗的顏色,在它的面前擺動,都有吸頃棚槐引它的注意力和感覺,所以牛不光對紅色敏感,對藍色,黃色都敏感。
那為什麼大多數西班牙鬥牛士喜歡用紅布呢?主要原因是因為紅色能引起人的情緒的興奮和激動,增強了鬥牛表演的效果。一般的鬥牛在出場之前,會被人長時間關在牛欄里,所以會變得暴怒不安,出場後,因為是色盲,所以它對所有移動的物體都感興趣。
當鬥牛進行到最後一刻時,鬥牛已經累精疲力盡,此時,鬥牛士會換一把更鋒利的短劍,然後等鬥牛像鬥牛士沖過來時,會用短劍一瞬間命中牛肩胛和飢骨間約3英寸寬的地方,牛就會應聲倒地,表演結束雀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③ 軍隊敬禮為什麼大多數國家用右手,為什麼不用左手有什麼含義
因為人類是右撇子居多,當然是右手敬禮了。
現代軍禮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一是起源於近代英國,在英國擊敗西班牙之後,當時的女王親自為有功的官兵頒發獎賞,當時出台了特別規定,要求領獎者不得直視女王,需要用手遮擋眼睛,以示尊重。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古羅馬時代。騎士在交戰之前需要放下面甲。後來隨著面甲逐漸取消,這一動作演變為脫帽致意和用手觸碰帽檐,最終變為現代軍禮。
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允許用左手敬禮,比如右手必須握持槍械、操縱桿等,導致無法騰出右手時;或者傷殘軍人失去右手時,都可以使用左手
④ 納粹敬禮時為什麼要右手舉過頭頂 有什麼特定的意義嗎
呵呵 其實這個事說明了希特勒是一個大催眠師虧灶
每天重復同樣機械的動作 加上他那很有說服力的演講他讓整個德國國民都進入了潛銷拍扮意識的催眠 這也就是他有很多死心塌地跟著他的納粹分子的原因賀睜 也因為這個事他被評位人類十大催眠師之一
⑤ 關於西班牙的禮儀、禁忌等
1、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5)西班牙人打架為什麼舉右手擴展閱讀:
西班牙特色文化
1、弗拉門戈(Flamenco)
起源於安達盧西亞的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舞蹈甚至西班牙文化的代表。它融合了聲樂,舞蹈藝術和音樂伴奏。弗拉明戈音樂有50種,每種都有自己的節奏模式。
弗拉明戈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沒有固定的動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近年來,由於弗拉明戈節奏輕快,在中國,日本,韓國等非西語國家逐漸流行起來。
2、口哨語言(Silbo Gomera)
古老的口哨語言,是戈梅拉島特有的傳統。戈梅拉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中的一個,位於大西洋,屬於非洲。
令人驚奇的是該島居民僅用口哨就能傳情達意。口哨語有6個音,2個母音,4個輔音,能夠表達4000個單詞。從1999年起島上的學校都教授該語言。幾乎所有島民都可以聽懂它,並且有多一半島民還在練習這種口哨語言。
3、地中海飲食(La dieta mediterránea)
地中海飲食包括了一系列知識,技藝,符號和傳統。象徵著地中海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它由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和摩洛哥共同提名。地中海飲食文化強調睦鄰,分享和和溝通,「吃在一起」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文化基礎。
同時地中海飲食文化不僅限於食材,還包括了用於食品運輸,保存和享用而製作的陶瓷和玻璃容器。在西班牙,地中海飲食尤其以使用橄欖油和新鮮的食材,健康的烹飪方式而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⑥ 請問軍人敬禮為什麼是右手!~來歷是什麼
軍禮,是軍隊中使用的嚴肅禮節.當今世界各國的軍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英國軍隊奮力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女王為凱旋歸來的將士舉行了一次壯觀的祝捷大會.在會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為有功的將士頒發獎品.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別規定將士領獎時,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對女王平視.這一動作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軍禮.
另一種傳說,嚴肅的軍禮來自中古情場.歐洲中古時代,一個公主若下嫁給一位勇敢的武士,而武士要得到公主,就免不了要在公主面前刀光劍影一番.比武之前,武士們必需列隊在公主的寶座前走過.為了示意自己被公主的美麗所暈眩,都將手舉起蓋在眼前.漸漸地,這個動作演變成了當今的軍禮.
軍瞎賣悉禮的演變
古羅馬的帝國騎士在相遇時,有舉起盔甲上的面甲的傳統。據說這是為了表示敬意和騎士精神;同時,還可向同伴顯示臉部,以免被誤殺配斗。到中世紀 ,西歐的武士都丟掉了面甲,舉面甲的傳統也就演變為脫下頭盔或帽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其軍隊為簡便起見,正式把脫帽致禮的傳統改為用磨乎手接觸帽檐或一束頭發(在不戴帽時)。
英國軍人敬禮時手心外翻 ,表示手中沒有武器;而且雙腳並攏,成立正姿勢,表示軍人氣魄。
由於行禮主要是為了表示敬意,因而在實行軍銜後,便由同時相互舉手改為下級向上級首先敬禮 , 爾後上級還禮。
目前世界各國軍隊的軍禮動作雖各有不同,但舉手接觸帽檐這一點卻大多是一致的。
⑦ 英國和西班牙 民俗 或者 文化有什麼不同舉些具體的例子
歐洲國家—英國禮儀
服飾禮儀
英國人的穿衣模式受到世界許多人的推崇。盡管英國人講究衣著,但十分節儉,一套衣服一般要穿十年八年之久。一個英國男子一般有兩套深色衣服,兩三條灰褲子。英國人的衣著已向多樣化,舒適化發展,比較流行的有便裝夾克,牛仔服。
儀態禮儀
在英國,人們在演說或別的場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構成V形手勢,表示勝利;在英國,如有人打噴嚏,旁人就會說上旁保佑你,以示吉祥。
相見禮儀
在英國,當嬰兒出生時,父母親朋一般依嬰兒的特徵,父親的職業為嬰兒取名,有的母親家庭顯赫,就用娘家的姓作為嬰兒的第二個名字。在英國,孩子們只對父母親的兄弟姐妹稱叔。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不必攙扶他們。
餐飲禮儀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備,她還沒完全准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麼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麼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你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等。
英國的宴請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茶會和宴會,茶會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茶會。英國人在席間不布菜也不勸酒,全憑客人的興趣取用。一般要將取用的菜吃光才禮貌,不喝酒的人在侍者斟酒時,將手往杯口一放就行。客人之間告別可相互握手,也可點頭示意。
英國人一般較喜愛的烹飪方式有:燴、燒烤、煎和油炸。對肉類、海鮮、野味的烹調均有獨到的方式;然而,他們對牛肉類方面又有特別的偏好,如燒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時不僅附上時令的蔬菜、烤洋芋,還會在牛排上加上少許的芥茉醬;在佐料的使用上則喜好奶油及酒類;在香料上則喜好肉寇、肉桂等新鮮香料。
較為人知的英國料理菜名有:牛肉腰子派(STEAK KIDNEY PIE)、炸魚排(ENGLISH FISH CHIP)、皇家奶油雞(CHICKEN A LA KING)等。英國人喜歡狩獵,在一年只有一次的狩獵期中,就有許多的飯店或餐廳會推出野味大餐,如野鹿(VENISON)、野兔(HARE)、雉雞(PHEASANT)、野山羊(WILDSHEEP)等的烹調。而一般烹調野味時,均採用些杜松子或漿果及酒,此做法是為了去除食物本身的膻腥味。
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英國餐館中所供應的餐點種類繁多,有果汁、水果、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 時下所流行的下午茶(HIGH TEA)也是傳來自於英國,其較知名的有維多莉亞式VICTORIAN STYLE),內容可說是包羅萬象,包括各式小點、松糕、水果撻(TARTE)及三明治等。 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用餐人之間的情誼,可想見他們是屬於極有自主性的民族,而一頓晚餐對他們來說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鍾頭!
蘇格蘭威士忌或琴酒都是這些眾有皆知的酒均來自於它。在英國當地,會有許多愛好喝的人士,主要是因為:它本身也是個產酒國家。英國人在飲酒上的花費比起其它的支出還來的多。
喜喪禮儀
英格蘭人的婚俗豐富多采,從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傳統方式進行。在英格蘭北部約克市求婚方式頗為奇特,繼承了古代民間遺風,女孩子成熟以後,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顏色的緊身服飾,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號燈一致。綠色的表示:"來吧!我願意戀愛,大膽地追求吧!"黃色表示:"機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還是有成功的機會。"紅色表示:"目前我還不想談情說愛,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夥子會根據對方的服色,根據自已的選擇去大膽地追求,決不會被扣上行為不端的帽子。
一旦雙方確立了戀愛關系,男方要送給女方訂婚戒指並舉行儀式。這種習俗遍及整個英國。結婚或定婚戒指是許多民族的傳統習俗,英格蘭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儀式時,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們甚至認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當神父詢問一對新人是否願意做對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頭偕老後,新郎給新娘的無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徵著丈夫對妻子的純真愛情,同時妻子也表示接受並忠實於這種愛情。
戴戒指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國,它不僅作為一種信物也是一種裝飾品。婚姻戒指最初並不鑲嵌鑽石、翡翠以及紅藍寶石等飾物,純潔的圓形象徵著由婚姻聯袂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團圓。在一些民族中象徵著一種魔力,保佑夫婦幸福長壽,同時,施予者表示對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對施予者的忠誠。
金戒指象徵愛情的純真,銀戒指意味情感溫柔。英國人同西方各國一樣,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鑲嵌任何寶石,結婚戒指應加裝飾物,至於戒指的質量則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結婚戒指可戴在同一無名指上,也可以由結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
英國在16世紀時,結婚戒指的內側經常刻是家族的圖案或箴言,諸如"上帝使我成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隻手、一顆心、一頂主教冠和一個骷髏,銘文是:"前三個我賜予你,第四個使我超脫。"今天戒指上的銘文大多隻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開頭字母。
英國人結婚要穿禮服;新娘身著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還要罩上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總之,英國人崇尚白色,它象徵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品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別。中世紀以後,宮廷貴族之中出現了用珍珠裝飾的花冠。爾後,發展成為白色頭紗,並且尺碼日益延長,並遍及歐洲各地。
舉行婚禮時,身穿白紗禮服,頭披白紗的新娘挽住父親的手臂,由女賓相伴,在婚禮進行曲中步入教堂。著禮服的新郎在男賓陪同下站在聖壇等待新娘。 英國人家中有人去世,往往在報上登一則小啟事,親友見啟事後前去參加葬禮,以表對死者的敬意和對其家屬的問候。
一旦舉行完婚,新郎新娘從教堂里出來的時候,人們要向新人祝賀,這種祝賀不是親吻、擁抱和握手,而是向他們撒五彩繽紛的紙屑。撒紙屑的習俗起源於撒麥粒。1491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攜王後到布里斯托爾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麵包師的妻子看到,於是她從窗子里向他們撒麥粒,並高呼:"歡迎你們,陛下!祝你們幸福、長壽。"這成為一段佳話,到16世紀時,這一習俗已廣為流傳,人們向新郎、新娘撒麥粒,有時還染各種顏色。麥粒象徵著豐收和生活富裕,同時也祝賀新婚夫婦幸福長壽,子孫滿堂。
宗教:
西班牙自從羅馬人統治時期開始就確立了天主教國家的地位。公元八世紀「再征服」戰爭將阿拉伯人趕出半島之後,天主教完全控制了整個西班牙。中世紀西班牙 「宗教裁判所」橫行整個歐洲,濫施酷刑,捕殺異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談虎色變。歐洲宗教改革時期西班牙成為西歐各國的眼中釘。十八世紀以後,教會和世俗力量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反教權運動日益高漲,教會勢力逐漸衰敗。但是,目前仍有百分之九十四的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其餘也有新教徒、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
西班牙全境分十一個教區,其中托萊多教區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托萊多主教從哥特時期以來就是西班牙的紅衣大主教。
天主教的影響更多地表現在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中。像其他天主教徒一樣,西班牙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都是在教堂中度過的:出生後的洗禮,第一次領聖餐,婚禮和死後的葬禮。西班牙節日眾多,有一個原因就是每一個城市、每一個村子、每一種職業都有一個聖徒作為守護神。每到聖徒生日的時候,這個城市或者行業公會就要舉行大彌撒和宗教遊行。另外,每一個教徒也都有自己的守護神,不僅要過自己的生日,也要過聖徒的生日,稱作 「Día del Santo」。西班牙人的名字大多取自聖徒,最常見的男女名字就是聖父聖母「何塞」和「瑪麗亞」,而且不論男女,都經常把這兩個名字連用。比如西班牙前任首相就叫「何塞·馬利亞·阿斯納爾」。
教育:
西班牙的教育一度受到天主教會的控制。現在西班牙的教育體制主要分為學前教育、普及教育、學士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職業培訓。
2到3歲德的兒童可以自願上幼兒園小班,4到5歲上大班。國家的幼兒園是免費的,義務普及教育(6~16歲)也是如此,並且交通和食堂也是免費的。普及教育的對象是6到14歲的兒童。初小三年,高小兩年,初中三年。
小學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社會和自然體驗、藝術表達、音樂和體育。
初中增加了人文與自然科學、外語和宗教等課程。學生完成初中學業後可以選擇升入綜合中學(高中,也稱大學預科),也可以自謀職業。
綜合中學主要有三大類的課程:一是文學,包括人文科學和古典語言;二是科學,重點是數學;三是有關農業、工業和其他方面的技術課程。學生在校期間自己選擇分科學習,完成任何一個學科的課程,經考試合格,即可獲得學士學位。在車間學校和行業之家兩種形式的職業學校里,職業培訓分專業理論和企業實踐,職業培訓也是免費的。在那裡除了基礎課以外,還可以學到工業繪圖、管理學以及各種專業課程。
西班牙的薩拉曼卡大學和格拉納達大學都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在西班牙憲法中規定,大學社團有學習自由、教學自由和大學自治。自製大學可自定規章,選舉學校領導機構,制定預算和人員編制,自主進行學位評定。
西班牙有三十所公里大學和四所由教會主辦的私立大學,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又譯馬德里完全大學)是西班牙最大的高等學府,其它著名大學還有馬德里自治大學、薩拉曼卡大學、巴塞羅那中央大學等。
小學為6年,中學為4年,大學4~5年。2003年,教育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35%,其中大部為公共部門的投資。
2004~2005學年學生總數8441616人,其中各級學校和學生情況:
學校(所) 學生(人)
學齡前教育3596 1419307
小學12272 2494598
特殊學校-- 29283
中學6276 1876322
預科-- 632154
專科-- 516504
大學 72 1473448
從事非高等教育的教師共562510人,其中公立學校教師411399人、私立學校151111人,高等教育共有師資86774人。
(資料來源:西班牙教育、科學部2004~05年統計報告)
西班牙社交禮儀
儀態禮儀
當地婦女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婦女,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
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新聞出版:全國共有報刊155種,全國性雜志170種,銷售量共420萬。主要報紙平均日發行量:《國家報》,發行量46萬份;《世界報》,31萬份;《阿貝塞報》,28萬份;《先鋒報》,20萬份;《加泰羅尼亞報》,17萬份;《道理報》15萬份。
主要通訊社:埃菲社,官方通訊社,1939年1月創辦。另外還有私營的歐洲通訊社、羅戈斯通訊社。
廣播電視總局統管電台、電視台。全國共有200多家電台,主要有西班牙國家廣播電台和私營的西班牙廣播公司、洲際電台、西班牙人民廣播電台。
電視台:西班牙電視台為國營、全國性電視台,有兩個頻道。此外還有安達盧西亞、加泰羅尼亞、加里西亞、巴斯克和馬德里等地方電視台。1989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多頻道、天線-3和電視5台3家私營電視台。1997年兩家數碼電視台開始運營。
飲食:種類因地而異,但是大多菜都要加橄欖油 。
⑧ 在阿富汗或土耳其時,為什麼和別人握手要用右手
因為在阿富汗和土耳其的民族和宗教中,左手是不幹凈的,所以必須用右手握手,除非沒有右手。否則不禮貌。
最後,在一些商務禮儀中,也會規范地將使用右手握手,作為一種約定成俗的禮儀,以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在重要場合或者見面中,使用右手握手也總不容易出錯。甚至,使用右手握手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國際禮儀。當然了,也有考慮更多的紳士,握手的時候都是雙手奉上,既避免了歧視少數派的情況,也顯得尊重。但是在阿富汗或者土耳其,是不需要有這種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