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損失了多少年
㈠ 16世紀的西班牙,到底發生了什麼
16世紀的西班牙,問題在於如何在各個領地之間分配帝國的軍事開支,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解決方案是修改憲制。帝國的每個省份——從秘魯到佛蘭德斯——都要按照自己的經濟實力為國防做出貢獻,組建一支在任何一個王國受到攻擊時都可以用上的14萬人的軍隊。這個責任不會再不成比例地由卡斯蒂利亞負擔。相反,卡斯蒂利亞獨有的對西班牙命運的使命感將屬於所有人。正如他在1624年的《大備忘錄》(Great Memorial)中所言,腓力不應該只是“葡萄牙、阿拉貢、巴倫西亞國王和巴塞羅那伯爵”,他將是“西班牙國王”。
薩丁尼亞和馬略卡(Mallorca)不情願地簽字同意這一措施,同時還在協商當地貴族的軍事和行政職位。巴倫西亞和阿拉貢用一筆現金買斷了自己的長期義務。加泰羅尼亞、葡萄牙和那不勒斯則支吾搪塞。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表兄萊加內斯(Leganés)侯爵迭戈·馬克西亞(Diego Mexia)說服佛蘭德斯和布拉班特每年多出50萬埃斯庫多,而且為佛蘭德斯的軍隊提供1.2萬人。
地租收入日益減少的大貴族早已依賴國王的年金,他們也被要求在戰爭中為國王出錢出力。這些大貴族勢單力孤,除了捐錢之外別無選擇。叛亂加劇了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偏執,他的手段變得越來越武斷。他開始向特權階級提出更多的要求,把積極響應當作忠誠的證明。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Francisco de Miranda)寫了一篇備忘錄回顧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失勢,為將來的國務操作提供建議。他承認伯爵–公爵的意圖可能值得贊許,不過“由於他無窮無盡的索求和臨時財政政策,我們只能說他的政權變成了暴政”。
1636年,腓力四世承認西班牙面臨“一場任何人從未見過的恢宏而狂暴的大戰……我們的敵人想要摧垮我的整個王國”。戰火延燒至佛蘭德斯和北德意志、西北大西洋海域、巴西、加勒比、東印度、北義大利與瓦爾泰利納、西南德意志、阿爾薩斯、洛林、魯西永和西比利牛斯。西班牙帝國沒有一處不被戰爭波及。整個十年間,西班牙一邊在佛蘭德斯維持大軍,一邊在大西洋建造海軍。17世紀30年代末,西班牙擁有150艘前線戰船和數支敦刻爾克私掠船隊。
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定期向皇帝輸送補助金,他唆使法國國王的弟弟加斯東·德·奧爾良和法國宮廷里其他心有不滿的人與西班牙聯手。盡管曼托瓦之戰輸了,但是西班牙依然擁有米蘭,仍能幹涉北義大利政治。
1632年8月22日馬斯特里赫特陷落是西班牙霸權坍塌的第一個標志。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North-Rhine-Westphalia)和佛蘭德斯兩地西班牙駐軍的供給線因此被切斷。在大將(登·貝赫)叛逃的情況下,布魯塞爾政府向尼德蘭發出求和訊號,然而黎塞留破壞了和談並且入侵洛林公國。
西班牙加大了對皇帝的補助金(每年100萬弗羅林),1633年向佛蘭德斯派出費里亞公爵(米蘭的指揮官)和腓力四世的弟弟、大公夫人伊莎貝拉的指定繼承人樞機主教王子堂費爾南多(Cardinal Infante DonFernando)率領的2.4萬人的援軍。這支軍隊在萊茵河上游慘敗,不過1634年西班牙又組織了另一支援軍(1.2萬人),這是戰爭結束之前西班牙最後一支穿過瓦爾泰利納的軍隊。
㈡ 西班牙和葡萄牙衰弱的原因
西、葡的衰弱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先建立殖民帝國稱霸於世界的兩個國家,那他又是怎麼從興盛走向衰弱的呢?
據統計,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與歐洲人的擴張相伴隨的,卻是美洲兩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戰爭屠殺和歐洲傳來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區的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265萬,秘魯的人口由900萬下降到了130萬。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從那以後急劇減少了90%。
(一)無休止的戰爭耗盡了國力
「權利越大,責任越多」整個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中葉,西班牙都在同歐洲很多國家打仗,雖然西班牙在美洲擁有比自己大幾十倍的領土,但是歐洲的事務他們也同樣會插手。同時為了爭奪地中海的航海線和貿易,西班牙還要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較量。而後西班牙與法國人,義大利人打仗,又干涉了德國新教徒改革,鎮壓尼德蘭起義,又在法國的教派內戰中派兵作戰,常常都是敗多勝少,而當他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時,英國作為一個新的敵人出現了,直接向西班牙的霸權提出了挑戰,並最終以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而告終。由於戰爭的失利,許多從殖民地掠奪來的金銀財寶都消耗殆盡了。
(二)西班牙是腰纏萬貫的大老闆,其他歐洲各國都是他的打工仔?
憑借著殖民擴張,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紀實現了自己經濟的繁榮和霸權。當時,資本的力量的確令人陶醉。一位西班牙人阿方索卡斯特羅在 1675 年自誇說,整個世界在為西班牙工作: 「讓倫敦滿意地生產纖維吧;讓荷蘭滿意地生產條紋布吧;讓佛羅倫薩滿意地生產衣服吧;讓西印度群島生產海狸皮和馱馬吧;讓米蘭滿意地生產織棉吧;讓義大利和弗蘭德斯生產它們的亞麻布吧,我們的資本會滿足它們的。惟一可以證明的是,所有的國家都在為馬德里訓練熟練工人,而馬德里是所有議會的女王,整個世界服侍她,而她無需為任何人服務。」當時包括整個國家人民都沉醉在這種暴發戶的心態當中,許多人寧願去殖民地冒險,也不願意當窮鬼,然而他們的目的不是把更多的錢投入到工業和製造業的生產當中,而是用於奢侈消費,比如香料貿易;上至貴族,下至很多民眾都想去殖民地去掠奪財富,個個都想發家當地主,然而本地的手工業誰干?當然是留給那些外國人去做。錢來得快,花得也快,當然不存錢的人,不勞動的人遲早會坐吃山空。掠奪來的財富變成了奢侈性消費,沒有變成可形成產業和進行技術創新的資本。這也是西班牙雖然富了,但國家自身的工業卻沒有增長。而那些「打工仔」國家的手工業水平會比這個「暴發戶」發展得更好。將來西班牙會更加依賴這些歐洲國家的商品和市場資源。而「暴發戶」奢侈的消費只不過是給「打工仔」坐嫁衣罷了。
(三)最初的貪婪,導致帝國的危機
由於價格革命的影響,受到嚴重損害的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按傳統方式收取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地主,他們的收入因貨幣貶值而減少,陷於貧困破產;另一部分人是城鄉的雇傭工人,由於他們處於被僱用的地位,而國家為保護僱主的利益,一再頒布限制提高工資的法令,使得工資的增長幅度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而在手工業發達的國家就能較順利地進行資本主義改造。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額貨幣地租,也受到價格革命的影響,勢力逐漸衰落。但西班牙國內封建勢力仍相當強大,面對農產品的價格猛漲,封建貴族只是一味加強封建剝削,城市中的行會繼續控制著手工業生產。使得物價不斷上升,手工業難以為繼,西班牙商品與別的國家商品相比更加失去市場,下層階級走向破產和災荒,西班牙最終沒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銀,而英國卻能他它轉化成為財富。
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無敵艦隊」入侵英國,最後失敗,西班牙衰落,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到了十九世紀,敗局已定時,西班牙已無力保有自己的殖民地,隨著殖民地的紛紛獨立,帝國隕落了
葡萄牙
1、享樂之風蔓延
香料和奴隸貿易及在美洲等地地殖民沒有給葡萄牙國內帶來生產地高漲,這是的葡萄牙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是一個傳統的國家,也就是說它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條件尚不具備,居民手中的金錢一般還不是投入生產,而是投入消費。
葡萄牙的整個生產沒有什麼變化。薩拉伊瓦說,「16世紀結束時,葡萄牙的工業生產與13世紀相差無幾,仍然是鐵匠鋪、瓦窯、土布紡織、製鞋、做馬具、紡麻、造船等」。但進口的東西卻越來越多。1526年上演的一部諷刺劇講到,葡萄牙的生肉從不列顛進口,白菜從比斯開進口。實際上各種提高有錢人生活質量的東西都要從外國進口,有的材料還提到,連雞蛋都要從外國進口。
2、不可靠的經濟繁榮
葡萄牙開辟了到東方的航線並在一定時間內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東西方貿易,但葡萄牙並沒有能力使自己成為西方的經濟中心
3、宗教迫害的加劇
在整個16世紀里,宗教勢力在不斷加強。這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宗教改革及由此引起的反宗教改革導致了宗教勢力的強化,這在歐洲所有天主教國家裡都是一言的;一個是由於教會在海外擴張中起到了重大作用;還有一個是由於當時葡萄牙人,特別是農民把進入教會看成是拜託日益貧困的基本出路。當時農民的出路有三條:出海謀生、服侍王室成員或大貴族、入教。1533年上演的一出關於農民的劇本中,農民主人公痛心地說他窮得像條狗,他唯一得希望是把兒子送進教堂,這樣好讓他活得好一點。為什麼進入教會生活會變得好一些呢?因為教會佔有大量得土地,特別是教會對任何土地徵收十一稅的權力。
在歐洲西北部,有一個和英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它的面積只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蘭。 荷蘭
在八百年以前,這里是一片沒有人煙,只有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從12世紀到14世紀,才逐步形成了人類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蘭仍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如果沒有一系列復雜的水利設施阻擋,荷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天將被潮汐淹沒兩次。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紀的時候,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一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
荷蘭的興盛。其關鍵詞是:貿易、信用、股份制公司、資本市場、銀行。總之一句話,荷蘭人開創了現代意義的金融和商業體制,並籍此成就了大國地位。
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管轄下的尼德蘭發生了人類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脫離西班牙並成立了尼德蘭共和國,也就是後來的荷蘭。荷蘭獨立後,幾十年間後來居上,成為海上強國,掌握了世界商業霸權,人稱「海上馬車夫」。它具有當時最大的商船隊,幾乎壟斷了歐洲各國之間的對外貿易,並且瘋狂地進行殖民地擴張。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頒布了「航海條例」,開始向荷蘭挑戰。
㈢ 西班牙如何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陣營的它,為何沒被清算
西班牙並沒有引發第2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在歷史當中是一個非常強悍的國家,也曾經是人類歷史上第1個日不落帝國,但是在建立殖民帝國之後,因為各種戰爭讓西班牙的工業處在落後之後,也慢慢的成為了非常貧窮的一個半農業國家。而西班牙在二戰期間成為了法西斯國家和法西斯陣營的西班牙卻沒有遭到傾向,也是因為西班牙的領導人非常的有智慧頭腦,在二戰爆發之後,不管是美英法,還有德意志的法西斯都在想要去拉攏西班牙,可是西班牙卻誰都沒有選擇,而是保持一個中立的態度,後來還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的搭上了美國的戰車,得到了美國的知識池,在美國的支持下,西班牙也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最後再面對西班牙的這個領導,不得不說確實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
㈣ 為什麼說三十年戰爭讓西班牙從此衰落讓法國逐漸成為歐陸霸主呢
三十年戰爭發生是從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來的歐洲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混戰。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歐洲戰爭。戰爭爆發的原因是歐洲國家為了爭奪更多的利益並且建立霸權統治以及宗教爭端。也是在這場戰爭之後,羅馬帝國逐漸衰落,內部矛盾尖銳。此外,宗教改革運動後,反對天主教的新教派發展起來,羅馬帝國的統治陷入僵局。此外,羅馬帝國周邊的小國紛紛崛起。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他們不得不不斷地發動戰爭。
羅克魯瓦戰役確實影響了三十年戰爭的結果,並為歐洲未來帶來了一種均勢。西班牙軍隊未能組建一支新的骨幹作戰部隊,而且從未恢復。在羅克魯瓦戰役之前,西班牙軍隊可以被視為歐洲最強大的戰鬥力量。戰爭結束後,法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主宰歐洲的大國,法國軍隊也將在未來半個世紀內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㈤ 直布羅陀被英國佔領300多年,戰略位置非常突出,為何西班牙不敢武力收回
十五世紀基督徒們對伊比利亞半島的「收復失地」運動成功後,直布羅陀於1501年正式納人西班牙版圖。
十七世紀末,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這位曾經說過:我用德語命令軍隊,用法語搭訕姑娘,用義大利同大使們交流,用西班牙語向上帝祈禱,而對馬匹說英語)無嗣,立下遺囑指定由法國波旁王朝繼承西班牙王位。但是卡洛斯二世的外甥~即奧地利查理大公根據哈布斯堡王族的血緣關系,也要求繼承王位,西班牙和奧地利由此發生矛盾。奧地利芸1004年首先挑起戰爭,而後英國荷蘭也加入了奧地利的陣營中,兩國從此陷入了「八年戰爭」的泥潭……最後,以一打多的西班牙國力不支,提出和談,兩國於17 13年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該和約規定:菲力普成為西班牙國王,將直布羅陀永久割讓給英國作為交換條件。該條約中,西班牙的損失最大,失去了尼德蘭和義大利北部的一些地區,而英國則確立了對直布羅陀的統治地位,並將其建成「雙重要塞」。
1718年,英國與西班牙再次開戰,西班牙無敵艦隊全軍覆沒,失去了昔日海上霸主的地位。1721年雙方簽訂了《馬德里和約》,再次確定《烏得勒支和約》的條件。英國派駐直布羅陀的軍事總督是最高長官。之後的100多年中,西班牙隨著國力的恢復,也曾為了直布羅陀這一故土不惜多次發動統一戰爭,只可惜當時大嚶弟國還處於蒸蒸日上的黃金時代,伴隨著工業革命,兩國的國力也隨之拉開,西班牙屢次三番地無功而返
時光飛逝,到了20世紀。美西戰爭西班牙的大敗又顯示出了西班牙的頹勢,英國趁火打劫,又將直布羅陀與西班牙本土中間的隔離地帶佔了,並在上面修築軍事基地、機場等,還驅逐了不少說西語的本地居民。
二戰後,西班牙政府曾要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干預,但因為「英美特殊關系」,美國和英國在地中海的利益趨同,該提議遭到美國的堅決反對。
在1967年全民公決中,直布羅陀舉行了所謂的「全民公投」,由於百年來英國駐軍對當地居民的不斷驅逐,當地講英語的人遠遠多於說西班牙的,結果自是不必多說…………
於是~直布羅陀問題就作為了像台灣一樣的歷史遺留問題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