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雙柱幣怎麼看
A. 這個西班牙卡洛斯四世雙柱銀幣是真是假
1這是卡洛斯三世。2假幣。
B. 怎麼辨認西班牙雙柱幣 具體介紹如下:
數據上看:雙柱幣是真的;光緒元寶是真的;(中華民國銀元)-c是仿品;最好是補充圖片或者鏈接看看就知道。
C. 銀幣鑒定
西班牙雙柱洋(幣有很多戳記,350~400RMB)
自明代中葉起,隨著東西方海上新航路的開辟,以及通商貿易漸趨發達,外國銀元開始流入中國。1570年西班牙侵入呂宋(菲律賓),於次年佔領馬尼拉並辟為商埠,從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開始以其銀元換取中國絲綢等物,這種銀元大多是在152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的墨西哥鑄造的,成為最早流入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外國銀元。清代以降,順治至乾隆年間(1644~1795年),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幣,主要是西班牙在墨西哥生產的機制銀元。
西班牙在墨西哥生產的機制雙柱雙球銀元始於1732年,在此之前,西班牙製作的銀幣正面有皇冠等,背面無雙柱。雙柱雙球銀元正面是王冠、盾徽,周圍鐫刻譯意為「蒙天主之恩菲利浦五世榮任西班牙(印度)國王」的西班牙文「PHILIP.V.D.G.HISPAN.ETIND.REX」。背面是直布羅陀海峽最著名的「海格立斯」(大力神)雙柱圖,雙柱上各纏一卷帶,卷帶上鐫有公然鼓勵開拓萬裏海疆的拉丁文海盜宣傳口號「海外有天地」;中間是王冠覆蓋下的東西半球、陸地和海洋。1732~1771年主要有菲利浦五世銀幣、菲利浦三世和卡洛斯三世銀幣(中國嘉德2007春拍編號為5392號的一枚1763年西班牙雙柱雙球銀元以2800元成交)。從1772年開始取消雙球圖案,把雙柱移到盾牌兩邊並增加了西班牙國王頭像。以後遂成慣例,新國王登基,即開鑄有其頭像和稱號的雙柱銀元。這類銀元早期因為對華貿易流入中國很多,其中1789~1791年鑄造的卜洛斯三世頭像、配卡洛斯四世紀年(1111或IV)的過渡版為少見品種,較為珍貴。
在明、清的經濟史上,西班牙雙柱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曾一度被稱之為「本洋」而獨霸中國的經濟市場。從17世紀起,西班牙的本洋、荷蘭的馬劍銀元開始流入我國,葡萄牙的十字銀幣,後來墨西哥鷹洋、美國的貿易洋、日本的番龍洋等等陸續流入中國市場。初期,由於西班牙本洋的含銀量高、數量大,鑄造精、重量適中等優勢,一舉奪得市場交易的主幣位置,獲得了交易商家的青睞,被譽稱為「本洋」,在十七至十八世紀期間,連葡萄牙、荷蘭、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與中國交易大部分也使用西班牙雙柱銀元;直至1823年前後,墨西哥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不再大量鑄造供應雙柱本洋,而代之以墨西哥自鑄的鷹洋,「本洋」的斷源和鷹洋的源源不斷,成為鷹洋取代雙柱的根本原因,西班牙雙柱自十九世紀初開始衰落,並逐漸退出中國市場。
西班牙8R(REAL,里亞爾,幣值)銀元,我國俗稱"雙柱"。它有兩種:一種,幣面鑄兩個半球,左右各列一柱,俗稱"雙球雙柱";另一種,正面是人物胸像,背面中間為盾形國徽,徽上皇冠。國徽的兩側各列一柱,柱上卷軸撓裹。俗稱"人像雙柱"。它是最早在中國流通的洋錢。統稱"本洋"。雙柱銀元,在清代乾隆年間開始流入中國。在亞洲也流通到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及日本等。雙柱銀元,名義上為西班牙銀元,實際都不是西班牙本土所鑄。西班牙國內使用的另有本土銀幣。
人像雙柱銀元。正面,國王胸像,邊緣書寫西班牙文"查里(卡羅列斯)三世和鑄造年份等字樣。背面中間為盾徽,盾中央橢圓內三朵百合花,另分4欄,斜角對稱相同圖案:一為張口直立雄獅(代表亞拉岡王國),一為古城堡(代表卡斯提王國)道:下方近似三角形中一個帶葉石榴(國花是),盾上皇冠。盾的兩側則各列一海格力斯柱,也稱大力神住。柱上卷軸撓裹,卷上書"海外有大陸"。邊緣書有西班牙文、「8R」和「M上0」(鑄地墨西哥)等字樣。直徑39毫米,重量27.07克,含銀90%。
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大力宣傳「大地是圓球形的理論」;還推理說:「至西航行,從歐洲橫渡大西洋,也許能更近,更迅速到達印度、中國。」哥倫布的設想,被西班牙伊薩伯拉和費迪南五世國王賞識。議定由哥倫布率領包括「聖瑪麗亞號(100噸)」在內的三條小船,並委到交給他一封致中國皇帝的信件。1492年8月3日,一切就緒,哥倫布帶領87名船員啟航了。同年10月12日船隊到達巴哈馬群島。又有三世西行,到過中、南美洲等地。當時哥倫布誤認為所到之地就是印度。這一偶然發現了新大陸,即給西班牙帶來了大片的殖民地(古巴、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拿馬、巴拉圭及烏拉圭等)和無可估量的財富。在新大陸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有好多地方盛產白銀。這正是西班牙王國發展國際通商所需的世界性流通貨幣的最佳幣財。因此,西班牙殖民者為了掠奪更大的利益,就在盛產白銀所屬殖民地,大量鑄造雙柱銀元。據統計,鑄過這種貨幣的有:墨西哥、智利、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和秘魯等。人像雙柱有查里(卡洛爾斯)三世、四世和費迪南七世三種。不同的地區所鑄的雙柱,除正面人像不同外,背面圖案基本一致,面值完全相同。不同鑄地的區別,則在背面邊緣字母中各作記號。
人像雙柱銀元在西班牙部分殖民地鑄造的時間從1772年至1825年,它不但鑄地廣,鑄量多,而且流通區域很大,不僅多位鑄造地國影響極大,以後對流通過的國家、地區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由於墨西哥產白銀最多,因此他鑄的雙柱銀元也最多,流入中國的雙柱銀元中也是墨西哥鑄的最多。一般流入我國的雙柱銀元,在進入各商號和銀號時,都會被打上各種驗收標記。墨西哥獨立後,停鑄雙柱銀元,墨西哥自鑄鷹洋,其面值、直徑、重量和成色完全一脈相承。1823年起墨西哥自鑄的鷹洋,不但製作的成色均稱上乘,而且鑄造數量很大,不久就代替了雙柱。後來日本、美國、安南、中國及英國等也陸續鑄造銀元,大都受鷹洋的影響,直徑、重量、成色都相似。雖說這些國家和地區所鑄的銀元受鷹洋的影響,只因鷹洋是繼承雙柱而來的,所以歸根結蒂為雙柱一脈。
西班牙雙柱佔領中國市場的時間前後不過幾十年,但是給當時的中國政府以極大的沖擊,給後來中國銀元的製作和使用極大的刺激,確實是在中國經濟史冊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種貨幣。究其西班牙雙柱直接佔領中國市場,並由盛而衰的原因,筆者以為有以下幾條值得注意:
當時中國流通貨幣為銅錢和元寶,銅錢價值太低,交易量太大;元寶形狀各異,還需要稱重,所以攜帶和交易存在諸多不便,而雙柱銀洋含銀量固定、重量統一、形狀扁平等,具備攜帶和交易方便的優勢。
有墨西哥殖民地豐富的銀資源作後盾,可以有足夠的雙柱銀洋支撐中國市場,實際上當時西班牙雙柱的主要流向地就是中國市場,換回絲綢、陶瓷、茶葉、工藝品等商品,在當時各國銀洋一擁而入的初期,取得了更多的信任度。
墨西哥鷹洋接踵而至是有其歷史原因的,可以說是順理成章,西班牙雙柱雖然是西班牙錢幣,眾所周知絕大部分在墨西哥鑄造,墨西哥的獨立結束了西班牙雙柱的鑄造歷史,也自然而然地結束了西班牙雙柱在中國的佔領史,於是更大量的墨西哥鷹洋湧入了中國。
先期的西班牙雙柱刺激著中國貨幣的改革,提醒著當時的政府不得不引進西洋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意識,以鍛壓取代鑄造,以銀元取代元寶,盡快適應市場的需要,所以自光緒後期始才逐步試制銀元,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銀幣歷史。
綜上所述,西班牙雙柱實在是中國經濟史、中國銀元史的重要見證,對於收藏者而言,當致力於歷史銀幣收藏時,絕對不能忘記西班牙雙柱這一品種。
盡管歷史已經久遠,很難尋覓美品的雙柱,但是這恰恰證明了一個道理:其中的滄桑和輪回是一條顛撲不破的規律。
D. 我有一枚西班牙雙柱,請高手鑒別真偽
要看是在那裡買的,花了多少錢。
因為收藏外國古幣的人少,有那麼一幫王八蛋就做了一大升森堆質量拆擾很差的外國銀幣,在上旅笑旦海的「古玩」市場很多,沒一個像真的。
讓這幫丫挺的生了孩子沒屁眼兒。
E. 請懂行的看看西班牙1803雙柱銀元謝謝
西班牙銀元.也叫本洋.生產時間長,存世量大.300元人民幣.
F. 1786年的西班牙雙住值多少錢,有大師指點下
所謂的"西班牙"雙柱其實是墨西哥生產的,西班牙本土直到1821年才鑄造雙柱銀幣。此類銀幣由於貿易,大量流入我國。
現在國內古銀幣交易價格有些虛高炒作,像1786年雙柱這樣存世量較大的其實價格不應超過千元級別(可參見E-BAY)
1786年雙柱是卡列羅三世銀幣(1759年~1788年),幣正面為卡三世國王側面肖像,左側為拉丁文CARO-LUS.III(意為卡列羅三世)。
銀幣正面右側均為拉丁文DEIGRATLA(意為蒙天主之恩),下部是鑄造年度阿拉伯數字。背面環周是拉丁文HISPAN.ET.IND.REX.M.8R.T.H意為西班牙和西印度國王、M表示墨西哥造、8R示面值為8瑞第納爾,後兩位字母T.H為鑄幣師、檢驗師的姓名首寫字母。這樣手工打造的方法大多形成了不太規則的圓形
G. 銀幣鑒定...西班牙雙柱洋
所謂雙柱即一面有兩根柱子,這兩根柱子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赫居里斯柱子,代表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的山岩。雙柱中各有一卷軸裹著,後代貨幣的符號「$」即它的來源。當時流入我國的雙柱幣,大都重七錢二分(約26.6克)。貴報上的(CAROLUS IIII)系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在他以前還有卡洛斯三世等幣,這枚銀元現在的價格在200元至500元之間。其中,如果是一面卡洛斯三世頭像,一面是卡洛斯IIII的文字,是卡洛斯三世死後、卡洛斯四世即位時,貨幣尚未更新,這類幣則為稀有品種。
H. 如何鑒別1892年西班牙雙柱5比塞塔老銀幣的真偽
中國目前仿造外國銀幣的還不多,即使仿造,也都集中在鷹洋(墨西哥)、座洋(法屬印度支那)、站洋(英屬海峽殖民地)。西班牙1892年的5比塞塔銀幣目前在市面上還比較多,價格也不高,不會超過300元,因此目前還沒有看到過這種銀幣的仿造品。
至於真偽,你可以在網上找一些圖片,仔細對比一下,另外可以多看看真的銀幣,找找銀子的感覺(這種銀幣含銀量90%),一般就可以對付了!
I. 偶得西班牙1780年『卡洛斯三世』雙柱銀幣一枚,不知道市價多少求鑒定!
是真的,這一點可以肯定。主要判定從包漿、顏色、邊齒、圖紋清晰度。
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製造「雙柱」銀元,流通時間較早,幾乎遍布全世界,明萬曆年間流入中國。據英國東印度公司記錄,1681年至1833年,輸入中國的白銀達6800萬兩以上,合銀元l億枚,絕大部分是雙柱銀元。但是,由於清王朝向外賠款等原因,現存無幾,因此備受收藏者關注
西班牙雙柱銀元
「雙柱」有「雙球」和「人頭像』兩種。1732年開鑄前者,1772年開鑄後者。神話中歐非兩洲原本相連,後被大力士海格立斯拉開。直布羅陀兩岸的山峰被稱為海格立斯柱,這就是雙柱的來歷。柱上有卷軸纏繞,成S形,S加兩堅杠表示「元」也就由此而來。卷軸上有拉丁文PLVS VLTRA,意為「海外還有天地」。兩柱間有兩個球,意為要征服全球。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托德西利亞條約,以西經48~49度為界,以東屬葡萄牙,以西屬西班牙。人像銀元有查理三世、四世和費迪南七世3個版別。1772~1789年鑄三世幣,正面人像右邊為DEI·GRATIA,左邊為CAROLUS·Ⅲ,拉丁文意為「蒙神之恩查理三世為西班牙國王」。三世像但鑄四世字,只鑄1790年。1791~1808年鑄四世幣,字與前者相同,只是Ⅲ改為IIII。1808年以後,人像左邊字改為FEDIN·Ⅶ,即費迪南七世。1821年墨西哥獨立,1825年停鑄「雙柱」,改鑄「鷹洋」。「雙柱」背面,兩柱之間的皇冠下是盾徽,盾徽中央是三朵百合花;兩個斜角對稱為立獅,表示為亞拉岡王國;古城堡,表示為卡斯提王國。背面自右而左為HISPAN·ET·IND·REX以及8R等,意為西班牙及西印度群島國王(1492年哥倫布到此誤為印度附近的島嶼)。R為幣制單位里亞爾,M上邊有個小圓圈,表示為墨西哥。
編輯本段特徵
「雙柱」為不規則圓形。實測5枚,最大直徑38.3~40毫米。厚度2.l~2.5毫米。書上理論重量27.07克,實測25.2~27克。邊齒為炬形和圓圈相間的凸形花紋。含銀903‰。
「雙柱」並非西班牙本土鑄造,1519至1521年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其後發現大銀礦,1732年就地大量鑄造「雙柱」。此外,西班牙殖民地智利、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委內瑞拉、秘魯等,也鑄「雙柱」。
編輯本段價值
鑒於西班牙銀元價格相差極其懸殊,品相完整者根據市場行情一般定價為300至1800之間(2010年)。具體價格根據品相版別決定。
編輯本段賠款
明末至鴉片戰爭前夕,中外貿易,中國處於入超,大量外國銀元流入中國。西班牙銀元,質量好,人們愛使用,故《南京條約》賠款用它作為貨幣單位。後來,白銀外流,沒外國銀元了,只能用銀兩賠款,銀兩成色、重量不一致,還要加換算,費些事。
J. 1803年西班牙古錢
該銀幣學名叫「西班牙瑞爾」,在收藏界俗稱「雙柱錢」,在清末民初這種銀元還有一個名字,叫「本洋」。這枚銀元正面人物是西班牙卡洛斯四世國王,背後為西班牙國徽,是1803年在墨西哥城鑄造的雙柱幣,面值8瑞爾。由於「雙柱」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有過特殊的地位,因此國內保有量很大,近年又出現過大量現代偽造「雙柱」幣,導致這類銀幣的收藏價格一直上不去。在收藏市場上,「雙柱」幣一般按品相分,價格在100-1000元之間,1000元以上的少見。 雙柱錢也就是「本洋」,和一些老人所熟知的「鷹洋」有著深厚的淵源。原來,17世紀起,西班牙的本洋、荷蘭的馬劍銀元開始流入我國,後來美國的貿易洋、日本的番龍洋等也陸續流入中國市場。初期,由於西班牙本洋的含銀量高、數量大、鑄造精、重量適中等優勢,一舉奪得市場交易的主幣位置,被譽稱為「本洋」,在17至18世紀期間,葡萄牙、荷蘭、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與中國交易時大部分也使用西班牙雙柱銀元;但到了1823年前後,墨西哥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不再大量鑄造供應雙柱本洋,而代之以墨西哥自鑄的「鷹洋」,「本洋」的斷源和「鷹洋」的源源不斷,成為鷹洋取代雙柱的根本原因,西班牙雙柱自19世紀初開始衰落,並逐漸退出中國市場。 所以,西班牙雙柱是中國經濟史、中國銀元史的重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