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和西班牙附近有什麼海峽
1. 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和北非之間的海峽叫什麼名字
直布羅陀海峽
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西經5度36分,北緯35度57分),長58千米;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千米。
2.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是牙,都是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國家。
葡萄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東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以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也是葡萄牙領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
西班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該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總面積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
3. 重要海上航運樞紐 世界十大海峽
「海峽」被人們稱為「海上走廊「、「黃金水道「,其實就是海洋較窄的水道!其特點深度大且水流急。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更是航運樞紐,所以地理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的。據統計,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海峽多達1000多個,接下來城市文化為大家整則凱茄孫察理了世界上知名的十大海峽的相關介紹,一起來看看。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溝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中國南海。海峽全長約1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經濟、文化和貿易的樞紐,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該地區,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
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萊隔海峽相望。
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西經5度36分,北緯35度57分);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孫褲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
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交通水道和戰略要地。17世紀末以前,黑海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海。1696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攫取亞速,使俄國成為黑海國家之一後,黑海海峽問題便具有國際性質,後又成為東方問題的一部分。
4. 世界最重要的16條海峽都是哪些海峽
1.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同火地島等島嶼之間。在巴拿馬運河開航前,為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海上要道。該海峽由在兩班牙供職的葡萄牙探險家費爾南多·麥哲倫在首次環球航行時,於1520年發現並率隊通過。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發現,便將此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2.德雷克海峽:在南美洲南端同南設德蘭群島之間的深水道,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1577年~1580年英國入德雷克率領英國探險隊環球航行時通過此海峽,後海峽因此得名。
3.直布羅陀海峽: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與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兩國之間,是溝通大西洋與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公元711年摩爾人伍麥葉王朝的軍官塔里哥率7000人渡海攻打西班牙,塔里哥親率軍隊強行登陸,並站在今直布羅陀一岩壁上指揮作戰,大勝10萬西班牙軍隊。塔里哥下令在該處修建城堡,並將此登陸處命名為「傑貝勒塔里哥」,阿拉伯語意為「塔里哥山」,英譯名為直布羅陀。後古城之名也就成了海峽之名。
4.英吉利海峽:法國稱為拉芒什海峽,位於大西澤東部的英國和法國之間,因海峽東窄西寬,如同衣袖,故名。而英語中英吉利的意思為「英格蘭的(海峽)」,因其位於大不列顛島英格蘭東南,故名。
5.多佛爾海峽:法語名為加來海峽。在英吉利海峽東部,介於英法兩國之間。多佛爾海峽得名於流經海港城市多佛爾的同名河流。多佛爾在威爾士語中和愛爾蘭語中均為「水流」之意。
6.莫三比克海峽:在印度洋南部偏西馬達加斯加島與非洲大陸上的莫三比克之間,海峽名稱即源於莫三比克國家的名字。莫三比克在斯瓦希利語中為「光明來到」之意,充分表達了莫三比克人民熱愛自由和獨立,並對未來充滿信心的願望。
7.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因其位於土有其境內,故稱為土耳其海峽;又因其是地中海誦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為黑海海峽。土耳其海峽位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與歐洲部分的領士之間,故又是亞歐兩大洲的分界。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黑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以及位於愛琴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
8.曼德海峽: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是紅海和印度洋之間的唯一水上通道。曼德海峽名稱全譯為巴布·厄申·曼德,阿拉伯語中巴布意為:「門」,曼德意為「流淚」,全意即「流淚之門」。因為這裏海峽水道窄,風浪大,水流急,暗礁險灘多,航行困難,故帆船到此常傾覆,使航海者心驚膽寒,再加上聽到兩岸懸崖間風嘯凄歷的可怕聲音,常常催人淚下。
9.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北端與伊朗之間,是波斯灣出入印度洋的水上要道,又是海灣石油航運出口的必經之路。海峽中有霍爾木茲島,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島上建立霍爾木茲王國,海峽因此而得名。霍爾木茲系薩桑王朝第四任國王的名字,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神」。
10.馬六甲海峽:位於亞洲東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西北連安達曼海,東南接南中國海,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海上航道。馬來半島上一個古代城堡,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稱滿刺加、麻六甲、馬拉甲,海峽因此而得名。其城名馬六甲,源於梵語,意為「大的島嶼」,而實際馬六甲城所在的只是一個大的半島。
11.台灣海峽:位於台灣島和中國大陸福建之間,因台灣島而得名。明朝中葉前,原安平地方有一土著民族叫「台窩灣」,其發音接近閩語「大員」、「大灣」、「台員」,後經官府正式命名為「台灣」。
12.白令海峽:位於亞洲東北部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半島之間,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水上通道。公元1728年,丹麥航海家維圖斯·白令奉彼得一世之命,為查明亞洲和北美洲大陸在北方是否相連接,白令乘船從堪察加河口出發,抵達北緯67°18』處,證實亞洲和北美洲大陸並不相連,為了紀念這一重大發現,後人以他的名字將亞洲、北美洲之間的海峽命名為白令海峽。
5. 世界地圖葡萄牙位置 關於西班牙你了解多少
1、葡萄牙在世界地圖的位置:西班牙絕大部份領土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隔比利牛斯山脈與法國和安道爾相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面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臨大西洋。
2、西班牙全國總面積達5059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40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約830公里,東西方向最長1000公里。
3、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東西綿亘的坎塔布里亞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
6. 世界上著名的海峽和運河都有哪些
1、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緬甸海里的東南狹長海域、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亞所屬的的蘇門答臘島,東岸是西馬來西亞和泰王國的南部,面積為65000㎞²。
海峽長度為800千米,狀似漏斗,其南口寬只有65千米,向北漸寬,到印度尼西亞的沙璜市和泰王國南部的克拉地峽之間的北口已寬達249千米。
馬六甲海峽因在馬來亞海岸上的貿易港口馬六甲(Melaka,原稱Malacca)而得名,該城在16和17世紀時是重要的港埠。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埃及橫跨亞非,西南亞、東北非以及南歐的貿易更繁忙。
7. 有誰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最現發現新大陸的原因、條件以及他們分別經過哪些地方
15、16世紀時,西方外貿主要對象還是當時強大的東方明帝國及南亞、東南亞各國,主要貿易路線是絲綢之路,但此時小亞細亞上強盛起來的奧斯曼帝國阻擋了東西方的貿易路線,因此西方把眼光投向海洋。西班牙和葡萄牙地處南歐伊比利亞半島之上,西靠大西洋,南隔直布羅頭海峽與非洲相望,優良港灣勝多,且國內尋寶熱潮盛極一時,尋寶者們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資助,進而開始海洋探險,歷盡千辛萬苦發現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洋群島,最終揭開了發現新大陸的序幕!
8. 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峽是什麼歐洲西部著名的海峽是什麼
解答1: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1] (Strait of Gibraltar , 拉丁語作Fretum Herculeum)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西經5度36分,北緯35度57分),長58千米;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千米。
位置
直布羅陀海峽[1] 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爾(Trafalgar)角與南部的斯帕特爾(Spartel)角之間,寬43千米;海峽東端,在北部的直布羅陀岩赫丘利斯柱與南部的休達(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飛
地)正東的阿科(Acho)山之間,寬23千米。海峽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峽風向多為東風或西風,從北方進入西地中海的淺冷氣團,往往成為低層高速東風穿過,當地稱為累凡特(levanter)風。從大西洋有流速為2節的表面洋流向東經過海峽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於在深約122米向西流動的較重、較冷的較鹹的洋流,因此海峽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為一個萎縮的鹽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徵。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導航路。
直布羅陀海峽[1] 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全長約90千米。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其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自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為每小時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們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探險船隊曾頻繁地通過這里而到達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
洋流
直布羅陀海峽[1] 是連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狹窄水道,由於地中海地區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
洋流流向
控制,因此,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再加上流入地中海的河流較少,地中海海水的鹽度比大西洋高,密度大,但地中海海面低,因此,在直布羅陀海峽形成了密度流,在水面以下至400米海水向東流,400米以下海水向西流,這就形成了密度流。
在二戰時期,德國潛水艇就曾利用洋流躲避盟軍設在直布羅陀海峽的雷達監測,多次進出地中海,使英法聯軍的海軍遭受巨大的損失。
德國的潛水艇在潛出地中海時,關閉發動機,降至海面以下比較深的地區,順著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而在回來的時候,又將潛水艇升到比較淺的地區,關閉發動機,順著表層洋流再流回到地中海。這樣就躲避了盟軍的偵察。
這就說明,一旦自然規律被人們發現並利用,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輪船在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若向東進入地中海,就會順水而船速加快;但若向西航行,就會因逆水而速度減慢。
氣候
夏季
直布羅陀海峽和附近地區屬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乾熱少雨,蒸發旺盛。
冬季
受西風帶控制,多氣旋活動,溫和多雨。
春秋季
多風暴。在春季,由於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溫差和上空的暖濕氣流匯聚後會產生大霧天氣,籠罩了整個海峽,能見度很低,對船舶航行威脅極大。
解答2: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英語:English Channel,法文:la Manche,布列塔尼語:Mor Breizh,威爾士語:Mor Udd),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350英里),寬240公里(150英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21英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萊隔海峽相望。
總述
在英國和法國之間,「拉芒什海峽」屬於「英吉利海峽」的一部分。長560km,平均寬為180km。西通大西洋,東北經多佛爾海峽連通北海,
英吉利海峽
是國際航運要道。潮汐落差較大,有豐富的潮汐動力資源,也是重要的漁場。
亦稱拉芒什海峽(法語La Manche,意為袖子),和其東北的多佛爾海峽(法語稱加來海峽)都位於大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之間。東北與北海相通,西南與大西洋相連。面積8.99萬平方公里,呈東北(狹窄)--西南(寬闊)走向,形如喇叭。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總長約600公里,大體上以法國的塞納河口到英國南岸的朴次茅斯為界。前者東窄西寬,平均寬約180公里,最寬處達220公里;後者最窄處為英國多佛爾到法國加來以西的灰鼻岬,僅33公里,英吉利海峽平均深度為60米,最深處172米,多佛爾海峽的平均深度為30米,最淺處僅24米。
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英格蘭與法國之間,西南最寬達240公里;東北最窄處直線距離33.8公里,
英吉利海峽
即從英國的多佛爾到達法國的加來,多佛爾到加來這部分海峽是英國海峽協會認可的橫渡區域。多佛爾到加來的距離雖然不到渤海海峽的1/3,然而,其難度並不是單純以距離衡量的。英吉利海峽的平均水溫為13.6攝氏度。
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世界上海洋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戰略地位重要。國際航運量很大,每年通過該海峽的船舶達20萬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峽之冠。歷史上由於它對西、北歐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曾起過巨大的作用,人們把這兩個海峽的水道稱為「銀色的航道」。
地質
沉積物,主要是砂礫和陡崖崩落的石塊,有些地段是裸露的白堊紀和更晚年代的緻密岩層。多佛爾海峽兩側海岸都由白堊系岩層組成,岸壁陡峭,極其險峻。兩岸岩石受海水沖刷,使岸壁崩落,海岸後退。據統計,海峽寬度每100年約增加1米。
英吉利海峽在地質上仍相當年輕,大部分曾經是更新世的陸地。它被認為於450000年至180000年之前由兩次因為處存大量冰湖的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斷裂所導致冰湖引發的大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淹沒,Weald-Artois Anticline因此沉沒在北海中。這場大水持續了數個月之久。使得當地的冰大約以每秒一百萬立方米的速率融化成水。這也使得Weald-Artois Anticline山脊的斷裂原因不得其解,有可能是火山爆發,或單純的是受不了冰山下的水壓。一當連接英法的地峽被破壞掉,大水立即湧入把原本的溪谷切成海峽,留下取多流線型的小島,以及縱向侵蝕的溝槽。
氣候
屬於溫帶海洋氣候,海峽區氣候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常年溫濕多雨霧,降雨均勻,日照甚少。1月氣溫最低,平均約為4~6℃;7月最高,約17℃。在多佛爾海峽的法國海岸一側,全年有200多個雨日,年降水量約800毫米;在英國海岸一側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海峽地區多霧,經常灰霧茫茫,又加白浪滔滔,嚴重影響艦船的航
法國飛行員Edmond Salis飛越英吉利海峽
行。
該海峽地處西風帶,又是大西洋與北海進行水交換的主要通道。主要的海流為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該支流使大西洋海水,自西南通過海峽區流入北海;而東北風,會引起西南向流,使部分北海水流入海峽內。溫、鹽特性具有明顯的時空變化。冬末(2月)表層鹽度最高而水溫低,海峽西側為35.3,9~10℃;東側為35.0,6~6.5℃。夏季(8月),表層鹽度約降低0.1~0.3,而水溫卻升至15~17℃。在西經2┦以東海區,由於強潮混合作用,溫、鹽垂直分布終年均勻;而在西經3┦以西區域,有明顯的強躍層存在,使這里夏季底層水溫不超過10~11℃。某些年份夏季的大風作用,可導致躍層消失。
資源
資源豐富,蘊藏有石油、天然氣,盛產青魚、鯡魚、鱈魚和比目魚等。海洋潮能約有8000萬千瓦,約佔世界海洋潮能(10~30億千瓦)的3~8%,是世界海洋潮汐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1966年,法國在朗斯河口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總容量為24萬千瓦,年發電量為5.44億度。
潮差較大,有豐富的潮汐動力資源,潮汐以半日潮為主,但淺水分潮(主要是四分之一日潮)亦較顯著。潮波具有前進波特性;以開爾文波的形式從大西洋向海峽推進。由於地球自轉效應和地形的影響,海峽南側(法國西北岸)的潮差大於北側(英國南岸),前者一般為5~6米,後者僅2~3米,其中法國沿岸的聖馬洛灣和索姆河口,以潮差大而著稱。大潮時潮差約為9~12米,最大潮差可達13.5米。在奧爾德尼水道,大潮時的漲潮流速達5.0米/秒。
9. 世界上著名的海峽
世界上著名的海峽: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海峽、台灣海峽、白令海峽、朝鮮海峽、德雷克海峽、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海峽,位於中東國家葉門(阿拉伯半島西南)和非洲國家吉布地(非洲東北部)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屬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為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重要。海峽寬約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峽中主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8千米,水深32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島。